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中心年度质量年度报告模板_第1页
职业教育中心年度质量年度报告模板_第2页
职业教育中心年度质量年度报告模板_第3页
职业教育中心年度质量年度报告模板_第4页
职业教育中心年度质量年度报告模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学校文件-----------------------------------------1年度质量汇报(正文)-------------------------------21、学校基础情况-------------------——-----------22、学生发展--------------------------------------43、质量保障方法----------------------------------74、校企合作--------------------------------------115、社会贡献--------------------------------------136、举行者履责------------------------------------147、特色创新--------------------------------------158.关键问题和改善方法-----------------------------15案例一:突出“农”字特色深化产教融合-----------18案例二: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26校办[]36号依据教育部职成司《相关编制和公布中等职业学校质量年度汇报通知》(教职成司函〔〕99号)文件,依据《安徽省教育厅相关编制和公布中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汇报通知》(皖教职成〔〕96号)要求,结合我校本年度建设情况,在充足调研分析和认真总结提炼基础上,撰写了《濉溪县职业教育中心质量年度汇报》,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二〇一七年十一月十八日附:濉溪县职业教育中心()1、学校基础情况1.1学校概况濉溪县职业教育中心创办于1987年,是安徽省首批国家改革和发展示范性中职学校,安徽省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建设学校,濉溪县唯一公办中等职业学校,担负着为当地经济建设培养专业技术人才重担。学校占地总面积182.96亩(校本部90亩),校舍建筑面积57790平方米,在校生2142人,专任老师145人,其中“双师型”老师115人,省级专业带头人1人,省级教坛之星8人。学校建有数控机械加工中心、多功效汽修实训室、多媒体网络教室、电工电子实训室、焊接实训室、钳工实训室等20多个试验、实训教室,仪器设备价值2600余万元;建有学生阅览室和图书资料室,藏书60000余册。学校办学定位正确、特色鲜明,管理机制健全高效,基础设施比较完备,专业建设面向市场,德育工作扎实有效,老师队伍稳定敬业,含有良好社会声誉。1.2学生情况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142人,招生1130人,其中招生比略有下降,降低170人。学生年入学巩固率达97%。毕业生586人。年各类培训规模达1750人,比增加200人,增加率12.9%。1.3老师队伍学校实施《老师培养计划方案》,做到“专业老师下企业,能工巧匠进课堂”。有50余人次接收国家和省级培训;落实“培训后汇报课”制度,做到了国培、省培效益最大化。参与市级以上培训126人次,参与其它类省市培训达200余人次,派出省、市级专业带头人赴北京师范大学、上海华东师大参与专业建设培训,切实转变教学理念,老师队伍整体素质显著提升。推进老师和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双向交流,落实专业兼职老师聘用制度,引进能工巧匠到校担任兼职老师,聘用百分比达成20%。以专业执教能力和职业经验构建为关键,改革建立教学实绩、专业经验、技能水平、技术开发能力为导向老师职务评聘措施,切实提升老师工作主动性。表1:老师队伍情况基础情况单位--1老师总数人1581672专任老师数人1361473专任老师生师比17.517.64“双师型”老师数人1151155师资队伍建设经费万元15206校外兼职老师数人35367含有高级职务专任老师数人484881年以上企业实践工作年限专任老师数人56589参与国家、省级培训专任老师数人41501.4设施设备学校现有实训、仪器设备2600.08万元,比新增421.51万元,增加率为19.3%;生均仪器设备值为12138.18元,比新增3008元,(具体分析见附表一)。学校建有万兆主干校园网、多媒体、校园演播系统等现代化教学系统,根据“教学、培训、生产、技术开发和服务”一体化要求建立了16个校内实训基地和2个前厂后校式教学工厂;建有3个省级高水平示范性实训基地,校企合作校外实训基地57个,年内新增3个;中外合作项目1

