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对内控工作进行评价、反馈对内控工作进行评价、反馈篇一2008年,财政部印发《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以下简称“规范”),规定在上市公司、国有大中型企业中广泛建立行之有效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鼓励中小型企业、公司在内部建立控制制度。而在出台规范后的短短几年里,虽然大多数企业、公司能够按照规范的要求制定符合自身特点的内控制度,但由于规范自身缺陷、领导忽视执行、执行人员素质低等原因的存在,导致建立的内控制度未能得到有效的执行,更无法实现最初在设计、制定时的理想目标。我将围绕目前我国企业在执行内部控制制度时存在的普遍问题,结合自身工作经历,提出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几点建议。一、企业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近几年,我国政府出台了很多内部控制的政策措施,越来越多的企业也开始重视内部控制的建设,内部控制在我国企业中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我国企业的内部控制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内控制度本身缺乏灵活性一是规范只针对销售与收款、采购与付款、生产与存货、人力资源与工薪、投资与筹资等一系列企业运行过程,详细说明了企业应如何建立控制点,并如何通过控制点的设立使各个循环过程在既定的业务流程中顺利运行,以避免贪污舞弊的发生。例如,企业制定的内部控制流程图要求,销售部门每月定期给客户寄送对账单,并由独立人员对应收账款明细账作内部核查。而在实际工作中,大多数企业出于成本效益的考虑,不会指定独立的人员寄送对账单、核查明细账,这样就使该销售控制制度形同虚设。二是财政部在制定规范时,只针对一般行业的常规业务设计了相关控制制度,而对于一些如采掘业、捕捞业、航空业等特殊行业,并未制定符合其自身特点的制度规定,所以这些企业只能通过财务人员对规范的领悟及模仿,制定本单位的内控制度。三是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总是处于不断发展变化的,而制度本身则是相对稳定的,所以制度总是滞后于环境的变化,不能更好地发挥其防范作用。(二)内控制度环境具有限制性一是大多数企业中仍存在领导“一支笔”、“一言堂”的现象,即使制度本身制定的非常完善,但具体执行人员也不愿与领导者的意愿产生分歧,故将内控制度抛在脑后。二是在现今企业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第一目标的大环境下,企业领导者只将主要经历放在新产品的研发、产品的扩大生产、销售中,却忽略了企业内控制度对整个企业运行所起到的规范准绳作用,不愿将人力、财力过多地投入到内控制度的落实执行工作上。三是工作人员之间的互相串通、合伙舞弊行为,使完善的内控制度彻底失去了约束能力。如某企业在催款环节的流程为,负责销售的人员定期与客户对账,会计人员在收到货款时应及时通知销售人员。而某企业销售人员与会计人员串通,不但未将收到的货款冲减“应收账款”科目,还将货款用于个人抄股所用,几个月后才将该货款入账冲减债权,如果销售人员与会计人员未串通,按照本单位的内控制度执行,该行为是完全能通过对账加以避免的。(三)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有相当的企业根本没有建立内部控制制度,有的企业虽然制定了规章制度,但仅仅限于文件,流于形式,没有得到切实的贯彻执行。有的尽管内部控制制度制定了,但不够科学、不够完善、不够严密,内容零散,尚未形成覆盖企业经营活动的各阶段、各部门、各环节的控制系统,不具有系统性,难以起到对企业经营起到监督制约作用,更谈不上发挥其对企业发展的促进与保障作用。(四)内控制度执行缺少约束性一是目前企业内控制度的建立及运行工作情况,除了审计机关根据《审计法》对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进行监督外,尚无明文法律规定由哪个政府部门对其进行监督。即使部分企业已委托作为社会中介机构的会计师事务所对其企业内控进行监督,但由于中介机构不具有行政强制权利,对企业日后进行整改所起的作用是有限的。二是大多数企业中未设立内审机构,即使设立内审机构也是同时隶属于总经理负责制下,与其他部门处于平级关系,内审工作缺少独立性及威胁性。最终导致企业内控制度的设立及执行情况无法得到有效的内部监督。二、针对企业内控问题提出的对策(一)政府部门针对不同行业制定相关控制制度,根据企业发展变化适时调整规范首先,建议财政部按照规范的基本准则,并根据各行业的自身特点及需要,出台分行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实施细则,使特殊行业在制定内部控制制度时既有基本准则作指导,又有符合自身生产、经营规律的细则作补充,制定出具有灵活性、可操作性的内控制度。其次,财政部针对企业经营活动的不断变化情况,定期通过走访、调研方式,对规范内容作出补充、调整,使内控规范更好地适用于大多数企业的发展、变化。(二)提高企业领导者对内控制度的重视程度,引入激励机制的同时对企业员工进行业务、道德教育一是强调企业内控制度“一把手”负责制。