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厦门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1页
福建省厦门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2页
福建省厦门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3页
福建省厦门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4页
福建省厦门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在此卷上答题无效)厦门市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质量检测语文本试卷共10页。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在试题卷、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粘贴的条形码的“准考证号、姓名”与考生本人的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致。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考生必须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中国革命牵涉的线索非常多,涉及的方面非常广。今天对那段历史的回顾,社会上各种观点非常多。例如,有人认为中国共产党人的胜利来自历史的偶然,是利用对手的失误,利用国际形势提供的一些机缘。持这些说法的人应该看一看中国共产党人走过的艰苦卓绝的历程。1927年“四一二”政变,共产党人尸横遍野、血流成河,李大钊、罗亦农、赵世炎、陈延年、李启汉、萧楚女、邓培、向警予、熊雄、夏明翰、陈乔年、张太雷等多名领导人相继遇害。严酷的白色恐怖中,组织被打散,党员同党组织失去联系;彷徨动摇者纷纷脱党,有的公开在报纸上刊登反共启事,并带人捉拿搜捕自己的同志。陈延年因手下的交通员出卖而被捕。赵世炎则被中共江苏省委秘书长带领包探上门抓获。叛徒贺治华曾为来德的夫人,出卖政治局常委罗亦农,仅为拿到一笔美金和两张出国护照,抓捕罗亦农时,她还在用德语与租界巡捕侃侃而谈。当时蒋介石不加怀疑地认为:“共产党垮了。”随着海陆丰起义、南昌起义、秋收起义、黄麻起义、广州起义相继被镇压,他更认为共产党作为一支有组织的力量基本被消灭,剩下钻山为“匪”的小股队伍已不足为患了。历史给中国共产党人以最严峻的考验。1934年第五次反“围剿”失利、中央红军被迫长征后,这样的考验再次出现。红十军团军政委员会主席方志敏、红十军团团长刘畴西、中华苏维埃教育人民委员瞿秋白、赣南军区政治部主任刘伯坚等人,被捕枪杀。中华苏维埃工农检察人民委员何叔衡、中央军区政治部主任贺昌等人,在战场上牺牲。中国革命太难投机了,所以才有如此触目惊心的嬗变和大浪淘沙的淘汰。历史给中国共产党人的磨难,超过给所有其他政治团体和党派。说中国共产党人胜利依靠机缘的人,怎么解释30万红军长征到达陕北不足3万,却将长征变成了宣言书、宣传队和播种机,实现惊天地、泣鬼神的凤凰涅槃?不靠机缘而是靠不屈不挠的奋斗,才使中国革命获得了最为稳固的基础。其成功不像十月革命来自一夜暴动,而是数十年英勇奋斗流血牺牲的结果。1949年时党员人数为300万,有名可查的党员烈士就有370万,绝大多数共产党员没有看到五星红旗升起的这一天。这是中国共产党人执政的资格,是中国社会主义岿然不动的基础。在近代中国,任何一个宣称能够对国家发展、对民族命运负责的政治团体,如果不能集合、产生、拥有这样一批为其宣称的主义抛头颅洒热血而义无反顾的先驱者,不能赢得随之而来前赴后继舍生忘死的追随者,其宣言哪怕再冠冕堂皇,也是一纸空言。还有一种说法,主张中国要“告别革命”,甚至辛亥革命也不应该搞。认为最理想的是1898年戊戌变法成功,实现君主立宪,那么中国可以不流一滴血,发展可能比现在还要快,早已繁荣富强了。持这种说法的人至少有三个失误。首先,历史潮流不可抗拒。孙中山说:“历史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宣称这一潮流根本不该发生的人,不过是在扮演立于岸边长吁短叹的无聊看客。其次,永远不要以为腰包鼓起来就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近代以来中国积贫积弱,从物质到精神莫不如此,不但塑成了自身“东亚病夫”般的孱弱,而且骄纵出别人“华人与狗不许入内”的癫狂。以为君主立宪是直达国家富强捷径的人,从其创始者康有为“若不虢拜,留此膝何用”一语中,也能悟出在这一体制下,中华民族是否能够挺直长期弯曲的脊梁。最后,能够真正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民族,皆兼备物质、精神双重强大的条件。战略家克劳塞维兹把精神力量的来源归结为两大要素:苦难和胜利。在苦难中积聚,用胜利来洗礼。没有品尝过胜利美酒的民族,精神永远是苦涩萎靡的。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太多苦难,太多挫折,太多失败,最缺乏的就是胜利。