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开学第一课 高一历史导言课 课件_第1页
高中历史开学第一课 高一历史导言课 课件_第2页
高中历史开学第一课 高一历史导言课 课件_第3页
高中历史开学第一课 高一历史导言课 课件_第4页
高中历史开学第一课 高一历史导言课 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历史导言课1、学习历史的价值在哪里?2、生活中的历史有哪些?3、谈谈历史学习方法。英语历史(history)一词与故事(story)一词共同源出希腊文historia,意为“一个人的调查记录”。歷史“历者,经历也;史者,记录也。”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

历史不仅是指过去的事实本身,更是指人们对过去事实的有意识、有选择的记录。

——葛剑雄(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主任)历史和历史学历史:指的是事物的发展过程,包括自然史和人类社会史。通常讲的历史仅指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历史学:研究和阐述人类社会发展过程及其规律性的学科。生活中的历史之——网络游戏与中国史有关:春秋战国,完美的赤壁,真三国无双,成吉思汗……与世界史有关:帝国时代,凯撒大帝,征服美洲……生活中的历史

之——漫画《浪客剑心》(上图)

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犬夜叉》(下图)

日本战国时期生活中的历史之——武侠小说《天龙八部》小说以宋哲宗时代为背景,通过宋、辽、大理、西夏、吐蕃及女真等王国之间的武林恩怨和民族矛盾,从哲学的高度对人生和社会进行审视和描写,展示了一幅波澜壮阔的生活画卷。生活中的

历史

之——电影真实的霍元甲(1868-1910年)真实的黄飞鸿(1847-1924年)真实的叶问(1892-1972年)

生活中的历史之——音乐有关中国历史,如:《松花江上》、《曹操》、《东风破》有关世界历史,如:《国际歌》、《马赛曲》、《爱在西元前》生活中的历史除了以上,还有旅游、收藏、鉴赏等都可以找到历史的影子。历史有什么用?学史使人明智----个人需要

存在即合理----考试需要历史是桥梁----社会需要爱国主义教育----民族需要新高考3+1+2模式首选科目:物理或历史再选科目:生、化、政、地任选两门统考科目:语数外名人说历史的价值“不论当什么家,有了必要的历史知识,有百益而无一害”——任继愈“一个不懂自己出生前的历史的人,永远是个孩子。”——西塞罗“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司马迁”“历史是一面镜子,它照亮现实。也照亮未来。”——赵鑫珊“历史使人贤明,诗造成气质高雅的人,哲学使人深沉……”——培根“历史不仅是知识中很有价值的一部分,而且还打开了通向其他许多部分的门径,并为许多科学领域提供了材料”——休谟史情不渝,学载道义

龚自珍《古史钩沉论》: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

所以,历史作为我们民族的记忆,应该学好它。

常听有的高一学生说:

“我们的初中历史课生动活泼,课后也不怎么需要做题目,我的历史成绩非常好,经常得高分。进入高一后历史一学就会,但是一用就错,一放就忘,这是为什么?高中历史真难学!”

初高中历史区别:课程结构、内容标准的区别(1)课程结构方面

初中采取了主题+时序的通史体例;高中历史新课程依据“贯通古今,中外关联”的原则,采用了模块+专题的体例。时序颠倒、跳跃性大,缺乏连续性和系统性。对学生的知识诸备也要求甚高。

现有初中历史课程与高中历史新课程相脱节(2)课程内容方面:

初中课程重中国史,轻世界史;高中中外历史权重大致相当;据统计,初中历史课标中中国近现代史部分共有14个单元,65个知识点。

政治史40个知识点经济史13个知识点

思想文化史12个知识点初中历史课程重政治史,经济史、思想文化史相对薄弱。高中历史课标三足鼎立。必修一:政治史模块必修二:经济史模块必修三:思想文化史模块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选修二: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特点:专题史、中外合编高中历史教材的组成高中历史教材结构目录:要对全部内容及线索有一个总体把握。导读、单元导言以及课前导语:分别是对该册书的主题、该单元的内容以及每一课的内容的概括,起提纲挈领的作用,并提示重点,引起思考。正文:大字叙述主题内容,小字是对正文的阐述或补充扩展。其他材料:图、表、史料,辅栏:知识栏、思考题等,概括、提示重点,帮助理解,启发思考、开拓视野。大事年表:把中外史事放在人类文明进程的大背景下,同时纵向展现社会各横切面的互动与流变;政治、经济、文化三方面的内容都有,是对三门必修课的整合,帮助学生加强对历史发展全貌的认识。必修一以政治史为主线,以经济史、文化史等为辅。中考与高考比较中考题:禹传子,“公天下”变成“家天下”说明A.分封制代替禅让制

B.分封制代替世袭制C.禅让制仍在继续

D.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中考题与高考题比较高考题:“禹授益,而以启为吏.及老,而以启不足任天下,传之益也.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史料反映的实质是A.禹大公无私,把王位传给能使人民受益的人B.母系氏族公社开始向父系氏族公社过渡C.禅让制已经被启破坏,代之以王位世袭制D.当时益和启之间矛盾较深,贫富差距已经形成1.明确课标要求(这是每节课的重点以及思维的方向)2.做好课前预习(根据老师的预习提纲,掌握本课要求记忆史实、概念、线索、规律)3.保证听课效果(参与课堂、掌握知识、获取信息、探求方法、提高兴趣)4.完成课后作业(积极思考、思维碰撞、合作学习、共同进步)如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