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机械制造基础说课稿范文第一篇机械制造基础说课稿范文第一篇一、教材分析
1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2机械效率;○3实验探究滑轮组本节主要包括“○
的机械效率”三大方面的内容,它是学生在学习了“功”和“功的原理”的基础上进行的,同时“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以及“机械效率”这两大内容又是“实验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基础,因此本节既是前面知识的延伸,又是功的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同时机械效率的学习也为学生在初三学习热机效率和电机效率打下伏笔,所以本节内容在本章教材乃至整个初中物理教材中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学生今后参加社会实践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学情分析
从知识与技能方面分析,学生在前面几节课已经学习了功的计算为本节做了很好的铺垫,同时在初二上学期学习速度概念时学生经历了利用比值的思维去解决两个相关变量的关系为本节引入机械效率概念做了铺垫。
从心理发展阶段分析,八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逻辑思维初级发展阶段,教学设计主要从学生已学知识出发,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进行研究。
从非智力因素分析,划片招生后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基本素质有着较大差别,从而导致他们对学习的需要、兴趣、动机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做到有的放矢,尽可能照顾到大多数群体,力求每一位学生都能参与到其中,并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其学习物理的信心与兴趣。
三、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合作学习过程,知道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通过讨论法,体验引入机械效率的完整过程、理解机械效率的概念。
3、在小组合作展示环节中,学会利用机械效率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4、通过小组讨论交流,了解如何提高机械效率,并逐步养成用机械效率评价机械的意识。
四、教法学法
1、教法:讲授法、情景教学法、讨论法、任务驱动法
2、学法:自主学习法、观察比较法、讨论法、理解记忆法、联系学习法等
五、教学用具
水桶、沙子、矿泉水瓶子、单个滑轮、滑轮组
六、教学过程
机械制图一等奖说课稿这篇文章共58864字。
机械制造基础说课稿范文第二篇各位领导、老师好!
下面我代表《机械制图》课程组对《机械制图》这门课程进行说课,希望大家批评指正。《机械制图》课程是数控技术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课程对象为一年级学生,共144个学时,9个学分。
我将从4个方面进行阐述,分别是课程设置、课程开发、课程实施以及课程特色和展望。
一、课程设置
1、设置依据
为了让我们的课程更加符合企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充分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特色,我们通过走访企业和开展专业建设委员会的形式进行了专业调研,从而确定了数控专业的工作岗位,主要有数控机床操作员,数控程序员,数控工艺员等。对这些岗位进行分析得出应该培养学生与本课程有关的绘图能力、读图能力以及查阅标准的能力,并由此形成了我们的课程体系。
2、课程定位
本课程主要研究图示方法,标注方法,制图标准,机械常识和制图技能五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其主要任务是通过制图理论的学习和大量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读图和看图的能力,以及查阅标准的能力。
《机械制图》是机械类专业的核心课程,在我们的课程体系中属于专业核心课程,是我们的工程语言。它的学习效果直接影响到后续课程的学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的完成,以及毕业后从事工作的能力。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为高中阶段的数学和立体几何课程,后续的课程有计算机辅导设计、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数控加工实训、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等专业课程,其知识的应用贯穿整个三年学习阶段,在以后的工作中也是不可缺少的基本能力。
3、课程目标
根据岗位职业能力的需要,我们确定了本课程的培养目标,知识目标有掌握国家标准的基本规定,零件图和装配图的画法和读图方法等;能力目标有掌握零件测绘的能力,空间思维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素质目标有培养
学生的自我学习意识,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以及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等。
