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课古代的商业贸易基础过关练进阶训练第一层学问点一商业贸易的起源与发展1.春秋后期产生了一批私营工商业者,其中一些人拥有浩大的资产,如陶朱公“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子贡经商致富,“所至,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以上史实反映了()A.工商食官格局渐渐被冲破B.各国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C.出现一批商贾云集的城市D.贵族对政治权力的垄断被打破2.西方有“条条大路通罗马”的说法,中国古代也有“到处有路透长安”的谚语。这两句话蕴含的历史信息是()A.长安城的设计借鉴了罗马城市布局B.长安和罗马两地之间的交通网络密集C.古代商路便利了东西方之间的文化沟通D.长安和罗马都曾经是帝国交通网络的中心3.中世纪晚期,欧洲的区域性贸易同东部的商业活动相联系,一个贸易网络已经显现轮廓,形成了当时已知世界的“世界市场”。据此推知,当时()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B.区域市场为近代世界市场奠定基础C.欧洲国家崇尚东部的生活方式D.东西方贸易主要通过民间途径开展4.北宋徽宗年间,“童贯宣抚陕西,得便宜行事。时长安百物踊贵,钱币益轻,贯欲力平之”,负责财经的官员曲意逢迎,“取市价率减什四,违者重置于法”,商人被迫以罢市加以抵制。这一现象有助于说明北宋()A.商人社会地位提高B.市民阶层初具规模C.儒家伦理观受冲击D.工商业市镇的兴盛5.一部史学著作把作为著述主题的一条通道比方为连接“整个世界的中枢神经系统”,该书大致按时序排列的书目(部分)如下。从现有书目分析,这条通道是()其次章第四章第六章第九章第十一章第十九章信仰之路变革之路皮毛之路铁蹄之路黄金之路小麦之路A.蒙古西征之路B.丝绸之路C.华人下南洋之路D.通往东部的新航路学问点二货币、信贷、商业契约6.《东京梦华录》记载,婚嫁迎娶队伍的仪仗队“自有假赁所在”“以至从人衫帽衣物、从物,俱可赁,不需借徣(同‘措’)。”这反映了宋朝()A.婚姻观念开放B.商品经济发达C.社会风气变更D.社会成员同等7.唐宋有关借贷契约法律对索债方式没有过多限制,甚至默许暴力抢夺方式。而清代法律规范了追债行为,并对追债过程中实行抢夺手段予以严厉打击,更加注意爱护借贷方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这一变更()A.维护了地主阶级利益B.说明清朝抑商政策松动C.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D.反映清朝法制已经完善8.庄票形成于清朝前期,是钱庄签发的一种票据,上面写有确定金额并由钱庄负责兑现。庄票不记名,无论何人持有,凭票即付,可代替现金流通。庄票的出现反映了当时()A.商品经济较为活跃B.金属货币流通量不足C.重农抑商政策松动D.白银货币化发展趋势9.公元前3000年左右,古埃及人凡是转让重要财产,都要在地方或中心官署达成书面契约,由书记官登记、备案,以证明财产的全部权。这表明,古埃及()A.重农抑商政策严格B.商业契约意识明显C.生产方式发生变更D.商业管理体系完善拓展培优练进阶训练其次层10.汉代时,从西域输入内地的货物虽然较多,但“殊方异物,四面而至”却只“盈于后宫”“充于黄门”,并没有真正流入民间社会。据此可知,当时()A.丝路贸易具有官方性质B.民间贸易规模较小C.自然经济具有排外特点D.区域贸易范围有限11.敦煌文书是在敦煌鸣沙山发觉的唐代人手书古籍。在其中大量关于“乡法”(即民间世代承袭的习惯法)的记述中,包含有买地契、卖舍契、便贷契、雇工契、养男(女)契、分书、放妻书、放良书等各种契约文书的书写样本。这说明当时()A.社会法律制度和体系特别完善B.乡法取代了国家法的法律地位C.契约精神深刻影响着社会生活D.私有财产制度成为全社会共识12.《明会典》记载了明朝前期进口货物交易状况。其部分货物交易状况,列表如下:货物名称苏木胡椒乌木檀香计量单位斤斤斤斤规定价格500文3贯500文500文与琉球贸易价格10贯30贯——与暹罗贸易价格5贯25贯40贯10贯与满刺加贸易价格20贯40贯10贯—注:1贯=1000文;“—”表示数据缺失。据此可知,明朝前期()A.朝贡贸易特征明显B.