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版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三节地球的历史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_第1页
2025版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三节地球的历史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_第2页
2025版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三节地球的历史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_第3页
2025版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三节地球的历史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_第4页
2025版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三节地球的历史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第三节地球的历史必备学问基础练进阶训练第一层2024年8月,我国首次发觉2.9亿年前史前巨鲨—瓣齿鲨化石,扩展了瓣齿鲨在北半球的古地理分布范围。下图为地质年头简表。读图,完成1~2题。1.瓣齿鲨生活的地质年头最可能是()A.第四纪B.白垩纪C.石炭纪D.寒武纪2.探讨化石,可以()①确定地球的年龄②了解地球生命历史③还原地貌形成过程④推想古地理环境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2024年5月10日,在湖北省宣恩县沙道沟镇沙溪河村某山体上发觉许多三叶虫化石,经过地质专家鉴定后确认,此化石距今约5.6亿年。据此完成3~4题。3.此处三叶虫化石形成的地质年头是()A.新生代B.中生代C.寒武纪D.侏罗纪4.三叶虫生存的地质年头()A.联合古陆在晚期解体B.被子植物高度旺盛C.阿尔卑斯山脉形成D.是重要的成煤期下图为“生物出现以来地球大气中的CO2、O2含量改变示意图”。读图,完成5~6题。5.在地质历史时期,上图中出现最早的是()A.被子植物B.蓝细菌C.裸子植物D.蕨类植物6.地球上生物出现后,大气中()A.CO2的含量不断上升B.O2和CO2含量改变呈正相关C.O2的含量上升D.O2和CO2含量保持稳定古生物化石对探讨古气候、古环境有着重要意义。下图为“中华龙鸟”化石,产于我国辽宁省西部含有火山灰的湖泊沉积形成的岩层中,该岩层还含有多种动植物化石。“中华龙鸟”生存于距今1.2~1.4亿年间,起先人们以为它是一种原始鸟类,定名为“中华龙鸟”,后经科学家证明为一种小型食肉恐龙。据此完成7~9题。7.辽宁省西部所发觉的“中华龙鸟”化石所处的地质年头主要在()A.早古生代B.晚古生代C.中生代D.新生代8.依据上述材料推断“中华龙鸟”最可能的生存环境是()A.暖和潮湿的湖泊旁边B.火山频发的海洋深处C.风沙肆虐的沉积盆地D.冰川广布的高寒荒漠9.“中华龙鸟”所处的地质时期()A.是重要的成煤期B.包括第四纪冰川寒冷期C.联合古陆形成D.被子植物繁盛1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地处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交会地带的和政县是远古时代各种古脊椎动物繁衍生息的乐园,孕育了今日弥足宝贵的古脊椎动物化石群。不同化石群埋藏在不同的地层中。据了解,1000万年前的古脊椎动物化石,是探讨青藏高原隆升历史及古环境、古气候的重要物质依据和信息源。某中学地理小组的同学确定利用暑假去实地研学,在老师的指导下,他们重点考察了生物化石与地质年头、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1)打算的考察工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3件)。