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项护理操作流程_第1页
各项护理操作流程_第2页
各项护理操作流程_第3页
各项护理操作流程_第4页
各项护理操作流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各项护理操作流程(1

(-)评估与观察要点

1.评估患者病情,意识状态,合作程度,自理程度,皮肤情况,管路情况。

2.评估床单位安全,方便,整洁程度。

(二)操作要点

1.备用床与暂空床

(1)移开床旁桌椅于适宜位置,将铺床用物放予床旁椅上。

(2)从床头至床尾铺平床褥后,铺上床单或者床罩。

(3)将棉胎或者毛毯套入被套内。

(4-)两侧内折后与床内沿平齐,尾端内折后与床垫尾端平齐。

(5)暂空床的盖被上端内折1/4,再扇形三折于床尾并使之平齐。

(6)套枕套,将枕头平放于床头正中。

(7)移回床旁桌、椅。

(8)处理用物。

2.卧床患者更换被单

(1)与患者沟通,取得配合。

(2)移开床旁桌、椅。

(3)将枕头及患者移向对侧,使患者侧卧。

(4)松开近侧各层床单,将其上卷于中线处塞于患者身下,清扫整理近侧床褥;

依次铺

近侧各层床单。

(5)将患者及枕头移至近侧,患者侧卧。

(6)松开对侧各层床单,将其内卷后取出,同法清扫与铺单。

(7)患者平卧,更换清洁被套及枕套。

(8)移回床旁桌、椅。

(9)根据病情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

(10)处理用物。

(三)指导要点

1.告知患者床单位管理的目的及配合方法。

2.指导患者及家属正确使用床单位辅助设施。

(四)注意事项

1.评估操作难易程度,运用人体力学原理,防止职业损伤。

2.操作过程中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病情变化、皮肤情况、注意保暖、保护患

者隐私,避免牵拉管路。

3.操作中合理使用床档保护患者,避免坠床。

4.使用橡胶单或者防水布时,避免其直接接触患者皮肤。

5.避免在室内同时进行无菌操作。

口腔护理

(一)评估与观察要点

1.评估患者的病情、意识、配合程度。

2.观察口唇、口腔黏膜、牙龈、舌苔有无特殊;口腔有无异味;牙齿有无松动,

有无活动性义齿。

(二)操作要点

1.核对患者,向患者解释口腔护理的目的、配合要点及注意事项,准备用物。

2.选择口腔护理液,必要时遵医嘱准备药物,

3.协助患者取舒适恰当的体位。

4.颌下垫治疗巾,放置弯盘。

5.擦洗牙齿表面、颊部、舌面、舌下及硬腭部,遵医嘱处理口腔黏膜特殊。

6.操作前后认真清点棉球,温水漱口。

7.协助患者恢复舒适体位,处理用物。

(三)指导要点

1.告知患者口腔护理的目的与配合方法。

2.指导患者正确的漱口方法。

(四)注意事项

1.操作时避免弯钳触及牙龈或者口腔黏膜。

2.昏迷或者意识模糊的患者棉球不能过湿,操作中注意夹紧棉球,防止遗留在

口腔内,禁止漱口。

3.有活动义齿的患者应协助清洗义齿。

4.使用开口器时从磨牙处放人。

鼻饲

(-)评估与观察要点

1.评估患者病情、意识状态,营养状态、合作程度。

2.评估管饲通路情况(具体深度、确认胃管在胃内的方法:1.接注射器抽吸,有

胃液被抽出。2.将胃管末端放入盛水的碗内,无气体逸出。3.置听诊器于胃部,

用注射器从胃管注入10ml空气,能听到气过水声。),有无误吸风险。

3.观察营养液输注中、输注后的反应。

(-)操作要点(规范)

1.核对患者,准备营养液,温度以接近正常体温为宜(38〜40°)C,每次鼻饲

量V200ml)o

2.病情同意,协助患者取半卧位。

3.输注前,检查并确认喂养管(具体深度,成人在45-55cm,儿童18-22cm)位

置,抽吸并估计胃内残留(V150ml),如有特殊及时报告。

4.输注前、后用约30ml温水冲洗鼻饲管。

5.输注速度均匀。

6.输注完毕后包裹、固定喂养管。

7.观察并记录输注量与输注中、输注后的反应。

8.病情同意者输注后30min保持半卧位,避免搬动患者或者可能引起误吸的操

作。

(三)指导要点(健康指导)

1.携带喂养管出院的患者,告知患者及家属妥善固定喂养管,输注营养液或者

特殊用药前后,应用温开水冲洗喂养管。

2.告知患者喂养管应定期更换。

(四)注意事项(健康指导)

