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知识点总结_第1页
管理会计知识点总结_第2页
管理会计知识点总结_第3页
管理会计知识点总结_第4页
管理会计知识点总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总论

一、管理会计的产生

现代会计有两大分支,一是传统的财务会计,另外是新兴的管理会计。

在1952年在伦敦举行的世界会计学会年上正式通过了“管理会计”这个专用名词。

二、管理会计的发展

1970年以后,是管理会计体系从正式形成到发展为高级管理会计阶段。

我国的管理会计,是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开始兴起的。

一、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联系

1、两者源于同一母体,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了现代企业会计系统

的有机整体

2、两者所处环境相同,工作客体有相似之处,最终奋斗目标一致

3、两者都面临着如何顺应时代潮流而不断实现自我完善和发展的问题

二、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

1、工作侧重点(具体目标)不同

2、工作主体(范围)的层次不同

3、作用时效不同

4、遵循的原则、标准和依据的基本概念框架结构不同

5、信息特征及信息载体不同

6、方法体系不同

7、工作程序不同

8、体系的完善程度不同

9、观念的取向不同

10、对会计人员素质的要求不同

三、管理会计的职能

(-)预测预测是根据过去和现在预计未来,根据已知推测未知。

(二)决策决策职能是管理会计的核心。

(三)计划

(四)控制控制是指组织、协调企业的经济活动,使之严格按照决策预定的轨道有

序地进行。

管理会计加前三个职能的作用是面向未来,面向未来是在分析过去的基础上进行的;管理会

计的控制职能的作用在于针对现在。因此,管理会计把分析过去、控制现在和规划未来统一

起来,使整个管理工作目的更加明确。

二、管理会计的基本内容

一般来说,管理会计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规划与决策会计”和“控制与业绩评价会计”两

项内容。

第二章变动成本法

一、企业成本的分类

(一)成本按可辨认性分类成本的可辨认性是指成本的发生与特定的归集对象之间的联系。

1、直接成本。它是指那些与特定的归集对象有直接联系,能够明确判断其应归

属对象的成本。

2、间接成本。它是指那些与特定的归集对象并无直接联系或无法追踪其归属对象

的成本。

(-)成本按经济用途分类

1、生产成本。它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为制造产品而发生的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

接人工和制造费用。

2、非生产成本。它是指生产成本以外的成本,包括推销成本(销售费用)和管理成本

(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三)成本按息态分类。:本性态是指成本总额与特定业务量之间的依存关系。成本性态又称

为成本习性、成本特性。

1、变动成本。它是指在一定相关范围内其总额随业务量的变化而成比例增减的那些成本。

2、固定成本。它是指在一定相关范围内,其总额不会因业务量的变化而增减的那些成本。

二、企业管理中需要考虑的重要成本概念

(一)实际成本、估计成本和标准成本

实际成本是指在某一特定时期内为制造某种产品或进行某种业务所实际发生的成本。

估计成本是指在事前或生产经营过程中对产品成本或某项费用的估计数。

标准成本是指按某种标准条件规定的产品或成本和费用额度,用于对产品成本和费用进行

控制而保持应有水平,故又称为“应有成本”。

(二)历史成本和重置成本

1、历史成本是指过去时期实际发生的成本,又称为实际成本。

2、重置成本是指在目前条件下,为取得某种资产或进行某项业务所发生的成本,又称为

现时成本。

(三)可避免成本和不可避免成本

1、可避免成本是指在企业管理活动中,可以采取一定措施使其不发生或缩减,而不影响各

项基本业务正常进行的那些成本。

2、不可避免成本是指在企业管理活动中,不能任意缩减,否则将影响企业基本业务正常进

行的那些成本。

四)可控成本和不可控成本

1、可控成本是指可以采取措施将其数额约束在一定限度之内,而又不致对有关业务产生不

利影响的成本。

2、不可控成本是指不可能采取任何措施限制或增大将其数额的那些成本。

(五)付现成本和沉没成本

1、付现成本是指必须在今后时期内以现金支付的各项成本和费用。

2、沉没成本是指在过去时期已经发生,但在目前和今后仍可继续发挥作用,提供效益而不

需支付现金的各项成本。

(六)相关成本和不相关成本

1、相关成本是指受某一特定决策影响的各项成本。即如果作出该决策并付诸实施之后,

将在目前基础上增加或减少的那些成本。

2、不相关成本是指不受某一特定决策影响的成本。即作出一项决策并将其付诸实施之后,

在目前基础上既不会增加也不会减少的那些成本。

(七)机会成本和边际成本

1、机会成本是指由于放弃了获取经济利益的机会而应予补偿的损失。

2、边际成本是指在生产能量的相关范围内,每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的产量所引起的成本

