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威海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M00/13/13/wKhkGGaa8LyADrxsAAIMDS5Ri4g869.jpg)
![山东省威海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M00/13/13/wKhkGGaa8LyADrxsAAIMDS5Ri4g8692.jpg)
![山东省威海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M00/13/13/wKhkGGaa8LyADrxsAAIMDS5Ri4g8693.jpg)
![山东省威海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M00/13/13/wKhkGGaa8LyADrxsAAIMDS5Ri4g8694.jpg)
![山东省威海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M00/13/13/wKhkGGaa8LyADrxsAAIMDS5Ri4g869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二语文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天文学史研究的核心内容主要是人类对天体、天象认识和研究的历史,以历史上的世界模型、天文仪器、天文观测等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中科学水平的发展和逐步提高的过程。但事实证明,如果仅仅从知识发展史的角度,把天文学史的研究目标放在对历史上天文学知识“科学性”的挖掘与论证上,就会使这一领域的工作产生很大局限性,也难以产生更大的知识效应。其实,与一般科学门类一样,天文学也是人类知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类文明史上发挥过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从文明史角度探讨天文学历史就十分必要。首先,天文学是文明发展过程中出现最早的自然知识类别之一,自然会成为早期文明研究的重要内容。在谈到“研究自然科学各个部门的顺序的发展”时,恩格斯把天文学作为最早出现的自然科学部门:“首先是天文学——单单是为了定季节,游牧民族和农业民族就绝对需要它。”尽管恩格斯在这里只举了“定季节”的例子,但他关于天文学知识是最早形成体系的自然知识的这一判断却是合理的。因为,认识时间和空间的一些基本秩序和规律,以此来安排自己的各种活动,这无疑是早期文明发展中需要解决的一个十分基础的问题。很难想象,在年月日时不分、东西南北不排的情况下,一个文明会怎样对自己的社会活动进行组织和管理。其次,尽管今天所说的天文学一词源于希腊名词“星”和“规则”或“认识”的组合,但这并不是说在希腊人之前没有天文学,更不是说在希腊之外就没有天文学。由于其重要性,天文学在世界各大文明中都得到系统发展,从而成为这些文明发展史研究中的重要课题。埃及、两河流域、印度、中国,古时都存在着与此相对应的知识领域,只不过它们在名称、形式、方法和关注重点上可能有这样或者那样的不同。这样的异同之中,往往潜藏着文明的密码。而随着各文明中社会活动的多样化和复杂化发展,人们对时间和空间知识系统化和精细化程度的要求也会不断提高,由此推动着天文学持续发展。同时,天文学同其他社会、文化和知识单元之间也会发生更复杂的融合与互动,由此就会产生更多值得认真研究的问题。
