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重点中学2025届高三考前热身生物试卷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关于细胞工程和胚胎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动物细胞培养中,需定期更换培养液,以防止培养过程中的杂菌污染B.人工种子制备中,需向人工薄膜内添加植物激素,以促进愈伤组织发育C.胚胎移植中,需向受体注射免疫抑制剂,以避免受体对植入胚胎产生排斥反应D.胚胎干细胞可在饲养层细胞上进行培养,从而维持其分裂而不分化的状态2.研究发现,某昆虫有两种性别:性染色体组成为XX是雌雄同体,XO(缺少Y染色体)是雄体。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雌雄同体与雄体交配产生的后代均为雌雄同体B.XO雄体产生的所有雄配子染色体数目均相同C.雄体为该物种的单倍体,是染色体不正常分离的结果D.可以通过显微镜观察染色体组成来判断该昆虫的性别3.为研究R型肺炎双球菌转化为S型肺炎双球菌的转化物质是DNA还是蛋白质,进行了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其基本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组培养皿中只有S型菌落,推测加热不会破坏转化物质的活性B.乙组培养皿中有R型及S型菌落,推测转化物质是蛋白质C.丙组培养皿中只有R型菌落,推测转化物质是DNAD.该实验能证明肺炎双球菌的主要遗传物质是DNA4.枫糖尿病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病,患者氨基酸代谢异常,出现一系列神经系统损害的症状。下图是某患者家系中部分成员的该基因带谱,以下推断不正确的是A.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2号携带该致病基因C.3号为杂合子的概率是2/3 D.1和2再生患此病孩子的概率为1/45.下列有关果汁中的果胶和果胶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水果匀浆中加入95%乙醇使果胶沉淀,可提高出汁率B.在水果匀浆中加入果胶酶反应一段时间后加热,可提高澄清度C.在原料中加入果胶酶和果胶甲酯酶,可提高果胶获得率D.在LB液体培养基中接种苹果青霉,可大量提取果胶酶6.经调查,某生态系统中Y、X、Z分别为第一、第二和第三营养级,每个营养级不同物种的个体数量如下图甲所示(图中每一柱条代表一个物种)。一段时间后个体数量发生变化,结果如下左图乙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X营养级的生物被捕食的压力明显增加B.Z营养级生物个体数量的增加是由捕食对象专一引起的C.Y营养级生物个体数量的变化是由于捕食者对捕食对象有选择的结果D.X营养级的生物之间存在明显的竞争关系,且其中某种生物处于竞争劣势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我国长江中下游某大型淡水湖泊中存在“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小型鱼虾→大型鱼类”的捕食关系。由于人类过度捕捞大型鱼类和大量生活生产污水入湖,造成蓝藻大量繁殖,形成水华,局部湖区生态系统崩溃。回答下列问题。(1)浮游动物属于第__________营养级,其同化能量的去向包括__________________。(2)大量生活生产污水入湖,造成蓝藻大量繁殖的原因包括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①污水中的有机物被蓝藻直接利用②污水中的无机物被蓝藻直接利用③分解者将污水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被蓝藻利用④蓝藻将污水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被自身利用(3)过度捕捞和大量污水入湖造成局部湖区生态系统崩溃,原因是外界干扰强度超过了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4)对该湖泊进行生态修复,修复过程中群落演替的类型为____________演替,该过程中大型鱼类的种群数量将以___________型增长方式恢复。大型鱼类数量的恢复有助于降低浮游植物的数量,从种间关系分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8.(10分)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种植面积极为广泛。现有不抗锈病的小麦(基因型ee基因位于7号染色体上)与抗锈病的纯合四体小麦(7号染色体有4条,其上共有4个相关抗锈病基因)进行有性杂交,完成下列问题:(1)四体小麦的形成是____________变异的结果。欲确定抗锈病的小麦是四体,最简捷的方法是:选取小麦的____________(填“分生区”或“伸长区”)材料制成装片,进行____________找到____________期细胞,观察__________________。