对外贸易处于出超地位C.抑商政策有所松动D.国内商品经济发展快速13.如图是英国理财法院保藏的16、17世纪被投诉的市场违法行为统计表(单位:起)。这反映出当时()时间eq\a\vs4\al(市场违法,行为类型)1566年1605年1608年1613年囤积谷物1758205401其他囤积3573029在市场和集市售卖916418抢先批购51243居中转售0013总计34143244454A.价格革命加剧市场秩序紊乱B.国家推行“重商主义”政策C.商业革命扩大市场贸易范围D.国家立法化解了贸易纠纷14.有关马可·波罗来华及《马可·波罗行纪》的真实性,近百年来不乏质疑和争辩。这些争辩说明白()主要依据怀疑—否定说1.《马可·波罗行纪》未提及长城与茶等,把“契丹”和“蛮子”当作两个国家;2.《元史》等文献无相应记载。确定说1.依据汉文《经世大典·站赤》和波斯文《史集》等,结合《马可·波罗行纪》中的记载考订出马可·波罗离华的准确行踪;2.马可·波罗所述的种种细微环节越来越多地被学者通过其他文献所证明。A.历史真相往往具有多元性B.史料越丰富越接近史实C.探讨者立场影响历史相识D.历史探讨无法形成共识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唐朝时期,丝织业高度发展,生产有绢、罗、纱、绫、锦等不同品种的丝绸,印染技术也快速发展,白居易曾在《缭绫》中记载:“织为云外秋雁行,染作江南春水色。”精致的丝绸离不开纹饰,“联珠纹”颇为典型,该纹饰源自波斯,给丝绸增加了别样风情。丝绸还是地方向朝廷交纳的重要贡品,初以黄河流域的河南道、河北道进奉最多,但到唐代后期,主要丝绸贡品已大多来自江南。唐王朝还常常对往来的外国官员、使者回赠以精致的丝绸,波斯、大食的商人也在长安收购丝绸,动辄以千百匹计,丝绸大量输往世界各地,至今日本正仓院和法隆寺都还珍藏着很多唐代蜀锦残片。——据姚培建《千年丝绸见唐风》等整理材料二16世纪以来,历代法国君王和贵族对丝绸倾力支持,法国丝织业蓬勃发展,渐渐取代意大利成为欧洲丝绸生产的中心。随着东方航线贸易的发展,大量中国丝绸被运往欧洲,并受到广泛追捧。在这种形势下,欧洲丝织品厂起先大量设计生产具有中国风格的丝绸产品。身穿长袍的中国人物、雕梁画栋的楼台亭阁、山清水秀的田园风光等中国元素,大量出现在法国的丝绸产品中。17~18世纪,法国的宫廷是欧洲各地时尚的发源地,法国丝绸图案因此在欧洲各地仿照流行。——摘编自袁宣萍《17~18世纪欧洲丝绸中的“中国风”》(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学问,概括唐代丝绸生产的特点,简析唐代丝绸业发展的影响。(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学问,概括指出17~18世纪欧洲丝绸业的新发展,并分析其缘由。(3)综上,就商贸与文化沟通的关系谈谈你的相识。第七课古代的商业贸易基础过关练1.答案:A解析:依据材料:春秋后期产生了一批私营工商业者,其中一些人拥有浩大的资产,可以看出春秋时期工商业的发展,确定程度冲击了原有的工商食官制度,A项正确;“各国”表述确定,解除B;材料未涉及相应的城市,解除C;“被打破”表述确定,解除D。2.答案:D解析:罗马帝国的道路把罗马和各行省连接起来,形成“条条大路通罗马”的盛况;“到处有路透长安”指条条路都可以通向长安城,即长安和罗马都曾经是帝国交通网络的中心,故选D项;长安城自公元前202年起先修建,而罗马帝国公元前27年才建立,“借鉴”说法错误,时间不符,解除A项;“密集”说法错误,古代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交通不便,且材料不涉及长安和罗马两地之间的交通状况,解除B项;路不等于商路,且材料不涉及东西方之间的文化沟通,解除C项。3.答案:B解析:据材料“形成了当时已知世界的‘世界市场’”可知,当时的“世界市场”包括了“旧世界”的大部分地区,在近代,随着世界各地联系日益亲密,渐渐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市场,这意味着区域市场为近代世界市场奠定了基础,故选B项;第一次工业革命促进了世界资本主义发展,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解除A项;欧洲同东方进行商业活动不等于欧洲国家崇尚东部的生活方式,解除C项;中国古代尤其是明清时期,东西方贸易以官方途径为主,解除D项。