最后,天文学还是跨文明交流中非常活跃甚至带有先导性的知识门类,因此天文学交流史往往也是文明交流史研究的重要内容。例如,古希腊吸收了两河流域和埃及天文学中的大量内容,天文学在从希腊到阿拉伯和后来返回欧洲的大传播中也都属于优先被翻译的知识领域。与天文学硬核科学内容交流传播相伴的,往往还有大量软性的文化内容。而不管是硬性的内核还是软性的附带物,都会在同本土知识的冲撞与融合中产生进一步变形和发展,成为引人入胜的复杂学术问题。天文学是中国古代最为发达的自然知识领域之一,在古代诸文明的天文学中完全独树一帜。而从有史可考的时代开始,天文学就同天子和政权的权威性产生了密切联系,官方也设有专门的职官和机构对之进行组织和管理,从而成为一门地地道道的“官学”。从可见的史料来看,这个传统一直延续到清朝,基本未见中断。而从西汉时期开始,这门“官学”在历朝的发展情况还被记入官修正史之中,成为其中的“天文志”和“历志”。这时,中国古代天文学的官学系统已经基本形成。正史的篇章划分其实也代表了中国古代官方天文学体系中存在的两大核心分支,也就是所谓的“天文”和“历法”。“天文”所覆盖的内容主要包括天之体、天象监测、时间服务和天文仪器,而“历法”则覆益日月五星运动研究、历书推算和天象预报等内容。除了这些属于今天所说科学范畴的内容,“天文”中还包括天象占,“历法”则包含每日神煞和宜忌的安排。当代对中国天文学史的研究大部分还是从纯知识史展开的,相对而言,从文明史角度展开的研究相对较少,其中最系统的一部代表作是李约瑟所著《中国科学技术史》中的“天文学卷”。李约瑟把中国古代天文学放在文明史的大背景下,以西方天文学的发展为参照系,讨论了中国古代天文学从起源发展,到明清时与欧洲天文学合流,最终形成普适性近代天文学的过程。从文明史角度研究中国天文学史,最重要的是要突破单纯的知识史进路,把对天文学知识的历史探讨放到文明大框架中。近年来,在天文考古学领域涌现出的一系列作品,在探讨天文知识的早期发展及其文化角色方面也给了我们很多新的启示。接下来应该进一步整合这些方面的研究,探索新研究范式,开拓新研究方向,进一步推动天文学史与文明史深度融合。
(摘编自石云里《文明史视野中的古天文学史研究》)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天文学主要从知识发展史和文明史角度,研究人类对天体、天象认识和研究的历史。B.早期文明需要依据时间和空间的基本秩序和规律安排活动,而天文学知识发挥了作用。C.天文学起源于希腊,在世界各大文明都有系统发展,它有助于了解不同文明的特点。D.天文学的跨文明交流带动文化内容的传播,后者在与本土知识的冲撞融合中变形和发展。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早期文明中天文学是人类组织和管理社会活动的关键,可见天文学是最早出现的自然知识门类。B.人们对时空知识的要求不断提高,与其他门类融合互动的日渐复杂,都将持续推动天文学的发展。C.中国天文学的发展与其“官学”身份密不可分,这是它能在诸文明的天文学中独树一帜的重要原因。D.李约瑟的研究表明,天文学史研究不应脱离文明史的背景,也提示了天文学史研究的视角应多元化。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天文学”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自有史可考以来,中国天文学便成为官学,而其知识被写入官修正史则始于西汉。B.官修正史以天文和历法划分篇章,它们也是中国古代官方天文学体系的核心分支。C.天象占、每日神煞、宜忌安排等是中国古天文学的内容,但不属于今天的科学范畴。D.早期古代天文学带有本土特点,经过多文明融合,最终发展为普适性的近代天文学。4.关于本篇科学论文的特点,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开头先界定核心概念,接着提出问题,进而清晰地确定文章的研究内容及价值。B.引用恩格斯的论断,使文章关于天文学在文明发展中的地位的论述更具权威性。
C.文章加点两处分别设置限定条件,体现科学论文语言的严谨性和结论的科学性。D.文章以李约瑟的代表著作为例,证明从文明史角度进行天文学史研究的人很少。5.文章从三个方面论述从文明史角度探讨天文学历史的必要性,其顺序能否颠倒?请简要分析。(5分)(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我有一片戈壁李琸那一天,我突然出现在这片戈壁油区,茫然地看着班车挽起的尘土尾巴缓缓地落到地上,班车消失于一个山包拐弯处。光秃秃的土地,从我脚下铺向远处的青克斯山,山上则是火烧火燎后般的苍寥景象。志平师父站在我对面。他的手脸和戈壁一个色,深浅褶皱里藏着条条黑色油污,像是岁月的符印贴在脸上。他穿一身被油污腌得可以挂住蟑螂的红工服,手持一根新折的红柳枝,帽檐转到后脑勺。如果不是看到他手里的红柳枝在摇晃,会让人怀疑他就是一个套着衣服的铜像。很多天后我才知道,这是我们采油班的传统:徒弟报到那天,师父要接,不管手头有什么要紧的活儿。