纵使戊戌变法成功,国家从此“告别革命”,按照君主立宪方式走下来,今天除去低眉顺眼地加入别人的集团,做人家听话的好伙计,又有什么资格奢谈独立自主?用拜金主义、温情主义和虚无主义诠释历史不难,想挥动自己的手臂书写历史却决非那样容易。靠忍耐忍出一个优秀民族,靠归顺混出一个伟大国家,人类历史上从无此例。(摘编自金一南《苦难辉煌——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思索》)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用中国共产党人遭受的白色镇压、起义失败、流血牺牲等史实,突显革命的艰辛和惨烈,驳斥了共产党胜利只是偶然的错误观点。B.“这是中国共产党人执政的资格,是中国社会主义岿然不动的基础”中的“这”,指无数共产党人用生命践行对党的信仰与忠诚。C.作者认为,中国共产党只要集合、产生、拥有一批为其宣称的主义抛头颅洒热血的“先驱者”,中国革命就能获得最为稳固的基础。D.作者认为,如果在中国施行君主立宪制,那么我们今天在面对他国时可能不得不采取归顺、忍耐的态度,更别说独立自主了。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被蒋介石多次断言“垮了”“瓦解”的情势下,共产党一次次从困境中突围,从绝境中奋起,充分展现了坚韧顽强的战斗力。B.如果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不曾经历过巨大的挫折、围剿,以及大浪淘沙般的淘汰,那么它的成功就有可能存在投机的嫌疑。C.一个民族即便在物质上拥有坚实的基础,在精神上挺直了长期弯曲的脊梁,但也不意味着它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D.一个民族或国家选择恭顺地加入别人的集团,做听话的好伙计,是因为没有品尝过胜利的美酒,赢得过革命的成功。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第三段观点的一项是()A.中国人从来就是一个伟大的勇敢的勤劳的民族,只是在近代是落伍了。这种落伍,完全是被外国帝国主义和本国反动政府所压迫和剥削的结果。(《中国人民站起来了》)B.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侦察轰炸,地下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路上遇着了说不尽的艰难险阻,我们却开动了每人的两只脚,长驱二万余里,纵横十一个省。(《长征胜利万岁》)C.在战争中间,如果你拿着枪同我们打,那我们绝不客气;但是,一旦解除了你的武装,我们就坚决执行“宽待俘虏”的政策。(《大战中的插曲》)D.但忽然得到一个可靠的消息,说柔石和其他二十三人,已于二月七日夜或八日晨,在龙华警备司令部被枪毙了,他的身上中了十弹。(《为了忘却的记念》)4.当前某些发达国家利用科技优势打压中国,请结合文本,谈谈我们应当持有怎样的革命认识,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5.本文既抒发了深沉的情感,又表现出理性的思考。请结合文本分析,作者是如何将感情抒发与理性表达结合在一起的。【答案】1.C2.D3.B4.①认识到中国革命牵涉的线索非常多,涉及的方面非常广。②认识到革命不是投机,要对革命须走过艰苦卓绝的历程有明确认知。③认识到革命就要有坚持不懈的英勇奋斗,就要有义无反顾的流血牺牲。④认识到革命要避免失误,需懂得三点:历史潮流不可抗拒,永远不要以为腰包鼓起来就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能够真正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民族,皆兼备物质、精神双重强大的条件。5.①准确选用修饰语和大量成语,如“应该”“仅仅”“绝大多数”“尸横遍野”“侃侃而谈”“一纸空言”等陈述事实,表达感情,增加准确、形象、鲜明的特色。②选取典型事实,逐一列举,通过客观形象地描述,将理性表达与感情抒发相结合,如谈及“不靠机缘而是常不屈不挠的奋斗,才使中国革命获得了最为稳固的基础”和1927年“四一二”政变涉及的典型事件时。③采用总分结构,运用引用、对比、假设、举数字等多种论证方式,突出理性的思考,增强观点的信服力和感情的表达力。如第3段和第4段。④运用对偶、排比、反问等带有情感表现力的句式,增强语势,强化认识。如“在苦难中积聚,用胜利来洗礼”“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太多苦难,太多挫折,太多失败,最缺乏的就是胜利”“按照君主立宪方式走下来,今天除去低眉顺眼地加入别人的集团,做人家听话的好伙计,又有什么资格奢谈独立自主?”【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C.“只要……就……”错。由第3段“如果不能集合、产生、拥有这样一批为其宣称的主义抛头颅洒热血而义无反顾的先驱者,不能赢得随之而来前赴后继舍生忘死的追随者,其宣言哪怕再冠冕堂皇,也是一纸空言”可知,中国革命要获得稳固的基础,不仅需要先驱者,也需要前仆后继的追随者。选项以偏概全,表意绝对。故选C。【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D.