企业在制定内控制度时,要明确企业领导者应负的责任,强调领导者对内控制度的建立以及制度的运行负有一定的责任。董事会、监事会在对领导者的述职、总结、升职考核及年终奖发放过程中要充分考虑领导者是否建立了符合企业特点的内控制度以及是否使企业内控制度得以有效的执行。只有在领导重视的情况下,企业制定的内控制度才能得以健康发展,企业的各项业务工作才能在规范的程序下运行。二是将奖励机制与惩罚机制相结合。企业应按当年销售收入一定百分比建立员工奖励基金,对日常工作中认真负责、遵守规范的员工进行奖励,将员工的工作质量与奖励金额相挂钩,调动广大员工爱岗敬业的积极性;企业要建立惩罚制度,对日常工作中发现的串岗、责任心不强、滥用职权、相互勾结、合伙舞弊行为进行严厉处罚,触犯法律的一律移送公安、检查机关,以对员工起到警示、威胁作用。三是企业在聘用员工方面,应按照公平、公开的原则进行,对上岗人员的执业证书进行认真审核,避免一些游手好闲的社会闲散人员浑水摸鱼。要对股东亲属在福利待遇、权利范围、违纪处分等方面做到与其他员工一视同仁;企业领导者及工会组织要定期掌握内控制度执行人员的思想行为状况,特别是对会计人员加以关注,通过定期对其进行分析,以便日后采取防范和控制措施;加强内控制度执行人员业务知识、职业道德教育,通过具体案例讲述,使工作人员了解违反制度的严肃性,以增加其自身约束能力。定期不定期地聘请相关业务方面的外部专家或企业内部业务骨干对员工进行业务知识培训,提高工作人员执行内控制度的能力,减少在工作中出现差错的机率。(三)通过立法明确由财政部门负责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进行监督,设立直接隶属于董事会的内部审计部门一是建议财政部发文明确规定,企业内控制度的设立情况及运行情况由所在地财政部门在对企业进行会计信息质量考核时一并检查,对未按规定设立内控制度或是虽设立但未得到有效执行的企业,根据《会计法》、《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罚。同时,鼓励工商、税务、审计等部门在开展日常工作时对企业内控制度进行监督检查,定期不定期地对企业内部控制进行评价,鼓励新闻媒体对违反企业内控制度的企业进行曝光,建立举报奖励机制,形成全社会参与对企业内控制度监督的合力,通过外部压力督促企业更好地实施内部控制制度。二是企业成立一个直接隶属于董事会的内部审计机构,该机构的人员任免及升职权力由董事会行使。该内部审计机构通过采取日常常规检查、企业员工举报检查、内控点缺陷专项检查等手段,为企业建立起有效的内部监督防线。对内控工作进行评价、反馈篇二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能够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和风险防范意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中之重。随着国家一系列政策的出台,铁路投资迅速增长,同时铁路运输企业也迎来了更多新的风险。虽然,在多年的实践工作中,铁路运输企业已逐渐建立了较为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但是从整体上来看,还存在一些问题,制约着我国运输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一、铁路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一)内部控制设计存在的问题。第一,缺乏全面性和系统性。系统的内部控制能使各部门、各岗位结合起来,相互协调地朝共同的目标努力。目前,铁路运输企业各部门的制度缺乏系统性、衔接性,导致内部控制无法从整体上发挥作用;第二,设计的安排缺乏阶段性特点。相对于铁路总公司而言,铁路基层站段具有相对独立的经营权和财权,而现有的制度设计在划分业务流程时,未考虑业务特点和复杂程度,导致内控设计不合理,实施过程中出现很多问题;第三,缺少风险评估且职责未有效分配。在设计内部控制时,未与各部门在风险识别和控制方面进行意见交换,也未将相应的控制责任有效分配到相应的部门或岗位,单纯依靠财政部门制定的内部控制体系,没有相关领导和职工的支持、参与,责任落实不到位。(二)内部控制执行中存在的问题。一方面由于铁路运输企业内部控制设计缺乏系统性,内部控制工作集中在财务部门,同时领导人员和相关工作人员对内部控制认识不足,各部门缺乏重要的协作意识,使内部控制不能顺利执行;另一方面由于招聘渠道较窄,铁路运输企业不仅缺少高级专业人才,专业人才也较少,同时有些不具备专业资格的工作人员。专业人才的缺少不利于内部控制系统的完善与执行,也阻碍了铁路的快速发展。(三)风险控制意识缺乏。领导对内部控制的重要性的认识不足,只注重安全、运输和日常事务的处理,而企业管理的风险被忽视,风险的识别和应对意识缺乏,没有制定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风险抵抗能力不足,致使企业在经营中不重视长远发展,内部控制失去意义。(四)缺乏有效的绩效考评体系。绩效考评是对内部控制执行有效性的评价,其目的在于监督和完善内部控制。一个有效可行的评价体系首先要得到领导和员工的认可,才能顺利实施。原来铁路运输企业考评制度的制定是通过职工代表大会的举手表决,出于各种原因,表决者表达的并不完全是自己的真实意愿,导致考评制度在执行时受到阻碍。此外,铁路运输企业采用的考评制度是原先铁道部统一制定的,这与企业、部门的现实绩效以及过去的考评办法之间缺乏连续性和统一性,从而影响绩效评估的效果。(五)内部监督体系不完善。