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百科热点)模拟试卷2(共150题)_第1页
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百科热点)模拟试卷2(共150题)_第2页
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百科热点)模拟试卷2(共150题)_第3页
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百科热点)模拟试卷2(共150题)_第4页
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百科热点)模拟试卷2(共150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百科热点)模拟试卷2(共6套)(共150题)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百科热点)模拟试卷第1套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7题,每题1.0分,共17分。)1、下列事实中,属于发生不当得利的事实是()。A、养子女给其生父母的赡养费B、甲公司利用乙公司倒掉的废木料制作建筑材料C、营业员找零时多找给顾客的钱D、赌徒给付因赌博而欠的钱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不当得利是指没有法律上的依据,自己获得利益而使得他人遭受损失。没有合法依据、取得不当利益、造成他人损失的,应当将取得的不当得利返还受损失的人。A项不属于。养子女对其生父母虽无赡养义务,但依伦理原则,其对生父母所给付的赡养费应视为履行道义义务。B项不属于。乙公司倒掉的废木料可视为垃圾,甲公司利用垃圾制作建筑材料,不属于不当得利。C项属于。营业员找零时多找给顾客钱,顾客获利而营业员或者超市受损,两者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且没有合法根据,属于不当得利。D项不属于。赌博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赌资应予以没收,而非不当得利予以返还。故本题选C。2、张晓晓委托摄影师给自己拍摄写真,二人没有约定著作权的归属。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关于该写真的著作权归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写真的著作权属于张晓晓B、该写真的著作权的归属只能由法律规定C、该写真的著作权属于张晓晓和摄影师共有D、该写真的著作权属于摄影师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2021年)第十九条规定,“受委托创作的作品,著作权的归属由委托人和受托人通过合同约定。合同未作明确约定或者没有订立合同的,著作权属于受托人”。张晓晓委托摄影师给自己拍摄写真,二人没有约定著作权的归属,根据法律规定,该写真的著作权属于受托人摄影师所有。故本题选D。3、老林有三个子女,大林、小林、林芳。大林外出打工每月给老林寄生活费;小林照顾老林时虐待、遗弃老林;林芳先于老林去世;老林生前还决定将其收藏的一幅名画赠与好友田某。对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林芳的儿子可以代位继承老林的遗产B、老林没有宽恕小林,也未将他列为继承人,因此小林丧失了继承权C、若大林放弃继承,应在遗产处理前,以书面形式做出放弃继承的表示,没有表示的,视为接受继承D、田某应当在知道受遗赠后六十日内,做出接受或者放弃受遗赠的表示,到期没有表示的,视为接受遗赠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A项说法正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2021年)第一千一百二十八条规定,“被继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由被继承人的子女的直系晚辈血亲代位继承”。B项说法正确。该法第一千一百二十五条规定,“继承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丧失继承权:(一)故意杀害被继承人;(二)为争夺遗产而杀害其他继承人;(三)遗弃被继承人,或者虐待被继承人情节严重;(四)伪造、篡改、隐匿或者销毁遗嘱,情节严重;(五)以欺诈、胁迫手段迫使或者妨碍被继承人设立、变更或者撤回遗嘱,情节严重。继承人有前款第三项至第五项行为,确有悔改表现,被继承人表示宽恕或者事后在遗嘱中将其列为继承人的,该继承人不丧失继承权。受遗赠人有本条第一款规定行为的,丧失受遗赠权”。C项说法正确,D项说法错误。该法第一千一百二十四条规定,“继承开始后,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应当在遗产处理前,以书面形式作出放弃继承的表示;没有表示的,视为接受继承。受遗赠人应当在知道受遗赠后六十日内,作出接受或者放弃受遗赠的表示;到期没有表示的,视为放弃受遗赠”。若田某在知道受遗赠后六十日内未做出表示的,视为放弃受遗赠。故本题选D。4、甲被某市政府评为道德模范,本地媒体对甲的事迹进行了宣传。乙在微博平台发文对甲的故事进行质疑,认为对甲的部分报道并不真实,该微博被大量转载。一时间,甲承受众多质疑,精神倍感痛苦,遂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精神损害赔偿。经法院审理查明,媒体在报道的时候的确进行了过度加工。则应对甲承担赔偿责任的是()。A、乙B、微博运营商C、转载微博的网友D、对甲过度加工报道的媒体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2021年)第一百一十条规定,“自然人享有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等权利”。另该法第一百二十条规定,“民事权益受到侵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本题中甲因当地媒体的不实报道而受到网友质疑,导致其名誉权受到侵害,进行不实报道的媒体应该对甲负有赔偿责任。故本题选D。5、小刘和小顾结婚两年,总是产生各种各样的矛盾。关于二人在相处中遇到的问题的表述,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的是()。A、小刘为创业在银行办理抵押贷款时,小顾也签了字,抵押贷款属于夫妻共同债务B、小顾借了小宋的钱疯狂购物,但又还不上,小宋若想让小刘还款,需承担该债务用于小刘夫妻共同生活的证明责任C、小刘夫妻二人曾书面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财产归各自所有,小刘的朋友知道小刘夫妻二人的约定还借给他钱让他创业,偿还时需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D、小顾父亲得了重病,小刘不同意将钱用于支付小顾父亲巨额的医疗费用,小顾可以请求人民法院分割共同财产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A项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2021年)第一千零六十四条第一款规定,“夫妻双方共同签名或者夫妻一方事后追认等共同意思表示所负的债务,以及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属于夫妻共同债务”。小刘夫妻双方共同签名,对于所负债务有共同的意思表示,因此,可以认定该笔抵押贷款属于夫妻共同债务。B项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2021年)第一千零六十四条第二款规定,“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不属于夫妻共同债务;但是,债权人能够证明该债务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产经营或者基于夫妻双方共同意思表示的除外”。债权人小宋若想让小刘还款,需要证明该债务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属于夫妻共同债务。C项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2021年)第一千零六十五条规定,“男女双方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适用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二条、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的规定。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约定,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约定归各自所有,夫或者妻一方对外所负的债务,相对人知道该约定的,以夫或者妻一方的个人财产清偿”。小刘的朋友知道小刘夫妻二人的约定,该债务应以小刘的个人财产清偿。D项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2021年)第一千零六十六条规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夫妻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分割共同财产:(一)一方有隐藏、转移、变卖、毁损、挥霍夫妻共同财产或者伪造夫妻共同债务等严重损害夫妻共同财产利益的行为;(二)一方负有法定扶养义务的人患重大疾病需要医治,另一方不同意支付相关医疗费用”。根据该条第二项的情形,小顾可以请求人民法院分割二人共同财产。故本题选C。6、下列公民实施的民事行为有效的是()。A、5岁的甲画了一幅画B、9岁的乙写了一份遗嘱C、14岁的丙将自己的发明专利权转让给邻居丁D、15岁的戊买了一枚2克拉钻戒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A项当选,B、C、D三项不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2021年)第十九条规定,“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2021年)第一千一百四十三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所立的遗嘱无效”。