家。学校共有纸质图书20万册、电子图书50万册表2:设施设备编号基础数据单位1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总值万元2178.572600.081当年新增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万元763.509663.4273纸质图书总数万册6.16.34生均年进书量册8.18.25生均纸质图书数册26276百名学生配教学用计算机台数台20227生均实习实训工位数个1.11.12、学生发展2.1学生素质从学生进校开始,学校就从各方面培养学生,本着“先成人,再成才”主导思想,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用中国传统文化熏陶她们,从德、能、勤、绩去感染她们,培养她们知道知书达理要求,并含有高度思想觉悟。十二个月来,学生文化课合格率达92%以上,专业技能合格率达96%以上,体质测评合格率在95%以上。2.2在校体验学校重视建设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和文化积淀,从激发学生学习爱好、增强学生学习信心、构建多样课余生活等方面来丰富学生学习生活体验,学生理论学习满意度达99.25%,专业学习满意度达99.08%,实习实训满意度达99.29%,校园文化和礼教活动满意度达99.51%,校园安全满意度达99.6%,生活满意度达99.13%。2.3资助情况我校高度重视免学费、国家助学金和贫困生助学工作,成立了以校长任组长资助工作领导小组,制订了《濉溪职教中心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措施》、《濉溪职教中心奖学金评选实施措施》,构建了助学工作体系。助学金发放,严格按申请、评选、公告、审核程序进行。春季学期,学校累计免学费304.930万元,发放国家助学金30.20万元;同时,共评选出学校奖学金累计115人,总金额6.9万元,已完成数据信息上报和奖学金发放工作。2.4就业质量毕业学生质量是反应学校办学水平一面镜子,学校尤其重视人才培养、学生发展及就业质量,在专业建设过程中,重视抓好就业工作。一是抓好就业基地建设,二是做好职业指导和创业指导工作,三是组织企业到学校召开招聘会,四是做好已经就业学生跟踪服务。毕业生出路宽广,全部推荐安置就业,办学成效显著,就业质量不停提升,毕业生供不应求。学校和多家著名大中型企业联合办学,达成了用人协议。安置去向关键是北京、上海、南京、苏州、合肥、芜湖等地,及格力电器、上海通用汽车、奇瑞汽车、江淮机车等国家大型企业。安置毕业生586人,经过跟踪调查,各专业就业率保持在97%以上,专业对口率保持在68%以上,就业稳定率在93%以上。学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提升,提升了学校社会形象,学生选择本校愿望大幅度提升,使招生人数稳步增加。图1:企业对我校毕业学生满意情况表3:就业质量编号指标单位1毕业生首次就业率%98.7696.762毕业生首次就业专业对口率%78833毕业生首次就业平均起薪线元224023184毕业六个月后月收入元270027605毕业六个月后母校满意度%85866毕业六个月后自主创业百分比%4.24.32.5职业发展职业教育不是一个终止培训型教育,其着眼点不只局限于一次性就业率,是一个强调学生可连续发展终生教育,以实现学生职业生涯可连续发展为宗旨。应该多维度考察毕业生就业质量,从学校教育角度探讨提升优质就业率路径,并引入职业生涯教育理念和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动力,使学生实现“学以致用”、“敬业乐业”,实现其职业生涯可连续发展。我校每十二个月毕业生中有较少部分升入高职院校,绝大多数是走先就业后创业路子,针对这种情况,我校开设了创业技能培训班,邀请行业、企业、高校等教授、教授定时开展创业培训讲座,上六个月,邀请付淮南、耿云辉、闵康、王洪光等自己创业优异毕业生回学校和学生分享创业感想。3、质量保障方法3.1专业动态调整3.1.1工学结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本年度经过对职业岗位需求调研,并依靠省级课题“构建中职学校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办学模式研究”主动探索“校企一体、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校企合作,根据人才培养模式要求,各专业教研室制订出本专业建设方案,优化专业结构,突出建设两个专业,即汽车利用和维修和机械加工制造。使汽车利用和维修专业成为学校关键专业和优势专业、龙头专业,做大做强机械加工制造专业,现代农艺专业成为学校突出特色专业和品牌标识。和企业开展“订单式培养”、“顶岗实习”合作,拓展4个校外实习基地,安置学生校外实习360人。3.1.2重视积累,加强关键专业建设经过不停加大专业建设投入,推进专业建设改革,根据安徽省质量提升工程省级示范专业和示范实训基地建设要求,积累专业建设资源和结果,推进专业内涵建设。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落实双证书政策,在实践中重视提升学生动手能力,加强理论联络实际,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职业素养。