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2025版高中历史第二单元官员的选拔与管理第5课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课后提能训练部编版选择性必修1_第1页
新教材2025版高中历史第二单元官员的选拔与管理第5课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课后提能训练部编版选择性必修1_第2页
新教材2025版高中历史第二单元官员的选拔与管理第5课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课后提能训练部编版选择性必修1_第3页
新教材2025版高中历史第二单元官员的选拔与管理第5课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课后提能训练部编版选择性必修1_第4页
新教材2025版高中历史第二单元官员的选拔与管理第5课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课后提能训练部编版选择性必修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其次单元第5课【基础巩固】1.春秋时期,诸侯曾多次接受并重用大夫举荐的官员;战国时期,将相往往由国君从平民中提拔任命,中下级官吏则通过“养士”和“军功”培育。这表明()A.世官政治受到了冲击 B.君主的选官权旁落C.察举制起先形成 D.官员举荐人才成为时代共识【答案】A【解析】材料“将相往往由国君从平民中提拔任命,中下级官吏则通过‘养士’和‘军功’培育”反映了世官政治受到了冲击,故A项正确。2.汉武帝时,诸列侯、郡守、二千石长吏每年必需向朝廷举荐人才,称为察举;另外还有征辟,所征之人不拘一格,凡有专长或被皇帝看中者,皆可随时征召。这表明汉武帝时的选官制度具有肯定的()A.公允性 B.民主性C.家族性 D.强制性【答案】A【解析】材料“所征之人不拘一格”意在强调汉武帝时的选官制度具有肯定的公允性,故A项正确;汉武帝时实行君主专制,无法体现民主性,解除B项;材料未涉及家族性和强制性的信息,解除C、D两项。3.《汉书》记载了对官员的“考课”状况:卜式“迁成皋令,将漕最”,“拜为齐王太傅”;赵广汉“为阳翟令,以治行尤异,迁京辅都尉”;萧育“为茂陵令,会课,育第六”。由此可见,汉朝“考课”的干脆功能在于()A.选拔人才治理国家 B.监察郡守不法行为C.加强基层组织实力 D.考核政绩以定升降【答案】D【解析】材料“卜式‘迁成皋令,将漕最’,‘拜为齐王太傅’;赵广汉‘为阳翟令,以治行尤异,迁京辅都尉’;萧育‘为茂陵令,会课,育第六’”说明汉朝“考课”是对各级官吏进行考核,并依其不同表现,区分不同等级,予以升降赏罚,故选D项。4.220年,曹丕接受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在地方设立中正官代替乡里评议,考察人才。中正由当地出身的朝官中“德充才盛”者担当,负责将本地士人状况考评定级,以供吏部选官参考。曹丕推行的政策()A.打破贵族政治特权 B.阻断世家子弟进入仕途C.带有中心集权倾向 D.完善吏部考核官员程序【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可知,曹魏创立九品中正制,将选官权收归中心,加强了中心集权,故C项正确;九品中正制看重门第,渐渐成为维护世家大族政治特权的制度,解除A、B两项;九品中正制为选官制度,与官员考核无关,解除D项。5.唐代考课法规明确规定考核标准,即“四善二十七最”。“四善”是指德义有闻、清慎明著、公允可称、恪勤匪懈,“二十七最”是针对各个职位的详细工作而规定的详细要求,偏重对行政才能的考察。由此可知,唐代官员考核制度()A.奖惩结合协作科举制度的发展B.德、才、勤、绩综合考察C.加强专制集权维护大一统国家D.儒法思想结合占主导地位【答案】B【解析】依据材料可知,唐代考核官员以“四善二十七最”为标准,注意对官员品德、才能、工作成果等多方面的综合考察,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奖惩结合,解除A项;C项与材料主旨不符,解除;材料没有体现儒法结合,解除D项。6.宋代很多官员享有荫补子弟或亲属为官的特权,通常状况下,达到肯定级别的宋朝官员享有圣节荫补、致仕荫补、皇帝即位荫补等。这说明宋代()A.士族政治得到较快发展 B.存在世官制的残余C.推行了崇文抑武的国策 D.科举制的影响减弱【答案】B【解析】荫补子弟或亲属为官是依据血缘关系选拔官员,这是世官制的残存,故B项正确;宋代在科举制的推动下,士族不断衰落,解除A项;崇文抑武的国策与荫补制度无关,解除C项;荫补制度与科举制并行不悖,两者不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解除D项。