变动。

第二节成本性态分析及混合成本的分解

一、变动成本的特性及其类型

(一)变动成本总额与业务量之间的关系

变动成本总额在一定相关范围内随着业务量增减变动而按比例增减变动。

(二)单位变动成本与业务量之间的关系

单位变动成本在一定相关范围内不受业务量增减变动的影响,保持不变。

(三)变动成本的类型

1、直线型变动成本2、阶梯型变动成本3、曲线型变动成本

二、固定成本的特性及其类型

(一)固定成本总额与业务量之间的关系

在一定相关范围内,固定成本总额不随业务量增减变动而变动,保持相对稳定。

(二)单位固定成本与业务量之间的关系

单位固定成本在相关范围内将随业务量的增加而减少。

三)固定成本的类型

1、经常性固定成本:指维持企业现有生产经营能力和基本组织机构而发生的有关成本。

2、酌量性固定成本:指可以根据特定时期内的生产经营情况,并结合当时的财务能力等条

件,企业管理当局可以酌量确定其数额的固定成本。

三、混合成本的分解

(一)成本的基本特性模式

总成本=固定成本总额+变动成本总额

总成本=固定成本总额+单位变动成本义业务量

用字母表示:y=a+bx

(—)混合成本及其分类

混合成本是指兼有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双重性质的成本。

1、直线型混合成本2、阶梯性型混合成本3、递延型混合成本

三、混合成本的分解

(一)高低点法

高低点法就是以某一特定时期资料中的最高业务量和最低业务量为基础,测算出单位变动

成本,然后据以分解混合成本中的变动成本部分和固定成本部分的方法。

优点:计算简便,易于理解缺点:不够准确

(二)散布图法

散布图法就是在以横轴代表业务量,纵轴代表成本的直角坐标系中,将一定期间的业务量和

与之相应的混合成本的坐标点标示其中,然后通过目测,划一条直线,借以区分混合成本中

的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的方法。

散布图法的基本步骤如下:

1、建立以横轴代表业务量,纵轴代表成本的直角坐标系;

2、根据业务量和混合成本的有关数据,在直角坐标系上确定相应的坐标点;

3、用目测法在各坐标点之间划一条近似反映混合成本的平均趋势直线;

4、确定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含量。

优点:全面考虑了成本与业务量之间的关系,形象直观,易于理解缺点:受主观因素影响

较大

(三)回归分析法

回归分析法是将业务量和混合成本分别作为自变量和因变量,通过对反映二者在一定期间内

的一系列历史观测数据的处理,建立起描述业务量和混合成本相互关系的回归方程式,借以

确定混合成本中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含量的一种数理统计方法。这种方法较为精确,一般适

用成本增减变动趋势较大的企业。

我们以回归方程丫=2+6*来表示业务量和混合成本之间的相互关系。其中,y为混合成本,

x为业务量,a为混合成本中的固定成本部分,b为回归直线的斜率(即成本变动率)。以此

为基础,确定回归直线标准公式:

=b^x(1)

以业务量作为权数将方程式加权得

工外=应x+立y(2)

解以上方程得:

“2孙-ZOy

r的取值范围在T与+1之间:〃丁-£)

r=-l表明两个变量负相关;2

r=0表明两个变量不相关;1>一立>

r=l表明两个变量正相关。

如验证X、Y之间是否存在线性关系,还需计算相关系数r。

第三节边际贡献

一、边际贡献

(-)边际贡献的概念

企业一定时期内的销售收入扣除相应销售产品变动成本后的余额。

边际贡献是反映企业补偿固定成本的程度,经济效益大小、盈利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

1、产品单位边际贡献:指产品单价超过其单位变动成本的部分。

C=p-b

2、产品边际贡献:指企业一定时期内销售某种产品所提供的边际贡献,即该种产品销售收入

扣除相应的变动成本后的余额。

CQ=Q(p-b)

3、边际贡献总额:企业一定时期的销售收入总额扣除变动成本总额后的余额。

Cm=LQ(p-b)

二、边际贡献率

边际贡献率是指产品单位边际贡献与其单价或产品边际贡献与其相应的销售收入的比率。

(-)产品边际贡献率:指产品销售收入中边际贡献所占的比重,即单位边际贡献与单价之

比。

P—b

r_7—。(。一与

QpQp

(二)综合边际贡献率

综合边际贡献率是指企业在产销多种产品的情况下,全部销售收入中边际贡献所占比重,即

边际贡献总额与销售收入总额的比率。

-+Q(p—b)

「Z(Q”)—乙Z@)

‘°(p)R

乙£所PJ

综合边际贡献率=工(某产品销售比重x该产品边际贡献率)

例:某企业2001年产销三种产品,有关资料如下:

