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设备管理制_第1页
化工设备管理制_第2页
化工设备管理制_第3页
化工设备管理制_第4页
化工设备管理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化工设备管理制PAGE42目录第一章总则 4第二章组织机构及职责 4第三章设备分类和编号 7第四章设备的选型和评价 8第五章设备购置 9第六章设备验收 10第七章设备安装、调试、移交 11第八章设备台帐、档案管理制度 12第九章设备操作管理制度 14第十章设备的封存 15第十一章设备的调拨 16第十二章设备的拆除、报废 17第十三章设备检修管理 18第十四章设备润滑 19第十五章设备的密封 21第十六章修旧利废的管理 23第十七章供电设施的管理 24第十八章特种设备管理 25第十九章计量、化验仪器管理 29第二十章防腐蚀管理 31第二十一章工具的管理使用 32第二十二章供排水管理制度 34第二十三章供用汽管理制度 36第二十四章备品配件管理制度 38第二十五章设备事故管理制度 40第二十六章设备管理奖惩制度 43附录:设备着色标准 43和工艺;严把设备检修、安装、调试工作中的质量关,做到精益求精。2.5.4对拆卸的阀门、管道、设备及其他材料,(除特种设备、设施外)能利用的就利用,做好修旧利废工作,科学管理、采取措施努力降低各种因维修而产生的材料消耗与能量消耗。2.6车间操作人员2.6.1服从车间日常设备管理,设备保养具体到个人,严格遵守设备操作规程和安全规程。2.6.2认真学习设备操作知识。2.6.3要求设备不过载、不带病运行、无跑、冒、滴、漏,声音无异常。2.6.4不仅保证设备主机运行正常,其设备的压力、温度、电器、线路、管道及安全防护设施等附属设备也必须正常。2.6.5如发现设备异常情况应立即通知设备主任/设备管理员。严禁私自拆卸设备和仪器仪表及其其他的车间设备。2.6.6在使用过程中,积极提出自己的建议,进行设备的升级改造和更新工作。2.6.7参与本车间设备事故的调查分析,帮忙找出事故原因。第三章设备分类和编号公司设备种类繁多,大小不一,功能各异,为了设备管理的方便,须对设备进行分类,根据使用性质分类如下:3.1特种设备3.2大型设备3.3关键设备3.4专用设备3.5普通设备和小型设备3.6化验、试验设备3.7维修用设备第四章设备的选型和评价4.1设备选型包括新建项目根据设计方案和工艺要求选型和已用设备的选型购置以及车间的大修、改造等的选型。4.2本着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生产上适用和标准化、通用化、本地化的原则选择性能优良、高效低能耗的设备及服务便利的生产厂家,以保证生产发展,提高公司经济效益。4.3新增或更换设备,经使用单位填写《设备购置申请单》报设备部审核,设备部报主管经理和总经理批准。4.4对特种、大型、重要、专用、精密仪器、贵重设备、未曾使用过等的设备,由使用单位、技术部、设备部、安全部、主管经理进行论证、咨询、考察,使选购的设备性能达到国内同期先进水平。4.5各使用车间协同技术部提供设备的生产工艺、技术要求、设备工况和产品介质等技术参数,对于有特殊要求的需要定做的设备要提前二到三个月的时间申报。不需要特殊定做的一般通用性的设备要提前一个月的时间申报,以免影响生产。4.6设备选型时,采购部协同设备部向厂家索要产品样本、草图等具体的技术数据,经技术部门和使用单位确认能够满足生产工艺要求和使用工况后报设备部审核,总经理审批,转交采购部购置。第五章设备购置5.1设备购置时,选择性能优良、高效节能的设备及服务好的合格供货商列为《合格供应商名录》。5.2采购部做好设备采购前的调研工作,对设备的型号、价格、厂家信价比、设备质量等进行至少三家或以上的对比,报设备部确认,经总经理审批后,予以购置。