(2)杂交产生的三体小麦(7号染色体有3条),在减数分裂同源染色体联会时,任意两条染色体正常配对,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正常分离,而另一条随机移向细胞任意一极。若上述杂交子代与不抗锈病小麦杂交,后代基因型及比例是____________,表现型及比例是____________,并画出相应遗传图解。___________9.(10分)铁元素在植物的光合作用中起着重要作用,但Fe2+在土壤中过度积累,会严重影响农作物产量。某研究小组以浙春3号和1601号大豆为实验材料,探究高Fe2+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在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对两种大豆在T0(不施铁肥,土壤中Fe2+含量为1.24mg/kg)、T1(施铁肥,土壤中Fe2+含量为300mg/kg)、T2(施铁肥,土壤中Fe2+含量为500mg/kg)条件下进行培养,一段时间后统计相关数据,结果如图1、2(不考虑植物细胞的失水情况)。请回答相关问题。(1)Fe是细胞所必需的____________(填“大量”或“微量”)元素,本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2)从图1分析,高Fe2+对浙春3号和1601号大豆净光合作用的影响是____________。(3)植物蒸腾作用主要通过叶片上的____________(填结构)进行,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所需的CO2也经由此被植物吸收参与暗反应。从图1、2分析,高Fe2+对两种大豆的蒸腾速率影响____________(填“较小”或“较大”),对净光合速率的影响____________(填“较小”或“较大”)。(4)研究人员将T2条件下种植的两种大豆所结的种子种植在T0环境中使其长成植株,发现测定的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与图中T0条件下几乎无差异,说明____________。10.(10分)豌豆(2n=14)的生长发育受赤霉素(GA)的影响,赤霉素能够促进豌豆茎伸长,缺乏赤霉素能导致豌豆植株矮化。赤霉素的生成受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a和B、b控制(如下图),研究人员在连续多年种植的高茎豌豆田中,偶然发现了两株矮茎的单基因突变植株。请回答下列问题:(1)豌豆的叶形有SⅠ、SⅡ、SⅢ等不同类型,它们是通过基因突变形成的,这说明基因突变具有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基因突变的方向和生物生存的温度、水分等环境条件________________(填“有”或“没有”)明确的因果关系。(2)为了确定这两株矮茎豌豆发生突变的基因是否相同,可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杂交。若F1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时,可确定这两株矮茎豌豆发生突变的基因不同,进一步将F1自交得F2,后代表现型及其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3)当体细胞缺失一对同源染色体中的一条染色体时,称为单体(存活可育,染色体数为2n-1),这种变异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变异,可用于基因的染色体定位。豌豆的子叶黄色对绿色为显性,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人为建立豌豆黄色子叶的单体系(染色体数为2n-1的全部类型),将正常的绿色子叶豌豆与纯合黄色子叶豌豆单体系的全部个体分别杂交,并将每对杂交组合所结的种子分别种植,当某对杂交组合的后代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色子叶时,可将控制子叶颜色的基因定位于该组合黄色子叶亲本所缺失的染色体上。11.(15分)2018年11月,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编辑婴儿诞生。这项研究用到了能够精确定位并修饰基因的基因编辑技术,即基因编辑时用约为头发二十分之细的针把Cas9蛋白和特定的引导序列注射到受精卵中,对CCRS基因进行修改,预期婴儿出生后能天然抵抗艾滋病病毒。请回答下列问题:(1)基因编辑时,若要去除基因中的部分序列,则可能用到的酶有________________。(2)基因编辑时,将Cas9蛋白和特定的引导序列注射到受精卵的方法是_________,用受精卵作为受体细胞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试管婴儿”技术采用的是体外受精,采集的精子需要通过________处理才能与卵细胞受精。受精时防止多精入卵的生理屏障有____________,移植的胚胎能够存活的生理基础是受体对移入子宫的外来胚胎基本不发生______反应。(4)为取得同卵双胞胎:可以采用______技术,在对囊胚阶段的胚胎进行操作时需要注意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D【解析】
