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特岗教师招聘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心理学基础)模拟试卷1(共255题)_第1页
吉林省特岗教师招聘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心理学基础)模拟试卷1(共255题)_第2页
吉林省特岗教师招聘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心理学基础)模拟试卷1(共255题)_第3页
吉林省特岗教师招聘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心理学基础)模拟试卷1(共255题)_第4页
吉林省特岗教师招聘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心理学基础)模拟试卷1(共255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吉林省特岗教师招聘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心理学基础)模拟试卷1(共9套)(共255题)吉林省特岗教师招聘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心理学基础)模拟试卷第1套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题,每题1.0分,共20分。)1、初中阶段的学生一方面表现出孩童的稚嫩,另一方面又表现出青年的充满理想和激情。这种错综复杂、充满矛盾的状况体现了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A、过渡性B、闭锁性C、社会性D、动荡性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中学生处于少年期和青年初期,刚好是从儿童期向青年期发展的一个过渡时期。少年期是一个半幼稚、半成熟的时期,是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复杂、充满矛盾的时期,青年初期则是一个逐步趋于成熟的时期,是独立地走向社会生活的准备时期。故选A。2、当面对挫折与失败时,坚强者能发奋拼搏,懦弱者会一蹶不振,这是人格()的表现。A、独特性B、稳定性C、统合性D、功能性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人格的特点。人格的功能性决定一个人的生活方式,甚至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往往是人生成败的根源之一。不同人面对挫折与失败最终的结果不同,这是人格的功能性的表现。故选D。3、以下哪种情况属于肯定性训练?()A、呈现厌恶刺激B、公开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C、消除敏感反应D、消除肌肉紧张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肯定性训练,也叫“自信训练”“果敢训练”,其目的是促进个人在人际关系中公开表达自己真实情感和观点,维护自己权益也尊重别人权益,发展人的自我肯定行为。故选B。4、有些学生虽然知道道德规范,也愿意遵守,但却受个人的欲望支配不能抗拒诱惑因素,结果做出违反道德规范的事,其主要原因是这些学生()。A、缺乏正确的道德认识B、缺乏良好情感C、道德意志薄弱D、没有掌握正确的道德行为方式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知道道德规范说明有一定的道德认识,也愿意遵守说明有良好的道德情感,但却受个人的欲望支配不能抗拒诱惑因素,结果做出违反道德规范的事,其主要原因是缺乏道德意志。故选C。5、儿童认为如果所有的人都同意的话,规则是可以改变的。依据皮亚杰的道德发展理论,这一时期的儿童处于()。A、自我中心阶段B、权威阶段C、可逆性阶段D、公正阶段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可逆性阶段的儿童已不把准则看成是不可改变的,而把它看做是同伴间共同约定的。儿童一般都形成了这样的概念:如果所有的人都同意的话,规则是可以改变的。儿童已经意识到一种同伴间的社会关系,应当相互尊重。准则对他们来说已具有一种保证他们相互行动、互惠的可逆特征。故选C。6、以下选项中,不属于经典性条件反射现象的是()。A、望梅止渴B、画饼充饥C、谈虎色变D、叶公好龙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经典性条件反射是巴甫洛夫及其学派所研究的条件反射,是指通过训练使得中性刺激的铃声由于与无条件刺激联结而形成条件刺激,由此引起的唾液分泌就是条件反射。望梅止渴、画饼充饥和谈虎色变属于条件反射。7、《红楼梦》一书,人物众多,关系复杂,散见于各章。鲁迅先生综合各章信息后,制作了一张主要人物关系表,这种学习策略属于()。A、组织策略中的利用表格B、复述策略中的表格化C、精细加工策略中的利用表格D、组织策略中的利用网络关系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人物关系表是一种一览表,属于组织策略中的利用表格。8、王明同学活泼、好动、乐观、灵活,喜欢交朋友,爱好广泛,但稳定性差,缺少耐性,见异思迁。他的气质类型属于()。A、多血质B、胆汁质C、黏液质D、抑郁质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对气质类型的掌握。多血质的特点是活泼好动,反应迅速,热爱交际,能说会道,适应性强,但稳定性差,缺少耐性,见异思迁,具有明显的外向倾向,粗枝大叶。故选A。9、“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这句俗语为人格的()做了最好的诠释。A、稳定性B、独特性C、整合性D、功能性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人格的特点。“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体现了人格的稳定性。人格的稳定性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人格的跨时间的持续性。在人生的不同时期,人格持续性首先表现为自我的持久性。二是人格的跨情境的一致性。故选A。10、“矫正错误”是注意的()。A、选择功能B、整合功能C、维持功能D、调节和监督功能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注意的调节和监督功能是指注意可以调控心理活动向着一定方向或目标进行,使偏离目的的活动得到纠正。故选D。11、数学学习中形成的认真审题的态度及方法会影响化学、物理等的学习审题态度及审题方法,这种学习迁移叫()。A、具体迁移B、顺应迁移C、一般迁移D、重组迁移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具体迁移也称“特殊迁移”,是指一种学习中习得的具体的、特殊的经验直接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故选A。12、缺乏对他人的同情与爱心,同时又缺乏羞耻心和罪恶感,属于哪种心理问题?()A、焦虑B、依赖型人格障碍C、反社会型人格障碍D、抑郁型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反社会型人格障碍者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缺乏对他人的同情与关心;二是缺乏羞耻心与罪恶感。13、通过对求诊者的观察和模仿来矫正其适应不良行为与神经症反应的方法是()。A、行为塑造B、自我控制C、强化D、示范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通过对求诊者的观察和模仿矫正其适应不良行为与神经症反应的方法是示范法。14、()是道德判断的最高阶段,表现为能以公正、平等、尊严这些最一般的原则为标准进行思考。A、“好孩子”阶段B、社会契约定向阶段C、惩罚与服从定向阶段D、原则或良心定向阶段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原则或良心定向阶段是进行道德判断的最高阶段,表现为能以公正、平等、尊严等最一般的原则为标准进行思考。在根据自己选择的原则进行某些活动时,认为只要动机是好的,行为就是正确的。在这个阶段,他们认为人类普遍的道义高于一切。故选D。15、有位学生已知道“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法则,但在运算11+3×7=?时,还是把11与3加起来再乘以7,这是受()影响表现。A、定势B、逆向迁移C、正迁移D、水平迁移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定势是指先于一定的活动而又指向该活动的一种动力准备状态。定势对迁移的影响表现为两种:促进和阻碍。此题属于定势的阻碍作用。16、背诵短文时,前后端的内容容易记住,中间的内容难记且易遗忘,这是()影响的结果。A、同化说B、痕迹消退说C、动机说D、倒摄抑制与前摄抑制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前摄抑制是指先前学习的材料对后学习的材料的回忆或再认产生的干扰。倒摄抑制是指后来学习的材料对先前学习的材料的回忆或再认产生的干扰。故选D。17、张啸这次考试成绩非常差,老师找他谈话时,他分析原因是因为近期喜欢上班内一名女同学,上课经常开小差学习不够努力。这种归因属于()。A、不稳定、不可控制的外归因B、稳定、可控制的内归因C、稳定、可控制的外归因D、不稳定、可控制的内归因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根据韦纳归因理论,努力因素属于不稳定、可控制的内归因。18、北京“鸟巢”的设计者主要运用了()。A、常规思维B、创造性思维C、动作思维D、逻辑思维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创造性思维是以新颖、独特的方式来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故选B。19、初中以来,刘俊突然好像不认识自己了。“我是谁?”“我将来做什么?”这类问题常困扰他,据埃里克森的社会心理发展理论,他处于哪个发展阶段?()A、亲密对孤独B、勤奋对自卑C、同一性对角色混乱D、信任对不信任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根据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青年期面临的冲突是同一性对角色混乱。处在这一阶段的学生总是会问“关于自己是谁”“在社会上应占什么地位”“将来准备成为什么样的人”,以及“怎样努力成为理想中的人”等一系列的问题。