5.3对于特种设备要提供相应等级的资质证明,对于防爆设备要提供防爆等级和防爆资质证明,对于电气设备要提供3C或CQC等资质证明,对于机械设备要提高材质证明等。5.3.1需要送检的设备和安全装置的采购:例如安全阀、压力表、温度记等各车间申报后,应报安全部、设备部备案,采购后先送检后再投入使用。5.4对于特种设备、大型和重要设备根据“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能招标则招标,招标单位不低于三家,特殊情况也可对两家进行比价。5.5专用和通用标准设备也可有使用车间自行联系,由使用车间列采购报表报采购部,但需由设备部、主管经理批准后采购部签订采购协议。5.6采购人员对能招标而未招标以及未按以上程序审批购置的,对采购人员和相关人员按规定进行处罚。5.7采购部与供货商要订立购货合同,内容要符合《合同法》至少包括以下内容:5.7.1采购方与供应方的名称和地址、联系方式、账号、签约代表、一般纳税人号码;5.7.2设备的型号、规格、数量、图样等;5.7.3设备质量技术要求和验收标准;5.7.4设备价款及运输、包装、保险、质保金等费用以及结算方式;5.7.5设备交货期、交货地点及交货方式;5.7.6违约责任和违约处理办法;5.7.7合同纠纷解决争议的途径和方法途径合同的签订日期和履行的有效期;第六章设备验收6.1设备到货后,采购部、设备部、使用车间设备管理员和对方厂家人员对设备共同开箱验收,验收内容如下:6.1.1设备外观是否完好。6.1.2规格型号是否符合要求。6.1.3附件、仪表、仪器及安全等装置是否符合要求。6.1.4备品、备件是否齐全。6.1.5说明书和有关技术资料是否齐全。6.2验证完后,验证人签名,将验证结果填入《设备入厂验收单》存档。设备部保存资料原件,使用单位留取复印件,并保留好记录。6.3设备不完好或规格型号不符,使用车间设备管理员应拒绝设备进厂。技术资料不全,由采购员负责向制造厂索取。第七章设备安装、调试、移交7.1使用、安装单位在领用设备时,应按开箱验证的主要内容进行复验工作,复验有问题的应及时将情况反馈到采购部门,由采购部门联系处理。7.2安装时严格按照图纸、资料、说明书要求安装。需要使用设备图纸资料时,由设备部或使用车间提供复印件。7.3特种设备安装时必须由有资质单位进行安装。大型设备和重要设备一般由厂家负责安装或厂家派人指导安装。7.4安装时要根据安全要求,进行风险评价,确保人员、设备安全。7.5安装完毕要进行验收;由设备部、使用车间、技术部和厂家共同验收。特种设备由相关有资质部门验收,安全部、设备部陪同;设备部建好档案。7.6设备安装验收完毕,由设备部、使用单位、技术部和厂家人员根据使用说明书共同进行调试。第八章设备台帐、档案管理制度8.1设备部负责建立健全设备管理台帐,设备管理台帐是记录设备在用、停用、封存的历史情况、技术情况和分布情况的原始记录,是设备管理的基础工作。8.2、设备台帐按顺序分类、编号,主要记录设备名称、型号规格、购(调)入日期、制造厂家、出厂日期、使用单位等情况,在设备增减变动时,由设备部门负责填写。8.3管理原则及权限

8.3.1设备的台帐,由设备部负责填写、保管,在机构或产权变动时,应把台帐列为移交物品办理,在移交或接受中,发现实物和台帐不符时,应查明原因。

8.3.2每年年终要对设备进行全面清查盘点,查明实物调整帐目,核实分布情况。