1.营养液现配现用,粉剂应搅拌均,配制后的营养液放置在冰箱冷藏,24h内用

完。温度以接近正常体温为宜(38〜40°)C,每次鼻饲量V200ml,间隔时间不

得少于2h。鼻饲混合流食,应当间接加温,以免蛋白凝固。

2.长期留置鼻饲者,每天用油膏涂拭鼻腔粘膜,轻轻转动鼻饲管,每天进行口腔

护理bid;定期更换胃管普通管一周更换一次,硅胶管每月更换一次,更换胃管

时应于当晚最后一次注食后拔出,翌日晨从另一侧鼻孔插入胃管,并做好包含插

管时间、插管深度、插管者姓名等标识。

3.鼻饲前后用约30ml温水冲洗喂养管,药片或者药丸经研碎、溶解后注入喂养

管。避免空气入胃,引起胀气。

4.病情同意者输注后30min保持半卧位,避免搬动患者或者可能引起误吸的操

作。

6.注意妥善固定、放置恰当。鼻饲前检查胃管是否在胃内,并检查患者有无胃潴

留,胃内容物超过150毫升时,应当通知医生减量或者者暂停鼻饲。

体温测量

(-)评估与观察要点

1.评估患者病情、意识及合作程度。

2.评估测量部位与皮肤状况。

3.观察患者发热状况,推断热型。

(二)操作要点

1.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体温测量方式(腋下、口腔、直肠)。

2.腋下测温:需擦干腋窝,将体温计水银端放于腋窝深处并紧贴皮肤,lOmin

后取二

读数。

3.口腔测温:将口表水银端斜放于患者舌下,让患者紧闭口唇,切勿用牙咬,

用鼻呼

吸.3min后取出读数。

4.直肠测温:患者取侧卧或者屈膝仰卧位露出臀部,润滑肛表水银端,轻轻

插入肛门3-4cm,3min后取出读数。

(三)指导要点

1.告知患者测量体温的必要性与配合方法。

2.告知患者测量体温前30min应避免进食冷热饮、冷热敷、洗澡、运动、灌

肠。

3.指导患者处理体温计意外损坏后,防止汞中毒的方法。

4.指导患者切忌把体温计放在热水中清洗或者放在沸水中煮,以免引起爆炸

(四)注意事项

1.婴幼儿、意识不清或者不合作患者测温时,护士不宜离开。

2.婴幼儿、精神特殊、昏迷、不合作、口鼻手术或者呼吸困难患者,禁忌测

量口温。

3.进食,吸烟,面颊部做冷、热敷患者应推迟30nlin后测口腔温度。

4.腋下有创伤、手术、炎症、腋下出汗较多、极度消瘦的患者,不宜腋下测

温;沐浴后需等待20min后再测腋下温度。

5.腹泻、直肠或者肛门手术,心肌梗死患者不宜用直肠测量法。

6.体温与病情不相符合时重复测温,必要时可同时采取两种不一致的测量方

式作为参照。

脉搏、呼吸测量

(~)评估与观察要点

1.评估患者病情、意识及合作程度。

2.熟悉患者用药情况。

(二)操作要点

1.用食指、中指、无名指的指腹按于患者横动脉处或者其他浅表大动脉处

测量。

2.脉率特殊应测量Imin;如发现患者有心律不齐或者脉搏短细,应两人同

时分别测量

心率与脉率。

3.保持测量脉搏姿势不动,观察患者胸部、腹部起伏,计数呼吸频次。

4.危重患者呼吸不易被观察时,将少许棉絮置于患者鼻孔前,计数Imin棉

絮被吹动

的次数。

(三)指导要点

告知患者测量前如有剧烈活动或者情绪兴奋,应先休息15〜20min后再测

量。

(四)注意辜项

1.当脉搏细弱难以触诊时,可用听诊器听诊心率Imin代替。

2.偏瘫患者选择健侧肢体测量脉搏。

3.除模动脉外,可测颍动脉、肱动脉、颈动脉、股动脉、胭动脉、足背动

脉等。

4.测量呼吸时宜取仰卧位。

5.不可用拇指诊脉。

血压测量

(-)评估与观察要点

1.评估患者病情、体位及合作程度

2.评估患者基础血压、治疗用药情况,观察患者血压变化。

(二)操作要点

1.取舒适卧位,协助患者露出手臂并伸直,排尽袖带内空气,袖带缠于上

臂,下缘距肘窝2—3cm,松紧以放进一指为宜。

2.测量血压

(1)使用台式血压计测量时,使水银柱“o”点与肱动脉、心脏处于同一水平,

将听诊器

胸件放在肱动脉搏动最强处固定,充气至动脉搏动音消失,再加压使压

力升高20〜30mmHg⑵6〜4kPa),缓慢放气,测得血压数值并记录。

(2)使用监测仪时,根据患者病情设置血压监测模式、间隔时间、报警上下

限,监测立

压值并记录。

(三)指导要点

1.告知患者无创血压测量的目的、意义、注意事项及配合方法。

2.指导患者居家自我监测血压的方法,药物的作用与副作用。

(四)注意事项

1.血压监测应在患者平静时进行,遵循四定的原则:定时间、定体位、定

部位、定血压计。

2.测量肢体的肱动脉与心脏处于同一水平位置,卧位时平腋中线,坐位时

平第四肋c

3.偏瘫患者选择健侧上臂测量。

4.测量前需检查血压计的有效性,定期检测、校对血压计。

5.如发现血压听不清或者特殊时,应重测;先驱净袖带内空气,使汞柱降

至“。”,稍息片刻再行测量.必要时做参照复查。

皮内注射

(-)评估与观察要点

1.评估患者病情、意识状态、自理能力及合作程度。

2.熟悉患者过敏史、用药史、不良反应史。

3.评估注射部位的皮肤状况。

4.熟悉用药反应及皮试结果。

(二)操作要点

1.核对药物与患者,协助患者采取适当体位,暴露注射部位。

2.消毒皮肤。

3.绷紧皮肤,注射器针头斜面向上与皮肤呈5°角刺入皮内,注入0.1ml

药液,使局部呈半球状皮丘,皮肤变白并显露毛孔。

4.迅速拔出针头,勿按压注射部位。

5.对做皮试的患者,按规定时间由2名护士观察结果。

(三)指导要点

1.告知患者皮内注射的目的、方法及配合要点。

2.告知患者出现任何不适,立即通知医护人员。

(四)注意事项

1.消毒皮肤时,避免反复用力涂擦局部皮肤,忌用含碘消毒剂。

2.不应抽回血。

3.推断、记录皮试结果,告知医生、患者及家属并标注。

4.备好相应抢救药物与设备,及时处理过敏反应。

5.特殊药物的皮试,按要求观察结果。

肌内注射

(一)评估与观察要点

1.评估患者病情、意识状态、自理能力及合作程度。

2.熟悉过敏史、用药史。

3.评估注射部位的皮肤与肌肉组织状况。

4.熟悉用药效果及不良反应。

(二)操作要点

1.核对药物与患者,协助采取适当体位,暴露注射部位,注意保护患者隐私。

2.消毒皮肤。

3.一手绷紧皮肤,一手持注射器垂直快速刺人肌内。

4.抽回血,如无回血,缓慢注入药液。

5.快速拔针,轻压进针处片刻。

(三)指导要点

1.告知患者注射时配合事项,如侧卧位时上腿伸直、下腿稍弯曲,俯卧位时足

