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公务员(申论)模拟试卷7(共33题)_第1页
湖南公务员(申论)模拟试卷7(共33题)_第2页
湖南公务员(申论)模拟试卷7(共33题)_第3页
湖南公务员(申论)模拟试卷7(共33题)_第4页
湖南公务员(申论)模拟试卷7(共33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南公务员(申论)模拟试卷7(共9套)(共33题)湖南公务员(申论)模拟试卷第1套一、论述组题(本题共2题,每题1.0分,共2分。)一、注意事项1.申论考试,与传统作文考试不同,是对分析驾驭材料的能力与对表达能力并重的考试。2.作答参考时限:阅读资料40分钟,作答110分钟。3.仔细阅读给定的资料,按照后面提出的“申论要求”依次作答。二、资料1.2004年7月30日,在四川省人大第十次常委会议上,省审计厅厅长李高伟报告了当前资金使用中的问题:4500多万的扶贫资金被挤占挪用,9500多万天然林保护工程资金使用中存在违法违规……对36个扶贫工作重点县和122个“五大扶贫工程重点项目县”2001年到2002年的财政扶贫资金和信贷扶贫资金的管理、使用情况审计时发现,各地挤占挪用扶贫资金4529.8万元,用于财政预算和企业周转、弥补行政经费、对外借款等;拨付资金不及时4447.2万元;未经上级批准,随意改变上级下达的扶贫项目计划资金4443.6万元。一些地方还不同程度地存在违规收费、用扶贫资金抵扣借款、未进行专户管理等问题。2.新华社贵阳2004年8月2日电,2003年贵州省审计机关审计2356个单位,查出各类违规资金高达25.21亿元。在对全省50个扶贫开发重点县2001-2002年的财政扶贫专项资金的审计中,查出挤占、挪用财政扶贫资金建房、购车和弥补行政经费开支资金达2598.13万元。另外,全省有13个重点县挪用财政扶贫资金101.28万元建房、挪用155.89万元购车14辆,有15个重点县不同程度存在违规提取各种费用166.52万元和部分县违规出借财政扶贫资金627万元。3.山西省吕梁地区历来是国家重点扶贫地区,全地区13个县市中有8个是贫困县。国家每年都向这里投放数额不小的扶贫款。2002年4月,吕梁地委和行署安排当地的纪检监察部门对全地区的扶贫款使用情况进行了全面检查,结果发现扶贫款被挪作他用的情况十分严重。1996年下半年方山县马坊镇搞起了养牛业综合开发并从山西省计委争取到了一笔“以工代赈”资金(即农民参加基建劳动领取国家赈济的扶贫形式),共计380万元。1997年9月,马坊镇13个村的村民对养牛用的草坡进行了改造。按规定马坊镇应该付给村民15万余元的“以工代赈”资金。采访中记者看到13个村都给镇政府打了收到此款的“收条”,然而村民却说他们从来就没有收到过这笔钱。经调查,村委会虽然开出了那些收条,但那笔款项镇里根本就没有下拨。据原马坊镇党委书记李玉友说,他们是采取“另一种方式”用掉了这笔钱,即为镇里买了一部车,其余的在三年中全部用于镇里的招待开支。而在吕梁地区像这样用扶贫款买车和吃喝的情况相当普遍,有的还用来买手机、呼机,修乡政府的大门,真可谓“一款多用”。在兴县,记者吃惊地发现厚厚一摞招待帐目共两万多元,竟全是花在歌厅和歌厅小姐身上的。1997年5月25日的一张单据表明,在380元的总金额中有300元是用于“歌厅小姐”。山西省吕梁纪检委审理室主任任小平气愤地说:“这笔用在小姐身上的扶贫款本来应该用在农田基本建设或专门项目上的。”更有甚者,一些人竟将扶贫款视为“唐僧肉”,居然用它放起了高利贷。1996年8月,中阳县林业局从农发行贷回经济林贴息贷款40万元,在请示了分管副县长之后将其中的20万元打在了社会福利总厂加油站帐上。林业局每年向加油站收取占用费4万元,期限3年,到期连本带利收回32万元4.在一些贫困地区,世界银行扶贫贷款被老百姓称作“保命钱”。然而就是这些“保命钱”,某些地方在使用中却出现了惊奇的“黑洞”。山西省审计厅的审计数字表明,近一两年来被胡支乱花的世行贷款扶贫资金,总计已高达1413万元,其中挤占、挪用、出借项目资金达1179万元,占违纪金额的83%。胡支乱花扶贫资金的情况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挤占、挪用和出借项目资金。其中挤占项目资金,用于投资办实体或上交各种税费的就有509万元。如全国18个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之一的吕粱地区,因为缺钱,许多事情想办而办不成;因为缺钱,许多老百姓还在为吃饭穿衣而发愁。可就在这个地区的个别地方,挪用世行贷款格外“大方”。兴县、临县项目办曾把项目资金55万元和91万元分别用于投资盈利性经济实体;兴县交通局把项目资金71.7万元移作他用,至今尚未归还。吕梁行署交通局在局领导班子协商后将570万元项目资金出借给非项目单位。二是有些单位擅自作主,提高使用世行贷款利率,以贷结息,预扣贷款利息。按规定,世行贷款投放到农户手中不得突破年利率6%,而吕梁妇联1997年放贷112万元,放贷合同及契约年利率为8.64%,放贷时一次性收取3年贷款利息29万元。柳林县项目办前年在发放贷款时,直接扣留年贷款利息,共计48.5万元。应该说,这些做法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贷款的回收率,却增加了扶贫对象的负担,使群众对“扶贫款”爱之切又恨之深。5.甘肃省扶贫办借上级批准建造全国贫困地区干部培训中心兰州分院之机,挪用中央财政扶贫资金2750万元,擅自扩大建筑面积,将原计划建造的培训楼建成了高达19层的综合写字楼,用途由培训教学变成了主要用于对外出租和办公。该扶贫办还用此项资金自行购建642平方米职工宿舍,购买了一辆桑塔纳轿车。此外,该省的两西建设开发投资公司还将中央专项扶贫资金2180万元违规借给省扶贫办所属的16个公司,至检查之日仍未收回。6.四川省筠连县扶贫办主任王小红在1997年至2000年间,共挪用扶贫资金171.52万元,占同期上级财政拨款的64.6%;挪用后主要用于购置资产、发放奖金、支付招待费和出差餐饮费等现金支出。为掩盖真相,王小红利用职权指使和强迫财会人员突击制作假会计资料,亲自或指派专人四处找关系开具假发票和假收据,赶在检查组进驻前,用53张假发票和假收据替换原有的记账凭证和原始凭证,编造了1998年至2000年3年的假账。鉴于上述违法违纪问题,四川省筠连县监察局已于2001年6月8日报经县人民政府批准,撤销了王小红县扶贫开发办公室主任职务。王小红的行为已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情节严重,手段恶劣,已触犯刑律,财政部还将建议有关部门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7.陕西省扶贫办和财政厅于1999年挪用中央财政扶贫资金1087万元,用于地、县、乡三级扶贫社和扶贫服务站的经费和基建支出。8.1997年至1999年上半年,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共向全国592个国家重点扶持贫困县投入扶贫资金488亿元。经审计,查出扶贫资金被挤占挪用、虚列支出、转移资金和私设“小金库”达43.43亿元,占被审计扶贫资金总额的20.43%。也就是说,用于扶,持那些生活最艰难、最需要帮助之人群的扶贫资金,竟有约1/5被挤占挪用!据查实,其中挪用于建房、买车、弥补经费以及出借、投资企业经营等13.18亿元。如河北省扶贫办以建扶贫开发基地的名义从19个贫困县和两个企业借调资金715万元,其中直接用于扶贫的资金只有183万元,其余全部用于建职工宿舍。其中用于财政抵扣占用、平衡预算等12.6亿元。例如辽宁省9个贫困县中的7个贫困县财政部门将1249万元扶贫资金占用;喀左蒙古族自治县将支援不发达地区发展资金100万元用于维修县招待所。贵州省地县两级财政占用扶贫资金1.1亿元用于平衡预算等。其中违规有偿使用、擅自计提费用、改变资金投向等12.66亿元。例如四川省将6498万元财政扶贫资金作小额信贷有偿使用,同时还将省级安排的扶贫配套资金2950万元通过地县财政部门借给一些单位有偿使用;重庆市擅自调整计划,将应当用于农田基本建设的扶贫资金1772万元用于交通、通讯建设。其中虚列支出、转移资金、公款私存、私设“小金库”、白条抵账等4.78亿元。山西省共查出扶贫专款以个人名义存储703万元,四川省扶贫办将收取的项目准备费等92万元存入单位“小金库”用于购车、发补贴等,宁夏回族自治区查出县和乡镇公职人员36人涉嫌贪污、挪用、私分扶贫资金97万多元。1、请用不超过150字的篇幅,概括出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标准答案:给定材料反映了以下问题:近年来,经审计、纪检、监察部门检查后发现,一些地方政府部门挤占、挪用财政扶贫资金和扶贫贷款,用于建房、购车和弥补行政经费开支资金的情况十分严重,有些地方还不同程度地存在违规收费、用扶贫资金抵扣借款、未进行专户管理等问题。因此,有关部门应加大对扶贫资金和扶贫贷款的管理力度,防止扶贫资金和扶贫贷款被挪作他用。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用不超过350字的篇幅,提出解决给定资料所反映问题的方案。要有条理地说明,要体现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标准答案:相关措施:(1)各计审计部门对各项扶贫资金使用情况加大审计力度。