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讲体液调整1.斯他林和贝利斯通过试验证明白胰液分泌不受神经限制,并从小肠黏膜提取液中分别出了促胰液素。(×)2.在睾丸分泌激素的探讨中,实行的摘除法和移植法,分别利用了“减法原理”和“加法原理”。(√)3.在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反馈调整中,下丘脑和垂体细胞是甲状腺激素的靶细胞。(√)4.激素通过催化作用使靶细胞原有的生理活动变更而起作用。(×)5.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能上升细胞外液的渗透压。(×)6.猛烈运动过程中,汗液的大量分泌是为了保持体温柔渗透压的相对稳定。(×)系统学习(一)激素与内分泌系统(释疑点)基础学问·全面驾驭(一)激素的发觉和激素探讨的实例1.激素的发觉(1)沃泰默的观点:胰腺分泌胰液只受神经调整。(2)斯他林和贝利斯的探讨。2.激素探讨的实例(1)胰岛素的发觉。①试验过程。②试验结论:胰腺中的胰岛产生的胰岛素,可以降低血糖浓度。(2)睾丸分泌雄激素的探讨。①试验过程:公鸡eq\o(→,\s\up7(摘除睾丸),\s\do5())雄性性征消逝eq\o(→,\s\up7(移植睾丸),\s\do5())特征复原②试验结论:动物睾丸分泌睾酮,维持雄性性征。(二)内分泌系统的组成和功能1.内分泌系统的组成由相对独立的内分泌腺以及兼有内分泌功能的细胞共同构成。2.人体主要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内分泌腺激素名称化学本质主要功能下丘脑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多肽促进垂体合成和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多肽促进垂体合成和分泌促性腺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多肽促进垂体合成和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抗利尿激素多肽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汲取垂体生长激素蛋白质调整生长发育等,主要是促进蛋白质合成和骨的生长促甲状腺激素蛋白质促进甲状腺的生长发育,调整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促性腺激素蛋白质促进性腺的生长发育,调整性激素的合成和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多肽调整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合成和分泌甲状腺甲状腺激素氨基酸衍生物调整体内的有机物代谢、促进生长和发育、提高神经的兴奋性等肾上腺皮质醛固酮、皮质醇等类固醇调整水盐代谢和有机物代谢髓质肾上腺素氨基酸衍生物提高机体的应激实力睾丸雄激素(主要是睾酮)类固醇促进男性生殖器官的发育、精子细胞的生成和男性其次性征的出现等卵巢雌激素、孕激素等促进女性生殖器官的发育、卵细胞的生成和女性其次性征的出现等胰腺胰岛B细胞胰岛素蛋白质在糖代谢中发挥重要的调整作用胰岛A细胞胰高血糖素————————————■链教材资料·发展科学思维■————————————1.(选择性必修1P45“思索·探讨”)斯他林和贝利斯的试验过程中加入砂子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他们是如何设置比照试验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示:使小肠黏膜研磨更充分将稀盐酸单独注射到狗的静脉中,看胰腺是否分泌胰液。2.(选择性必修1P48“相关信息”)性激素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____,其进入靶细胞内的跨膜运输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提示:类固醇自由扩散3.(选择性必修1P49“概念检测”T1延长思索)1937年,科学家在试验中视察到:阻断试验动物垂体与下丘脑之间的血液联系,可导致其生殖器官萎缩;若复原垂体与下丘脑之间正常的血液联系,生殖器官的功能也复原正常。该试验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阻断垂体与下丘脑之间的血液联系,依据了试验变量限制中的“______原理”。提示:垂体的活动受下丘脑限制减法重难盲点·讲练疏通eq\a\vs4\al(———————)eq\a\vs4\al(微点释解一)———————————————————————————人和动物主要激素的化学本质和相互作用————————————————————————————————————————1.不同动物激素的化学本质及相应受体位置固醇类如肾上腺皮质激素、性激素(雌激素、雄激素)、孕激素氨基酸衍生物类如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等多肽和蛋白质类如促激素释放激素、促激素、抗利尿激素、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等2.动物激素、酶、神经递质的比较项目动物激素酶神经递质来源由内分泌腺或有内分泌功能的细胞分泌产生全部的活细胞中都能产生(除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和植物的筛管细胞外)神经元轴突末梢的突触小体化学本质蛋白质、多肽、类固醇等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极少数是RNA多种多样作用部位特定的靶细胞、靶器官在细胞内或分泌到细胞外催化特定的化学反应突触后膜发挥作用后去路作用后快速失活作用后可保持活性作用后被降解或回收进细胞相同点①都具有生物活性;②均与特定分子结合后起作用;③都不供能;④都不组成细胞结构3.正确区分激素间相互作用的两种类型(1)协同作用:不同激素对同一生理效应都发挥相同的作用,从而达到增加效应的结果,如:(2)拮抗作用:不同激素对同一生理效应发挥相反的作用,如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典例1]雌激素与哺乳动物的繁殖行为亲密相关,也会诱导胸腺细胞凋亡。雌激素分泌的调整机制类似于甲状腺激素。