4.答案:B解析:据材料“‘取市价率减什四,违者重置于法’,商人被迫以罢市加以抵制”可知,商人通过罢市抵制官员破坏市场行为,反映了商人力气的增加,说明北宋时期市民阶层初具规模,故选B项;社会地位是指一个人于社会上,因其社会阶级所得到的荣誉和声望,官员随意压低物价,说明商人社会地位不高,解除A项;儒家伦理观包括重视探讨道德的本源、重义轻利、强调道德的社会作用、重视道德教化和道德修养等,与材料无关,解除C项;明清时期工商业市镇兴盛,与材料时间内容不符,解除D项。5.答案:B解析:据材料“信仰、变革、皮毛、铁蹄、黄金和小麦”可知,该通道最终实现了由最初的政治目的转变成了经济目的,具有明显的经济功能,丝绸之路最初是为了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是为政治目的,后期成为了沟通东西方的要道,具备极强的经济功能,符合题目要求,故选B项;蒙古西征是为了扩张领土,不具备经济功能,不符合题意,解除A项;华人下南洋是为了发展经济,不涉及信仰和政治,解除C项;新航路开拓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进行资本原始积累的手段,主要出于经济目的,和“变革”无关,解除D项。6.答案:B解析:据材料“以至从人衫帽衣物、从物,俱可赁,不需借徣”并结合所学可知,宋朝出现了以经济交易换得商品运用的经济租赁活动,故选B项;材料仅涉及在婚嫁过程中相关物件的交易方式,没有明确详细的婚姻观念,故“婚姻观念开放”与材料不符,解除A项;材料仅涉及在婚嫁过程中相关物件的交易方式,没有明确这一时期详细的社会风气表现,故“社会风气的变更”与材料不符,解除C项;伴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宋朝社会成员渐渐趋于同等,但材料仅涉及在婚嫁过程中相关物件的交易方式,没有明确这一时期社会成员的详细地位表现,故“社会成员同等”与材料不符,解除D项。7.答案:C解析:材料体现唐宋到清朝借贷契约法律的进步,规范了借贷行为,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故C项正确;材料中放贷人并不等于地主阶级,不能体现唐宋更加注意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解除A项;材料反映清朝法律加强对借贷行为的规范,无法体现出抑商政策的松动,解除B项;D项说法过于确定,解除。8.答案:A解析:依据材料“庄票不记名,无论何人持有,凭票即付,可代替现金流通”可知,庄票具有敏捷、流通性强的特点,反映了当时商品经济发达,货币流通活跃的特点,故选A项;明朝中后期中国实现了白银货币化,金属货币在当时的流通比较足够,解除B项;唐宋时期中国重农抑商的政策出现了确定程度的松动,解除C项;庄票只是一种票据,是代替货币流通的一种有价凭据,与白银货币化趋势无关,解除D项。9.答案:B解析:依据题干内容可知,古埃及人在转让重要财产时,“都要在地方或中心官署达成书面契约”“由书记官登记、备案,以证明财产的全部权”,这说明古埃及人的商业契约意识比较明显,故选B项;题干内容仅是述及古埃及人在转让重要财产时所履行的程序问题,并没有述及政府对商业的看法,并且,在题干内容中也没有述及政府对农业的看法,解除A项;题干内容并没有述及“生产方式”的相关内容,解除C项;题干内容仅是述及古埃及人在转让重要财产时所履行的一些程序,并不能据此扩大为其商业管理体系的“完善”,解除D项。拓展培优练10.答案:A解析:据材料可知,通过丝绸之路从西域输入内地的货物,并没有真正流入民间社会,而是流入皇宫,这说明丝路贸易具有官方性质,故选A项;“没有真正流入民间社会”说明这是官方贸易,而不是民间贸易,解除B项;自然经济是以家庭为单位、生产资料个体全部制为基础,完全或主要依靠自己劳动,满意自身消费为主的小规模农业经济,与材料丝路贸易不符,解除C项;材料强调区域贸易的特点,而不是范围,解除D项。11.答案:C解析:依据题干内容可知,在敦煌文书中有大量关于“乡法”的记述,在这些记述中有大量的书写文本如“买地契”“卖舍契”“便贷契”等都蕴含着“契约精神”,据此可知,在唐朝时期,契约精神已经深刻地影响到了日常社会生活,故选C项;在题干内容中仅是述及了唐朝时期的一些“乡法”,即“民间世代承袭的习惯法”,它们不属于政府层面,也就不能推断出唐朝时期的“法律制度和法律体系”特别完善,解除A项;在题干内容中并没有述及“国家法律”相关内容,并且乡法也不会取代国家法律的地位,解除B项;题干内容着重点在于强调“乡法”书写样本中的“契约精神”,与“私有财产”无关,解除D项。