在铁路运输企业中,会出现各种问题,例如资金问题、合同问题等,完善的审计制度能及时发现项目工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但目前铁路运输企业的监督体系不够完善,缺乏强有力的内部监督;另一方面审计效果跟审计人员的素质有关。企业内部审计人员配备不足,且审计部门缺乏独立性,无法进行有效的监督。虽然有些部门已经采取措施进行整改,但是效果不是很显着,且参差不齐。二、改善铁路运输企业内部控制的建议(一)改善内部控制设计,注重系统性、阶段性设计,构建风险导向内部控制。内部控制是一个全员参与的过程,因此铁路运输企业在设计内部控制时要将全员组织起来,内部控制建设领导团队应由高层领导者带领,各部门负责人、专业咨询人员以及优秀的员工都应参与进来,保证各部门、各岗位之间的关键信息能及时反馈到内部控制建设团队,形成全面、系统的内部控制体系,促进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另一方面,在系统性的基础上,为了保障内部控制工作的阶段性,可将其分为几个阶段进行,使内部控制工作有章可循。构建风险导向内部控制,增强风险应对能力。以风险为导向的风险管理、分析、设计和实施内部控制的过程,能够降低企业面对风险的几率,实现企业目标。构建风险导向内部控制应全面考虑整体风险,识别不同层面的不同风险和目标,制定风险防范和应对措施,加强全员的风险意识和企业应对风险的能力。(二)优化内部控制执行,保障内部控制顺利实施。优化内部控制执行,首先要提高领导和员工对内部控制的认识。可以通过加强宣传,使管理者和员工清楚认识到内部控制的作用和目标,明白自身参与对于内部控制执行的作用,从而加强其责任感,自觉参与到内部控制工作中去。例如,通过将企业文化教育和内部控制理念结合起来,使内部控制理念同企业文化一样成为员工的导向,为内部控制执行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另一方面要通过制定有效的人力资源政策,吸收更多高级专业人才,为内部控制提供保障。拓宽招聘渠道,除了现场招聘,可以采用网络招聘,针对不同的岗位分别招聘应届毕业生和有经验的工作人员。这样,在执行内部控制工作时效率会更高。(三)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建立风险控制系统。铁路运输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最可能遇到的风险有经营、财务和资产等风险,通过对这些风险进行的分析,建立风险预测分析和应对系统。针对财务方面的风险,最直接的诱发原因主要包括建设过程中前期投入规划与风险预警不明,造成投资损失;运输过程中控制不力导致的会计信息失真,增加支出。建立风险控制系统,减少人为控制,加强制度控制,在管理的过程中进行财务控制,建立良性的资金流转模式,从而有效地控制资金和债务风险,达到财务控制的目标,促进铁路运输企业可持续地发展。(四)建立有效的绩效评价体系。内部控制是一个过程,是通过纳入管理制度及活动实现的。通过建立内部控制的绩效评价体系,加强对内部控制实施情况的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识别内部执行的薄弱环节,加强此环节的控制,优化控制。(五)完善内部审计制度,加强内部监督力度。监督是内部控制有效实施的保障,铁路运输企业可以通过检测控制政策和程序的执行情况,监督内部控制的不断完善。内部审计是对完善内部控制具有关键作用,铁路运输企业应重视审计机构设置和机构健全性,合理提高审计工作的报告级次,招聘优秀的审计人员组成审计团队,为保证其独立有效地履行审计职责,企业还应授予审计部门相应的权利,使审计部门能有一定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以减少审计工作的阻力,使审计充分发挥作用。此外,还应定期对审计人员进行审计技能和方法的培训,使审计人员充分掌握专业知识,做好审计工作。三、结语完善的内部控制是铁路运输企业正常经营并提高经营效率的保证。铁路运输企业应深入分析内部控制的有效性,针对性地设计有效的内控框架,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检验和改善内部控制,使内部控制能发挥其作用,促进铁路运输企业的快速发展。对内控工作进行评价、反馈篇三为了进一步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水平,加强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按照财政部规定,自2014年1月1日起开始执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目前各行政事业单位都已经开展了内控制度建设和评价工作。经过近两年的实践,各单位在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上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执行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导致内部控制建设进展缓慢,质量不高,需要认真分析原因和提出应对措施,使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取得更好的效果。