在畜牧业生产中,常利用注射促性腺激素的方法促进动物的繁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注射促性腺激素可促进雌性动物排卵B.长期注射促性腺激素会使动物的免疫力下降C.卵巢细胞上具有促性腺激素的特异性受体D.幼年动物体内雌激素含量低而促性腺激素含量较高[解析]注射促性腺激素可促进雌性动物排卵,A正确;长期注射促性腺激素会使动物的免疫力下降,B正确;卵巢细胞上具有促性腺激素的特异性受体,C正确;幼年动物体内雌激素和促性腺激素含量都较低,D错误。[答案]Deq\a\vs4\al([归纳拓展]脊椎动物激素在生产中的应用)(1)给人工养殖的雌、雄亲鱼注射促性腺激素类似物,促进亲鱼的卵子和精子成熟,从而进行人工授精。(2)阉割催肥的原理:割除牲畜生殖腺,使其不具有性行为和生殖实力,易驯良,利育肥。(3)给牲畜注射生长激素以促进生长,缩短生长周期。(4)兽医对母畜肌肉注射卵泡刺激素,促进母畜发情等。[对点练习]1.激素是由细胞产生的物质,对机体的代谢、生长、发育和繁殖等起到重要的调整作用。激素的种类许多,下列关于不同激素的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幼年时,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增多,二者共同促进个体的生长B.在性发育期,女性卵巢细胞的核糖体上合成的雌激素增多,激发雌性周期C.在遭受突发状况时,肾脏细胞分泌的某种激素增多,使心跳加快、呼吸急促D.植物体内也存在起调整作用的激素,但植物激素和动物激素的成分和功能并不相同解析:选D甲状腺激素是甲状腺分泌的,不是垂体分泌的,A错误;雌激素的化学本质是脂质,不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B错误;在遭受突发状况时,肾上腺分泌的肾上腺素增多,使心跳加快、呼吸急促,C错误;植物激素和动物激素的成分和功能不相同,D正确。2.下列关于激素、抗体、酶和神经递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激素和抗体都具有特异性,只能作用于特定的靶细胞B.乙酰胆碱与特定分子结合后可在神经元之间传递信息C.酶和激素都具有高效性,能产生酶的细胞肯定能产生激素D.激素弥散在全身的体液中,一经靶细胞接受即被灭活解析:选B激素和抗体都具有特异性,但抗体是和抗原结合的,抗原不肯定是细胞,A错误;乙酰胆碱与特定分子即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后,能将化学信号转变成电信号,从而在神经元之间传递信息,B正确;酶和激素都具有高效性,几乎全部活细胞都能产生酶,但是只有内分泌腺细胞才能产生激素,C错误;激素与靶细胞结合并发挥作用后才被灭活,而不是一经靶细胞接受即被灭活,D错误。eq\a\vs4\al(———————)eq\a\vs4\al(微点释解二)———————————————————————————动物激素功能的试验探究分析————————————————————————————————————————1.常用试验方法切除法切除相应腺体。适用于个体较大的动物饲喂法在饲料中添加激素。只适用于甲状腺激素、性激素等小分子激素,多肽和蛋白质类激素不能用饲喂法注射法向动物体内注射某激素,适用于各种激素2.一般思路3.试验设计案例(1)验证甲状腺激素的功能。①饲喂法。②切除法和注射法。(2)验证胰岛素的功能——注射法。[典例2](2024·全国乙卷)甲状腺激素在促进机体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为了探讨动物体内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调整机制,某探讨小组进行了下列相关试验。试验一:将肯定量的放射性碘溶液经腹腔注射到家兔体内,肯定时间后测定家兔甲状腺的放射性强度。试验二:给甲、乙、丙三组家兔分别经静脉注射肯定量的生理盐水、甲状腺激素溶液、促甲状腺激素溶液。肯定时间后分别测定三组家兔血中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发觉注射的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都起到了相应的调整作用。回答下列问题。(1)试验一中,家兔甲状腺中检测到碘的放射性,出现这一现象的缘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依据试验二推想,丙组甲状腺激素的合成量______(填“大于”或“小于”)甲组。乙组和丙组甲状腺激素的合成量______(填“相同”或“不相同”),缘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将含有放射性碘溶液注射到兔体内,碘经体液运输到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被汲取,参加甲状腺激素的合成。(2)甲组注射生理盐水,对甲状腺的活动没有明显的影响,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与释放维持原来的水平;乙组注射外源甲状腺激素,使机体甲状腺激素含量超过正常水平,会反馈给下丘脑和垂体,从而抑制两者的活动,使机体甲状腺激素合成削减;丙组注射促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甲状腺合成和分泌甲状腺激素,导致甲状腺激素合成增加,故三种状况下,丙组甲状腺激素的合成量大于甲组,乙组和丙组甲状腺激素的合成量不相同。[答案](1)甲状腺汲取碘合成甲状腺激素(2)大于不相同乙组注射外源甲状腺激素,通过负反馈调整使甲状腺激素合成削减,丙组注射促甲状腺激素会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对点练习]3.试验小组的同学从小白鼠的体内提取了一种激素,推想可能是胰岛素或甲状腺激素。试验小组为了探究该激素是何种激素,把生理状况相同的小鼠分成四组,编号甲、乙、丙、丁,给甲组小鼠注射肯定量的该激素,乙组小鼠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丙组小鼠饲喂含该激素的饲料,丁组小鼠饲喂不含该激素的饲料,视察现象。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假如该激素是胰岛素,则甲组小鼠会出现休克,注射适量的葡萄糖后复原B.假如该激素是胰岛素,则丙组小鼠会出现休克,注射适量的葡萄糖后复原C.