12.答案:A解析:依据表格信息,可知中国与琉球、暹罗和满刺加之间商品贸易的价格远高于正常规定的价格,体现了“厚往薄来”的原则,具有突出的朝贡贸易色调,不以经济效益为目的,故选A项;出超指的是贸易总额中出口大于进口,材料并未对当时中国的贸易总额进行说明,解除B项;明清时期,封建政府厉行重农抑商政策,解除C项;表格中的贸易价格很明显高于正常的市场规定价格,这不属于国内的商品贸易,而是对外的朝贡贸易,解除D项。13.答案:A解析:依据表格可知,17世纪被投诉的市场违法行为中囤积谷物最多,这与新航路开拓的价格革命有关,新航路开拓后大量白银流入欧洲,使欧洲货币贬值,物价上涨,故人们囤积谷物行为较多,故选A项;“重商主义”政策是16世纪中叶提出的,为了爱护本国工商业发展推行贸易爱护政策,解除B项;商业革命即商路中心发生变更,流通中的商品种类和数量增多,与材料无关,解除C项;材料中只是展示了贸易中的违法行为,未供应解决纠纷的方案,解除D项。14.答案:C解析:材料反映的是近百年来学者对《马可·波罗行纪》的真实性有着不同的看法和依据,这主要和探讨者的立场有关,故选C项;历史真相具有唯一性,多元性的说法错误,解除A项;历史真相和史料多寡并非成正比,还有很多其他因素的影响,解除B项;历史探讨可以形成共识,解除D项。15.答案:(1)特点:品种多样,色调丰富,技艺超群;兼收并蓄,融合外来艺术;生产范围广,中心从黄河流域向江南转移。影响:促进手工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推动江南地区发展;促进对外经济文化交往,传播中华文明。(2)发展:法国成为生产中心;“中国风”丝绸盛行。缘由:法国政府大力支持丝织业;新航路开拓,世界市场起先形成,中国丝绸大量销往欧洲;中国文化在欧洲广受欢迎;法国是欧洲时尚中心,被其他各国仿照。(3)相识:商业贸易是推动文化沟通的重要方式;商品的文化内涵有利于商业贸易。解析:(1)第一小问特点,依据材料一“生产有绢、罗、纱、绫、锦等不同品种的丝绸,印染技术也快速发展……织为云外秋雁行,染作江南春水色”可知,唐朝时期能够生产多种样式的丝绸,并且染色工艺水平高;依据材料一“该纹饰源自波斯,给丝绸增加了别样风情”可知,唐朝时期丝绸生产汲取了波斯风格;依据材料一“初以黄河流域的河南道、河北道进奉最多,但到唐代后期,主要丝绸贡品已大多来自江南”可知,唐朝丝绸生产区域广,丝绸的主要供应地从黄河流域转移到了江南。其次小问影响,结合所学学问,丝织业是古代手工业的重要部分,唐朝丝绸生产的水平高,有利于推动古代手工业的发展;依据材料一“波斯、大食的商人也在长安收购丝绸,动辄以千百匹计,丝绸大量输往世界各地”可知,丝绸成为当时对外贸易的重要商品,丝绸贸易的旺盛,有利于当时商品经济发展和中外沟通;依据材料一“主要丝绸贡品已大多来自江南”可知,当时江南地区丝绸业发达,结合所学学问,唐朝后期,经济重心渐渐南移,江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医院建筑安全与设施维护知识考核试卷
- 柑橘种植园生态环境保护考核试卷
- 生态保护与生态智慧城市建设考核试卷
- 财务报销票据粘贴规范
- 《上下前后左右》位置课件
- 2025届山东省烟台市高三11月期中学诊断检测-英语试卷(含答案)
- 导购员销售的十个步骤珠宝营业员销售技巧培
- 2025年萍乡货运从业资格证模拟考试下载题
- 李商隐爱情诗的艺术特色
- 建筑外墙保温工程合同范例
- 国家安全教育1班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2018年湖北宜昌中考满分作文《别样的长安情》
- 2024年贵州省高考历史试卷真题(含答案解析)
- 静脉治疗行业标准
-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23年修订)全文1500字
- 大学物理复习资料
- 行政办事员五级(初级工)考试复习题及答案
- 2023年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招聘笔试真题
- 中国香氛香薰行业市场需求规模与投资效益预测报告2024-2030年
- 肺结节科普宣教
- 通风空调系统识图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