“……是因为……”错。由最后一段“能够真正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民族,皆兼备物质、精神双重强大的条件。战略家克劳塞维兹把精神力量的来源归结为两大要素:苦难和胜利。在苦难中积聚,用胜利来洗礼”,可见“一个民族或国家选择恭顺地加入别人的集团”的原因概括不充分。故选D。【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第三段观点是中国革命的胜利并非靠机缘,而是来自人的不屈不挠、义无反顾的英勇奋斗。A.谈的是中国人“被外国帝国主义和本国反动政府所压迫和剥削”而落伍的事实,不能支撑第三段观点。B.谈的是面对数不尽的艰难险阻,党和红军历尽苦难顽强不屈、坚韧不拔的毅力,可用来支撑第三段观点。C.谈的是作为仁义之师的人民军队在抗日战争中的对敌态度,可用来赞扬人道主义精神,不能支撑第三段观点。D.谈的是进步青年的被害事情,体现不屈不挠、义无反顾的英勇奋斗,能支撑第三段的观点,但因为只是个人事例,但支撑力度不如B项。故选B。【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的能力。首先,认识中国革命的特点。“中国革命牵涉的线索非常多,涉及的方面非常广。今天对那段历史的回顾,社会上各种观点非常多。”由“有人认为中国共产党人胜利来自历史的偶然,是利用对手的失误,利用国际形势提供的一些机缘。持这些说法的人应该看一看中国共产党人走过的艰苦卓绝的历程”可知,革命不是投机,要对革命须走过艰苦卓绝的历程有明确认知。由“不靠机缘而是常不屈不挠的奋斗,才使中国革命获得了最为稳固的基础”“绝大多数共产党员没有看到五星红旗升起的这一天。这是中国共产党人执政的资格,是中国社会主义岿然不动的基础”可知,革命就要有坚持不懈的英勇奋斗,就要有义无反顾的流血牺牲。由第4段可知,革命要避免失误,需懂得三点,“历史潮流不可抗拒”“永远不要以为腰包鼓起来就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能够真正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民族,皆兼备物质、精神双重强大的条件”。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本内容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开头是理性的表达,“中国革命牵涉的线索非常多,涉及的方面非常广。今天对那段历史的回顾,社会上各种观点非常多”。结尾是理性认识的收束,“用拜金主义、温情主义和虚无主义诠释历史不难,想挥动自己的手臂书写历史却决非那样容易。靠忍耐忍出一个优秀民族,靠归顺混出一个伟大国家,人类历史上从无此例”。在此过程中,达到了感情抒发和理性表达相结合的效果,启发读者对国家和民族命运进行思考。具体而言:①准确选用修饰语和大量成语,“持这些说法的人应该看一看中国共产党人走过的艰苦卓绝的历程”里“应该”暗含着对有错误认识的人的批评。类似的修饰语还有“绝大多数共产党员没有看到五星红旗升起的这一天”中的“绝大多数”,有数字支持,准确写出中国革命付出的巨大的代价。还有成语,如“1927年‘四一二’政变,共产党人尸横遍野、血流成河”中“尸横遍野”“血流成河”等词语简洁准确地写出共产党人牺牲之大。“叛徒贺治华曾为来德的夫人,出卖政治局常委罗亦农,仅为拿到一笔美金和两张出国护照,抓捕罗亦农时,她还在用德语与租界巡捕侃侃而谈”的叙述中,用“仅仅”“还在”“侃侃而谈”这些词语突出了叛徒的贪婪无耻的可恶嘴脸。②选取典型事实,“1927年“四一二”政变,共产党人尸横遍野、血流成河”“严酷的白色恐怖中……”,罗列一系列典型事例事实,语句简短,节奏紧促,既呈现了事实,烘托了紧张氛围,又满含悲愤和痛惜情感。③最后一段,反驳中国要“告别革命”的主张,采用总分结构突出理性的思考。如“孙中山说:“历史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以为君主立宪是直达国家富强捷径的人,从其创始者康有为‘若不虢拜,留此膝何用’一语中,也能悟出在这一体制下,中华民族是否能够挺直长期弯曲的脊梁”“战略家克劳塞维兹把精神力量的来源归结为两大要素:苦难和胜利”,这些引用内容,也让分析多了准确度和信服力。④运用修辞手法,如“说中国共产党人胜利依靠机缘的人,怎么解释30万红军长征到达陕北不足3万,却将长征变成了宣言书、宣传队和播种机,实现惊天地、泣鬼神的凤凰涅槃?”运用反问句强化情感,表达对红军精神和伟绩的歌颂和赞美。“在苦难中积聚,用胜利来洗礼。没有品尝过胜利美酒的民族,精神永远是苦涩萎靡的。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太多苦难,太多挫折,太多失败,最缺乏的就是胜利”运用对偶、排比句式表情达意,增加语势,是理性与情感相结合的表达。“纵使戊戌变法成功,国家从此‘告别革命’,按照君主立宪方式走下来,今天除去低眉顺眼地加入别人的集团,做人家听话的好伙计,又有什么资格奢谈独立自主?”运用假设说理的方式兼反问句式表明认识,抒发感情。(二)现代文閱读Ⅱ(本題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老人与海(节选)[美]海明威他回身望了望,陆地已经不在视线之内。这没什么关系,他想。我总能借着哈瓦那的灯光回家。