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三明市三地三校新高考历史五模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1页
福建省三明市三地三校新高考历史五模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2页
福建省三明市三地三校新高考历史五模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3页
福建省三明市三地三校新高考历史五模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4页
福建省三明市三地三校新高考历史五模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福建省三明市三地三校新高考历史五模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1953年5月,中苏签订“5.15协定”,包含苏联技术援助91个新扩建工业项目,1954年底确定为苏联援华项目156项。1956年,援华苏联专家人数达到高峰,为3113人。“5.15协定”A.推动了中国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 B.使中国坚定了“一边倒”政策C.帮助中国顺利完成社会主义改造 D.配合了中国国家发展战略需要2.《申江百咏》描述某一景色为“火树千株照水明,终宵如在月中行。地埋铁管通街市,真个销魂不夜城。”此景最早应该出现于A.18世纪50、60年代B.19世纪40、50年代C.19世纪70、80年代D.20世纪30、40年代3.新中国在某一时期采取以下措施:“明确以生产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的三级所有制是现阶段人民公社的根本制度;……不得侵犯社员个人所有的一切生活资料和小农具等生产资料;恢复社员的自留地,允许社员发展家庭副业和手工业生产,开放农村集市贸易。”上述措施实施的背景是A.建国后初期的土地改革B.“一五计划”实施,开始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面对农村困难局面,中共中央实施“调整”等八字方针D.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对农村经济体制进行改革4.如图为汉代中原地区“虎吃女魃”墓葬画像砖石(魃:传说中制造旱灾的鬼怪),大量此类画像砖石的出土可以用来说明当时A.中原的农业生产技术衰退 B.农本思想在民间影响深刻C.天人感应现象影响广泛 D.重农抑商政策不断强化5.史学家傅斯年说:“我们存而不补,这是我们对于材料的态度;我们证而不疏,这是我们处理材料的手段。材料之内使他发现无遗,材料之外我们一点也不越过去说。”他的观点是A.不应该补全材料 B.不应该解释史料C.有几分材料说几分话 D.应坚持过去之说6.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指出:“我国欲安内攘外,亟宜练兵将,制船炮,备有形之战以治其标;讲求泰西士、农、工、商之学,裕无形之战以固其本”。该材料最能体现出作者的观点是A.在政治上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度B.将发展工商业与增强军力相结合C.对西方列强的侵略应采取妥协政策D.主张发展军事工业以维护封建制度7.1693年,牛顿说:“写作《原理》的目的,是向思索着的人们灌输上帝存在的信仰。科学的价值,一则是认识自然,掌握自然规律;一则是论证上帝的存在,维护对上帝的信仰。”这意味着牛顿的思想A.巩固了基督教信仰的统治地位B.是宗教精神和科学思想的统一C.开创以实验为依据的近代科学D.奠定了现代物理学的理论基础8.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后到公元前221年秦朝统一全国的500年间,中国社会经历了苦难的群雄战乱。同时,也孕育了一场漫长的“除旧立新”。学界普遍认为,这是一个在动荡中渐变,在渐变中发展的社会转型期。提出这种看法的着眼点是A.井田制渐趋瓦解,地主土地所有制确立B.国家形态从封邦建国制走向大一统帝国C.完成了一次结构性和全方位的社会变革D.礼乐文化经历了战乱后在思想领域消失9.近代以来,牛顿的力学把天上和地上所有物体的机械运动规律统一起来,麦克斯韦的电磁理论把电、磁、光的运动统一起来,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把牛顿力学和麦克斯韦电磁理论联系起来。这样的科学事实说明,近代物理学A.为三次工业革命提供了科学理论B.在发展中呈现出连续性和综合性C.随着思想解放运动的发展而进步D.与科学实验的成果存在密切联系10.中国是世界水稻起源地之一,能得出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A.文献记载 B.逻辑推理 C.考古发现 D.民间传说11.希腊在公元前6世纪以前,以贵族将领个人之间的比拼决定战争胜负,之后转变为集体协同配合的“重装兵方阵”作战。这场“重装兵革命”()A.提高了平民的政治地位 B.推动了公民资格标准改变C.降低了贵族集体荣誉感 D.巩固了伯利克里改革成果12.中世纪城市反对封建领主斗争的主要目标是夺取:A.立法权与司法权 B.言论自由和法律平等权C.司法权和行政权 D.贸易自由权和财产私有权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13.(32分)英国的变革材料一工业革命之所以首先发生在英国,主要是由于该国在……十七世纪时,政治结构……已经发展到适合于工业化的程度。——奇波拉《欧洲经济史》材料二从18世纪70—80年代起,一直到19世纪30年代,……英国出现了这样一幅奇特的景象:保守主义的政治与快速发展的经济同行。——刘成等《英国:从称霸世界到回归欧洲》材料三1796年时,120名下院议员是贵族或贵族子孙,占下院总人数的21%,还有数百人与贵族有亲戚关系,或者是在贵族的赞助下当选的,二者加在一起,超过全院人数的70%。——程汉大《文化传统与政治变革》材料四(英国)开始了产业革命,这一革命把经济力量的重心完全转移了。……1830年的资产阶级,同前一世纪的资产阶级是大不相同的。仍然留在贵族手中并且被贵族用来抵制新工业资产阶级的野心的政治权力,已经同新的经济利益不能相容了。于是必须同贵族进行一次新的斗争。——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英文版导言问题:(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工业革命的原因。(2)材料二中“保守主义的政治”是如何建立的?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该时期保守主义政治的特征。(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现代化各要素之间的关系。14.(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欧洲主观统一的轨迹,表现出两大特点:一是从以战争和暴力为手段的统一走向建立在和平和自觉基础上的真正统一;二是欧洲主观统一的过程也是一个欧洲统一观念从思想家向政治家延伸的过程。──李济时《欧洲统一从客观到主观的历史演进及其启示》材料二1950年春,让·莫内(因最早提出把法德两国的煤和铁合并设想,并得到法国外长舒曼支持,被誉为“欧洲之父”)在阿尔卑斯山区步行,集中静思欧洲的前途:1949年以来冷战的升级;由于美国经济进入萧条期,即将结束的马歇尔计划不可能延长;联邦德国成立引发法国公众舆论开始担忧德国威胁的重演……莫内敏锐地感觉到,上述因素的相互作用,提供了欧洲走向联合的机遇。……莫内迅速返回巴黎,与助手立即起草了一个方案,要旨是将法、德煤炭和钢铁资源共同置于一个“超国家机构”的监督管理下,同时邀请其他欧洲国家自愿参加。1951年,法、德等六国正式签署了“欧洲煤钢共同体”的协议。尽管协议与莫内的草案有所区别,但总的来说,坚冰已经突破,更广泛的欧洲联盟的前景出现在地平线上。──崔永元《“欧洲之父”的思路及其亚洲启示》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举出近代以来,试图以战争与暴力手段实现欧洲统一的史实两例。(2)依据材料二,指出欧洲突破“坚冰”、走向联合的因素有哪些?“坚冰”突破后,欧洲的合作是怎样—步步得以实现的?(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至今欧洲一体化进程有何显著特点?欧洲一体化趋势反映了当今世界发展的哪些趋势?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D【解析】