7.明代设六科给事中,监察六部。给事中在乡试中充任考试官,会试、武举中任同考官,殿试时“掌科官充受卷等执事官”。这一做法()A.体现考试流程的规范 B.利于提高取士的公正性C.强化了对官员的考核 D.完善了当时的选官制度【答案】B【解析】材料反映出明代加强对科举考试的监察,这有利于提高科举考试的公正性,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考试流程,解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加强对选官制度的监察,不是干脆对官员的考核,解除C项;这一做法只是加强对科举的监察,并不是对科举制度本身的改革,解除D项。8.据《明史》等资料统计,明代209名监察御史中,进士出身者180人,非进士出身者29人。而非进士出身者中,举人又占了多数。这反映出明代监察官员()A.文化素养较高 B.选拔标准降低C.出身分布失衡 D.道德水平提升【答案】A【解析】依据材料可知,明代监察官员中绝大多数出身于科举,这说明官员的文化素养较高,故A项正确。【实力提升】9.春秋时期,出现人才跨国流淌现象。战国时,出现“客卿”一职,各国纷纷打破地域界限,不拘一格地选拔有真才实学的异国人才担当军政要职,成为这一时代的显明特征。“客卿”的出现()A.使人才异地任职成为惯例 B.有利于私学的发展C.使“尚贤”思想成为主流 D.促进官僚政治形成【答案】D【解析】依据材料“出现‘客卿’一职,各国纷纷打破地域界限,不拘一格地选拔有真才实学的异国人才担当军政要职”可知,“客卿”推动了各国选拔贤能担当军政要职,打破了血缘政治,促进了官僚政治的形成,故选D项。10.西汉颁行了特地法规《上计律》,明确了计簿的内容和报送程序,凡是计簿中有欺瞒不实者或上报不刚好的均要被治罪。这一举措()A.体现了礼法结合的理念 B.开创了上计考核的制度C.杜绝了官吏渎职的现象 D.规范了官员的考核管理【答案】D【解析】依据材料可知,西汉颁行了考核官员的特地法规《上计律》,结合所学学问可知,郡县每年年终要将辖区内的户口、钱谷、盗贼之数上报于上级官府,县令长上计于郡国守相,郡国守相上计于丞相。《上计律》明确了考核行政系统官员的详细方法,有利于官员考核管理的规范化,故D项正确。11.两晋南朝时期,由吏部干脆任命的官吏,约占入仕者的半数;由考核和学校考试入仕的,占25%;州郡县吏积功升迁的,占14%;官府属员入仕的,占1.2%。这一现象表明当时()A.察举选官占据主流 B.选官权由中心主导C.门阀政治渐渐衰落 D.九品中正制被废除【答案】B【解析】依据材料可知,两晋南朝时期,由中心吏部干脆任命的官吏约占半数,而经由其他途径入仕者较少,这表明当时的选官权由中心主导,故B项正确。12.秦始皇时,以功勋、实力为选拔官吏的主要依据;汉武帝以后,选拔官吏越来越注意官吏的个人品德;曹操强调“唯才是举”;西魏、北周时强调德行优先,同时注意实力考查;唐代形成一套完善的德才兼顾、以德优先的考核制度。这种人才选拔标准变更的缘由是()A.儒家核心价值观的形成 B.法家思想的兴衰C.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 D.统治者个人喜好【答案】C【解析】从秦始皇时期到唐代,不同的朝代选择官吏的标准均不相同,这主要是因为不同时期社会发展对不同类型人才的需求不同,统治者依据社会需求制定了人才选拔的标准,故C项正确。13.据《唐语林·企羡》记载,当时闻名的士族河北范阳的卢氏,从唐德宗兴元元年(784年)到唐僖宗乾符二年(875年)的92年间,竟然有116人登进士第,而唐朝每年取士不过30名。这一现象说明,唐代科举制()A.成为入仕的唯一途径 B.促进了古代廉政建设C.消退了贵族世袭特权 D.受到士族政治的影响【答案】D【解析】依据材料可知,唐朝闻名的士族河北范阳的卢氏“92年间,竟然有116人登进士第”,可见士族在科举录用中所占比例很大,故D项正确;A、C两项与史实不符,解除;科举制只是隋唐以来的官员选拔方式,不能保证官员廉政,解除B项。14.宋代选官入仕的途径相当多元,通过恩荫入仕者尤多,但相对于进士出身者,这些人在当时被认为“无出身”,在出官、转迁等方面都受到种种限制,而跻身高层者更是寥寥无几。这种现象说明宋代()A.世家大族左右国家政权 B.君主专制制度空前强化C.科举制得到进一步完善 D.党派纷争破坏官僚体制【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通过恩荫入仕者尤多,但相对于进士出身者,这些人在当时被认为‘无出身’,在出官、转迁等方面都受到种种限制”可知,宋代科举制得到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故C项正确,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宋代的选官制度,没有涉及君主专制的强化和党派纷争,故B、D两项错误。