产品单价单位变销售量销售额销售

动成本(件)(元)比重

穗哪枷、嬲际嬲瞬际贡献率。

C40c=^=20-200(询0000.3Z.J—也10=50%

20

B阉90000=^=1.00P

C=p-b=30-18=12(元)p30°

C产品:一一j=±=35%

C=p-b=40-26=14(兀)p40

R=50%X0.32+40%XO.36+35%XO.32

=16%+14.4%+11.2%

=41.6%

第四节变动成本法

一、变动成本法及其理论依据

变动成本法是指在进行产品成本计算过程中,以成本习性分析为前提,只将变动生产成本作

为产品成本的组成部分,而将固定生产成本及非生产成本作为期间成本处理的成本计算方法。

变动成本法产生以后,人们把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称为全部成本法或完全成本法。全部成本

法是指在组织成本计算过程中,以成本按照经济用途分类为前提,将全部生产成本作为产品

成本的构成内容,而将非生产成本作为期间成本处理的成本计算方法。

第一,产品成本只应该包括变动生产成本

在管理会计中,产品成本是指那些随产品实体的流动而流动,只有当产品实现销售时才能

与相关收入实现配比、得以补偿的成本。由此可见,本期发生的产品成本得以补偿的归属期

有两种可能:一种是以销货成本的形式计入当期的利润表,成为与当期收入相配比的费用;

一种是以当期完工但尚未售出的产成品和当期尚未完工的在产品等存货成本的形式计入期末

存货,递延下期。

产品成本应当随着产品产量的变动成正比例变动,而只有变动成本符合这一条件,因此,

只应产品成本只应该包括变动生产成本。

第二,固定生产成本应当作为期间成本处理

期间成本是指那些不随产品实体的流动而流动,而是随企业生产经营持续期间长短而增减,

其效益随期间的推移而消失,不能递延到下期,只能于发生的当期计入利润表由当期收入补

偿的成本。

按照变动成本法的解释,并非在生产领域内发生的所有成本都是产品成本。如生产成本中的

固定性制造费用,在相关范围内,它的发生与各期的实际产量的多少无关,它只是定期地创

造了可供利用的生产能量,因而与生产经营期间的关系更为密切。在这一点上它与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性质相同,应作为期间成本处理。

二、变动成本法与全部成本法的比较

(一)应用的前提条件不同

变动成本法首先要求进行成本性态分析,把全部成本划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两大

部分,尤其要把混合成本性质的制造费用按产品产量分解为变动性制造费用和固定性制造费

用两部分(对混合成本性质的销售及管理费用则必须按销售量分解)。

全部成本法首先要求把全部成本按其发生的领域或经济用途分为生产成本和非生产

成本。凡在生产领域中为生产产品发生的成本就归于生产成本;发生在流通领域和服务领域,

由于组织日常销售或进行日常行政管理而发生的成本则归属于非生产成本。

二)产品成本及期间成本的构成内容不同

在变动成本法模式下,产品成本只包括变动生产成本,即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制造费

用,而将固定制造费用和非生产成本则全部作为期间成本处理。

在全部成本法模式下,产品成本包括全部生产成本,即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只

有非生产成本才作为期间成本处理。

三)销货成本的计算公式不完全相同(略)

从理论上看,无论哪一种成本计算法都可以按以下公式计算销货成本,即:

本期销货成本=期初存货成本+本期发生的产品成本一期末存货成本(1)式

在全部成本法下,如期初存货不为零,即使前后期存货计价方法不变,生产成本不变(即单

位变动生产成本不变,固定生产成本不变),期初单位存货成本、本期单位全部生产成本和期

末单位存货成本三者也不一定相等,除非前后期产量也不变(这是因为单位固定生产成本与

产量呈反方向变动)。因此,只有在极特殊的条件下,完全成本法才可以直接按以下简化公式

计算销货成本,即:本期销货成本=单位产品成本(即本期单位完全生产成本)X本

期销售量(3)式

事实上,在多数情况下,全部成本法需要按理论公式[即(1)式]而不是直接按简化公式[即

(3)式]计算销货成本。但是,在前后期生产成本水平不变(即单位变动生产成本不变,

固定生产成本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变动成本法下的期初单位存货成本、本期单位产品成本

和期末单位存货成本三者完全相等,所以可直接按以下简化公式计算销货成本,即:

本期销货成本=单位产品成本(即单位变动生产成本)义本期销售量

(2)式

(四)损益确定程序不同

在变动成本法下,损益计量过程中,首先用营业收入补偿本期发生的变动成本,从而确定边

际贡献,然后再用边际贡献补偿固定成本确定当期营业净利润。

营业收入-变动成本=边际贡献边际贡献-固定成本=营业净利润

在全部成本法下,损益计量过程中,首先用营业收入补偿本期发生的营业成本,从而确定营

业毛利,然后再用营业毛利补偿营业费用确定当期营业净利润。

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毛利

营业毛利-营业费用=营业净利润

例如:某公司2003年生产甲产品10000件,销售9000件,该产品单位销售价格为40元,

单位产品耗用的直接材料8元、直接人工10元、变动性制造费用6元、变动性销售及管理

费用4元,全年固定性制造费用60000元,固定性销售及管理费用25000元,该产品年初无

存货。分别采用变动成本法和全部成本法编制利润表。

利润表(变动成本法)

