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第二专题 第7课 获得教养的途径落实应用训练 苏教版必修1_第1页
高中语文 第二专题 第7课 获得教养的途径落实应用训练 苏教版必修1_第2页
高中语文 第二专题 第7课 获得教养的途径落实应用训练 苏教版必修1_第3页
高中语文 第二专题 第7课 获得教养的途径落实应用训练 苏教版必修1_第4页
高中语文 第二专题 第7课 获得教养的途径落实应用训练 苏教版必修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创新方案】高中语文第二专题第7课获得教养的途径落实应用训练苏教版必修1(时间:40分钟分值:50分)一、基础巩固(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狭隘(ài) 跋(bá)涉闲暇(xiá) 麻痹(pì)B.慰藉(jí) 戕(qiānɡ)害痴(chī)迷 魅(mèi)力C.恢(huī)宏 恪(kè)守徘徊(huí) 天赋(fù)D.落(luò)空 落(là)下宝藏(zànɡ) 藏(cánɡ)书解析:A项,“痹”应读bì;B项,“藉”应读jiè;C项,“徊”应读huái。答案:D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A.僵死书藉性灵望洋兴叹B.停歇时髦消磨生气篷勃C.鲜活消遣斑澜不计其数D.领略丰盈魅力无足轻重解析:A项,藉—籍;B项,篷—蓬;C项,澜—斓。答案:D3.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①“两会”期间,代表们认真______涉及民生和公平的问题,纷纷建言献策。有人说“两会”是一面镜子,它能折射出百姓的情怀、代表的职责和领导人的民心。②由中国最大的民间环保团体“自然之友”评出的十大绿色读物之一《绿镜头:大自然的昨天与今天》,用照片和文字娓娓讲述了自然与人类的故事,作者的________比较独特,文章很有新意。③在各大城市的公共场所,随地吐痰、乱丢垃圾等种种没有______的行为日益减少,这说明广大公民的自身素质在不断提高。A.研究视界修养 B.研究视点教养C.研读视界教养 D.研读视点修养解析:“研读”指钻研阅读;“研究”指探求事物的真相、性质、规律等;也指考虑或商讨(意见、问题)等。“视界”指视野和眼界,强调的是视力所及的范围;“视点”指观察或分析事物的着眼点。“教养”指一般文化和品德的修养,也指教育培养;“修养”指理论、知识、艺术、思想等方面的一定水平,也指养成的正确的待人处事的态度。根据句意可知B项为正确答案。答案:B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句是()A.第20届中国兰花博览会上,万株兰花争奇斗妍,可谓春满山城气象万千。B.在数学复习中,不要为解题而解题,要总结方法规律,学会举一反三。C.今年5月,中央新疆工作会议上正式批准设立喀什经济特区,深圳与喀什从此息息相通。D.河南的刘倩同学给校园话题来信,说自己的父母天天把别的孩子挂在嘴边,就是视而不见自己的优点。解析:“视而不见”不能直接带宾语。答案:D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获得真正的教养的途径就是研读世界文学,就是研读杰作。B.有的人一生中只读过十来本书,这十来本书对于一位真正的读书人是熟悉的。C.对思想家或作家的每一部杰作的深入理解,都会使你感到满足和幸福——不仅因为获得了僵死的知识,而且有了鲜活的意识和理解。D.不错,读得太多可能有害,书籍可能成为生活的竞争对手。但是尽管如此,我仍然不反对任何人倾心于书。解析:A.太绝对,在“途径”后加“之一”;B.主客体颠倒,“书”对人是不会熟悉的,可在“读书人”后加“来说”,或改为“一位真正的读书人对这十来本书是熟悉的”;C.前后不是递进关系,而是否肯关系,因此应将“不仅……而且……”改为“不是……而是……”。答案D二、类文阅读(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书拿起一本书来,先不必研究它的内容,只是它的外形,就已经很够我们赏鉴的了。那眼睛看来最舒服的黄色毛边纸,单是纸色已经在我们的心目中引起一种幻觉,令我们以为这书是一个逃免了时间之摧残的遗民。它所以能幸免而来与我们相见的这段历史的本身,就已经是一本书,值得我们思索、感叹,更不需提起它的内含的真或美了。还有那一个个正方的形状,美丽的单字,每个字的构成,都是一首诗;每个字的沿革,都是一部历史。飙是三条狗的风:在秋高草枯的旷野上,天上是一片青,地上是一片赭,猎犬风一般快的驰过,嗅着受伤之兽在草中滴下的血腥,顺了方向追去,听到枯草飒索的响,有如秋风卷过去一般。昏是婚的古字:在太阳下了山,对面不见人的时候,有一群人骑着马,擎着红光闪闪的火把,悄悄向一个人家走近。等到了竹篱柴门之旁的时候,在狗吠声中,趁着门还未闭,一声大喊齐拥而入,让新郎从打麦场上挟起惊呼的新娘打马而回。同来的人则抵挡着新娘的父兄,作个不打不成交的亲家。如果在你面前的是一本旧书,则开章第一篇你便将看见许多朱色的印章,有的是雅号,有的是姓名。在这些姓名别号之中,你说不定可以发现古代的收藏家或是名倾一世的文人,那时候你便可以让幻想驰骋于这朱红的方场之中,构成许多缥缈的空中楼阁来。还有那些朱圈,有的圈得豪放,有的圈得森严,你可以就它们的姿态,以及它们的位置,悬想出读这本书的人是一个少年,还是老人;是一个放荡不羁的才子,还是老成持重的儒者。