二、课程开发
1、学情分析
我们对学生的总体情况进行分析,发现1、学生是初涉专业知识的新生,读图能力和专业知识都很有限,对专业领域只停留在感兴趣和普遍的表面认识阶段。针对这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适当的练习是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2、本课程是学生进入大学所设计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学生以前的学习方法与本课程的学习方法有很大的差别,需要学生做适当的调整。3、学生高中阶段有文科和理科之分,进校时对本课程认知能力差别较大。其中有部分同学学习兴趣浓厚,喜欢动手画图和动脑思考,具有一定的识图和绘图能力。因此设计教学内容上我们重点考虑要符合学生的认识过程接受规律,逐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而在教学过程中腰重视学法的指导。
2、课程设计
我们对课程进行调研。首先通过对以往的学生进行课程体系调研,发现在原有课程体系下,学生普遍认为:课程理论性太强,内容比较难,实践和理论没有很好的结合。通过对岗位技能进行分析和整合,得出知识需求共性为各种零件的测绘和识读,以及装配图的绘制和识读。然后再对原有课程体系中的知识点进行解构和重构,将课程内容从原来的三段式知识传授体系(画法几何—投影基础—机械制图)中解脱出来,以企业常用的实际零件为依据进行整合,重构了课程的训练项目和学习任务,从而实现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3、课程教学内容的选取
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则是根据职业岗位能力,从理论知识:各种零件的识读和装配图的识读,和操作技能:各种零件的绘制和装配图的绘制两个方面进行选择,符合岗位的需求。
并由此确定了课程重点和课程难点。
4、课程教学项目的设计
我们将课程内容以零部件为载体,设计出若干学习项目,将知识点的学习溶入到项目中,具体为项目一:轴套类零件的绘制与识读,40学时;项目二:盘
盖类零件的绘制与识读,38学时;项目三:叉架类零件的绘制与识读,20学时;项目四:箱体类零件的绘制与识读,12学时;项目五:装配图的绘制与识读,30学时。
按照不同的学习项目分成不同的学习任务,主要分成绘制、识读和实践任务三个部分。从具体到抽象、从现象到本质,从局部到总体、从简单到复杂的有序安排符合学生的成长规律。
5、课程教材的使用及建设
考虑到高职教育特点,我校选用了由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的,我校教师参与编写的高职教材。该教材遵循“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体现了高职教学的新理念,适应课程改革的新情况,遵守并贯彻最新国标,较适合我院学生学习,与该套教材配套的习题册可供学生课后练习巩固。
另外,我们选择了由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这套《机械制图》及其《机械制图习题集》和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机械图样识读与测绘》及《机械图样识读与测绘习题集》作为我们的重要参考教材。
三、课程实施
1、教学方法与手段
为了达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们采用了项目教学法、头脑风暴法、讨论交流法、激励教学法共同围绕“教、学、做”结合的原则进行组织教学,实现了职业综合能力的全面培养。
为了达到学习目标,在教学过程中也使用了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如实体模型、多媒体课件、典型零件和动画等。
通过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帮助学生建立从空间到平面再到空间的思维模式,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增加课堂容量,开拓学生视野,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课程支撑
根据本课程教学实施需要,我们选择了计算机房、机械零部件成列室和多媒体教室作为我们主要的学习场所,以满足我们绘制、测量和模型制作等任务的要求。
另外,我们选择了各种各样的零部件供上课使用,以此来增强学生的直观认
识,帮助学生建立零件正确的立体形象。
机械制造基础说课稿范文第三篇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机械运动
2、知道参照物,知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
能力目标:
1、观察实验能力:能从生活中观察到物体机械运动的实例.
2、思维能力:判断和分析机械运动,结合参照物的知识分析运动和静止的情况.
3、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解释、判断自然界中的运动现象.
情感目标:
1、辩证唯物主义运动观的教育.
2、培养学生科技意识,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思想.
3、利用地球同步卫星的教学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教材分析
教材从实例中引出了物体运动的问题,并称物体位置的变化为机械运动,再推广到自然界的实例中.参照物的概念也是由实例引出,并联系实际分析生活和自然界中的实例,要求学生会联系实际判断已知参照物的情况下物体的运动情况和由运动情况分析所选的参照物.在此基础上,感性的分析了匀速直线运动,并说明物理学研究问题的一种方法,即从简单的问题入手,逐渐深化,最后分析我国发射的地球同步卫星并思考一些问题.