在充足发挥校企合作机制基础上,和行业、企业合作,关键处理本专业教育和专业人才需要之间“供需错位”问题,改变以往“行政驱动、学校主动、企业被动”局面,实现企业、学生、学校三方共赢,逐步建立有利于校企合作长久有效机制,提升学生技术技能水平和职业能力。3.1.3调整专业设置,加紧课程建设课程建设工作伴随教学改革深入逐步开展起来,分别制订了汽车利用和维修,机械加工制造、计算机应用、服装设计现代农艺等专业课程体系,包含公共基础课、专业理论课、技能实践课。全校提倡教学方法改革和信息化教学手段应用,激励使用优异教材,提升实践教学质量,发挥老师主动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3.2教育教学改革我校教育教学改革深入深化,并取得突出成绩,课题研究方面,两项省级课题结题,一项省级课题、四项市级课题成功立项,省级课题研究驶入快车道。我校老师在安徽省三优评选活动中取得省级一等奖5个,二等奖1个,三等奖3个。3.3老师培训3.3.1校本研训规范实施。学校制订有校本研训工作方案,校本研训有目标、有步骤、有方法。老师继续教育立即部署,立即督促,立即登记,继续教育签证率100%,合格率100%。3.3.2业务学习常态开展。学校对各教研室、教研组有明确专题研修要求,各教研室、教研组每七天结合教研活动正常开展业务培训,结合课程标准、人才培养方案、考纲等进行专题学习研讨。3.3.3企业实践提升能力。依据省市制订专业老师下企业实践相关要求,学校组织老师按要求利用假期到相关企业实践锻炼。专业老师下企业学习新工艺、新技术、新方法,主动参与企业产品研发,专业能力得到了提升。3.3.4突出关键带动全体。学校制订了专业带头人、骨干老师培养计划,和骨干老师、青年老师培训制度,主动组织老师参与各级培训,参与培训老师名额下发到各专业部,由各专业部推荐,校长室研究确定公布。培训侧重向专业带头人、骨干老师、优异青年老师倾斜,用足名额。学校老师参与国培1人,省培35人,市培68人。3.4规范管理,提升办学水平3.4.1加强常规管理学校工会于暑假召开了第三届职代会,制订、完善并经过了《教职员综合量化考评细则》、《班级量化考评细则》和《班级公共财物管理制度》。继续实施全员坐班制度,并实施了指纹签到,严格落实奖惩制度。教导处认真落实《教学常规》,抓细抓实了教学步骤评定。对老师上课情况进行定时检验,立即通报不规范行为。开展学生评教活动,有力地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政教处加强了对班主任管理,要求班主任全天候管理,做到工作无盲点,涌现出了一批大胆负责、乐于奉献、班级管理出色优异班主任队伍。3.4.2强化学生管理学校一直把德育工作放在各项工作首要位置,建立健全了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德育工作网络,开展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文明礼貌、遵纪遵法、健康安全等系列教育活动,逐步提升学生道德水准和遵纪遵法、勤奋好学、主动上进自觉性。主动创新管理模式,尤其是加强了学生在校时常规管理和实习时跟踪服务管理。在日常管理中值班领导和班主任,从学生起床到晚就寝,抓纪律,抓学习、抓安全,抓卫生,实施德育学分制,对学生及各班级严格实施量化、细化管理。学校经过规范化、科学化管理,树立了良好外部形象,提升了学校声誉,提升了办学水平。3.5德育工作情况我校一贯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并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贯穿职业学校培养目标,创建含有职业学校特色校园文化。学校经过演讲比赛、“红五月”艺术节、校园十佳歌手、心理活动周、寝室文化节、体育节、技能大赛、十八岁成人仪式等一系列活动,培养学生职业综合素养,经过编印《濉溪职教》《心香》等校内刊物,和校园电视台、广播站、网络、值周班手抄报、宣传口号、黑板报、班级墙报等多个渠道,将人文教育和廉政文化教育纳入教育轨道。我校在全国中职学生文明风采大赛中共取得12个省级奖项,其中省一等奖2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8个。学校还成立了礼仪队、书画社、心香文学社、篮球协会、排球协会、学生艺术团、舞蹈队、棋类协会、手工编制小组、各类爱好小组、“义工”小分队等20多个学生社团,不定时举行社团文化节、才艺大赛、法制知识竞赛、环境保护知识竞赛、校内巡回辩论赛、自我形象设计大赛、小型趣味体育比赛等活动,并定时组织学生外出参与义务劳动,服务小区,回报社会。3.6党建情况(1)建立了政治学习制度,根据“标椎化党组织建设”要求,深入坚定理想信念,提升党性觉悟,做到了集中学习和分散学习相结合,人人有学习笔记,有心得体会。(2)健全了以民主集中制为关键内容相关规章制度,坚持重大问题由党支部组织党员及全体中层干部集体讨论决定,坚持了每十二个月一次民主生活会,做好党员领导干部批评和自我批评。(3)做好了干部考评,党员民主评议工作,十二个月来,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得到了深入表现,参与了学校全体教职员年度考评制度文件制订,而且参与学校年度考评工作全过程,推行好监督职责。