乙的民事行为无效;丙、戊只能进行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丙将发明专利权转让给邻居以及戊购买钻戒均属于效力待定的民事行为。A项中,创作是事实行为,不要求创作人必须成年。故本题选A。7、金某带着母亲(刘某)、妻子(李某)和他们唯一的孩子(未成年人小金)去旅游,途中不幸遇车祸,一家人全部遇难,经勘验仍无法确定死亡的先后顺序。若金某的父亲、岳父母都健在,关于死亡顺序的推定,正确的是()。A、刘某——金某——李某——小金B、金某——李某——刘某——小金C、小金——刘某——金某、李某D、刘某——金某、李某——小金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2021年)第一千一百二十一条规定,“继承从被继承人死亡时开始。相互有继承关系的数人在同一事件中死亡,难以确定死亡时间的,推定没有其他继承人的人先死亡。都有其他继承人,辈份不同的,推定长辈先死亡;辈份相同的,推定同时死亡,相互不发生继承”。首先,没有继承人的是小金,推定小金先死亡;其次,刘某、李某、金某三人都有其他继承人,刘某系长辈,推定刘某先死亡;最后,金某、李某系同辈,推定同时死亡。故本题选C。8、甲因经商需要,于一年前向朋友乙借款10万元,按照和乙约定的时间,甲携带10万元现金前往乙家还款,但因乙忘却此事外出,甲还款未果。甲返回途中,路经闹市,现金被歹徒抢夺,不知所踪。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乙仍有权请求甲偿还10万元借款B、乙丧失请求甲偿还10万元借款的权利C、甲有权请求乙承担此款被抢夺的全部损失D、甲有权请求乙承担此款被抢夺的部分损失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2021年)第六百六十七条规定,“借款合同是借款人向贷款人借款,到期返还借款并支付利息的合同”。据此可知,借款合同是单务合同,借款人的主要义务是归还贷款。而贷款人在没有及时受领时的责任是应当赔偿借款人为归还借款多支出的费用。本题中,如果乙没有按照约定及时受领甲的还款,则乙的责任应当是支付甲因此而多支出的路费、误工费等,而不是免除甲的还款义务。故本题选A。9、某日,甲、乙两人翻入一个储存有大量化学物质的工业厂房盗窃财物。甲在翻找财物时,不慎致一个大型蓝桶跌翻在地,且其中储存的有毒液体溢出。甲、乙两人当场中毒。对于甲、乙两人的损害,厂房管理者能够减轻责任或者免责的事由是()。A、甲、乙两人未经允许,擅自进入厂房B、厂房采取严格的进出管理措施,并张贴了明显的危险物质警示标志C、非暴力开启,该大型蓝桶储存物质不会漏出D、当天片区安保未尽到管理义务,未及时阻止甲、乙两人进入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2021年)第一千二百四十三条规定,“未经许可进入高度危险活动区域或者高度危险物存放区域受到损害,管理人能够证明已经采取足够安全措施并尽到充分警示义务的,可以减轻或者不承担责任”。故本题选B。10、甲与乙是亲戚,乙生活较为困难,平时以租房度日。一日甲要搬到另一座城市居住,为帮助乙,便将自己闲置的房屋提供给乙居住,并为其设立居住权。根据相关法律的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自甲与乙的居住权合同签订之日起,乙的居住权设立B、甲为乙设定了居住权,可以向乙收取一定报酬C、乙可以将该居住权转让给其朋友D、乙不得将该房屋出租给第三人居住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A项说法错误,B项说法正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2021年)第三百六十八条规定,“居住权无偿设立,但是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设立居住权的,应当向登记机构申请居住权登记。居住权自登记时设立”。如果双方另有约定,居住权可以有偿设立,甲可以向乙收取一定报酬。C、D两项说法错误。该法第三百六十九条规定,“居住权不得转让、继承。设立居住权的住宅不得出租,但是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乙不得将该居住权转让给其朋友;若双方另有约定,乙可以将该房屋出租给第三人居住。故本题选B。11、李某常年在外打工,其邻居王某看李某的房顶年久未修,担心浸湿李某家中的家具,遂自己做主请来了工匠修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李某房屋免费得到修缮属于不当得利B、王某的行为属于无因管理C、李某应补偿王某支出的修缮费用D、王某不得请求李某支付必要报酬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A项说法错误。不当得利是指没有法律上的依据,自己获得利益而使得他人遭受损失。没有合法依据、取得不当利益、造成他人损失的,应当将取得的不当得利返还受损失的人。题干中李某房屋得到修缮属于无因管理,不属于不当得利。B、C、D三项说法正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2021年)第九百七十九条规定,“管理人没有法定的或者约定的义务,为避免他人利益受损失而管理他人事务的,可以请求受益人偿还因管理事务而支出的必要费用;管理人因管理事务受到损失的,可以请求受益人给予适当补偿。管理事务不符合受益人真实意思的,管理人不享有前款规定的权利;但是,受益人的真实意思违反法律或者违背公序良俗的除外”。题干中王某的做法属于无因管理,管理人可以请求偿还必要费用或补偿,但不能请求支付报酬。故本题选A。12、甲于5月1日将个人的汽车分别抵押给了乙、丙,并在当日11点和14点为乙、丙办理了抵押登记。5月3日,甲将该汽车质押给丁。5月4日,甲又将该汽车抵押给了戊,未办理抵押登记。现甲的债务到期履行不能,汽车被变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于同一天为乙、丙办理了抵押登记,乙、丙需按照债权比例清偿B、该汽车已被交付给丁,丁比乙、丙、戊优先受偿C、因戊未办理抵押登记,乙、丙比戊优先受偿D、因丁、戊未办理抵押、质押登记,丁、戊两人需按照债权比例清偿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A项说法错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2021年)第四百一十四条规定,“同一财产向两个以上债权人抵押的,拍卖、变卖抵押财产所得的价款依照下列规定清偿:(一)抵押权已经登记的,按照登记的时间先后确定清偿顺序……”因此乙、丙两人按照登记的时间先后确定清偿顺序,而乙在5月1日11点办理的抵押登记,丙在5月1日14点办理的抵押登记,因此乙比丙早,故乙比丙优先受偿。B项说法错误。该法第四百一十五条规定,“同一财产既设立抵押权又设立质权的,拍卖、变卖该财产所得的价款按照登记、交付的时间先后确定清偿顺序”。因此同一财产既设立抵押权又设立质权的,并非质权比抵押权优先受偿。C项说法正确。该法第四百一十四条规定,“同一财产向两个以上债权人抵押的,拍卖、变卖抵押财产所得的价款依照下列规定清偿:……(二)抵押权已经登记的先于未登记的受偿……”D项说法错误。民事法律中并没有抵押、质押未办理登记,需按照债权比例清偿的规定。故本题选C。13、甲欲将一套商品房出售给乙并与乙签订了房屋买卖合同,后甲又以更高的价格将房屋卖给丙并办理了房屋过户手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房屋产权登记有误,应重新登记为甲B、房屋应归丙,甲向乙承担违约责任C、房屋应归乙,甲向丙承担违约责任D、甲与乙协商房屋的归属权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房屋所有权的转移以是否办理过户手续为标准,题干中甲与丙已办理了过户手续,所以房屋归丙所有。但是甲与乙的合同也是合法订立的,所以甲要对乙承担违约责任。故本题选B。14、张明今年15岁,为科技大学学生,其智商高于常人,自理能力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他是()。A、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B、可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C、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D、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2021年)第十七条规定,“十八周岁以上的自然人为成年人。不满十八周岁的自然人为未成年人”。该法第十八条规定,“成年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该法第十九条规定,“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该法第二十条规定,“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张明今年15岁,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故本题选C。15、甲的代理人乙在甲授予的代理权限范围内,替甲向丙购买了一批水果,由于市场不景气,该批水果长期严重滞销。那么这个损失应由()承担。A、甲B、乙C、丙D、甲和乙共同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公民、法人可以通过代理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代理人在代理权限范围内,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实施民事法律行为,被代理人对代理人的代理行为承担民事责任。题干中代理人乙在被代理人甲授予的代理权限内向丙购买了一批水果,由市场不景气而造成的损失应由甲自己承担。故本题选A。16、2016年9月9日,甲与乙签订房屋买卖合同,合同约定乙于10月9日支付全款,双方于10月20日前办理过户登记。乙依约支付房款后,因甲出差,双方一直未办理过户手续。2016年11月10日,甲又跟丙签订合同,约定将房屋卖给丙,并办理了过户手续。关于两份房屋买卖合同的效力,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甲与乙之间的合同有效,甲与丙之间的合同无效B、甲与乙、甲与丙之间的合同均有效C、甲与乙之间的合同无效,甲与丙之间的合同有效D、甲与乙之间的合同有效,甲与丙之间的合同效力待定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2021年)第二百一十五条规定,“当事人之间订立有关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不动产物权的合同,除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外,自合同成立时生效;未办理物权登记的,不影响合同效力”。