8.3.3在清查盘点中发现问题要追查责任,并报上级有关部门批准后,作出处理,清点中发现本单位确实不需要的设备,应提出处理意见。8.4设备档案归档范围8.4.1申请订购的文件、合同、订货单;8.4.2随机的全部技术文件(装箱单、合格证、使用操作维修说明书、结构图纸和线路图、备件规格、验收清单等)。8.4.3安装调试记录及验收报告。8.4.4使用过程中,定期检修记录和更换零部件记录,重大故障及处理记录等。8.4.5设备转让协议,报废的技术鉴定材料,报告和主管部门批复的文件。8.5设备档案收集与整理、分类、立册;8.5.1收集:各部门使用的设备仪器的随机全套资料,由拆箱负责人收集齐全,及时移交设备部,统一积累和集中保管。8.5.2分类整理、组册:按设备分类办法和使用单位进行分类8.5.3编目、立卷:一个保管单位编一个流水号,一件编一个件号,然后编写卷内目录、归档号依照类别编流水号。8.6设备档案的利用8.6.1编制分类案卷目录的检索工具。8.6.2凡需利用(借阅)须履行登记手续。8.7设备档案的销毁对确已无保存价值的设备档案,列出销毁清册,经主管领导审批后,由销毁人、监销人销毁,并签名注销。第九章设备操作管理制度9.1操作人员经培训后对所使用的设备,做到“四会”即会使用,会检查,会排除故障,会维护保养。“四懂”即懂构造,懂原理,懂性能,懂用途。经过考核合格后上岗。9.2对于特种设备经过专门机构的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9.3操作人员必须做好下列主要工作9.3.1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设备的启动、运行和停车。9.3.2必须坚守岗位,严格执行巡回检查制度,认真填写运行记录和设备点检记录。9.3.3认真做好设备润滑工作,做到“五定”:即定点、定质、定量、定时、定人。9.3.4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9.3.5保持设备整洁,及时消除跑、冒、滴、漏;注意防尘,防潮、防冻、防腐蚀、防异常震动。9.3.6对于转动设备还应定期进行盘车,使所有备用设备处于良好状态。9.4操作人员发现设备有不正常情况,应立即检查原因,及时反映。在紧急情况下,应采取果断措施或立即停车,并上报值班长和通知上下工序等有关岗位,不弄清原因、不排除故障不得盲目开车,未处理的故障及缺陷认真填写记录,并向下一班交待清楚。9.5使用单位须经车间设备管理员书面批准,方可将备用设备及其它单位未用设备调换使用;未经公司设备部批准,不得将封存设备、配套设备使用,更不能随意拆卸设备。9.6车间设备管理员应对设备维护保养的贯彻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认真总结操作和维修工人的维护保养经验,改进设备管理工作。特殊情况,值班长与车间共同解决。9.8.5交班人员必须做到设备卫生区清洁无污物,设备、仪器仪表运行正常,当班问题未查清,人员不能离岗,等到问题查清楚后方可交接。9.8.6操作记录,交接班记录必须清楚无误,车间通知重要工艺变更必须单独交接。9.8.7交接班要做到“十交”“五不交”,十交:①安全情况②生产情况③设备、仪表运行情况④工具数量缺损情况⑤工艺指标情况⑥原始记录情况⑦原材料使用及产品产量、质量情况⑧上级指令和要求⑨岗位区域卫生情况⑩本岗位跑昌滴漏情况。“五不交”:①生产不正常事故不处理完不交接②设备问题不清不交接③卫生区不干净不交接④记录不清不净不交接⑤任务未完成及原因不清不交接。9.8.8安全、消防器材整齐、干净无损。第十章设备的封存10.1对于闲置使用三个月以上的设备,由车间提出设备封存保管单,设备部审核,技术部鉴定,总经理批准后办理封存手续。10.2对封存设备,使用单位需按下列规定执行10.2.1填写《设备封存申请单》,内容包括:设备名称、规格型号、生产单位、数量、质量、外观、材质、附属的维修技术资料、说明书、图纸、合格证、附件、配套工具等。10.2.2切断电源,关闭动力刀闸,放净残留物,如有危化品,必须置换干净,请安全人员进行风险分析,防止发生安全事故。