你也能借此揣摩出这主人公的命运:他的书何以流散到了人间?是子孙不肖,将他舍弃了;是遭兵逃反,被一班庸奴偷窃出了他的藏书楼;还是运气不好,家道中衰,自己将它售卖了,来填偿债务,或是支持家庭?书的旧主人是这样,我呢?我这书的今主人呢?他当时对着雕花的端砚,拿起新发的朱笔,在清淡的炉香气息中,圈点这本他心爱的书。那时候,他是绝想不到这本书的未来命运,他自己的未来命运,是个怎样结局的;正如现在读着这本书的我,不能知道未来的命运将要如何一般。更进一层,让我们来想象那作书人的命运:他的悲哀,他的失望,无一不自然地流露在这本书的字里行间。让我们读的时候,时而跟着他啼,时而为他扼腕太息。要是,不幸上再加上不幸,遇到秦始皇或是董卓,将他一生心血呕成的文章,一把火烧为乌有;或是像《金瓶梅》《红楼梦》《水浒》一般命运,被浅见者标作禁书,那更是多么可惜的事情呵!只说书这件东西,它是再与世无争也没有的了,也都要受这种厄运的摧残。至于白鹤一般兀傲的文士,他们的遭际更是不言而喻了。试想含意未伸的文人,他们在不得意时,有的采樵,有的放牛,不仅无异于庸人,并且备受家人或主子的轻蔑与凌辱;然而他们天生性格倔强,世俗越对他白眼,他却越有精神。他们有的把柴挑在背后,拿书在手里读;有的骑在牛背上,将书挂在牛角上读;有的在蚊声如雷的夏夜,囊了萤照着书读;有的在寒风冻指的冬夜,拿了书映着雪读。然而时光是不等人的,等到他们学问已成的时候,眼光是早已花了,头发是早已白了,只是在他们的额头上新添加了一些深而长的皱纹。咳!不如趁着眼睛还清朗,鬓发尚未成霜,多读一读“人生”这本书罢!6.“单是纸色已经在我们的心目中引起一种幻觉,令我们以为这书是一个逃免了时间之摧残的遗民。”请阐释这句话在文中的意思。(5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第二段文字中,作者把书比作遗民,赋予“时间之摧残”以借代意义,结合上下文,发掘这些比喻意义和借代意义,是做好本题的有利途径。答案:书犹如遗民,经历了岁月的淘洗,经历了种种变故和磨难,才得以幸存,这样的书积淀了丰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7.请概括指出作者在文中写到了哪几类人的命运。(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文第四、五、六段分别介绍了书的主人的命运、书的作者的命运和含意未伸的文人的命运,其提示性字眼分别是第四段的“你也能借此揣摩出这主人公的命运”,第五段的“让我们来想象那作书人的命运”,第六段的“至于白鹤一般兀傲的文士……试想含意未伸的文人……”。答案:①书主人的命运。②作书人的命运。③含意未伸的文人(或白鹤一般兀傲的文士)的命运。8.请简要分析本文的内容是如何逐层深入的。(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全文共分为四个层次,由书的外观到内在文字的内涵,再到对主人公命运的思考,最后升华到对人生的感喟,层层递进,由实到虚,结构严谨。答案:(1)鉴赏书的外观,思索书的历史。(2)欣赏文字的美丽,文字的历史,文字的文化内涵。(3)表达对文人命运的悲悯和思考。(4)发出学会读人生这本“书”的感喟。9.eq\a\vs4\al([对应考点链接])作者是怎样把本文写得情趣盎然的?试分析本文的语言特色。(5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答案可以丰富多彩,意思对即可。答案:本文语言极富特色,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丰富而飘逸的联想和想象;充满诗意的形象化描写;活用典故,使文章饱含深厚的文化底蕴;比喻的运用和形、声、色的生动描写。三、语言运用(15分)10.学校举行读书节,请你为读书节开幕式拟两条标语,向同学们宣传读书的好处。要求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方法。(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示例)①书声——世间最美妙的声音;书香——世间最芬芳的香味②愚者用脂粉掩盖苍老,智者用知识留住青春③感受文字之美,尽享读书之乐④用书塑身,受用一生;以书会友,天长地久11.“每一位思想家的每一部著作,每一位诗人的每一个诗篇,过一些年都会对读者呈现出新的、变化了的面貌,都将得到新的理解,在他心中唤起新的共鸣。”请结合你的阅读经历,以具体的经典作品为例,填写下表。(6分)作品感悟《飘》初读明白了爱情纠葛、社会动荡的主题重读有了对“完美人生的追求”的理解再读产生了“得不到的总是最好的,而拥有时却不珍惜”的感悟初读重读再读解析:让学生在重读名著的过程中理解经典的力量。同一部经典,不同人读,同一人不同时期读都会有不同的感受。答案:(示例)西游记初读崇拜孙悟空的神通重读看到唐僧无能,八戒的谗言,沙僧的平庸,悟空的局限再读思考神仙世界的不合理性,悟空的反抗性,妖界的靠山等问题,并能与现实社会相联系12.用“我们”作开头,重组下面这个句子,不能改变原意。(5分)书籍将人类自身无法逾越的障碍和局限揭示给我们,而且毫无保留地将人的痛苦、幸福、愉悦、悲伤、烦恼、绝望、矛盾等种种复杂的心理启示给我们。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