20、()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等方面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A、气质B、性格C、人格D、智力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对不同概念的掌握。气质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等方面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故选A。二、判断题(本题共5题,每题1.0分,共5分。)21、技能的掌握与陈述性知识的掌握无关。()A、正确B、错误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首先,技能的形成除了需要程序性知识,也需要别的陈述性知识;其次,在学习过程中,最初都以陈述性知识的形式来习得技能,只是在大量练习之后程序性知识才具有了自动化的特点。因此,技能掌握与陈述性知识的掌握有关。22、越是困难的问题越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A、正确B、错误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美国心理学家耶克斯和多德森发现:任务较容易,最佳动机水平较高;任务难度中等,最佳动机水平适中;任务越困难,最佳动机水平越低。所以说任务越困难越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动机。23、遗传素质是人身心发展的物质前提。()A、正确B、错误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遗传因素为人的发展过程提供物质前提。24、“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闻一知十”体现的是学习策略。()A、正确B、错误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闻一知十”属于学习迁移。25、不同的学生受一个老师教育,心理反应各不相同,说明人的心理现象是先天固定的。()A、正确B、错误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但人脑是不会凭空产生心理活动的,它只是产生心理活动的物质基础,是客观世界发展变化的必然产物,人的心理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产生的,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三、简答题(本题共3题,每题1.0分,共3分。)26、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标准答案: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常用方法有以下几种:(1)发散思维训练;(2)推测与假设训练;(3)自我设计训练;(4)头脑风暴训练。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7、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有哪些?标准答案:(1)知识观。建构主义强调的是人类知识的主观性,他们认为,人类知识只是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解释、一种假设,并不是对客观现实的准确表征,它不是最终的答案,而是会随着人类认识的进步而不断地被新的解释和假设所推翻、所取代的。(2)学习观。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到学生的简单转移或传递,而是主动地建构自己知识经验的过程.这种建构是任何人都不能代替的。(3)学生观。学生是自己知识的建构者,学习不是简单的信息输入、贮存和提取的过程,也不是简单的积累,而是在已有的知识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的基础上去形成知识的意义,实现新旧知识的综合和概括。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8、简述心理辅导的内容。标准答案:(1)学习辅导:(2)人格辅导;(3)生活辅导;(4)职业辅导。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四、案例分析(本题共1题,每题1.0分,共1分。)29、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上课铃声一响,教师走进教室。他首先把课本中要演示的教具摆放在讲台上,接着宣布考试成绩.然后开始讲授新课。很快,他便发现学生难以集中注意。(1)教师的哪些教学行为造成学生难以集中注意?(2)运用心理学的注意规律,提出四条集中学生注意的有效措施。标准答案:(1)老师在讲课前展示教具、宣布考试成绩两种行为造成了学生难以集中注意力。对于学生来说,教具是一种新异刺激,容易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相对于新课内容,考试成绩对学生产生的关注强度更大,学生必然会分配更多的注意到考试成绩上。(2)提高学生注意力的措施有:第一,上课前,明确告知学生这节课的目的和任务:第二,排除与课程无关的刺激的干扰,如宣布成绩、发放作业等可安排在新课程结束后;第三,合理设计课程,安排教具呈现的时间和顺序,保持教具作为新刺激的相对强度;第四,培养学生对该课程的间接兴趣,并努力将其发展为直接兴趣。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吉林省特岗教师招聘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心理学基础)模拟试卷第2套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9题,每题1.0分,共19分。)1、对于获得知识的理解,认为主要有“亲知”“闻知”和“说知”三种途径的思想家是我国古代的()。A、孔子B、孟子C、墨子D、苟子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以墨翟为代表的墨家与儒家并称显学。对于获得知识的理解,墨家认为。主要有“亲知”“闻知”和“说知”三种途径。2、以个人好恶、兴趣爱好为联系纽带、具有强烈情感色彩的群体是()。A、联合群体B、松散群体C、正式群体D、非正式群体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题于是非正式群体的名词解释。3、桑代克认为学习过程是()。A、顿悟的过程B、同化顺应的过程C、尝试错误的过程D、形成认知结构的过程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桑代克认为联结是通过尝试错误的过程而建立的。学习的进程是一种渐进的、盲目的、尝试错误的过程。在此过程中,随着错误反应的逐渐减少和正确反应的逐渐增加,而终于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形成牢固的联结。4、人格结构中的核心成分是()。A、能力B、气质C、态度D、性格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人格由能力、气质和性格组成。性格是人格的核心成分。5、广义的学习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A、升华B、发挥C、表现D、持久的变化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广义的学习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6、“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实质性的联系”属于()。A、接受学习B、发现学习C、意义学习D、机械学习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奥苏伯尔指出,有意义学习过程的实质是符号所代表的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知识的适当观念建立非人为的实质性的联系。7、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是()。A、性格B、气质C、能力D、兴趣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考查能力的概念。8、人际吸引的特征表现为认知协调、情感和谐和()。A、态度一致B、行动一致C、观点趋同D、相互理解与扶持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人际吸引的特征表现为认知协调、情感和谐与行动一致。9、知识是个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A、感受与体验B、前人经验C、记忆的内容D、信息及其组织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知识是个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10、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A、形象思维B、聚合思维C、直觉思维D、发散思维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创造性是指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或特性。发散思维是沿着不同的方向去探求多种答案的思维形式。对同一个问题只有从多个角度不同方向去探索才可能发现新奇独特的内容。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11、心理健康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和良好的()。A、社会适应B、社会化人格C、精神面貌D、精神状态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心理健康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和良好的社会适应。12、学会写“石”字后有助于学习写“磊”,这种迁移符合()。A、水平迁移B、顺向迁移C、垂直迁移D、具体迁移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具体迁移也称特殊迁移,指学习者原有的经验组成要素及其结构没有变化.只是将一种学习中习得的经验要素重新组合并移用到另一种学习之中。由“石”到“磊”字的学习,属于具体迁移。13、有些课题主要包含高度有结构的知识和技能(如数学、物理、化学、计算、语法等),如果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尽快地掌握这种知识和技能,则宜于采用()。