尖相对、足跟分开。

2.告知患者药物作用与注意事项。

(四)注意事项

1.遵医嘱及药品说明书使用药品。

2.观察注射后疗效与不良反应。

3.切勿将针头全部牵入,以防针梗从根部折断。

4.2岁下列婴幼儿不宜选用臀大肌注射,最好选择臀中肌与臀小肌注射。

5.出现局部硬结,可使用热敷,理疗等方法。

6.长期注射者,有计划地更换注射部位,并选择细长针头。

皮下注射

(一)评估与观察要点

1.评估患者病情、意识状态、自理能力及合作程度。

2.了应过敏史、用药史。

3.评估注射部位皮肤与皮下组织状况。

4.熟悉患者用药效果及不良反应。

(二)操作要点

1.核对药物与患者,协助患者采取适当体位,暴露注射部位。

2.消毒皮肤。

3.绷紧皮肤,注射器针头斜面向上与皮肤呈5°角刺入皮内,注入0.1ML药液,

使局部呈半球状皮丘,皮肤变白并先露毛孔。

4.迅速拔出针头,勿按压注射部位。

5.对做皮试的患者,按规定时间有2名护士观察结果。

(三)指导要点

1.告知患者皮内注射的目的、方法及配合要点。

2.告知患者出现任何不适,立即通知医护人员。

(四)注意事项

L消毒皮肤时,避免反复用力涂擦局部皮肤,忌用含碘消毒剂。

2.不应抽回血。

3.推断、记录皮试结果,告知医生、患者及家属并注标。

4.备好相应抢救药物与设备,及时处理过敏反应。

5.特殊药物的皮试,按要求观察结果。

静脉注射

(一)评估与观察要点

1.评估患者病情、意识状态、自理能力、合作程度、药物性质、用药史、过

敏史等。

2.评估穿刺部位的皮肤状况、静脉充盈度与管壁弹性。

3.评估注射过程中局部组织有无肿胀。

4.熟悉用药效果及不良反应。

(二)操作要点

1.核对药物与患者,取舒适体位,暴露注射部位。

2.穿刺部位上方5〜6cm适宜处扎止血带。

3.消毒皮肤。

4.一手绷紧皮肤,一手持注射器,针头与皮肤呈15°-30°角刺入静脉。

5.见回血后,可再顺静脉进针少许,松开止血带后缓慢注入药液。

6.拔针,轻压进针部位3〜5min。

【三)指导要点

1.告知患者静脉注射的目的、方法,药物的作用与副作用及配合要点口。

2.告知患者注射过程及注射后若有不适,及时通知护士。

(四)注意事项

1.选择粗直、弹性好、易于固定的静脉,躲开关节与静脉瓣。

2,推注刺激性药物时,须先用生理盐水引导穿刺。

3.注射过程中,间断回抽血液,确保药液安全注入血管内。

4。根据患者年龄、病情及药物性质以适当速度注入药物,推药过程中要观察

患者反应。

5.凝血功能不良者应延长按压时间。

密闭式静脉输液

(一)评估与观察要点

1.评估病情、年龄、意识、心肺功能、自理能力、合作程度、药物性质、

过敏史等。

2.评估穿刺点皮肤、血管的状况。

(二)操作要点

1.患者取舒适体位,选择血管

2.头皮针穿刺:消毒皮肤,头皮针与皮肤呈15。〜30。角斜行进针,见回血

后再进入少

妥善固定。

3.留置针穿刺:消毒皮肤,留置针与皮肤呈15。〜30。角刺入血管,见回血

后再进入少

保证外套管在静脉内,将针尖退入套管内,连针带管送入血管内,松开止

血带,撤出针连接无针输液装置,用透明敷料妥善固定,注明置管时间。

4.根据药物及病情调节滴速。

(三)指导要点

1.告知患者操作目的、方法及配合要点。

2.告知患者或者家属不可随意调节滴速。

3.告知患者穿刺部位的肢体避免用力过度或者剧烈活动。

4.出现特殊及时告知医护人员。

(四)注意事项

1.选择粗直、弹性好、易于固定的静脉,躲开关节与静脉瓣,下肢静脉不应

作为成年人穿刺血管的常规部位。

2.在满足治疗前提下选用最小型号、最短的留置针。

3.输注2种以上药液时,注意药物间的配伍禁忌。

4.不应在输液侧肢体上端使用血压袖带与止血带。

5.定期换药,假如患者出汗多,或者局部有出血或者渗血,可选用纱布敷料。

6.敷料、无针接头或者肝素帽的更换及固定均应以不影响观察为基础。

7.发生留置针有关并发症,应拔管重新穿刺,留置针保留时间根据产品使用

说明书而定。

重点:

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作好正确的穿刺部位消毒、操作前后手的消毒,避免交叉

感染。

2.操作前、中、后做到“三查八对”护士操作时要养成认真查对的工作习惯,注

射时使用二种以上核对病人的方法

3.注意保护与合理使用静脉:对长期输液患者要从远端静脉开始。

4.妥善固定防止脱出:对婴幼儿、老年人与燥动患者胶贴贴好后再用纸板固定。

5.根据医嘱、病情合理安排输液顺序,抗生素现配现用。

6滴速调节:年龄:成人--40〜60滴/分;儿童:20〜40滴/分;

病情:年老体弱、婴幼儿、心肺疾病患者--宜慢;

休克、脱水、脑水肿患者-一快速;

高渗药、钾盐、升压药、降压药一一慢滴;

利尿剂、脱水剂---快滴。

7.加强巡视,勤观察:(1)输液过程中护士应做好巡视工作,巡视液体时要带

手表,观察病人液体有无错误,液体的剩余量、液体滴数是否合适,输液管内有

无空气,穿刺部位有无红肿。做到有特殊情况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巡视液体时

观察要细致、全面,要注意从液体一直到穿刺部位的整体查看,不要做了但不细

而发生问题,换液前要认真对光检查液体及输液器内有无异物。更换液体时,要

及时向病人进行药物宣教并告知病人所换液体药名。(2)做好病人的病情观察

巡视病房及更换液体时,要注意病人病情的观察,询问病人有无不适,发现病人

有不适时及时报告进行处理。(3)发生输液反应的应急处理:在输液过程中患

者假如出现皮疹、尊麻疹、发热、胸闷,甚至意识丧失,即为药物过敏反应;假

如出现体温骤然升高至38℃以上,或者是胸闷、呼吸急促,继发面色苍白、咳

泡沫样血性痰,或者是突发的胸闷或者有胸骨后疼痛、眩晕与濒死感,随即出现

呼吸困难、紫维,即输液反应。如今应立即采取措施,更换液体及输液器,必要

时建立第二条液路进行抢救,吸氧、测量生命体征、心电监护等措施。

输液观察要点:(1)药液有无混浊、变色、沉淀、絮状物;(2)余量多少,粗

略估计所需时间;(3)滴壶液面高低;(4)滴速快慢,全面估计所需时间;(5)

局部管路衔接,有无漏水、扭曲、受压;(6)针头固定是否牢固;(7)皮肤有无红

肿、疼痛;(8)肢体温度,全身是否舒适;(9)患者自我感受;(10)、药物疗效;