该条确立了我国物权变动的区分原则,即是否转移不动产登记并不影响债权合同的效力。本题中,甲与乙签订的房屋买卖合同虽然最后并未办理不动产转移登记,但是根据该区分原则,并不影响甲与乙之间合同的效力,因此甲与乙之间的合同有效;甲与丙之间签订房屋买卖合同时,甲对该房屋仍然具有所有权,可以对该房屋进行处分,因此甲与丙之间的房屋买卖合同有效。故本题选B。17、一住店客人未付房钱便想离开旅馆去车站,旅馆服务员见状揪住他不让走,并拨打报警电话。客人说:“你不让我走还限制我自由,我要告你们旅馆,耽误了乘火车要你们赔偿。”旅馆这样做的性质应如何认定?()A、属于侵权,是侵害人身自由权B、属于侵权,是积极侵害债权C、不属于侵权,是行使抗辩权之行为D、不属于侵权,是自助行为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A、B、C三项不选,D项当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2021年)第一千一百七十七条明确规定了自助行为,“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情况紧迫且不能及时获得国家机关保护,不立即采取措施将使其合法权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的,受害人可以在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必要范围内采取扣留侵权人的财物等合理措施;但是,应当立即请求有关国家机关处理”。自助行为是民事权利的一种自力救济方式,为保护自己的权利而以自己的力量对加害人的自由或财产加以扣押的行为或对义务人的人身进行拘束的行为。本题中,住店客人拒不付房钱,旅馆服务员揪住他不让走,并拨打报警电话的行为属于自助行为,而不是侵权行为。故本题选D。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8题,每题1.0分,共8分。)18、甲与其父乙素来关系不好,乙多次说其死后甲不能继承自己的财产,甲亦多次对外人宣扬自己绝对不会要乙的财产。据此,下列表述正确的有()。标准答案:A,D知识点解析:A项表述正确,B项表述错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2021年)第一千一百三十八条规定,“遗嘱人在危急情况下,可以立口头遗嘱。口头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危急情况消除后,遗嘱人能够以书面或者录音录像形式立遗嘱的,所立的口头遗嘱无效”。乙不是在危急情况下,故其所立的“其死后甲不能继承自己的财产”遗嘱无效,甲仍有继承其父遗产的权利。C项表述错误,D项表述正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2021年)第一千一百二十四条规定,“继承开始后,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应当在遗产处理前,以书面形式作出放弃继承的表示;没有表示的,视为接受继承”。所以甲放弃继承的意思表示在继承开始后,遗产分割前以书面形式做出才有效。故本题选AD。19、S村位于某经济发达的省会城市周边。近年来,当地村民纷纷选择离开耕种的土地,进城务工。根据相关法律的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有()。标准答案:C,D知识点解析:A项说法错误,C项说法正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2021年)第三百三十五条规定,“土地承包经营权互换、转让的,当事人可以向登记机构申请登记;未经登记,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因此登记并非土地承包经营权互换、转让的生效要件。B项说法错误。该法第三百四十一条规定,“流转期限为五年以上的土地经营权,自流转合同生效时设立。当事人可以向登记机构申请土地经营权登记;未经登记,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因此村民丙和丁公司约定的土地经营权自流转合同生效时设立。D项说法正确。该法第三百四十二条规定,“通过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承包农村土地,经依法登记取得权属证书的,可以依法采取出租、入股、抵押或者其他方式流转土地经营权”。故本题选CD。20、甲一直暗恋同学乙,某日趁乙不备偷拍其换衣服的照片,并以此要挟乙与自己结婚,乙只好同意和甲结婚。对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标准答案:A,B知识点解析:A项说法正确。甲趁乙不备偷拍其换衣服的照片,已经侵犯了乙的隐私权。B项说法正确,C、D两项说法错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2021年)第一千零五十二条规定,“因胁迫结婚的,受胁迫的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撤销婚姻。请求撤销婚姻的,应当自胁迫行为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被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当事人请求撤销婚姻的,应当自恢复人身自由之日起一年内提出”。被胁迫结婚属于可撤销婚姻的情形而不是无效婚姻的情形,乙应当自胁迫行为终止之日或自恢复人身自由之日起一年内,在婚姻登记后向人民法院请求撤销婚姻。故本题选AB。21、赵某系全国知名演员,张某经多次整容后外形酷似赵某,此后多次参加营利性模仿秀表演,承接并拍摄了一些商业广告。下列哪些说法是不正确的?()标准答案:A,B,C知识点解析:A、B两项说法错误。本题中,张某无论是整容与表演都是使用自己的肖像,没有直接或间接地使用赵某的肖像,因此,不构成对赵某肖像权的侵害。C项说法错误,D项说法正确。名誉权是指公民或法人对自己在社会生活中所获得的社会评价,即自己的名誉,依法所享有的不可侵犯的权利。本案中,张某在承接并拍摄商业广告时,并非以赵某的名义,也并未对赵某在品德、才干、信誉等在社会中所获得的社会评价造成侵害,不构成侵害赵某的名誉权和人格权。故本题选ABC。22、甲完成了一项发明创造,并申请了专利。如果下列情况发生,能够成为该发明创造专利权人的有()。标准答案:A,D知识点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2021年)第十条规定,“专利申请权和专利权可以转让”。A项当选。购买发明创造技术专利属于专利权的转让,所以乙能够成为该发明创造专利权人。B项不选。丙只是具有该发明创造专利的使用权,但并不是该发明创造专利权人。C项不选。丁购买使用该专利技术生产的产品,是对产品享有所有权,其并不能成为该发明创造专利权人。D项当选。戊作为继承人在专利权的保护期内,继承其中的财产权利部分,如许可他人使用专利权、收取专利使用费的权利等,所以其可以成为该发明创造专利权人。故本题选AD。23、下列选项中属于著作权法规定的作品的有()。标准答案:C,D知识点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2021年)第三条规定,“本法所称的作品,是指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一定形式表现的智力成果,包括:(一)文字作品;(二)口述作品;(三)音乐、戏剧、曲艺、舞蹈、杂技艺术作品;(四)美术、建筑作品;(五)摄影作品;(六)视听作品;(七)工程设计图、产品设计图、地图、示意图等图形作品和模型作品;(八)计算机软件;(九)符合作品特征的其他智力成果”。A项不属于。从上述法条可知,著作权法保护有形的实体作品,思想不在保护之列。甲关于新小说的创作思路不是“以一定形式表现的智力成果”,不属于著作权法规定的作品。B项不属于。从上述法条可知,作品要具有独创性。乙复印的世界名画不具有独创性,不属于著作权法规定的作品。C项属于。丙表演的舞蹈属于上述第三项规定的作品。D项属于。丁口述回忆录的录音属于上述第二项规定的作品。故本题选CD。24、司机甲在向乙超市运输一批丁厂生产的家电时,因疏忽未能固定好位置,致使该批家电发生严重碰撞。乙超市经检查后发现家电存在缺陷,但依然上架售卖。消费者丙购买后使用不慎遭受严重的人身损害。根据相关法律的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标准答案:B,C,D知识点解析:A项说法错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2021年)第一千二百零三条规定,“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他人损害的,被侵权人可以向产品的生产者请求赔偿,也可以向产品的销售者请求赔偿。产品缺陷由生产者造成的,销售者赔偿后,有权向生产者追偿。因销售者的过错使产品存在缺陷的,生产者赔偿后,有权向销售者追偿”。因此丙也可以请求丁厂承担侵权损害责任。B项说法正确。该法第一千一百八十三条规定,“侵害自然人人身权益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因此若侵害丙人身权益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丙可以主张精神损害赔偿。C项说法正确。该法第一千二百零七条规定,“明知产品存在缺陷仍然生产、销售,或者没有依据前条规定采取有效补救措施,造成他人死亡或者健康严重损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相应的惩罚性赔偿”。乙超市明知产品存在缺陷,依然上架售卖。丙可以请求乙超市承担惩罚性赔偿。D项说法正确。该法第一千二百零四条规定,“因运输者、仓储者等第三人的过错使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他人损害的,产品的生产者、销售者赔偿后,有权向第三人追偿”。所以丁厂赔偿后有权向运输者追偿。故本题选BCD。25、张某为开花店向王某借款1万元,没有约定利息。一年后,花店获利。张某归还借款时,王某要求其支付1000元利息,为此双方发生争议。下列说法错误的有()。标准答案:B,C,D知识点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2021年)第六百八十条规定,“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的,视为没有利息。