一、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一)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不全面。内部控制通过制定制度,实施措施和执行程序,防范和管控经济活动风险,它涵盖单位的各种经济业务和事项,需要各部门相互配合和落实。但目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都是由各单位财务部门牵头、其他部门配合进行,而且内部控制评价的关注点也主要放在预算收支、资产采购、合同管理等方面,因此最后的工作都落在财务部门。而对于单位在职能履行、法律法规遵循、单位重要决策等方面如何进行内部控制建设一般都考虑不足,甚至不愿意去完善。(二)业务流程不合理,内部控制方法简单。做好内部控制的关键是要编制好业务工作流程,采用恰当的控制方法。但目前很多行政事业单位流程控制体系不完善,具体表现在部分经济事项没有明确的工作业务流程,有些流程的顺序不合理,有些流程没有随着经济业务的改变进行调整。另外,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方法主要采用授权审批和预算管理进行控制,对于如何充分利用内部报告、绩效考评、信息技术等方法进行控制往往重视不够。(三)部分单位内控制度执行和落实不到位。内部控制建设由财务部门牵头完成后,就应该按照内部控制的要求在日常业务中认真执行和落实,但大多数单位都做不到位。部分行政事业单位不会主动对照内控制度完善业务工作,而更多是沿袭原有的工作方式和规章制度开展工作。有些单位在内部控制建设中的主要任务就是把内部控制制度建立起来,对于是否认真执行和落实并不在意。(四)内部控制的风险评估和监督流于形式。行政事业单位开展内部控制建设的过程中,各部门的风险评估一般是由部门内的自己人进行,很难看到业务流程中真正的风险点。同时,很多行政事业单位由于没有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对内部控制的评价和报告还是由财务部门完成,缺少客观的外部力量监督。因此,导致内部控制建设的风险评估和监督评价都流于形式,缺乏独立性和客观性。(五)内控制度建设在行政事业单位中缺少全局性。一般情况下,事业单位都是隶属于某一行政部门,并在其直接领导下完成各项政府职能任务,行政部门与所属事业单位之间属于一个大的整体,这就需要从行政事业单位的整体性角度进行内部控制建设,从而防范整个系统的经济业务风险和职能风险。但现实情况下,很多行政与事业单位都独立进行自身的内控制度建设,这样导致内控建设工作缺少系统性、全局性,行政单位与下属事业单位的内控制度可能存在脱节或不一致的情况。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一)单位人员对内部控制认识不全面。内部控制着眼于全局性,涉及单位所有业务活动,要求全体人员参与,单位领导人负主要责任。但实际情况下,由于大多数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由财务部门完成,因此各部门人员普遍认为内部控制主要是对财务上的控制,只需要制定出相应的规定,管理好资金就行,对内部控制认识比较片面。单位领导人一般工作繁忙,对于专业性较强的内部控制认识有限,因此也难以重视起来。(二)缺少专业性较强的内部控制审计人员。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是一项专业性比较强的工作,涉及内部制度的设计、业务流程改造,突出制衡性和风险导向性,运用多种控制方法等,需要较多的相关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在工作内容上也更趋向审计方面。同时,内部控制工作重点在监督执行,需要采用必要的审计方法取得相关的审计证据,并随着实际业务变化进行适当调整。而当前大部分行政事业单位一般只有普通的财务人员,日常工作重点为预算管理和会计账务处理,对内部控制建设的了解十分有限,因此比较缺乏相应的专业性人才,导致真正开展内部控制比较困难。(三)部门设置不完善,职责分工不清晰。目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和每年末的内部控制报告工作都是从财政部门下达,内部控制建设的重点是资金的管理控制,因此一般由财务部门牵头完成。对于内部控制报告工作理论上应该是独立的内审部门或人员根据监督评价结果进行填报,但由于大多数行政事业单位由于规模和内设机构有限,暂时无法设置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因此当前的内部控制报告工作可能还是由财务部门的人员完成,使内部控制报告缺乏客观性。虽然现在各单位都有纪检部门对各项工作进行督查,但是纪检工作与内部控制工作差别较大,各单位纪检部门无法完成内部控制报告工作。(四)内部控制监督的非强制性。在目前现实情况下,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监督和评价都是由单位财务部门完成,财务部门对单位整体的监督只能局限于部门业务,而且主要是在年末完成内部控制报告时进行对照检查。同时,作为单位内部的自我监督,领导重视也不够,因此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具有非强制性,找出问题也难以立即进行整改,从而导致内部控制评价监督流于形式。三、改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建议(一)加强宣传,提高单位人员对内部控制的思想认识。