1、动物培养条件:(1)无菌、无毒的环境:①消毒、灭菌②添加一定量的抗生素③定期更换培养液,以清除代谢废物;(2)营养物质:糖、氨基酸、促生长因子、无机盐、微量元素等,还需加入血清、血浆等天然物质;(3)适宜的温度和PH;(4)气体环境:95%空气(细胞代谢必需的)和5%的CO2(维持培养液的PH)。2、胚胎干细胞的特点:具有胚胎细胞的特性,在形态上表现为体积小,细胞核大,核仁明显;在功能上,具有发育的全能性,可分化为成年动物体内任何一种组织细胞。另外,在体外培养的条件下,可以增殖而不发生分化,可进行冷冻保存,也可进行遗传改造。【详解】A、动物细胞培养中,需定期更换培养液,以清除代谢废物,A错误;B、人工种子是以胚状体、不定芽、顶芽和腋芽等为材料,经过人工薄膜包装得到的种子,在适宜条件下能够萌发长成幼苗,不需要添加植物激素,B错误;C、受体对移入子宫的外来胚胎,基本上不发生免疫排斥反应,不需要向受体注射免疫抑制剂,C错误;D、胚胎干细胞在饲养层细胞上,或在添加抑制因子的培养液中,能够维持不分化的状态,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细胞工程、胚胎工程的有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识记动物细胞培养的条件,识记胚胎干细胞的特点,掌握胚胎移植的生理基础,并结合所学知识准确答题。2、D【解析】
1、该题的知识点是性别决定,由题意知,雌雄同体的个体的性染色体组型是XX,雄性个体的基因型是XO,即只含有一条性染色体(X),由于染色体变异可以用显微镜进行观察,因此可以通过显微镜观察染色体组成来判断昆虫的性别;
2、从性染色体组型分析,雌雄同体产生的配子的类型只有一种,含有X染色体,雄性个体产生的精子有两种,含有X染色体的配子和不含有性染色体配子,且比例是1:1。【详解】A、雌雄同体产生一种含有X染色体的配子,雄性个体产生的雄配子是X:O=1:1,因此雌雄同体与雄体交配产生的后代是XX:XO=1:1,即雌雄同体:雄体=1:1,A错误;
B、XO产生两种类型的配子,含有X染色体的配子和不含有性染色体配子,B错误;
C、由题意知,雄体缺少一条性染色体,是单体,不是单倍体,C错误;
D、由题意知,昆虫的性别是由X染色体数目决定的,染色体数目可以用显微镜进行观察,D正确。
故选D。3、C【解析】
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中,将S型菌的DNA、蛋白质和荚膜等物质分离开,与R型菌混合培养,观察S型菌各个成分所起的作用。最后再S型菌的DNA与R型菌混合的培养基中发现了新的S型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详解】甲组中培养一段时间后可发现有极少的R型菌转化成了S型菌,因此甲组培养皿中不仅有S型菌落也有R型菌落,A选项错误;乙组培养皿中加入了蛋白质酶,故在乙组的转化中已经排除了蛋白质的干扰,应当推测转化物质是DNA,B选项错误;丙组培养皿中加入了DNA酶,DNA被水解后R型菌便不发生转化,故可推测是DNA参与了R型菌的转化,C选项正确;该实验只能证明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是DNA,无法证明还有其他的物质也可做遗传物质,D选项错误。4、C【解析】
分析基因带谱可知,4号患病,基因带谱在下面,说明下面的基因为致病基因,则上面的带谱说明为正常基因,1号含有两种基因,为致病基因的携带者,说明该致病基因最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5号含有两种基因。3号只含有正常基因,为显性纯合子。【详解】根据“无中生有为隐性”可判断该病为隐性遗传病,根据基因带谱,1号和4号有相同的条带,说明1号也含有致病基因,故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A正确;根据A项分析可知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4号个体的致病基因有一个来自2号,故2号一定携带该致病基因,B正确;根据基因带谱可知3号没有致病基因,故为杂合子的概率是0,C错误;根据A项分析,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所以1和2的基因型均为Aa,再生患此病孩子的概率为1/4,D正确。
故选C。5、B【解析】
1、果胶:(1)作用: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包括纤维素和果胶;(2)成分:由半乳糖醛酸聚合而成的一种高分子化合物;(3)特点:在果汁加工中,影响果汁的出汁率和澄清度。2、果胶酶:(1)作用:能够分解果胶,瓦解植物的细胞壁及胞间层,使榨取果汁变得容易,也是果汁变得澄清;(2)组成:果胶酶是分解果胶的一类酶总称,包括半乳糖醛酸酶、果胶分解酶、果胶酯酶。【详解】A、果胶不溶于乙醇,在水果匀浆中加入95%乙醇使果胶沉淀,但不能提高出汁率,A错误;B、果胶酶能够分解果胶,水果匀浆中加入果胶酶能提高果汁的澄清度,B正确;C、果胶酶和果胶甲酯酶都能分解果胶,C错误;D、LB培养基主要用于培养细菌,而青霉属于真菌,D错误。故选B。6、A【解析】
