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理论基础知识必背可打印_第1页
教育理论基础知识必背可打印_第2页
教育理论基础知识必背可打印_第3页
教育理论基础知识必背可打印_第4页
教育理论基础知识必背可打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育心理学

教学心理

Q:请简要阐述课堂问题及应对

A:1.一般可分品德方面的和人格方面的:品德方面的问题行为,是指那些直接指

向环境和他人不良行为,如攻击性行为、破坏性行为、不听从行为,易被发觉;

人格方面的问题行为是与同学共性关联在一起的不良行为,如孤僻退缩、焦虑抑

郁等,不易察觉。

2.导致同学问题行为的缘由概括有三点:

(1)同学的人格特点、生理因素、挫折经受等;

(2)老师的教学技能、管理方式、微信等;

(3)校内外的环境,如大众传媒、家庭环境、课堂座位编排。

3.关于课堂问题行为的应对,老师可以实行的措施有:

(1)运用乐观的言语和非言语手段调控;

(2)合理运用惩处;

(3)进行心理辅导。

Q:如何维持课堂纪律

A:1.建立有效的课堂规章。

2.合理组织课堂教学。

3.做好课堂监控。

4.培育同学的自律品质。

心理健康与老师心理

Q:请简要论述心理健康标准。

A:1.对现实的有效知觉;

2.自知、自尊、自我接纳;

3.自我调控力量;

4.与人建立亲热关系的力量;

5.人格结构的稳定与协调;

6.生活热忱与工作高效率。

Q:请简要阐述对考试焦虑症的认知及如何治疗。

A:1.症状:

(1)心情方面:紧急担心,忧心忡忡。

(2)留意和行为方面:留意力集中困难,极端敏感、对稍微刺激过度反应、难打算。

(3)躯体症状方面:心跳加快,过度出汗等。

同学中常见的焦虑反应是考试焦虑。其表现是随着考试接近,心情极度紧急。考

试是留意力不集中,知觉范围变窄,思维刻板,消失惊慌,无法发挥正常水平。

2.缘由:

(1)学校的统考和应试教育体制使同学缺乏内在自尊。

(2)家长对子女期望过高。

(3)同学的共性过于争强好胜,缺乏对于失败的耐受力等。

3.治疗方法:

(1)采纳肌肉放松、系统脱敏等方法。

(2)采纳认知校正程序,指导同学在考试中使用正向的自我对话。

(3)熬炼同学的性格,提高挫折应对力量。

Q:请简要阐述心理辅导的基本原则。

A:1.面对全体同学的原则。

2.预防与进展相结合的原则。

3.敬重与理解同学相结合原则。

4.同学主体性原则。

5.个别化对待原则。

6.整体性进展原则。

Q:简要阐述新手型老师与专家型老师的区分。

A:1.课时方案的差异:与新老师相比,专家老师的课时方案简洁、敏捷、以同学

为中心,并具有预见性。

2.课堂教学过程的差异:两者在课堂规章的制定与执行、维持同学留意、教材内

容的呈现等方面都有差异。

3.课后评价的差异:新老师的课后评价要比专家老师更多地关注课堂中发生的

细节,而专家老师则多谈论同学对新材料的理解状况和他认为课堂中值得留意

的活动。

Q:请简要阐述老师专业成长的途径。

A:1.观摩和分析优秀老师的教学活动。

2.开展微格教学。

3.进行特地训练。

4.反思教学阅历,又称反思性实然或反思性教学。

学习心理

Q:简述耶克斯-多德森定律的内容

A:“耶克斯-多德森定律”表明,动机不足或过分剧烈,都会影响学习效率。

1.动机的最佳水平随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在比较简洁的任务中,工作效率随

动机的提高而提升;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动机最佳水平有渐渐下降的趋势。

2.一般来讲,最佳水平为中等强度的动机。

3.动机水平与行为效率呈倒U型曲线。

Q:简述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A:马斯洛认为,人类的需要是分层次的,由低到高。它们是生理需要、平安需

要、归属与爱的需要、敬重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1.生理需要和平安需要虽然并不直接推动学习,却是保证同学进行有效学习的前