假如该激素是甲状腺激素,则甲组小鼠比乙组小鼠兴奋、呼吸和代谢加快D.假如该激素是甲状腺激素,则丙组小鼠比丁组小鼠兴奋、呼吸和代谢加快解析:选B胰岛素具有降血糖作用,给甲组小鼠注射肯定量的该激素,甲组小鼠出现休克,注射适量的葡萄糖后复原,说明该激素是胰岛素,A正确;假如该激素是胰岛素,则丙组小鼠不会出现休克,因为胰岛素的本质为蛋白质,饲喂后会被消化分解,不能发挥作用,B错误;甲状腺激素可促进代谢活动,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因此假如甲组小鼠比乙组小鼠兴奋、呼吸和代谢加快,说明该激素是甲状腺激素,C正确;甲状腺激素可促进代谢活动、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并可通过饲喂法使其发挥作用,因此丙组小鼠比丁组小鼠兴奋、呼吸和代谢加快,说明该激素是甲状腺激素,D正确。4.为探讨垂体对机体生长发育的作用,某同学用垂体切除法进行试验。在试验过程中,用幼龄大鼠为材料,以体重变更作为生长发育的检测指标。回答下列问题:(1)请完善下面的试验步骤。①将若干只大鼠随机分为A、B两组后进行处理,A组(比照组)的处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组的处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将上述两组大鼠置于相同的相宜条件下饲养。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处理与分析。(2)试验结果与分析。B组大鼠生长发育的状况不如A组,出现这种差异的缘由是由于B组的处理使大鼠缺失了来源于垂体的____________激素和____________激素。解析:(1)依据单一变量原则及试验结果可知,A组(比照组)的处理是手术但不切除垂体,B组的处理是切除垂体,其他条件应保持相同且相宜。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并记录两组大鼠的体重,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处理与分析。(2)垂体可分泌生长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均能促进大鼠的生长发育。答案:(1)①手术但不切除垂体切除垂体③每隔肯定时间,测定并记录两组大鼠的体重(2)生长促甲状腺eq\a\vs4\al([易错点拨]探究激素功能试验胜利的几个关键点)(1)试验中必需遵循比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2)一次试验一般只能探讨某种激素的某些生理作用,而不能探讨该激素的全部生理作用。(3)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能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如摘除某种内分泌腺(如公鸡的睾丸),一段时间后再注射该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如睾酮),或重新植入该内分泌腺。(4)对于幼小的动物,一般不采纳摘除法或注射法,如探讨甲状腺激素对蝌蚪发育的影响应当采纳饲喂法。系统学习(二)激素调整的过程(释疑点)基础学问·全面驾驭(一)血糖平衡的调整1.血糖的来源和去向(正常状况下)2.血糖调整过程图解(1)调整中枢:下丘脑。(2)调整方式:神经—体液调整。①神经调整:下丘脑通过有关神经可干脆调控甲状腺、肾上腺、胰岛B细胞和胰岛A细胞。在此种调整方式中,内分泌腺本身就是反射弧效应器的一部分。②体液调整:高浓度血糖可干脆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低浓度血糖可干脆刺激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二)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整1.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图示(1)三级腺体:a(下丘脑)、b(垂体)、c(甲状腺)。(2)三种激素:甲(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乙(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3)两种效果:“+”“-”分别表示促进、抑制。2.分级调整(1)概念:人们将下丘脑、垂体和靶腺体之间存在的这种分层调控,称为分级调整。(2)分级调整轴。(3)意义:分级调整可以放大激素的调整效应,形成多级反馈调整,有利于精细调控,从而维持机体的稳态。3.反馈调整(1)含义: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整该系统的工作。(2)意义:是生命系统中特别普遍的调整机制,对于机体维持稳态具有重要意义。(三)激素调整的特点(1)通过体液进行运输:内分泌腺没有导管,内分泌细胞产生的激素弥散到体液中,随血液流到全身,传递着各种信息。(2)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①不同激素的靶器官、靶细胞一般不同,作用范围有大有小,如甲状腺激素几乎对全身的细胞都起作用,而TSH只作用于甲状腺。②激素选择靶细胞,是通过与靶细胞上的特异性受体相互识别,并发生特异性结合实现的。(3)作为信使传递信息。①激素将信息从内分泌细胞传递给靶细胞,靶细胞发生一系列的代谢变更。②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失活了。(4)微量和高效:激素是人和动物体内微量、高效的生物活性物质。————————————■链教材资料·发展科学思维■————————————1.(选择性必修1P52“与社会的联系”)人类1型糖尿病的致病缘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糖尿病病人出现“多尿”的缘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示:1型糖尿病是由胰岛功能减退、分泌胰岛素削减所致原尿中含有大量的糖,渗透压上升导致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汲取困难,使尿液增多2.