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罗湖区五校联考2025届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1页
深圳罗湖区五校联考2025届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2页
深圳罗湖区五校联考2025届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3页
深圳罗湖区五校联考2025届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4页
深圳罗湖区五校联考2025届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深圳罗湖区五校联考2025届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考试试题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为了保护水资源,下列做法中应制止的是()A.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B.加强对水资源的统筹规划C.往江河里倾倒垃圾D.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2.溶液是一种重要的混合物,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物质的溶解过程通常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B.溶液中的溶质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均匀分散在溶剂中保持静止不动,所以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C.只要水分不蒸发,外界条件不改变,溶质不会从溶液中分离出来D.通过蒸发水或加蔗糖都能使某温度下接近饱和的蔗糖溶液达到饱和3.氧气与人类的生活、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有着很密切的关系.下列变化(或过程)与氧气无关的是A.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B.碳铵化肥在阳光下暴晒C.食物的腐败D.将生铁露置在潮湿空气中4.二百多年前,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空气成分,其中一项实验是加热红色氧化汞粉末得到汞和氧气,该反应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氧化汞分解过程中,原子的个数没有发生改变B.氧化汞分解过程中,分子的种类没有发生改变C.氧化汞、汞、氧气都是化合物D.氧化汞、汞、氧气都由分子构成5.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滴加盐酸 B.称取氢氧化钠固体C.闻盐酸的气味 D.稀释浓硫酸6.下列实验现象叙述正确的是A.氧化铜加入少量硫酸中:黑色固体减少,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B.将硝酸铵固体放入足量水中:白色固体减少至消失,放出热量;C.向氢氧化铁固体中加水,再滴加酚酞试液:溶液由无色变成红色D.硫酸铜溶液与铁丝反应:银白色固体表面覆盖一层紫红色固体,放热,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7.日常生活中高钙奶、加铁酱油中的“钙”和“铁”指的是A.元素 B.分子 C.原子 D.单质8.酒精喷灯的火焰温度可达1000℃以上。使用时,向预热盘中注入酒精并点燃,待灯壶内酒精受热气化从喷口喷出时,预热盘内燃着的火焰就会将喷出的酒精蒸气点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预热过程中,分子的运动速率发生了改变B.蒸发过程中,分子的体积发生了改变C.燃烧过程中,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D.整个过程既发生了物理变化,又发生了化学变化9.下列有关物质燃烧现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B.硫粉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生成一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木炭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红色火焰,生成一种黑色固体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大量的白色烟雾10.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人体缺铁会引起贫血B.老年人缺钙会发生骨质疏松,容易骨折C.缺碘会导致人的甲状腺肿大D.人体摄入微量元素越多越好11.下列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延展性 B.腐蚀性 C.吸附性 D.挥发性12.区别下列各组物质,选用的方法或试剂不正确的是()物质选用的方法或试剂A空气和氮气燃着的木条B葡萄糖和绵白糖灼烧看颜色C氧气和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D硬水和软水肥皂水A.A B.B C.C D.D13.决定元素种类的因素是A.质子数和中子数B.原子核内的质子数C.原子核内的中子数和核外电子D.原子核外的最外层电子数和电子层数14.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①向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B.②充分加热一定量的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C.③一定质量的木炭在密闭容器内燃烧D.④将水通电电解一段时间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H2O2不含有氢分子B.不同元素的本质区别是电子数不同C.原子核由电子和质子构成D.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为了比较氧化铜和二氧化锰对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效果,安妮同学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进行了两次实验,在试管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氧化铜和二氧化锰,分别将注射器内盛有的3ml5%的双氧水注入试管中,利用注射器收集氧气,收集到氧气的体积和时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1)装入药品前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开始实验时注入双氧水的方法是________(填序号)。A快速推注射器活塞B缓慢推注射器活塞另一种方法除了误差较大,还可能造成的后果是________,实验中造成U形管内红墨水液面左低右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2)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氧气的体积不同,可比较两种催化剂的催化效果,通过图像除了能得出二氧化锰催化效果比氧化铜好,还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3)由氧化铜催化的反应,t0~t1时间段反应速率逐渐变____________(填“快”或“慢”),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t1~t2时间段反应速率又逐渐变________________(填“快”或“慢”),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8分)食物淀粉在人体内经过酶的催化作用,发生一系列反应,最终变成葡萄糖,葡萄糖经过肠壁吸收进入血液变成血糖为人体组织提供营养,葡萄糖的化学式为C6H12O6,请根据化学式进行计算:(1)葡萄糖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结果填最简整数比)(2)45g葡萄糖中含有多少克碳元素?_____(列式计算)18.(8分)儿童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发育不良等症状,如图为某补锌口服液说明书的部分信息,图中葡萄糖酸锌化学式不完整,请根据相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葡萄糖酸锌中碳、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__________,若相对分子质量是455,则葡萄糖酸锌化学式中氢原子右下角的数字x为__________。(2)若儿童Ikg体重每日需要0.5mg锌,每天从食物中只能摄入所需锌的一半。体重为20kg的儿童,理论上一天还需服该口服液________支。(3)该品牌补锌口服液中葡萄糖酸锌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结果保留两位小数)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19.(8分)(一)小明在实验室观察完品红扩散实验后,想把变红的水做一个简单的处理后再排入下水道。请根据如图相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图2过滤操作中必须用到的玻璃仪器分别是______、______、烧杯,请指出该操作过程中的其中两处错误______、______。(2)小明同学将红色液体按过滤的正确操作完成后,发现过滤后的液体中仍有少量品红固体,则造成这种情况可能的原因是(填一种即可)______(3)水是一种重要的资源,人类离不开水。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人类不了解水到底是由什么组成的。直到18世纪末,人类通过电解水实验才最终认识了水的组成。下列实验也能证明水是由氧元素和氢元素组成的是______(填序号)A氢气在氧气中燃烧B石蜡在空气中燃烧C水的蒸发D水的净化(二)实验室常用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氧气,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小芳发现,氯酸钾与氧化铜混合加热,也能较快产生氧气,于是进行如下探究:(提出猜想)除MnO2、CuO外,Fe2O3也可以作KClO3分解的催化剂。(完成实验)按下表进行试验:测定分解温度(分解温度越低,催化效果越好)。实验编号实验药品分解温度(℃)①KClO3580②KClO3、MnO2(质量比1:1)350③KClO3、CuO(质量比l:1)370④KClO3、Fe2O3(质量比1:1)390(分析数据、得出结论)(1)由实验______形成对比,证明猜想合理;(2)实验所用的三种金属氧化物,催化效果最好的是______。(反思)(1)若要证明Fe2O3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还要验证它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______;(2)同种催化剂,颗粒大小可能影响催化效果,请设计实验方案进行验证______。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C【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水污染的途径分析。A、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能有效减少对水体的污染,有利于水资源的保护,不需制止;B、加强对水资源的统筹规划,有利于水资源的保护,不需制止;C、往江河里倾倒垃圾,会污染水资源,需要制止;D、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能有效减少对水体的污染,有利于水资源的保护,不需制止。故选C考点: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点评:理解和熟记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的方法,以及与之相关知识,是解题的关键。2、B【解析】