“一五”计划期间,苏联与中国签订“515”协定,制定并实施援华项目,配合了中国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D项正确;新中国经济恢复的任务在1952年底已经完成,A项错误;中国实行“一边倒”政策坚持的前提和原则是独立自主,B项错误;中国对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改造与苏联的技术援助不符,C项错误。2、C【解析】

根据“《申江百咏》”描述的应该是上海,材料中的情景最早应该出现在19世纪的70、80年代,上海作为通商口岸得到了较快发展,故选C项;18世纪50、60年代上海尚未对外开放,排除A项;19世纪40、50年代上海刚刚作为通商口岸开放,不可能出现材料中描述的情景,排除B项;20世纪30、40年代与“最早”不符,排除D项。故选C。3、C【解析】

从材料中的“恢复社员的自留地,允许社员发展家庭副业和手工业生产,开放农村集市贸易”等信息可以看出,实施这些措施的背景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导致农村出现严重困难,中共中央实施“调整”等八字方针,故答案为C项;A、B项与材料中的“人民公社”不符,均排除;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农村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措施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排除D项。4、B【解析】

根据“魃:传说中制造旱灾的鬼怪”可得知,其涉及到与农业相关的内容,体现出了当时人们的农本思想,而这种思想影响到民从的生活,故B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生产技术问题,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天人关系,排除C项;材料只涉及到与农业有关的内容,没有涉及到商业,故D项错误。5、C【解析】