(11)不良反应;(12)有无输液反应。

8.静脉输液的健康宣教:输液患者健康宣教内容包含:操作前、操作时、操作后

的解释、指导、告知,对所患疾病的发病原因、症状、体征、诱发因素、输液过

程中的注意事项等进行全面的讲解,使患者初步掌握有关疾病的保健知识。

1)操作前解释:对初次输液者,应告知患者输液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操

作前需要做什么准备工作等。关于早晨输液者,应询问患者是否具有吃早餐,(空

腹最好不要输液)。而对经常输液者,操作前只需告诉患者需要做的准备工作。

如:“阿姨,您好!我马上就要为您进行输液了,请问您需要去卫生间吗?”、

“请不要紧张,我会在操作时动作很轻、很认真,尽量做到一针见血,希望您能

配合我,好吗?”。

2)根据不一致疾病、不一致年龄与疾病的不一致时期,进行疾病有关知识的宣

教,满足患者多方位的健康需求。

9.拔针的护理:告知患者按压按照静脉走向、按压在穿刺点上方、按压时间大于

3分钟。

10.护士知晓出现特殊时的各类处理。

静脉补液几种故障的处理

灌肠

(-)评估与观察要点

1.熟悉患者病情.评估意识、自理情况、合作及耐受程度。

2.熟悉患者排便情况,评估肛门周围皮扶黏膜状况。

(二)操作要点

1.大量不保留灌肠

(1)核对医嘱及患者,注意操作环境隐蔽,室温适宜。

(2)配制灌肠液,温度39〜41C,用止血钳夹闭排液管。

(3)患者取左侧卧位,臀部垫防水布,屈膝。

(4)灌肠筒挂于输液架上,液面比肛门高40〜60cm。

⑸将肛管与灌肠筒的排液管连接,润滑肛管,排除管道气体,将肛管缓缓插入

肛门7〜10cm。

(6)固定肛管,松开止血钳,观察液体流入及患者耐受情况;根据患者耐受程度,

适当调整灌肠筒高度。

(7)灌毕,夹团并反折排液管,再将肛管拔出,擦净肛门。

(8)嘱患者尽量于5〜10min后排使。

(9)熟悉患者排便情况,安置患者,整理用物。

2.甘油灌肠

(1)核对医嘱及患者,准备环境与物品:

(2)患者取左侧卧位,臀部靠近床沿,屈膝,臀部垫高。

(3)打开甘油灌肠齐I」,挤出少许液体润滑管口,将灌肠剂管缓缓插入肛门7〜10cm。

(4)固定灌肠剂.轻轻挤压,观察液体流入及患者耐受情况。

(5)灌毕,反折灌肠剂管口同时拔出,擦净肛门。

(6)瞩患者尽量10mifi后排便。

(7)安置患者,整理用物,记录排便情况

(三)指导要点

告知患者灌肠的目的及配合方法。

(四)注意事项

1.妊娠、急腹症、消化道出血、严重心脏病等患者不宜灌肠;直肠、结肠与肛

门等手术后及大便失禁的患者不宜灌肠。

2.伤寒患者灌肠时溶液不超过500ml,液面不高于肛门30cm,肝性脑病患者禁

用肥皂水灌肠。

3.灌肠过程中发现患者脉搏细速、面色苍白、出冷汗、剧烈腹痛、心慌等,应

立即停止灌肠,并报告医生。

导尿

(一)评估与观察要点

1.评估患者自理能力、合作程度及耐受力。

2.评估患者病情、意识、膀胱充盈度、会阴部皮肤黏膜情况,熟悉男性患者有

无前列腺疾病等引起尿路梗阻的情况。

(二)操作要点

1.准备温度适宜、隐蔽的操作环境。

2.摆好体位,按照无菌原则清洁并消毒外阴及尿道口。

3.戴无菌手套,铺孔巾。

4.检查尿管气囊有无漏气,润滑尿管前端至气囊后4~6cm(男患者至气囊后

20~22cm)o

5.再次按无菌原则消毒尿道口。

6.插入尿道内4~6cm(男性患者,提起阴茎与腹壁呈60°角,插入20~22cm),

见尿后再插入1cm,夹闭尿管开口。

7.按照导尿管标明的气囊容积向气囊内缓慢注入无菌生理盐水,轻拉尿管有阻

力后,连接引流袋。

8.固定引流袋及尿袋,尿袋的位置应低于膀胱,尿管应有标识并注明置管日期。

9.安置患者,整理用物。

10.记录置管日期,尿液的量、性质、颜色等。

11.留置导尿管期间,应该做到:①保持引流通畅,避免导管受压、扭曲、牵拉、

堵塞等;②应每日给予会阴擦洗;③定期更换引流装置、更换尿管;④拔管

前使用间歇式夹闭引流管;⑤拔管后注意观察小便自解情况。

(三)指导要点

1.告知患者导尿的目的及配合方法。

2.告知患者防止尿管受压、脱出的注意事项。

3.告知患者离床活动时的注意事项。

(四)注意事项

1.导尿过程中,若尿管触及尿道口以外区域,应重新更换导管。

2.膀胱过度膨胀且衰弱的患者第一次放尿不宜超过1000mlo

3.男性患者包皮与冠状沟易藏污垢,导尿前要完全清洁,导尿管插入前建议使

用润滑止痛胶,插管遇阻力时切忌强行插入,必要时请专科医师插管。

导尿管(导尿口)的护理

(一)评估:评估导尿管插入的深度;评估引流管是否通畅;引流液的色、质、

量(如:淡黄、清、200毫升)并记录。

(二)护理规范与要点、健康指导

1、预防管路脱落、扭曲、受压

(1)防止引流管移位或者脱落:预留适当的长度,给予翻身与活动的空间。

(2)通过护患交流让患者明白置管的目的与意义,需在体内滞留的时间,带来

的问题,可能出现的不适与其需要配合的要点,使患者有充分的心理准备,提高

主动配合能力。

(3)对躁动患者,必要时予以肢体约束,防止自行拔管。

(4)更换胶带时,动作轻柔;更换病衣、变换体位或者下床活动时应扶托导管,

防止牵拉滑脱。

(5)给予适合的体位,防止管道扭曲与受压。保持管道通畅。平躺时,尿袋预

留的管子应平行放置在床上,以利于翻身。

2、预防感染

(1)加强尿道口、尿管与引流管连接口、尿袋排尿口三环节的清洁与消毒,减

少菌尿的发生。每日二次,间隔12小时会阴护理,选用温水清洁会阴,后用生

理盐水棉球消毒尿道口5厘米内的导管,尿管与引流管连接口用酒精棉球消毒,

尿袋排尿口用酒精棉球消毒,并保持会阴部的清洁、干燥,大便后要及时清洗会

阴,预防感染。

(2)尿袋须保持低于膀胱部位,以防尿液引流不顺,造成逆行感染。

(3)集尿袋三天更换一次,尿袋出口处应随时关闭,以保持密闭,尿袋也不能

够放在地上,防止受污染。

(4)宜多喝水(也能够由汤、果汁等取代),无心脏及肾脏疾病者每天2000~2500

毫升,以使每天的尿量维持在至少1500毫升,达到自然冲洗尿路的目的,可预

防泌尿道感染。

(5)为保持小便呈酸性,服用维他命C与酸性食物,可减少尿液沉淀物及感染。

(6)严格无菌操作,遵守手卫生规范。

(7)留置导尿期间禁止盆浴,以防感染。

(8)尿袋内尿液超过1/2~1/3时应及时倾倒尿液。

3、其它

(1)指导训练膀胱反射功能,可使用间隙性夹管方式,每3-4h开放1次,使膀胱

定时充盈或者排空,促进膀胱功能的恢复

吸氧

重点:如何检查鼻导管是否通畅的方法:1将鼻导管置于手腕掌侧感受有气体流

出;2将鼻导管置于眼角旁感受有气体流出;

缺氧的观察要点:气喘、胸闷是否缓解;呼吸困难有无改善;面色、口唇、指(趾)

甲是否红润;血氧饱与度是否提高。

(一)评估与观察要点

1.评估患者的病情、意识、呼吸状况、合作程度及缺氧程度。

2.评估鼻腔状况:有无鼻息肉、鼻中隔偏曲或者分泌物堵塞等。

3.动态评估氧疗效果。

(二)操作要点

1.严格掌握吸氧指征,选择适合的吸氧方式。

2.正确安装氧气装置,管道或者面罩连接紧密。

3.根据病情调节合适的氧流量。

4.用氧的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呼吸、神志、氧饱与度及缺氧程度改善情况等。

(三)指导要点

1.向患者解释用氧目的,以取得合作。

2.告知患者或者家属勿擅自调节氧流量,注意用氧安全。

3.根据用氧穷式,指导有效呼吸。

(四)注意事项

1.保持呼吸道通畅,注意气道湿化。

2.保持吸氧管路通畅,无打折、分泌物堵塞或者扭曲:

3.面罩吸氧时,检查面部、耳郭皮肤受压情况:

4.吸氧时先调节好氧流量再与患者连接,停氧时先取下鼻导管或者面罩,再关

闭氧流量表。

5.注意用氧安全,特别是使用氧气筒给氧时注意防火、防油、防热、防震。

6.新生儿吸氧应严格操纵用氧浓度与用氧时间。

穿脱隔离衣

(一)穿隔离衣操作要点

1、戴好口罩及帽子,取下手表,卷袖过肘(冬季卷过前臂中部即可)。

2、手持衣领取下隔离衣,清洁面朝自己;将衣领两端向外折齐,对齐肩缝,露

出袖子内口。

3、右手衣领,左手伸入袖内;右手将衣领向上拉,使左手套入后露出。

4、换左手持衣领,右手伸入袖内;举双手将袖抖上,注意勿触及面部。

5、两手持衣领,由领子中央顺着边缘向后将领扣扣好,再扎好袖口(如今手已

污染),松腰带活结。

6、将隔离衣一边约在腰下5cm处渐向前拉,直到见边缘,则捏住;同法捏住另

一侧边缘,注意手勿触及衣内面。然后双手在背后将边缘对齐,向一侧折叠,一

手按住折叠处,另一手将腰带拉至背后压住折叠处,将腰带在背后交叉,回到前

面系好。

7、清洁隔离衣只使用一次时,穿隔离衣方法与通常方法相同,无特殊要求。脱

隔离衣时应使清洁面朝外,衣领及衣边卷至中央,弃衣后消毒双手。

这些步骤可用下列口诀概括;右提衣领穿左手,再伸右臂齐上抖;系好领扣扎袖

口,折襟系腰半屈肘。

(二)脱隔离衣操作要点

1、解开腰带,在前面打一活结。

2、解开两袖口,在肘部将部分袖子套塞入袖内,便于消毒双手。

3、消毒清洗双手后,解开领扣,右手伸入左手腕部套袖内,拉下袖子过手;用

遮盖着的左手握住右手隔离衣袖子的外面,将右侧袖子拉下,双手转换渐从袖管

中退出。

4、用左手自衣内握住双肩肩缝撤右手,再用右手握住衣领外面反折,脱出左手。

5、左手握住领子,右手将隔离衣两边对齐(若挂在半污染区,隔离衣的清洁面

向外,挂在污染区,则污染面朝外),挂在衣钩上。不再穿的隔离衣脱下清洁面

向外,卷好投入污染袋中。

上述步骤可用下列口诀概括:松开腰带解袖口,套塞双袖消毒手;解开领扣退双

袖,对肩折领挂衣钩。

(三)注意事项

1、保持隔离衣里面及领部清洁,系领带(或者领扣)时勿使衣袖及袖带触及面

部,衣领各工作帽等。隔离衣长短要合适须全部覆盖工作衣无破洞。隔离衣内面

及衣领为清洁区,穿脱时,要注意避免污染。

2、穿隔离衣前,准备好工作中一切需用物品,避免穿了隔离衣到清洁区取物。

穿隔离衣时避免接触清洁物,只限在规定区域内进行工作,不同意进入清洁区及

走廊。

3.重复使用的隔离衣应每天更换一次;接触疑似患者时,应在接触每个患者之间

更换;接触多个同类传染病患者时,如无明显污染能够连续使用;接触不一致病

种病人时应更换隔离衣。被患者血液、体液、污染物污染时,应即更换。

4、挂隔离衣时,不使衣袖露出或者衣边污染面盖过清洁面。如挂在半污染区,

清洁面向外;如挂在污染区,污染面向外。

5、清洁隔离衣只使用一次时,穿隔离衣方法与通常方法相同,无特殊要求。脱

隔离衣时应使清洁面朝外,衣领及衣边卷至中央,弃衣后消毒双手。

床上洗头

(一)评估与观察要点

1.评估患者病情、配合程度、头发卫生情况及头皮情况。

2.评估操作环境。

3.观察患者在操作中、操作后有无病情变化。

(二)操作要点

1.调节适宜的室温、水温。

2.协助患者取舒适、方便的体位。

3.患者颈下垫毛巾、放置马蹄形防水布垫或者洗头设施,开始清洗。

4.洗发后用温水冲洗。

5.擦干面部及头发。

6.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整理床单位,处理用物。

(三)指导要点

1.告知患者床上洗头的目的与配合要点。

2.告知患者操作中如有不适及时通知护士。

(四)注意事项

1.为患者保暖,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有特殊情况应及时处理。

2.操作中保持患者体位舒适,保护伤口及各类管路,防止水流入耳、眼。

3.应用洗头车时,按使用说明书或者指导手册操作。

乙醇擦浴

(一)护理评估

1、熟悉病情、意识状态及降温目的。

2、病人对冷、热刺激耐受及自理程度。

(二)护理计划

预期目标

1、病人体温下降。

2、病人感受舒适,无意外损伤发生。

(三)注意事项

1、擦浴前应告诉病人在冷浴过程中会有什么感受,应该督促病人及时说明特殊

感受或者不适。

2、擦浴过程中,注意观察病人对冷疗的反应,如发生寒战、面色苍白、脉速、

呼吸特殊时,应立即停止擦浴,并为病人保暖。

3、胸前区、腹部、后项、足心等处禁忌擦浴,这些部位对冷的刺激较敏感,冷

刺激可引起反射性心路减慢、腹泻等不良反应。

4、关于体弱、高热恶寒、对冷刺激敏感及风湿患者不宜用酒精擦浴。

5、如为伤寒病人擦浴,另备盛冰块及冷水的盆,盆内泡大纱布2块,及时在腹

部进行冷敷,防止肠穿孔。

吸痰法(气道内吸引)

(-)评估与观察要点

1.评估患者病情、意识、生命体征、合作程度、双肺呼吸音、口腔及鼻腔有无

损伤。

2.评估痰液的性质、量及颜色。

3.评估呼吸机参数设置、负压吸引装置、操作环境及用物准备情况。

(二)操作要点

1.吸痰前后,听患者双肺呼吸音,给予纯氧吸入,观察血氧饱与度变化。

2.调节负压吸引压力0.02~0.04Mpa。

3.经口鼻腔吸痰:吸痰管经口或者鼻进入气道,边旋转边向上提拉。

4.人工气道内吸痰:正确开放气道,迅速将吸痰管插入至适宜深度,边旋转边

向上提拉,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s。

5.吸痰管到达适宜深度前避免负压,逐步退出的过程中提供负压。

6.观察患者生命体征与血氧饱与度变化,听诊呼吸音,记录痰液的性状、量及

颜色。

(三)指导要点

1.告知患者气道内吸引的目的,取得配合。

2.吸痰过程中,鼓励并指导患者深呼吸,进行有效的咳嗽与咳痰。

(四)注意事项

1.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呼吸机参数变化。

2.遵循无菌原则,每次吸痰时均须更换吸痰管,应先吸气管内,再吸口鼻处。

3.吸痰前整理呼吸机管路,倾倒冷凝水。

4.掌握适宜的吸痰时间。

5.注意吸痰管插入是否顺利,遇有阻力时,应分析原因,不得粗暴操作。

6.选择型号适宜的吸痰管,吸痰管外径应W气管插管内径的l/2o

床上擦浴(协助沐浴与床上擦浴)