还有两个钟头太阳才会西沉,没准儿在这之前鱼就会上来。要是这会儿不上来,也许会在月亮升起的时候。我没有抽筋,感觉还有力气。是它的嘴被钩住了。不过,拖拽的劲头儿这么足,这该是条多大的鱼啊。它的嘴准是死死钩在钢丝钓钩上了。我真想看看它的样子。我真想看它一眼,好知道这是个什么样的对手。老人靠着观察天上的星斗,看出这条鱼整个晚上都没有改变自己的路线和方向。日落之后天气变凉了,老人的后背、胳膊和两条老腿上的汗水都晾干了,身子感到发冷。白天里,他把盖在鱼饵匣子上的麻袋拿下来,摊在太阳底下晒干了。太阳下去之后,他把麻袋系在脖子上,披垂在后背,还小心地把麻袋塞在正勒在肩膀上的钓线下面。用麻袋垫着钓线,他可以想办法俯身趴在船头,这样简直可以说是很舒服了。其实这个姿势只是不那么难受而已,可他已经觉得算是很舒服了。我拿它没办法,它也拿我没办法,他心里想,要是它一直这样下去,那就谁也奈何不了谁。有一回,他站起身来,隔着船舷撒尿,然后又抬眼看看星星,查看自己的航路。钓线从他肩膀上笔直地伸入水中,像一道磷光。鱼和船的速度此时都放慢了,哈瓦那的灯光也不那么明亮,所以他知道海流肯定在把他们带向东方。如果我看不见哈瓦那炫目的灯光,那我们一定是更靠近东方了,他想。因为如果鱼的路线不变的话,我准会有好几个小时都能看得见灯光。不知道棒球大联赛今天结果怎样,他想。干这行要是有台收音机多美啊。接着他想,别老是惦记这玩意儿,想想自己在干的事儿吧,千万別犯蠢。接着,他大声说:“那男孩要是在这儿该有多好,可以帮帮我,也见识见识这光景。”上了年纪的人不该单枪匹马了,他想。可这是避免不了的。我得记着趁金枪鱼还没坏掉就给吃了,好好保持体力。记着,不管你多么不想吃,早晨也得吃下去。记着,他自言自语地说。夜里,两只海豚游到小船附近,他能听见它们翻腾和喷水的声音。他能分辞出雄海豚那喧闹的喷水声和雌海豚发出的叹息似的喷水声。“它们真好,”老人说,“嬉戏、打闹,相亲相爱。它们跟飞鱼一样,是我们的兄弟。”他开始怜悯起这条被他钓住的大鱼来了。它真是了不起,真是与众不同,有谁知道它有多大岁数,他心想。我从来没有碰上过一条这么强壮的鱼,也没有见识过这么奇特的一条鱼。它也许是太聪明了,才没有往上跳。它要是跳起来或者橫沖直撞,我就完了。不过,也许它曾经不止一次上过钩,知道就该这么对抗。它哪知道自己的对手只有一个,而且还是个老头儿。这是条多么大的鱼啊,如果肉质良好,在市场上能卖多大一笔钱啊。它咬起饵来像条雄鱼,拖拽起钓线来也像条雄鱼,搏斗起来没有一丝惊慌。不知道它是胸有成竹,还是和我一样孤注一掷。他记得有一回曾经钓起过一对大马林鱼中的一条。雄鱼总是让雌鱼先吃食,上钩的那条雌鱼惊慌失措,绝望至极,拼命地挣扎,结果不一会儿就精疲力竭了,那条雄鱼一直陪伴着它,越过钓线,和它一起在水面上转来转去。雄鱼靠得那么近,它的尾巴像银刀一样锋利,大小和形状也都像把镰刀,老人生怕它的尾巴会将钓线割断。老人用手钩把雌鱼钓上来,用棍子打它,抓住那边缘如砂纸一般的长嘴,朝它的头顶连连打去,直到鱼的颜色变成和镜子背面的颜色差不多,然后,男孩帮他一起把鱼拖上船来,这会儿工夫,雄鱼一直待在船边。当老人清理钓线、准备鱼叉的时候,雄鱼在船侧高高地跃到空中,想看看雌鱼在什么地方,然后它深深地钻入水里,大大地张开紫色的翅膀,也就是胸鳍,身上的紫色宽条纹全都呈现出来。老人记得,它非常美丽,而且久久不去。那是我所见过的最令人伤心的一幕了,老人心想,当时男孩也很难过,我们请求那条雌鱼原谅我们,当即把它开膛破肚。“要是男孩在这儿就好了。”他大声说,身子靠在船头那边缘已经被磨圆的木板上。通过勒在肩膀上的的线,他能感觉到大鱼的力量。那鱼一直朝着自己选择的方向,一刻不停地游着。是我耍的花招迫使它做出了选择,老人心想。它本来选择待黑魆魆的深水里,远远避开一切圈套、陷阱和花招。而我选择到没人去过的地方找它。世界上任何人都没去过。现在我们给拴在一起了,从中午开始就是这样。谁也没有帮手。也许我不该当渔夫,他想。但是我生来就是干这个行当的。我一定要记住,天亮后吃掉那条金枪鱼。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开头写老人回身望了望,已看不到陆地,意味着他已开启了一段孤独的旅程。B.老人一再提醒自己记着吃金枪鱼,体现他积极地为接下来与大鱼的战斗做着准备。C.海豚游到小船附近翻腾喷水,老人称它们为兄弟,体现了老人对美好生命的欣赏。D.“是我耍的花招迫使它做出了选择”,表现了老人对自己的高超的钓鱼手段的骄傲。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中用一系列动词刻画了老人使用麻袋的细节,在不动声色的描述中表现出老人处境的艰辛和意志的坚强。B.文中写了哈瓦那炫目的灯光、棒球大联赛、收音机等,象征着老人渴望却不能拥有的现代都市的繁华生活。C.文中写大马林鱼“胸有成竹”“孤注一掷”,把大马林鱼拟人化,表现出在老人心里,鱼已经不是单纯的猎物。D.本文用时间标示情节发展,如“还有两个钟头太阳才会西沉”“日落之后”“夜里”等,情节推进简洁、明晰。8.文中有大量对老人心理活动的描写,无声的想法和有声的自言自语交替出现,这样处理有怎样的艺术效果?9.文末写道:“也许我不该当渔夫,他想。但是我生来就是干这个行当的。”请结合全文谈谈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答案】6.D7.B8.①文中老人无声的想法主要是对大马林鱼的猜测、回忆和对自身职业的质疑和思考,表现出犹豫和自我否定的心理。②有声的自言自语有三处,两处是对男孩的呼唤,一处是对海豚的赞美,表现出积极的、自我激励的心理。