提条件。者两种需求得不到满意,不仅学习活动无法进行,而且会导致同学消失

身心疾病。

2.归属与爱的需要是同学交往的动力,在学校环境中,师生交往、同伴交往既是

学习的条件,也是学习的内容。

3.敬重的需要是推动同学学习的重要动力,同学努力学习以获得他人的敬重,并

从中感受到自己的力量与价值,获得自信念。这一需要得不到满意,就会产生自

卑感。

4.自我实现的需要推动人发挥自己的潜能,是学校教育应加以培育的。

Q:简述维(韦)纳归因理论及其教育意义

A:1.归因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维纳把人经受过的事情的成败归结为六种缘由,即力量、努力程

度、工作难度、运气、身体状况、外界环境;

又把上述六项因素按各自的性质,分别归入三个维度: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

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掌握归因和不行掌握归因。

2.教育意义:

(1)依据同学的自我归因,可猜测以后的学习动机。

(2)同学的自我归因虽未必正确,但却是重要的。

(3)长期消极归因不利于同学共性成长。

(4)老师反馈是影响同学归因的重要因素。

Q:如何培育与激发同学的学习动机?

A;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

2.依据作业难度,恰当掌握动机水平。

3.充分采用反馈结果,妥当进行奖惩。

4.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同学连续努力。

Q:中学校常见的学习策略都有哪些?

A:一般来讲,学习策略可分为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三种。

1.认知策略是信息加工策略,包括复述策略、精加工策略和组织策略等。

2.元认知策略是对信息加工过程进行调控策略,包括方案策略、监控策略和调整

策略;

3.资源管理策略则是帮助同学管理可用的环境和资源的策略,对同学的动机具有

重要的作用。包括学习实践管理、学习环境设置、学习努力和心境管理、学习工

具的采用、社会性人力资源的采用等。

Q: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有哪些?

A:1.学习材料之间的共同要素或相像性。

2.原有学问阅历的概括程度。

3.学习情境的相像性。

4.学习的定势和态度。

5.认知结构的特点。

6.学习策略的水平。

Q:如何为了促进迁移而教

A:1.精选教材。应选择哪些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科学成果作为教材的基本内容。

2.合理编排教学内容。使教材达到结构化、一体化、网络化。

3.合理支配教学程序。无论是宏观的整体的教学规划还是微观的每一节课的教

学活动,都应体现迁移的规律。

4.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性。

Q:简述操作技能的形成阶段

A:操作技能的形成可以分为操作定向、操作仿照、操作整合与操作娴熟四个阶

段。

(1)操作定向。了解操作活动的结构与要求,在头脑中建立起操作活动的定向映

象的过程。

(2)操作仿照。将头脑中形成的定向映像以外显的实际动作表现出来。

(3)操作整合。把构成整体的各动作要素,依据其内在联系联结成为整体,形成

操作活动的序列,获得有关操作活动的完整的动觉映像。只有通过整合,各动作

成分才能协调。

(4)操作娴熟。操作娴熟指所形成的动作方式对各种变化的条件具有高度的适应

性,动作的执行达到高度的完善化和自动化。

Q:简述操作技能的培训要求

A:1.精确的示范与讲解。

2.必要的适当的练习。

3.充分而有效的反馈。

4.建立稳定而清楚的动觉。

Q:简述心智技能的形成阶段

A:⑴原型定向:了解原型的活动结构,从而使主体明确活动的方向,知道该做哪

些动作和怎样去完成这些动作。

(2)原型操作:依据心智技能的实践模式,把主体在头脑中建立起来的活动程序

方案,以外显的操作方式付诸实施。

(3)原型内化:智力活动的实践模式(原型)向头脑内部转化,由物质的、外显

的、绽开的形式变成观念的、内潜的、简缩的形式的过程。

Q: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有哪些?

A:1.问题情境。

2.已有学问阅历。

3.定势与功能固着。

4.原型启发。

Q:试述同学问题解决力量的培育

A:1.提高同学学问储备的数量和质量。

2.教授与训练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3.供应多种练习机会。

4.培育思索问题的习惯。

Q:如何培育同学的制造性思维?