凡转移、挪用、拖欠、挤占扶贫资金的,必须如数追回。(2)建议扶贫工作主管部门建立对挤占挪用扶贫资金责任人员的责任追究制度,凡挤占挪用扶贫资金的责任人员,都要依法给予严肃处理,涉及腐败行为的,依照党纪国法处理。(3)扶贫。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3、就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用1200字左右的篇幅,自拟标题进行论述。要求中心明确,内容充实,论述深刻,有说服力。标准答案: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湖南公务员(申论)模拟试卷第2套一、论述组题(本题共4题,每题1.0分,共4分。)给定资料1.政府公信力是政府依据自身的信用所获得的社会公众的信任程度,是社会组织和民众对政府信誉的一种主观价值判断,是政府实施行政行为时的形象和所产生的信誉在社会组织和民众中形成的心理反应。一句话,政府公信力是政府的影响力与号召力,体现的是政府的信用能力,反映的是公民在何种程度上对政府行为持信任态度。在我国封建社会的统治过程中,政府都是集立法、行政、司法大权于一身的万能政府,政府工作包罗万象,政府决策高于一切,政府权力至高无上。这一理念导致部分公众过于依赖政府,对政府期望值过高,凡是各项社会事务,都寄希望于政府解决,这些问题解决了还好,一旦得不到解决,公众不能给予理解,认为这都是政府不作为,从而对政府的行政能力提出质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政府公信力的提高。政府自身也存在着问题。某些地方政府形成“一个班子一套思路,一届政府一个政策”的局面,公共政策变更的随意性很大,朝令夕改,导致公众无法对政府的行为做出合理的预期。2017年春节,河南省某部门下发的一则“全省禁燃”紧急通知,引发网友热议。仅两天后,该部门又紧急收回了这份通知。原来,文件下发后,制定部门考虑到该通知与中国传统文化存在冲突,加之群众反对强烈,这才撤销。决策出台初衷可以理解,但“拍脑袋”决策导致的“用力过猛”,势必影响政府公信力。此外,近些年各级政府查处的大案要案触目惊心,使群众对政府缺乏信心。腐败现象屡禁不止,查而不绝,腐败官员“前腐后继”,进一步降低了政府的公信力。腐败现象的范围在不断地扩大,涉及各个领域,各个行业,也严重损害了政府公信力。因此推进政府诚信建设,必须认真落实中央关于反腐倡廉的各项部署,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加大监督检查力度,规范政府权力运行,加快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建设一个务实、高效、廉洁、让人民放心和满意的政府。在我国经济发展的同时,由于某些方面的原因也造成了社会上贫富差距的拉大,这种现象的存在使得社会上“仇富”“仇官”情绪较为严重。社会公众认为贫富差距的拉大,是因为他们不能与那些既得利益者公平享有社会资源,而这种不公平又是政府管理能力欠缺的表现,所以有时会对政府产生不满情绪。贫富差距的拉大,出现了不同的利益阶层,这些利益阶层关系的调整,行业之间的差距也直接考验着政府的管理能力,一旦各阶层的矛盾得不到很好的调整,就会影响到政府公信力的提高。随着社会进入互联网时代,信息的传播渠道可谓是四通八达,传播速度也快得惊人。社会公众可以从这些渠道中看到一些真实的、理性的新闻报道,但同时一些不符合实际的、荒谬的谣言也充斥着各种信息平台。谣言大都匿名发布,无从查起,所以造谣、传谣就成了人们宣泄情绪的出口。社会上部分人有“唯恐天下不乱”的从众心理,容易信谣、传谣。符合自己想法的就大加赞扬,不符合自己想法的就随意指责,甚至添油加醋,以讹传讹。有些事件发生后,人们甚至都不掌握事实真相,就传播各种言论,有的甚至捏造事实到处传播,意在损害政府形象。还有一些群众对政府提出的要求没有得到解决,就对政府不满,借各种机会贬低政府,故意传播一些不真实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也损害了政府的形象,影响到政府公信力的提高。2.近年来。市场上三四百元的价位在洋奶粉中并不少见,多家“洋奶粉”都在主品牌之外推出售价更高的系列。业内人士表示,洋奶粉涨价的底气归因于国产奶粉的不景气,国内消费者对国产奶粉的信任危机,导致洋奶粉在我国婴幼儿市场上有较高的话语权和定价权。“国产奶粉不敢喝,为了孩子的健康只好每月给孩子喝洋奶粉。”最近,进口奶粉都普遍涨价。每罐大概都涨30元左右,按照宝宝一个月喝5罐奶粉计算,每个月要多花150元。这意味着,家长每个月光花在奶粉上的钱就要超过2000元,很多家长朋友都感慨地说:“宝宝都快养不起了。”“你还别觉得三四百元一罐贵,实际上,越贵卖得越好。”某婴儿用品专卖店店长告诉记者,无论价格涨不涨。进口奶粉的销量都远远大于国产奶粉,进口奶粉一天卖出三四十罐很正常,但国产奶粉几乎无人问津。“我周围的妈妈们几乎都给孩子选择进口奶粉,各种品牌的进口奶粉成为我们的首选,像我就给我家宝宝喝的是由新西兰原装进口的奶粉,虽然贵了点,但是我们给宝宝喝着放心啊!”某市民说。国内婴儿奶粉食品安全事件频繁爆出,让妈妈们对国产奶粉一直抱有怀疑的态度,而热销的国外婴儿奶粉品牌,大多有着上百年品牌历史,而且从未出现过任何品质安全问题,让国内妈妈在品质方面有足够的安全感。这是妈妈们青睐在各类APP上海淘直邮国外婴儿奶粉品牌的主要原因。严苛监管下的海外标准是国外奶粉从未出现过任何品质安全事件的根本原因,然而国产奶粉并不缺少严苛的标准,缺乏的是严苛的监管。众所周知,国产婴儿奶粉近几年制定出台了比国外奶粉还严苛的奶粉标准,甚至还出现了国外婴儿奶粉品牌的专供国内市场版本,但消费者似乎并不买账,更青睐购买国外本土市场出售的版本。他们认为,进口国内市场的版本,虽然是国外奶粉品牌进口至国内的版本,但进口奶粉生产和监管都是按照中国标准进行,国外本地的公民并不会使用。3.据卫计委相关统计数据,目前全国每年发生的医疗纠纷逾百万起。严重的医患矛盾对社会的和谐稳定产生了不良影响。在影响医患关系的诸多因素中,医患信任是关键性的因素之一。医患双方之所以发生冲突,原因在于在采取互动行为之前就已经出现了某种信任危机,而谈判乃至以后较为严重的医闹事件正是医患信任缺乏的一种延伸。为了深入分析医患信任危机的成因,探讨重构医患信任的有效途径,促进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某调查机构采访了几位相关人士。家属A:具体怎么治疗都是医生说了算,我们什么都不知道。以前开的处方完全看不懂,字写得跟外语一样,具体有什么病,应该吃什么药,根本不清楚,据说这些字只有医生才能看懂。这两年都改成刷卡拿药了,病人更是什么都不知道。还有,我们家属进重症监护室探视的时间,每次只有几分钟,到了时间医生就赶我们出来,监护室大门一关,完全不知道医生在里边搞什么,谁敢保证这里面没有猫腻?患者B:这些医生本身就有问题!他们眼里只有钱,根本没把病人的命放在心上。为了多挣钱,明明你没啥大毛病,他愣是让你又是CT,又是B超的,来回折腾,你感个冒他恨不得给你开一万块钱的药。动个手术不给红包别想安生,给得少了也别想安生,命在他们手上,咱敢不给吗?资深评论员C:目前的监管制度效果差,公众不信任政府的监管。我国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是医疗机构的主管者,也是政府所有医疗机构的创办者。同时,现行领导干部制度规定,政府创办的医疗机构干部配置与同级地方政府卫生行政机关平级,如县人民医院院长与县卫生局局长同属正科级。而医疗机构拥有各种资源优势,其活动能力往往超过当地卫生行政机关,如遇重大利益冲突,“鹿死谁手”,实难定夺。加上医疗服务技术性强,过程复杂多变,卫生部门履行监管职能存在许多技术性困难,从而造成了卫生行政部门想“为”也难“为”的局面。另外,政府的物价、技术监督、社会保障等部门虽然也有监管医疗服务的职能,但职能交叉,监管很难准确、到位。总之,在现行的管理制度架构中,社会公众对政府管理医疗服务的能力缺乏信心,对医方也缺乏信任。医生D:我院曾接诊一名产妇,乙肝病毒携带者,羊水过多,胎儿畸形,行剖宫产。术中出现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是产科严重的并发症。医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组成专家组,在院4个月,保住了产妇的生命。在抢救过程中产妇家属一再指责医生有医疗过错、护士服务态度不好等。事后请求司法鉴定,认定医院承担部分责任。全科医护人员深感悲伤、沮丧、委屈、无奈,复杂的情绪弥漫在大家心头。有些人就认为,与其如此,不如少费点力气顺其自然,反正结果都一样,都要在被告席。专家E:广大医务工作者尤其是医生要长期面对疾病、愁苦、贫穷、眼泪等负面的事物,内心承受着极大的心理压力,会不自觉地在工作中反映出来,表现为疲惫、不耐烦、焦虑、好发脾气等。实验表明,人的情绪是可以传染的。医务人员的上述情绪如果没有得到及时调整,直接面对患者,就会把这种情绪传递给患者,直接引发医患矛盾,造成医患关系的不和谐。专家F:很多患者缺乏基本的医学常识,对话很困难,可想而知有多少误会和不解产生。医生无法实现与患者在同一个平台上的有效平等沟通。患者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对医生、医院存在一种思维定式,存在错误的归因模式,一旦病人的病情到医院后没有好转,就直接归到外因,归因到医护人员,归因到医院。