A、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策略B、师生互动策略C、以学生为中心的发现学习D、合作学习策略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策略速度最快。14、群体规范会形成群体压力,对学生的心理和行为产生()。A、极大的影响B、不大的影响C、积极的影响D、消极的影响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群体规范对学生的心理和行为产生极大的影响。15、让学生以自己的水平和速度进行学习的教学策略称之为()。A、个别教学B、发现教学C、合作教学D、情境教学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个别教学是指让学生以自己的水平和速度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策略。16、下列关于智力测验的说法错误的是()。A、现行的智力测验所评估的智力代表了与学业成就有关的能力B、智力测验的操作必须规范C、现行智力测验的结果能预测未来事业的成就或生活美满D、智力测验的结果解释必须慎重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现行的智力测验所依据的理论基础还主要是传统的智力因素理论。它偏重于个体的语言能力、数理逻辑能力和空间关系等方面,其结果一般反映的是人的分析能力,或者说只是一种和学业成就有关的智力,与未来事业的成就和生活美满没有必然的联系。17、按照维果斯基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不属于人的高级心理机能的能力是()。A、记忆能力B、语言能力C、思维能力D、行走能力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人的高级心理机能的能力包括记忆能力、语言能力、思维能力。18、引导学生分辨勇敢和鲁莽、谦让和退缩是属于刺激()。A、获得B、消退C、分化D、泛化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刺激分化,指的是通过选择性强化和消退使有机体学会对条件刺激和与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做出不同的反应。在实际的教育和教学过程中,也经常需要对刺激进行分化,如引导学生分辨勇敢和鲁莽、谦让和退缩,要求学生区别重力和压力、质量和重量等。19、个体由自己的学业成就而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声望的需要是()。A、认知内驱力B、附属内驱力C、欲望内驱力D、自我提高内驱力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二、判断题(本题共5题,每题1.0分,共5分。)20、态度与品德的形成过程经历依从、认同和内化三个阶段。()A、正确B、错误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1、“自信、坚强、勤奋”描写的是人的气质。()A、正确B、错误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气质是心理活动表现在强度、速度、稳定性和灵活性等方面的心理特征。性格是指人的较稳定的态度与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相结合而形成的人格特征。二者之间的区别之一是:气质无所谓好坏,性格有优劣之分。而自信、坚强、勤奋具有明显的优秀特征,是描写人的性格的。22、负迁移是指一种知识技能对另一种知识技能的影响,起到促进作用。()A、正确B、错误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负迁移起的是消极阻碍作用,正迁移起的是积极促进作用。23、态度的转变过程一般为“解冻一变化一凝固”三个阶段。()A、正确B、错误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4、人的心理过程包括气质、注意、个性心理特征。()A、正确B、错误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三大过程。其中,注意不是一个独立的心理过程,而是伴随在心理过程中的心理特征。三、简答题(本题共2题,每题1.0分,共2分。)25、简述思维过程中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标准答案:在思维过程中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有:①知识表征的方式;②原型启发;③迁移;④定势和功能固着;⑤动机与情绪状态;⑥个性特征或人格特征。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6、简述学习迁移的种类。标准答案:(1)正迁移与负迁移和零迁移;(2)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3)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4)一般迁移与具体迁移;(5)同化性迁移、顺应性迁移与重组性迁移。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四、案例分析(本题共1题,每题1.0分,共1分。)27、材料:齐白石先生幼年家境贫寒,没有上学的机会,长大后做了木工,四十岁以后才开始自学绘画。他虚心求教,勤学苦练,终于在画坛独树一帜,成为著名的国画大师。(1)试述影响能力形成与发展的因素。(2)在齐白石的成才过程中哪些因素起关键作用?对你有何启示?标准答案:(1)影响因素:①遗传;②环境(教育、学习);③个人实践活动;④个性特征(如勤奋、个人努力)。(2)关键因素:齐白石虚心求教、勤学苦练及其谦虚、勤奋、进取的人格特质是他成才的关键因素:启示:在外部环境不利时,要创造条件,勤奋努力,逆流而上,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同样也能取得成功。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五、论述题(本题共1题,每题1.0分,共1分。)28、你认为教师良好的心理素质在教育过程中具有什么意义?标准答案:(1)教师工作的最大特点在于灵魂对灵魂的塑造,作为教师,必须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否则就会给学生未来的身心发展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2)教师的劳动具有周期长、见效慢、艰巨复杂等特点,这就决定了教师必须具有良好的意志品质。(3)教师特定的职业活动决定了教师必须具有稳定的情绪,否则就会加剧师生关系的紧张和对立,导致教育、教学工作的失败,而且也影响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和对教育事业的热情和信心。(4)良好的性格特征是形成良好师生关系的重要因素,也是影响学生性格形成的无法取代的教育因素。因此,教师必须具有良好的个性特征。(5)清晰的自我意识能够帮助教师及时调整和克服心理冲突和心理问题,使其始终以一种健康的心理状态投入工作之中。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吉林省特岗教师招聘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心理学基础)模拟试卷第3套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9题,每题1.0分,共19分。)1、下列属于智力因素的是()。A、注意力B、动机C、情感D、意志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一般认为智力因素包括六个方面:注意力、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思维力和创造力。2、学生解出一道难题,感到无比兴奋、内心充满轻松愉快的体验,属于()。A、道德感B、理智感C、美感D、幸福感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理智感是人在理智活动过程中认识、探求和维护真理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主观体验。解出一道难题属于理智活动过程。3、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是()。A、道德认识B、活动和交往C、道德情感D、道德意志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思想品德形成的一般顺序可以概括为提高道德认识、陶冶道德情感、锻炼道德意志和培养道德行为习惯。4、以掌握同类事物的关键特征和本质属性为主的学习属于()。A、概念学习B、命题学习C、符号学习D、并列结合学习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考查概念学习的定义。5、所谓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材料是指()。A、最新的内容B、最形象、生动的内容C、学科的基本概念与原理D、事例或案例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概括程度越高的材料越有利于迁移的发生,而概念和原理就是高度概括的材料。6、人知觉某一客观对象时,总是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来认识它,并用词语把它标志出来,这是知觉的()。A、选择性B、整体性C、理解性D、恒常性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考查知觉的理解性的概念。7、教师提问学生,要求学生列举砖头的各种用途,学生给出的可能的答案是:建房子用的材料、打人的武器、用于垫高、用于固定某东西。这种寻求答案的思维方式是()。A、发散思维B、形象思维C、抽象思维D、直觉思维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发散思维是指人们解决问题时,思路向各种可能的方向扩散,从而求得多种答案。8、辨别汉字的偏旁部首结构,其知觉类型是()。A、空间知觉B、时间知觉C、运动知觉D、错觉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空间知觉是对物体的大小、形状、距离、方位等空间特性的知觉。时间知觉是对物质现象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运动知觉是对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移产生的知觉。错觉是在特定条件下产生的对客观事物的歪曲知觉。9、在有几种可能解答的伺题情境中,小红倾向于深思熟虑且错误较少,则她的认知方式是()。