感受民俗文化点亮家国情怀-初中语文 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整体设计_第1页
感受民俗文化点亮家国情怀-初中语文 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整体设计_第2页
感受民俗文化点亮家国情怀-初中语文 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整体设计_第3页
感受民俗文化点亮家国情怀-初中语文 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整体设计_第4页
感受民俗文化点亮家国情怀-初中语文 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整体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感受民俗文化,点亮家国情怀——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整体设计感受民俗文化,点亮家国情怀——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整体设计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一个多文体的单元,课文包含一篇小说、一首诗歌和两篇散文。本单元的课文,或表现各地风土人情,或展示传统文化习俗。我们能够从中看到一幅幅民俗风情画卷,感受到多样的生活方式和多彩的地域文化,更好地理解民俗的价值和意义。学习本单元,要注意体会作者是如何根据需要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的;还要注意感受作者寄寓的情思;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选取这四篇课文,主要是考虑它们所具有的“民俗文化"的元素(同时也考虑这些课文的不同时代、不同生活场景和不同体裁的多样性特点),以便于学生开阔眼界,见识多样的、多元的民俗现象,增进学生对社会生活、社会文化的理解。

【单元目标】

1.感知课文内容,理解其中民俗的价值和意义。

2.分析课文的写作方法,体会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

3.品味课文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培养语感,积累语言材料。

【单元重难点】

1.分析课文的写作方法,体会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

2.品味课文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培养语感,积累语言材料。

【课时安排】

单元导读课——《社戏》(2课时)

阅读整合课(4课时)

主题一:感受民俗,挖掘文化价值(1课时)

主题二:把握线索,理解文章内容(1课时)

主题三:综合运用,分析表达效果(1课时)

主题四:探究写法,深入体会情感(1课时)

单元写作课:学习仿写(2课时)

口语交际课:应对(1课时)

单元导读课——《社戏》

教学目标:

1.掌握相关文学、文化常识,概括主要事件,学习围绕中心选材、叙事详略得当的写法。

2.体会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的表达效果。

3.通过揣摩语句的含义,分析人物形象,感受童真童趣以及劳动人民的纯朴善良、友爱无私的美好品质。

4.体会作者对美好童年生活的回忆和眷念之情,理解传统民俗的价值和意义。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小时候/童年是七彩的梦/伴我在床头玩耍/童年是弯弯的小船/载我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童年是快乐的小鸟/张开翅膀/携我在自由的蓝天上飞翔/长大后/童年是一枚小小的铃铛/不管春与夏、秋与冬/永在我记忆深处/放声歌唱……是啊,回忆中的事物,总是充满一种浪漫的理想色彩。即使如鲁迅这样的斗士,回忆起童年往事,笔调也是温馨的,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社戏》就是这样一篇文章。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指导学生积累字词。

(1)请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归省(xǐng)行辈(háng)惮(dàn)絮叨(xùdāo)

怠慢(dài)撺掇(cuānduō)凫水(fú)潺潺(chán)

蕴藻(zǎo)家眷(juàn)皎洁(jiǎo)漂渺(miǎo)

纠葛(gé)

(2)解释下面的词语。

归省:出嫁的女儿回娘家看望父母。省,探望、问候(多指对尊长)。

行辈:辈分。

惮:怕,畏惧。

撺掇:从旁鼓动人做某事。

自失:文中指听得出神而忘了自己。

旺相:茂盛。

怠慢:招待不周。

屹立:像山峰一样高耸而稳固地立着,常用来形容坚定不可动摇。

疏疏朗朗:形容稀疏的样子。

扫兴:正当高兴的时候,遇到了不高兴的事情而兴致大减。兴,兴致。

纠葛:纠缠不清的事情。葛,葛藤,比喻纠缠不清的关系。

2.作者链接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等,都收在《鲁迅全集》里。

3.背景链接

课文节选自鲁迅1922年写的一篇短篇小说。小说以少年时代的生活经历为依据,用第一人称写“我”20年来3次看戏的经历:两次是辛亥革命后在北京看京戏,一次是少年时代在浙江绍兴的小村看社戏。课文节选的是看社戏的部分。这部分表达了作者对少年时代生活的怀念,特别是对农家小朋友诚挚情谊的眷恋。

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

(一)整体感知

学生大声读课文,对文章进行圈点勾画,理清文章的思路,感知文章内容。

1.请用一句简洁的话来概括全文内容。

【交流点拨】写“我"十一二岁时来到平桥村后到赵庄看社戏的一段经历。

2.课文的线索是什么?根据线索理清文章思路。

【交流点拨】线索:看社戏。

(1)看戏前(1-9):平桥乐土,盼望社戏

(2)看戏中(10-21):月下行船,船头看戏

(3)看戏后(22-40):月夜归航,偷豆余波

3.课文写了哪几件事?哪些事是详写?哪些事是略写?