(2)结合相关材料,他们绘制了一幅古生物化石分布示意图,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该地区发觉化石的地下岩层属于________岩,该区域最老的含化石岩层形成于________(地质年头);三叶虫生活时期该地应为________环境;恐龙繁盛时期该地应为________环境,气候、植被特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依据实地考察及材料分析,他们认为迄今为止青藏高原地区地壳经验了________(抬升/下降/水平)运动,地理环境经验了________环境向________环境的演化。关键实力综合练进阶训练其次层青藏高原经验了沧海桑田的巨变,其尼玛盆地化石点沉积岩层的颜色与当时气候有着干脆关系,黄绿色岩层代表了冷凉还原的气候环境,紫红色岩层代表了干旱燥热的强氧化气候环境,深灰色岩层代表了暖和潮湿的气候环境。据此完成1~2题。1.深灰色、黄绿色、紫红色三种颜色的岩层从上往下积累,反映了当时青藏高原气候环境的改变是()A.暖和潮湿—干旱燥热—干燥冷凉B.干旱燥热—暖和潮湿—干燥冷凉C.干燥冷凉—干旱燥热—暖和潮湿D.干旱燥热—干燥冷凉—暖和潮湿2.考古学家在对青藏高原古生物化石进行探讨的过程中,发觉了存在于三叠纪时期(距今2.5亿~2亿年)的喜马拉雅鱼龙化石和珠峰中国旋齿鲨化石,对该地质时期的描述正确的是()A.该地质历史时期属晚古生代,陆地上起先出现低等植物B.该时期脊椎动物快速发展,海洋面积进一步缩小C.由于板块运动猛烈,联合古陆起先解体,各大陆向现在的位置漂移D.爬行动物时代,后期进化出鸟类、小型哺乳动物,被子植物繁盛下图为“距今2万~1.5万年前(属新生代)亚洲东部海岸线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3~4题。3.图示时期,全球气候正处于()A.第四纪时期的冰期B.白垩纪时期的暖和期C.新近纪时期的间冰期D.寒武纪时期的寒冷期4.该时期为()A.裸子植物时代B.海生藻类时代C.爬行动物时代D.哺乳动物时代下图中的①②③④⑤⑥六个地层是依据地质年头由古老到晚近的依次划分的。探讨发觉,①地层有大量三叶虫化石;③地层有鱼类和两栖类化石,并有煤层;④地层有大量恐龙化石,并有煤层;从⑤地层到⑥地层大型哺乳动物化石越来越丰富。据此完成5~7题。5.图中地层形成的地质年头正确的是()A.①地层——中生代B.③地层——晚古生代C.④地层——早古生代D.⑥地层——前寒武纪6.与③地层煤层的形成亲密相关的植物类型是()A.被子植物B.裸子植物C.蕨类植物D.藻类植物7.⑥地层形成的地质年头,不存在的现象是()A.喜马拉雅山脉等高大山脉形成B.第四纪时期,全球出现数次冷暖交替改变C.联合古陆最终解体,形成现代海陆分布格局D.一些爬行动物进化出羽毛,起先向鸟类发展在福建漳州发觉的漳浦琥珀硬度低、质地脆、色泽暗沉,多形成于1470万年前。当时在漳浦随处可见的龙脑香树如今多分布在东南亚地区,其树脂是琥珀形成的必要条件。漳浦琥珀是近百年来发觉的最大、最丰富的琥珀生物群。在漳浦琥珀里发觉的昆虫,大多数都能找到现生的“亲戚”。图1和图2分别是福建漳州位置图和琥珀示意图。据此完成8~9题。8.推想与目前相比,漳浦1470万年前的气候特征是()A.干冷B.干热C.湿冷D.湿热9.大量开采、收集漳浦琥珀的主要意义是()A.发觉更多新物种B.开发为宝石饰品C.探讨古生物、古气候D.爱护文物古迹1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人们经常认为恐龙生活在热带森林、草原或沼泽中,但是从上个世纪50年头起先,人们接连在美国阿拉斯加、澳大利亚南部和南极大陆都发觉了多种极地恐龙化石。科学家最近在美国阿拉斯加的王子洗旁边(75°N,下图中恐龙遗址)发觉了许多生活在距今1.8亿年至6600万年的草食或食肉恐龙幼崽的牙齿和骨骼化石。依据恐龙产仔的月份、孵化的时间和该地昼夜节律推断,一些恐龙很可能在北极筑巢、产卵,并把幼崽养大。宙代纪距今时间显生宙新生代第四纪260万年后新近纪260万年前古近纪0.23亿年前中生代白垩纪0.66亿年前侏罗纪1.45亿年前三叠纪2.01亿年前古生代二叠纪2.52亿年前石炭纪2.99亿年前泥盆纪3.59亿年前志留纪4.19亿年前奥陶纪4.44亿年前寒武纪4.85亿年前元古宙5.41亿年前太古宙25亿年前冥古宙40亿年前(1)结合所学学问和地质年头表推想,王子洗极地恐龙生活的地质年头最可能在________纪和________纪。(2)极地恐龙生存时代的植被主要为________植物,这些植物成为今日________矿的重要成因之一。(3)推想极地恐龙生存时代王子洗地区地理环境特点。第三节地球的历史必备学问基础练1~2.答案:1.C2.D解析:第1题,结合材料“2.9亿年前史前巨鲨—瓣齿鲨化石”,并结合地质年头简表可知,瓣齿鲨生活的地质年头最可能是石炭纪。第2题,探讨化石,可以了解地球生命历史,但不能精确确定地球的年龄,①错误,②正确;生物化石可以反映当时的古地理环境特征,但沉积岩层中可能含有化石,也可能不含有化石。