教法建议
尽量不加深课本上的内容,而应当多联系实际,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由实践中学习的习惯,加深一些物理学习方法的体会.
通过讨论引入新课,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并直接界定物理学中的机械运动,对于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学习,应当提出问题,学生讨论,并由此引出参照物的概念,关于参照物的问题要由学生列举实例,学生分析,教师可以做评价,最后总结分析的一般方法.在本内容的教学中可以使用适当的媒体资料,例如可以用课本的配套录像带运动的相对性并回答本节的'练习.
匀速直线运动的教学,观察和分析课本上的实例,说明这是近似的匀速直线运动,由学生思考生活和自然界中近似的匀速直线运动,加深学生对匀速直线运动的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给出定义.定义中只须讲清快慢不变,不宜引入速度的概念.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单元分析
本节教学重点是参照物的教学,关于参照物要求能够由运动情况分析所选择的参照物和知道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
教学过程分析
一,机械运动
讨论引入新课,学生阅读教材的内容和提供的参考资料,阅读问题是:什么叫机械运动;举例说明自然界中的机械运动;课桌、房屋是否做机械运动,为什么;能举出绝对不动的例子吗.
对学生列举的示例可以进行分析,注意讲解的问题:我们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宇宙是运动的,其中的所以物体都是运动的.
二,参照物
说明日常生活中对一些现象的解释,并进一步引出了参照物的概念,讲解时注意的问题是:通过实例分析,说明不同的人对运动的描述不同,其原因是他们对运动描述所选择的标准不同,我们把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由学生列举实例说明当选不同的参照物时,同一物体的运动的情况,并深入分析选其他参照物时的运动特点.
分析两类实例:已知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根据描述的运动情况判断选择的参照物.由学生的具体情况可以教师提供参考示例学生分析,也可以发挥学生的创造性,由学生组成小组,自行设计问题,讨论,由教师评价.提供一些参考示例:“每天的日起日落这句话是以什么做参照物的”、“地球同步卫星总是静止在地球的某处上空,这是以什么做参照物”、“以太阳做参照物,地球同步通信卫星的运动情况怎样”、“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这句歌词中前半句和后半句中所选的参照物各是什么”等.
三,匀速直线运动
观察一些实例,可以提供录相和视频文件、图片让学生思考这些运动的特点,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由他们发现其中的共性,总结出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讲解时,要注意匀速解释成快慢不变,而不要引出速度的概念,使学生形成对匀速的感性认识,并说明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而物理研究问题是从最简单的问题入手的.
对于想想议议中的问题,可以提供学生自然科学中的图片资料,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在课前就布置查阅资料的预习内容,要求查找关于我国卫星发射的情况和卫星运动的资料.
板书设计探究活动【课题】
查阅关于“列车速度”的资料【组织形式】
学生小组【参考题材】
1.列车发展的历史,包括我国的发展史和世界的发展史.
2.各个阶段的列车的速度.
3.各个阶段的列车的形式(例如蒸气机到磁悬浮列车).