(选择性必修1P55正文及图37思索发掘)临床上通过抽取血样检测激素水平确定内分泌系统疾病的依据是什么?提示:人体内激素含量保持相对稳定,激素含量过高或过低会导致相应疾病发生。人体内分泌细胞产生的激素弥散到体液中,随血液运输。重难盲点·讲练疏通eq\a\vs4\al(———————)eq\a\vs4\al(微点释解一)———————————————————————————血糖平衡与调整的过程分析————————————————————————————————————————1.归纳概括血糖调整的有关学问(1)血糖调整相关的激素。①胰岛素是唯一能降低血糖浓度的激素,能够增加血糖的去向,抑制血糖的来源。②使血糖浓度上升的激素有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还有糖皮质激素和甲状腺激素等。③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之间是拮抗作用,胰高血糖素与肾上腺素之间是协同作用。(2)人体饭后血糖、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三者之间的变更关系。①血糖浓度上升时,能降低血糖浓度的胰岛素含量增加,而能上升血糖浓度的胰高血糖素含量降低。②当血糖浓度较低时,胰高血糖素含量增加。2.糖尿病的发病机理及其治疗发病缘由1型糖尿病:胰岛功能减退,分泌胰岛素削减所致;2型糖尿病:与遗传、环境、生活方式等亲密相关,但准确发病机理目前仍不明确症状表现“三多一少”即多尿、多饮、多食;体重削减危害治疗限制饮食与药物治疗相结合[典例1](2024·河北高考)血糖浓度上升时,机体启动三条调整途径:①血糖干脆作用于胰岛B细胞;②血糖作用于下丘脑,通过兴奋迷走神经(参加内脏活动的调整)支配胰岛B细胞;③兴奋的迷走神经促进相关胃肠激素释放,这些激素作用于胰岛B细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①和②均增加了胰岛B细胞的分泌活动B.②和③均体现了神经细胞与内分泌细胞间的信息沟通C.①和③调整胰岛素水平的方式均为体液调整D.血糖平衡的调整存在负反馈调整机制[解析]血糖浓度上升时,①血糖干脆作用于胰岛B细胞,促进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多,②血糖作用于下丘脑,通过兴奋迷走神经支配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多,A正确。②通过兴奋迷走神经释放的神经递质与胰岛B细胞上的受体结合支配胰岛B细胞,③兴奋的迷走神经促进相关胃肠激素释放,也是通过神经递质与胃肠上的相应受体结合进行调整的,二者都体现了神经细胞与内分泌细胞间的信息沟通,B正确。①调整胰岛素水平的方式是体液调整,③调整胰岛素水平的方式是神经—体液调整,C错误。在血糖调整过程中,胰岛素的作用结果会使血糖水平下降到正常水平,此时血糖水平会反过来抑制胰岛素的进一步分泌,防止血糖过度下降;胰高血糖素也是如此,故在血糖调整过程中存在负反馈调整,D正确。[答案]C[对点练习]1.如图为人体血糖平衡调整示意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血糖平衡的调整过程中既有神经调整也有体液调整B.正常人一次性吃糖过多,也可能出现尿糖现象C.结构①通过传出神经释放的神经递质影响甲的分泌活动D.图中a与c表现为拮抗作用解析:选D图中a是胰高血糖素,c是肾上腺分泌的肾上腺素,二者都可以提高血糖浓度,所以二者为协同关系。2.人类糖尿病的发病机理特别困难。如图是1型、2型两种糖尿病部分发病机理示意图。据图分析错误的是()A.图中①表示的物质是胰岛素,正常人血糖浓度上升时,胰岛素分泌增加B.图中②表示的结构是葡萄糖载体,有助于组织细胞摄取葡萄糖C.1型糖尿病造成的缘由是胰岛功能异样,病人胰岛素分泌不足D.2型糖尿病造成的缘由是葡萄糖载体受损,不能识别利用葡萄糖解析:选D图中①表示的物质是胰岛素,胰岛素是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正常人血糖浓度上升时,胰岛素分泌增加,A正确;图中②表示的结构是葡萄糖载体,有助于组织细胞摄取葡萄糖,B正确;1型糖尿病造成的缘由是胰岛功能异样,病人胰岛素分泌不足,C正确;由题图可知,2型糖尿病造成的缘由是靶细胞上的胰岛素受体不足,不能有效识别胰岛素,D错误。eq\a\vs4\al(———————)eq\a\vs4\al(微点释解二)———————————————————————————甲状腺激素等分泌的分级调整和反馈调整————————————————————————————————————————(1)分级调整:在大脑皮层的影响下,下丘脑可以通过垂体调整和限制某些内分泌腺中激素的合成与分泌,这种分层限制的方式称为分级调整。(2)反馈调整:激素进入血液后,反过来调整下丘脑和垂体中有关激素的合成与分泌的调整方式。反馈方式可分为正反馈和负反馈。类型项目负反馈正反馈图示解读偏离后订正回来到静息水平,生物体中更常见,如体温调整、血糖调整等加强并偏离静息水平,如血液凝固、排尿排便、胎儿分娩等[典例2](2024·浙江7月选考)人体甲状腺分泌和调整示意图如图,其中TRH表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SH表示促甲状腺激素,“+”表示促进作用,“-”表示抑制作用。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寒冷信号能干脆刺激垂体分泌更多的TSHB.下丘脑通过释放TRH干脆调控甲状腺分泌T3和T4C.甲状腺分泌的T4干脆作用于垂体而抑制TSH的释放D.长期缺碘会影响T3、T4、TSH和TRH的分泌[解析]寒冷信号是通过刺激下丘脑,由下丘脑释放TRH来促进垂体分泌更多TSH的,寒冷信号不能干脆刺激垂体,A错误。下丘脑释放的TRH作用于垂体,促进垂体分泌TSH,TSH刺激甲状腺分泌T3和T4,B错误。依据题图分析可知,T4是经过脱碘作用转变为T3,再由T3负反馈作用于垂体,T4不干脆作用于垂体,C错误。T3和T4均含碘,长期缺碘会导致T3和T4合成受阻,进而影响TSH和TRH的分泌,D正确。[答案]Deq\a\vs4\al([规律方法])巧借“箭头指向”快速推断下丘脑、垂体与甲状腺[对点练习]3.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兴奋试验是探讨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功能的方法,可用于甲状腺功能减退(简称甲减)病变部位的定位诊断,该方法是将TRH静脉推注,测定推注前后血清中的促甲状腺激素(TSH)和甲状腺激素水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若TRH兴奋试验中血清TSH水平上升,甲状腺激素水平无明显变更,患者可能甲状腺病变B.