③两者交替出现,摇摆推进老人内心的活动,不断丰富老人的形象,也使叙事节奏更富于变化。9.①“也许我不该当渔夫”是老人的深深自责,因为他认识到自己伤害了美好的生命,伤害了热爱的大海。②“但是我生来就是干这个行当的”是老人对“渔夫”这一身份的自我肯定、认知与担当。③这两句心理独白是老人面对人与自然的冲突时的深切反思,体现了人灵魂的尊严。【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分析鉴赏的能力。D.“表现了老人对自己的高超的钓鱼手段的骄傲”错,老人将自己的行为定义为“是我耍的花招”,表现了老人的自责。故选D。【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B.“象征着老人渴望却不能拥有的现代都市的繁华生活”错,哈瓦那的灯光、棒球联赛、收音机并非象征都市繁华生活,只是老人深感孤独时想到的东西,且老人很喜爱海里打渔生活,也并不渴望现代都市的繁华生活。故选B。【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1)无声的想法:“是它的嘴被钩住了。不过,拖拽的劲头儿这么足,这该是条多大的鱼啊。它的嘴准是死死钩在钢丝钓钩上了。我真想看看它的样子。我真想看它一眼,好知道这是个什么样的对手”“它真是了不起,真是与众不同,有谁知道它有多大岁数,他心想”“那是我所见过的最令人伤心的一幕了,老人心想……我们请求那条雌鱼原谅我们,当即把它开膛破肚”“是我耍的花招迫使它做出了选择,老人心想”“它本来选择待黑魆魆的深水里,远远避开一切圈套、陷阱和花招。而我选择到没人去过的地方找它”“也许我不该当渔夫,他想”,文中老人无声的想法主要表现在对大马林鱼的猜测,也有对自身职业的质疑和思考,表现出桑迪亚哥老人犹豫和自我否定的心理。(2)有声的自言自语:“他大声说:‘那男孩要是在这儿该有多好,可以帮帮我,也见识见识这光景’”和“‘要是男孩在这儿就好了。’他大声说”,这两处有声的语言是老人对男孩的呼唤;“‘它们真好,’老人说,‘嬉戏、打闹,相亲相爱。它们跟飞鱼一样,是我们的兄弟’”,这一处是老人对海豚的赞美。这三处自言自语,表现出积极的、自我激励的心理。(3)作者在叙述情节、塑造桑迪亚哥这一人物形象时,采用摇摆的叙事方式,表现在人物无声的想法和有声的自言自语交替出现。这种叙事方式,既推进情节发展,又展现了老人内心活动,起到丰富老人形象,叙事节奏富于变化的作用。【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能力。结合老人“曾经钓起过一对大马林鱼中的一条……老人用手钩把雌鱼钓上来,用棍子打它,抓住那边缘如砂纸一般的长嘴,朝它的头顶连连打去,直到鱼的颜色变成和镜子背面的颜色差不多……把鱼拖上船来,这会儿工夫,雄鱼一直待在船边……雄鱼在船侧高高地跃到空中,想看看雌鱼在什么地方,然后它深深地钻入水里,大大地张开紫色的翅膀,也就是胸鳍,身上的紫色宽条纹全都呈现出来。老人记得,它非常美丽,而且久久不去”分析,老人当着雄鱼的面,用棍子打了雌鱼,而且雄鱼久久不离开的场景让老人伤心、内疚。在老人眼中,雌鱼命丧他手,雄鱼从此孤单。他认识到自己伤害了美好的生命,伤害了热爱的大海。所以老人自责地想“也许我不该当渔夫”;“但是我生来就是干这个行当的”中,“但是”起到转折作用。虽然老人对自己杀死雌马林鱼这事伤心、内疚,但是出海打渔是他的工作和生活。“这个行当”是指打渔这一职业。“我生来就是干这个行当的”,是老人对“渔夫”这一身份的自我肯定、认知与担当。这两句是老人的内心独白,体现了老人面对人与自然的冲突时的深切反思,体现了人灵魂的尊严。二、古代诗文阅读(42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责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节选自《<老子>四章》)材料二: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阔大夫欲?何故而至此?”屈原曰:“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曰:“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情其精而啜其酷?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叉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暗暗之白,而蒙世俗之温堰乎?”乃作《怀沙》之赋。……于是怀石,递自投汨罗以死。(节选自《屈原列传》)材料三:圣贤之言行,有所同,而有所不必同,不可以一端求也。同者道也,不同者迹也。知所同而不知所不同,非君子也。夫君子岂固欲为此不同哉?益时不同,则言行不得无不同,唯其不同,是所以同也。如时不同而固欲为之同,则是所同者迹也,所不同者道也。迹同于圣人而道不同,则其为小人也孰御哉?世之士不知道不可一迹也久矣。圣贤之宗于道,犹水之宗于海也。水之流,一曲焉,一直焉,未尝同也;至其宗于海则同矣。圣贤之言行,一伸焉,一屈焉,未尝同也;至其宗于道,则同矣。故水因地而曲直,故能宗于海;圣贤因时而屈伸,故能宗于道。(节选自王安石《禄隐》)10.