A、场依存性B、发散型C、冲动型D、沉思型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深思熟虑、错误少,是沉思型认知方式的特点。10、()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学生是信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A、建构主义B、认知一结构C、信息加工D、尝试一错误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1、“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样的学习动机属于()。A、近景性内部动机B、近景性外部动机C、远景性内部动机D、远景性外部动机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内部动机是由内部心理因素转化而成,近景、远景是根据学习动机与学习活动的关系及其作用来划分的。12、()的经验类化理论强调概括化的经验或原理在迁移中的作用。A、奥苏伯尔B、桑代克C、贾德D、格式塔心理学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贾德提出了经验类化理论。13、学习新信息对已有旧信息的抑制作用叫()。A、前摄抑制B、倒摄抑制C、消退抑制D、超限抑制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新信息对已有旧信息的抑制作用为倒摄抑制;旧信息对已有新信息的抑制作用为前摄抑制。14、在安德森提出的心智技能三阶段中,()阶段的任务是把某一领域的描述性知识转化为程序性知识的过程。A、认知B、联结C、自动化D、内化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认知技能形成的第二阶段即联结阶段是程序化的过程。15、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针对所学内容画出网络关系图,这种学习策略属于()。A、认识策略B、精细加工策略C、资源管理策略D、认知策略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画出网络关系图是组织策略,属认知策略的一种。16、下列属于问题解决的是()。A、漫无目的地幻想B、走路C、联想D、发明创造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问题解决具有目的性、认知性、序列性,符合这三个特点的就是问题解决。17、认同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A、与他人基本相同B、与大家保持一致C、被他人认可D、与他人相接近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根据认同的概念,选D。18、奥苏伯尔提出的三个主要影响迁移的认知结构变量是()。A、结构性、可操作性和可辨别性B、稳定性、可利用性和结构性C、可操作性、可利用性和结构性D、可利用性、可辨别性和稳定性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奥苏伯尔认为影响迁移认知结构的三个变量是可利用性、可辨别性和稳定性。19、勤奋和懒惰属下列哪种特性?()A、气质B、性格C、能力D、兴趣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性格是指人的较稳定的态度与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相结合的人格特征。诚实与虚伪、勇敢与怯懦、谦虚或骄傲、勤劳和懒惰描述的都是人的性格特征。二、判断题(本题共5题,每题1.0分,共5分。)20、国外有人调查统计了某家族八代136名家族成员,发现其中50名男子成为音乐家.这是遗传决定的。()A、正确B、错误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遗传只是为人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不起决定作用。21、经典条件反射与操作条件发射的理论都认为动机是形成和巩固条件反射的重要条件。()A、正确B、错误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经典性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都需要通过强化才能建立起来。即都认为强化是形成和巩固条件反射的重要条件。22、两种学习之间的刺激相似,而反应各异,则会产生负迁移。()A、正确B、错误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两种学习在刺激与反应之间越相似,则越能产生正迁移。反之,如果两种学习之间的刺激相似,而反应各异,则会产生负迁移。23、当人意识到自己被关注的时候,他会有意或无意地改变自己的行为,这种现象被称为霍桑效应。()A、正确B、错误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霍桑效应是指当被观察者知道自己成为被观察对象而改变行为倾向的反应。这种反应是主动的、有意的,而不是无意的。24、通过奖励一些行为使之越来越接近期望的目标,这种促使学生行为改变的方法即行为塑造法。()A、正确B、错误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三、简答题(本题共2题,每题1.0分,共2分。)25、简述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途径。标准答案:(1)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2)开展微格教学;(3)进行专门训练;(4)反思教学经验。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6、人的学习与动物学习的本质区别有哪些?标准答案:(1)人的学习除了要获得个体的行为经验外,还要掌握人类世世代代积累起来的社会历史经验和科学文化知识。(2)人的学习是在改造客观世界的生活中,在与其他人的交往过程中,通过语言的中介作用而进行的。(3)人的学习是一种有目的、自觉的、积极主动的过程。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四、案例分析(本题共1题,每题1.0分,共1分。)27、材料:甲同学活泼好动、能说会道、反应灵活、爱好交际,而他上课时爱搞小动作、不注意听讲。乙同学安静稳重、沉默寡言、喜欢沉思、情绪不易外露、自制力强、不好交际,他上课时不爱发言,学习不主动。甲、乙同学分别是什么气质类型?面对二者的不同表现,作为教师,如何使他们扬长避短?标准答案:(1)甲是多血质,乙是黏液质。(2)对不同气质类型的学生应区别对待:对甲同学要多安排任务或对其从严要求;对乙同学安排需要耐心的任务或给其更多的鼓励。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五、论述题(本题共1题,每题1.0分,共1分。)28、试述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辩证统一的规律。标准答案: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两者是相互统一和相互促进的。(1)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在教学中,学生智力的发展是通过掌握知识的活动来完成的。(2)智力的发展是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3)掌握了知识并不等于发展了智力,教学要实现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的统一。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吉林省特岗教师招聘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心理学基础)模拟试卷第4套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题,每题1.0分,共20分。)1、教育心理学中的结构主义强调认知结构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主要代表人物是()。A、华生和斯金纳B、布鲁纳和奥苏伯尔C、弗洛伊德和荣格D、魏特海默和考夫卡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结构主义强调认知结构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其中布鲁纳的发现学习论,主张学习的目的在于采用发现学习的方式,使学科的基本结构转变为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论认为。意义学习就是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2、个体的实际发展水平与潜在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称为()。A、最近发展区B、最近联合区C、最近运动区D、最近感觉区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个体的实际发展水平与潜在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称为最近发展区。3、以下情况不属于一个优秀教师成熟情感表现的是()。A、能控制环境和自己的表现B、能延缓消极情绪的发作C、能压抑自己的情绪表现D、能控制自己的性情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赫洛克提出情绪成熟的标准有四个:(1)能够合理地控制因疾病引起的不稳定情绪;(2)能预料行动的结果,控制环境;(3)不压抑自己的情绪表现,而是将情绪升华到社会性的高度来对待;(4)能够洞察、分析各种刺激情境,谋求情绪的自我稳定。4、有的教师常常抱有不现实的期望和理想.对外界干扰容易妥协,人际交往中体验到无能感。研究表明这样的教师容易产生职业倦怠,他们是()。A、低自尊和内控的教师B、低自尊和外控的教师C、高自尊和内控的教师D、高自尊和外控的教师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就人格特质来说,意志坚强、善自控、高自尊的教师不容易体验到职业倦怠;而期望过高、低自尊和外控型教师更易产生职业倦怠。5、罗杰斯认为,人类精神世界中两个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A、认知和情感B、认知和意志C、情感和意志D、意志和人格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罗杰斯认为,情感和认知是人类精神世界中两个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彼此是融为一体的。