若TRH兴奋试验中血清TSH水平无明显变更,甲状腺激素水平无明显变更,患者可能垂体病变C.若TRH兴奋试验中血清TSH水平上升,甲状腺激素水平上升,患者可能下丘脑病变D.食物缺碘引起促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解析:选D甲状腺病变的甲减患者,TRH兴奋试验中,血清TSH水平因为注射TRH而有所上升,甲状腺激素水平无明显变更,A正确;垂体病变的甲减患者,TRH兴奋试验中,血清TSH水平无明显变更,甲状腺激素水平无明显变更,B正确;下丘脑病变的甲减患者,TRH兴奋试验中,血清TSH水平因注射TRH而有所上升,甲状腺激素水平上升,C正确;碘元素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缺碘引起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对下丘脑及垂体的抑制作用减弱,造成TSH含量上升,促进了甲状腺的发育,会导致甲状腺代偿性增生,D错误。4.在对病毒感染患者治疗过程中,有时会运用到糖皮质激素(GC)。GC由肾上腺皮质分泌,具有免疫抑制作用。正常机体调整GC分泌的途径如图所示(CR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ACT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下列关于GC的叙述,正确的是()A.病毒感染患者运用GC后会刺激机体产生细胞因子歼灭病毒B.长期大量运用GC,会导致患者肾上腺皮质分泌功能增加C.GC的分泌受到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的反馈调整D.GC的分泌过程受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共同调整解析:选D病毒感染患者运用GC后,抑制了免疫系统的功能,使免疫系统的防卫、自稳和监视功能降低,机体产生细胞因子削减,A错误;GC的分泌调整涉及分级调整和负反馈调整,其分泌增多时会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功能,长期大量运用GC,因为负反馈调整,使得肾上腺皮质萎缩,最终会导致患者肾上腺皮质分泌功能减弱,B错误;通过题图分析,下丘脑分泌的CRH,使得垂体分泌ACTH,进而促进肾上腺分泌GC,所以GC的分泌受到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的分级调整,C错误;GC的分泌过程受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共同调整,D正确。系统学习(三)体液调整与神经调整的关系(固基点)主干学问·记准理清(一)体液调整和神经调整的比较与联系1.体液调整(1)概念:激素等化学物质,通过体液传送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调整,称为体液调整。(2)体液因子:激素、组胺、某些气体分子(NO、CO等)以及一些代谢产物(如CO2)。2.体液调整与神经调整的比较项目神经调整体液调整调整方式反射激素等→特定的组织细胞等作用途径反射弧体液运输作用对象效应器靶器官、靶细胞反应速度快速相对较缓慢作用范围精确、比较局限较广泛作用时间短暂比较长3.体液调整和神经调整的联系(1)不少内分泌腺干脆或间接地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整,体液调整可以看作是神经调整的一个环节。(2)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如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神经系统的发育。(二)人体的体温调整1.体温调整过程图示分析(1)体温调整方式为神经—体液调整。(2)寒冷条件下参加产热的激素有肾上腺素和甲状腺激素,前者的分泌是由下丘脑的传出神经调整的,后者的分泌是由下丘脑和垂体分级调整的,两种激素之间表现为协同作用。2.体温调整原理人体产热和散热过程保持动态平衡。(三)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整1.水盐调整机制、相关结构和参加激素2.水盐平衡调整示意图3.血钠的平衡调整示意图题点考法·练全练通考法(一)神经调整与体液调整的关系1.人体正常生命活动中离不开神经调整和体液调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神经调整和体液调整的结构基础和作用方式都不一样,所以只有体液调整存在分级调整B.在燥热环境中,机体通过体液调整增加排尿量是促进散热的重要途径C.激素的作用与神经系统的作用亲密相关,神经系统的某些结构也能释放激素D.在血糖平衡调整中,胰岛素水平上升,可加速糖原合成,说明激素具有酶的催化活性解析:选C神经调整和体液调整的结构基础和作用方式都不一样,但是体液调整存在分级调整,神经调整也存在分级调整,如低级中枢受到高级中枢的限制,A错误;在燥热环境中,机体通过神经调整增加排汗量是促进散热的重要途径,B错误;激素的作用往往受到神经系统的限制,神经系统的某些结构也能释放激素,如下丘脑的某些神经细胞,C正确;在血糖平衡调整中,胰岛素水平上升,可加速糖原合成,说明激素具有调整细胞代谢的作用,并没有催化作用,D错误。2.下列关于人体神经调整和体液调整的叙述,错误的是()A.激素传递的信息和神经传导兴奋的传输速度相同B.在血糖平衡的调整过程中,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C.与神经调整相比,体液调整通常作用缓慢、持续时间长D.不少内分泌腺本身干脆或间接地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整解析:选A激素传递信息的速度比神经传导兴奋的速度慢,A错误。胰岛素的生理作用是促进组织细胞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B正确。神经调整快速、精确,作用时间短暂;体液调整反应速度较缓慢,作用时间长,C正确。