按照《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的规定,单位负责人对单位的内部控制建设负主要责任,需要单位各级人员参与,覆盖单位的各项业务,包括单位层面和业务层面。在具体进行内部控制建设过程中,需要对各个部门及岗位的业务进行风险评估和流程梳理,运用多种控制方法,并将监督评价贯彻到日常工作中来。因此,需要在单位内部大力开展宣传,并聘请专业人士进行授课,讲解内部控制相关知识和具体实施步骤,提高大家对内部控制建设的思想认识,让单位领导重视起来,各部门人员参与进来。(二)培养专业人才,开展内部控制培训和督导。内部控制建设和后续监督评价专业性比较强,需要懂得审计理论和相关审计方法,能够合理取证并进行分析,对于存在的问题能够及时发现并提出整改措施,是一个长期过程,因此需要行政事业单位培养专业审计人员,在专业人员的详细计划下开展相关工作。同时,行政事业单位每年也应该开展多次内容控制建设培训和内部控制督导,保证内部控制制度得到有效执行。(三)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评估体系,提高执行效果。根据当前行政事业单位现状和内部控制目标,建立一套合适的内部控制评估体系,成立独立的评估小组,设定各种定性和定量目标,定期或不定期地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情况进行评估,分出等级并进行适度奖惩,并按规定要求及时完善各项工作,切实提高单位对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通过独立评估,各行政事业单位将更加重视自身存在的问题,并积极整改,从而提高内部控制的执行效果。(四)强化单位管理,提高内部控制监督约束力。内部控制建设是行政事业单位当前的一项长期工作,其内部控制质量高低关键还是取决于单位的内部管理水平。各单位应该重视和加强内部控制,通过设立相对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开展工作,并将内部控制执行情况作为年度目标任务开展工作,从而提高内部控制监督的约束力,强化单位内部管理,最终促进内部控制建设的完善。(五)增加外部监督,促进内部控制的完善。由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非强制性,削弱了其监督评价的效力,因此有必要加强单位内部控制的外部监督,通过审计部门审计、财政部门检查等方式,找出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并积极改进。审计和财政部门有监督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和内部控制工作的职责,其审计检查工作是督促各单位搞好内部控制的重要力量。另外,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以定期聘请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内部控制专项审计,及时发现问题和进行整改,促进单位的内部控制建设。总之,当前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管理存在缺陷,各种违规事件时有发生,需要不断规范各项工作业务流程,完善各种管理制度。因此,行政事业单位急需加强内部控制建设,通过强化宣传培训,提高各部门人员对内部控制的认识,加强内部管理,分析具体业务存在的风险点,进行相关制度建设和监督评价,切实提高各单位内部控制水平,达到对防控和管控经济活动风险、保证资产安全和有效使用的内部控制目标。对内控工作进行评价、反馈篇四行政事业单位为实现管理目标,通过内部授权、预算管理、流程控制、会计控制与监督等方式强化内部管理与业务监督。与经济组织的职能有很大不同,行政事业单位主要以管理和服务为主,比较重视服务性与公益性建设,而对内控制度建设重视程度不够。在实际执行活动中,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内控意识不强,内控制度建设滞后,行政事业单位运行效率低下,有时还会引发社会不满。因此,行政事业单位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结合单位业务运行特点,做好内控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充分发挥内控制度的作用,不断加强内控管理,促进单位运行效率提升,更好地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一、行政事业单位做好内控管理的重要性制定并实施内控制度,目的是为了明确行政事业单位内部职责权限,进行内部制衡,保证管理规范、运营有序,从而提高运营管理效率,服务好经济建设。然而,如果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制度缺失,内控制衡不力,内部运行混乱,将对行政事业单位业务开展不利,影响其职能履行,从而对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不良影响。因此,在当今复杂的形势下,加强内控制度建设,完善内控管理对行政事业单位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有利于强化内部约束,促进内部管理水平提升如果一个组织的内控制度不完善,内部运行环节将会存在较大漏洞,内部缺乏强有力的约束力,将会影响内部运行效率提升,这对组织的发展将极为不利。