材料“我们存而不补,这是我们对于材料的态度;我们证而不疏,这是我们处理材料的手段。材料之内使他发现无遗,材料之外我们一点也不越过去说。”强调的是论从史出的观点,有几分材料说几分话,故C项正确。6、B【解析】材料认为学习西方军事是形,“讲求泰西士、农、工、商之学”是本,故二者结合是最有效办法,故B正确;材料没有说明政治体制特点,故A错误;妥协不符合材料主旨,故C错误;军事工业只是材料部分信息,故D错误。7、B【解析】

材料“认识自然,掌握自然规律”体现了科学思想,“论证上帝的存在,维护对上帝的信仰”体现了宗教精神,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维护基督教信仰的统治地位,故A项错误。开创以实验为依据的近代科学是伽利略,故C项错误。奠定了现代物理学的理论基础的是相对论和量子论,故D项错误。所认选B。8、C【解析】

根据材料“这是一个在动荡中渐变,在渐变中发展的社会转型期。”可知着眼点指的是这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各方面的变化,C说法全面并符合题意,故选C;A项只是春秋战国时期经济上变革的体现,具有片面性,排除;B项也仅仅从政治一个方面体现,具有片面性,排除;D消失说法有误,排除。9、B【解析】材料表明近代科学在发展过程中均存在对前人研究成果的继承发展和综合,B符合题意;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明创造更多的来自于工人的生产实践,A不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思想解放运动对科技发展的影响,C不正确;材料强调的是科学理论的继承和综合,没有涉及科学实验的作用,D不正确。10、C【解析】

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可知,考古发现的材料属于第一手资料,具有较强的可信性,直观性和生动性,是得出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因此C选项正确。文献记载具有较强的主观性,容易产生错误。逻辑推理的方法也具有较强的主观性,分析的结果因人而异。民间传说是民众自觉艺术思维的产物。这些都不是得出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其他选项错误。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11、A【解析】

根据材料“以贵族将领个人之间的比拼决定战争胜负,之后转变为集体协同配合的‘重装兵方阵’作战”表明平民由原来处于仆从地位,到平民和贵族处于同等的作战地位,说明平民的政治地位提高了,答案为A;材料不能体现公民资格标准的改变,B错误;材料不能体现集体荣誉感,C错误;伯利克里改革是公元前5世纪的,与材料时间不符,D错误。12、C【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中世纪城市都建于封建领地之上,城市初期的司法权和行政权一般都掌握在领主手中,故选C;中世纪城市没有立法权,A错误;言论自由是具有资本主义性质权益,中世纪处于封建社会,B错误;封建社会财产私有权是固有的,不是争夺的目标,D错误。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13、(1)原因:君主立宪制(或资产阶级代议制)提供的政治保证;资本的原始积累;圈地运动提供的自由劳动力;国内外市场的扩大;手工工场时期的生产技术进步。(2)建立:通过光荣革命(或《权利法案》)而建立。特征:议会取代王权成为国家权力中心;贵族控制议会;工业资产阶级未能充分参与政权。(3)关系:政治变革为经济发展提供保证;经济发展又会推进政治变革。【解析】

(1)根据材料“十七世纪时,政治结构……已经发展到适合于工业化的程度”和所学知识可知,关于工业革命的原因可从政治、资金、原料、技术、市场和劳动力等方面进行分析即可。(2)材料“保守主义的政治与快速发展的经济同行”中的保守主义政治指的是通过光荣革命后建立的君主立宪制;特征:根据材料“贵族人数及贵族赞助人数的下议院议员的比例”可知贵族控制议会;根据材料“仍然留在贵族手中并且被贵族用来抵制新工业资产阶级的野心的政治权力”可知工业资产阶级未能充分参与政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议会处于国家的权力中心。(3)结合上述分析可知,材料论述的是政治和经济之间的辩证关系,回答出相互影响的关系即可。14、(1)拿破仑帝国和法西斯德国都曾试图通过征服战争实行对欧洲的独霸统治。(2)因素:美苏以欧洲为主战场的“冷战”;美国经济援助不可能延期;联邦德国成立引起担忧;让莫内的主观努力。过程:1967年成立欧共体(或:1957年《罗马条约》,1958年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和欧洲经济共同体);1993年成立欧盟;2002年欧元正式启动。(3)特点:由经济联合到政治联合。趋势: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世界经济格局一体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解析】

(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试图以战争与暴力手段实现欧洲统一的史实有拿破仑帝国和法西斯德国。(2)二战后促进欧洲走向联合的因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