4.世界各地区对列车发展的贡献.【评价方案】
机械制造基础说课稿范文第四篇【例7】如图是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机械波在某时刻的波
形图。由图可知:这列波的振幅为5c,波长为4。此时刻
P点的位移为,速度方向为沿轴正方向,加速度方向
沿轴负方向;Q点的位移为-5c,速度为0,加速度方
向沿轴正方向。
【例8】如图是一列波在t1=0时刻的波形,波的传播速度
为2/s,若传播方向沿x轴负向,则从t1=0到t2=的时间
内,质点M通过的路程为______,位移为_____。
解析:由图:波长λ=,又波速v=2/s,可得:
周期T=,所以质点M振动了。
对于简谐振动,质点振动1T,通过的路程总是4A;振动,通过的路程总是2A。
所以,质点M通过的路程12×4A+2A=250c=。质点M振动时仍在平衡位置。
所以位移为0。
【例9】在波的传播方向上,距离一定的P与Q点之间只有一个波谷的四种情况,如图A、B、C、D所示。已知这四列波在同一种介质中均向右传播,则质点P能首先达到波谷的是()
解析:四列波在同一种介质中传播,则波速v应相同。由T=λ/v得:TD>TA=TB>TC;
再结合波动方向和振动方向的关系得:C图中的P点首先达到波谷。
(3)两个时刻的波形问题:设质点的振动时间(波的传播时间)为t,波传播的距离为x。
则:t=nT+△t即有x=nλ+△x(△x=v△t)且质点振动nT(波传播nλ)时,波形不变。
①根据某时刻的波形,画另一时刻的波形。
方法1:波形平移法:当波传播距离x=nλ+△x时,波形平移△x即可。
方法2:特殊质点振动法:当波传播时间t=nT+△t时,根据振动方向判断相邻特殊点(峰点,谷点,平衡点)振动△t后的位置进而确定波形。
②根据两时刻的波形,求某些物理量(周期、波速、传播方向等)
【例10】如图是一列向右传播的简谐横波在某时刻的波形图。
已知波速v=,画出该时刻7s前及7s后的瞬时波形图。
解析:λ=2,v=,T==4s.所以⑴波在7s内传播
的距离为x=vt=λ⑵质点振动时间为1T。
方法1波形平移法:现有波形向右平移λ可得7s后的波形;
现有波形向左平移λ可得7s前的波形。
由上得到图中7s后的瞬时波形图(粗实线)和7s前的瞬时波形图(虚线)。
方法2特殊质点振动法:根据波动方向和振动方向的关系,确定两个特殊点(如平衡点和峰点)在3T/4前和3T/4后的位置进而确定波形。请读者试着自行分析画出波形。
【例11】如图实线是某时刻的波形图象,虚线是经过
时的波形图象。求:
①波传播的可能距离②可能的周期(频率)
③可能的波速④若波速是35/s,求波的传播方向
⑤若小于一个周期时,传播的距离、周期(频率)、波速。
解析:
①题中没给出波的传播方向,所以有两种可能:向左传播或向右传播。
向左传播时,传播的距离为x=nλ+3λ/4=(4n+3)(n=0、1、2…)
向右传播时,传播的距离为x=nλ+λ/4=(4n+1)(n=0、1、2…)
②向左传播时,传播的时间为t=nT+3T/4得:T=4t/(4n+3)=/(4n+3)(n=0、1、2…)
向右传播时,传播的时间为t=nT+T/4得:T=4t/(4n+1)=/(4n+1)(n=0、1、2…)
③计算波速,有两种方法。v=x/t或v=λ/T
向左传播时,v=x/t=(4n+3)/(20n+15)/s.或v=λ/T=4(4n+3)/(20n+15)/s.(n=0、1、2…)
向右传播时,v=x/t=(4n+1)/(20n+5)/s.或v=λ/T=4(4n+1)/(20n+5)/s.(n=0、1、2…)
④若波速是35/s,则波在内传播的距离为x=vt=35×λ,所以波向左传播。
⑤若小于一个周期,说明波在内传播的距离小于一个波长。则:
向左传播时,传播的距离x=3λ/4=3;传播的时间t=3T/4得:周期T=;波速v=15/s.向右传播时,传播的距离为λ/4=1;传播的时间t=T/4得:周期T=;波速v=5/s.