6、教师对学生的期望有时会或明或暗地传递给学生,并对其产生影响,这种效应是()。A、从众效应B、罗森塔尔效应C、马太效应D、晕轮效应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题干的描述属于罗森塔尔效应,又叫“皮格马利翁效应”。7、学生将新学的概念“橡皮擦”归到“文具”这一总的概念中,这种学习属于()。A、下位学习B、同位学习C、上位学习D、并列学习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新学习的概念“橡皮擦”是原有“文具”这一总概念的一个特例,因此这种学习是下位学习。8、在指导学生面试时,教师非常重视训练学生进入面试考场时的仪态、仪表、眼神、与面试官打招呼等细节,以期给面试官留下好印象,这是充分利用了()。A、前摄抑制B、倒摄抑制C、首因效应D、近因效应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训练学生刚见到面试官时的外在表现,期望给面试官留下好的印象,这利用了首因效应。所谓“首因效应”,是指当人们第一次与某物或某人相接触时会留下深刻印象。9、按照信息加工心理学的观点,学生能够回答“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原因是什么”“人的心脏结构与血液循环有什么关系”等问题,需要的是()。A、陈述性知识B、程序性知识C、策略性知识D、默会知识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陈述性知识也叫“描述性知识”,是个人有意识地提取线索,因而能够直接加以回忆和陈述的知识,主要用来说明事物的性质、特征和状态,用于区别和辨别事物。这类知识主要解决是什么的问题。题干描述属于陈述性知识。10、教师在教学中教会学生学习“going”的“ing”,再教学生学习“playing”“coming”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以解释这种学习现象的是()。A、共同要素说B、形式训练说C、概括化理论D、实质训练说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美国心理学家贾德提出了概括化理论。他认为两种学习活动之间存在共同要素仅仅是知识产生迁移的必要前提,而迁移产生的关键是学习者在这两种活动中通过概括形成了能够泛化的共同原理。11、学生把自己考试成绩差的原因归为试题太难太偏,这种归因属于()。A、内部的、不稳定的、可控的B、外部的、稳定的、不可控的C、内部的、稳定的、可控的D、外部的、不稳定的、不可控的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试题太难太偏属于任务难易因素,该因素属于外部的、稳定的、不可控的,故选B。12、教学中教师讲到重难点时,放慢语速,提高音调,这是利用刺激的()。A、适应B、对比C、泛化D、分化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放慢语速,提高音调,这能够与其他的话语进行比较区分,这是利用了刺激的对比。13、老师问妙妙:“你有兄弟吗?”“有。”“兄弟叫什么名字?”“明明。”“明明有兄弟吗?”“没有。”按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妙妙的思维处于()。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题干的描述表明妙妙的思维不可逆,属于前运算阶段。14、教师通过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来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这种方法属于()。A、调查法B、观察法C、实验法D、测验法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5、学生在阅读学习过程中,当遇到困难或不熟悉的材料时,能放慢阅读速度或重复阅读,这主要属于元认知策略中的()。A、计划策略B、反馈策略C、调节策略D、资源管理策略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题干描述属于元认知策略中的调节策略,是指根据对认知活动结果的检查,如发现问题。则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16、学生小敏近段时间总是反复检查自己的考卷、作业、书包等,总认为试题有遗漏,作业没做完,书包里的东西没收完……这些行为表明他有()倾向。A、焦虑B、过敏C、强迫D、怀疑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强迫性神经症以反复持久的强迫观念或强迫动作为主要症状。17、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不包括()。A、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B、诊治学生的心理疾病C、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D、帮助学生树立有问题时的求助意识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根据《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的要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一是对全体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二是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发展自我的能力。心理疾病不属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18、萌萌原来见了陌生人就躲避,上幼儿园一个月后,萌萌的这种行为消失了。根据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这里发生的是()学习。A、言语信息B、态度C、智慧技能D、认知策略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加涅提出了一类学习结果:理智技能、认知策略、言语信息、动作技能、态度,萌萌的这种见了陌生人就躲的行为的消失属于态度学习。19、按照认知心理学的观点,划分机械学习与有意义学习的主要依据是()。A、新旧知识间是否建立非人为的实质性联系B、学生是否主动学习,反复练习C、要学习的主要内容是教师呈现还是由学生发现D、学习的目的是解决问题还是获得知识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奥苏伯尔提出,有意义学习过程的实质,就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这一论断既给有意义学习下了明确的定义,也指出了划分机械学习与有意义学习的两条标准。20、孔子说:“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句话说明的学习现象是()。A、学习定势B、学习迁移C、学习兴趣D、学习习惯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是指学习要“举一反三”,属于学习迁移。二、判断题(本题共5题,每题1.0分,共5分。)21、教学中“拔苗助长,陵节而施”违背了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规律。()A、正确B、错误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个体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简单到复杂、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教育工作者应按照发展的顺序进行施教,做到循序渐进,“拔苗助长”“陵节而施”都是有违身心发展顺序性规律的。22、学校精神文化可分解为认知成分、情感成分、价值成分和思维成分四种基本成分。()A、正确B、错误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学校精神文化可分解为认知成分、情感成分、价值成分和理想成分四种基本成分。23、以个人喜好为基础,带有明显情绪色彩的若干自发结合在一起的联合体是非正式群体。()A、正确B、错误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非正式群体是人与人在交往的过程中,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情感自发产生的,它的权利基础是由下而上形成的,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带有明显的感情色彩,并以此作为行为的依据。非正式群体又称作非正式团体。24、个人主观能动性是个体从发展变为现实的决定性因素。()A、正确B、错误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人的主观能动性是通过人的活动表现出来的。离开了人的活动,遗传素质、环境和教育所赋予的一切发展条件,都不可能成为人的发展的现实。25、遗传素质差异越大,心理发展的差异也就越大。()A、正确B、错误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遗传素质是形成心理发展个别差异的潜在因素。儿童之间的遗传素质越相似,心理发展的相似程度也就越高;反之,遗传素质差异越大,心理发展的差异也就越大。三、简答题(本题共3题,每题1.0分,共3分。)26、简述学习策略中资源管理的具体策略。标准答案:(1)时间管理策略。具体包括统筹安排学习时间;高效利用最佳时间;灵活利用零碎时间。(2)环境管理策略。具体包括注意调节自然条件;设计好学习的空间。(3)努力管理策略。具体包括激发内在动机;树立良好信念;选择有挑战性的任务;调节成败标准:正确认识成败的原因;自我奖励。(4)资源利用策略。具体包括学习工具的利用;社会性人力资源的利用。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7、心理健康的标准有哪些?标准答案:心理健康的标准主要包括:(1)认知能力发展正常,智力水平在正常值以上;(2)情绪稳定、乐观,心情愉快;(3)意志健全,有较强的行动的自觉性、果断性、顽强性和自制力;(4)自我观念正确,具有健全统一的个性;(5)和谐的人际关系;(6)较强的适应能力。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8、简述激发与维持内在学习动机的措施。标准答案:(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4)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四、案例分析(本题共1题,每题1.0分,共1分。)