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约定不明确,当事人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当地或者当事人的交易方式、交易习惯、市场利率等因素确定利息;自然人之间借款的,视为没有利息”。本题中,张某和王某之间的借款合同,没有约定利息,视为没有利息,张某可以不支付利息。故本题选BCD。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百科热点)模拟试卷第2套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题,每题1.0分,共5分。)1、下列诗句蕴含“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这一哲学原理的是()。A、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B、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C、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D、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A项的诗句强调的是自强的精神。B项的诗句说明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从量变开始的,没有一定程度的量的积累,就不可能有质的变化,因此要注意量的积累。D项的诗句说明,事物总是不断变化发展的,新事物终将代替旧事物。此三项均与题干蕴含的“实践与真理的关系”哲学原理无关。C项强调实践的重要性,人们对事物的正确认识,需要进一步运用于实践,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故本题选C。2、打造绿色丝绸之路、健康丝绸之路、智力丝绸之路、和平丝绸之路,要以钉钉子精神抓下去,一步一步把“一带一路”建设向前推进,让“一带一路”建设造福沿线各国人民。“钉钉子精神”体现的哲学道理是()。A、事物之间可以根据情况建立新的具体联系B、事物发生质变后才能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C、树立全局观念是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的条件D、发挥主观能动性有利于推动事物的进一步发展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题干所述的是打造四种丝绸之路,要用钉钉子精神去抓,一步一步把“一带一路”建设向前推进,由此可见,钉钉子精神是指发挥主观能动性推进事物的发展。A、B、C三项均非题干所强调的主要意思,为无关项。故本题选D。3、探测高能粒子运行轨迹的仪器是“气泡室”的发明者——格拉塞尔在喝酒时看到酒杯中一串串上升的气泡后发现的。通过实验,他终于以这种方法清晰地呈现出高能粒子飞行的轨迹。从哲学角度来看,上述案例体现()。A、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B、矛盾双方相互依存C、联系具有普遍性D、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叫作联系。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坚持联系的观点。任何一项科学研究都离不开生活。格拉塞尔正是把科学研究中的问题,与生活中的喝酒联系起来,从而得到了启迪,完成了自己的实验课题,并荣获诺贝尔奖。故本题选C。4、汉文化里很多事物因为谐音而被人们赋予了美好寓意。例如,“鸡”与“吉”谐音,寓意“吉祥”;“鱼”与“余”谐音,寓意“富富有余”。这表明()。A、人的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B、人的意识具有客观物质性C、没有被反映的对象也具有意识内容D、意识内容并不仅根源于社会实践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人的意识在形式上具有主观性,其内容具有客观性,B项错误。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C项错误。意识的内容来源于客观物质世界,社会实践恰恰是连接人的意识和客观物质世界的桥梁,意识内容只能根源于社会实践。认识来源于实践,D项错误。故本题选A。5、考古学好比望远镜,可以让我们远望人类的起点和整个历史;考古遗物则如同显微镜,可以让我们透视具体的历史事件。这意味着()。A、没有对整体的理解就无法认识个体B、没有认识的指导,实践就不能深入C、人的认识是在实践中深化和发展的D、没有对个体的透视,整体就难以把握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题干强调的是认识个体的重要性。考古遗物能够让人们透视具体的历史事件,从而远望人类的起点和整个历史,这说明了个体的认识对整体的作用,体现了没有对个体的透视,整体就难以把握。故本题选D。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20题,每题1.0分,共20分。)6、矛盾特殊性原理,指导我们在观察和处理问题时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下列成语体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有()。标准答案:A,B,D知识点解析:对症下药、量体裁衣、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因人而异这些成语都体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兼收并蓄的意思是,把不同内容、不同性质的东西都吸收进来。一定程度上,违背了矛盾主次方面关系的原理,是不分主流与支流,主次颠倒的表现。如喧宾夺主、良莠不分、本末倒置等都属此类。故本题选ABD。7、有人说“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也有人说“饱暖思淫欲”。这两句话蕴含的哲理有()。标准答案:B,D知识点解析: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具有导向作用。A项错误。衣食、温饱都属于社会存在,荣辱、淫欲都属于社会意识,不管正确的社会意识还是错误的社会意识,都是社会存在的反映。B项正确。C项与上述材料无关。知荣辱和思淫欲都属于社会意识,但却是截然不同的性质。D项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D。8、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一切难题只有在实干中才能破解,一切办法只有在实干中才能见效,一切机遇只有在实干中才能抓住和用好;政贵有恒,要发扬钉钉子精神,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树立功成不必在我的理念,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事。这些论述体现的哲理有()。标准答案:A,B知识点解析:题干体现了实践的重要性,强调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要发扬钉钉子精神,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树立功成不必在我的理念”体现了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事”体现了眼前和长远的联系,体现了要用联系、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的成长。A、B两项均符合题意,C、D两项在题干中没有体现。故本题选AB。9、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在哲学上仍然能够演奏第一小提琴,18世纪的法国对英国来说是如此,后来的德国对英法两国来说也是如此。这表明()。标准答案:A,C,D知识点解析: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而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表现为:(1)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不完全同步;(2)社会意识的发展同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3)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4)社会意识诸形式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5)社会意识能动地反作用于社会存在。故本题选ACD。10、《蒙娜丽莎》这幅画,在儿童眼里看到的是母爱,在情侣眼里看到的是甜蜜,在朋友眼里看到的是真诚,这说明()。标准答案:A,B知识点解析: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把所获得的感觉材料,经过思考、分析,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整理和改造,形成概念、判断、推理。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飞跃,它反映事物的全体、本质和内部联系。C、D两项明显错误,理性认识不能离开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故本题选AB。11、不同人士对于服装有不同的认识,艺术家看到的是服装的外形设计,经济学家看到的是如何推动经济,这体现了()。标准答案:A,B知识点解析:不同人士会对服装有不同的认识,艺术家看到的是外形设计,经济学家看到的是如何推动经济。这是因为:一方面,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来源于物质,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因此,艺术家和经济学家对服装的认识是服装这一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另一方面,艺术家和经济学家从事的工作不同,实践活动也就不同,从而对服装产生了不同的认识。