医患信任危机就此爆发。4.“言不信者行不果”,其实,行不果者也应“罚必严”。社会上屡禁不绝的各种失信行为,让人不断追问:对付“老赖”咋就那么难?一些国家在信用体系建设、推进信用记录发展和信息征集共享的过程中,通过保护守信之人,让“老赖”寸步难行,对我们或许有所启发。德国人看重诚信,但不诚信的例子也不少见。就拿地铁来说,德国地铁站是不设闸的,需要靠乘客自觉买票。但有专门人员随机抽查,一旦查到逃票就会处以数十倍判罚。目前,柏林公交城区单程票价格为2.8欧元,逃票罚款金额为60欧元。但德国的严格执法也不忘人情。法兰克福有一位带两个孩子的单身母亲,向35位债主举债4万欧元。自己无力偿还,债主又不愿大幅减免,她就向法庭申请了个人破产。根据法庭判决,破产6年内是她的限制行为期。为保证她和家庭破产后的基本生活,这期间月净收入在1560欧元以内可归个人所有,超出部分的50%将用于还债。如果她买彩票中大奖或者有其他一次性收入,这笔钱也不必用于还债。破产期间,她将不得有奢侈性消费,出行不能坐飞机头等舱或火车头等座。不过,6年以后,她的负债将归零,她在个人征信系统中的不良记录将被消除。德国的这个法律重在保护民众,让他们即使负债累累也能过上基本有尊严的生活,并给予“重新做人”的机会。在美国,绝大多数合法居民都拥有一个九位数的社会安全号码,类似于中国的居民身份证号码。社会安全号码资料里记录的不仅是性别、年龄,还有个人信用信息,包括水电费缴纳、保险缴纳、个人所得税缴纳情况,以及与金融机构打交道等方面的记录,这些信息全都由相关部门将分散于各个部门和机构中的信用信息收集起来,并且整合、加工、利用,从而建立完整的个人信息数据库。如果什么机构想查看你的信用记录,只要把社会安全号码输入全国联网的计算机中,便可一览无遗。比如求职时,雇主会根据社会安全号进行查询,了解求职者的过去,从而决定是否录取。租房时,房东同样会查询信用记录,看看租客过去是否赖过账,是否为此上过法庭,并被房东赶走过。如果你是“老赖”,求职、租房的时候就会处处碰壁。当然,如果你的信用记录很好,就会干什么都很顺利。比如买汽车保险时,如果没有违章或事故记录,就会享有保费折扣;继续保持记录良好的话,第二年、第三年保费还会继续降低。因而,多数美国人愿意老老实实地积累自己的信用记录,享受社会的各种便利和实惠。国外失信惩罚的主体是多层次的,可以是政府机构、司法机关或政府有关机构,也可以是法律授权或政府委托的民间机构。例如在美国,信用执法机关是联邦贸易委员会、联邦储备委员会、财政部,还可以是社会信用中介机构。一般而言,惩戒体现为政府行为之后转为民间行为。政府执行机构的作用是制定和完善相关信用法律,对失信行为进行法律上的界定,并制定相应的惩戒措施。另外,政府可以将被判定有不良信用记录的责任人和处罚决定公告给社会全体成员,让他们根据处罚通知一致拒绝同被处罚者进行交易。社会上的惩戒机构主要是依靠各类信用服务公司生产与销售信用产品,从而对失信者产生强大约束力和威慑力,依靠信用产品负面信息的传播和一定期限内的行为限制,使失信者必须付出昂贵的失信成本。5.诚信是中华民族几千年传承下来的传统美德,对孩子诚信的教育和培养,一直就是我们的传统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在对孩子的教育过程中,家庭教育是孩子最重要的教育方式之一。如何培养孩子的诚信品质,是每个家庭都要重视的问题。家庭作为孩子早期教育的“第一课堂”,对孩子的影响不仅时间最长,而且也是最大的,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是每个家庭应尽的重要义务。家庭教育最大的特点就是:它是生活化的。整个教育的过程大多都是和生活息息相关的,可以通过生活的方方面面去对孩子进行品质培养。孩子的家庭教育是孩子诚信教育过程中的重要一环。父母的一切言行举止都会对孩子产生影响。在实际教育过程中,家庭对孩子的诚信教育并不都是完善的,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有:家长的教育方式不当,自身不能做好诚信的榜样,这样就会对孩子的教育产生不利影响。另外,部分家长喜欢用一些谎话去哄骗孩子,此种行为不符合诚信教育的基础。例如,家长有时会用“不骂”“不打”的承诺教孩子承认错误,当孩子弄坏东西,主动去告诉父母时,有时候换来的却不是父母的关爱与引导,而是粗暴的打骂。这样下去,孩子自然就会去学着撒谎来逃避责任。在家庭教育中,儿童是教育的主体,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个体。对孩子诚信品质的培养首先要源于对孩子的尊重。从某种层面上讲,孩子的自尊心一旦受到挑战,得不到所期望的尊重,往往就会导致很多不诚信的言行。在现实中,无数的实例告诉我们,粗暴式的家庭教育不会取得好的效果。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对孩子采用命令、威胁等暴力手段,不仅会对孩子的自尊心产生极大的影响,而且会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造成一系列不诚信的行为。对孩子的尊重是家庭教育取得良好效果的必要前提,只有尊重和理解孩子,注意沟通与交流,才能为孩子提供心灵上的安全港湾,增强诚信教育的效果。英国著名心理学家大卫·布朗杰曾经说过:“要想让一个孩子做到有教养,其父母必须首先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来说,人生观、价值观都还没有形成,家庭中父母的言行举止是孩子最重要的学习榜样。尤其是对孩子诚信品质的培养来说,并不是每天给孩子灌输多少大道理就能取得效果。父母的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更为重要。孩子的世界是天真的,但是眼睛所看到的东西也是最真实的,很多关于诚信品质的点点滴滴。都会从父母的日常活动中看到。而且,在家庭教育中,家长不能仅仅认为对孩子的教训和教导才是教育孩子,更应该重视生活中的每一个瞬间,譬如怎样说话、怎样和别人交流、怎样对待生活中的责任、怎样对待朋友的承诺等,这一切都是对孩子的教育。家庭对孩子诚信品质的教育,在生活中有多种途径,同时也是在有意无意间进行的。对于孩子的家庭教育最主要的还是家长要做到以身作则。在实际的行动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家庭对孩子诚信品质的培养,更加要强调孩子的践行意识。在家庭中,家长应树立好榜样,培养孩子对诚信问题的自我判断,鼓励孩子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譬如守时、不撒谎等,反复实践,使孩子在整个过程中不断地学习。加强孩子的践行意识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自我判断能力,同时也能够严格地要求家长规范自己的言行,始终将自己作为孩子的榜样,体现出家庭父母教育的重要性。作答要求1、根据给定资料1,概括导致我国政府公信力下降的原因。要求:全面、准确、简明。字数不超过250字。标准答案:一是民众过度依赖政府,导致对政府的期望值过高,所有社会事务都寄希望于政府解决。二是公共政策变更的随意性很大,导致民众无法对政府的行为做出合理的预期,引发群众反对。三是存在贪污腐败现象,且腐败现象的范围不断扩大,使群众缺乏信心。四是贫富差距拉大,各阶层的矛盾调整不力,导致社会上“仇富”“仇官”情绪严重。五是信息传播渠道多样,社会上的部分人容易信谣、传谣,容易出现恶性谣言诋毁政府,且大多谣言无从查起。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请根据给定资料4,谈谈德、美等国在治理“老赖”、构建诚信社会方面有哪些可供我国借鉴之处。要求:内容全面,符合实际。字数不超过250字。标准答案:德、美等国的可借鉴之处有:一是加大惩处力度,设置高额罚款,增加失信成本。二是人性化执法,保障被执行人的基本生活和尊严,给予“重新做人”的机会。三是完善个人信用体系,整合分散于各个行业和机构的个人信用信息,建立完整的信用信息数据库。四是采取诚信奖励措施来提高人们守信的积极性。五是构建多层次的惩罚主体,明确国家机构与民间机构在失信行为惩罚方面的具体责任。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3、假如你是××省教育厅的一名工作人员,请根据给定资料5,以“家庭诚信教育”为主题,写一篇致全省家长的倡议书。要求:内容具体。层次分明,语言流畅。字数400字左右。标准答案:倡议书广大家长朋友: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家庭教育不可或缺的部分。然而,在家庭诚信教育中。家长还存在一些不当的行为和方式。为了更好地培养孩子的诚信品质,现发出以下倡议:增强对孩子的尊重。诚信品质的培养源于对孩子的尊重。为此,家长要加强与孩子的沟通交流,充分尊重和理解孩子。注重榜样的作用。父母要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为孩子树立诚信的榜样,用实际行动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加强孩子对诚信的战行。实际生活中。家长要鼓励孩子从守时、不撒谎等诚信小事做起。