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湄潭县2025届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1页
贵州省湄潭县2025届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2页
贵州省湄潭县2025届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3页
贵州省湄潭县2025届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4页
贵州省湄潭县2025届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贵州省湄潭县2025届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平测试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下列化学用语关于数字“3”的意义,说法正确的是()①3Hg②Fe3+③S03④NaO2⑤3O2﹣⑥3P2O1.A.表示分子个数的是①B.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②⑤C.表示化合价数值的是④D.表示一个分子中原子个数的③⑥2.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镁带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热,生成黑色固体B.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放热,发出淡蓝色火焰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放热,产生大量的白雾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白光,放出大量热,生成二氧化碳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和收集氧气,简要分为以下几步:①装药品;②检查装置气密性;③排水法收集气体;④固定装置;⑤加热;⑥把导管从水槽中取出;⑦停止加热。实验操作顺序正确的是A.②①④⑤③⑦⑥ B.③①②⑤④⑥⑦C.①④②③⑤⑦⑥ D.②①④⑤③⑥⑦4.紫薯中含有被誉为“抗癌大王”的硒元素,已知硒原子的核电荷数为34,中子数为45,则硒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A.10 B.34 C.45 D.795.除去下列各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用方法不可行的是选项物质杂质除去杂质的方法ACO2CO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CuOBNaCl泥沙加水溶解、过滤、蒸发CCu粉Fe粉用磁铁吸出DKClKClO3加入少量MnO2,加热A.A B.B C.C D.D6.含碳量为36%CO2,与CO混合气体10g,与足量灼热CuO反应后,将混合气体通入到足量澄清石灰水中,过滤,干燥得到固体的质量为()A.30gB.40gC.60gD.50g7.用量筒量取溶液,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15mL,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9mL,则该学生实际倒出的溶液体积()A.小于6mL B.大于6mL C.等于6mL D.无法确定8.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着五千年悠久的历史。下列工艺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炼铁 B.刺绣C.织布 D.木雕9.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液氧 B.汽水 C.空气 D.石灰石10.下列对一些事实的解释中,不合理的是选项事实解释A八月十五桂花香分子不停地运动B物质的热胀冷缩现象分子间的间隔改变C1个水分子的质量约是3×10-26kg分子的质量很小D25m3的氧气可以装入0.024m3的钢瓶中氧分子的体积变小A.A B.B C.C D.D11.观察现象是研究化学实验的重要手段,以下对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B.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硫酸铜溶液,产生蓝色絮状沉淀C.电解水实验接通直流电源后,正、负电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1:2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1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点燃酒精灯 B.取用液体药品 C.闻药品的气味 D.称量氯化钠1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固态非金属元素是()A.O B.Si C.Al D.Fe14.如图是电解水的简易实验装置,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甲试管中收集到气体是氧气B.a、b分别是电源的正极和负极C.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分解反应D.电解水实验表明水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15.判断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主要依据是A.燃烧时发出耀眼的白光 B.燃烧后生成白色粉末C.燃烧中放出大量的热 D.燃烧后镁条变短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下面是实验常用仪器的装置图,请按要求填空:(1)写出标号仪器名称:①_____。(2)实验室常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制取氧气:①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装置序号);文字表达式为_____。②下面是加热氯酸钾制氧气的几个步骤,按先后顺序排列为:_____a.点燃酒精灯加热试管b.用排水法收集氧气c.熄灭酒精灯停止加热d.试管中装药品,固定于铁架台上e.从水槽中取出导管f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现准备收集一瓶氧气供铁丝燃烧的实验使用,选择_____(填装置序号)装置收集氧气便于直接做这个实验。(3)某同学利用空塑料输液袋(如图G)收集二氧化碳,验满二氧化碳时,把燃着的木条放在玻璃管_____(填“a”或“b”)端,如果火焰熄灭,则收集满了。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8分)维生素C(化学式C6H8O6)可增强机体抵抗力,用于预防和治疗坏血病、各种急慢性传染病,以及过敏性疾病的辅助治疗。如图是某品牌维生素C片的部分标签。(1)维生素C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2)请列式计算:①一个成年人一天所服用的该维生素C中含碳的质量是______?(结果精确到0.1)②每100g甜橙中含维生素C33mg,若用甜橙来代替维生素C片,一个成年人一天应吃甜橙的质量是______?(结果保留整数)18.(8分)现有31.6克,高锰酸钾加热一段时间后得到固体30.8克,请计算;(1)生成氧气的质量为多少克_________?(2)参加反应的高锰酸钾质量为多少克_________?(3)剩余固体中锰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_________。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19.(8分)过氧化氢溶液常用于家庭、医疗等方面,它具有杀菌、漂白、防腐和除臭等作用,医疗上常用3%的过氧化氢溶液消毒,实验室有一瓶过氧化氢溶液引起了同学们的兴趣。(1)甲同学认为,从微观角度分析过氧化氢在分解生成氧气的过程中,反应前后分子种类________(填“改变”或“不变”之一),原子数目________(填“改变”或“不变”之一)。(2)乙同学认为,利用如图的方法可以来验证化学反应是否遵循质量守恒定律。通过实验发现,天平失去平衡,指针向________(填“左”或“右”)偏转,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该反应________(填“符合”或“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3)丙同学认为,可以通过加水稀释的方法让溶液变稀。若要配制500g溶质质量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需溶质质量分数为30%的过氧化氢溶液的质量是______?加水的质量是______?(列式计算)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C【解析】试题分析:A、标在分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①3Hg中的“3”表示汞原子的个数为3,故选项说法错误;B、标在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标在离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离子的个数,②⑤中的“3”分别表示1个铁离子带有3个单位的正电荷、硫酸根离子的个数为3,故选项说法错误;C、标在元素符号正上方的数字表示该元素化合价的数值,NaO2中的“3”表示亚硝酸钠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故选项说法正确;D、标在化学式中元素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数目,标在分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③S03、⑥3P2O1中的“3”分别表示1个三氧化硫分子中含有3个氧原子、五氧化二磷分子的个数为3,故选项说法错误。考点:考查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2、B【解析】