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从事,指做事,与《五代史伶官传序》“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的“从事”词义不同。B.蒙,指蒙受,与《苏武传》“虽蒙斧钺汤镬”的“蒙”词义相同。C.不必,文中指不一定,与现在所说的“你不必焦虑”的“不必”并不一样。D.固,指固执,与《过秦论》中“君臣固守以窥周室”“固”词义相同。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用法和意义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以,连词,表目的,与《大学之道》“壹是皆以修身为本”的“以”用法相同。B.而,连词,表转折,与《五石之瓠》“吾为其无用而掊之”的“而”意义不同。C.为,助词,表疑问语气,与《苏武传》“子卿尚复谁为乎”的“为”用法不同。D.之,助词,与《<论语>十二章》“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的“之”用法相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一通过列举“合抱之木,生于毫末”等三个现象,阐释人们做事经常功败垂成的原因,表现了老子善于汲取世俗经验展开哲理思辨。B.屈原被放逐后,心灰意冷,开始放浪形骸,在与渔父的对话中,他陈述了自己被放逐的原因,同时坚定地表达了正道直行的人生选择。C.王安石认为越是圣贤就越不会系累于迹,就越能通权达变,这与他在《答司马谏议书》中反对墨守成规,坚持推动变法的思想相呼应。D.王安石巧设譬喻,用水和海的关系阐明“迹”和“道”的关系,这与孟子用“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论扩充四端的说理方法相似。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2)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3)圣贤因时而屈伸,故能宗于道。14.面对将要投江的屈原,老子会如何劝说?王安石又会如何劝说?请结合材料,列出老子或王安石劝说的要点。【答案】10.D11.A12.A13.(1)所以圣人想要常人所不想要的,不珍贵难得的货品。(2)到了江边,披散头发,在水边一面走一面吟咏着,脸色憔悴,身形外貌像干枯的树木一样。(3)圣贤顺应时势而能屈能伸,所以才能归向道。14.(1)老子劝说的要点:①按自然规律做事,无为无执,才能无败无失。②既然举世浑浊,楚王无道,就应保全自身,不必执于自己臣子的身份,不必强求君王有所改变。(2)王安石劝说的要点:①圣贤道同而迹未必同,士人要通权达变,依时势而动。②既然举世浑浊,楚王无道,就应从长计议,活下去才能实现心中的美政。【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文言实词之一词多义的能力。A.正确。“从事”,做事;/官名,这里泛指一般属官。句意:一般人做事。/就派随从官员用猪、羊各一头到祖庙去祭告。B.正确。句意:去蒙受世俗的尘垢呢?/即使受到斧钺和汤镬这样的极刑。C.正确。“不必”,不一定;/不需要、无须或没有必要。句意:有的不一定(未必)相同。/你不需要(没有必要)焦虑。D.错误。“固”,固执,顽固;/牢固地。句意:如果时代不同却一心想造成相同。/君臣牢固地防守,以便窥视周朝的政权。故选D。【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错误。“以”,连词,表目的,来;/介词,把,拿。句意:来辅助万物的自然变化而不加以干预。/人人都要把修养自身的品性作为根本。B.正确。“而”,连词,表转折;/连词,因而。句意:整个世界都是污浊的,只有我一个人却清白。/因为它没有什么用处,因而砸烂了它。C.正确。“为”,助词,表疑问语气,呢。/介词,替、给。句意:而使自己被放逐呢?/你还打算替谁守节呢?D.正确。都是助词“的”。句意:圣贤的言行。/连鸟兽草木的名字都知道。故选A。【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并筛选重要信息的能力。A.“阐释人们做事经常功败垂成的原因”错,“合抱之木,生于毫末”等现象,说明的是人们要实现远大、宏伟的目标,必须重视细微和小节处。故选A。【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是以”,因此;“贵”,珍视;“货”,货品。(2)“至于”,到;“被”,通“披”,披散;“颜色”,脸色;“形容”,身形外貌。(3)“因”,顺应;“屈伸”,能屈能伸;“宗”,归向、归往。【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概括作者的观点的能力。(1)老子劝说要点根据“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概括为:老子主张按自然规律做事,无为无执,才能无败无失。根据“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责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概括为:既然举世浑浊,楚王无道,就应保全自身,不必执于自己臣子的身份,不必强求君王有所改变。