“嘁。”他说,从红柳枝上掐掉一小段,衔在嘴巴里,上下打量我。我不妥协地把背着黑背包的腰板伸得直直的,崭新的红色工裤、工服、工帽和土黄色夏工靴,是合规的三穿一戴,白色手套耷拉着手指塞进裤子口袋。点缀着粉色桃心的飞巾缠脖,黑色口罩遮脸,墨镜让我的视野镀上一层茶色。①我还找裁缝收了肥肥的裤腿,勾勒出细长的腿形,露出纤细骨感的脚踝。当然,现在脚踝被工靴筒掩了进去,刚下车走的那几步路,脚踝骨被靴筒磨来磨去,下次得穿上过踝的袜子。师父拿着红柳枝的手背在后面,像是一个私塾老先生拿着戒尺,他围着我转了一圈后,猫着身子睁大眼睛看我的墨镜和耳机——我的耳机里正单曲循环刘若英的《原来你也在这里》——“嗯,我没收一个瞎徒弟。”他吐掉嘴里的红柳枝,“看,现在驴头停在了上死点。相反,驴头把头低得不能再低了,就是下死点。”他做着仰头和低头的动作,帽子几度要掉下来。我顺着红柳枝看过去,明白了他所说的就是采油工们使用的磕头机。朱漆驴头高高昂起,这戈壁荒漠的天仿佛被这钢铁巨兽扬起的头擎着的。当它俯冲下来,天就要塌下来了。他用红柳枝依次指着游梁、横梁、连杆、曲柄,在他的声音里,戈壁的形状也成了这磕头机各部件的形状,长、圆、扇、方、梯,缺口的、圆满的。他突然将教杆空中一挥,得意地说:“②我成群的钢铁驴牲就养在这片庄稼地里,我只要鞭子一挥,它们就齐扬齐俯,它们是我指挥有方的兵马。”他的目光顺着红柳枝,指向了天空,俨然一个将军。每台磕头机有每台磕头机俯扬的频率,正在我们周围远远地、错落有致地上扬下俯,而不是他说的齐扬齐俯。
“确实,一台台巨大的压水井上下起伏着。”我想起老家院子里的压水井脱口而出,抽油机抽出油的原理和压水井压出水的道理差不多。他教杆空中一挥,发出嘶鸣声。“(a)什么压水井,你见过十米高的压水井吗?”他下巴随着背后不远处一台磕头机高高地扬起来,做出不容冒犯的表情。首次见面,确实不应该顶撞师父。我压低语气欲挽回说:“确实不是压水井,因为没有压把。”“嘁。”听到这,他立刻又气不打一处来,“我的驴牲口啥也不缺。”他跑到磕头机尾部,指指刹把说,“看到没,这是我驴牲口的驴尾巴,比你压水井的压把高级多了吧?”我看到他的唾沫星子在阳光里闪着光。“是,什么也不少,你看,你的驴脸上还一排大牙呢。”我指着驴头上的那几个洞洞,说完,便看到他的驴牲口正翻着嘴唇低笑,我也笑得前仰后合。他又折断教杆上的一截红柳枝塞进嘴巴里。多少日后,我才从他吞云吐雾的架势里知道,油区不让抽烟,他用这种方法来纾解烟瘾。他松开刹把,也就是他说的驴尾巴,按下绿色启动按钮,磕头机哐当哐当地运转起来,突然有了生气。脸上被汗水蛰得有点疼痒。“师父,今天咱们可以下课了吧?”把口罩、飞巾统统扔到地上那一瞬,炎热的戈壁送来缕缕清凉。我贪恋地呼吸着脱尘带土的空气,不远处正在钻新井,推土机正在推钻井井场。耳机里在唱:“请允许我尘埃落定,用沉默埋葬了过去,满身风雨我从海上来,才隐居在这沙漠里。”实习期结束后,我开始拎着一把管钳、提着一桶清洗剂巡井。从一台磕头机到另一台磕头机,一天要走十几公里的巡井路,那是被人脚踩和独轮车车轮碾压出来的路。
“这里的采油工已经换了好几茬了。”师父驻足感叹,我蹲下来观察他的脚尖印出未的脚窝,有轻有重,各怀心事。巡井路弯弯曲曲、宽窄不一,猪毛菜给一截巡井小路串联起珠翠项链。③等到了深秋,猪毛菜开花,姹紫嫣红,就像给小路戴上了花环。我猜我之前的女师傅是个极爱美的人,才有心收集起猪毛菜的种子,撒播在这条巡井小路上,给我的心情也戴上了项链和花环。师父走到一台磕头机前,开始操纵刹车。但是手刹蹄片老化,反复了几次,还是抱不死刹车轮,磕头机一再溜车。他失落地跟我说:“这些磕头机是不是和我一样,老了?”我开玩笑说:“天天有闲力气对我‘嘁’,怎么会老呢?”他没有接我的话,说起自己刚上班的时候,油田开发早期,内部注水,就可以将地层压力保持在原始状态,自喷采油的势头也很好,于是在那时候有人提出“却磨杀驴头”。“咱们驴牲口也争气。”“别看这个师、那个员,嘴上都还没长毛,能和我这个老采油比?”“我的驴牲口,我会不知道它们的驴脾气?犯脾气了,井口的温度压力就上来。你哄哄它们不就好了?”“虽然新技术层出不穷,但是老智慧永不过时呀。(b)它不就是一台压水井吗?简单的机械原理。”他每一段话,都要停顿一段时间。④远处,一前两后,三只黄羊在梭梭[注]间赛跑,扬起十二只蹄。“这戈壁路长着呢,以后还是你们年轻人走。我还有一年就退休了。”他语气耷拉下来。我有点儿心酸,没有接一句话。夏雷破空而来,大雨漫漶而至。伫立在这突至的风雨中,放眼望去,上百台磕头机依旧在扬俯起伏。我仿佛听到,有种声音正在挣脱磕头机和我的身体。我们扔掉手里的工具,仰起头朝向密密匝匝砸下来的雨滴,把头昂成了磕头机。我看到驴叫声五光十色地冲向了天空。我在这些声音里认出了自己的声音。(有刷改)[注]梭梭,荒漠中的固沙植物。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开头写“我”来到戈壁油区报到,“突然”一词体现“我”刚到戈壁时的茫然与不和谐。B.志平师父喜欢对我喊“嘁”,既体现他的独特个性,又表现对“我”这个新徒弟的不在意。