点评:做此类问题的选择题时,可用答案代入检验法。
(4)根据波的传播特点(运动状态向后传)确定某质点的运动状态问题:
【例12】一列波在介质中向某一方向传播,如图是此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图,且此时振动还只发生在M、N之间,并知此波的周期为T,Q质点速度方向在波形中是向下的。则:波源是_____;P质点的起振方向为_________;从波源起振开始计时时,P点已经振动的时间为______。
解析:由Q点的振动方向可知波向左传播,N是波源。
由M点的起振方向(向上)得P质点的起振方向向上。振动从N点传播到M点需要1T,传播到P点需要3T/4,所以质点P已经振动的时间为T/4.
【例13】如图是一列向右传播的简谐横波在t=0时刻(开始计时)的波形图,已知在t=1s时,B点第三次达到波峰(在1s内B点有三次达到波峰)。则:
①周期为________②波速为______;
③D点起振的方向为_________;④在t=____s时刻,此波传到D点;在t=____s和t=___s时D点分别首次达到波峰和波谷;在t=____s和t=___s时D点分别第二次达到波峰和波谷。
解析:
①B点从t=0时刻开始在经过t=第三次达到波峰,故周期T=.
②由v=λ/T=10/s.
③D点的起振方向与介质中各质点的起振方向相同。在图示时刻,C点恰好开始起振,由波动方向可知C点起振方向向下。所以,D点起振方向也是向下。
④从图示状态开始计时:此波传到D点需要的时间等于波从C点传播到D需要的时间,即:t=(45-4)/10=;D点首次达到波峰的时间等于A质点的振动状态传到D点需要的时间,即:t=(45-1)/10=;D点首次达到波谷的时间等于B质点的振动状态传到D点需要的时间,即:t=(45-3)/10=;D点第二次达到波峰的时间等于D点首次达到波峰的时间再加上一个周期,即:t=s+s.D点第二次达到波谷的时间等于D点首次达到波峰的时间再加上一个周期,即:t=.
【例14】已知在t1时刻简谐横波的波形如图中实线所示;在时刻t2该波的波形如图中虚线所示。t2-t1=。求:
(1)该波可能的传播速度。
(2)若已知T<t2-t1<2T,且图中P质点在t1时刻的瞬时速度方向向上,求可能的波速。
(3)若解析:(1)如果这列简谐横波是向右传播的,在t2-t1内波形向右匀速传播了,所以波速=100(3n+1)/s(n=0,1,2,…);同理可得若该波是向左传播的,可能的波速v=100(3n+2)/s(n=0,1,2,…)
(2)P质点速度向上,说明波向左传播,T<t2-t1<2T,说明这段时间内波只可能是向左传播了5/3个波长,所以速度是唯一的:v=500/s
(3)“Q比R先回到平衡位置”,说明波只能是向右传播的,而三、声波
1.空气中的声波是纵波。
2.空气中的声速可认为是340/s,水中的声速是1450/s,铁中的声速是5400/s。
3.人耳可以听到的声波的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叫次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叫超声波。
4.人耳只能区分开相差以上的两个声音。
5.声波也能发生反射、干涉和衍射等现象。声波的共振现象称为声波的共鸣。
四、针对训练
1.(2004年全国理综卷)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图1是t=1s时的波形图,图2是波中某振动质元位移随时间变化的振动图线(两图用同一时间起点),则图2可能是图1中哪个质元的振动图线?
A.x=0处的.质元B.x=1处的质元
C.x=2处的质元D.x=3处的质元
2.图中是观察水面波衍射的实验装置,AC和BD是两块挡板,AB是一个孔,O为波源,图中已画出波源所在区域波的传播情况,每两条相邻波纹(图中曲线)之间距离表示一个波长,则波经过孔之后的传播情况,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此时能明显观察到波的衍射现象;
B.挡板前后波纹间距离相等;
C.如果将孔AB扩大,有可能观察不到明显的衍射现象;
D.如果孔的大小不变,使波源频率增大,能更明显地观察到衍射现象。
3.(2002年广东、广西卷)一列在竖直方向振动的简谐横波,波长为λ,沿x轴正方向传播.某一时刻,在振动位移向上且大小等于振幅一半的各点中,任取相邻的两点P1、P2,已知P1的x坐标小于P2的x坐标.