反复实践,使孩子从中不断学习。培养孩子的自我判断能力。孩子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相信在各位家长正确的家庭教育下,一定能培养出诚实守信的祖国栋粱。××省教育厅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4、根据给定资料,请你以“信任危机”为主题,联系社会现实,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观点明确。见解深刻,论证充分,结构合理,语言流畅。总字数1000—1200字。标准答案:不信不立不诚不行《资治通鉴》有云:“失信者,人君之大宝也。国保于民,民保于信。非信无以使民,非民无以守国。”信任向来是拉近心与心之闯距离的纽带。是降低社会运行成本的灵丹妙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飞速发展,信任危机却日益凸显。已对我国政治、经济和社会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亟须我们加强重视。信任危机危害政治稳定。秦孝公时期。商鞅“徒木立信”。赢得了民众对执政者的信任,为变法奠定了基础。然而两千多年后的今天。政府公信力缺失的现象却屡见不鲜,无论是朝令夕改的政策法令,述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政绩工程,都在使蚀者民众对政府的信任,部分地方政府已临近“塔西佗陷阱”的边缘。而一旦失去民众的信任,政府的影响力与号召力必然会大打折扣,执政之基受到严重侵蚀,甚至影响政治稳定。鉴于此。政府必须通过科学的决策、高效的执行力、廉洁的干部队伍提高政府公信力,增强群众的政治认同感,不断务实政治稳定之基。信任危机阻碍经济发展。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一穷二白”到如今稳坐世界经济的“第二把交椅”,我国经济取得了令世界嘱目的成就,但随之而来的还有层出不穷的市场乱象。地沟油、假牛肉摆上餐桌,山寨机、高仿货克斥生活……由此导致消费者对国内产品的信任降低,故而发出了“中国人百毒不侵”的自嘲之音和“进口奶粉再贵也要买”的偏执之吉。毋庸置疑,没有了消费者的信任,市场经济的发展必将举步维艰。要想治愈市场经济的痼痰,必须拿出剖骨疗毒的勇气。整肃经济秩序,严惩不法商贩,痛击失信行为,恢复消费者对固内产品的信任。信任危机影响社会和谐。曾经,诚实守信是人人追求的良习美德,而今,由于道德文明建设滞后。失信行为“横行霸道”。放眼社会,侧地老人无人敢抉,悬善捐款无人解囊,街坊邻居老死不相往来……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危机似乎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境地。丢掉了对彼此的信任,社会变得越发冷漠,避渐从“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互相帮助退化成了“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各自为政”。长此以往,和谐社会将如镜花水月一般,可箜而不可即。因此。必须重视诚信建设。加强失信监管,通过开展诚信教育活动,宣扬社会诫信,为社会和谐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信任是开启心扉的钥匙,诚挚是沟通心灵的桥梁。当前,我固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唯有加强重视,剑指失信行为。扬起诚信旌旗,化解诚信危机。让信任根植于人们心中,才能破除前进的障碍,推动我国政治、经济和社会实现跨越发展。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湖南公务员(申论)模拟试卷第3套一、论述组题(本题共3题,每题1.0分,共3分。)一、注意事项1.申论考试,与传统作文考试不同,是对分析驾驭材料的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测试。2.作答参考时限:阅读材料40分钟,作答110分钟。3.仔细阅读给定的材料,按照后面提出的“申论要求”依次作答。二、给定材料2000年10月20日,上海市政府第92号令批出《上海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办法》,拉开了医保改革的序幕,并迅即在全国引起了相当大的震动。自2000年11月始,上海仪电系统7万职工,率先进入医保改革试点;2001年1月1日全市530万企业职工全部进入医保改革。如果加上年内100万机关事业单位职工悉数参保,参保总人数将达630万人。动作如此之大、规模如此之大的公共政策举措,堪称史无前例。在2000年10月下旬至年底的两个多月的时间里,上海的医疗卫生系统经历了一场剧烈的阵痛。医改风一经传出,立刻涌起长达数十天的看病“狂潮”,不少医院的就诊量较之同期高出60%~70%,最高达93.6%;而药品消费量也在翻番,一些医药公司竟然告罄,甚至将往年存货也全部售出。据有关人士估计,2000年11、12两个月销量逾10亿元。随着新年钟声敲响,就医狂潮骤然而落。两个月里,虽“拥挤”但不混乱,疯狂抢搭“末班车”的就医狂潮被安然化解。可以说,上海的医保改革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从上海医保改革方案看,最大的特点就在于颇具人本化特点。上海企业负担重、下岗职工多且老龄化人口多,实行医保改革仅60岁以上人口已占总人口的18%以上,其改革难度由此可略见一斑。说其具有人本化特点,第一是“直通车模式”。此前,上海医保采取大病统筹模式,而新模式则大病小病共用共付基金,避免“大病统筹”有可能带来的小病不看酿成大病的弊端,在医疗保险结构上扩大了医疗保障内容,医疗费保障成为首要选择。一般情况下,衡量某个国家医疗保障水平高低,医疗费的保障程度是最为重要的衡量依据之一。保大病也保小病,一方面体现公平、公正,另一方面对于实现医疗保险的总体目标也是至关重要的。对于低收入人群而言,医保应使他们不至于因无力支付一般医疗费用而无以接受治疗,或因接受治疗增大支出而生活水平下降。“直通车模式”更好地体现了医疗保险是“医疗费保险”的实质。从过去的情况看,一般医保都是“小病不保,大病统筹”。小病不保可以控制、降低费用支出,节约资源,但在实质上对参保人是一种转移风险的作法,违背了社会保障的本意。大病小病分开,可以从经济上减少保险费用支不敷出的风险,但在人的生理机能上却无以扼制小病转大病的可能性,还有可能使医疗保险的目的――使参保人免于严重疾病的灾难性后果――无以体现。被誉为“国民保健服务之父”的贝凡(英国)曾说:“病人因没钱而拒绝医疗,这是与任何文明社会都不相容的。”消除经济性障碍,是当前世界各国医疗保障政策设计的首要之选。保大病也保小病,无疑降低了患者尤其是低收入患者的支出率,是对医疗机会均等在政策上的实践,可以更好地促进社会经济的成长与发展,促进社会稳定。在对医疗消费大户――老龄人口问题上,他们实行了倾斜。上海医保方案的另一个引人注目之处是,对参保人员的年龄细分化。与商业保险的做法不同,年龄越大交费比例越低,政策向中老年人倾斜。在费用支出上,年龄与费用支出呈正相关关系,有时甚至会出现“乘数效应”。所以采取这一做法,悉因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个人所创造的价值大多被转化为国家积累,现在这一做法应该说是“于情合情,于理合理”,是对他们历史贡献的认可与补偿。况且,看起来老年人的给付与负担是不平衡的,但是,也正是在这里显现出社会保障所特有的基本功能――对社会弱势群体的注重,较好地解决社会经济转轨期的公平问题。人道主义不是体现在嘴上的,更不是写在旗帜上的,它要具体地彰显在政策安排和执行上。但要真正做到这点,需要钱,需要更多的钱来维系。正因为如此,上海的医保改革平添了一层悲壮的色彩,有人甚至称之为铤而走险。医疗费保障是医疗保险极其重要的一环,能否保证收支均衡,最要紧之处在于企业、个人的交费比率。目前,有关部门所规定的6%的企业上交比例,是根据全国平均统计数得出的,而这一数据基本源自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一份调查报告的测算。各地有各地不同的情况,在新疆其医疗支出仅占工资总额的5%,在6%的基础上降下2个百分点完全可以正常运行。但是,在上海就是上浮2个百分点也无以保证正常运行,所以上海将企业上交比例由6%上升到12%,整个翻一番。无论从哪方面评价,这一举措都不能不说是大胆的,对政府、对企业均是如此。而上海的选择实在是无奈的,至1998年离退休人数占在职职工人数的比例已高达51.76%,为221万人,据说2000年逾250万人,况且这并没到头,未来几年还会继续大幅度增长。如此沉重的负担,没有相当规模的医疗保障基金是无法运行的。一方面是令人望而生畏的沉重负担,而在另一方面,如此之高的企业交费比率尚不足应付每年的巨额医疗开支,可以说,上海走了一步险棋,它是将差额的弥补建立在制度收益上。据卫生部统计,至少有30%的医药费开支是不必要的,其中有药品,也有医疗检查。因此,上海有人认为医疗费开支总额至少有10%的下降空间,而通过医保改革遏制过度供给的弊端,即通过新制度的实施让“下降空间”由设想变为现实,由此而获取制度收益――医疗支出总额降低。