【交流点拨】①随母亲归省,小住平桥村;②钓虾放牛的乡间生活;③看社戏前的波折;④夜航去看社戏途中;⑤看社戏;⑥看社戏后归航偷豆;⑦六一公公送豆。

详写的是③④⑤⑥;略写的是①②⑦。

4.课文选材安排上,为什么有的情节详写?有的情节略写?

【交流点拨】因为文章主要写看社戏,所以,看社戏前的波折,夜航去看社戏途中,看社戏,看社戏后归航偷豆等详写;其他情节与看社戏关系不大,所以略写。

(二)深层探究

5.朗读第1至3段,文章写平桥村是“我”的乐土,“乐"的具体表现有哪些?这一部分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交流点拨】

①“我”在这里是公共的客,可以得到优待;

②可以免念《诗经》之类难懂的书;

③可以钓虾、放牛,体验乡间生活的无穷乐趣。

这一部分写“我"随母亲归省在平桥村的生活,意在突出人物活动的环境,同时简写一些“趣事”,为下文详写“看戏"中的趣事做铺垫。

6.自读第4至9段,概括出表现“我”心情变化的词句,说说这样详写的作用。

【交流点拨】心情变化:盼望——焦急——失望——猜测——沮丧、赌气——高兴、有希望——兴高采烈。这样写突出了要去看社戏的迫切心情,为下文写看社戏的乐趣做铺垫。

7.看社戏出发前遇到了哪些波折?又是怎样解决的?为什么要详写这些波折?

【交流点拨】看社戏前确实遇到了一些波折,如一时叫不到船,母亲怕外祖母担心不准“我"和别人一同去等,还恰如其分地渲染了“我”的扫兴。然而,这些“困难"又逐一地被小伙伴们解决了:八叔的航船回来了,小伙伴们和“我”一起去看社戏。叙事非常翔实,这样写突出了双喜等小伙伴的友爱、聪慧的品德,同时也显得文笔曲折,文意跌宕。

8.社戏好看吗?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来?

【交流点拨】不好看,小伙伴们很失望。从“我有些疲倦了"我不喝水,支撑着仍然看,也说不出见了些什么,只觉得戏子的脸都渐渐的有些稀奇了,那五官渐不明显,似乎融成一片的再没有什么高低”“我很担心;双喜他们却就破口喃喃的骂"骂着老旦”。

9.你如何理解“偷"罗汉豆这一行为?

【交流点拨】“偷”中凝结着小朋友们诚恳待客的热情,“偷"中跳动着小朋友们纯洁无私的心,“偷”中反映着小朋友们周到细致、天真纯朴的天性。“偷”,一改一般意义上的“品德败坏、遭人唾弃”的意义,而成为一种热情的、无私的、天真质朴的“偷”,“偷”出了情趣,“偷"出了欢乐。

四、板书设计

五、拓展延伸

课文写了“我”的家乡的文化习俗——社戏。请你想想自己的家乡有哪些文化习俗,与同学们交流交流吧!

【交流点拨】示例:在我的家乡,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多样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活动。相传这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就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时的悲伤,又有踏青游玩时的欢乐,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第二课时

一、新课导入

上节课,我们重点熟悉了小说《社戏》的故事情节和作者的行文思路,知道了《社戏》是以“社戏"为线索,按照“盼社戏——看社戏——忆社戏”来组织材料的。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社戏》中提到的一系列人物形象,赏析文章写景的妙处。

二、自学指导——合作与探究

(一)人物赏析

1.小说描写的主要人物是谁?其他人物有谁?