A、镁带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热,生成白色固体,A选项现象的描述不正确,不符合题意;B、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放热,发出淡蓝色火焰,B选项现象的描述正确,符合题意;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放热,产生大量的白烟,C选项现象的描述不正确,不符合题意;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白光,放出大量热,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D选项现象的描述不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物质分别在氧气和空气中燃烧的现象的描述,学习中识记镁、氢气、红磷、木炭、铁丝等物质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解答此类习题的关键,解题时注意区分是在氧气中燃烧还是在空气中燃烧,同时注意现象描述的语言中不能出现生成物。3、D【解析】

巩固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可记住口诀“查装定点收移熄”,每个步骤都有注意事项:①为了防止药品受潮加热有水生成,倒流引起试管炸裂,所以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②加热时要先预热,再集中对着药品所在部位加热,且用外焰加热;③伸入试管的导管不能太长,否则不利于导出气体;④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试管口应塞一小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加热时会随气体流进入水槽,也可能进入集气瓶。【详解】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有如下操作步骤:②检查装置气密性;①装药品;④固定装置;⑤加热;③排水法收集气体;⑥把导管从水槽中取出;⑦停止加热。则正确顺序为②①④⑤③⑥⑦。故选:D。4、B【解析】

根据原子结构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进行分析解答。【详解】原子结构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已知硒原子的核电荷数为34,故其核外电子数为34。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原子结构中微观粒子之间的数量关系的掌握,属于基础题目。学生还要清楚在原子内部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且质子数+中子数≈相对原子质量。5、D【解析】

A、CO通过灼热的CuO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B、氯化钠易溶于水,泥沙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C、Fe粉能被磁铁吸引,铜粉不能,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D、KClO3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二氧化锰,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故选:D。【点睛】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6、A【解析】根据质量守恒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即为碳酸钙中碳元素的质量,则生成碳酸钙的质量为:10g×36%÷=30g;故选C。点睛:根据混合气体的质量与碳元素的质量分数可计算碳元素的质量,然后利用碳元素的质量守恒来计算生成碳酸钙的质量。7、B【解析】