C、D两项与本题无关。故本题选AB。12、心理学认为,唱歌可以治疗人的某些疾病。如果心里难受,可唱些旋律欢快的歌;如果自卑失落,可唱振奋人心的歌。凡是心里不愉快时,都可找到相应的歌曲来治疗。这个事例说明的哲学原理有()。标准答案:C,D知识点解析:A项错误。意识指导人们通过实践改造世界,而不是改变客观世界。B项错误。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C项正确。意识活动依赖于人体的生理活动,又对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失去斗志。D项正确。心理感受与歌曲存在关系,说明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没有任何一个事物孤立地存在,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故本题选CD。13、桉树由于受昆虫和真菌的侵害生长速度缓慢,因而成为一种优质木材。19世纪桉树被引进美国,失去了昆虫和真菌的危害,加之适宜的水土环境,生长速度极快,因而成为易开裂和弯曲的废材。桉树从优质木材变成废材说明了()。标准答案:C,D知识点解析:生长的环境和条件变了,桉树就由优质木材变成了“废材”,这说明了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多样的,有条件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由此推知C、D两项正确。稳定的联系是存在的,A项错误。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事物之间的原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从而建立新的联系。B项错误。故本题选CD。14、“未秋先秋,踏断蛮牛”“生地茄子熟地瓜,生地菜子熟地花”“庄稼施肥有技巧,看天看地又看苗”“天灾不由人,抗灾不由天”。这些农谚告诉我们的哲学道理是()。标准答案:A,B,C,D知识点解析:“看天看地又看苗”体现了联系的观点。“生地茄子熟地瓜”反映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观点。“未秋先秋,踏断蛮牛”体现了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的观点。“天灾不由人,抗灾不由天”体现了坚持规律的客观性和主观能动性统一的观点。故本题选ABCD。15、“万物生长靠阳光”这是我们已有的认识。现在科学家发现,在水深超过4000米的可见光不能到达的海底仍然存在着大量海底生物,使我们的认识又前进一步。这表明()。标准答案:A,B,D知识点解析:伴随着实践的不断变化,人类对事物的认识也在不断发展,这说明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真理是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C项错误。故本题选ABD。16、中国的诗词歌赋、名言警句常常蕴含着丰富的哲理。下列选项中对应关系正确的是()。标准答案:A,B,D知识点解析:“绳锯木断,水滴石穿”体现的哲学道理为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C项错误。其余选项对应关系正确。故本题选ABD。17、在中国古代人们重视家庭的团聚、国家的统一、社会的和谐。受其影响,中国传统哲学有着浓厚的“尚圆”思维,讲究圆满、圆融、圆通,花好月圆、团团圆圆等也成为普通中国人的美好追求。由此可见()。标准答案:B,D知识点解析:材料中并没有体现出传统文化对社会变革的影响,A项错误。“尚圆”思维普遍存在于国民心中,体现了传统文化的民族性,B项正确。科学的理论才可以指导人们正确的改造世界,C项错误。传统的“尚圆”哲学思维是在中国古代对家庭团聚、国家统一的实践中发展而来的,说明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D项正确。故本题选BD。18、我国企业要提高国际竞争力,必须加强自主创新的能力,实现由“中国制造”转变为“中国创造”。下面与自主创新所蕴含的哲学道理相同的有()。标准答案:A,C知识点解析:“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蕴含的哲学道理是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围魏救赵,声东击西”蕴含的哲学道理是事物有真象和假象之分。故本题选AC。19、从古代的“把酒问青天”“嫦娥奔月”,到今天的“神舟”号系列对太空的探索,再到“天宫一号”的发射,我们对太空的了解越来越深入。这说明()。标准答案:A,C知识点解析:实践决定认识,随着实践活动的不断深入,认识也会不断加深,认识反过来进一步指导实践,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也是认识的最终目的。所以“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实践锻炼并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的说法是正确的,“实践决定认识,认识是实践的目的”的说法错误,应为“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受技术手段制约,也经历了曲折的过程,所以“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是一帆风顺的”说法不正确。故本题选AC。20、“1+1=2”被推选为最伟大的数学公式之一。但在现实生活中,既存在“1+1>2”的可能,比如强强联手的倍增效应;也有“1+1<2”的情况,比如“九龙治水水不治”的治理难题。这蕴含的哲学原理有()。标准答案:A,D知识点解析:强强联手的倍增效应和“九龙治水水不治”的治理难题,体现的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要求我们要树立全局观和协调的意识。A项当选。整体是事物的全局或发展的全过程,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这就要求我们应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的方案。B项不选。理性认识与感性认识的关系为唯物主义的观点,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该项说法正确,但与题干无关。C项不选。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认识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属于唯物主义的哲学观点。该项说法正确,但在题干中并未体现。D项当选。该项论述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问题。部分是事物局部发展的各个阶段,部分构成整体,其功能与变化会影响整体。要重视部分,用局部发展推动整体。这符合题干的论述。故本题选AD。21、下列说法中,正确体现意识能动性的有()。标准答案:A,C知识点解析:A项体现了正确意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C项体现了意识的反作用。B、D两项都夸大了意识的能动作用,排除。故本题选AC。22、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发展模式和水平不尽相同。要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需要立足现实,着眼长远,加强统筹协调,实现经济和社会、资源和环境、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标准答案:B,C知识点解析:A项错误。“通过补短板充分发挥各地区的整体功能”在题干中并未体现。B项正确。“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发展模式和水平不尽相同”体现了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立足现实,注意分析和把握各地区的有利条件。C项正确。题干中“不同地区发展模式和水平不尽相同”“需要立足现实”,说明我们要注意分析矛盾的特殊性,从各地区实际出发,正确认识各地区特有的实际情况。D项错误。题干强调的是矛盾的特殊性,应针对每个地区采取不同的发展方式,并不是从本地区特殊情况中寻找普遍性的发展方式。故本题选BC。23、“良机对于懒惰没有用,但勤劳可以使最平常的机遇变成良机。”这句话说明()。标准答案:A,C,D知识点解析:良机是外因,懒惰是内因,良机对于懒惰没有用,体现的是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C、D两项正确。勤劳可以使平常的机遇变成良机,勤劳对于人来说是内因,可见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B项错误,A项正确。故本题选ACD。24、拿破仑说过,中国是一头沉睡的狮子,当这头睡狮醒来时,世界都会为之发抖。习近平主席强调,中国这头睡狮已经醒了,但这是一只和平的、可亲的、文明的狮子;实现中国梦给世界带来的是机遇不是威胁,是和平不是动荡,是进步不是倒退。从哲学方法论看,这里强调的是()。标准答案:A,D知识点解析:通过拿破仑的话和习近平主席的话可以看出,我们要以全面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同时也要以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B、C两项在题干中未体现,且C项“事必躬亲”的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D。25、下列古语中包含辩证法思想的有()。标准答案:A,C,D知识点解析:A项出自《礼记·中庸》,意思是君子之道,就如同走远路一样,一定要从近处开始;也如同登高山一样,一定要从低处开始,体现了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B项出自《汉书·董仲舒传》,意思是社会的最高原则是由天决定的,天不变,这一原则也不变。其是形而上学观点。C项出自《大学》,体现了整体和部分的关系。D项出自《老子》,体现了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相互转化。故本题选ACD。