C.耳机里的歌词出现在文中,含蓄地表达了“我”告别旧日来到戈壁、初次参加工作的内心感受。D.结尾写我们迎着风雨伫立、把头昂成磕头机、和磕头机一起叫嘁,充满激情与积极向上的力量。7.下列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句①写“我”报到时将“合规的三穿一戴”做了细节上的改动,这透露出女孩爱美的心思。B.句②采用借喻手法,把磕头机比作钢铁驴牲、把戈壁比作庄稼地,写出师父朴素而热烈的情感。C.句③写巡井小路上猪毛菜深秋开花时的景象,暗示终有一天“我”也会成长为戈壁中的奇迹。D.句④宕开一笔写三只黄羊奔跑的情形,具有画面美,也暗指年轻人接续成长的生机与活力。8.文中(a)(b)画波浪线的两处表述似乎矛盾,请谈谈你的理解。(6分)9.作者曾说:“我庆幸的是,我本身就是一名采油工,我在书写他们,而我就是他们。”请结合文本分析作者是如何“书写他们”的。(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材料一:余自幼,诗文不喜平熟。丙辰,诸征士集京师,独心折于山阴胡天游稚威。尝言:“吾于稚威,则师之矣;吾于元木、循初,则友之矣;其他某某,则事我者也。”元木者周君大枢,循初者万君光泰也。稚威骈体文,直掩徐、庾,散行耻言宋代,一以唐人为归。诗学韩、孟,过于涩拗,今录其近人者。丁巳春,子与元木、循初同在稚威寓中,夜眠听雨,元木见赠一篇,诗甚奇诡,不能备录。壬中岁,余起病至长安,元木再赠七古。起句云:“忆昔相见长安邱,志气如虹挂千里。狂飞大句风雨来,头没酒杯笑不已。”兵乃替余少时写照。元木廷试报罢,果毅公讷亲延为上客。每公余之暇,命讲《通鉴》数则,亦想见当日公卿风雅也。(节选自袁枚《随园诗话》第七卷)材料二:
诗分唐、宋,至今人犹恪守。却不知诗者,人之性情:唐、宋者,帝王之国号。人之性情,岂因国号而转移哉?亦犹道者,人人共由之路,而宋儒必以道统自居,谓宋以前直至孟子,此外无一人知道者。是谁欺?欺天乎?七子①以盛唐自命,谓唐以后无诗,即宋儒习气语。倘有好事者,学其附会,则宋、元、明三朝,亦何尝无初、盛、中、晚之可分乎?节外生枝,顷刻一波又起。……人或问余以本朝诗谁为第一,余转问其人:《三百篇》以何首为第一?其人不能答。余晓之曰:诗如天生花卉,春兰秋菊,各有一时之秀,不容人为轩轾。音律风趣,能动人心目者,即为佳诗,无所为第一、第二也。有因其一时偶至而论者,如“不愁明月尽,自有夜珠来”一首,宋居沈上②:“文章旧价留鸾掖,桃李新阴在鲤庭”一首,扬汝士压倒元、白是也。有总其全局而论者,如唐以李、杜、韩、白为大家,宋以欧、苏、陆、范为大家是也。若必专举一人以覆盖一朝则牡丹为花王兰亦为王者之香。人于草木,不能评谁为第一,而况诗乎?(节选自袁枚《随园诗话》第六卷)[注]①七子。明代文学流派,主张以复古为革新。②宋、沈,即宋之间和沈佺期,初唐著名诗人。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若必专举一人以覆盖一朝则牡丹为花王兰亦为王者之香。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师,以……为师。与《种树郭橐驼传》“非有能硕茂之也”的“硕茂”用法相同。B.归,归向,意即最好。与《项脊轩志》“后五年,吾妻来归”的“归”含义不同。C.廷试,又称殿试,是科举考试的最高一级,由皇帝亲自策问,在朝廷上举行。D.轩轾,古时车前高后低,向上仰为“轩”,反之为“轾”。用以比喻高低优劣等。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地方举子会聚京师时,袁枚对胡稚威最是佩服。在袁枚心里,胡稚威的地位高于周大枢和万光泰。B.袁枚自小不喜欢诗文创作平顺精熟,他交往的朋友胡、周等人富有个性的诗文创作特点,与他颇为投合。