而通过加强内控制度建设,根据单位实际情况对内控管理进一步优化,堵塞内部管理漏洞,加强内部监督与约束,保障行政事业单位各项业务规范运行。行政事业单位通过完善内控制度,优化运行流程,在内部业务运行中实行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各项业务按流程有序运行,从而保证业务运行方便快捷,有利于管理水平的提升。(二)有利于厉行节约,提高管理与服务效率由于制定了规范化的内控管理制度,行政事业单位的各项管理有据可依,执行管理标准,执行收支预算,按照开支范围与开支标准办理,财务浪费现象将会受到限制,支出主要用于提高管理与服务效率上,从而保证支出管理更规范,用途更合理。在财务报销环节,由于有规范的报账审批流程,以预算为依据,推行公务卡结算,开支中的不合法行为大大减少,费用支出与发票来源都必须合法有据,有利于节约开支,防止资金流失。同时,行政事业单位将更多的支出用在改善管理条件与服务环境上,更好地提供服务,从而有利于管理与服务效率提高。(三)有利于构建完善的管理体系,为国资安全提供保障内控不力,管理混乱,将会造成国资流失,资产利用效率不高,资金风险加大,给行政事业单位发展带来极大的风险隐患。加强内控建设,就要构建完善的内控体系,围绕资产、资金管理做文章,做好制度建设,完善管理流程与运行机制,强化内部岗位责任,采用科学的管理模式使内控管理得到加强,保证资产安全运行,资金运用规范有序。因此,加强内控制度建设,有利于强化内控管理,确保资产安全,并为国有资产安全运行提供保障。二、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制度管理现状分析目前,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制度体系逐步完善,在实践中取得明显成效,然而也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内控意识不强。内控制度执行源于先进内控管理理念,融入了执行者的日常行为中,这是各项制度有序运行的基本保障。然而,在管理实践中不少行政单位的负责人并没有意识到内控管理的重要性,管理者缺乏内控管理知识,缺少先进的内控管理理念,内部意识淡薄。在执行内控制度时,没有意识到内控体系不完善给单位造成的风险,忽视了单位业务营运与管理中的风险。二是内控制度不全,内控方式落后。不少行政事业单位制度建设较为薄弱,内控执行没有实行制度化、规范化。内控管理中的“人治”现象突出,单位领导人的个人影响力较大,而对“领导人”的行为缺乏相应约束,“领导人”对整个内控体系有着极大影响。在制度建设上相对固化,缺乏具体的应对措施,有的照搬其他单位的内控制度,没有结合本单位实际,导致内控制度难以执行,也不能保证内部运行规范有序,约束力不强导致内部实施中风险较大,资金安全保障性差。三是财务预算体系不完善,预算收支执行不严。不少行政单位表面上设计了较为健全的财务制度,而实际运行时并未严格遵守并依此执行。表现为预算意识差,财务预算体系不完善,在预算编制上没有精细化,预算执行不严,并没有严格落实财务收支预算。四是资产管理较为弱化,资产利用率不高。不少行政单位缺乏资产管理的概念,重购入轻管理的现象比较突出。对资产管理不严,没有进行统一登记,没有严格执行领用制度,资产只在某个部门使用,没有在单位内部实现共享,空置率较高。在资产报废上不规范,处置随意,有的处置收益没有入账,导致收益流失。三、行政事业单位加强内控制度建设的优化建议(一)树立先进的内控管理理念,强化内控管理意识要保证一个单位内部控制有序执行,单位领导人就要转变内控观念,解决思想问题。一是行政事业单位领导人要加强内控理念知识学习,树立先进的内部控制管理理念,将这一理念植入到日常管理活动中,在单位形成制度效应,从而对内部管理起到导向作用,时刻加强内控运行情况检查,检验内控制度执行情况,从而保证本单位内控执行规范化。二是要组织内部培训,单位内部要开展内控知识培训,增强员工的内控意识,从而在实践中自觉遵守并按规范要求执行。三是重视风险管理。在新形势下,行政事业单位履职活动中也面临着极大风险,为此要树立风险意识,对风险保持警惕,做好风险管理,对潜在风险高度重视,通过加强内控管理堵塞漏洞,加强防范。(二)构建完善的内控体系,采用科学的内控管理方式要保持内控制度有序实施,必须事先做好内控制度设计,保证内控执行有据可依。目前,不少行政事业单位已经构建了相对完善的内控体系,然而,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单位的业务性质发生了较大变化,特别是在改革不断深入的情况下,原有的内控制度与改革的要求不相适应,需要对相关制度进一步清理、优化,使之更趋完善,从而对单位业务运行和内部管理起到指导作用。这就需要进一步对单位职能与业务性质进行分析,结合单位实际,进一步构建完善的内控体系,确定部门、岗位职责权限,确保运行流程精简高效,执行规范有序。为此,还需要选择科学的内控管理方法,在对内控制度进行评估的基础上,减少“人治化”的影响因素,重点是对单位“一把手”进行权力约束,对“关键人”加强监控,保证内控实施制度化。(三)充分发挥预算管理的作用,增强预算约束力在内控执行中,行政事业单位需要一定的财力支撑,财务工作为行政事业单位各项业务运行提供着重要保障。因此,行政事业单位必须加强财务制度建设,结合单位实际对现有制度进一步优化,促进财务管理效率提升。而在财务内控中,要充分发挥预算管理的作用,要以“预算”为统领,对单位的收支活动进一步规范,遵行先有预算后有执行的原则,保证财务活动接受预算约束,从而增强预算管理功能。