当然,这是举措之一。更为重要的是,上海方案是一个综合的系统方案,这可以从“三医联动”和“多层次医疗保险”等配套措施得以证明。其一,如前文所述,以往的医保改革更多的心思是关注受保人,希望消除过度需求这一弊端。其实,在医疗消费上,过度需求与过度消费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两者不仅都是利益最大化取向,而且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尤其在免费医疗制度下医患双方所形成的“攻守同盟”更是如此。所以,仅控制患者一方很难达到医改的目的。医保改革涉及“三国四方”利益,即受保人、保险人、医疗消费供给者(其又分为医疗服务方和药品经营方)。最节约成本的做法,还是对医疗消费供给者的监督。从医疗消费供给控制看,有医院、医护人员的问题,有药品生产、销售的问题,再加上需求,“三国四方”互相掣肘,任何一方的改革不到位,其结果都是功亏一篑。所以,上海采取了“三医(医保、医疗、医药)联动”的做法,在制度设计层面上加大了对供给的控制力度。在建立合理的医疗费用分担机制的同时,建立起医疗卫生的竞争机制和药品生产流通公平竞争、有效监管的市场运行机制,让三者之间相辅相成、互为条件,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最终实现以比较低廉的费用提供比较优质的医疗服务的基本宗旨。医疗卫生系统引进竞争机制后,“看不见的手”开始起作用,市场机制在无形中遏制过度供给行为。以三级医院为例,其费用要比二级医院高5%,这势必会使一些患者分流,为保障就医量,改善服务环境、提高就诊质量将成为必然的选择。在上海,一场医院“找”病人的竞争态势已初露端倪,一些医院在修改作息制度以延长就诊时间;一些医院开始筹备降低价格以吸引患者;还有一些医院采取开新院、联合办院等方式在本地甚至到外地扩大病源,这无疑是个好兆头。而整顿药品流通秩序、规范药品经营举措,也极大地触动了上海的药品生产流通体系。在采访中一位药品经营者说,“三医联动”带来的压力太大,外地人要抢市场,医院为降低就诊费用会加大自行配置各种药剂的力度,以后的日子会越来越难走。管住医院、管好药商,可以给医保改革的成功提供一个更为有力的支撑点。1、请用不超过150字的篇幅,概括出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标准答案:上海的医保改革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最大的特点就在于颇具人本化特点,体现了社会保障所特有的基本功能――对社会弱势群体的注重,较好地解决了社会经济转轨期的公平问题。在制度设计层面上加大了对供给的控制力度,建立起医疗卫生的竞争机制和药品生产流通公平竞争、有效监管的市场运行机制,最终实现以比较低廉的费用提供比较优质的医疗服务的基本宗旨。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以政府调研员的身份,用不超过350字的篇幅,提出解决给定材料所反映问题的方案。要有条理地说明,要体现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标准答案:关于医疗制度的改革必须从体制上入手,既能治标,也要能治本。上海的医疗保险方案是一个多层次的医疗保险方案,一方面要体现出应体现的社会保障所特有的基本功能――对社会弱势群体的注重;在制度设计层面上加大了对供给的控制力度,建立起医疗卫生的竞争机制和药品生产流通公平竞争、有效监管的市场运行机制,限制药厂与医院在经济利益上的直接接轨,有效避免了以药补医所带来许多消极和不规范。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3、就给定材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用1200字左右的篇幅,自拟标题进行论述。要求中心明确,内容充实,论述深刻,有说服力。标准答案:医疗改革政府不能“缺位”一提起看病,不少有过此类经历的人往往能数落出一些不满意,比如药价虚高、滥开检查单、收红包、医生卖药、医患矛盾激烈等等,这几年媒体对医疗部门的“讨伐”也可谓毫不留情。“健康所系,性命相托”,人们有理由用高标准要求医院和医生。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入,这些问题有了一些改善,但是人们仍然在医疗服务中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医患之间有时仍有一些激烈的事情发生。实际上,这是长期以来医患矛盾积累的集中爆发,那么产生问题的根源在哪里呢?药厂是研制生产药品的企业,它不承担处方药品直接到患者手中的过程(非处方药品大部分是通过药品零售商直接到达患者手中),而这个过程是由医院来完成的,医生则指导患者对药品的使用。药品是特殊商品,既有正面的治疗功能,又会有毒副反应,如何扬长避短,趋利除弊,关键在于医生对药品的指导使用。这里有一个隐含的关系,就是药厂把用药安全的责任让渡给了医生,这种责任是有风险的。曾经有一个案例,一个孩子因腹泻到医院就医,医生给他开了止泻药,又用了庆大霉素,后来这个孩子失聪了。庆大霉素是一种有副作用的药品,既能抗菌消炎,又能影响神经系统,使用不当,可能会造成耳聋。法院在受理该案之后,立即展开调查,先检查这批药是不是合格产品,检查结果显示:药品合格,药厂正规,那么这个责任就有可能是医生的,医生在用庆大霉素的时候,剂量和时间是不是适当?是不是有用药过量的问题?最后院方败诉。法院的审理思路是很正确的,分清责任很重要。这个例子说明医生的处方劳动是有风险的。医生的劳动行为不是一般的劳动,医生用药不是零售商的行为,而是要对症下药,对症下药就既要知道病情,又要知道药的药理作用,这种劳动是技术含量很高的劳动。那么医生劳动的责任风险应该有补偿。这种利益补偿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药厂直接给医院补偿,医院帮药厂销售药品取得批零差价或折扣。另一种是间接补偿,有三个渠道,一是药厂通过纳税的形式把利润上缴国家财政,再由财政补贴给医院;二是患者参加医疗保险,通过保险机构支付给医院;三是自费患者对医疗服务付费。药厂生产的处方药品,通过15%~20%的批零差价给医院,这个差价是国家规定的范围,批零差价原本是商品流通领域一个很正常的现象。在这里,药品的批零差价包含有补偿医生处方劳动的含义。医药代表常常被人们说成是推销药的,他们中的有些人想方设法与医院或医生拉关系,送红包、给回扣,这种活动变成了一种纯商业行为,所以有些医药代表的角色是扭曲的。实际上,医药代表是很必要的,关键是医药代表做什么?医药代表应该是对药品的功能、作用、疗效进行宣传以及接受用药反馈,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是对医生正确、合理用药的再教育。药品到了医院或医生手里,有些医生就成了药品的零售商,不诊断就可以开药,而且开很贵的药,这种医生处方劳动的补偿和药价直接挂钩的结果造成医生的角色也扭曲了。医生的知识和技术在现行关系中没有被充分承认,医生处方的责任风险也没有被承认,而药厂却充当了这个所谓“补偿”的角色,药厂的角色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扭曲的。因此药厂要想得到高利润,就加价卖药。再加上流通领域的“倒”,中国县级以上医院才16000多家,而药品批发商竟然有17000多家。人要生存,无非是把药品倒来倒去,赚一些价差,药价虚高就不奇怪了。实际上,药厂的补偿不是对医生劳动和责任风险的补偿,而是对医生商业劳动的补偿,如果医院不卖药,就很难正常运转。有人说,体制好,坏人不敢做坏事;体制有缺陷,好人不免犯错误。医生的劳动与药价挂钩,长此以往,就造成了这样一种现象:除了少数医院外,大小医院都在卖药,形成了一个群体性的销售行为,这就不单纯是医生的个人品质问题,而是体制带来的弊端。眼下医疗体制改革呼声最高的要算“医药分家”,医和药在技术上和治病功能上是必须结合在一起的,不可能分离,两者必须配合,相辅相成,密不可分。但是在价值补偿上,在经济利益上,医和药不宜搅和在一起,应该分开。药是物质产品,是企业生产的,企业就是要营利,要追求利润最大化;而医疗服务是一种劳务产品,多少带有社会公益服务的性质,应该是以非营利为主。应该通过药厂纳税的形式实现再分配,而不宜在经济利益上,让药厂与医院直接接轨。以药补医,自然会出现许多消极和不规范的现象。医药要分开,前提是承认医生的劳动价值,尊重医生的劳动,让医生的知识和技术值钱。要承认医生的处方劳动。如果医生开一个处方,不管药贵还是药贱,都有处方费,而且这个处方费是与劳动挂钩,并不是与药价挂钩,那么医生的行为就会比较规范。承认医生的处方劳动,不管处方里开1000元的药,或1元钱的药,都要给医生统一的规范的处方费。而且处方的价格要反映医生的医术、诊断的劳动付出和责任风险。医生的诊断是要对病人的病情做全面的分析,之后要对症下药,要考虑疗效,还要尽可能避免毒副作用和药物反应。因此这张处方要承担风险,药不能乱开,同时要达到预期目的,而不是考虑开多少药能赚多少钱。医生要考虑对症的问题,而不是药价的问题,对症下药而不是对价下药。当然医生的劳动可分出档次,这样由社会承认医生的价值和风险,医生的行为就不会被药价扭曲。“红包”曾是让患者提起来就恨的事。