29、材料:英国心理学家高尔顿曾根据名家传记和其他方面的材料,选取了包括政治家、法官、军官、文学家、画家、音乐家在内的977位名人作为研究对象,他把对这些名人的调查结果同一般人的家庭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这些名人的家属中,出名的父亲有89人,儿子129人,兄弟114人,共332人,而4000名一般人组中出名的亲属只有1人。因此,高尔顿认为人的智能高低是由遗传决定的。高尔顿这一观点是否正确?为什么?标准答案:这一观点是片面的、错误的。高尔顿的研究揭示了遗传在人的智力发展中的影响。遗传是人的心理发展的前提或物质基础,从这个角度来看,高尔顿的结论是正确的。但是,影响人的智力发展的因素不仅仅是遗传,还包括成熟、环境、教育以及个体主观能动性。环境是人的发展的现实基础,为人的发展提供对象、手段、资源、机遇等。人的智力在与环境相互作用中得到发展。家庭结构、家庭教养模式、大众传媒和教育对人的智力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其中,教育的影响最为重要。不同的自然物理因素也会影响个体心理发展。另外。个体的主观能动性也对智力的发展有影响作用。在同样的环境、教育条件下,拥有类似遗传条件的人智力发展水平不一样.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个人主观能动性不同。所以说,高尔顿的结论是错误的。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吉林省特岗教师招聘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心理学基础)模拟试卷第5套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9题,每题1.0分,共19分。)1、游过北京八达岭以后,可以回想起八达岭长城的形象。这种记忆称之为()。A、形象记忆B、j矍辑记忆C、情绪记忆D、运动记忆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形象记忆是对感知过的事物形象的记忆。2、“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这种现象指()。A、消退B、刺激比较C、刺激泛化D、刺激分化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刺激泛化指的是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作出条件反应以后,其他与该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其条件反应。3、看见路上的垃圾后绕道走开,这种行为是()。A、强化B、惩罚C、逃避条件作用D、消退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逃避条件作用是指当厌恶刺激出现时,有机体作出某种反应,从而逃避了厌恶刺激,则该反应在以后的类似情境中发生的概率便增加。4、在记圆周率时,教师编了顺口溜“山顶一寺一壶酒,尔乐苦煞吾”来帮助学生记忆,这种记忆法是()。A、形象联想记忆法B、谐音联想记忆法C、首字连词法D、机械记忆法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学习一种新材料时运用联想,假借意义,对记忆亦很有帮助,这种方法被称为谐音联想法。山巅一寺一壶酒(3.14159),尔乐苦煞吾(26535)是对圆周率的记忆。5、“足智多谋,随机应变”是指思维的()。A、广阔性B、独立性C、灵活性D、逻辑性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灵活性,也称为变通性,指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不墨守成规,不钻牛角尖,能随机应变,触类旁通。6、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场所是()。A、家庭B、社会C、学校D、工作单位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对于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而言,学校是一个主要场所。7、当物体移到100米远处,视网膜上的像相应缩小到距我们l米远时大小的1/100,但是我们知道该物体的大小没有太大变化,称为()。A、大小恒常B、形状恒常C、颜色恒常D、亮度恒常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恒常性是指客观事物本身不变但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时,人的知觉的映像仍然保持相对不变的特性。恒常性包括大小恒常、形状恒常、颜色恒常等。题干表现的是典型的大小恒常。8、人们对人或事物所持有的一套比较笼统、概括、固定的看法,并以这种看法作为评价人或事物的依据的是()。A、首因效应B、近因效应C、晕轮效应D、刻板效应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社会刻板印象是对一群人的特征或动机加以概括,把概括得出的群体的特征归属于团体的每一个人,认为他们都具有这种特征,而无视团体成员的个体差异。9、在影响人际吸引中“近水楼台先得月”属于以下哪种因素的作用?()A、熟悉性和临近性B、相似性和互补性C、外貌来源D、对等性或互惠性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人际吸引是人际关系中彼此相互欣赏、接纳的亲密倾向,根据心理学实验研究发现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有:外貌来源、熟悉性和临近性、相似性和互补性、对等性或互惠性等。“近水楼台先得月”体现的是熟悉性和临近性。10、“三个和尚没水吃”的现象属于()。A、社会促进B、社会抑制C、社会进步D、社会退步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社会抑制是指在群体活动中,个体活动的效率因为群体中其他成员的影响而受到减弱的现象。1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下列哪种情感?()A、道德感B、美德C、理智感D、热爱感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道德感是用一定的道德标准去评价自己或他人的思想和言行时产生的情感体验。12、狗听到主人呼唤它的名字就跑过去属于什么反射?()A、无条件反射B、本能的行为C、第一信号的条件反射D、第二信号的条件反射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巴甫洛夫经典条件作用理论。第一信号系统:凡是能够引起条件反应的物理性的条件刺激叫做第一信号系统。第二信号系统:凡是能够引起条件反应的以语言为中介的条件刺激叫做第二信号系统。虽然主人叫狗名字是以语言为中介,但对于小狗来说,它并不是因为理解语言的意义而产生反应,而是将这种语言作为一种物理性条件刺激。故选C。13、一个自愿到边远贫困地区支教的志愿者的行动说明()。A、马洛斯的需要层次理论是错误的B、生理和安全的需要不是必要的C、生理和安全的需要不具有强大力量D、低级需要和高级需要并不是绝对对立的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4、俗话说:“满招损,谦受益”“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在团队合作中,首先要做到()。A、严以律己.以诚待人B、谦虚为怀、戒骄戒躁C、相互帮助,通力合作D、凡事不要先出头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从题干的表述可以看出,题干强调的是谦虚与骄傲之间的关系。故本题选B。15、关于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下列学者中谁的观点是属于内发论的?()A、华生B、荀子C、孟子D、洛克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内发论者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自身的内在需要,代表人物有:孟子、弗洛伊德、威尔逊、格赛尔、霍尔、高尔登。16、下列哪个现象反映的是视觉适应?()A、夜幕下,蓝色物体要比黄色物体更亮一些B、不管是白天还是晚上,看到树叶的颜色总是绿的C、直升机的螺旋桨高速旋转后,不能再观察到每片桨叶D、值夜班的消防员佩戴红色眼镜在室内灯光下活动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7、《红楼梦》中林黛玉气质类型属于典型的()。A、胆汁质B、黏液质C、多血质D、抑郁质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气质类型。抑郁质的典型特征是持久的情绪低落,多愁善感。林黛玉是典型的抑郁质。18、艾宾浩斯遗忘规律表明学习应进行()。A、多样化复习B、及时复习C、合理分配复习时间D、过度学习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根据遗忘的规律,学习时要及时复习、经常复习。19、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的孩子会打洞。”这种观点的实质是()。A、遗传决定论B、环境决定论C、二因素论D、相互作用论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二、判断题(本题共5题,每题1.0分,共5分。)20、1902年俄国著名的生理学家巴普洛夫在经典条件作用的实验——狗的消化腺分泌反应实验中发现了条件反射现象。()A、正确B、错误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俄国生理学家巴普洛夫进行了经典条件作用的实验——狗的消化腺分泌反应试验,实验中中性刺激(铃声)与无条件刺激(肉)多次结合,最终成为条件刺激,引起狗的条件反射。21、发现记忆遗忘规律的心理学家是华生。()A、正确B、错误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发现记忆遗忘规律的是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艾宾浩斯用无意义音节作为实验材料,第一个对遗忘规律做了比较系统的研究,得出遗忘曲线,发现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华生是美国心理学家,是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22、作家、艺术家进行艺术构思、塑造典型人物或艺术形象,使用的是创造思维。()A、正确B、错误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作家、艺术家进行艺术构思、塑造典型人物式艺术形象,使用的是创造想象。