2003年度单位:元

项目金额

营业收入360000

变动成本:

变动生产成本216000

变动销售及管理费用36000

边际贡献108000

固定成本:

固定制造费用60000

固定销售及管理费用25000

营业净利润23000

利润表(全部成本法)

2003年度单位:元

项目金额

营业收入360000

营业成本:

期初存货成本0

力口:本期生产成本300000

减:期末存货成本30000

本期营业成本270000

营业毛利90000

营业费用:

变动销售及管理费用36000

固定销售及管理费用25000

营业净利润29000

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营业净利润与按全部成本法计算的营业净利润两者相差6000元,其原

因是:按变动成本法确定的产品单位成本为24元,期末存货数量为1000件,期末存货价值

24000元;而按全部成本法计算的产品单位成本为30元,期末存货数量依然是1000件,期

末存货价值却为30000元,两者相差6000元。也就是说在变动成本计算法下,结转下一年

的期末存货并没有将本年度发生的固定性制造费用包括在内,而是将这笔费用从本年度销售

收入中抵扣了。

与此相反,在全部成本计算法下,结转下一年度的期末存货则将发生的固定性制造费用也包

括在内,这笔费用数额,即两种成本计算法所确定的当年营业净利润之间的差额。

期末存货包含的固定成本大于期初存货包含的固定成本时,全部成本法计算的营业净利润大

于变动成本法计算的营业净利润;

期末存货包含的固定成本等于期初存货包含的固定成本时,全部成本法计算的营业

净利润等于变动成本法计算的营业净利润;

期末存货包含的固定成本小于期初存货包含的固定成本时,全部成本法计算的营业

净利润小于变动成本法计算的营业净利润。

净利润小于用变动成本法计算的营业净利润。

四、变动成本法的主要优点

变动成本法能够提供成本与业务量之间、利润与销售量之间有关量的变化规律的信息,

因而有助于加强成本管理,强化管理会计预测、决策、规划、控制和业绩评价等职能。具体

说来它有以下优点:(一)能够促进企业重视市场,做到以销定产在变动成本法下,

利润指标能够真正反映企业经营状况的好坏,有助于促进企业树立市场观念,努力开发市场,

重视销售,以销定产,减少或避免因盲目生产而带来的不必要的损失。

(-)能够简化成本核算

采用变动成本法,把固定性制造费用列入期间成本,从边际贡献项下直接扣除,这就大

大简化了产品成本计算中间接费用的分配过程,并可减少由于分配标准的多样性而可能产生

的主观随意性,从而减少了会计人员成本核算的工作量。

(三)能够强化成本控制,促进成本降低

采用变动成本法,产品成本取决于各项变动性制造费用支出的多少,因此可直接分析因

成本控制工作本身的好坏而造成的成本升降;同时,采用变动成本法,有助于将固定成本和

成本指标分解落实给各个责任单位,分清各部门的责任,调动各部门的积极性,鼓励他们主

动采取措施,加强成本控制,促使成本全面降低。

(四)便于开展本量利分析,进行科学的预测和短期经营决策变动成本法是本量利分析

的前提,通过分析变动成本法所提供的成本及边际贡献指标,可以为成本预测和短期经营决

策等许多方面的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

五、变动成本法的局限性

(一)成本划分存在假设性。

(二)产品成本的范围不够全面。

(三)不适应对外报告的要求。

第三章本量利分析

第一节本量利分析概述

一、本量利分析的含义

本量利分析是成本一业务量一利润关系分析的简称,是指在变动成本计算模式的基础上,以

数学化的会计模型与图式来揭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销售量、单价、销售额、利润等变量

之间的内在规律性联系,为会计预测、决策和规划提供必要的财务信息的一种定量分析方法。

本——成本,包括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

量一一业务量,指销售量

利一一利润,指营业利润

二、本量利分析的作用

本量利分析是在企业管理中应用十分广泛的一种定量分析方法,它与经营风险分析相联

系,可促使企业努力降低风险;与预测技术相结合,可进行保本预测、确保目标利润实现

的业务量预测等;与决策融为一体,可据此进行生产决策、定价决策和投资不确定性分析;

企业还可以将其应用于全面预算、成本控制和责任会计。

三、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假定

1、成本性态分析的假定。假定成本性态分析工作已经完成,全部成本已经被区分为变动成本

与固定成本两部分,有关的成本性态模型已经建立起来

2、相关范围及线性假定。假定在一定期间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成本与销售收入与业务量的