10.2.3对封存设备进行除锈、防腐、加润滑油、更换损坏件等保养维修工作。并安排人员定期检查、维护保养,并作好记录。10.2.4运转设备、易损设备不易露天存放;一般设备及大型设备可露天存放;但是必须加保护装置,带有附属装置的设备,应将附属装置与主机集中存放,避免主机入库,其附件散落各处,时间一长附件发生丢失和损坏等情况;存放时要集中存放和保管,无碍厂容,防护措施要齐全。第十一章设备的调拨11.1属于以下情况的积压设备,均可成为调拨设备。11.1.1因各种原因造成长期积压、停用、或不再使用的设备。11.1.2因产品结构调整,不再使用的设备。11.1.3因计划不周造成重购、错购、购进后不能退货而暂时闲置的设备。11.1.4不属应急设施,使用效率低下的设备。11.2对调拨设备由设备部提出,技术部鉴定,经调出、调入单位同意,填写《设备调拨申请单》,报主管经理核准,总经理批准。第十二章设备的拆除、报废12.1具备下列情况之—,且无法使用,无修复价值,又不能改装或外调的应予报废12.1.1超过规定使用年限较长,设备陈旧,结构破坏或主要部件大部分损坏,无维修价值。12.1.2意外灾害和事故,致使设备严重损坏。12.1.3影响安全生产,继续使用将发生危害事故。12.1.4浪费资源严重,污染环境。12.1.5严重技术落后。 12.1.6属国家规定淘汰产品,按规定进行更新换代。12.2报废设备必须由使用车间申请,由设备部和技术部鉴定、主管经理审核、总经理批准。12.3价值在万元以上,折旧率已提完的设备,由财务部提出、设备部申请,技术部鉴定,总经理批准。12.4凡已报废的设备、应及时通知财务部清帐。12.5已经报废的设备,使用单位和维修车间把有价值的配件拆卸下来作为其他配件使用,其他无价值的废料由公司统一集中处理,上、下半年各处理一次。12.6待废设备不得丢失、拆零,报废手续批准后,由设备部协同技术部使用车间进行处理。第十三章设备检修管理13.1设备检修分为二级:生产工艺线系统检修和设备检修;13.1.1系统大修:整个或某整体生产系统维修、改造等综合性修理。13.1.2系统中修(设备大修):生产系统中关键装置、重要部位、大型设备的综合性修理。13.1.3设备中修:关键、主要设备中关键部件更换维修。13.1.4小修:一般设备、小型设备、设备附件、非重要备用设备的修理。13.1.5设备保养:操作员工、维修人员对设备维护、保养,使其正常运行。13.2系统大修13.2.1大修方案计划,由设备部提出,技术部审核,总经理/技术部组织各部门制定方案,关键装置、工艺需技术改造时必须进行市场调查和可行性论证。13.2.2设备大修,实行“五定”管理:定检修方案、定检修人员、定安全措施、定检修质量、定检修进度。13.2.3定大修方案及施工时,要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以及先进的工作方法、开展技术革新和合理化建议活动,提高工作效率和保证大修设备质量。 13.2.4定安全措施时,要进行安全分析评价。13.2.5系统大修时,使用车间和检修单位必须签订《设备检修交出单》,如果是外聘单位进行安装,安装单位需具备相应资质,需签订《承揽工程协议》和《安全协议》。第十四章设备润滑14.1设备部加强对设备润滑管理工作的组织和领导,推广先进润滑技术、管理经验、组织操作人员学习润滑知识,定期检查,制定润滑油品的使用定额和贮存保管,发放及润滑工器具的管理规定,不断提高润滑管理水平。14.2车间设备管理员对全车间的设备润滑负责,值班长具体执行设备润滑制度。14.2.1对设备润滑规定做到“五定”、“三级过滤”,具体内容是:五定:a.定点:接日常的润滑部位注油,不得遗漏。b、定人:设备的日常加油部位,由操作工负责,定期加油部位,由维修工负责。c、定质:按设备要求选定润滑油(脂)品种,质量要合格。