用量筒量取溶液,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15mL,说明液体的体积为15mL,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9mL,俯视读数,读取数值大于实际数值,则剩余液体的体积小于9mL,则该学生实际倒出的溶液体积大于6mL。故选B。8、A【解析】

A、炼铁的过程中有新的物质铁生成,所以属于化学变化;刺绣、织布、木雕的过程没有新的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A。9、A【解析】

A、液氧是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选项正确;

B、澄清石灰水中含有氢氧化钙和水,属于混合物,选项错误;

C、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选项错误;

D、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还含有一些杂质,属于混合物,选项错误。故选A。【点睛】要充分理解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别,要分析物质是由几种物质组成的,如果只有一种物质组成就属于纯净物,如果有多种物质就属于混合物。10、D【解析】

分子的特性包括:分子是不断运动、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同种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详解】A.闻到花香是因为分子不断运动,故解释合理;B.物质受热膨胀是因为分子之间的间隔受热增大,物质遇冷收缩是因为分子之间的间隔遇冷变小,故解释合理;C.1个水分子的质量约是3×10-26kg,说明分子的质量很小,故解释合理;D.25m3的氧气可以装入0.024m3的钢瓶中,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在氧气装入瓶子的过程中,分子的间隔缩小,而分子的体积没有改变,故选项不合理。故选D。11、D【解析】

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硫酸铜溶液,生成氢氧化铜,实验现象是产生蓝色絮状沉淀,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电解水实验接通直流电源后,正极产生的氧气,负极产生的是氢气,二者气体的体积比约为1:2,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生成四氧化三铁是实验的结论,不是现象,故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12、C【解析】A、酒精灯不能对点,错误;B、此图有三处错误,1是瓶塞未倒放,2是试剂瓶口没有紧挨试管口,3是标签没有向着手心,,错误;C、闻气味时用手煽动闻气体,不能直接将鼻子凑到瓶口,错误;D、称量固体的质量时,应做到左物右码,错误。故选C。13、B【解析】

地壳含量较多的元素(前四种)按含量从高到低的排序为:氧、硅、铝、铁,其中含量最多的固态非金属元素是硅元素。故选B。14、D【解析】

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是氢气,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约为1:2,质量比是8:1。【详解】A、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是氢气,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约为1:2,甲试管中收集到气体是氧气,故A正确;B、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约为1:2,甲试管生成氧气,乙试管生成氢气,则a、b分别是电源的正极、负极,故B正确;C、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反应符合一变多,属于分解反应,故C正确;D、电解水实验表明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D不正确。故选D。【点睛】分解反应是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电解水实验表明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15、B【解析】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有其他物质生成,判断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主要依据是燃烧后生成白色粉末。故选B。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铁架台A氯酸钾氯化钾+氧气fdabecDb【解析】

(1)通过分析题中所指仪器的名称和作用可知,①是铁架台;(2)①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物是固体,反应条件是加热,所以选择的发生装置是A,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文字表达式为:氯酸钾氯化钾+氧气;②氯酸钾制取氧气时,先组装仪器,然后检验装置气密性,装药,加热制取氧气,实验结束,先撤导管,然后熄灭酒精灯,所以按先后顺序排列为fdabec;③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需要在集气瓶底部留少量的水,防止溅落的熔化物炸裂瓶底,所以选择D装置收集氧气便于直接做这个实验;(3)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所以验满二氧化碳时,把燃着的木条放在玻璃管b端,如果火焰熄灭,则收集满了。【点睛】发生装置依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收集装置依据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选择。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1122.7mg909g【解析】

(1)根据相对分子质量为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进行分析解答。(2)根据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该化合物的质量×该元素的质量分数,进行分析解答。根据题干信息来分析解答。【详解】(1)维生素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12+8×1+6×16=1.故填:1;(2)①一个成年人一天所服用的该维生素C中含碳的质量是:100mg×1×3××100%≈122.7mg;故填:122.7mg;②每100g甜橙中含维生素C33mg,若用甜橙来代替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