关系分别表现为一条直线方程。

3、产销平衡和品种结构稳定的假定。假如在只安排一种产品生产的条件下,生产出来的产品

总是可以找到市场,可以实现产销平衡;对于多产品生产的企业,假定在以价值形式表现的

产销总额中,各种产品所占的比重不发生变化。

4、变动成本法的假定。假定产品成本是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即产品成本中只包括变动生产

成本,而所有的固定成本(包括固定制造费用在内),均作为期间成本处理。

5、目标利润的假定。本量利分析中利润因素一般是指营业净利润。

第二节损益均衡分析

一、损益均衡点测定的基本公式

损益均衡点又称保本点或盈亏临界点,它是指在一定的销售价格条件下,出售多少数量的产

品,销售收入正好与产品销售总成本相等,在这一点上,企业收入和支出相等,不盈不亏,

恰好达到保本状态。

损益均衡点测定的基本公式:

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0

边际贡献总额-固定成本总额=0

即:销售收入-变动成本总额=固定成本总额又:销售量X(销售单价-单位变动成

本)=固定成本总额均衡销售量(保本点)=固定成本总额+(单价-单位变动成本)

均衡销售额=均衡销售量X单价

=固定成本总额+边际贡献率

若以Q表示销售量,P表示单价,b表示单位变动成本,a表示固定成本总额,S表示销售额,

R表示边际贡献率,则上述公式可表示为:

Q=a+(p-b)

S=Q,p=a+R

二、单一产品条件下损益均衡点的测定

在一定时期内,如果企业只产销一种产品,其损益均衡点既可用销售量表示,又可用销

售额表示。[例1]某企业仅产销甲产品,其单位售价10元,单位变动成本7元,年固定

成本总额为300000元,试测算该产品的损益均衡点。

Q=3000004-(10-7)=100000(件)

8=100000X10=1000000(元)

或口=(10-7)4-10=0.3

S=3000004-0.3=1000000(元)

三、多品种条件下损益均衡点的测定

在企业生产多品种产品时,由于产品单位售价、单位变动成本、边际贡献率以及计算单

位的不同,损益均衡点则不可能用销售量表示,而必须用销售额反映。具体方法是,首先根

据各产品销售比重,计算综合边际贡献率,然后以综合边际贡献率计算损益均衡点的销售额。

计算公式如下:综合边际贡献率(R)=E[某产品的边际贡献率X该产品销售比重]

则:损益均衡销售额(S)=固定成本总额(a)+综合边际贡献率(R)

[例2]某企业生产甲、乙、丙三种产品,年固定成本总额为627,000元,三种产品有关资料

见下表。

品单单位变单位边边际销售销售销售

价动成本际贡献贡献率量额比重

甲20155?%90000180000060%

1064?%9000090000030%

523?%6000030000010%

计3000000100%

测算该企业损益均衡点如下

测算该企业损益均衡点如下:

R=25%X60%+40%X30%+60%X10%=33%

S=6270004-33%=1900000(元)

S(甲产品)=1900000X60%=1140000(元)

S(乙产品)=1900000X30%=570000(元)

S(丙产品)=1900000X10%=190000(元)

以各产品均衡销售额除以各产品单价,即为各产品的损益均衡销售量。

Q(甲产品)=11400004-20=57000(件)

Q(乙产品)=570000乙10品7000(件)

Q(丙产品)=1900004-5=38000(件)

四、有关因素变动对损益均衡点的影响

损益均衡点的确定,是以有关假定条件为基础的,对于企业来讲,即使在一个不太长的

时期,企业的损益均衡点也会受有关因素变化的影响而发生变化。损益均衡点的高低,主要

受产品价格、成本水平和销售结构等因素的影响。

(二)单位变动成本变动对损益均衡点的影响

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单位变动成本的变化对损益均衡点产生同方向的影响,即单位变

动成本增加,边际贡献相应减少而使损益均衡点上升;反之,使损益均衡点降低

(三)固定成本变动对损益均衡点影响

固定成本总额发生变化,不会影响销售收入、边际贡献。但固定成本增加,需要由更多的

边际贡献来补偿,故使损益均衡点上升;反之,使损益均衡点降低。

(四)销售结构变动对损益均衡点的影响

生产多品种产品的企业,销售品种结构发生变动,也会对损益均衡点产生影响。当边际贡

献率高的产品销售比重增加,将导致综合边际贡献率提高,从而使损益均衡点降低;反之,

导致损益均衡点上升。

[例4]根据[例2]资料,假定甲、乙、丙三种产品的销售收入和销售比重发生以下变化

产品销售收入销售结构

甲1,200,00040%

乙1,200,00040%

丙600,00020%

合计3,000,000100%

•计算销售结构变动对均衡销售额的影响。

•变动后的综合边际贡献率

•R*=40%X25%+40%X40%+20%X60%=38%

•变动后的均衡销售额S*为

•S*=6270004-0.38=1650000(元)