A.若<,则P1向下运动,P2向上运动
B.若<,则P1向上运动,P2向下运动
C.若>,则P1向上运动,P2向下运动
D.若>,则P1向下运动,P2向上运动
4.如图所示,一根张紧的水平弹性长绳上的a、b两点,相距,b点在a点的右方.当一列简谐横波沿此绳向右传播时,若a点的位移达到正极大时,b点的位移恰为零,且向下运动.经过s后,a点的位移为零,且向下运动,而b点的位移恰达到负极大.则这简谐横波的波速可能等于
/s/s/s/s
5.简谐横波在某时刻的波形图线如图所示,由此图可知
A.若质点a向下运动,则波是从左向右传播的
B.若质点b向上运动,则波是从左向右传播的
C.若波从右向左传播,则质点c向下运动
D.若波从右向左传播,则质点d向上运动
6.如图所示,O是波源,a、b、c、d是波传播方向上各质点的平衡位置,且Oa=ab=bc=cd=3,开始各质点均静止在平衡位置,t=0时波源O开始向上做简谐运动,振幅是,波沿Ox方向传播,波长是8,当O点振动了一段时间后,经过的路程是,各质点运动的方向是
A.a质点向上B.b质点向上C.c质点向下D.d质点向下
7.如图在x平面内有一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波速为1/s,振幅为4c,频率为Hz.在t=0时刻,P点位于其平衡位置上方最大位移处,则距P为的Q点(见图)
A.在s时的位移是4cB.在s时的速度最大
C.在s时的速度向下D.在0到s时间内的路程是4c
8.一列简谐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如图8-13所示,自右向左传播,已知在t1=s时,P点出现第二次波峰(s内P点出现两次波峰),Q点的坐标是(-7,0),则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
A.质点A和质点B在t=0时刻的位移是相等的
B.在t=0时刻,质点C向上运动
C..在t2=s末,Q点第一次出现波峰
D.在t3=s末,Q点第一次出现波峰
9.如图所示,一列沿x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波速大小为/s,P点的横坐标为96c,从图中状态开始计时,求:
(1)经过多长时间,P质点开始振动,振动时方向如何?
(2)经过多少时间,P质点第一次到达波峰?
参考答案:
1.A2.ABC3.AC4.BD
5.BD6.A7.BD8.BC
9.解析:开始计时时,这列波的最前端的质点坐标是24c,根据波的传播方向,可知这一点沿轴负方向运动,因此在波前进方向的每一个质点开始振动的方向都是沿轴负方向运动,故P点开始振动时的方向是沿轴负方向,P质点开始振动的时间是
(1)t==s
(2)用两种方法求解
质点振动法:这列波的波长是λ=,故周期是
T==s
经过s,P质点开始振动,振动时方向向下,故还要经过T才能第一次到达波峰,因此所用时间是s+s=s.
波形移动法:质点P第一次到达波峰,即初始时刻这列波的波峰传到P点,因此所用的时间是
t′==s
机械制造基础说课稿范文第五篇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同一个单摆每摆动一次所需的时间是相同的;根据单摆的等时性,人么制成了摆钟,使时间的计量误差更小。
过程与方法:重复观察和测量摆钟每分钟的摆动次数;动手制作一个单摆并观察和测量单摆在相同时间内摆动的次数。
情感、态度、价值观:进一步理解重复进行实验的价值;感受探究计时工具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重点:动手制作一个单摆并观察和测量单摆在相同时间内摆动的次数。
难点:通过观测理解摆的等时性。
教学准备:摆钟一个、学生自带计时表(小组)、PVC架、棉线、钩码、铁夹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前几节课我们认识了哪几种古老的计时方法?(太阳钟、水钟等。)还有很多类似的`计时方法,如:一柱香、一个沙漏等等。虽然像日晷、水钟以及燃油灯钟、沙漏等一些简易的时钟,已经可以让我们知道大概的时间,但是人们总希望有更精确的时钟,摆钟的出现大大提高了时钟的精确度。(板书课题:机械摆钟)
2、以摆作为振动系统的钟称为摆钟。通常都有报时功能,所以又称为自鸣钟。1582~1583年,意大利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伽利略发现了摆的等时性。1656~1657年,荷兰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惠更斯利用摆的等时性原理发明了摆钟。后经不断改进,沿用至今。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本P68资料库中《教堂里的“摆”》,简要说明伽利略是怎样发现摆的规律的?