(2)王安石劝说的要点根据“圣贤之言行,有所同,而有所不必同,不可以一端求也。同者道也,不同者迹也”“益时不同,则言行不得无不同,唯其不同,是所以同也。如时不同而固欲为之同,则是所同者迹也,所不同者道也。迹同于圣人而道不同,则其为小人也孰御哉”概括为:王安石认为圣贤道同而迹未必同,士人要通权达变,依时势而动。根据“圣贤之言行,一伸焉,一屈焉,未尝同也;至其宗于道,则同矣”“圣贤因时而屈伸,故能宗于道”概括为:王安石还认为既然举世浑浊,楚王无道,就应从长计议,活下去才能实现心中的美政。参考译文:材料一:事物安然未生变的时候容易持守,问题还没有显露迹象的时候容易解决,事物脆弱的时候容易分离,事物细微的时候容易散失。要在事情还未发生时就做,要在祸乱没有产生以前就处理妥当。合抱的大木,是从细小的萌芽生长起来的;九层的高台,是从一筐筐泥土建筑起来的:千里的远行,是从脚下举步走出来的。动手去做的就会坏事,有所把持的就会失去。所以圣人不求有所作为,因此不会败事,不执意把持,因此不会丧失。一般人做事,常在接近成功时遭致失败。审慎面对事情的终结,一如开始时那样,就不会失败。所以圣人想要常人所不想要的,不珍贵难得的货品,学习常人所不学习的,补救众人所犯的过错,来辅助万物的自然变化而不加以干预。材料二:屈原到了江边,披散头发,在水边一面走一面吟咏着,脸色憔悴,外貌像干枯的树木一样。有个渔翁看见他,问他说:“您不是三闾大夫吗?为什么来到这儿?”屈原说:“整个世界都是污浊的,只有我一个人却清白,众人都昏醉了,只有我一个人却清醒,因此被放逐。”渔翁说:“聪明通达的人,不为外物所拘束,而能够随世道变化而变化。整个世界都是污浊的,为什么不随从世俗,与之同流?众人都昏醉了,为什么不吃众人的酒糟,喝众人的薄酒(与众人同醉)?为什么要怀抱美玉一般高洁美好的志向节操,而使自己被放逐呢?”屈原说:“我听说,刚洗过头的人一定要弹去帽子上的灰尘,刚洗过澡的人一定要抖掉衣服上的尘土。作为一个人,又有谁愿意让自己的清白,蒙受外物的玷污呢?我宁可投入江水,葬身于鱼腹中,又哪能拿自己高洁的品质,去蒙受世俗的尘垢呢?”他就写了《怀沙》……于是抱着石头,自投汨罗江而死。材料三:圣贤的言行,有的相同,有的不一定(未必)相同,不可以只要求某一方面。相同的是道,不同的是各自的方法。知道什么相同却不知道什么不同,不算是君子。难道君子本来就想造成这种不同吗?时代不同,言行就不能没有不同,只有知道了不同,才可以知道怎么样是同。如果时代不同却一心想造成相同,那么相同的只是方法,不同的是道。方法和圣人相同而道却和圣人不同,谁能阻挡他成为一个小人呢?世上的士人不知晓道不可能有相同的实现轨迹已经很久了。圣贤归于道就如同水归向大海。水流动的时候,有的弯,有的直,从来都不相同,但到了归向大海这一点却是相同的。圣贤的言行,一伸一屈,从来都不相同,到了归于道却是相同的。因此水流顺应地形而变得有弯有直,所以才能归于大海;圣贤顺应时代而能屈能伸,所以才能归于道。(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潮中观月苏轼璃玻千顷照神州,此夕人间别是秋。地与楼台相上下,天随星斗共沉浮。一尘不向山中住,万象都从物外求。醉吸清华游碧落,更于何处觅瀛洲。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写月光铺满神州大地,碧波千顷,晶莹剔透,使这个秋夜别有韵味。B.颔联描绘了地面、楼台、天空、星斗随潮水而起伏变化的开阔宏大之景。C.“一尘”和“物外”,充分表达了诗人豪放豁达、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D.全诗围绕“观”字展开,先观自然,后观自我,给人以美享受和启示。16.本诗与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都是借月表达对自然与人生的哲思,但又有所不同,请结合内容简析两者的不同之处。【答案】15.C16.①《春江花月夜》中,诗人由“江月”的恒久思及个体生命的短暂,并引发对离情别绪、相思之苦等俗世人情的思考。②《潮中观月》中,“潮月”是心灵寄托之物,寄寓诗人超尘脱俗、追求个体精神自由的哲思。【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的能力。C.“表达了诗人豪放豁达、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错误,诗句表达了诗人对超越尘世的向往,他不满足于平凡的生活,而是追求更高的境界和更深远的意义。表现的是超尘脱俗的境界。故选C。【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比较阅读之赏析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春江花月夜》诗人入手擒题,勾勒出一幅春江月夜的壮丽画面:江潮连海,月共潮生。清明澄澈的天地宇宙,仿佛使人进入了一个纯净世界,这就自然地引起了诗人的遐思冥想:“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诗人神思飞跃,但又紧紧联系着人生,探索着人生的哲理与宇宙的奥秘。“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个人的生命是短暂即逝的,而人类的存在则是绵延久长的,因之“代代无穷已”的人生就和“年年望相似”的明月得以共存。诗人有对人生短暂的感伤。