A、物质的溶解过程通常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有的放出热量,有的吸收热量,故A说法正确;B、溶液中的分子或离子在不断运动,不是静止不动,故B说法错误;C、溶液具有稳定性,只要水分不蒸发,外界条件不改变,溶质不会从溶液中分离出来,故C说法正确;D、通过蒸发水或加蔗糖都能使某温度下接近饱和的蔗糖溶液达到饱和,故D说法正确。故选:B。【点睛】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物质溶解过程,知道溶液的特点和溶液的状态。3、B【解析】

A、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富能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的过程,与氧气有关,故A正确;B、碳铵化肥在阳光下暴晒生成物是氨气、水、二氧化碳,与氧气无关,故B不正确;C、食物的腐败,实际上是食物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的缓慢氧化反应,与氧气有关,故C正确;D、将生铁露置在潮湿空气中,容易生锈,铁能与空气中的氧气、水蒸气等发生了化学反应,生成了铁锈,与氧气有关,故D正确。故选B。4、A【解析】试题分析:A.根据图示信息可知氧化汞分解过程中,原子的个数没有发生改变,故A正确;B.根据图示信息可知氧化汞分解过程中,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故B错误;C.氧化汞由两种元素组成,是化合物,汞和氧气分别是由汞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单质,故C错误;D.汞是汞原子直接构成的,故D错误.考点: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和原子的关系及其物质的分类方面的知识,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结合图示进行解题,会通过图示发现有用的信息是解题的关键.5、C【解析】

A、滴加盐酸时,胶头滴管应该竖直悬空于试管口的正上方,不能伸入试管内,操作错误;B、称取氢氧化钠固体,应该左物右码,氢氧化钠有腐蚀性,应该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操作错误;C、用手扇闻盐酸的气味,操作正确;D、稀释浓硫酸应该把浓硫酸加到水里,不能把水加到浓硫酸中,操作错误。故选C。6、A【解析】

A、氧化铜为黑色固体,能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故现象为黑色固体减少,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选项正确;B、硝酸铵固体溶于水吸收热量,温度降低,选项错误;C、氢氧化铁固体不溶于水,故滴加酚酞试液溶液不变色,选项错误;D、该反应放热不明显,不能称为现象,选项错误。故选A。7、A【解析】