分析柱形图:X、Y、Z表示第一、二、三营养级(每一营养级从左到右的柱条依次标记为1,2,3,4,5)。生产者中,X1和X3基本没有变化,X2明显减少,说明它们之间不存在明显的竞争关系;第三营养级中,Z1不变Z2增加,说明对捕食对象有明显的选择性。物种数目没有变化,即群落丰富度没有改变。【详解】A、比较题图甲和题图乙可知,与题图甲相比,题图乙中Y(第一营养级)个体数量增加,Z(第三营养级)个体数量也增加,X(第二营养级)个体数量减少,说明X营养级生物被Z捕食的压力大,该营养级数目减少,A正确;B、Z营养级个体数量增加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捕食对象是其中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B错误;C、分析题图可知,Y的捕食者数量减少,Y数量增加,Y营养级不同物种的数量变化有差别,主要由Y营养级的生物之间存在竞争关系引起的,C错误;D、X营养级的生物之间存在竞争关系,某种生物处于劣势的现象不明显;X营养级的生物数量变化还受Z营养级生物捕食的影响,D错误。故选A。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二自身呼吸作用以热能的形式散失、被分解者利用、流入下一营养级②③自我调节能力次生S大型鱼类增多会使小型鱼虾数量减少,导致浮游动物增多,对浮游植物的捕食增多【解析】
1.生态系统之所以能维持相对稳定,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是负反馈。物种数目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越大;2.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具有相对性。当受到大规模干扰或外界压力超过该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时,便可能导致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破坏、甚至引发系统崩溃;3.动物的同化量等于摄入量减去粪便中的能量即粪便量,各级动物的同化量的去向包括呼吸作用的消耗和用于生长、发育与繁殖的能量。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的去向包括流向下一营养级的能量、流向分解者的能量和未被利用的能量。【详解】(1)在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小型鱼虾→大型鱼类这条食物链中,浮游动物属于第二营养级,其同化能量的去向包括自身呼吸作用以热能的形式散失、流入下一营养级(小型鱼虾)、流向分解者。(2)①蓝藻是自养生物,只能利用水中的无机物,不能利用有机物,因此污水中的有机物不能被蓝藻直接利用,①错误;②污水中的无机物可被蓝藻直接利用,引起蓝藻大量繁殖,②正确;③分解者将污水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被蓝藻吸收利用,进而引起蓝藻大量繁殖,③正确;④蓝藻不是分解者,不能将污水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被自身利用,④错误。故选②③。(3)自我调节能力是生态系统具有稳定性的基础,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当外界干扰的强度超过这样限度时,如过度捕捞和大量污水入湖造成局部湖区生态系统崩溃。(4)对该湖泊进行生态修复,由于具有土壤和植物繁殖体等条件,故该修复过程中群落演替的类型为次生演替,该过程中大型鱼类的种群数量将以S型增长方式恢复。大型鱼类数量的恢复会使其直接食物小型鱼虾的数量减少,进而引起浮游动物因捕食者减少而数量增多,浮游动物数量的增多会捕食更多的浮游植物,进而降低了浮游植物的数量。【点睛】能利用相关的基础知识进行分析、综合是解答本题的关键!会用捕食关系分析食物链中各种群的数量变化是解答本题的另一关键!8、染色体分生区镜检(显微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体形态、数目EEe:Eee:Ee:ce=1:2:2:1抗:不抗=5:1【解析】
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步骤:解离(解离液由盐酸和酒精组成,目的是使细胞分散开来)、漂洗(洗去解离液,便于染色)、染色(用龙胆紫、醋酸洋红等碱性染料)、制片(该过程中压片是为了将根尖细胞压成薄层,使之不相互重叠影响观察)和观察(先低倍镜观察,后高倍镜观察)。【详解】(1)四体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要想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只有用显微镜观察进行细胞分裂的细胞才能看到染色体;分生区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可以观察到染色体,且分裂中期是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月的最佳时期;四体是7号染色体有四条,确定抗锈病小麦为四体,需要用分生区细胞制成装片,在显微镜下找到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观察其染色体形态和数目。