“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引发对离情别绪、相思之苦等俗世人情的思考。《潮中观月》是一首描绘观赏月亮的诗词。诗人通过观察潮水中的月亮,表达出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思考。在月光的照耀下,人间的景色变得异常美丽,仿佛秋天不再是凄凉的季节。地面和楼台在潮水的上升和下降中相互对应,天空也随着星斗的出没而起伏。诗人感慨人生短暂,不愿停留在尘世之中,而是追求更高的境界。他渴望超脱尘俗之物,追求更高层次的境界和人生意义。诗中,“潮月”是作者心灵的寄托之物,寄寓诗人超尘脱俗、追求个体精神自由的哲思。(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10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高二(1)班准备开展“学会交往”主题活动,拟征集相关格言。有同学认为,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倡导以“恕”道为行事准则,推己及人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就很合适。(2)贾谊《过秦论》“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概述了秦王登上皇帝的宝座控制天下,用严酷的刑罚奴役百姓的行为。(3)《五代史伶官传序》中,庄宗谨遵父命,其后出兵,祭告祖庙,取出父亲留下的箭后,“________”,背着在军前开路,“_________”,可谓竭诚尽忠,故能有所成就。(4)刘克庄在《贺新郎》(国脉微如缕)中表达了他的人才观,“_________”一句指出英雄好汉在民间,而“__________”一句则指出贤才在关键时刻的重要性。(5)长安是唐朝的都城,繁华一时,后人常用“长安”代指都城,比如宋词中就有这样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己所不欲②.勿施于人③.履至尊而制六合④.执敲扑而鞭笞天下⑤.盛以锦囊⑥.及凯旋而纳之⑦.未必人间无好汉⑧.自古一贤能制难⑨.家住吴门⑩.久作长安旅(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长安古道马迟迟,高柳乱蝉嘶)【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背诵和默写常见名句名篇的能力。易错字词:“己”“履”“制”“敲扑”“笞”“囊”“凯”“作”“怜”“蝉”“嘶”。三、语言文字运用(13分)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4小题,1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2023年12月2日,央视发布2024年春节联欢晚会主题词“龙行龘龘,欣欣家国”。这使长久尘封在字典中的生僻字“龘”,进入公众视野,引发了同学们对汉字文化的兴趣。近日,你和同学一起前往汉字博物馆参观打卡。【“字法自然”展区】字法自然先民造字之初,通过观察和摹略身边的事物现象,捕捉物象的具体特点来呈现字义,并实现构形与字义的紧密结合。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说“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这是汉字构形的一个基本方略。18.观看了“字法自然”的介绍,你明白了下列属于先民造字之初构形方略的一项是()A.仰不愧天,俯不愧人 B.万物之始,大道至简C.近取诸身,远取诸物 D.物有本末,事有终始【“字里乾坤”展区】先民造字之初,汉字构形是以人为出发点的。比如,古汉字日、月、云的构形,是人抬头看到的样子;古汉字龟、瓜的构形,是人俯视看到的样子;而古汉字人、鸟、禾的构形,则是人平视看到的样子。那么,“人”这个字,古人在造字时,为什么没有选择正面站立的形象,而偏偏选择了侧身弓背的形象呢?①因为正面站立的形象,显得特自信,有一种低调的感觉。②之所以选择了侧面弓背的形象,是因为我们古人心存敬畏与谦卑。③可见,我们常常可以从汉字构形中,体察民族文化心理。19.以上为博物馆志愿者的解说词,在标序号的句子中,有一处违反了逻辑基本规律,请指出其序号并简要说明。【互动体验区】在博物馆的互动屏幕上,你与同学参与了汉字小游戏。“三叠字”识趣初识真容由“形”见“义”大展身手三叠字是由三个相同的部件(多为独体字)组合而成的汉字,组合形式是“一上二下”。特点1:三叠字的含义几乎都与数量有关,一般表数量多,也有表确数的。表数量多,例如“森”,表树多;“”,表。表确数,例如“纛”,表三眼泉。特点2:三叠字的含义还表示人、事物或动作行为的性状程度。表示人、事物或动作行为具有强、大、深、好等性状,例如“焱”,表迅捷;“淼”,表。表示人、事物或动作行为弱、小、差、恶劣等性状。例如“毒”,表弱小;“髯”,表附耳小语。20.请将“‘三叠字’识趣”表格中的空缺部分填写完整。【观众留言区]参观打卡后,你对“盘”字有了更丰富的认识,对“龙行龘龘,欣欣家国”也有了更深的理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