不少内分泌腺本身干脆或间接地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整,在这种状况下,体液调整可以看作是神经调整的一个环节,体现出神经调整和体液调整的相互协调,D正确。考法(二)人体的水盐调整与体温调整分析3.尿崩症临床表现为多尿、烦渴、多饮、低比重尿和低渗透压尿。依据病变部位尿崩症可分两类,一类是因抗利尿激素合成或分泌不足引起的中枢性尿崩症,另一类是因抗利尿激素不能发挥作用引起的肾性尿崩症,如图表示的是正常人和两类尿崩症患者禁水后尿液渗透压的变更曲线。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下丘脑、垂体受损都可以导致中枢性尿崩症B.个体Ⅱ、Ⅲ分别表示肾性尿崩症和中枢性尿崩症患者C.个体Ⅰ、Ⅱ的尿液渗透压上升均与抗利尿激素有关D.禁水后个体Ⅰ、Ⅲ体内抗利尿激素分泌量会增多解析:选B下丘脑、垂体受损都可以导致抗利尿激素合成或分泌不足,因此都可导致中枢性尿崩症,A正确;个体Ⅱ注射抗利尿激素后尿液渗透压上升,是抗利尿激素合成或分泌不足造成的,表示的是中枢性尿崩症患者,个体Ⅲ注射抗利尿激素后尿液渗透压没有变更,说明抗利尿激素不能发挥作用,表示肾性尿崩症患者,B错误;个体Ⅰ、Ⅱ的尿液渗透压上升均与抗利尿激素有关,C正确;禁水后个体Ⅰ、Ⅲ体内抗利尿激素分泌量会增多,D正确。4.如图表示机体由T1环境进入T2环境的过程中产热量和散热量的变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依据图示信息可知T2>T1B.曲线A表示产热量,曲线B表示散热量C.a~b过程中机体通过皮肤毛细血管舒张,汗腺分泌增加等方式增加散热D.T2环境中由于产热量和散热量均高于T1环境,机体表现为体温上升解析:选B由曲线图可知,机体由温度为T1的环境进入到温度为T2的环境后产热量和散热量增加,说明是由高温环境到低温环境,由于进入温度为T2的环境短时间内曲线B上升比曲线A快速,可推知曲线A表示产热量,曲线B表示散热量,A错误,B正确;a~b过程中机体由高温环境到低温环境,皮肤毛细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削减,C错误;由图示可知,和T1相比,T2环境中机体产热量和散热量均高于T1环境,但机体的体温保持稳定,D错误。eq\a\vs4\al([易错点拨]辨析体温调整的六个易误点)(1)体温调整方式既有神经调整,也有体液调整。(2)寒冷条件下的体温调整既增加产热量,又削减散热量;高温条件下的体温调整主要是增加散热量。(3)温度感受器感受的刺激是温度的变更,而非肯定温度。(4)寒冷环境中比燥热环境中散热更快、更多。寒冷环境中机体代谢旺盛,产热增加,以维持体温的恒定。(5)在发高烧时,人体的产热不肯定大于散热,除非病人的体温在持续上升,假如体温保持不变,则产热等于散热。(6)体温调整中枢位于下丘脑;体温感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温度感受器是感受温度变更速率的感觉神经末梢,它不只分布在皮肤,还广泛分布在黏膜及内脏器官中。[课时验收评价]1.下列关于人体内分泌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雄激素只存在于男性个体内B.必要的甲状腺激素才能保证大脑正常发育C.生长激素可刺激蛋白质合成,促进脂肪分解D.垂体细胞具有甲状腺激素受体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受体解析:选A雄激素不只存在于男性个体内,卵巢也能合成微量的雄激素。2.肾上腺素是常用的急救药物,是人体肾上腺髓质分泌的一种胺类激素。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相关信号通过神经作用于神经中枢——肾上腺髓质,使肾上腺素分泌增加B.肾上腺素是一种激素,也可以作为神经递质C.肾上腺素通过体液运输发挥调整作用,与神经调整相比,具有作用时间长、反应速度缓慢等特点D.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使人呼吸频率加快、心跳加速解析:选A相关信号刺激时,肾上腺髓质属于效应器,而不是神经中枢,A错误;肾上腺素既是一种动物激素又可作为神经递质,B正确;肾上腺素通过体液运输发挥调整作用,与神经调整相比,具有作用时间长、反应速度缓慢等特点,C正确;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使人呼吸频率加快、心跳加速,D正确。3.如图是促胰液素产生和发挥作用过程的图解,下列分析错误的是()胃酸→eq\x(器官X)→促胰液素→eq\x(器官Y)→胰液A.器官X为小肠,器官Y为胰腺B.促胰液素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器官YC.促胰液素是在细胞外发挥作用的蛋白质D.胃酸干脆刺激器官Y也可促进胰液分泌解析:选D据题图分析可知,器官X为小肠,器官Y为胰腺,A正确;促胰液素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器官Y(胰腺),B正确;促胰液素是在细胞外发挥作用的蛋白质,C正确;胃酸干脆刺激器官Y(胰腺)不能促进胰液分泌,D错误。4.下列有关人体激素调整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状腺激素作用的靶细胞包括几乎全部的组织细胞B.胰岛素仅促进肝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储存葡萄糖C.胰高血糖素可促进几乎全部细胞将糖原转变成血糖D.抗利尿激素促进肾脏的几乎全部细胞增加水的汲取解析:选A甲状腺激素作用的靶细胞包括几乎全部的组织细胞,A正确;胰岛素能促进全身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B错误;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肝糖原分解转化为血糖,而肝糖原位于肝脏细胞中,C错误;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汲取,D错误。5.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是调整血糖平衡的重要激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胰岛素促进组织细胞利用葡萄糖B.胰高血糖素促进肝糖原分解C.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在血糖平衡的调整上相互拮抗D.