(2)根据题意,相关遗传图解如下故可知:子一代测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为:EEe:Eee:Ee:ce=1:2:2:1;表现型比例为,抗:不抗=5:1。【点睛】能够正确理解题干信息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观察的实验基础也是解答本题的必备知识。9、微量大豆种类、土壤中Fe2+含量高Fe2+使两种大豆的净光合速率都下降,且对1601号大豆的影响程度较大气孔较小较大高Fe2+环境没有引起大豆发生可遗传的变异【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和图形分析,该实验的自变量是大豆种类、土壤中Fe2+含量,因变量是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T0为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随着土壤含铁量,浙春三号和1601号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都逐渐降低,且净光合速率下降较明显。【详解】(1)Fe是组成生物细胞的微量元素。该实验用了浙春3号和1601号两种大豆,且在不同Fe2+含量的土壤中进行,因此实验的自变量是大豆种类、土壤中Fe2+含量。(2)分析图1,随着土壤中Fe2+含量升高,两种大豆的净光合速率都下降,但是从到,1601号大豆净光合速率下降的比例(50%)大于浙春3号(45%),因此高Fe2+使两种大豆的净光合速率都下降,且对1601号大豆的影响程度较大。(3)植物的蒸腾作用主要通过气孔进行。从图2分析,高Fe2+对两种大豆的蒸腾速率影响较小,对净光合速率影响相对较大。(4)据题干信息可推知,高浓度的Fe2+影响了大豆的生理活动,但并未引起大豆发生可遗传的变异。【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光合作用及其影响因素,能够根据题干信息和图形找出实验的自变量和因变量,并能够与对照组相比分析两种大豆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随着土壤含铁量的变化情况。10、不定向没有这两株矮茎豌豆全为高茎高茎∶矮茎=9∶7染色体数目绿【解析】
(1)根据题图判断植株同时具有A和B基因才能合成赤霉素,表现为正常植株。(2)根据“单基因突变植株”判断两个矮株均只有一对隐性纯合基因。【详解】(1)基因突变具有普遍性、随机性、不定向、自然状态下发生频率低等特点。SⅠ、SⅡ、SⅢ等多种类型的存在表明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的特点,基因突变的方向和生物生存的温度、水分等环境条件没有明确的因果关系。(2)据图可知,同时具有A和B基因才可以进行赤霉素的合成。矮茎的单基因突变植株应含有一对隐性的纯合基因(AAbb或aaBB)。确定这两株矮茎豌豆发生突变的基因是否相同,可将两株矮茎进行杂交,若这两株矮茎豌豆发生突变的基因不同,F1基因型为AaBb,可以合成赤霉素,表现为髙茎。F1自交得F2,F2中共有9种基因型,表现型及其比例为高茎∶矮茎=9∶7。(3)体细胞缺失一对同源染色体中的一条染色体,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中的个别染色体数目变化。纯合黄色子叶豌豆单体系中,黄色基因可能位于成对的同源染色体上,也可能位于成单的染色体上。将正常的绿色子叶豌豆与纯合黄色子叶豌豆单体系的全部个体分别杂交,并将每对杂交组合所结的种子分别种植,已知黄色对绿色为显性,若黄色基因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则后代全为杂合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福建事业单位考试考生指南试题及答案
- 【烟花爆竹经营单位安全管理人员】考试题及答案
- 2024年园艺师环境科学题型考核试题及答案
- 辅导员招聘考试中的团队协作考核试题及答案
- Module 6 Around town Unit 2 The London Eye is on your right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外研版英语七年级下册
- 医学影像设备行业发展趋势与市场潜力深度分析
-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第五课5.3基本政治制度教学设计
- 全国青岛版信息技术八年级上册专题一第6课二、《流程图描述》教学设计
- 关注农业职业经理人考试的实习机会试题及答案
- 应试状态调整福建事业单位考试试题及答案
- 重庆汽车产业“走出去”问题研究
- 幼儿园PPT课件之大班绘本《小老鼠的探险日记》
- 咖啡师培训讲义-PPT
- 员工亲属住宿申请表
- 道德讲堂:明礼诚信
- 《蔬菜种植》校本教材-学
- 自我评价主要学术贡献、创新成果及其科学价值或社会经济意义
- 物业客服培训 课件
- 胸腔闭式引流护理-2023年中华护理学会团体标准
- ESD静电防护点检表
- 二十大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