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百科热点)模拟试卷第3套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5题,每题1.0分,共25分。)1、底线思维能力,就是客观地设定最低目标,立足最低点,争取最大期望值的一种积极的思维能力。下列选项中能体现底线思维的是()。A、居安思危,未雨绸缪B、无所畏惧,勇往直前C、他山之石,可以攻玉D、亡羊补牢,为时不晚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根据题干可知,底线思维强调的是设定最低目标,争取最大期望值,这体现出了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的哲理。四个选项中,A项体现了这一点,当选。B项强调的是意识的主观能动作用。C项意思是学习借鉴他人之长,以弥补自己的不足,也指做事要善于借助外力,为自己所用。D项意思是羊逃跑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故本题选A。2、每年高考前夕,一些佛教名山都将迎来部分高三学生的家长,他们烧香拜佛,祈祷着今年高考,自己的儿女能考个好成绩。这种世界观属于()。A、辩证唯物主义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C、客观唯心主义D、主观唯心主义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A、B两项不选。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凡是认为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世界统一于意识的哲学派别均属于唯心主义阵营;凡是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世界统一于物质的哲学派别均属于唯物主义阵营。学生的家长烧香拜佛,把希望寄托在神佛的身上,不是唯物主义,是唯心主义。C项当选,D项不选。客观唯心主义认为在物质世界和人类产生之前就独立存在着一种客观精神(理念、理、绝对精神、绝对观念等),这种客观精神在其发展过程中,产生了物质世界。主观唯心主义认为个人的精神(心灵、意识、观念、意志等)是世界的本原,是第一性的,而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只存在于个人的心灵之中,或是个人心灵的产物。题干中家长们烧香拜佛、祈求神明,可表明其相信神佛,认为神佛是世界的本原,属于客观唯心主义。故本题选C。3、下列成语体现了事物普遍联系观点的是()。A、唇亡齿寒B、金无足赤,人无完人C、金蝉脱壳D、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A项当选。联系是普遍的,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唇亡齿寒”的意思是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觉到寒冷。其比喻双方息息相关,荣辱与共,体现了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B项不选。“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是说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东西,任何事物总有它的长处和短处。其体现了看问题要坚持两点论的观点。C项不选。“金蝉脱壳”的意思是寒蝉在蜕变时,本体脱离皮壳而走,只留下蝉蜕还挂在枝头,通常用于比喻制造或利用假象脱身,使对方不能及时发觉。体现了透过现象看本质,不要被虚假表象迷惑的原理。D项不选。“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意思是一个小小的蚂蚁洞,可以使千里长堤毁于一旦。其体现了量变质变规律。故本题选A。4、下列对谚语和诗句所蕴含的哲理表述正确的是()。A、“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看问题分清主流和支流B、“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事物是发展的C、“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事物是普遍联系的D、“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坚持辩证的否定观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A项谚语比喻做事情要抓住关键,处理问题要抓住主要矛盾;B项以燕子从王、谢两大家族飞入寻常百姓家说明沧海桑田的历史变化,蕴含了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哲学原理;C项中萧萧而下的树叶和滚滚而来的江水,蕴含了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事物是发展的原理;D项的意思是广泛地听取多方面的意见,就能明白事情的真相,做出正确的判断,只听信一方面的意见就会不了解真相,得出错误的结论,启示我们要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故本题选B。5、俗话说“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但是,在广阔的大海中,大鱼可以生存,小鱼可以生存,小虾也可以生存。从中我们得到的哲理启示是()。A、事物都是可以独立存在的B、事物之间都不是相互排斥的C、事物之间都是可以相互转化的D、事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并有条件存在的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任何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联系也构成了事物存在的条件,没有绝对的独立存在的事物。A项错误。事物之间存在着对立与排斥的关系,构成矛盾。B项错误。在一定条件下,事物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C项错误。故本题选D。6、在自然界中,没有上就无所谓下;在社会中,没有先进就无所谓落后;在人的认识中,没有正确就无所谓错误。这说明()。A、矛盾双方是相互排斥的B、矛盾双方是相互渗透的C、矛盾双方是相互转化的D、矛盾双方是相互依存的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题干中的“上”和“下”、“先进”和“落后”、“正确”和“错误”都是矛盾的双方,体现了矛盾双方相互依存。故本题选D。7、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木柴而无济于事,谓之杯水车薪。如今在一些地方,通过新技术,只需一瓶矿泉水的水量,就能使一辆汽车洁净如新,我们不妨称之为“杯水车新”。“杯水车新”启示我们()。①要重视意识的能动性,真正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②我们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③人民群众的创新精神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④要积极创造条件,实现矛盾双方的转化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杯水车新”是运用新技术,发挥了主观能动性,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故本题选B。8、农产品质量安全,虽然不能做到“零容忍”,但是我们要坚持“零容忍”,哪怕是1%的问题,也要尽100%的努力解决,坚持“产出来”“管出来”“两手抓、两手硬”。这体现的哲理是()。A、矛盾斗争的两种基本形式是对抗性矛盾和非对抗性矛盾B、矛盾的对立是有条件的、暂时的、相对的C、处理问题要坚持两分法和两点论D、处理问题要抓矛盾的主要方面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思想的哲学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对立统一规律与矛盾的同一性规律。“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指的是“两点论”思想。故本题选C。9、“建设生态文明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句话所包含的哲学原理是()。A、矛盾的观点和辩证的观点B、量变质变的观点C、发展的观点和动力的观点D、发展的观点和联系的观点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D项正确。“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表明生态文明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建设的联系,体现了联系的观点;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是坚持科学发展的鲜活实践,体现了发展的观点。A、B、C三项错误。题干未涉及矛盾、量变质变和动力的观点。故本题选D。10、皑皑白雪在中国东北地区,是众多滑雪基地得以开办的自然条件。而在南方地区,连续的降雪低温却造成了损失巨大的灾害。这表明,同一现象在不同条件下,会产生截然不同的作用和影响。这启发我们注意()。A、联系的普遍性和统一性B、联系的客观性和主观性C、联系的多样性和条件性D、联系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在普遍联系中,联系的形式是多样的,不同的联系对事物的发展起着不同的作用。题干中雪对南方和北方的影响是不同的说明了这一点。“同一现象在不同条件下,会产生截然不同的作用和影响”说明联系具有条件性。故本题选C。11、心理学上有一种“自我实现的预言”的说法,即当你为未知的未来许下了一个预言,因为你相信事情会如同预料的情况发展,所以你采取了加强的措施,促进了这个预言的实现,最后的结果会同你自己的预言一样,呈现在你眼前。这种观点体现了()。A、世界观决定实践的结果B、方法论体现世界观C、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D、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题干中“你相信事情会如同预料的情况发展”是一种世界观,是对未来的相信;“你采取了加强的措施”是方法论,因为相信而采取加强措施是在世界观指导下形成的方法论。