C.袁枚到长安时再获赠诗,他认为该诗体现了自己年少时的性情,可见少年袁枚意气豪迈,喜欢对酒赋诗。D.袁枚以宋居沈上和杨汝士压倒元、白为例,证明诗歌本身没有高下之分,但诗人是有高低优劣之别的。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每公余之暇,命讲《通鉴》数则,亦想见当日公卿风雅也。(3分)(2)亦犹道者,人人共由之路,而宋儒必以道统自居,谓宋以前直至孟子,此外无一人知道者。(5分)14.材料二中,袁枚不认同明七子“唐以后无诗”的观点,请简要说明其理由。(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5~16题。寄江州萧给事徐铉①夕郎忧国不忧身,今向天涯作逐臣②。魂梦暗驰龙阙曙,啸吟闲绕虎溪春③。朝车载酒过山寺,谏纸题诗寄野人。惆怅懦夫何足道,自离群后已同尘。[注]①徐铉,南唐文学家、书法家、后随奉煜归宋。一生曾三次遭贬。②夕郎,黄门侍郎的別称。③虎溪,江西南庐山东林走前,相传晋见远法师居此,送客不过溪,过此虎辄号鸣,故名虎溪。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上句体现诗人的为官态度,下句写出当下的身世遭际,前后句形成呼应。B.诗人身在天涯、心系君主,“曙”字表明奔赴京城的魂梦从暗夜持续到天明。C.春天的虎溪萦绕虎啸声,这里“闲”字是诗眼,既实写环境也虚指诗人心境。D.这是一首寄赠诗,诗人借诗向朋友倾诉衷肠,尾联反问句蕴含了复杂的情感。16.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也有“车”“酒”“农人”等意象(形象),试与本诗颈联比较分析,其内涵有何不同。(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古人创作以物寄情,动情点往往不同:归有光院中的枇杷树因为“________”,故睹物思人,姜夔看到桥边芍药寂寞清冷,感慨其“________”。(2)杜甫到成都武侯祠时,看到祠堂“________,________”后,因景生情,引发对先贤的感怀追思。(3)暑期到来,小峰到外地旅游,面对水流澎湃、水石相击之景,即兴吟诵出古诗文中的“________,________”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熟悉现代文学史的人。时常会把老舍与鲁迅二人
①
。他们在国民性的改造问题上,同被誉为“最彻底坚持国民性探索与批评的作家”。历来,将老舍和鲁迅放在一起加以研究的例子已________就国民性问题,他们之间有契合,也存有差异。两人改造国民性的思想,首先体现在他们对国民性弱点的揭露和批判方面。鲁迅深深感到了民族性的弱点和劣点,他认为“这些现象,实在可以使中国人败亡”;因此他决心“先行发露各样的劣点,撕下那好看的假面具”,以引起疗救的注意。老舍从自己的角度丰富和扩大了国民性这一主题的内涵,并且在一些幽默诗文中对国民性的种种弊病进行了讥刺。其中非常突出的是,两人都非常关心古国“老”民族的精神蜕变,意识到文化的停滞与老化将会窒息民族的生机,葬送民族的前途。鲁迅曾总结世界上许多文明古国衰落和灭亡的历史教训,反对________的笃古者,“呼唤精神界的战士”。他告诫国人如不奋起,必将步他们的后尘。老舍更是特别注意到民族精神的“老化”问题。他在《二马》中写道:“民族要是老了,人人生下来就是‘出窝儿老’。出窝儿老是生下来便眼花耳聋痰喘咳嗽的!一国要是有这么四万万个出窝儿老,这个国家便越来越老,直到老得爬也爬不动,便一声不吭的呜子哀哉了!”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19.下列句子中的“实在”和材料中加点“实在”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你这人倒实在,叫你来你就来了。B.这本书写得实在很好,我读了后受益匪浅。C.他看起来有些严肃,但实在是个非常幽默的人。D.眼泪感动不了父亲,眼泪不能喂饱了弟弟,她得拿出更实在的来。20.请以《呐喊》或《四世同堂》中某一人物为例,阐述对材料中画波浪线句子的理解。200字左右。要求:内容准确,逻辑清晰。(6分)(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也许你会展开这样的想象:能否在干涸的沙漠上来场大雨?大雾弥漫时可不可以让它立刻消失……答案是否定的。大自然的力量是神秘且强大的。在它的面前,人类非常渺小。