(-)评估与观察要点

1.评估患者的病情、自理能力、沐浴习惯及合作程度。

2.评估病室或者浴室环境。

3.评估患者皮肤情况。

4.观察患者在沐浴中及沐浴后的反应。

(二)操作要点

1.协助沐浴

(1)向患者解释沐浴的目的及注意事项,取得配合。

(2)调节室温与水温。

(3)必要时护理人员护送进入浴室,协助穿脱衣裤。

(4)观察病情变化及沐浴时间。

2.床上擦浴

(1)向患者解释床上擦浴的目的及配合要点。

(2)调节室温与水温。

(3)保护患者隐私,给予遮蔽。

(4)由上而下,由前到后顺序擦洗。

(5)协助患者更换清洁衣服。

(6)整理床单位,整理用物。

(三)指导要点

1.协助沐浴时,指导患者使用浴室的呼叫器。

2.告知患者沐浴时不应用湿手接触电源开关,不要反锁浴室门。

3.告知患者沐浴时预防意外跌倒与晕厥的方法。

(四)注意事项

I.浴室内应配备防跌倒设施(防滑垫、浴凳、扶手等)。

2.床上擦浴时随时观察病情,注意与患者沟通。

3.妊娠7个月以上孕妇不宜盆浴。

4.床上擦浴时注意保暖,保护隐私。

5.保护伤口与管路,避免伤口受压、管路打折扭曲。

压疮预防

(一)评估与观察要点

1.评估发生压疮的危险因素(附录A至附录C),包含患者病情、意识状

态、营养状况、肢体活动能力、自理能力、排泄情况及合作程度等。

2.评估患者压疮易患部位。

(-)操作要点

1.根据病情使用压疮危险因素评估表评估患者。

2.对活动能力受限或者长期卧床患者,定时变换体位或者使用充气床垫

或者者

采取局部减压措施。

3.保持患者皮肤清洁无汗液,衣服与床单位清洁干燥、无皱褶。

4.大小便失禁患者及时清洁局部皮肤,肛周可涂皮肤保护剂。

5.高危人群的骨突处皮肤,可使用半透膜敷料或者者水胶体敷料保护,

肤脆薄者慎用。

6.病情需要限制体位的患者,采取可行的压疮预防措施。

7.每班严密观察并严格交接患者皮肤状况。

(三)指导要点

1.告知患者及家属发生压疮的危险因素与预防措施。

2.指导患者加强营养,增加皮肤抵抗力,保持皮肤干燥清洁。

3.指导患者劝能锻炼。

(四)注意事项

1.感受障碍的患者避免使用热水袋或者冰袋,防止烫伤或者冻伤。

2.受压部位在解除压力30min后,压红不消褪者,缩短变换体位时间,

禁止按摩压红部位皮肤。

3.正确使用压疮预防器具,不宜使用橡胶类圈状物。

压疮护理

(一)评估与观察要点

1.评估患者病情、意识、活动能力及合作程度。

2.评估患者营养及皮肤状况,有无大小便失禁。

3.辨别压疮分期(附录D),观察压疮的部位、大小(长、宽、深)、创

面组织形态、潜行、窦道、渗出液等。

4.熟悉患者同意的治疗与护理措施及效果。

(二)操作要点

1.避免压疮局部受压。

2.长期卧床患者可使用充气床垫或者者采取局部减压措施,定期变换体

位,避免压疮加量或者出现新的压疮。

3.压疮I期患者局部使用半透膜敷料或者者水胶体敷料加以保护。

4.压疮n〜w期患者采取针对性的治疗与护理措施,定时换药,清除坏

死组织,选择合适的敷料,皮肤脆薄者禁用半透膜敷料或者者水胶体

敷料。

5.对无法推断的压疮与怀疑深层组织损伤的压疮需进一步全面评估,采

取必要的清创措施,根据组织损伤程度选择相应的护理方法。

6.根据患者情况加强营养。

(三)指导要点

1.告知患者及家属发生压疮的有关因素、预防措施与处理方法。

2.指导患者加强营养,增加创面愈合能力。

(四)注意事项

1.压疮I期患者禁止局部皮肤按摩,不宜使用橡胶类圈状物。

2.病情危重者,根据病情变换体位,保证护理安全。

压疮预报登记、监控

(一)压疮评估

1、每位入院病人及住院病人均应按《住院病人护理安全评估与观察监控单

(二)》筛选,

并按书写标准予以记录。

2、下列病人为高危患者:危重病人、生活不能自理、各类原因导致长期卧

床、带入压疮、评分215分等可能发生压疮的病人。

3、带入压疮患者应认真查看压疮部位、面积、分期等情况,告知病人或者

家属.

并记录在《压疮观察监控单》上。

(二)压疮认定、报告

1、带入压疮、评分215,未预报发生的压疮24小时内上报护理部。

2、护理部对上报的压疮预报、带人压疮报告或者预报后发生的压疮,应及

时进

行核查认定,指导护理措施的落实,并实施每周监控。

3、护理部对未预报发生压疮的科室,组织护理安全管理小组及科室有关人

确认,认定有关人员责任。列入护理安全小组讨论范畴,提出整改意见。

整改

情况由护理部组织复查,连续三个月复查项目达标,方可结束此项目复查。

(三)压疮监控

K高危患者均为监控对象,严格执行压疮防范措施

(1)加强翻身,避免长期受压,协助患者每2小时翻身。

(2)保持患者皮肤清洁,注意易发部位皮肤的观察,正确使用防范用具(气

垫床、大靠垫等]。

(3)保持床单位清洁、平整、干燥,床垫软硬度适宜。

(4)加强对高危患者及家属预防压疮的告知宣教,鼓励患者与家属参与防范,

加强营养。

2、防范监控责任:

(1)护士:①告知病人或者监护人,请监护人在护理安全系列告知书上签名;

②全程观察:从评估到终止监控;③全程防护:适宜的措施,必要时作好记

录。

(2)护士长:①上报信息到护理部;②护士长带领护士积极做好压疮预防及

压疮治疗工作;③护士长每周跟踪监控一次并予以记录。

(3)护理部:①每周跟踪监控一次并予以记录;②护理部随机监控,如发现

科室隐瞒不报或者登记材料不真实,追究护士长责任。

3、压疮的持续监控:

(1)责任护士对每位住院病人进行实时监控。

(2)责任护士对压疮高危病人至少每周跟踪一次,做好记录,有变化随时跟

踪,并做好班班交接。

4、病人转归评估:

(1)当预报压疮危险因素消失、压疮被治愈时、或者病人出院、死亡时,由

任护士实施转归记录,并告知护士长。

(2)护士长进行终末审核后,反馈到护理部。护理部接此通知后,停止对病

人监控。

5、责任认定

(1)科室治愈带入压疮经讨论给予一定奖励。

(2)关于评分215分发生的压疮,须由安全管理小组及科室有关人员对是否

属难免压疮进行评估分析。

(3)对未预报发生,不属难免压疮者为质量缺陷,予经济处罚。

压疮护理流程

操作者准备:着装规范、洗手。

准备一评估:患者病情、营养情况、伤口局部情况、合作程度、解释、问二便。

用物准备:治疗盘、棉球、胶布、尺子、治疗碗、镜子或者止血钳2

把、

垫巾、无菌生理盐水、碘伏、小胶布、手套、无菌剪刀、松节油、碘

环境准备:安全、适宜、遮挡病人。

增加翻身次数,避免局部继续受压

I期一局部采取减压垫

骨突处压红皮肤予皮肤护理液或者新型敷料保护

I

小水泡<5mm,减少摩擦,贴透明薄膜,7天后撕除

水泡一大水泡>5mm:无水肿者先覆盖透明贴再用无菌注射器抽出水泡内的液体

避免局部继续受压,促进上皮组织修复

II期一完全减压;外喷贝复剂;康复新口服液外敷

I

皿期完全减压;生理盐水清洗伤口;皮帼腆典外敷;康复新口服液外敷;