【交流点拨】小说主要描写了双喜,其他人物有:“我"、母亲、外祖母、桂生、阿发、六一公公。

2.找出描写双喜的句子并朗读,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对这个人物的印象。

【交流点拨】看戏前,当“我”因为看不到戏而感到沮丧,人们都叹息地表示同情时,“双喜大悟似的提议了:‘大船?八叔的航船不是回来了么?’"提得恰到好处,很容易得到大家的支持。当外祖母和母亲还有些不放心时,双喜马上表示“写包票”,同时提出了几条有力的根据,使得“我"能够去看社戏。航船出发了,双喜“拔前篙”,第一个出动,像小伙伴中的领头人。这都表现了他的聪明、热情、机灵、能干。

看戏时,双喜告诉“我"铁头老生能连翻八十四个筋斗,这说明他已经来看过戏了,这一次是专意陪“我”的。这表现了双喜对“我"的友爱、热情。

那铁头老生没有表演翻筋斗,双喜马上来安慰“我”,“晚上看客少,铁头老生也懈了,谁肯显本领给白地看呢?"这表现双喜善解人意,对“我”非常体贴。

当大家都不想继续看戏时,双喜说“怕他会唱到天明还不完,还是我们走的好罢”,他了解大家的情绪,俨然像一个兄长一样。

归航中,双喜认为多偷阿发家的罗汉豆,阿发的娘若知道了会哭骂的;用了八公公的盐和柴,老头子会骂的。这又表明了双喜考虑得周全。

3.联系文章内容说说你对桂生、阿发、六一公公这几个人物的印象。

【交流点拨】桂生因没有给“我”买到豆浆,要给“我"舀一瓢水来喝;为补偿对“我”的歉意,他想出了偷罗汉豆的主意,可见他的热忱。

阿发建议小伙伴们偷摘自家的豆。他多么纯真无邪、憨厚无私。

六一公公只对小伙伴们摘豆“踏坏了不少"表示惋惜,这是劳动人民珍爱劳动成果的本色;他亲自给“我”送罗汉豆,又表明他的淳朴、好客。

(二)语言品析

4.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轻松"和“舒展”表现了“我"什么样的心情?)

【交流点拨】“轻松”和“舒展"与前文因看不成戏而沮丧形成鲜明对比,表现了“我”欢喜轻快的心情。

5.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句中哪几个动词用得巧妙?妙在哪里?)

【交流点拨】“点”“磕"退”“上"架”等动词,十分准确地展示了几个少年驾船技术的熟练,同时也表现了大家去看戏时的愉悦心情。

6.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句子。)

【交流点拨】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用远山来陪衬,既形象真切,又突出了船行之快,也突出了“我"急切、兴奋、喜悦的心情。

7.小说的结尾应如何理解?

【交流点拨】小说的结尾意味深长。其实那夜的戏并不怎么好看,那夜吃的豆也是普通的罗汉豆,“我”怀念那夜的戏和豆,实际上是怀念平桥村朴实、勤劳、聪慧的小伙伴们和有趣的生活。“我"对这段往事的回忆,表达了“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三)手法探究

8.朗读11-13段、22-23段,思考:这几段调动了哪些感官?描写了哪些景物?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交流点拨】调动了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多种感官,描绘了豆麦、水草的清香,淡黑起伏的连山,皎洁的月光,闪亮的渔火,宛转悠扬的笛声,孩子们的欢笑声等。色彩如豆麦的“碧绿”,远山的“淡黑”,月光的“皎洁”,渔火、灯光的“红”,航船的“白";气味如豆麦和水草的“清香”等;声响如航行的“潺潺"声,孩子们的笑声,横笛的“宛转、悠扬”。

运用比喻、拟人、衬托等修辞手法,化静为动,如表现船行之快,“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烘托出了孩子们的愉快心情。

(四)课堂小结

平桥归省乐趣多,钓虾放牛多快活。

登船看戏心难耐,月夜行船景动心。

船头看戏难尽兴,月下归航拾豆趣。

童年美好易消逝,劝君惜取眼前时。

三、板书设计

四、拓展延伸

你记得哪个季节的美丽月夜?请你运用从课文中所学的写景的技巧也写一段夜景。(100字左右)