润滑油必须经过“三级过滤”,清洁无杂物,方可加入润滑部位,禁止乱用油(脂)或用不干净的油(脂)。d、定时:对设备的加油部位,按照规定的间隔时间,进行加油、清洗或更换新油。e、定量:按设备标定的油位和数量,加足所选定的润滑油(脂)。三级过滤:a、领油从大桶到固定贮油箱。b、贮油箱到油壶c油壶到润滑部位14.2.2滤网应符合下述规定:冷冻机油、压缩机油、导热油、机械油一级过滤为60目,二级过滤为80目,三级过滤为100目。齿轮油一级过滤为40目,二级过滤为60目。三级过滤为80目。特殊油品按特殊规定执行。(注:目-单位是Mesh,代表每平方英寸的筛孔目数,60~80目表示该微粒在0.177-0.25微米之间。)14.2.3要经常检查油位、油温、油压,发现不正常情况,应及时处理。14.2.4经常检查润滑部位的温度情况,轴承温度应保持在规定指标内。14.2.5常用阀的丝杆与螺母之间,要定期润滑;不常用阀门的丝杆与螺母之间,应用润滑油脂封堵。14.2.6操作工要经常对分管设备的螺丝与螺母进行润滑防腐。14.3新购入油品,必须附有质量保证书。不同种类及牌号的润滑油要分别存放,做好标记。第十五章设备的密封15.1密封点分类和含义15.1.1动密封:各种机电设备连续转动(旋转和往复)的两个偶合件之间的密封,属于动密封。如压缩机轴、泵轴、釜类旋转轴等的密封均属动密封。15.1.2静密封:设备及其附属管线和附件,在运行过程中,两个没有相对运动的偶合件之间的密封属于静密封。如设备管线上的法兰,各种阀门丝堵、活接头、机泵设备上的油标。附属管线、电气设备变压器、油开关、仪表孔板、调节阀、附属引线及其它设备结合部位,均属静密封。15.2密封点计算方法15.2.1动密封点的计算方法一对连续运动(旋转或往复)的两个偶合件之间的密封算一个动密封点。15.2.2静密封点的计算方法一个静密封接合处,算—个静密封点。如:一对法兰,不论其规格大小,均算一个密封点;一个阀门一般算四个密封点,如阀门后有丝堵,或阀门后紧接放空,则应多算一点;一个丝扣活接头,算三个密封点,特别部位,如连接法兰的螺栓等设备是连通的,除了结合面算一个密封点外,有几个孔应加几个密封点。15.2.3泄漏点的计算方法有一处泄漏,就算一个泄漏点,不论是密封点或因焊缝裂纹、砂眼、腐蚀、松动以及其它原因造成的泄漏均作泄漏点统计。15.2.4泄漏率计算公式静(动)密封点泄漏率(‰)=[静(动)密封点泄漏点数/静(动)密封点数]×1000‰。15.3动密封检验标准15.3.1各种传动设备采用油环的轴承不允许漏油,采用注油的轴承允许有微漏,并应随时擦净。15.3.3各种注油器允许有微漏现象,但要经常擦净。15.3.4齿轮油泵允许有微漏现象,范围为5分钟不超过—滴。15.3.5对有毒、易燃易爆介质的填料情况,在距填料外盖300mm内,取样分析有害气体浓度不超过安全规定范围。15.3.6水泵填料允许泄漏范围:初期每分钟不多于15滴,末期不多于30滴。15.3.7输送物料介质填料,每分钟不多于3滴15.3.8凡使用机械密封的各类泵,初期不允许有泄漏,未期每分钟不超过5滴。15.4静密封检验标准 15.4.1设备及管线的接合部位用眼睛观察,不结焦、不冒烟、无漏痕、无渗迹、无污垢。15.4.2仪表设备及风引线,焊接及其它连接部位用肥皂水试漏无气泡(真空部位用吸薄纸条的办法)。15.4.3电气设备、变压器、油开关、油浸纸绝缘电缆头等接合部位,用眼睛观察无渗漏。15.4.4乙醇、甲醇、氯气等易燃、易爆或有毒气体系统,用肥皂水试漏无气泡,或用精密试纸试漏,不变色。15.4.5空气系统,用10mm宽,100mm长薄纸试漏,无吹动现象或用肥皂水检查无气泡。15.4.6蒸汽系统,用眼睛观案不漏气,无水垢。15.4.7水、油系统,宏观检查或手摸,无渗漏,无水垢。15.5管理措施15.5.1凡投入运行的生产装置、设备、管路都必须建立静动密封档案台帐,密封点管线密封点登记表,密封点分类汇总表。