(4)加强和规范组织管理、组织发展工作。党支部关心青年老师党员成长,激励青年老师党员刻苦学习、努力工作、发挥党员先锋带头作用,同时重视入党青年老师培养工作。(5)做好党费收缴和管理工作。,我校党支部认真做好党费收缴和管理工作,按时完成党费上缴任务,立即向上级报送相关报表和党建信息,完成了我校支部党员信息统计上交局党委。4.校企合作4.1政府主导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发展,把职业教育放在全县教育事业优先发展关键位置,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和保障机制,制订了具体项目建设实施方案等规章制度,建立健全了职业教育部门联席会议制度,有力推进校企合作顺利实施。4.2合作办学深入开展校企合作,切实保障学生就业,我校前后和芜湖奇瑞集团、上海通用电器、格力电器、江淮汽车、安徽矿山机电等大型企业建立长久合作关系,成为关键培训基地,做到“专业老师下企业,能工巧匠进课堂”,提升了老师实践操作水平,拓宽了学生实训实习就业渠道。以后继续树立“产教融合,校企一体”新理念,进行培养模式、教学模式、评价模式改革,深入深化校企合作,促进职业教育和生产实际有机结合。4.3协同育人学校制订兼职老师聘用管理措施,由市、县行业教授及合作企业推荐产生兼职老师人选,学校依据专业需求聘用专业对口、实践能力强企业教授和能工巧匠12人作为兼职老师。所聘兼职老师中有8人含有5年以上企业工作经验,3人含有国家二级以上职业资格。学校还安排专业课老师到企业两个月挂职实践,学习企业文化和管理经验。实现企业教授和老师共同参与推进课程改革、师资队伍建设、课堂教学、实训基地建设等事项。根据互利共赢标准,不停优化建设和运行方案,以充足发挥其育人功效,为学生专业实习(实训)提供保障。4.4集团化办学我校是淮北现代农业职教集团,近两年,依靠集团资源和人才优势,创新“学校——基地(农技推广站)——涉农企业(农户)”工作模式,围绕“现代农业”主动拓展创业空间,引导广大农户和涉农企业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助推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并深入开展“聚焦转型攻坚、力推创业富民”活动,坚持服务“三农”特色办学方向,以培育农民创业致富带头人为抓手,创新办学模式,不停深化校企合作和校际合作,加紧农村实用技术型人才培养和农业实用技术推广和应用,现已成为皖北地域最大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基地、青年创业培训基地、新型农民和技能型人才孵化基地。表八:校企合作编号指标单位--1合作企业接收顶岗实习应届毕业生数人5806502合作企业接收就业应届毕业生生数人5365623订单培养学生数人2602754校企合作开发课程数门555合作企业对学校投入设备总值万元89.693.56学校对外技术服务到款额万元22.923.87社会培训数人次426046005.社会贡献5.1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学校根据“以质量带安置,抓安置促招生”工作思绪,认真做好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和毕业生安置工作。学校本着先考察后安置、不考察不安置、不落实标准,和奇瑞集团、江淮集团、上海大众汽车等中国著名企业签定就业协议,毕业生就业率达成96%。毕业生安置后,学校本着对学生高度负责精神,对毕业生进行定时回访和就业指导,不停改善和完善安置工作。现在学生所安置企业工作环境好,待遇也很好,学生满意,家长放心,受到社会各界称赞。企业对我校毕业生满意度较高,认为我校培养学生政治素质高,动手能力强,工作主动主动认真,责任心强,吃苦耐劳精神表现突出。5.2、社会服务我校坚持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并举,扩大农村职业教育培训覆盖面,以我校为龙头,以乡村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其它培训机构为基础,建立覆盖县、乡、村职业教育培训网络,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对农民实用技术培训,促进农作物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我校新型农民技能培训达2700多人次,有力地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同时主动扩大服务,面向,广泛招收未升学一般高中毕业生、退伍士兵、青年农民、在职职员等入学,以劳动部门为主体,建立健全培训、就业、维权“三位一体”联合动作机制,加强对社会人员就业培训和转岗培训,提升社会从业人员职业技能,确保她们进得来、学得好、能就业,共培训各类社会人员4260人次,培训合格率达96%以上。6.