一是要做好预算编制工作。要按照财政规定的预算口径,结合单位的具体情况,将预算做实、做细,精准到具体项目。二是实行全口径预算管理。将财务收支全部纳入预算范围,保证预算的完整性。在预算中要有详细的资金计划,保证资金科学调度,对应当纳入政府采购的项目要单独列示,编制政府采购计划,保证采购工作规范有序,执行有据。三是加强预算执行监督。行政事业单位可将财务预算责任分解、落实到具体责任单位,与其业务管理工作对接,按月进行预算收支兑现,检查预算执行情况,提高财务预算管理效能。(四)构建完善的资产管理体系,加强资产的科学利用资产管理在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中属于一个弱项,必须引起行政事业单位的高度重视。要构建完善的资产管理体系,加强购入、领用管理,做好资产使用效益评价。要引入资产管理信息体系,将单位资产全部纳入信息系统,运用先进的信息系统促进资产管理的科学化,对资产在单位内部统一调配,跟踪管理,在内部实行共用共享,提高资产利用率。对内控工作进行评价、反馈篇五根据财政部、证监会等部门联合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等规定以及《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的有关要求,我们对杭州初灵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或本公司)的内部控制建立健全与实施情况进行了全面的检查,并就内部控制设计和运行中存在的缺陷进行了认定,在此基础上对本公司内部控制建立的合理性、完整性及实施的有效性进行了全面的评价。现将公司公司财务报表相关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情况报告如下:一、内部控制评价组织实施的总体情况公司董事会一直十分重视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健全工作,结合本次年度财务报表审计,董事会组织内部人员对公司截止12月31日的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情况进行了全面的检查,并授权审计委员会与外部审计机构进行了充分沟通,广泛征询外部审计师的意见,在此基础上出具了20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本报告于4月19日经公司董事会批准。二、内部控制责任主体的声明在公司治理层的监督下,按照财政部、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等五部委联合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以及《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等相关规定,设计、实施和维护有效的内部控制,并评价其有效性是本公司管理层的责任;公司主要负责人对内部控制评价结论的真实性负责。三、内部控制评价的基本要求1.内部控制评价的原则遵循全面性、重要性和独立性原则,确保本次评价工作独立、客观、公正。2.内部控制评价的内容(1)以内部环境为基础,重点关注:治理结构、发展战略、机构设置、权责分配、不相容岗位是否分离、人力资源政策和激励约束机制、企业文化、社会责任等。(2)以生产经营活动为重点,重点关注:资金筹集和使用、采购及付款、销售及收款、生产流程及成本控制、资产运行和管理、对外投资、关联交易、对外担保、研发等环节。(3)兼顾控制手段,重点关注:预算是否具有约束力、合同履行是否存在纠纷、信息系统是否与内部控制有机结合、内部报告是否及时传递和有效沟通等。3.内部控制评价的依据根据《公司法》、《证券法》、《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等法律、法规以及《深证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深证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等相关规定。4.内部控制评价的程序和方法(1)评价程序:成立评价小组,制定评价方案;现场检查;评价小组研究认定内部控制缺陷;按照规定权限和程序报董事会审议批准。(2)评价方法:组成评价小组综合运用个别访谈、专题讨论、穿行测试、统计抽样、比较分析等多种方法,广泛收集本公司内部控制设计和有效运行的证据,研究认定内部控制设计缺陷和运行缺陷。四、内部控制的建立与实施情况(一)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遵循的目标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的目标是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二)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遵循的原则1.全面性原则。内部控制应当贯穿决策、执行和监督全过程,覆盖公司的各项业务和事项。2.重要性原则。内部控制应当在全面控制的基础上,关注重要业务事项和高风险领域。3.制衡性原则。