【交流点拨】示例一:黑天鹅似的夜幕上,挂着一轮残月。我站在尖顶高塔上,风吹起蔷薇的花瓣,轻抚过我的脸颊。水晶般的夜空,寂静幽邃,宛如镜花水月,一触即逝。雏蛙高唱着梦的旋律,缓缓地流入我的心中。在树的黑色剪影下,一片落叶掉落,那枯黄,在月夜燃烧,掉落,静止……示例二:在一个寂静的月夜,我漫步走过荷花池边,微风轻柔地抚摩着我的脸庞,那么惬意,那么舒坦。耳边传来一阵阵蛙鸣,青蛙们都不甘寂寞地从荷花池中探出头来,四处张望着,好一片和谐的夏夜美景。

阅读整合课(4课时)

主题一:感受民俗,挖掘文化价值(1课时)

一、导入新课

至今,在我国仍保留着众多的民风民俗。如元宵节赏花灯,端午节赛龙舟等。这些民俗活动集中体现着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这节课就让我们在课文中感受不同的民风习俗,挖掘民俗文化的价值和意义。

二、新课学习

活动一:探寻民俗文化

通读本单元四篇课文,你挖掘出了哪些民俗文化?

明确:地方社戏、陕北信天游、陕北安塞腰鼓、灯笼文化

活动二:简介民俗内容

1、学生课前查询搜集相关资料

2、小组内部交流,合作整理

3、小组代表发言展示

明确:

(1)社戏知识简介。

“社"原指土地神或土地庙,在绍兴,社是一种区域名称,社戏就是社中每年所演的“年规戏”。简单地说,凡一村或几村合伙出钱,为祭神而演,大家可看的戏便是“社戏"。

(2)信天游知识简介。

信天游,也叫“顺天游”,是流行于陕北的一种民歌,两行一节,上下句押韵,一节一韵,诗行错落有致,读来高亢悠远。有的一节表达一个简单独立的意思,有的几节构成一组,表达比较复杂的意思。信天游形式自由,常用来抒情,亦可叙事。多运用比兴手法,贴切、自然,增强了诗的音乐性;联想丰富,奔放热烈。

(3)“天下第一鼓"美称的安塞腰鼓

安塞腰鼓是流传在陕西省北部安塞县一带的一种民间广场群体艺术,展现了陕北人民的一腔热血,是陕北民间艺术中独特而具代表性的艺术形式。它在长期流传过程中形成了粗犷豪放,剽悍威武,刚劲激昂,气势磅礴,浑厚雄壮,威猛刚烈,铿锵有力,舞姿优美,潇洒大方,流畅飘逸,快收猛放,有张有弛,群而不乱,变化多端等特点。安塞腰鼓融舞蹈、武术、体操、打击乐、吹奏乐、民歌为一体。集中表现了陕北人夺取胜利和丰收后的喜悦心情,融合了黄土高原人憨厚、实在、乐观开朗的性格。同时,它是中华民族精神风貌的再现,是黄河流域文化的组成部分。因而,它不仅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而且名扬海外,堪称“中国一绝”和“中国第一鼓"。

(4)灯笼文化。

大红灯笼作为一种传统的民间工艺品,至今仍在中华大地流传着。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它象征着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如今,红灯笼更是风行全国,制作更加精美。在中国人眼中,红灯笼象征着阖家团圆、事业兴旺、红红火火,象征着幸福、光明、活力、圆满与富贵,所以人人都喜欢。每逢重大节日、良辰喜庆之时,全国许多城镇的街道、商店、公园,甚至一些大型建筑物和私家宅院的门口,都会挂起圆圆的大红灯笼。到了夜晚,一盏盏灯笼点亮,红光四射,显得隆重热烈、喜气洋洋。

活动三:探究民俗意义

请大家结合文本,挖掘出这些民俗文化的价值和意义。

明确:

(1)它,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是东方的歌剧,是华夏儿女心中的国粹。它就是——戏曲。从戏曲中我们可以欣赏到唱腔的音韵美、脸谱的绘画美、服装的造型美。《社戏》中的看社戏是全文线索,叙写“我”儿时在赵庄看戏的感受和经历来表达对故乡的风景、人情美的怀念,对劳动人民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2)《回延安》采用了“信天游"形式,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读起来让人激情澎湃。诗人以赤子之心歌颂了养育一代革命者的延安精神,从中我们感受到了诗人跳动着的脉搏——对“母亲”延安的那份永不泯灭的真情。全诗除了真切的情感构成了诗的辐射源外,就是诗人对陕北风土人情的意象组合描写,更增添了作品的生活气息和乡土美感。