二、观察钟摆:
1、(出示摆钟)摆钟计时为什么可以这么精确呢?
观察讨论:摆钟是怎样来计量时间的?
2、用秒表测一测:钟摆摆动怎样算一次?摆钟的摆每分钟摆动几次?
3、集体测量一次后反馈,问:钟摆每分钟摆动的次数相同吗?
4、讨论:课本中的记录表为什么要让我们测三次或更多次呢?
三、观察我们的钟摆:
1、我也做了一个单摆(出示单摆),介绍摆各部分的名称。认识摆线、摆锤。它每分钟摆动的次数是不是也是一样的呢?
2、学生猜测后,师带领学生集体测量三次。
3、是不是所有的单摆每分钟摆动的次数都是一样的呢?老师给你提供PVC架、棉线、钩码,你能做一个摆吗?
机械制造基础说课稿范文第六篇工程机械教研室廖松志
各位老师:
下午好
我今天说课的课程是机械制图;说课的内容为课程的总体设计和教学实施两部分;
一、课程定位
(1)课程的性质
《制图》课是工科学生必修的一门职业基础课,《机械制图》是机械类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基础课,是一门研究绘制和识读机械图样规律与方法的学科.它拥有严密的理论知识体系,并与生产实践密切联系,对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培养,识图,绘图技能的提升,创新意识增强有着重要的作用,是学习专业课和操作技能的基础.
机械图样的绘制和识读指的是二维和三维之间的转换,他与先行的高中课程中的数学和立体几何有着一定的联系系,同时他又被称之为工程语言,故又与后续的机械设计、机械制造基础、CAD、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有着密切的联系
通过机械制图的学习可以使同学们在职业能力方面具有较强的识读、绘制图样的能力。在职业技能方面:使得学生最终取得与专业相关的技能证书;在职业方法能力方面:可以使学会质凝探索、自主学习、自我管理、自我提高的方法
在在职业社会能力方面的培养:可以使学生具有一定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审美能力
为了取得这些作用,机械制图这门课在教学上应实现以下三个课程目标。
Ⅰ.能力目标:在能力目标上,能正确掌握绘图方法,识读中等复杂程度的机械零件图和装配图的能力
Ⅱ.知识目标:在知识目标上,学习正投影法的基本理论,学会投影作图的基本方法。学习制图的国家标准及有关规定,学会查用有关标准的基本方法。学习机械零件、结构要素的图样表示法,学会零件图、装配图的识读方法。
Ⅲ.素质目标:在素质目标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使其具备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和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
在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上,机械制图是机械工程语言,在课程体系中机械制图是众多专业课程的前沿课程。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主要是语言,在机械工程上的交流当然像人与人之间离不开口语一样离不开机械制图,同时在招聘岗位的能力需求和学生工作实践中反馈的信息显示,不同的与机械相关岗位都需要具备一定的读识图能力,设计的理念与思路是专业基础课程;基础理论够用为度、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注重读识图实践能力的培养。
基于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的感受和学院的实际,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必要课程改革。教师根据实际情况整合教材和训练的关系、使实践更有针对性,建设任务驱动,项目导
向库、制图室、精品课程,为学生提供学习的动力和场所。
三、内容选取
根据岗位需求及能力要求(读识图能力)、学生的现状,根据学生基础能力的不同,以及自主学习能力差,并对理论不感兴趣,总是希望自己去实践,我们选用的教材是由李京龙主编的《新编机械制图》和与之相配套的《新编机械制图习题集》。选择本教材体主要理由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体现新理念:删减了换面法、立体的表面展开等章节主要是够用、实用、可持续发展原则。
适应课程改革的新情况:相对弱化尺规作图,强化徒手绘图和计算机绘图,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激发学生兴趣,突出读识图实用技能,针对性和实用性强。如:以子项目齿轮油泵的测绘为载体,第一步根据项目确定教学与学习任务,第二步分小组拆装模型分析零件结构第三步制定零件图的绘制方案,第四步完成零件的测绘,绘制标准图样,第五步小组评价、教师点评、讨论问题、总结。