•变动后的均衡销售额较原均衡销售额(1900000元)降低250000元。

第三节实现目标利润业务量的分析

•一、成本、销售量(额)和利润的基本关系

•在均衡分析的基础上,对成本、销售量(额)和利润三者之间的关系所做的进一步

分析和研究,可使企业管理者知道,企业在什么样的状态下不至于发生亏损,这无疑

对合理组织企业生产经营是有益的。

•本量利三者的关系,可用下列公式表示:

・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利润

•或:销售量X(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利润

•边际贡献-固定成本=利润

•销售收入X边际贡献率-固定成本=利润

•若以I代表利润,则本、量、利之间的关系为:

•Q(P-b)-a=I

•或:S•R-a=I

•二、利润预测

•企业在未来时期内,在销售量(额)和成本既定的情况下,能取得多大的利润额,

仅凭管理人员的主观估计,是很难有说服力的。因为这种估计往往受到管理人员本身

的经验、知识水平的影响而存有很大的片面性。所以客观地预测企业在未来时期所能

够达到的利润水平是企业加强利润管理,保证实现经营目标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利

润预测,使未来时期可能实现的利润与目标利润对比,找出差距,以便及时采取措施,

本量利分析是预测利润的一种较好的方法。

•根据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关系式,利润预测可用下列公式进行。

,I=Q(p-b)-a=SR-a}适用于单一产品

•I=E[Q(p-b)]-a=SR-a)适用于多品种产品

•上述公式又可表述为:

•I=[Q-a4-(p-b)]X(p-b)=[S-(a4-R)]XR

•[例5]某企业生产单一产品,单价12元,年固定成本为500000元,单位变动成本8

元,预计计划年度销售量为150000件。求利润

则计划年度利润预测如下:

1=150000X(12-8)-500000

=100000(元)

或1=[150000-500000+(12-8)]X(12-8)

=100000(元)

•[例6]某企业生产多品种产品,年固定成本总额2000000元,预计计划年度销售额可

达15000000元,全部产品综合边际贡献率为40%。

则计划年度利润预测如下:

1=15000000X40%-2000000

=4000000(元)

或1=(15000000-20000004-40%)X40%

=4000000(元)

•三、预测实现目标利润应达到的销售量(额)

•目标利润就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期望达到的利润,它不同于预测利润,预测利

润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计划可能实现的利润,而目标利润则指企业希望达到的利润,

它是一个期望值。

•实现目标利润的销售量(额)可用下列公式测算:

•目标销售量Q=(a+I)4-(P-b)

•目标销售额S=(a+I)+R

[例7]根据[例5]资料,该厂希望在计划年度实现120000元的目标利润。

[例8]根据[例6]资料,该厂希望在计划年度实现4500000元的目标利润。

计划期为实现目标利润的目标销售额为:

计划期为实现目标利润应达到的目标销售量为:

Q=(500000+120000)4-(12-8)=155000(件)

S=(2000000+4500000)4-40%=16250000(元)

第四节安全边际与敏感分析

一、安全边际

(-)安全边际的概念

安全边际是指实际(预计)销售量(额)超过均衡销售量(额)的差额。

安全边际=实际(预计)销售量(额)-均衡销售量(额)

安全边际率=安全边际/实际(预计)销售量(额)

保本作业率=均衡销售量(额)/实际(预计)销售量(额)

安全边际率+保本作业率=1

销售利润率=利润/销售收入=安全边际x边际贡献率

~销售收入

安全边际

x边际贡献率

销售收入

=安全边际率X边际贡献率

[例9]某企业生产多种产品,年固定成本总额为16000元,综合边际献率为40%,预计计划

年度销售额为50000元,计算该企业的安全边际额和安全边际率。

安全边际=50000-16000/40%=10000(元)

安全边际率=10000/50000=20%

二)安全边际的作用

安全边际可以标明企业的安全范围,一般情况下,企业的安全边际越大,发生亏损

的可能性越小;反之,发生亏损的可能性越大。

安全性检验标准

安全边际率安全等级

40%以上很安全

30—40%安全

20—30%比较安全

10—20%值得注意

10%以下危险

二、利润敏感性分析

(一)利润敏感性分析的意义

利润敏感性分析是研究当制约利润的有关因素发生某种变化时,对利润所产生影响

的一种定量分析方法。

影响利润的因素很多,有的因素只要略有变化,就会使利润产生很大的变动,而有

的因素虽然变动幅度较大,但对利润产生的影响却较小。因此,通过利润敏感性分析,可使

企业关注敏感性比较高的因素,便于在利润分析中抓住重点。

(二)利润灵敏度指标的计算

某因素利润灵敏度指标

该因素变化率

该因素中间变量基数10/

"利润基数X°

各因素的中间变量为:

单价一一销售额

单位变动成本——变动成本总额

销售量一一边际贡献

固定成本——固定成本

[例10]某企业只产销一种产品,单价100元,单位变动成本60元,销售量10000件,固定

成本总额为300000元,实现目标利润100000元。计算各指标的利润灵敏度。

单价的利润灵敏度=pQ/IX1%

=100X10000/100000X1%=10%

单位变动成本的利润灵敏度={bQ/IX1%

={60X10000/100000X1%={6%

销售量的利润灵敏度=(p{b)Q/IX1%

=(100{60)10000/100000X1%=4%

固定成本的利润灵敏度={a/IX1%

={300000/100000X1%={3%

1、单价的利润灵敏度最高;

2、销售量的利润灵敏度不可能最低;

3、单价的利润灵敏度与单位变动成本的利润灵敏度之差等于销售量的利润灵敏度;

4、销售量的利润灵敏度与固定成本的利润灵敏度之差等于l%o

(三)利润灵敏度指标的应用

1、测算有关因素单独变动对利润的影响

某因素变动引起利润变动的百分比=某因素变动的百分点又该因素利润灵敏度

如上例,若企业各因素分别单独上升5%,计算对利润的影响。

单价变动对利润的影响=5X10%=50%

单位变动成本变动对利润的影响=5X(-6%)=-30%

销售量变动对利润的影响=5X4%=20%

固定成本变动对利润的影响=5X(-3%)=-15%

2、测算为实现目标利润变动率应采取的单项措施

某因素变动的百分比=目标利润变动率/该因素利润灵敏度*1%

如上例,若目标利润要求增长60%,计算各因素的变动率。

单价的变动率=60%/10%X1%=6%

单位变动成本的变动率=60%/(-6%)X1%=-10%

销售量的变动率=60%/4%X1%=15%

固定成本的变动率=60%/(-3%)X1%=-20%

三、经营杠杆系数

(一)经营杠杆的含义

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销售业务量一定程度的变动会使利润以更大的幅度变动,

这种利润变动率大于业务量变动率的特殊现象,称为经营杠杆。

(二)经营杠杆系数及其计算

经营杠杆系数又称经营杠杆率,是指在一定业务量基础上,利润变动率相当于产销业

务量变动率的倍数。

经营杠杆系如旁胃

Q-Q~KQ-Q)

Q

[(QP_Qb_a)_(0_Q力

KQ-Q)

(Q-Q)(p—b)Q=(p—b)Q

KQ-Q)一I

边际贡献基数

利润基数

[例11]某企业连续三年的有关资料如下:

项目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

单位边际贡献404040

销售量100002000030000

边际贡献总额4000008000001200000

固定成本300000300000300000

利润100000500000900000

要求:计算第二、三年的经营杠杆系数并预测第四年的经营杠杆系数。

第二年的利润变动率=400000/100000X100%=400%

第三年的利润变动率=400000/500000X100%=80%

第二年的销售量变动率=10000/10000X100%=100%

第三年的销售量变动率=10000/20000X100%=50%

贝!I:第二年的经营杠杆系数=400%/100%=4

第三年的经营杠杆系数=80%/50%=L6

用简化公式计算:

第二年的经营杠杆系数=400000/100000=4

第三年的经营杠杆系数=800000/5000000=1.6

第四年的经营杠杆系数=1200000/9000000=1.33

(三)经营杠杆系数的变动规律

1、只要固定成本不等于零,经营杠杆系数恒大于1;

2、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产销量越大,经营杠杆系数越小;反之,亦然。产销量的

变动方向和经营杠杆系数的变动方向相反。

3、成本指标的变动方向和经营杠杆系数的变动方向相同。

4、单价的变动方向和经营杠杆系数的变动方向相反。

5、在同一业务量水平上,经营杠杆系数越大,利润变动幅度就越大,从而风险就越大。

(四)经营杠杆系数的应用

1、预测产销业务量变动对利润的影响

利润变动率=产销业务量变动率X经营杠杆系数

预测利润=基期利润X(1+产销业务量变动率X经营杠杆系数)

[例12]某企业上年销售收入700000元,变动成本500000元,利润为100000元,下年的销

售量变动率为10%。要求:计算未来利润变动率并预测下年利润额。

经营杠杆系数=(700000-500000)4-100000=2

利润变动率=10%X2=20%

预测利润=100000X(1+10%X2)

=120000(元)

2、预测实现目标利润应调整的业务量

销售量变动率二嚼制

目标利润-基期利润

基期利润X经营杠杆系数

[例13]某企业上年利润100000元,下年的经营杠杆系数为2,目标利润为130000元。要求:

测算为确保实现目标利润销售量变动的百分比。

销售量变动率

1300000—100000

looooo==15%

2一2一°

1300000-100000-

第四章短期经营决策------------------------=15%

100000x2

第一节决策概述

一、决策的概念

决策是指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根据预测得到的资料,从若干可供选择的方案中选择一个最