血糖水平正常时,胰岛不分泌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解析:选D胰岛素的作用是降低血糖,可通过促进组织细胞利用葡萄糖等途径实现;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肝糖原分解,从而上升血糖,二者在调整血糖方面,相互拮抗,A、B、C正确。血糖水平正常时,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处于动态平衡状态,D错误。6.(2024·湖北高考)北京冬奥会期间,越野滑雪运动员身着薄竞赛服在零下10℃左右的环境中绽开激烈角逐,关于竞赛中运动员的生理现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血糖分解加快,储存的ATP增加,产热大于散热B.血液中肾上腺素含量上升,甲状腺激素含量下降,血糖分解加快C.心跳加快,呼吸频率增加,温度感受器对低温不敏感而不觉得寒冷D.在运动初期骨骼肌细胞主要通过肌糖原分解供能,肯定时间后主要通过肝糖原分解供能解析:选C运动过程中运动员会消耗大量能量,血糖分解加快,ATP和ADP的转化速率加快,但储存的ATP基本不变,产热量与散热量相等,A错误;运动过程中运动员血液中肾上腺素及甲状腺激素含量均上升,血糖分解加快,细胞代谢速率加快,B错误;运动过程中运动员心跳加快,呼吸频率增加,细胞代谢速率加快,运动员基本不觉得寒冷,说明此时温度感受器对低温不敏感,C正确;在运动初期骨骼肌细胞主要通过肝糖原分解供能,肯定时间后须要摄取葡萄糖作为能源补充,D错误。7.为探究胰岛素的功能,某同学给几只刚进食的小鼠腹腔注射肯定剂量的胰岛素溶液(用生理盐水配制),视察小鼠是否出现惊厥。为了完善该试验,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为解除无关变量的影响,应设置口服胰岛素溶液的试验组B.需设置比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且注射的部位、方法同试验组C.若出现惊厥,还应对其中的一半小鼠注射葡萄糖溶液抢救,另一半不处理D.要使试验现象更明显,可在试验前对试验小鼠进行饥饿处理解析:选A胰岛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口服会失去活性,A错误;应设置注射等量生理盐水的比照组,且注射的部位、方法同试验组,解除此试验不是由溶剂引起的,B正确;当给刚进食的小鼠腹腔注射肯定剂量的胰岛素溶液后,小鼠出现惊厥,为了说明惊厥是胰岛素降血糖引起的,应当对试验动物的一半注射葡萄糖溶液使其血糖复原正常,而另一半不作处理比较,C正确;要使试验现象更明显,可在试验前对试验小鼠进行饥饿处理,D正确。8.如图为下丘脑在神经调整和体液调整中的部分作用机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途径①中胰岛B细胞分泌激素a属于神经调整的范畴B.若激素c是性激素,则其靶器官可以是下丘脑C.途径③反映出细胞之间通过干脆接触的方式沟通信息D.激素d可能是抗利尿激素,可以提高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解析:选C途径①中在神经元①和神经元②的作用下,神经递质作用于胰岛B细胞,促使其分泌激素a胰岛素,属于神经调整的范畴,A正确;若激素c为性激素,则其分泌途径为下丘脑—垂体—性腺,由于其存在反馈调整,故其靶器官可以是下丘脑,B正确;途径③通过激素传递信息,反映出细胞之间以间接沟通的方式沟通信息,C错误;激素d是由下丘脑分泌,由垂体释放的,可能是抗利尿激素,抗利尿激素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提高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促使其对水的重汲取增加,D正确。9.(2024·莆田模拟)某小组为探究雄激素与动物性行为的关系,用尚未发育成熟的仔公鸡为材料,进行了摘除睾丸试验,发觉阉割的仔公鸡长大后,不出现啼鸣、鸡冠不发育且无求偶行为,因此得出雄激素能促进和维持公鸡其次性征和求偶行为的结论。科学工作者认为该试验有不严谨之处,需接着补充试验。下列补充试验最合理的是()A.重复进行上述试验,视察阉割后的现象是否稳定呈现B.以发育成熟的公鸡为材料进行摘除睾丸试验,不出现求偶行为C.不摘除仔公鸡睾丸并饲喂含雄激素的饲料,出现其次性征和求偶行为D.给阉割的仔公鸡饲喂含雄激素的饲料,长大后出现了其次性征和求偶行为解析:选D题干中试验过程遵循试验设计中的减法原理,要想让试验更严谨,还要再添加相关激素,即给阉割的仔公鸡饲喂含雄激素的饲料,若能复原公鸡的其次性征和求偶行为,才能得到结论:雄激素能促进和维持公鸡其次性征和求偶行为,A、C错误,D正确;试验设计应遵循单一变量原则,本试验中试验材料为尚未发育成熟的仔公鸡,则比照组不能选择发育成熟的公鸡,B错误。10.正钠平衡指Na+的汲取大于排出,负钠平衡指Na+的汲取小于排出。正常状况下,人体通过神经调整和激素调整,正钠平衡和负钠平衡最终可达钠平衡。醛固酮是由肾上腺皮质分泌的一种激素,能促进肾小管对Na+的重汲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人体内组织液渗透压主要由Na+和Cl-形成B.正钠平衡时,垂体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削减C.负钠平衡时,肾上腺皮质分泌的醛固酮增加D.醛固酮和抗利尿激素均能促进肾小管重汲取水解析:选B人体内组织液渗透压主要来自Na+、Cl-,A正确;正钠平衡时,体内Na+增加,组织液渗透压增大,由下丘脑分泌、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B错误;负钠平衡时,醛固酮分泌增加,用以促进肾小管对Na+的重汲取,C正确;醛固酮通过促进肾小管对Na+的重汲取进而促进对水的重汲取,抗利尿激素能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汲取,D正确。11.人体内存在由非糖类物质转化为葡萄糖的糖异生途径。据报道,科学家已发觉了参加糖异生的一种关键性酶——PEPCKI,其作用过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中PEPCKI浓度过低可能会导致糖尿病的发生B.PEPCKI基因在细胞内的活跃表达可能与胰高血糖素的作用有关C.加快PEPCKI乙酰化为预防和治疗糖尿病供应可能D.