台帐一般包括:密封点分布情况,泄漏点数,泄漏率等)。第十六章修旧利废的管理16.1维修费用包括日常维修和停车检修更换的备品、备件、五金阀门、轴承杂品、工具等,各车间外出加工零部件要统一报业务部,并报设备部备案。由业务部联系加工,加工费列入维修费。16.2严格领料手续,属安装和改造用料一律经车间主任在领料本上批准签字,仓库列技改报表。车间一般性领料一律拿领料单经车间主任签字,属劳动保护品由安全部签字,否则,仓库有权拒绝领料。16.3仓库每月要对各车间的维修费用和改造费用认真统计,核实后列维修费用,落实经济责任制考核。16.4各车间从上到下齐抓共管,搞好修旧利废和节约代用,日常维修和安装用料,能以旧代新的一律不开新料。第十七章供电设施的管理17.1电工操作人员,必须经法定部门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不断学习专业知识。17.2高、低压变电室、配电室门窗锁齐全,采取有效措施做好防雷、防潮、防尘、防风、防小动物爬入等,防止绝缘击穿、越级跳闸、误动作、误操作、雷击、静电火花等事故的发生。17.3变、配电室设备名称、运行状态标识清楚,配备绝缘棒、绝缘靴、绝缘手套、接地线、二氧化碳灭火器等防护用品。17.4室内禁止存放易燃、易爆物品,禁止吸烟、禁止非工作人员进入。17.5设备维修时要切断电源,在开关处悬挂“有人工作、禁止合闸”标示牌,锁好门窗,必要时有专人看护。断、送电必须由电工本人负责,严禁口头传达或他人代替。17.5.1院内电气线路每天上班时检查一次,院外线路及室内设备每周五检查一次。17.5.2高压配电柜、外线线路每半年进行一次清扫、防腐保养;低压配电柜、电容柜、变压器、每半年清扫、防腐保养一次;工作人员日常定期每月检查一次,以上检查都要有书面记录。17.6如遇设备安装、工程施工、生产紧急用电等情况,需提出申请,办理《临时用电作业证》。17.7使用移动电气设备(手持砂轮、据、冲击钻、切割机、移动水泵、电烙铁等)须安装隔离开关、漏电保护器等安全措施。第十八章特种设备管理18.1特种设备:包括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起重机械、汽化器、液氯钢瓶、叉车、冷冻机组、电动葫芦等。18.2特种设备管理的职责范围18.2.1设备部18.2.1.1贯彻执行国家对于特种设备的管理规定18.2.1.2负责特种设备的管理工作,制定特种设备管理制度,对各车间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考核。18.2.1.3负责特种设备及安全附件年度检验计划的组织和实施。18.2.1.4负责特种设备的登记注册和档案资料管理18.2.1.5审核特种设备的购置,做好入厂验收、安装、调试,负责检验和竣工验收。18.2.1.6负责特种设备的维修、改造、检验、变更及报废等审查和上报工作。18.2.1.7参与特种设备事故的调查分析及上报工作,并对事故预防措施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18.2.1.8检查特种设备的运行情况及车间对特种设备使用、维护保养工作。18.2.1.9联系技术监督局定期对特种设备操作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和考核。18.2.2车间18.2.2.1、贯彻执行国家对于特种设备的管理规定。18.2.2.2、负责特种设备的购置申请、和年度检修计划的提报。参与特种设备的安装、检修、验收工作,并按规定登记上报和保管有关资料。18.2.2.3、负责特种设备操作人员的技术学习和辅导。18.2.2.4、负责特种设备的日常使用维护保养工作,填写相应记录;做好安全装置的定期校验和管理工作。