一{半透膜敷料或者者水胶体敷料加以保护

IV期减少死腔,预防与操纵感染

黄黑色创面-外科清&㈱聊杨阴M的里盐淤部惭口,囱斓莫专用碘湘攵

操作方法一取合适体位,暴露创面-戴手套,掀开伤口外层敷料,用血管钳取

下内层敷料,若敷料粘连,用生理盐水湿润后轻揭一根据渗液多少决定换药间

隔时间一取适合、舒适的体位定时翻身、避免局部与伤口受压

一选择适当的护理措施,促进创面愈合一加强营养,增强皮肤抵抗力

整理床单位一整理用物,分类放置一洗手记录

注意事项

1、注意患者全身与伤口局部的评估,排除影响伤口愈合因素,营养支持。

2、准确评估并记录伤口情况(位置、大小、深度、潜行、创面颜色、周边皮肤

颜色、异味、渗出液的量与颜色等)。

3、有交叉感染的细菌感染的伤口所用物品,按标准预防要求护理。

4、按压疮流程上报,必要时请造口专科护士会诊。

晨晚间护理

(一)评估与观察要点

1、熟悉患者的护理级别、病情、意识、自理程度等,评估患者清洁卫生及

皮肤受压情况。

2、评估病室环境及床单位的清洁程度。

3、操作中倾听患者需求,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

(二)操作要点

1、根据需要准备用物。

2、整理床单位,必要时更换被服。

3、根据患者病情与自理程度协助患者洗漱、清洁e

(三)指导要点

告知患者晨晚间护理的目的与配合方法。

(四)注意事项

1、操作时注意保暖,保护隐私。

2、保护管路安全。

3、眼睑不能闭合的患者应保持角膜湿润,防止角膜感染。

4、发现皮肤黏膜特殊,及时处理并上报。

5、实施湿式扫床,预防交叉感染。

6、注意患者体位舒适与安全

使用冰袋的护理

(一)目的

1、为高热患者降温。

2、为患者实施局部消肿,减轻充血与出血,限制炎症扩散,减轻疼痛。

3、为患者实施头部降温,防止脑水肿,并可降低脑细胞的代谢,减少其需氧量,

提高脑细胞对缺氧的耐受性。

(二)实施要点

1、评估患者:

(1)询问、熟悉患者身体状况。

(2)熟悉患者局部组织状态,皮肤情况。

(3)(3)向患者解释,取得患者配合。

(三)操作要点:

⑴核对医嘱,核对患者后,进行环境准备,关闭门窗,保证室内温度适宜,为

患者进行遮挡。

(2)实施冰袋降温操作要点:取去冰棱角的冰块适量装入冰袋,放置于患者所需

部位,观察局部血液循环与体温变化情况。

(2)实施冰帽降温操作要点:取去冰棱角的冰块适量装入冰帽,放置于患者头部,

观察局部血液循环与体温变化情况。

(3)实施冷湿敷降温操作要点:将敷布按正确方法敷于所需部位,按要求更换敷

布,并观察局部皮肤颜色与体温变化。

(4)实施温水/乙醇擦浴降温操作要点:帮助患者暴露擦浴部位,头部置冰袋,足

底部置热水袋,按正确方法及顺序擦浴,擦拭完毕半小时后测量体温。

(四)指导患者:

(1)告知患者物理降温的目的及有关配合事项。

(2)告知患者在高热期间保证摄入足够的水分。

(3)指导患者在高热期间采取正确的通风散热方法,避免捂盖。

口服给药

重点:每位护士应掌握病人所服用药物的不良反应、观察要点;掌握药物健康

宣教与指导规范、病人能反馈。

(-)评估与观察要点

1.评估病情、意识状态、自理能力、合作程度、用药史、过敏史、不良反

应史。

2.评估有无口腔、食管疾病,吞咽困难等。

3.熟悉药物的性质、服药方法、注意事项及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4.熟悉用药效果及不良反应。

(二)操作要点

1.小剂量液体药物,应精确量取,确保剂量准确。

2.所有药物应一次取离药盘,不一致患者的药物不可同时取出。

3.协助患者服药,确认服下后方可离开,对危重与不能自行服药的患者应

予喂药。

4.鼻饲给药时,应将药物研碎,用水溶解后由胃管注入。

(三)指导要点

1.告知患者口服给药的方法、配合要点、服用特殊要求、注意事项。

2.指导慢性病与出院后继续服药的患者按时、正确、安全服药。

(四)注意事项

1.遵医嘱及药品使用说明书服药。

2.观察服药后不良反应。

3.患者不在病房或者者因故暂不能服药者,暂不发药,做好交班。

体位引流

(一)评估与观察要点

1.评估患者的病情、意识、咳痰能力、影响咳嗽的因素、合作能力。

2.观察痰液的颜色、性质、量、气味,与体位的关系。

3.评估肺部呼吸音情况。

(二)操作要点

1.有效咳嗽

(1)协助患者取正确体位,上身微向前倾。

(2)缓慢深呼吸数次后,深吸气至膈肌完全下降,屏气数秒,然后进行2〜3

声短促有力的咳嗽,缩唇将余气尽量呼出,循环做2〜3次,休息或者正常呼吸

几分钟后可再重新开始。

2.叩击或者振颤法

(1)在餐前30min或者餐后2h进行。

(2)根据患者病变部位采取相应体位。

(3)躲开乳房、心脏与骨突(脊椎、胸骨、肩胛骨)部位。

(4)叩击法:叩击时五指并拢呈空杯状,利用腕力从肺底由上而下、由外向内、

快速有节奏地叩击胸背部。

(5)振颤法:双手交叉重叠,按在胸壁部,配合患者呼气时自下而上振颤、振

动加压。

(6)振动排痰仪:根据患者病情、年龄选择适当的振动频率与时间,振动时由

慢到快,由下而上,由外向内。

3.体位引流

(1)餐前1〜2h或者餐后2h进行。

(2)根据患者病灶部位与患者的耐受程度选择合适的体位。

(3)引流顺序:先上叶,后下叶;若有二个以上炎性部位,应引流痰液较多的

部位。

(4)引流过程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出现心律失常、血压特殊等并发症时,立

即停止引流,及时处理。

(5)辅以有效咳嗽或者胸部叩击或者振颤,及时有效清除痰液。

(三)指导要点

1.告知患者操作的目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2.告诉患者草诅咒过程中配合的方法。

(四)注意事项

1.注意保护胸、腹部伤口,合并气胸、肋骨骨折时禁做叩击。

2.根据患者体型、营养状况、耐受能力,合理选择叩击方式、时间与频率。

3.操作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意识及生命体征变化。

洗胃法

(一)评估与观察要点

1.评估患者生命体征、意识状态、合作程度、有无洗胃禁忌症。

2.评估患者为口服毒物中毒,分析摄入毒物的种类、剂量、时间,询问是否曾

经呕吐与入院前是否采取其他处理措施,并询问既往是否有胃部疾病史及心脏病

史。

(二)操作要点

1.备齐用物,配置洗胃液,温度为35~38c.

2.患者平卧,头偏向一侧或者取左侧卧位。

3.测量应插入的胃管长度,经口腔或者鼻腔将胃管缓慢送入胃内,确认胃管在

胃内,固定胃管。

4.吸尽胃内容物,必要时留取标本送检。

5.使用洗胃机洗胃时,按照使用说明操作;每次灌洗胃液300〜500ml,抽吸,

反复冲洗直至洗净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