高钙牛奶、加铁酱油中的“钙”和“铁”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这里所指的“钙、铁”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故选A。8、B【解析】

酒精蒸发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只是分子间隔改变;酒精燃烧有其他物质生成,分子种类发生改变。【详解】A、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预热过程中,分子的运动速率发生了改变,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蒸发过程中,是分子间隔改变,分子的体积没有发生了改变,说法错误,符合题意;C、燃烧过程中,酒精分子变成二氧化碳分子和水分子,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D、蒸发属于物理变化,燃烧发生了化学变化,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9、B【解析】

A、铁丝在空气中只能烧至发红,不会产生火星,故选项说法错误;B、硫粉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说法正确;C、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只能烧至红热,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色烟雾,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点睛】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的区别。10、D【解析】人体缺少微量元素会引起某些疾病,如缺碘引起甲状腺肿大,缺铁引起贫血等,但并不是微量元素在人体中越多越好,如碘在人体内过多,也会患甲状腺肿大,钙元素过多会引起骨质增生等。11、B【解析】A、延展性不需要经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错误;B、腐蚀性需要经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正确;C、吸附性不需要经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错误;D、挥发性不需要经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错误。故选B。点睛: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12、B【解析】

A、燃烧的木条在空气中燃烧现象不变,在氮气中会熄灭,现象不同,可以鉴别,选项正确;B、葡萄糖和白糖都属于糖类物质,灼烧时火焰颜色相同,无法鉴别,选项错误;C、氧气不能使石灰水变浑浊,而二氧化碳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现象不同,可以鉴别,选项正确;D、硬水与肥皂水混合有浮渣产生,而软水与肥皂水混合产生的时泡沫,现象不同,可以鉴别,选项正确,故选B。【点睛】区别物质时,加入试剂或实施某种方法后出现不同的现象,才能将不同的物质区分开。13、B【解析】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不同种元素之间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元素的概念,并根据概念进行分析解题,学以致用.14、D【解析】

A.①向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氧气逐渐增多,过氧化氢完全反应时氧气的质量达到最大,然后不再改变,选项A正确;B.②充分加热一定量的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二氧化锰是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锰元素的质量也不变,选项B正确。C.③一定质量的木炭在密闭容器内燃烧,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选项C正确;D.④将水通电分解,电解一段时间,生成氢气是氧气体积的二倍,选项D错误。故选D。【点睛】图像的问题主要是结合化学反应分析图的起点的位置,变化趋势,终点的位置是否正确。15、A【解析】

A.H2O2中含有过氧化氢分子,不含有氢分子,此选项正确;B.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总称为元素,故不同元素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此选项错误;C.原子核由中子和质子构成,此选项错误;D.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此选项错误。故选A。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将试管放入热水中,若注射器活塞向外移动,U型管内液面左侧降低,右侧升高,说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B产生大量气体,使内部气压急剧增大,将试管上的活塞冲出反应放热,使试管内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相等的时间收集氧气反应时间足够长,双氧水完全分解,产生氧气的体积相同快反应放热,温度升高,反应速率逐渐加快慢过氧化氢溶液浓度逐渐下降【解析】

(1)装入药品前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将试管放入热水中,若注射器活塞向外移动,U型管内液面左侧降低,右侧升高,说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开始实验时应该缓慢推注射器活塞注入双氧水,若快速推注射器活塞,会造成较大误差,还可能造成产生大量气体,使内部气压急剧增大,将试管上的活塞冲出;实验中造成U形管内红墨水液面左低右高的原因是反应放热,使试管内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2)根据相等的时间收集氧气的体积不同,可比较两种催化剂的催化效果,通过图像除了能得出二氧化锰催化效果比氧化铜好,还能得出的结论是反应时间足够长,双氧水完全分解,产生氧气的体积相同。(3)由氧化铜催化的反应,t0~t1时间段反应速率逐渐变快,原因是反应放热,温度升高,反应速率逐渐加快;t1~t2时间段反应速率又逐渐变慢,原因是过氧化氢溶液浓度逐渐下降。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6:1:818【解析】

解:(1)葡萄糖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6):(1×12):(16×6)=6:1:8;(2)45g葡萄糖中含有碳元素的质量是45g××100%=18g。18、6:72210.35%【解析】

(1)由化学式可知,葡萄糖酸锌中碳、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2:14=6:7;根据葡萄糖酸锌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55,可知12×12+x+16×14+65=455,x=22;(2)若儿童1kg体重每日需要0.5mg锌,体重为20kg的儿童每日需锌的质量为20kg×0.5mg=10mg,每天从食物中只能摄入所需锌的一半,即需要从口服液中摄入10mg锌,根据标签,每支口服液上含锌的量为5mg,故理论上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