内部控制应当在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业务流程等方面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同时兼顾运营效率。4.适应性原则。内部控制应当与公司经营规模、业务范围、竞争状况和风险水平等相适应,并随着情况的变化及时加以调整。5.成本效益原则。内部控制应当权衡实施成本与预期效益,以适当的成本实现有效控制。(三)公司内部控制基本框架评价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等规定,公司建立与实施有效的内部控制,应当包括下列要素:(1)内部环境;(2)风险评估;(3)控制活动;(4)信息与沟通;(5)内部监督。从这五个要素进行全面评价,本公司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和实施情况如下:1.内部环境(1)治理结构公司已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本公司章程的规定,建立了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和议事规则,明确决策、执行、监督等方面的职责权限,形成科学有效的职责分工和制衡机制。1)制定了《股东大会议事规则》,对股东大会的性质、职权及股东大会的召集与通知、提案、表决、决议等工作程序作出了明确规定。该规则的制定并有效执行,保证了股东大会依法行使重大事项的决策权,有利于保障股东的合法权益。2)公司董事会由7名董事组成,设董事长1人,其中独立董事3名。下设战略委员会、审计委员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提名委员会四个专门委员会;专门委员会均由公司董事、独立董事担任。公司制定了《董事会议事规则》、《独立董事工作制度》、《独立董事年报工作制度》、《战略委员会议事规则》、《审计委员会议事规则》、《薪酬与考核委员会议事规则》、《提名委员会议事规则》,规定了董事的选聘程序、董事的义务、董事会的构成和职责、董事会议事规则、独立董事工作程序、各专门委员会的构成和职责等。这些制度的制定并有效执行,能保证专门委员会有效履行职责,为董事会科学决策提供帮助。3)公司监事会由3名监事组成,其中1名为职工代表。公司制定了《监事会议事规则》,对监事职责、监事会职权、监事会的召集与通知、决议等作了明确规定。该规则的制定并有效执行,有利于充分发挥监事会的监督作用,保障股东利益、公司利益及员工合法利益不受侵犯。4)公司制定了《总经理工作细则》,规定了总经理职责、总经理办公会、总经理报告制度、监督制度等内容。这些制度的制定并有效执行,确保了董事会的各项决策得以有效实施,提高了公司的经营管理水平与风险防范能力。(2)内部组织结构公司设置的内部机构有:研发部、产品支撑中心、综合服务部、采购部、生产部、市场部、证券投资部、财务部、内部审计部。通过合理划分各部门职责及岗位职责,并贯彻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的原则,使各部门之间形成分工明确、相互配合、相互制衡的机制,确保了公司生产经营活动的有序健康运行,保障了控制目标的实现。(3)内部审计机构设立情况公司董事会下设审计委员会,根据《审计委员会议事规则》等规定,负责公司内、外部审计的沟通、监督和核查工作。审计委员会由3名董事组成,独立董事2名,其中有1名独立董事为会计专业人士,且担任委员会召集人。审计委员会下设内审部,内审部结合内部审计监督,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监督检查。内审部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内部控制缺陷,按照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程序进行报告;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有权直接向董事会及其审计委员会、监事会报告。(4)人力资源政策公司制定了有利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人力资源政策,包括:员工的聘用、培训、辞退与辞职;员工的薪酬、考核、晋升与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单元装修合同范例
- 公路沥青购买合同模板
- 建筑木工材料出售合同范例
- 客车采购合同范例
- 公司与员工股权合同模板
- 卖房协议 合同范例范例
- 工装供货合同范例
- 冠名及赞助合同范例
- 人事助理聘用合同范例
- 工程承包施工合伙合同模板
- GB 40163-2021 海运危险货物集装箱装箱安全技术要求
- 小学主题班会 四年级英语家长会 全国通用(共15张PPT)
- 住房公积金贷款申请表
- DB32∕T 2860-2015 散装液体化学品槽车装卸安全作业规范
- 中端门店商务酒店运营管理HOTEL制度 亚朵人力资源部 14号 亚朵总部晋升制度-述职模板
- 呼吸衰竭课件
-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考试试卷》(附答案解析)
- 机械加工车间低压配电系统及车间变电所设计【精选文档】
- 危重患者护理质量检查月度分析总结
- 砌体结构承载力计算
- 北京大学数字图像处理(冈萨雷斯)(课堂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