举行者履责6.1经费,濉溪县政府不停完善经费稳定投入机制,继续加大对职业教育投入和建设力度,确保全县教育附加费用于职业教育不低于30%,我校依靠安徽省中等职业教育质量提升工程,合理、有效、规范利用资金,大大改善了实习实训条件。6.2政策方法濉溪县政府一向很重视职业教育发展,政府将职业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十三五”计划,出台各类文件将职业教育列入政府对相关部门考评目标;县政府重视职业教育创新发展,支持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和中高职衔接等现代职教体系建设,学校是省现代学徒制建设项目试点学校;依据学校教学需要,下六个月招聘了9名专业课老师,充实了专业课老师队伍,深入确保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正常开展。7.特色创新(见附件)案例一:突出“农”字特色深化产教融合案例二: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8.关键问题和改善方法伴随示范校建设不停深入,逐步发觉存在部分不足,关键表现在专业设置合理性、科学性不够,师资队伍、专业建设、课程开发、校本教材、科研结果、档案材料整理归类等方面也有待加强。8.1关键问题1、专业师资匮乏,专业教学水平受到制约尽管县政府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引进了多名专业老师,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专业师资匮乏问题,但现在学校开设专业中,尚需大批专业毕业师资。再者,我校很多专业课老师,有相当一部分是由文化课老师转型而来,理论知识水平欠缺,实践操作技能不高,也直接影响了教学质量提升。根据国家要求职业学校师生比1:17要求,专业课老师缺口很大,严重影响了正常教学,还不能满足我校快速发展需求。2、相关行业、部门职业培训各自为政影响职教发展,需要政府引导和政策扶持。职业教育发展包含教育、人社、民政等多个部门,多年来,因为没有统一协调组织,常各自为政,很多问题无法协调处理造成教育资源浪费和培训质量参差不齐,尤其是不利于国家相关扶持政策争取和利用。政府应考虑建立一个组织协调机构,专事职业教育培训统筹安排、协调处理等功效,合理搭配、整合职业教育资源。8.2关键方法一是扎实推进质量提升工程。深入加强对省级示范专业和示范实训基地项目建设工作领导,认真总结项目建设经验,落实各项建设方法,查缺补漏,圆满完成建设任务。同时,加强对外交流,创设规范化学校建设良好外部环境。继续争取上级政府部门在政策和资金上支持,加紧学校建设工作,加大建设资金投入。另外,加强和弟兄县区交流学习,在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建设、课程体系改革等方面为我县中职规范化学校建设提供更多宝贵经验。二是创新办学模式。改变传统教学方法,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逐步推行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等适合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树立“教产合作,校企一体”新理念,进行培养模式、教学模式、评价模式改革,深入深化校企合作,促进职业教育和生产实际有机结合。三是强化老师队伍建设。针对缺乏尤其出色“双师型”人才实际情况,深入提升老师队伍整体素质,尤其加强“双师型”老师内涵建设。同时,加大改革老师评聘机制和考评标准,强化老师德育工作能力、专业教学能力、实训指导能力等综合素质提升;聘用有实践经验专业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和能工巧匠担任专兼职老师;利用激励机制,充足调动老师教研教改主动性,不停提升课题、论文、教改档次,扩大影响。四是提升学习内在实力。深入开展多渠道、多层次办学,在目前中职学校严峻招生形势面前,赢得生源,达成省规范化学校办学规模要求。加大宣传力度,拓宽就业渠道,扩大专业办学规模和试验实训能力建设,到学历教育在校生数达2600人,培训人数4500人。学校全体教职职员满怀信心,众志成城,决心抢抓机遇,强化学校管理,深化教学改革,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实现学校跨越式发展,共创学校美好未来。二〇一七年十一月十八日特色案例一突出“农”字特色深化产教融合前言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关键特征。作为一所农村职业学校和首批国家级改革发展示范性中职学校,在示范校创建以来,我校经过“送教下乡”,建立并创新了以“校农合作”为关键农村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同时,学校以国家示范校建设为契机,建立了多元化、全方位、深度融合校企合作模式。实施背景和基础,以濉溪职教中心为牵头单位淮北现代农业职教集团成立以来,我校就确立了“一体两翼、开放办活”办学理念,率先在省内开展了“送教下乡”教学新模式,紧贴农业、农村、农民实际需求,校农合作应运而生。