A:1.创设有利于创作性产生的环境。

2.留意制造性共性的塑造。

3.开设培育制造性的课程,教授制造性思维策略。

Q:简述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条件。

A:1.外部条件

(1)家庭教养方式。民主、信任、容忍的家庭教养方式,有助于儿童良好态度与

品德的形成与进展。

(2)社会风气。社会上良好与不良风气都有可能影响到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3)同伴群体。同学试图是自己的言行态度与同伴群体保持全都,已得到同伴群

体的接纳和认可。因此,同学的态度与道德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他们所归属的

同伴群体的行为准则和风气影响。

2.内部条件:

(1)认知失调。认知失调是态度转变的先决条件。

(2)态度定势。态度定势常常支配着人对事物的预料与评价,进而影响着是否接受

有关的信息和接受的量。

(3)道德认知。态度与品德的形成与转变取决于个体头脑中已有的道德准则和法律

规范的理解水平和把握程度,取决于已有的道德推断与水平。

(4)个体的智力水平、受教育程度、年龄等因素也对态度与品德的形成与转变有不

同程度的影响。

心理进展及个别差异

Q:简述皮亚杰认只进展阶段理论。

A: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从诞生到成人的认知进展不是一个数量不断增

加的简洁累积过程,而是伴伴同化性的认知结构的不断再构,使认知进展形成几

个按不变挨次相继消失的时期或阶段。他将从婴儿到青春期的认知进展分为感知

运动、前运算、详细运算和形式运算等四个阶段。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这一阶段儿童的认知进展主要是感觉和动作的分

化。儿童只能依靠自己的肌肉动作和感觉应付环境中的刺激。思维也开头萌芽,

并获得“客体永久性”概念(即知道某人或某物虽然现在看不见但仍旧存在

的)。

(2)前运算阶段(2—7岁):这个阶段的儿童的各种感知运动图式开头内化为表象或

形象模式,特殊是语言的消失和进展。思维特征主要表现在:①消失了语词或其

他符号,开头消失表象和形象图示;②不能理解守恒原理,思维具有不行逆性;

③泛灵论:认为外界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的。④一切以自我为中心。

(3)详细运算阶段(7—11岁):这个阶段的儿童正在学校阶段读书,认知主要特征

为:①具有了抽象思维,思维可以逆转,能够进行规律推理。②获得了长度、提

及、重量和面积等方面的守恒关系;③去自我中心;④详细规律思维(例:可依

据详细事务推断其大小)

(4)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这一阶段的儿童思维已超越了对详细的可感知的事

物的依靠,便形式从内容中解脱出来,进入形式运算阶段。儿童的思维超越了对

详细可感知事物的依靠,进展水平已接近成人,能够解决抽象问题,解决问题的

方法也更具有规律性和系统性。思维以命题形式进行,能够依据规律推理、归纳

或演绎的方式解决问题。

Q:简述埃里克森人格进展阶段理论。

A:埃里克森认为,人格的进展是一个渐渐形成的过程,必需经受八个挨次不变的

阶段,其中前五个阶段属于儿童成长和接受教育的时期。分别是:

(1)基本信任感对基本不信任感(0岁T.5岁);

(2)自主感对耻辱感与怀疑(2岁-3岁);

(3)主动感对内疚感(4岁-5岁);

(4)勤奋感对自卑感(6岁-11岁);

(5)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岁-18岁);

(6)亲热感对孤独感(成年早期);

(7)繁殖感对停滞感(成年中期);

(8)自我整合对无望感(成年晚期

学习理论

Q:简述加涅学习结果的分类

A:1.言语信息的学习

2.才智技能的学习

3.认知策略的学习

4.动作技能的学习

5.态度的学习

Q: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的教育意义是什么?

A:(1)在学习过程中,老师应当允许同学犯错误,并鼓舞同学多尝试,从错误中学习,

这样获得的学问才会更坚固。

(2)在实际教育过程中,老师应努力使同学的学习能得到自我满意的乐观效

果,防止一无所获得到消极的后果。(效果律)

(3)在学习过程中,应加强合理的联系,并留意学习结束后不时地进行练习。

(练习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