(3)有人这样形容道:“安塞腰鼓表演起来有股能劲,挥槌有股狠劲,踢腿有股蛮劲,跳跃有股虎劲,转身有股猛劲,全身使出一股牛劲,看了叫人带劲,听了给人鼓劲,实实在在足劲!"刘成章写的《安塞腰鼓》是一首生命和力量的赞歌。腰鼓自身,就是人类生命力量的凝聚,能最充分、最彻底地表现生命的阳刚之美,作者倾注了全部的热情与笔力歌颂。既有对陕北高原土地和土地上生命的赞美,又有对我们这个从沉睡中觉醒、迈着雄健的步伐,不断走向繁荣的伟大祖国的礼赞!

(4)作者抒写了他关于灯笼的一些记忆,诸此记忆从不同方面表达了灯笼对于他乃至民族的重要意义。有文化上的:在纱灯上描红,爱的是那份雅致;对宫灯的想象,体验的是深长的历史况味。有情感上的:挑着灯笼,迎回祖父,长幼情笃;接过纱灯,上下灯学,母子情深;跟着龙灯跑个半夜,伴着小灯入梦,绽放着飞扬的青春;族姊远嫁,进士第的官衔灯映照着褪色的朱门,是对岁月沧桑的感慨;引述历史上保家卫国的名将,表达自己做“灯笼下的马前卒”的誓愿,是悲壮激越的家国情怀。

三、课堂小结

本单元四篇课文都是民俗文化作品,以不同题材,从不同角度,表达了人们对故乡的情、景、人的热爱,并有家国情怀的抒发。

四、作业布置

请你想想自己的家乡有哪些文化习俗,与同学们交流交流吧!

主题二:把握线索,概括文章内容(1课时)

一、导入新课

线索是贯穿全文、将材料串联起来的一条主线。它的作用就像链条一样,串联起文章中的全部人、事、景、物,它把文章的各个部分联结成一个统一、和谐的有机体。这节课我们利用线索来概括文章内容。

二、新课学习

活动一:明确文章线索

活动二:概括文章内容

1.《社戏》一文的线索是看社戏,围绕这个线索课文写了哪几件事?仿照“夏夜行船"这样的四字短语概括。

明确:七件事:①随母归省;②钓虾放牛;③戏前波折;④夏夜行船;⑤船头看戏;⑥月夜归航;⑦六一送豆。

2、围绕延安情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回延安》每一层的内容。

明确:第一层:抒写回延安的激动心情及与亲人相会的场景;第二层:追忆当年延安的战斗生活;第三层:描绘与亲人欢聚一堂的盛况;第四层:喜看延安新风貌;第五层:歌颂延安的光辉历史,展示继续革命的征程。

3、围绕腰鼓,理一理《安塞腰鼓》的文章内容。

明确:《安塞腰鼓》文章按“鼓响前、腰鼓表演、鼓声止”可分成三大部分。第二部分为文章的主体部分,分别从宏伟的场面、雄壮的声响、狂野的后生和奇丽的舞姿四个角度来展示腰鼓舞的艺术魅力,且这四个角度的分水岭都是一句话。“好一个安塞腰鼓!"这是文章内容与结构上的核心句。

4、思考文章为什么以《灯笼》为题?找到文本围绕“灯笼”记叙事情的段落,并说说围绕“灯笼"具体写了哪些事?

明确:“灯笼”是文本的线索,作者正是通过描写有关灯笼的事情以表达自己的情感。

第③段,挑灯迎祖父回家,听祖父讲进京赶考的掌故;第⑤段,母亲接过纱灯,递给消夜食品;第⑥段村头红灯高照,慰藉孤行客;第⑦段元宵节看灯;第⑧段,进士第的官衔灯高照朱门;第⑨段,纱灯上描红;第⑩段,由宫灯、唱词联想汉献帝;第段,联想到“挑灯看剑的名将”,表达做“灯笼下的马前卒”的誓愿。

三、课堂小结

明线索、知内容是我们本节课学习的重点。把握线索,概括文章内容是我们的学习方法之一,今后希望大家能学以致用!