几十年不变人才培养模式、死板教条教学模式、过时评价模式和相当一部分老师落后教育教学理念要得到根本性改变,最有效路径就是“走出去、请进来”,让企业参与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校企一体办学。伴随淮北大力推进城市转型,主动发展食品工业,淮北市在“十二五”期间确立了加紧发展“特色高效种植业、规模健康养殖业、优质林果生产业、绿色农产品加工业”四大产业发展战略目标。多年来,我校主动和相关企业交流合作,努力使四大产业对接学校种植、养殖、果蔬、农产品加工等专业群,围绕农业专业人才培养,建立了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机制,使校企合作成为维系双方桥梁和纽带,成为学校专业建设灵魂。几年来,我校坚持校农合作、产学结合,构建了涉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确立了以生产过程为导向课程体系,推广“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牵头组建了淮北市现代农业职业教育集团,创新了办学模式;率先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送教下乡”,创新了育人模式;建立了教育教学多元评价机制,创新了评价模式。全部这些创新,吸引了众多企业纷纷和学校联姻,校企合作动力强劲。关键做法一、构建机制、扎实育人基础1、增强学校发展动力。学校以“淮北、辐射皖北、面向淮海平原、服务三农”为总目标,经过校企合作,构建“三园制”人才培养新模式,建立以“生产过程导向”为主体、“教、学、做”合一课程新体系,实现教学过程由“老师主体”向“学生主体、老师主导、企业参与”新转变,建立由社会、企业、家长、学校共同参与、以能力为本位、综合素质提升为关键“四位一体”多元评价新模式,打造了一支业务精湛、专兼结合、结构合理“双师型”教学新团体。2、构建长久有效发展机制。以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为关键,以打造特色校园文化为纽带,以提升学校综合服务能力为目标,开展多元化、全方位、深融合校企合作,构建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校企合作新机制。3、扎实育人基础。以南校区(双堆职高)农业实训基地建设为着力点,筑牢合作平台,建设融教学、科研、培训、职业技能判定和生产服务功效于一体学习型、生产型实训基地,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满足岗位综合能力课程教学和顶岗实习需求。二、创设多元化合作新模式校企合作过程中,学校在探索中前进,前进中完善,完善中创新,很多方面在淮北乃至皖北皆属于先行先试,得到了上级部门充足肯定,弟兄院校也纷纷前来考察借鉴和学习交流。(一)建立机构,规范运行1、成立校企合作领导组。其关键职责是:研究确定校企合作方法和步骤,领导并组织校企合作实施,建立和完善校企合作相关机制,负责宣传和总结。2、成立校企合作理事会。职责包含搭建合作平台,建立机制、联络社会各界、凝聚各方共识,有效动员各方力量,整合各类资源,实现企业和学校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增强学校发展生机和活力。3、设置校企合作办公室。关键是实现了三大功效,第一,窗口功效:把握大势、强抓机遇、外引内联。第二,孵化功效:推出亮点、经验转化、特色立校。第三,服务功效:解读政策、建章立制、有序运作。4、选定校企合作联络员。工作内容包含:指导专业开展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加强制度建设,建立目标责任和考评机制,开展校企合作项目标调研和洽谈,签署合作协议,组织专业老师到企业实践锻炼,聘用企业技术人员到学校担任兼职老师或实训指导老师等。(二)引企入校,优势互补现在,学校共引进12家企机关:淮北市禽业协会、濉溪县养猪协会、濉溪县大豆产业协会、濉溪县农产品加工协会、濉溪县食用菌协会、濉溪县奶牛协会、濉溪县五铺农场、濉溪县花果蔬菜产销技术服务协会、濉溪县农业科技创新结果推介协会、濉溪县毛皮动物协会、濉溪县特种动物养殖协会、濉溪县农科所。立足学校整体发展和专业建设需求,对接相关企业,实现全方位、多角度合作。关键有三种模式:1、引企入校,教学车间模式经过向企业提供厂房、土地等形式,盘活学校现有资源,教学实现“教、学、做”一体。以来,南校区双堆职业高中农业实训基地已完结果蔬、花卉、园林设计等专业6个教学班、12门专业课程实习实训任务。农艺专业《园艺学》、《耕作学》、《农业经济和管理》三门课教学实习和毕业综合实习全部在合作企业完成。2、联合招生、订单培养模式招生即招工,课程设置由企业主导、学校参与、共同商讨,实施“菜单式”选课制。校企双方共同参与课程开发、教学计划制订、老师队伍建设、教材开发。学生实习实训课由企业安排,参与真实岗位训练。毕业生全部由企业安置。成功案例有:五铺农场订单班(种植专业)、神农班(果蔬专业),千姿花卉班(园艺专业)等。(三)进厂设校,教学做一体模式进企设校,在企业(县、镇、村)设置兼有生产和教学功效教学车间(田间地头),校企协作,轮岗实习,构建以学生为主体校企双重指导和考评机制。