优方案的过程。

二、决策的程序

(一)提出决策问题,确定决策目标

(二)搜集加工有关资料

(三)拟定可行方案

(四)评价选择最优方案

三、短期经营决策的方法

(-)差量分析法

差量分析法就是对不同方案的预期收入、成本、利润之间的差量进行分析比较,从

中选择最优方案的决策分析方法。

计算公式如下:

差量收入=人方案收入-B方案收入

差量成本=人方案成本-B方案成本

差量利润=人方案利润-B方案利润

或=差量收入-差量成本

(二)本量利分析法本量利分析法就是利用本量利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经营决策的方法。

(三)产品边际分析法产品边际是指产销某一种产品所实现的边际贡献总额减去与该产品相

关的固定成本和机会成本后的余额。

[例1]某企业现有甲材料10吨,成本价每吨850元,若直接出售,每吨售价1000元,若

对其进一步加工,可得A产品8.5吨,B产品0.5吨,A、B产品的销售单价分别为

1500元、800元,对甲材料进一步加工的费用为2000元。试分析进一步加工对企业

是否有利?

1、加工后的收入8.5X1500+0.5X800=12750+400=13150(元)

2、加工后的边际贡献13150-10X850=4650(元)

3、进一步加工的相关固定成本2000元

4、机会成本(1000-850)X10=1500(元)

5、产品边际4650-2000-1500=1150(元)

第二节生产决策

五、不同加工方法的决策

生产决策是指根据企业经营目标的总体要求,合理、有效地利用企业的人、财、物等经济资

源,对企业未来一定期间内生产活动进行筹划的过程。

生产决策所要解决的问题包括:

1、生产什么(生产品种决策);

2、生产多少(生产数量决策);

3、如何生产(生产方式决策)。

一、开发新产品决策

[例2]某企业现有剩余生产能力投产新产品,有两种方案可供选择,有关资料如下:

项目A产品B产品

最大生产量1000件1500件

单位售价60元58元

单位变动成本50元51元

相关固定成本2500元2100元

问:企业应开发哪一种新产品?

采用差量分析法计算如下:

A与B的差量收入=1000X60-1500X58

=-27000

A与B的差量成本=(1000X50+2500)-(1500X51+2100)

=-26100

A与B的差量利润=(-27000)-(-26100)

=-900(元)

因此,应选择生产B产品。

二、亏损产品是否停产或转产的决策

[例3]某企业生产甲、乙、丙三种产品,有关资料如下:

项目甲产品乙产品丙产品合计

销量(件)10005001500

单价204012

单位变动成本123010

边际贡献总额80005000300016000

固定成本总额30003000400010000

利润50002000-10006000

问:应否停产丙产品?

分析如下:

如停止丙产品的产销,只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则边际贡献总额为13000元,固定

成本10000元,利润3000元。停止丙产品产销后利润不仅没有增加,反而减少,这是因为

丙产品虽然发生亏损,但该产品仍实现边际贡献3000元,且无相关固定成本和机会成本,

故不应停止丙产品的产销。

假如丙产品有相关固定成本2000元,停止丙产品的产销后,可将闲置的设备对外出租,租

金收入3000元。则丙产品的产品边际为:

3000-2000-3000=-2000(元)

因产品边际为负,故应停止丙产品的产销。

三、零部件是自制或外购决策

1、可利用企业剩余生产能力自制

[例4]某企业生产中需要一种零件,若外购,单位购进成本20元。若自制,经财务部门核算,

每件需直接材料费10元,直接人工费5元,变动性制造费用3元,固定性制造费用5元,

每件生产成本23元。企业目前生产能力尚有剩余,可用于生产该零件。问:该零件应制造

还是外购?

分析:

该零件如自制,增加的单位成本为:23-5=18元

因为该企业利用闲置生产能力生产,不需发生固定成本。

该零件如外购,增加的单位成本为:20元

经比较分析,企业应选择自制方案。

2、需要增加相关固定成本的自制

[例5]仍以上例,假定该企业无多余生产能力,如自制需每年增加固定成本2000元。问:该

零件是自制还是外购?

设:成本分界点产量为X件。

(10+5+3)X+2000=20X

解方程得X=1000

即成本分界点为1000件,若每年需要量在1000件以上时,自制比较有利,

若每年需要量在1000件以下时,外购比较有利。

四、半成品销售或进一步加工的决策

[例6]某企业生产某种产品10000件,完成初步加工后即可出售,每件售价20元,

单位变动成本15元,固定成本总额20000元。若进一步加工后出售,售价可增加3元,但

也需每件追加变动成本2.5元,增加相关固定成本10000元。问:对该产品是完成初步加工

后出售还是进一步加工后出售?

运用产品边际法进行分析:

进一步加工后的销售收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