①
,但是可以通过一些科学手段去影响天气,这就是人工影响天气。人工影响天气关键就是影响天上的云。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方法,把碘化银或固体二氧化碳等催化剂送到云里,它们可以让云中的小水滴迅速凝结在一起,掉落下来,从而形成降水。这就是人工增雨的基本原理。在举行一些大型室外活动时,我们自然是不希望下雨的。在这种时候,人工消雨的技术便派上用场了。有云才能下雨,所以我们可以把会下雨的云“消灭”掉,以完成消雨的目的。做法是,在云移到目标区域之前,对这片云进行提前人工增雨,把云中的水汽消耗掉。这样,等云到达目标区域时,就没有“力气”下雨了。为了方便理解,这里我们用一个日常生活现象去类比人工影响天气的流程:
21.请根据材料提示,在文段及图表空白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语意内容贴切,逻辑严密。(6分)2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两处表述不当,请做出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2分)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自驾游是当前许多出行者的首选。这种旅游方式不需要定时定点的集合,不需要不情不愿的购物,不需要向着目标一味前行而忽视身边的风景。相比跟团游来说,更自在随意,更具个性化。但事实并非完全如此。自驾游往往要付出更多心力,要应对更多困难,还可能会因为留恋中途的风景而放弃最初的目标。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1.(3分)B(A应为“天文学史”,C“天文学起源于希腊”错,D“带动文化内容的传播”和“后者”错)2.(3分)A(结论推断有误)3.(3分)A(“其知识被写入官修正史”错)4.(3分)D(例证错)5.(5分)第一方面论述天文学作为最早出现的自然科学类别,是早期文明研究的重要内容:第二方面论述天文学的持续发展与文明的关系;第三方面阐述天文学交流对文明交流传播的作用。(3分)三方面按照天文学在文明发展中的出现、发展与传播来分析,符合事理分析的一般逻辑,不能颠倒。(2分)(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6.(3分)B(“不在意”表述不当)7.(3分)C(“也会成长为戈壁中的奇迹”错,原文无此意)8.(6分)(a)处是反问的语气,在师父看来,压水井太小太普通,不能与磕头机的高大和重要相比,表现出磕头机在师父内心的价值,不容冒犯;(2分)(b)处写师父认为磕头机的工作原理就和压水井一样简单,体现出师父在新技术日新月异的当下对传统技术智慧的认同。(2分)两处看似矛盾,其实都表现出师父对自己油田工作的尊重和热爱。(2分)9.(6分)①以一个年轻采油工初踏戈壁的工作经历为线索,通过“我”这个徒弟的眼睛,写出老一代采油人的精神面貌。(2分)②正面描写,通过人物的肖像对比、对话场景等,写出师父志平与“我”一老一少两代采油工人的性格特点和精神品质,相映成趣。(2分)③侧面烘托,借助戈壁荒凉恶劣的环境,俯仰的磕头机、猪毛菜等物象,烘托以师父为代表的采油工人乐于奉献的职业精神。(2分)二、古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20分)10.(3分)CDF11.(3分)A(“用法相同”错,“硕茂”为使动用法)12.(3分)D(所证明的观点错误)13.(8分)(1)每到办公之余的闲暇时候,(果毅公)就让他讲几则《通鉴》,也可以想见当年公卿们的风流儒雅。(3分)(2)也就像“道”一样,是人人都会去遵循的路径(道理),但宋朝儒生一定要以儒道正统而自居,认为从宋朝往前直到孟子,他们之外没有一个人懂得“道”。(5分)14.(3分)诗歌是人性情的抒发,任何时代都有好诗,不应以朝代论诗:只推崇盛唐诗歌,是宋儒习气,可能被好事者附会。(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15.(3分)C(“闲是诗眼”错)16.(6分)《归去来兮辞》中“引壶觞以自酌”体现了作者回归田园、举酒自酌的怡然惬意,“农人告余以春及”“或命巾车”,则再现了与农人交流、到田间劳作游玩的场景,充满田园之乐。(3分)《寄江州萧给事》中“朝车”“谏纸”本是朝堂所用之物,却用来装酒、题诗,赠与山野之人(与友人互诉衷肠),表达了诗人被贬的落寞哀怨,也暗含了对朝堂生活的眷恋和不能为国效力的忧伤。(3分)(三)名句名篇填空(6分)