血糖浓度过高会抑制糖异生途径的调整方式属于负反馈调整解析:选A由题图可知,细胞中PEPCKI浓度过高会导致血糖浓度过高,可能会导致糖尿病发生,A错误;胰高血糖素能使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而PEPCKI也能使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所以胰高血糖素可能与PEPCKI基因在细胞内的活跃表达有关,B正确;加快PEPCKI乙酰化可以为预防和治疗糖尿病供应可能,C正确;血糖浓度上升后通过促进PEPCKI乙酰化从而抑制糖异生作用,该过程属于负反馈调整,D正确。12.下丘脑分泌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刺激垂体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作用于肾上腺,促进肾上腺皮质分泌肾上腺皮质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过多反过来也能影响垂体和下丘脑,减弱它们的分泌活动。醛固酮是一种小分子、脂溶性肾上腺皮质激素,它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后与细胞内受体结合,再进入细胞核,经过一系列反应,促进肾小管上皮细胞对肾小管腔中Na+的重汲取。据此,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醛固酮的分泌过程存在分级调整,也存在反馈调整B.醛固酮在肾上腺皮质细胞中的核糖体上合成C.醛固酮可干脆进入细胞核并影响基因的表达D.醛固酮不参加细胞外液渗透压的调整解析:选A由题干信息可知,醛固酮的分泌过程既存在分级调整,也存在反馈调整,A正确;醛固酮是一种小分子、脂溶性肾上腺皮质激素,化学本质不是蛋白质,因此不是在肾上腺皮质细胞中的核糖体上合成的,B错误;由题意可知,醛固酮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后与细胞内受体结合,再进入细胞核,因此醛固酮不能干脆进入细胞核,C错误;醛固酮可促进肾小管上皮细胞对肾小管腔中Na+的重汲取,参加细胞外液渗透压的调整,D错误。13.血液中的糖称为血糖,主要是葡萄糖。长期血糖过高会导致机体出现各种慢性并发症,如脑梗死、冠心病,也可能引发糖尿病肾脏病变,出现蛋白尿。正常人和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来源和去路是有差别的,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一般状况下,血浆中葡萄糖的主要来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短期饥饿时,________(填器官)的糖原可以分解补充血糖;更长时间的饥饿,机体中的脂肪等非糖物质转化为血糖。(2)在猛烈运动时,血糖进入细胞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程释放能量,为运动供能;进入细胞中的葡萄糖还可以通过磷酸戊糖途径,与含________(填元素)的化合物反应后,成为RNA的合成原料。(3)机体内参加血糖调整的信息分子主要包括__________(填非激素)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激素),两种信息分子所代表的调整方式的相同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新型降血糖药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年中国集线器行业前景规划及投资潜力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铸造扣件市场发展现状及前景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蚝油酱行业需求规模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草柳编制工艺品市场运营状况及投资规划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自动支票打字机专用色带行业运行态势及发展战略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羟丙基甲基纤维素行业十三五规划与发展策略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纯棉内衣市场运营状况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科技地产行业竞争现状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硫酸氧钒行业风险评估规划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真空冻干蔬菜行业运行状况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 三方公司合作协议书范本
- 护理责任组长续聘竞聘
-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教学教研工作安排表
- 2025年贵州云上产业服务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2030年中国天然气行业发展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 《雷达信号处理基础》课件
- 2025届贵州省兴义市三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
-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7.1.2 亚洲的自然环境(课件39张)
- 外研版(三起)小学英语三年级下册Unit 1 Animal friends Get ready start up 课件
- 2025年交通运输部广州打捞局招聘事业编制人员13人历年管理单位笔试遴选500模拟题附带答案详解
- 研究生考试考研思想政治理论(101)试题与参考答案(2024年)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