这体现了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故本题选D。12、我们对“市场经济体制”的认识先后经历了四个阶段:“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阶段、“有计划的商品经济”阶段、“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阶段、“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阶段。这一认识过程表明()。①每一时期的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总是有局限的②正确的认识中包含有错误的成分,错误的认识里也有正确的成分③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是不断深化的④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人们不可能获得真正正确的认识A、①②B、①③C、①②③④D、②③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②④表述属于不可知论。故本题选B。13、海绵城市建设中,先从一些小项目开始着手,由点及面、区域化推进,就像在城市各个角落构造了一个个“海绵宝宝”。这些“海绵宝宝”虽小,但聚少成多也能发挥大作用。其中体现的哲学原理是()。A、量变的积累能引起质变B、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客观条件的制约C、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D、矛盾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A项正确。题干中“‘海绵宝宝’虽小,但聚少成多也能发挥大作用”,体现的是事物量的积累可以使事物发生根本性变化,即量变的积累能引起质变。B项错误。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客观条件的制约,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这是唯物主义的观点。题干并没有体现海绵城市建设受到了客观条件的制约。C项错误。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是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即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在前进中有曲折,在曲折中向前进,这是一切新事物发展的途径。题干中海绵城市建设没有体现事物发展的曲折性。D项错误。矛盾具有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不包含矛盾的事物是不存在的,即事事有矛盾;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每一事物从产生到灭亡都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即时时有矛盾。矛盾具有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题干中海绵城市建设没有体现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故本题选A。14、甲说:“物质不生不灭。”乙说:“任何物质都有生有灭。”对于二者的观点,正确的判断是()。A、甲对乙错B、甲错乙对C、甲、乙都错D、甲、乙都对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物质和物质的具体形态的区别是:①物质是指各种物质具体形态的共性——客观实在性,而物质的具体形态则是物质的具体表现,它不仅具有共同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还具有自己的个性;②物质不能被创造、改变和消灭,而物质的具体形态则可以被创造、改变和消灭;③物质与物质的具体形态的关系是一般与特殊、共性与个性、抽象与具体的关系。在本题中,甲说“物质不生不灭”是指物质的概念,乙说“任何物质都有生有灭”是指物质的具体形态。所以,二者都正确,前者是对整个物质世界讲的,后者是就物质的具体形态讲的。故本题选D。15、有体育常识的人都知道,速滑比赛在直道上很难甩开对手,赛跑选手的超越,也常在弯道处。经济发展也一样,“弯道”跑不好,就只能成为一个跟跑者、追随者和落伍者。这对我们的启示是()。A、外因是事物发展的重要条件B、事物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C、事物的发展是质变和量变的统一D、善于抓住时机促成事物的质变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弯道是超越的有利时机,要抓住时机促成飞跃。故本题选D。16、班主任在安排班级座位前先了解学生的性格和爱好,然后将不同个性的学生进行合理搭配,进而促进班风的改善和学生学习的进步。从哲学上看,这种做法体现了()。A、立足局部的方法B、重视关键部分的方法C、系统优化的方法D、抓主要矛盾的方法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这里的合理搭配实际上就是强调班级内部结构的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势。故本题选C。17、1+1=2这是大家公认的,在布尔代数中,1+1=0,而布尔代数在电子线路中具有广泛的应用。这说明()。A、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B、真理是相对的不可靠的C、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D、人的认识具有反复性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在不同的情况下,结论可能是不一样的,表明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故本题选A。18、“当我们通过思维来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这句话是为了说明()。A、矛盾的普遍性B、物质决定意识C、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D、事物的普遍联系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A项错误。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题干没有体现。B、C两项错误。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这种反作用也就是意识的能动作用,即人特有的积极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题干未体现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D项正确。“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表明人类历史和精神活动都是由相互联系的事物组成的,体现了联系具有普遍性。故本题选D。19、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党来自于人民,植根于人民,人民的拥护和支持是党执政的最牢固根基。”从根本上说,这是因为()。A、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B、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方法C、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D、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题干中的“我们的党来自于人民、植根于人民,人民的拥护和支持是党执政的最牢固根基”,从根本上来说是因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均不是根本因素。故本题选A。20、一个学校教学质量的高低是由教师的水平、学校的设施、学生的主观努力以及社会影响等方面决定的,从因果关系来看,这属于()。A、异因同果B、同因异果C、多因一果D、一因多果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A、B两项错误。异因同果是指不同的原因造成相同的结果;同因异果是指在不同的条件下,相同的原因却造成了不同的结果。这两项与题意均不符。C项正确,D项错误。教学质量的高低属于一个结果,教师的水平、学校的设施、学生的主观努力以及社会影响等方面属于多种原因,属于多因一果。故本题选C。21、“一带一路”建设将增进中国和沿线国家之间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合作共享新的发展机会和发展成果。这蕴含的主要哲理是()。A、立足整体就能实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B、整体和部分同等重要,二者不可分割C、整体决定部分,整体的性质决定部分的性质D、要立足整体,对系统内部结构进行优化组合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A项观点错误,立足整体并不能必然实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故排除。B项观点明显错误,故排除。C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强调系统优化,而不是强调整体对部分的决定作用。D项与题意相符。故本题选D。22、当今,全国各地城市建设除了追求人文、生态、宜居等共同目标,还注重展现个性魅力、地方特色和时代气息。这种城市建设思路所体现的哲理是()。A、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B、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C、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D、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各地城市建设除了追求共同的目标,还注重展现个性魅力、地方特色和时代气息,这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结合的原理。