创造想象是指不依据现成的描述而在头脑中独立地创造新形象的过程。发明创造、文学家塑造新人物、构造故事情节、科学家的新的研究方案和设计等。都是创造想象的过程。而创造思维是以新颖独特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23、情绪智力即情商,是影响人成功的重要因素。()A、正确B、错误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4、创造力并不是少数人才有的,而是每个人都有的潜能。()A、正确B、错误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三、简答题(本题共2题,每题1.0分,共2分。)25、如何保持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标准答案:(1)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2)帮助学生充分认识自己,正确评价自己,接纳自己;(3)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4)帮助学生保持健康、愉快的情绪;(5)让学生学习性卫生的知识;(6)帮助学生认识求助心理咨询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6、运用复习策略应注意哪些要点?标准答案:(1)善于利用随意识记和有意识记;(2)调动多种感官参与;(3)复习形式要灵活多样;(4)对重点部分加强记忆,如画线、圈点批注等。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四、案例分析(本题共1题,每题1.0分,共1分。)27、材料:最近,班主任李老师发现,班上的张同学傍晚放学后经常留下来帮助当天值日的同学一起搞卫生。李老师想到班级一直缺乏一种助人为乐的良好风气,她认定张同学具有助人为乐的品德,决定树立典型,于是设计了一个主题班会活动,并让张同学做重点发言,谈谈对助人为乐的认识和体会。没想到,班会课上张同学的一番话让全班同学目瞪口呆,更让李老师不知所措,张同学说:“其实我每天留下来帮同学做值日卫生,是因为这学期爸爸下班迟,我要等很久爸爸才能来接,反正在学校也没事做,帮同学做值日好消磨时间。”思想品德教育过程有哪些基本规律?联系材料分析学生品德培养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标准答案:思想品德教育过程的基本规律是:(1)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2)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发展过程;(3)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4)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学生品德培养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有:(1)教师在学生品德培养中要注意抓住时机教师对学生评价要掌握时机,一是学生需要的时候,二是师生处于最佳的心理状态的时候。材料中班主任李老师在张同学有助人为乐行为时设计主题班会对张同学的行为给予肯定,抓住了教育的最佳时机。(2)对学生要有正确评价和价值引领对学生的不同见解,教师应该用策略的方法给予客观的评价、适时的指导、恰当的鼓励肯定或提出不足。材料中的李老师对张同学的发言中的价值观应进行正确的评价和引导。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五、论述题(本题共1题,每题1.0分,共1分。)28、论述态度的实质与结构。标准答案: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的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对于该定义,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来理解:(1)态度是一种内部准备状态,而不是实际反应本身;(2)态度不同于能力,虽然二者都是内部倾向,能力决定个体能否顺利完成某些任务,而态度则决定个体是否愿意完成某些任务。即决定行为的选择;(3)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不是天生的,无论是对人还是对事,各种态度都是通过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改变的。态度结构有三个成分:(1)态度的认知成分。指个体对态度对象所具有的带有评价意义的观念和信念。(2)态度的情感成分。指伴随态度的认知成分而产生的情绪或情感体验,是态度的核心成分。(3)态度的行为成分。指准备对某对象做出某种反应的意向或意图。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吉林省特岗教师招聘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心理学基础)模拟试卷第6套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9题,每题1.0分,共19分。)1、桑代克的学习理论被称为()。A、刺激一反应理论B、认知发现理论C、联结一认知理论D、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桑代克的学习理论是尝试一错误说,又被称为刺激一反应理论。布鲁纳的学习理论是认知发现说;托尔曼的学习理论是联结一认知理论;奥苏伯尔的学习理论是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2、能力的结构大体上分为三种理论模型,其中不包括()。A、因素说B、结构说C、理论说D、信息加工理论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能力的结构大体上分为三种理论模型,包括:因素说、结构说、信息加工理论。3、根据动作对环境的依靠程度的不同,可以将技能分为封闭性操作技能与开放性操作技能,封闭性操作技能对外界的帮助依赖性程度较低,在大多数情况下靠内部反馈信息控制。以下不属于封闭性操作技能的有()。A、打排球B、自由体操C、跳水D、游泳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打排球属于开放性操作技能,其他三项均为封闭性操作技能。4、对学习过程中制订自我学习计划,实施自我监督以及自我调控的策略,一般称为()。A、智力技能B、学习自觉性C、元认知策略D、自我意识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元认知策略是学生对自己认知过程的认知策略,即对信息加工过程进行调控的策略,包括对自己认知过程的了解和控制策略。题目中对学习过程中制定自我学习计划,实施自我监督以及自我调控的策略,一般称为元认知策略。5、以下观点属于从外在动机下定义的是()。A、动机是推动人们行为的内在力量B、动机是个体的内部过程C、为实现一个特定的目的而行动的原因D、动机由一种需求所推动,它起激起、调节、维持和停止行为的作用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外部动机往往由外部诱因引起,与外部奖励相联系。诱因吸引学生进行定向的学习活动,以达到一定的学习目标,从而使需要得到满足。6、布卢姆将认知目标由低到高分为六个层次,依次是()。A、知识、运用、领会、分析、综合、评价B、知识、领会、运用、综合、分析、评价C、知识、领会、分析、运用、综合、评价D、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布卢姆将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分为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和评价六个层次,形成由低到高的阶梯。7、记忆过程包括()。A、识记、保持和遗忘B、识记、再认和回忆C、识记、保持和联想D、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8、“举一反三”和“触类旁通”所说的是()。A、学会学习B、学习迁移C、创造学习D、发现教学法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如通常所说的“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故选B。9、世界上最著名的智力量表是()。A、《比纳一西蒙量表》B、《斯坦福一比纳量表》C、《比纳一推孟量表》D、《韦克斯勒量表》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世界上最著名的智力量表是斯坦福一比纳量表,简称S—B量表。10、王老师讲课时,迟到的钱冰突然推门而入,同学们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向了他.学生的这种心理活动属于()。A、无意识记B、有意识记C、无意注意D、有意注意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无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无需意志努力就能维持的注意。这种注意是自发产生的。11、耶克斯和多德森在研究动机强度与学习效率之间关系时发现()。A、动机越低,学习效率越高B、任务难度不同,其最佳动机强度不同C、动机高,学习效率高D、任务难度不同,其最佳动机强度相同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表明:任务难度的不同,所需要的动机强度也不同。(1)在学习较复杂的问题时,中等偏低的动机强度最有利于问题的解决;(2)在学习中等强度的问题时,动机强度与学习效率的关系是倒U型曲线关系;(3)在学习任务比较简单时,动机强度与学习效率的关系是线性的关系,动机强度越高.学习效率越佳。12、方雨认为社会法制应符合社会大众权益,当它不符合时就应修改,据科尔伯格理论,他处于道德发展的哪个阶段?()A、服从与惩罚B、社会契约C、维护权威或秩序D、普遍伦理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处于社会契约定向阶段的人看重法律的效力,但同时认为契约和法律的规定并不是绝对的.可以应大多数人的要求而改变。13、李红学习了英语语法后,加深了对以前学过的中文语法的理解,这种现象属于()。A、负向迁移B、垂直迁移C、顺向迁移D、逆向迁移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逆向迁移是指后面学习的内容对先前学习的内容产生的影响。14、王悦接到高考录取书已十多天了,仍心情愉悦,经常觉得平淡的事也能让她很高兴,这种情绪状态属于()。A、激情B、心境C、应激D、热情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心境是指个体一种微弱、平静、持续时间较长而且带有感染作用的情绪状态。