同时,学生有双重身份,比如,现代农艺技术专业“神农”冠名班学生,既是学校学生,又是企业职员,校内完成理论学习,在企业完成实习和轮岗。四、多举措并施,确保合作成效(一)组织保障,成立高效务实领导机构学校成立校企合作领导小组,和企业共同成立校企合作理事会和校企合作办公室等机构,机构责任人由校领导、企业法人代表和学校相关科室责任人组成,统筹校企合作,制订管理制度,处理校企合作中出现问题和研究校企合作重大事项,和研究签署补充协议。(二)政策保障,出台强有力政策制度中央、省、市多年来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制度,从法律上对合作双方给了扶持和优惠。校企双方为了明确各自责任和义务,达成互惠互利、共赢共享目标,学校和企业共同制订了合作管理制度,规范学校和企业办学和经营行为。前后协商制订了《濉溪职教中心校企合作实施方案》、《濉溪职教中心校企合作管理措施》、《濉溪职教中心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工作考评措施》《濉溪职教中心联合招生招工方案》等11项围绕校企联合招生、合作办学、合作培训、共建实习实训基地等相关规章制度,使校企合作运行机制日趋完善。(三)资金保障,打下坚实物质基础示范校创建以来,根据资源共享,利益均沾标准,学校依据企业人才培养要求,三年来,前后投入资金700万元立即进行了试验设备更新;投资1100万元完成了校园基础设施改扩建,两栋综合实训楼建成并投入;投资130万元完成了校园美化和绿化;投资38万元用于学生行为养成和平安校园建设。为人才培养打下了坚实物质基础。同时,企业依据生产需求配置生产设备和进行设备更新换代,负担实训基地维护保养升级费用。国家示范校建设期间,由企业出资购置设施设备及相关费用达850万元,填补了学校资金空缺。结果和成效(一)建立和推广了“校农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经过校园、田园之间交替进行理论学习、顶岗实习和生产实践,突出农业职教特色。以学校“校农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为指导,四个关键建设专业制订各自人才培养模式。现代农艺专业构建了“农学交替、半农半读”人才培养模式;果蔬花卉生产技术专业构建了“前校后园、校岗直通”人才培养模式;畜牧兽医专业构建了“校场对接、岗位轮动”人才培养模式;农村经济综合管理专业构建了“职业仿真、岗位模拟”人才培养模式。(二)课程体系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截止现在,学校和企业共同制订了20门课程标准;完成6门优质课程建设,形成了以生产经营过程为导向,以“项目引领、案例解读、任务驱动”教材编写体例。以优质课程为引领,按新体例完成10本教材编写任务,数字教学资源总量增加到1.7TB,是立项建设前80倍。(三)加紧了师资队伍建设步伐学校聘用企业技术骨干、农业行家为兼职老师,企业聘用老师为技术指导,促进“双师型”老师队伍建设。现在学校共聘用行业教授、企业技术人员和社会能工巧匠20多名作为兼职老师。经过校企合作,开阔了老师视野,激发了老师创业激情,提升了老师创新能力和专业水平。两年来学生技能大赛、文明风采竞赛获奖人次逐年增加。到底,共培养了3名专业带头人、13名骨干老师,“双师型”老师百分比达成87%,本专业国家示范校建设任务已超额完成。(四)激发了学生学习爱好经过开展项目教学、案例教学、任务驱动教学和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等多个教学方法,推广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让学生“学中做、做中学”,在爱好驱动下提升了学生技术技能和综合职业素质。(五)学校基础能力显著提升经过行业企业资金注入,学校办学实力显著提升。校内学生实习实训场所增加了4处,校外实训基地发展到12个,涵盖全部专业。仪器设备总值增加了600余万元,学校固定资产总值净增了2700余万元。醒目位置电子屏滚动播放、宣传橱窗正能量文化传输、楼道宿舍长久化温馨提醒等不一样校园文化传输路径更增强了学校育人基础。(六)学校社会影响力显著扩大近三年来,前后有河南永城、江苏盐城、山东枣庄等20多家弟兄院校前来学习考察。原安徽省职业和成人教育学会会长金辉调研我校以后,对我校给充足肯定,安徽省副省长谢广祥对我校教育教学改革,工学交替,顶岗实习,订单培养,技能培养,招生就业情况等做法也给了很高评价。(七)丰富了特色校园文化内涵优异企业文化既能够提升师生职员综合素质,也能够提升学校文化品位。学校依靠现代农业生态园,对全校师生进行了插花和茶艺培训,提升了师生职员文化素质和艺术修养。和合作企业深入合作,达成了“融入企业精神文化、营造企业文化气氛、构建企业管理文化、践行企业行为文化”功效。体会和思索行业企业既是职业教育直接权益者,也是多元办学主体,要使其成为政府发展职业教育关键合作伙伴,就必需建立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发展和决议管理长久有效机制。