贯彻新国标:遵守并贯彻最新国标,使教学与一线生产在有关制图国标方面“零距离”接口,相贯线的简化画法、表面粗超度代号。
四、内容组织
机械制图是机械类专业的基础课程,其内容具有很高的理论性,又有很强的实践性,因此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分为基础和技能两个模块;制图基本知识和技能、投影基础、制图应用技术、零部件测绘四个项目及任务;1-1平面图形画图、2-1基本体三视图画图、2-2组合体三四图画图、2-3轴测图画图、3-1标准件和常用件画图、4-1零件图表达方式和技术要求、4-2零件图画图、-3装配图画图8个单元。课时安排上;由于基础模块具有很强的理论性,是实现课程目标:学生读识图和绘图实践的基础,同时兼顾实用为度,故安排108课时,占总课时的三分之二,技能模块强调实践与技能,是学生谋求岗位和专业基础能力,故安排48课时,占总课时的三分之一,尤其在测绘识图上安排66课时,占总课时三分之一强。
第二部分教学实施
一、教学重点、
组合体视图的读图方法;视图、剖视图识读;零件图、装配图的识读。
二、教学重点
a.课程学习特点方面:制图,由三维到二维;识图,由二维到三维。b.课程内容方面:组合体、剖视视图,零件、装配图的读图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正投影的规律来解决“由物画图”到“由图想物”的问题
能力目标:培养并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思维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手、脑并用的良好学习习惯,具有团队合作精神。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有常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还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为了达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教学采取了演示、类比启发、讲练结合以及多媒体辅助教学等方法来展现既获取理论知识又解决实际问题方法的思维过程。
教学辅助手段:多媒体教学,视频播放(直观演示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1.多媒体教学法:直观、清晰、形象、明了
2.理实一体化精讲发挥主导、多练发挥主体
3、图示对比法:易于区别概念,并理解接受
4.项目教学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分析能力
5.直观教学法:加深对所学新知识的印象及理解
6、总结归纳法:简单、明了、易记
五、教学组织
1、教学模式:理实一体化、课堂教学并结合多媒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疫苗及接种医学》课件
- 《眼的解剖》课件
- 地理-山东省淄博市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高三期末摸底质量检测试题和答案
-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期小数点乘除法计算习题
- 小学数学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20以内口算练习题大全
- 【金榜学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达标检测岳麓版
- 勇敢地化蝶高考语文阅读理解
- 《智慧医疗解决方案》课件
- 《炉内冒正压的机理》课件
- 高锰钢铸件裂纹缺陷形成原因
- 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完整答案
- 人教版(2024)数学七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含答案)
- 医院护理10s管理
- 2024年山西晋中市灵石县事业单位招聘工作人员公8人历年管理单位遴选500模拟题附带答案详解
- 上海市市辖区(2024年-2025年小学六年级语文)部编版质量测试(上学期)试卷及答案
- 科学计算语言Julia及MWORKS实践 课件 25-Syslab工具箱简介
- 北京市东城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 ISO28000:2022供应链安全管理体系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分层作业设计含答案
- 超声波治疗仪的临床应用(软组织损伤篇)
- 汽油调和技术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