15.都察院是明代中心监察核心机构,地方十三道监察御史“出则巡察方岳,入则弹压百僚,虽与都御史相涉,而非其属官。直名某道,不系之都察院,事得专达,都御史不得预知也”。这说明,明代的监察体系()A.有意降低了都察院的作用 B.有力强化了君主专制统治C.提高了地方行政运行效率 D.造成了中心监察力度不足【答案】B【解析】材料信息表明,明代形成中心与地方相互协作,系统内部互不统属、相互监督的监察系统,这种监察体系的设置,有力地强化了君主专制统治,故B项正确;明代通过都察院监察其他机构以强化皇权,并不会有意降低都察院的作用,解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行政运行效率”问题,解除C项;材料并未体现“中心监察力度不足”,解除D项。16.据《清史稿》记载,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至六十一年(1722年),共实行大计14次,考课出卓异官员580名,纠参、罢斥、降调官员5137名。据此可知,康熙朝的考课制度()A.保证了政治局面的稳定 B.是科举制度发展的产物C.促进了国家吏治的改善 D.是维护等级制度的工具【答案】C【解析】材料“考课出卓异官员580名,纠参、罢斥、降调官员5137名”体现的是康熙时期的考课制度在选拔人才、改善国家吏治等方面发挥较大作用,故C项正确;材料与稳定政治局面及维护等级制度无关,解除A、D两项;科举制是面对社会的选官制度,与考课制度无关,解除B项。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随着士族的衰微和十国割据斗争进入尾声,宋太宗登基后在沿袭唐朝科举的同时,起先大幅度增加录用名额,使及第者在官职升迁上更受优宠。他首创锁院和糊名两制,并于太平兴国八年(983年)颁布诏令云:“朝廷比设贡举,以待贤材。……自今贡举人内有曾为僧道者,并须禁断。”进士科考题多为《主圣臣贤诗》《二仪合德诗》等,且多出自儒家经典论著。赵宋代周而起,除重建国家制度等要务以外,弘扬士德、变更士风也是当务之急。太宗变革科举制度,使之成为变更士风的重要手段,“以儒立国”之气象昭然显现。——摘编自诸葛忆兵《论北宋初期科举制度之演化》材料二辽朝取得燕云十六州后,于会同元年(938年)效仿唐朝,领先在当地实行科举取士。对儒家文化深感爱好的辽圣宗遍设府州县学,于统和六年(988年)将科举制推向辽朝全境,并把贡院从南京(今北京)迁至上京临潢府,管理范围也扩至辽朝全境。统治者担忧让契丹族士子参与科举考试,会影响契丹族历来强调的尚武骑射精神,故从设立科举之初就严禁契丹族士子以及辽朝北方的其他游牧民族士子参与科举考试,只允许汉族以及汉化程度较深的渤海族士子参与科举考试。因此,虽然辽朝拓展了科举取士的地域范围,但是科举并未成为辽朝大多数少数民族士子入仕的途径,进士在官僚阶层中所占的比重是有限的。正如有学者称:“在《辽史》中有传或有附传的人,共计272人,其中出身于进士者仅22人。”——摘编自李兵《辽金元科举制度的创新及其政治文化影响》(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学问,概括宋太宗时期科举制发展的特点并分析其缘由。(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学问,分析辽朝科举制改革的影响。【答案】(1)特点:沿袭与变革并存;关注考生的出身阶层;严格考试程序;增加科举录用人数;科考题目的政治伦理色调深厚。缘由:门阀士族力气的衰落;重新统一南方,政局相对稳定;统治者加强君主专制和中心集权的考量;重文轻武治国策略的制定与执行;儒学复兴运动的影响。(2)影响:扩大了科举制在北方地区的影响力;推动了儒家思想的传播;有助于民族文化沟通;但人为地制造了肯定的隔阂。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我国监察制度萌芽于夏商周时期,秦汉初步建立。汉朝在中心设最高监察机关御史台,以监察官吏的违法行为为职责。汉武帝时,起先在地方设立特地的监察机构,隶属于御史台,负责监察郡县。唐朝的监察制度,在总结汉以来监察制度的基础上,建立了比较成熟和定型的“一台三院”监察体制。唐朝颁布了监察法。御史不仅是察吏之官,也是“掌律令”之官,无论治吏与明法都与御史亲密相关。首先,“察官人善恶”,使监察的覆盖面扩展到全部的官僚;其次,将户口、赋役、农桑、库存等经济指标列为监察的内容,显示对经济监察的重视;最终,司法监察已成为监察的重点,皇帝派出巡按地方的监察御史多奉命查大案、要案、冤案。除《监察六法》外,皇帝对御史每次巡行的监察重点都作出明确的指示。元朝有完善的监察制度,中心御史台承唐制,地方上独创行御史台。明朝监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