(一)校企合作中责、权、利必需有明确表示,使职业教育相关政策法规对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含有约束力和驱动力。(二)必需完善校企对等激励机制。(三)职业院校必需增强服务企业意识。(四)建立健全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监督和协调机制。(五)要加强校企合作模式动态创新。濉溪职教中心校企合作工作即使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现在离深层合作还相差甚远。另外,校企合作考评指标和奖惩方法及相关保障方法还不够完善。在以后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创新合作思绪,确立“双赢”思想,变学校“单相思”为校企双方“两情相悦”。特色案例二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和淮北万恒机电科技合作案例一、实施背景“校企合作”模式是一个新合作方法,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和职业导向决定了职业学校必需和企业合作,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改革关键方向,也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肯定要求。经过校企合作,使企业和工程技术人员、学校专业老师能进行深入沟通交流,有效发挥校企双方在人才培养方面优势,形成协力,共同推进学校发展,促进企业生产经营,搭建互利三赢平台:学校在校企合作上处理了师资不足和设备不足问题,可利用企业优异机械设备做为学生实训设备;企业经过和学校合作处理了困扰企业关键问题——人力资源不足;而学生经过学校和企业开发合作校企课程可见到学校里没见过优异设备,学到在学校里学不到知识,提升本身实践能力和工作能力。我们经过和万恒企业校企合作使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真正受益。二、工作过程从至今,我校机电一体化专业就和淮北万恒机电科技长久保持友好合作关系,我们前后派出机电专业级、级和级学生前后5批到万恒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在前两级工作基础上,本学期我们和淮北万恒机电科技就深化校企合作培人才进行了数次商讨,以“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实现三赢为指导思想,在定时派遣学生到合作企业进行顶岗实习良好合作基础上深入深化、拓展有效校企合作路径和方法,并取得了实质性进展。5月,我校召开校企合作委员会首届二次会议,会上本专业和淮北万恒机电科技签署了深化校企合作协议。深化校企合作关键内容之一是重构级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级学生中,组建“机电一体化万恒企业班”,实施订单培养,深化校企合作创新性做法包含:⑴共同研讨、修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制订关键课程体系;以就业为导向,依靠校企合作,实施1+1人才培养模式。⑵共同开发制订基于工作过程课程标准,设计来自专业岗位经典工作任务实训项目,结合每门课程包含实际工作背景,有针对性地精选课程背景,和用人单位共同开发课程内容。根据实际工作岗位要求设计课程结构,进行以工作步骤为导向课程改革,重新整合教学内容,以真实项目、案例、职业规范和程序等进行教学改革。⑶学校依据企业需要,本着“实用为先,够用为度”标准,抓好校本教材研发,合作开发课程、编写讲义教材,加强专业课教学资源建设。⑷企业负担部分课程实践教学任务。在级、级机电专业和万恒企业顶岗实习良好开展基础上,我们5月份和淮北万恒机电科技合作开发出一门校企合作课程《机电一体化综合实训》,该校企合作课程安排在万恒企业校外实训基地生产一线开设,时间为8+1周,其中在生产性顶岗实习8周时间里每七天四晚上和周六全天,安排企业工程师分8组指导学生开展专业理论学习和技能实训,共(2+5)×8=56个课时,8周训练完成后择优留下部分学生进行为期一周集中技能对口培训。每个组在一个部门先实习4周,后四面和其它部门组轮换岗位实习,每组企业实习责任人在实习开始就先部署一个专案项目,让学生在这4周内经过实习独立完成项目,企业指导老师对学生完成专案进行评定打分,每个小组在这两个实习部门专案成绩总评即为学生在《机电一体化综合实训》这门课程成绩。这门课教学采取“一课双师”,由学校专业老师和企业工程师共同组建“双师结构”教学队伍,共同负担教学任务,制订教学内容和考评标准、撰写讲课教案等相关教学文件;由万恒企业工程师负担课程主讲任务,学校按兼职老师等级和讲课时数支付相关技术人员课酬。学校指导老师在学生进行专业学习时(周四晚理论课、周六全天实践课)要给专业指导,在生产一线实习期间帮助企业做好安全管理和思想工作。学校教务处督导办、二级学院督导小组、专业教研室责任人、学生管理队伍抽调专员组建质量监控小组定时下企业开展对本课程开设情况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