18.2.2.5、参加特种设备事故调查分析,负责预防措施的落实。18.2.2.6、负责编制一般维修、改造方案,重大技术方面需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18.3特种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维修、保养、改造及使用管理18.3.1设计单位及其设计人员对所设计的特种设备质量和安全技术性能负责。锅炉设计图纸必须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机构审查批准,锅炉出厂时随机图纸应有审查批准文件。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设计单位必须取得省级以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核发的设计资格证后,方可从事批准范围内项目的设计。锅炉、压力容器的设计总图上应有审查批准的字样。18.3.2制造单位应对制造的特种设备(包括整机和部件)的质量和安全技术性能负责。18.3.3安装、维修、保养、改造18.3.2.1安装、维修保养、改造单位应当对特种设备安装、维修保养、改造的质量和安全技术性能负责。安装、维修和保养、改造单位必须取得市级以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核发的资格证书后,方可承担许可范围的业务。特种设备安装、维修保养、改造业务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转包或者分包。18.3.2.2安装、大修、改造特种设备前,施工单位必须携带资格证书、施工人员资格证、设备质量证明书(产品合格证)、合同、施工方案等有关资料,到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办理开工审批(备案)手续,并对提报资料的真实性、施工安全、施工质量负责。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应当做好施工记录,施工质量检验记录和工程验收记录,未经竣工验收的设备不得交付使用。18.3.418.3.4.1使用车间必须使用生产(制造)许可证及者安全生产许可证在有效期内单位的产品。18.3.418.3.418.3.4.418.3.418.3.418.3.418.3.418.3.418.3.418.3.418.3.418.4检验18.4.1第十九章计量、化验仪器管理计量、化验是产品质量的重要保证,凡直接或间接从事测量、分析、校准、检验等的设备都是计量、化验设备19.1计量、化验及检测仪器管理员的要求:19.1.1计量、化验及检测仪器管理人员应具备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并具备电气、化工、机械等专业知识水平。19.1.2具有严谨、细致、认真、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19.2管理制度:19.2.1设备部协同质检部编制本公司所有计量、化验和检测仪器台帐。台帐应完整、正确、内容齐全,台帐应有编制人及审核人签字。19.2.2台帐主要内容包括:序号、管理编号、型号规格、测量范围、精度等级、制造厂名、制造日期、出厂编号、使用部门(或安放位置)、领用责任人、使用日期、备注等。19.3周期检定计划:19.3.1所有计量、化验和检测用仪器设备均应纳入周期检定计划,该计划由计量、化验管理人员编制,质管部经理审核,经理批准。