15、小明进入中学以后,经常对父母的管束感到厌倦,甚至逆反,总希望能脱离父母的监视。这是中学生情绪发展的()特点。A、自主性B、丰富性C、跌宕性D、两极性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中学生情绪发展的特点。其中,在中学生的学习活动中,随着自我意识的不断发展.独立意识日渐增加。这种自我探索的过程要求他们在情绪情感上逐渐独立于父母。中学生的情绪自主表现为更强的自我依靠、主动性、对同伴压力的抵抗力,对自己的决定和活动的责任感。由于这种情绪上的自主性.中学生对自己的父母形成了批判性的态度,心理上希望脱离父母,并期望与父母平等。题干中小明的情绪反应符合该特点,故选A。16、汪娟最近有一个毛病,写作业时总觉得不整洁,擦了写,写了又擦,反反复复。她明知这样做没有必要,就是控制不住。她可能出现了()。A、抑郁症B、焦虑症C、强迫症D、恐惧症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强迫症包括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强迫行为指当事人反复去做他不希望执行的动作,如果不这样想不这样做,他就会感到极端焦虑。17、儿童认知发展到具体运算阶段的标志是()。A、思维的可逆性B、具体逻辑推理C、去自我中心D、守恒概念的形成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即可得出,具体运算阶段的标志是守恒概念的形成(守恒性)。18、因为学生进步明显,老师取消了对他的处分,这属于()。A、正强化B、负强化C、处罚D、消退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负强化是做出一定的行为使厌恶刺激撤销,从而增加良好行为的发生频率。19、下面说法属于学习负迁移类型的是()。A、举一反三、触类旁通B、将所学的原理应用于现实问题解决C、两种学习材料有相似,学了后一种,巩固了前一种的学习D、总是把前面的学习材料和后面的学习材料搞混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负迁移是指两种学习之间相互干扰、阻碍,即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消极影响。先后学习材料搞混淆,就是一种消极影响的体现。故选D。二、判断题(本题共5题,每题1.0分,共5分。)20、创造力并不是少数人才有的,是每个人都有的潜能。()A、正确B、错误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1、负强化是运用惩罚手段排除学生不良行为的过程。()A、正确B、错误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负强化是在某一目标行为之后移去令人厌恶的刺激来强化行为的过程。而惩罚是抑制或者减少目标行为出现的次数的方法或者过程。负强化不同于惩罚。22、在有意义的学习中,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适当观念起着关键作用。()A、正确B、错误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奥苏伯尔认为有意义学习指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概念建立非人为的、实质性联系的过程。其中,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适当观念起着关键作用。23、在学校教学中,教师指导的程度越小,则学生发现的程度就越大,其效果也越好。()A、正确B、错误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发现法并不排斥教师的指导,相反,发现法需要教师的指导。教师指导的程度越大.学生发现学习的速度就越快。24、所谓过度学习,指在学习过程中,实际学习次数要适当超过刚好能够回忆起来的次数。所以说,过度学习越多,保持效果越好,而且保持的时间也越长。()A、正确B、错误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学习熟练程度达到150%左右时,记忆效果最好;超过150%时,效果不仅不递增,反而可能引起厌倦、疲劳等,从而成为无效劳动。三、简答题(本题共2题,每题1.0分,共2分。)25、简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知识观。标准答案:(1)建构主义者强调,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它并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2)知识并不能精确地概括世界的法则,在具体问题中,我们并不是拿来就用,一用就灵,而是需要针对具体情境进行再创造。(3)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可能以实体的形式存在于具体个体之外,只能由每个学生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而建构起来。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6、简述中学生记忆发展的特点。标准答案:第一,记忆的容量日益增大,短时记忆广度接近成人。第二,对直观形象的材料记忆要优于抽象材料,对图像记忆要优于词语。第三,中学生能主动选择记忆方法,有意记忆逐渐占主导地位。第四,随着年龄的增长,理解记忆逐渐成为主要的记忆手段。第五,抽象记忆的发展速度较快,逐渐占据主导地位。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四、案例分析(本题共2题,每题1.0分,共2分。)27、材料:冯亮和丁明是初二的学生,最近两人都有些心事。于是,他们凑在一起聊天……冯:你说咱们已经快要和爸爸一样高了,可父母还老把我们当小孩看,什么都管。丁:可不是吗?吃饭要管,穿衣服要管,去哪玩也要管,放学回家稍晚就唠叨个不停……真烦!有时他们让我做什么,我偏不听他们的话。丁:最近一段时间,我情绪似乎失控了。今天的课堂演讲,我紧张得要命,生怕在老师同学面前出丑。冯:我发现了,你脸都红到脖子根了。丁:不光这个,有时高兴起来,我就跟飞上天似的,觉得无所不能,可是难过起来,又像被打入了18层地狱……冯:我也一样,就比如每次女同学打招呼,我都莫名地心跳加速,想说既紧张又害羞,以前不是这样。丁:有时候也会担心自己在别人眼中形象不好,譬如不够帅之类的。冯:还有不够优秀,能力不够强等。特别希望在别人眼中我是一个聪明有实力的人。丁:我特别理解你,这种感觉我也有,而且特想跟人倾诉,但就是不知道该跟谁说。(1)上面两位同学的对话,反映了中学生青春期心理发展的哪些特点?(2)作为教师,你会对他们提出哪些建议?标准答案:(1)①自我意识的发展:自我评价的独立性增强,表现在有主见、注重同学和老师的评价;自我评价更加全面,从关注生理的自我(关注身高、外貌)向关注心理的自我转变(关注自己的烦恼、感受),更多地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自我体验深刻,成人感显著增强,感到自己已经长大成人,希望独立于父母,产生反抗心理;心理上出现闭锁性,很多事情难以启齿,无从倾诉;自我体验更复杂、深刻。②情绪情感的两极性特征:强烈、狂暴和温和、平静共存;内向性和表现性并存。(2)建议如下:①教会学生形成适宜的情绪状态用词语、理智控制自己情绪发生的强度。②丰富学生的情绪体验教师应给学生创造一种过渡的情景,即从不紧张到稍微有些紧张,最后再到很紧张,使学生积累各种情景下的情绪体验.这样就能做到“临场不乱”。③培养学生正确看待问题由于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还不完善,对一个问题往往只从一个角度解释,所以容易遭受挫折。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8、材料:“方苹果”的启示这是一节美术课,老师对学生说:“同学们,你们见过苹果吗?吃过苹果吗?”学生齐声回答:“见过,吃过!”“好,今天我们一起来画苹果,画出你们心中的苹果。”一会儿学生画好了,老师叫学生把画贴在班级后面布置好的“苹果园”里,很快“苹果园”里贴满了各式各样的苹果,大的、小的、红的、绿的、圆的……最引人注目的是一个方苹果,老师问:“你们见过方苹果吗?”“没有!”“你们吃过方苹果吗?”“也没有!”“那是谁画的呀?”这时一个小男孩站起来说“是我画的!”老师问“你为什么把苹果画成方的呢?”“因为我们全家都爱吃苹果,妈妈削苹果经常滚到地上都是我去捡,我想如果苹果是方的就不容易滚了。再说爸爸都是一箱一箱的买,方苹果也比圆苹果装的更多!”老师说:“听你这么一说,连老师都觉得方苹果不错,但是现在世上还没有方苹果,老师相信,你努力学习长大以后一定会培育出与众不同的方苹果!”(1)这位教师的教学有何优点?(2)联系材料分析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标准答案:(1)第一,美术老师通过启发式教学的方式,将实际生活与要学习的课程内容相联系,体现了新课程的内容要密切联系生活实际的要求。第二,美术老师在上课过程中将同学们的画作贴在“苹果园”里,生动形象,并给同学们展示自我的机会,有利于学生自信心的形成。第三,在发现方苹果的时候老师没有按照惯常的思维说方苹果是不对的,而是让作者亲自解释,给予同学解释自己做法的机会,并对他与众不同的做法给予鼓励,尊重学生认知经验的丰富性,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和创新思维。(2)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是我国当前教育的重点,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尤其重要。材料中的美术老师对于小男孩的评价给他一个非常放松的心理环境,对于他的创造性思维的形成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主要可以从环境、学生个性以及学校教育三个方面进行。第一,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适宜环境;第二,注重学生创造性个性的塑造:第三,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训练。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吉林省特岗教师招聘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心理学基础)模拟试卷第7套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9题,每题1.0分,共19分。)1、教师对一个同学的助人行为进行表扬,这对其他同学就是一种()。A、直接强化B、强化的程式C、替代性强化D、间接强化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教师对一个同学的助人行为进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