治理“红包”可以三管齐下,一是医生不该拿。患者毕竟是弱势群体,医生至少在上班的时候是健康人,而且又是有医疗技术的人,因此医生不能在病人头上动脑筋。第二是医生不敢拿。法制要严,绝不姑息。第三是医生不必拿。就是让医生有与他的技术劳动和承担责任风险相当的高薪,这样医生就不必拿。这些年,国家在医疗卫生领域的改革一直没有停止过,可是患者对医疗服务还是有太多的不满意。改革也像治病一样,不能光治标,还要治本。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湖南公务员(申论)模拟试卷第4套一、论述组题(本题共4题,每题1.0分,共4分。)一、注意事项1.本卷总分100分,限时150分钟,其中阅读给定资料参考时限为40分钟。2.请仔细阅读给定的资料内容,然后按照后面提出的“作答要求”作答。二、给定资料1.2009年3月22日至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在山东调研时强调,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必然要求。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全党全社会高度关注和重视文化建设的有利契机,增强改革意识,坚定改革信心,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努力走出一条文化繁荣发展的新路。刘云山指出。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不仅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冲击,也给文化发展带来不利影响。但基于文化的特殊属性,这次金融危机对文化来讲是“危”中有“机”:金融危机凸显文化的特殊优势和特殊功能,为加快文化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金融危机强化优胜劣汰效应,为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提供了新的机遇;金融危机使文化产业面临一次新的调整,为优化文化产业结构提供了新的机遇;金融危机大大降低科技研发、技术引进的成本,为加快文化科技创新提供了新的机遇;金融危机使国际社会对中国模式和中国文化的关注升温,为推进中华文化“走出去”提供了新的机遇。只要我们应对得当、措施有力,善于在困难中抢抓发展机遇,在逆境中培育有利因素。文化发展就能“化危为机”,实现一次历史性跨越。深化改革是加快发展的必由之路。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不断提高思想认识,增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责任感紧迫感。要进一步理清改革思路,紧紧围绕转企改制这个关键环节,着力在解决重点难点问题上取得新突破。要加强组织领导,加强督促检查,建立健全鼓励改革、支持改革的政策体系和激励机制。要把深化改革与加快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以改革促进发展,围绕发展推进改革。用发展的成果检验改革的成效。2.危机下的民族文化需求可能产生全新的“中国精神”,而添上科技创新的翅膀,又可能产生真正的“中国创造”。文化部副部长欧阳坚指出,文化产业有望成为应对金融危机的新增长点:“我们面临着全球性金融危机,更要通过扩大文化需求、刺激文化消费,充分发挥文化产业反经济周期的特殊作用,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为确保8%GDP增长作出贡献。”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下,许多人注意到这样一些文化现象:2009年1月1日至2月9日,全国影院票房收入达7.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11%;“刘老根大舞台小沈阳笑转2009”在北京北展剧场连续演出3天,一票难求;2009年第一季度图书、舞台剧收入增长20%以上……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爆发经济危机,企业倒闭、工人失业,到处是排队领取救济、节衣缩食的美国人。但是,人们手头再紧,也要挤出几个铜板,走进剧院、电影院。疯狂的喜剧、热闹的歌舞片,以及秀兰·邓波儿的甜美脸蛋,成为美国人逃避现实的“疗伤”良药。有统计显示,在过去几十年里,美国出现的7次经济不景气中,电影票房逆势攀升的情况有过5次。2008年,我国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加工制造业生产急剧下降,外贸出口受到很大制约,增幅明显回落。文化产业却异军突起,特别是电影业票房出现猛增:2008年中国电影票房总收入为46亿元,比2007年净增13亿元,增幅近40%;仅2009年2月14日这一天,全国电影票房收入就高达5000多万元,比去年增长66.7%。“经济萧条时期,人们的物质消费会抑制,而精神消费会膨胀。”导演尹力认为,目前我国电影业的情景和上世纪30年代的好莱坞,既有类似之处又大有不同。尽管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但是我国经济一直保持增长。每个人都在为改善自己的生活和美好的明天而努力工作。这为中国电影人提出一个课题,如何用电影的手段更好地激励公众对国家发展充满信心。也许,个人励志成功的故事和生活中普通人的喜怒哀乐,能让人们感同身受。电影导演冯小刚说,文化娱乐活动可以让人寻求心灵的慰藉,保持生命的温度。人们需要通过娱乐来缓解精神压力,需要通过对现实的反思与生活方式的反思来调整心态,通过文化艺术对未来的描述来增加希望,给人们带来走出经济低谷的信心和勇气。与潜在的大众文化需求相比,目前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很有限。2008年,美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均高于15%,而我国的文化产值只占GDP比重的2.8%。如今,中国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人们的文化需求相应增加。文化界人士普遍认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给文化产业发展带来了机遇。文化产业可以促进经济增长,文化服务是民生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产品将对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作出贡献。所以,“我们应该把文化产业当作拉动内需的一个有效抓手”。“我国有13亿人口,内需市场是世界独一无二的;巨大的文化市场消费潜力,也是世界独一无二的。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形势下,做好国内市场十分重要。”中国作家出版集团党委书记张胜友说。“出版社的图书,基本只走到大中城市,小城市、县级市都走不下去,更何况广大农村?”张胜友说,文化产业要有服务意识。在观念上,不能居高临下进行推销,“要进入农村文化市场,就不能把白领爱看的书拿给农民兄弟看,而要了解农民兄弟需要什么样的文化消费品。”文化产品的农村市场长期以来“被消费边缘化”。尹力说,农村人口基数大,购买力强,农村人口对文化娱乐产品的需求非常强烈。他建议,在不具备建立影院的农村,国家应拿出资金进行数字电影放映,无形中会培养很多潜在的电影消费群;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他们对视听的要求也会不断提高,农村影院建设必然会提速。“当城市和农村的银幕块数达到相当数目时,电影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就很明显了。”3.在信息化时代,数字电影、数字出版、网络游戏、手机电视、动漫等新兴文化产业,正走进并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在经济形势不好的情况下,人们需要寻找新机会和新手段,科技创新往往能带动文化产业发展。”聂震宁说: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期间,新技术带动了日本文化产业实现崛起,并促其走出经济危机,这就是个典型例子。雅昌企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万捷说,现在很多企业开始跨领域、跨行业发展。比如,沃尔玛不仅经营大卖场,也开始提供视频下载服务;星巴克不单卖咖啡,还卖音乐;苹果甩掉了“电脑公司”的外衣,涉足音乐和手机领域。万捷就当前文化产业如何做大做强提出一个“方程式”:现代IT+传统文化产业=新型文化产业。“实践证明,将传统文化产业与现代IT业结合,产生新的商业模式,转化成新型的文化产业,在新的经济形势下,是实现文化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的有效方式。”