所以探讨化石可以推想古地理环境,但不能还原地貌形成过程,地貌形成过程与地质作用有关,③错误,④正确。3~4.答案:3.C4.D解析:第3题,三叶虫是最有代表性的远古动物,距今5.6亿年前,属于早古生代的寒武纪。第4题,三叶虫生存的地质年头,即古生代,也是蕨类植物繁盛的时期,所以是重要的成煤期。古生代后期各块大陆汇聚成整体,现为联合古陆。5~6.答案:5.B6.C解析:第5题,读图可知,在地质历史时期,出现最早的是蓝细菌,出现在距今35亿年的前寒武纪时期。第6题,读图可知,地球上生物出现后,大气中CO2含量先上升再波动下降,O2含量上升然后保持稳定。7~9.答案:7.C8.A9.A解析:第7题,按地质年头表推算距今1.2~1.4亿年为中生代,该时期为恐龙繁盛时期,中后期爬行动物起先向鸟类发展。第8题,由该岩层含有火山灰的湖泊沉积物和丰富的动植物化石可知,中华龙鸟生存的地方有丰富的动植物,而动植物多分布在暖和潮湿,有足够水源、不易遭遇灾难的地方。第9题,该时期裸子植物繁盛,因此是地质史上重要的成煤期。10.答案:(1)罗盘(指南针)、地质锤、放大镜、卷尺、照相机等(2)沉积古生代海洋陆地气候暖和潮湿,植被茂密(3)抬升海洋陆地解析:第(1)题,依据本次考察的任务是野外考察生物化石与地质年头、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因此须要携带罗盘确定方位和岩层的产状,携带地质锤、放大镜考察岩石及化石,还须要用卷尺测量距离,以及用照相机拍照等。第(2)题,生物化石一般保存在沉积岩中。该区域有三叶虫化石,三叶虫是生活在古生代的海洋无脊椎动物,其形成年头早,所以该区域最老的岩层至少形成于古生代。三叶虫属于海洋无脊椎动物,生活时期该地应为海洋环境。恐龙繁盛于中生代,属于陆地爬行动物,恐龙繁盛时期,该地区应为陆地环境,气候暖和潮湿,裸子植物繁盛。第(3)题,结合上题读图分析,化石形成于地下沉积岩层中,图中化石出露地表,且三叶虫化石位置较高,该地区地壳经验了抬升运动。三叶虫形成时间较早,该地为海洋环境,恐龙形成时间较晚,该地为陆地环境,该地区经验了由海洋环境向陆地环境的演化。关键实力综合练1~2.答案:1.D2.C解析:第1题,据材料,结合题干“深灰色、黄绿色、紫红色三种颜色的岩层从上往下积累”,依据所学学问,岩层沉积自下而上为由老到新,可推断当时青藏高原气候环境的改变是干旱燥热—干燥冷凉—暖和潮湿。第2题,据材料可知,该地质时期为中生代,裸子植物繁盛,联合古陆起先解体;爬行动物盛行,后期进化出鸟类、小型哺乳动物;脊椎动物快速发展,海洋面积缩小出现在晚古生代。3~4.答案:3.A4.D解析:第3题,图示时期海岸线深化目前的大海,说明图示时期地球温度低,海面大大下降,时间为1.5万年以前,属于第四纪冰期。第4题,据材料可知,该时期属新生代,新生代是哺乳动物占统治地位的时代。5~7.答案:5.B6.C7.D解析:第5题,三叶虫是海洋无脊椎动物,出现在早古生代,①地层有大量三叶虫化石,说明①地层形成于早古生代;鱼类和两栖类繁盛于晚古生代,③地层有鱼类和两栖类化石,说明③地层形成于晚古生代;中生代是爬行动物的时代,④地层有大量恐龙化石,说明④地层形成于中生代;新生代哺乳动物繁盛,⑥地层大型哺乳动物化石丰富,说明⑥地层形成于新生代。第6题,由上题可知,③地层形成于晚古生代,晚古生代蕨类植物繁盛,形成了茂密的森林,是地质历史上重要的成煤期。第7题,依据材料可知,⑥地层形成于新生代。新生代形成喜马拉雅山脉等高大山脉,A不符合题意;新生代第四纪时期,全球出现数次冷暖交替改变,B不符合题意;联合古陆在中生代早期起先解体,在新生代最终解体,各大陆板块漂移到现在的位置,形成了现代海陆分布格局,C不符合题意;在中生代的中后期,一些爬行动物进化出羽毛,起先向鸟类发展,D符合题意。8~9.答案:8.D9.C解析:第8题,结合材料“当时在漳浦随处可见的龙脑香树如今多分布在东南亚地区”可知,龙脑香树现在相宜生长在东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环境条件是潮湿、气温较高的地区。高温、水分条件好的地区,树木生长旺盛,简单产生树脂,且蚊虫较多。福建漳浦现在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温较东南亚地区温度要低,降水较东南地区少。因此可推知,与目前相比,漳浦1470万年前的气候特征是湿热。第9题,结合材料,漳浦琥珀里发觉的昆虫大多数都能找到现生的“亲戚”,大量开采、收集琥珀,有利于探讨古生物、古气候。10.答案:(1)侏罗白垩(2)裸子煤(3)地理环境特点:气候较暖和;降水较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