四、作业布置

课外阅读《记一辆纺车》,明确文章线索,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主题三:综合运用,分析表达效果(1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文章中常用的表达方式有哪些?这节课我们看看本单元的文章里都综合使用了哪些表达方式,有着怎样的表达效果。

二、新课学习

学习活动:体会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的表达效果

1.《社戏》一文作者在叙述事件的过程中,运用了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例如本文的景物描写和人物描写都非常有特色,请分别找出来并分析其表达效果。

明确:景物描写:①“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这里从嗅觉、触觉、视觉角度写两岸的景物和月色,描绘了一幅水乡月夜美景图。②“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以动写静,表现了“我"去看社戏时急切、激动的心情。

人物描写:①“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运用“点"磕”“退后"上前”这些动作描写表现小伙伴们驾船熟练敏捷的技巧、勤劳能干的性格和去看戏时的愉快的心情。②“阿发一面跳,一面说道,‘且慢,让我来看一看罢。’他于是往来的摸了一回,直起身来说道,‘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通过对阿发的动作、语言的描写,表现了他的善良淳朴、憨厚无私。

2.文章《社戏》在记叙的过程中并不是平铺直叙的,而是渗透渲染着“我”的心情,请概括“我"看戏前后过程中的心情变化。

明确:看戏前的波折:盼望→难过、沮丧→欢喜→急切、激动

看戏中感受:高兴、愉悦→失望

看戏后归航偷豆:轻松愉快

3.《回延安》一文中,诗人除了直接抒情,还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和场景描写等来间接抒发情感。试着找出相关诗句,细心揣摩其中蕴含的诗人的情感。

明确:直接抒情:“身长翅膀吧脚生云,再回延安看母亲!”——盼望着能再回延安,能见到亲人,能看到延安的大发展。“革命的道路千万里,天南海北想着你"。“我”与延安永远有割舍不掉的感情。

动作描写:“手抓黄土我不放,紧紧儿贴在心窝上。"用黄土代表这片土地,养育了这里的人民,“抓、贴”等动作,使诗人重回延安的兴奋心情表露无遗。“满心话登时说不出来,一头扑在亲人怀”,心中有千言万语,却“登时说不出来”,表现出诗人见到亲人时无以言表的激动,“扑"这一动作正是这种心情的外在表现。

语言描写:“我梦见鸡毛信来——可真见亲人”“保卫延安你们费了心,白头发添了几根根。"——表现了以老爷爷为代表的革命群众与诗人之间亲密无间的感情。

场景描写:“一条条街道宽又平,一座座楼房披彩虹”——描写延安在新时期的新面貌,表达了对延安建设成就的赞美。

4.在回忆的诸事中寄寓情感,是《灯笼》一文的一大写作特征,而能达到寓情自然的目的,还在于作者擅长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请结合文本,分析作者综合运用的表达方式及其作用。

明确:以第③段和第段为例,第③段写“我"去接祖父和祖父讲故事是记叙,“灯笼还在院子里亮着吗?那种熙熙然庭院的静穆,是一辈子思慕着的”,是抒情。第段“正萧萧班马鸣也,我愿就是那灯笼下的马前卒"是抒情,其他的句子主要是描写。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既创设了感人的意境,又抒发了强烈的情感。

三、课堂小结

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往往是综合运用,穿插使用的。描写可以使文章更生动饱满,议论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使文章的中心更加突出。抒情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间接抒情是一种寓情于事、寓情于景、寓情于理的表达方式,这种把强烈的感情渗透在叙述、描写、议论之中,使感情同记人、叙事、写景、状物、议论融合在一起而自然流露出来。我们写作文也要注意灵活运用多种表达方式。

四、作业布置

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描述一个表演场面。

主题四:探究写法,深入体会情感(1课时)

一、导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共同探究作者运用了哪些写作技法来表情达意的。

二、新课学习

小组合作探究

探究(一):明写法

《回延安》这首诗生动形象,热情奔放,意蕴深刻。作者通过高超的写作技巧表现出自身对延安最浓烈的深情,请同学们分小组进行探究活动,说说作者通过哪些写作技法表现了哪些情感?