万捷建议,科技部门和文化部门要加大对文化产业和IT业的扶持力度,鼓励两者有效结合,向新型文化产业转变,打造成真正的“中国创造”。在欧阳坚看来,目前,我国并不缺乏新的文化产业形式,但缺乏相应的优秀文化作品,“现在我们要重新回归以内容为核心的产业发展方向上来”。以动漫产业为例,日本借亚洲金融危机之机,大力发展动漫产业,如今占据了世界70%的电视动漫市场。而我国动漫产业虽有5600多家企业,动漫产量已超12万分钟,但原创能力弱,缺少精品,资源浪费极大。曾给“唐老鸭”配音的李扬委员认为,优秀的剧本和充足的投资是动漫走向成熟的基础。“历史经验证明,经济危机或萧条时期,往往是文化产业得以发展与繁荣的机遇期。我们要把握时机,加强科技创新,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国家的文化软实力。真正实现文化惠民。”欧阳坚说。4.武汉市江岸区是全国首批“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之一,被誉为大武汉的“一座鲜活的历史建筑博物馆”。现有103处重要历史保护建筑,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30余处,全国重点保护历史建筑3处。著名的“八七会址”、“宋庆龄故居”、“汉口近代建筑群”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圣若瑟天主教堂”、“东正教堂”等宗教建筑分布其中。怎样使这些文化资源变为江岸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江岸区委、区政府将发展创意产业作为应对金融危机的重要举措,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2008年江岸区现代服务业实现增加值70.33亿元,占服务业总量的43.09%,拉动全区经济增长4.01个百分点。江岸区委书记黄卫国表示,武汉正迎来在我国中部率先崛起的历史机遇,文化产业的发展大有可为。历史给予了江岸得天独厚的优势,发展创意产业,是我们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必然选择。江岸区区长蔡杰说,江岸区是武汉市唯一被确定为创意产业发展重点区,预计到2011年实现创意产业增加值59亿元。当地出台了《江岸区创意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新思路:利用密集的租界文化建筑,深厚的文化教育资源,大力发展区内的商务文化、码头文化和旧租界的历史文化,展示大武汉的城市形象和城市文化,成为创意产业的新名片。去年7月,江岸区宣布在中心城区内不再布局生产、加工型工业企业,并逐步把工业企业迁移。全区的产业发展重点以现代服务业为主体,力争在“十一五”末,将现代服务业在该区产业结构中的占有率提升至80%。其中,创意产业是重中之重。江岸区利用保存完好的丰厚历史文化资源,着力打造创意产业群。去年5月10日晚,汉口沿江大道162号宋庆龄故居院内星光熠熠,各界名流、艺术家、设计师、顶级建筑装饰材料运营商济济一堂。当晚,江岸区政府将“外滩里设计艺术中心”正式授予“江岸区创意产业聚集区”。目前,该艺术中心已有10余家著名的室内装饰设计工作室入驻。青岛路仓库位于汉口青岛路10号,是武汉市政府确定的优秀历史保护建筑,与武汉海关、汇丰银行大楼、上海邨、景明大楼等历史建筑组成“万国建筑博物馆”。去年,青岛路仓储文化产业园在此拔地而起,这里将成为华中版权数据管理与资源信息中心、版权展示和交易中心,形成以出版、动漫、数字娱乐制作等为主的特色产业集聚区。去年11月,江岸区《沿江商务区发展规划》完成。根据《规划》,江岸区计划将这个区域建成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地:青岛路仓储文化产业园、四维路建筑设计创业园、谌家矶文化传媒创意园、开发区出版创业园、堤角时尚服饰创业园。八条创意特色街包括古德寺宗教文化街等。为推进武汉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武汉市委宣传部长朱毅先后到汉阳、武昌、江岸、江汉等区实地考察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建设时指出,建设文化产业园区,发挥集聚效应,是国内外发展文化产业的成功经验。近年来,武汉市加大推进力度,规划建设了一批创意产业园区,涵盖动漫设计、媒体传播、出版发行、包装印刷、文化娱乐等多个行业。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市建成和规划在建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已达33个。朱毅在详细了解各文化创意园区的规划、运营、发展前景等情况的同时,对下一步全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出明确要求:要学习借鉴国内外经验,进一步加大文化创意产业推进力度,倾力打造千亿元产业板块,建设“创意江城”;要体现特色,立足武汉资源优势,出台新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要研究制定加快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政策措施,加大扶持力度;要制定认定办法,并在全市开展示范园区的评选与授牌;要运用大赛、博览、洽谈会等多种形式,进一步营造良好氛围,推进全民创意、创业。5.石家庄市委宣传部长孙万勇说:“我们的文化产业起步较晚,但我们立足自身,借力发展,势头喜人,近年来文化产业增幅连年保持在20%以上。”2008年,该市对全省文化产业增长值的贡献度为22.4%,遥居省内首位。石家庄位于京畿之地,南北通衢,交通十分便利,全国十大集贸市场其中有两家分布于此。在发展文化产业的过程中,石家庄市依托“新华”、“南三条”两大市场的流通网络,多措并举,搭建舞台,培育形成了友谊图书批发市场、太和礼品城、古韵文化广场等一批专业文化市场,成为国内文化产品的重要集散地。目前,石家庄市已有年销售额5亿元以上的文化市场5个,仅友谊图书批发市场,年销售码洋就达到8.4亿元。该市积极鼓励民营资本投资文化领域,举办了六届全国赏石博览会及各种收藏、文物等大型会展,借助区位优势培育文化市场,使文化产业对经济的贡献率不断提高。石家庄有着丰富的传统工艺优势,藁城宫灯、无极剪纸、辛集皮画等,历史上蜚声国内外。多年来,该市注重推动民间传统工艺优势向现代商品优势转变,借助现代科技壮大传统工艺,让传统工艺插上“现代”的翅膀,打造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促进了传统工艺向产业化发展,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北京奥运会期间所用的5万多个福娃彩雕宫灯,全部来自石家庄市藁城宫灯研制开发有限公司。走进这家公司的生产车间,一台台电脑控制的激光雕刻机正在紧张运转。仅仅3分钟,一套漂亮精致的纸雕彩灯就制作完成。藁城宫灯协会会长白会平介绍,传统宫灯制作工艺要经过挖篾、洗杆等56道手工工序,生产效率很低。通过聘请专家技术攻关,不仅实现了机械化生产,而且成功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民间纸雕宫灯,获得了3项国家专利。现在已有了18个系列200多个品种,从业人员5万多名。宫灯产品不仅“红”遍了中国大地,还漂洋过海,挂到了韩国、日本、澳大利亚和东南亚各国。石家庄有44所高等院校和209所中等职业学校,约占全省的二分之一,其中有30多所大中专院校开设了动漫或相关专业。借助各大专院校的动漫智力优势,石家庄以打造中国北方动漫强市为目标,着力推动动漫产业发展。到2008年底,专业动漫公司发展到40余家,关联企业超过2000家。以新闻出版总署授牌石家庄“国家动漫产业发展基地”为契机,石家庄确立了9个功能各异的动漫产业园区,并推出了一批原创作品,《赵州桥》《机灵狐传奇》《豌豆笑传》等在央视播出并获得好评。2006年以来,连续举办了三届国际动漫节,吸引300多家国内外客商参会,总计招商120亿元。去年该市动漫产业产值超过10亿元,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政府的支持促进了教育与产业的良性互动。正是在庞大智力资源的支撑下,石家庄金立翔公司拥有了30多项技术专利,一举拿下了北京奥运会开幕式4000余平方米电子“多彩画卷”的制作。2008年,石家庄市发布涉及燕赵讲坛、高雅艺术演出、民间文化展演等文化招商项目,签约额达8.38亿元,其中不乏河北科技大学、石家庄学院等高等院校。高校直接参与文化产业的开发与升级,更提升了文化项目的内涵与品位,促进了文化产业的发展与繁荣。6.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和重要保证。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如果说经济、环境等要素是新农村建设的“硬实力”,那么文化则是新农村建设的“软实力”。它具有凝聚、整合、同化、规范农民群体行为和心理的功能,对广大农民的思想意识、价值取向和行为习惯发挥着广泛而持久的影响。