故本题选B。23、播种一种观念就收获一种行为,播种一种行为就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就收获一种命运。要改变命运,就要先改变行为,要改变行为,先要改变思想、解放思想。这是因为()。A、方法论决定世界观B、世界观和方法论互相转化C、世界观决定方法论D、世界观和方法论具有相对独立性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A、B、D三项对二者关系的论述本身错误。思想即世界观,行动即在一定世界观下采取的方法、行为。思想决定行动,是因为世界观决定方法论,C项正确。故本题选C。24、传统是一种巨大的阻力,是历史的惰性力,但是由于它只是消极的,所以一定要被摧毁,这种观点是()。A、历史唯心主义的B、历史唯物主义的C、历史人本主义的D、唯心主义经验论的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传统是指以前时代留下的文化。文化有先进和落后的区分。先进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又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旗帜,是推动人类继往开来、与时俱进的强大精神力量。落后的文化则会阻碍历史的发展。历史唯物主义认为新事物必然代替旧事物,而传统会束缚新事物的发展,是前进的绊脚石。这里的“传统”指的是旧的、消极的、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的事物,因此本题的观点是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故本题选B。25、“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在不少乡村,曾经优美如画的田园风光,如今却只能成为人们心中难忘的“儿时记忆”,治理农村环境污染已经成为一道难题。除了加大财政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等“输血”措施外,完善“造血功能”更应是改变关键。“输血”措施与完善“造血功能”相结合,体现的哲学道理是()。A、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B、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的,世界上没有不运动的物质,也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C、新事物代表了事物的发展方向,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前途D、在前进中有曲折,在曲折中向前进,这是一切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输血”措施与完善“造血功能”相结合,体现的哲学道理是内外因的辩证关系,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故本题选A。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百科热点)模拟试卷第4套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5题,每题1.0分,共25分。)1、一份关于“网购”的市场调查报告显示,多数消费者会关注网店商品的销量。他们认为“卖得多的商品,可信度高”。这种消费心理属于()。A、求实型B、求异型C、从众型D、攀比型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A项不符合题意。求实心理是指消费者在选择商品时往往考虑很多因素,讲求实惠,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商品,这是一种理智的消费。题干未体现消费者的理智消费。B项不符合题意。求异心理追求标新立异、与众不同。题干未提及追求与众不同。C项符合题意。“羊群效应”也叫“从众效应”,是个人的观念或行为由于真实的或想象的群体的影响或压力,而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卖得多的商品,可信度高”,这说明消费者更关注商品的销量,而不是更关注商品的质量,因此这种消费心理属于从众心理。D项不符合题意。攀比心理,又称面子心理,是指脱离自己实际收入水平而盲目攀高的消费心理。题干未体现这一点。故本题选C。2、如今,“互联网+”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逐步改变着人们“穷家富路,多带现金”的传统观念。一部手机就能搞定微信、支付宝收付款,使网上购物更便捷。使用移动支付()。①创新了交换形式,方便购物消费②拓宽了交易渠道,只需要虚拟的货币③降低了通货膨胀风险,节省流通中所需货币量④满足了支付需求,货币仍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①当选。使用移动支付,创新了交换形式,方便人们购物消费。②不选。微信和支付宝的货币只是用一种网络虚拟的形式将纸币进行替代,但是它本质还是纸币。③不选。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与商品和服务的价格总额、货币流通速度有关。使用移动支付与通货膨胀风险没有直接关系,电子货币的交换无法降低通货膨胀风险,也无法节省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④当选。开展移动支付业务,有利于拓宽交易渠道,满足群众多样化的支付需求。电子货币是用一比一的货币交换的,因此电子货币仍然执行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故本题选B。3、甲国的恩格尔系数是0.2,乙国的恩格尔系数是0.3,丙国的恩格尔系数是0.4,丁国的恩格尔系数是0.5,那么最富裕的是()。A、甲国B、乙国C、丙国D、丁国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恩格尔系数是衡量一个家庭或一个国家富裕程度的主要标准之一。一般来说,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恩格尔系数较高,则表明家庭收入较低,该国较穷。反之,恩格尔系数较低,则表明家庭收入较高,该国较富裕。甲国的恩格尔系数最低,所以甲国最富裕。故本题选A。4、“挤进效应”是指政府采用扩张性财政政策,诱导民间消费和投资的增加,从而带动产出总量或就业总量增加。以下能够产生“挤进效应”的举措有()。①减少审批,放宽市场准入②降低税率,提高税收起征点③增发国债,增加政府支出④本币贬值,扩大商品出口量A、①③B、②③C、⑦④D、③④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①不选。减少审批,放宽市场准入属于政府运用行政手段进行宏观调控,而“挤进效应”涉及财政政策,属于经济手段。②当选。降低税率,提高税收起征点,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们的税收压力,可以诱导民间消费和投资的增加,从而带动产出总量或就业总量增加,属于扩张性财政政策。③当选。在经济衰退时期,通过发行国债,增加财政支出,以刺激总需求增长,降低失业率,能促使经济尽快复苏,该项举措属于扩张性财政政策,可以诱导民间消费和投资的增加,从而带动产出总量或就业总量增加。④不选。本币贬值降低了出口产品成本,使得产品出口量增加。该项举措属于货币政策而非财政政策。故本题选B。5、反周期波动的财政政策为()。A、经济衰退时应减少政府开支,削减税收B、经济高涨时应增加政府开支,提高税收C、经济高涨时应减少政府开支,削减税收D、经济衰退时应增加政府开支,削减税收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反周期波动的财政政策就是在经济高涨时采用紧缩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在经济萧条时采用扩张的财政和货币政策。经济衰退时应采用扩张性财政政策,通过减税而减少财政收入,或通过扩大财政支出的规模,来扩大社会需求。经济高涨时应采用紧缩性财政政策,通过增加税收而增加财政收入,或通过压缩财政支出来减少或消灭财政赤字。故本题选D。6、李某是一名风险规避者,追求稳定,不想承担本金损失风险,那么他最好的财富保值增值方式是()。A、保险B、定期存款C、股票D、期权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当一个人为损失一定量的收入而产生的痛苦感大于他为得到同等数量的收入而产生的幸福感,则他就是一个风险规避者。李某是一名风险规避者,则他在选取财富保值增值方式时,应该尽量选取风险较小的方式。保险、定期存款、股票、期权中定期存款的风险最小,因此他最好的财富保值增值方式是定期存款。故本题选B。7、假定某日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从1美元兑6.91元人民币变成1美元兑6.92元人民币,则该标价及其升贬值情况是()。A、直接标价法,美元升值B、直接标价法,美元贬值C、间接标价法,美元贬值D、间接标价法,美元升值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直接标价法,又被称为应付标价法,是以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为标准来计算应付多少单位本国货币。间接标价法,又称为应收标价法,是指以一定单位的本国货币为基准,将其折合为一定数额的外国货币的标价方法。根据题意,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从1美元兑6.91元变成1美元兑6.92元,是以1美元的外国货币为标准来计算应付的中国货币,为直接标价法,而应付的中国货币的单位数量增加,由6.91元变成6.92元,可知美元升值。故本题选A。8、近年来,我国多地出现卖奶难现象,鲜奶每千克1元也没有人收购,奶农不得已“倒奶杀牛”。而另一方面,我国却出现了油豆角一千克50元、菠菜一千克64元的天价菜。由此可见()。A、商品价格完全由供求关系决定B、政府定价才能切实保障生产者权益C、国家不要干预市场经济的运行D、价值规律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