明确:

1.善用修辞表达情感。

如第二节中,“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是绝好的比喻,诗人如羊羔一样吮吸着乳汁,眼望着妈妈。是延安母亲的乳汁养育了诗人,是延安的小米饭使诗人成长。诗句活脱脱写出了延安热火朝天的大生产运动,而诗人正为能投身于其中倍感自豪。

第三节中,综合运用了夸张、比喻的手法。如“一口口的米酒千万句话,长江大河起浪花”,话题由延安而飞越千山万水,内容从全国形势到长江、黄河汹涌澎湃。由延安看到全中国,由10年前想到今天可喜的变化。

第四节中,主要运用整齐的排比句,使延安欣欣向荣的新姿跃然纸上。“千万条腿来千万只眼,也不够我走来也不够我看!头顶着蓝天大明镜,延安城照在我心中”诸句,综合运用了夸张和比喻的修辞,表达自己游览延安新城的兴奋和喜悦。延安焕然一新,诗人无限感慨,赞美之情溢于言表。

2.选取延安独有的风俗民情表达情感。

在第三节中,诗人通过描写延安乡亲对诗人盛情接待的情景来表达炽热的感情。写亲人欢聚的场面时,突出描写了烧热的炕、地上生起的木炭火,有地方特色的食物,既亲切又真实地写出延安人民争先恐后看望诗人的情景。其次,诗歌描写老、中、青三代人与诗人的对话,突出了亲人欢聚的情景。

3.运用带有鲜明地方色彩的语言表达情感。

诗中的枣园、窑洞、宝塔山、糜子等带有延安的地方色彩;诗中所采用的信天游,是陕北的一种民歌形式;诗中“登时"莫要”“几根根"等,取自陕北方言。诗中景物的描写、形式的采用以及全诗的遣词造句,都带有鲜明的地方色彩,使诗的内容与形式达到了和谐统一,同时也借此看出了作者对延安的深厚感情。

探究(二):寻美点

布置分组朗读《安塞腰鼓》,分组进行寻找美点比赛。用“________好,好在________”这一句式进行评点。(可以从用词、句式、修辞、写法、结构等方面进行评点)

明确:

从用词方面说:

①“紧贴在他们身体一侧的腰鼓,呆呆的,似乎从来不曾响过"一句中“呆呆的”用得好,好在它用拟人手法形象地写出了安静时安塞腰鼓的状态。

②“茂腾腾的后生"咝溜溜的南风”中的“茂腾腾"咝溜溜”用得好,好在叠词的运用使语言亲切富有韵味。

③“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燥热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亢奋了"中反义词用得好,好在它们对比强烈,更能突出安塞腰鼓的特点。

从句式上说:

①“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中“发狠"忘情”“没命"用得好,好在它们语意层层递进,语势步步增强。

②“交织!旋转!凝聚!奔突!辐射!翻飞!升华!”这些短句用得好,好在它们使文章语句铿锵,气势强劲,突出了安塞腰鼓的豪放美。

③“但是"与“看”独立成段好,好在它们特别引人注目,自然完成画面由静到动的急转。

从修辞上说:

①文章中排比用得好,好在形式多样的排比增强了语势,更突出了安塞腰鼓恢宏磅礴的气势。

从写法上说:

①“使人想起: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使人想起:千里的雷声万里的闪!使人想起: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尔后最终永远明晰了的大彻大悟"写得好,好在它使人产生了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增加了文章的内涵。

②“耳畔是一声渺远的鸡啼”写得好,好在“以声写静”,更加突出了鼓声止后的寂静。

③文中开头的静态描写写得好,好在它为文章后面写动做铺垫,使文章静中蕴动,动静结合,充满画面美。

三、课堂小结

用词传神、修辞生动、句式多变、手法多样……这节课我们探究文章写法的终极目的是让同学们学以致用,妙笔生花!

四、作业布置

用本节课学习的方法分析本单元其它两篇课文的写作手法并做简单批注。

写作:《学习仿写》教学设计

【目标导航】

1.收集、诵读课内外经典作品,培养阅读经典作品的爱好,提高欣赏经典作品的能力;

2.领悟课内外经典作品的篇章结构和写作技巧,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