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提升农民的文化素质,破除保守习气,克服传统观念,保证新农村经济建设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健康发展,才能增强农村的综合实力。2005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指出:“农村文化建设的目标任务是,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经过5年的努力,基本形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规律的农村文化建设新格局。县、乡、村文化基础设施相对完备,公共文化服务切实加强。农村文化工作体制机制逐步理顺,现有文化资源得到有效利用。文化队伍不断壮大,农民自办文化更加活跃。文化产业较快发展,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难、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的问题基本解决。”2008年10月,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也对繁荣农村文化提出了三点要求: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融入农村文化建设全过程:要尽快形成完备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广泛开展农民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文化活动。对照党和国家对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要求,目前的农村文化现状显然还有很大的差距。所以,各地党委和政府应当转变“政绩观”,充分认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先进文化在农村发展的要求,大力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将文化建设纳入农村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之中。7.近年来。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之下,新农村文化建设呈现了较好的发展局面,为“三农”问题的解决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总体上看,当前新农村文化建设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还不相适应,与农村经济的协调发展还不相适应,与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相适应。当前。农村文化建设普遍存在投入不足,文化基础设施落后,公共文化机构运转存在较大困难,文化产品、文化服务供给远远不能满足农民需要等问题。2004年全国对农村文化经费投入30.11亿元,仅占全国文化事业费的26.5%,低于对城市文化经费投入47个百分点。全国农村38240个乡镇文化站中有2/3需要新建、改建,限于资金等问题迟迟难以完成。由于农村地区的地方政府对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政府文化建设职能缺位,文化建设投入不足,文化宣传滞后。使一些农村文化建设处于“无阵地、无队伍、无作品”的“三无”状态。一些农村的电影院、文化馆、图书室都变成了商店、旅社、个体摊位;描写农村生活,适合农民口味的文学精品越来越少。电视节目繁多,但真正关注农业技术、农业法规以及农经信息方面的电视节目少;出版社“三农”图书积压,但是农民很难看到宣传党的富民政策、市场经济理论和普及科技文化知识的书籍。农村的娱乐设施和场所太少,加之缺乏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正确引导和有效管理,一些腐朽、落后的文化观念和生活习俗乘虚而入。此外,农村教育落后,农民文化素质偏低,这也是农村文化建设落后的重要表现。资料显示,我国92%的文盲、半文盲在农村;在农村4.97亿的劳动力中,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占40%,初中文化程度的占48%,高中文化程度的占12%,受过职业技术培训的不足5%,受过技能培训的仅为1%。农村教育落后不仅导致农民科学文化素质低下,还引发了农民文化修养不高、思想保守落后、生活方式陈旧,同时使不良社会风气蔓延。8.发展农村特色文化是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可取途径。按照业余自愿、形式多样、健康有益的要求,利用节日和集市,组织开展花会灯谜、文艺演出、书画展览、读书征文、体育健身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发动群众广泛参与,发掘民族民间文化,打造特色文化品牌。许多地方的民族歌舞、地方戏曲、民间书画、雕塑以及各种民间工艺等,其中不乏有价值的民俗文化和民间艺术,在这些具有特色文化资源的村庄,挖掘、保护和合理利用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开展展示活动和申报建立特色文化村活动,对丰富农民的精神生活、繁荣农村文化、展示新农村农民新形象、增强农村凝聚力和提高农民自信心,有着积极的意义。培养“乡土艺术家”是解决农村文化队伍“青黄不接”问题的有效方式。最近几年,形式多样的文化下乡如送戏下乡、送演出下乡、送书下乡、送电影下乡、送科技下乡……在全国各地的农村如火如荼地开展。但是这种“送文化下乡”已远远不能满足当代农民对文化的需求。因此,新农村文化建设要变“送”文化为“种”文化,培养和激励“乡土艺术家”,戏剧、皮影、泥塑、年画、秧歌等民间艺术和乡村生活有着天然的亲和性,培养乡土艺术家,可以保护大量的民间文化,还可以激发农村自身的文化活力。支持农村文化精英人才的培养,引导地方培养基层文化队伍,通过国家公共财政引导的方式,奖励和补贴农村基层文化带头人,建立一支乡土化、农民化和本土化的农村文化精英队伍,使之成为农村文化的承载者和传播者,这是当前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迫切任务。农村文化产业是一个全新的、充满活力和潜力的领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发展的重要形态,我们在大力发展农村文化事业的同时,应当积极地发展健康的农村文化产业。发展农村文化产业是新农村建设的一种必然趋势。要紧紧依托农村资源和市场机制,着力促进农村文化产业发展。从市场发展来看,近年来,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一些农村农民自办文化应运而生,如“农村文化大院”、“农村电影队”、“业余剧团”、“农家书屋”等,这种“自办文化”相当一部分就是农村文化产业的原始或者初级形态。农村蕴藏着极为丰富的乡土文化资源。这些资源是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的依托。近年来,有些农村地区在这方面已做了有益的探索,他们往往聚集优势文化资源,力促传统文化、民间艺术向产业化发展。如乡村旅游、手工艺制造、民间艺术培训、民俗风情演艺、传统节庆活动等,这些都是发展农村文化产业较好的市场切入点。在一些农村文化产业比较发达的地区,还形成了自觉的品牌意识,开始实施特色文化品牌战略,推出了一批文化名镇、名村、名园。通过农村文化产业发展,必将为解决“三农”问题、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先进文化、建设小康社会开辟一条新的有效途径。9.文化产品“走出去”具有促进国家经济利益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双重意义,是提升国家“软实力”的必然选择和时代要求。推动文化产品“走出去”,一直以来是各级政府致力的目标。我国提倡文化产品“走出去”已有多年,近些年也确实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总体上形势仍然不容乐观,有待有关部门加大推动力度。据国家商务部服务贸易司司长胡景岩介绍,我国文化产品出口数量有限,文化贸易出口数额比较少。文化出口国际竞争力现在还不强,图书版权、演艺、演出盈利很少。现在的文化贸易战争已经成为全球化潮流,如果不发展和促进文化贸易,中国就要失去这个机会,而沦为文化发达国家的文化原料产地和文化产品销售地,比如迪斯尼公司的动画片《花木兰》1998年取得了3亿票房,故事来自于中国,最大的市场也在中国,盈利的却是美国人。2008年5月,柯兰齐克在《魅力攻势:中国的软实力如何改变世界》一书中指出,中国在软实力方面存在三大弱势:一是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