17.(6分)(1)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年年知为谁生(2)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3)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髯/微波入焉涵澹澎湃而为此也/与风水相吞吐有巅坎镗鞳之声/乱石穿空惊涛拍岸/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2分)18.(3分)①相提并论②屡见不鲜③因循守旧(固步自封/故步自封、泥古不化)19.(3分)B(确实,与材料中的“实在”相同。A.不虚假,C.其实,D.确切具体)20.(6分)示例一:眼花耳聋痰喘咳嗽等症状比喻国民精神的老化和病态,这句话是指国人生下来就缺少生机活力、缺少求新求变的精神。(2分)以《四世同堂》中的祁老人为例,他习惯于压抑自己,“宁可吃亏,而决不带着怒气应付任何事”,在亡国之际仍主张“事都得忍,忍住了气,老天爷才会保护”,北平人的“温良恭俭让”剥夺了他的反抗本能。(2分)他身上深刻反映了北京市民乃至整个民族的国民性弱点,如因循守旧、中庸懒散、充满奴性等,严重阻碍了民族意识的觉醒和个体生命意志的张扬。(2分)(其他人物如祁天佑、白巡长等)示例二:“眼花耳聋痰喘咳嗽等症状比喻国民精神的老化和病态,这句话是指国人生下来就缺少生机活力、缺少求新求变的精神。(2分)以《呐喊》中农民阿Q为例,他以出卖劳力为生,浑浑噩噩度日:他欺软怕硬,在比他弱小的人面前表现出十足霸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建筑防水工程防水材料研发与市场调研合同
- 金华浙江金华市交通工程管理中心招聘编外人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辽宁2025年渤海大学招聘高层次人才92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湖南2025年湖南省生态环境厅直属事业单位招聘44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DB2103-T 008-2023 消防技术服务机构从业规范
- 沈阳2025年辽宁沈阳辽中区四家事业单位面向区内事业单位遴选18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常州2025年江苏常州工学院高层次人才招聘60人(长期)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中国两侧挡渣器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语音电路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耐高温硅橡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电力铁塔市场分析现状
- GB 12158-2024防止静电事故通用要求
- 《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全文
- 山东省滨州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含答案)
- 体育老师篮球说课
- 化学-江苏省苏州市2024-2025学年2025届高三第一学期学业期末质量阳光指标调研卷试题和答案
- 蛋鸡生产饲养养殖培训课件
- 运用PDCA降低住院患者跌倒-坠床发生率
- 海底捞员工手册
- 2024CSCO小细胞肺癌诊疗指南解读
- 立春气象与生活影响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