19.3.2周期检定计划内容包括:序号、管理编号、仪器名称、检定周期、检定日期、备注等。19.3.3检定周期的确定,凡属于国家强制检定范围的检测仪器按国家规定执行,国家没有规定的按本公司实际使用频度由计量、化验管理人员确定,质管部经理审批。19.4检定计划的实施:计量、化验和检测仪器管理人员应按周期检定计划,按时将仪器送市有关法定计量单位进行检定,计量单位不能检定的专用仪器、装置由管理员按自校规程的规定进行自校准。19.4.1检定状态标识:19.4.1.1检验或校准合格的仪器,应贴绿色《合格证》标识,内容包括:有效期和检验员印章或签字。19.4.1.2检验或核准不合格仪器,应贴红色《封存证》标识,内容包括:禁用日期和检验员签章。19.5检验记录:计量、化验和检测仪器管理人员应妥善保存各类检验记录。如检验报告、合格证、自核准记录、仪器台帐、周期检定计划、使用发放登记表等。19.6仪器失准的处置:19.6.1使用中若发现检测仪器失准,使用人员应立即停止使用,并报告计量、化验仪器管理人员进行检查和处置。19.6.2质管部应负责对已测数据的有效性进行评审,必要时应对已测结果进行重新测量。19.7检测仪器的使用和维护:19.7.1所有计量、化验和检测仪器应由质管部造册登记,各使用部门应进行领用登记。19.7.2使用人员负责仪器的日常维护保养,轻拿轻放,遵守操作和使用规定,保持清洁。19.7.3重要和关键检测仪器应编制操作规程,使用人员应经培训后方可操作。第二十章防腐蚀管理20.1各车间要设专职/兼职防腐管理人员,负责本车间的防腐蚀计划、监测、建档等技术管理及防腐蚀施工管理工作。20.2对易腐蚀设备、管道、建筑物和构筑物,必须采取防腐措施,建立腐蚀档案及腐蚀卡片:要认真做好介质成份、操作温度、腐蚀速度的记录,并定期进行腐蚀检查和监测,并详细描述腐蚀状况及腐蚀形态,一并存人设备腐蚀档案中。20.3要根据实际情况正确采用行之有效的防腐新技术、新材料,以保证设备的防腐蚀性能。20.4要考虑工艺操作条件变化对腐蚀的影响,凡工艺条件必须变更时,要有相应的防腐措施,并需经车间会同设备部、技术部批准:要严格控制腐蚀环境,严禁任意排放有腐蚀性的物料20.5要加强防腐工程的计划管理,凡需防腐蚀的设备(管道、建筑物、构筑物),使用单位应填写防腐项目计划表,并详细说明使用的工艺操作条件,实施的初步方案,经设备管理部门审定,编入年、季、月度检修作业计划下达实施:20.6已有防腐蚀措施的设备,不得无故取消或任意修改原防腐措施:确系不当的应由所在单位提出新的防腐蚀方案。经设备管理部门组织研究,批准后方可施工。20.7防腐蚀设备的施厂、安装,均应制定规程,以保证施工质量和人身安全。凡需进行防腐的设备,由各车间部门填写任务书,将设备处理干净合格后方可交施工部门施工:竣工后由设备部、施工部门和使用单位共同验收。设备、管道、工业建筑物、构筑物可结合大检修进行防腐刷漆工作:设备、管道刷漆应按有关规定执行:检修时要尽可能不损坏防腐层:如防腐层受到损坏,必须经修复后方可投入使用。第二十一章工具的管理使用21.2采购工具时首先保证劳动保护用品的质量合格,保证操作工人和他人的安全。其次要保证劳动保护用品的实用性,杜绝不合格的劳动工具进入公司生产和使用领域。21.3工具的发放,根据各个工种的具体情况分别领取,维修车间常用工具按每人发放,生产车间以班组为单位发放,车间内没有分到个人或车间各班组的工具为公共工具。21.4因为工具容易对安全产生重大影响,不规定使用年限,损坏或严重影响到安全生产的,必须由使用者报车间主任,由车间主任批准,填写领料单申请更换,严禁继续使用原有的不安全的工具;属于人为造成损坏或丢失的,费用自负。21.5对于公共工具的管理,由各车间主任负责,要注意保证公共工具能够正常使用,使用时出现故障及时修理或更换,人为造成损坏或丢失的,由使用人负责,找不到使用人由车间主任赔偿。21.6所有工具审批权归各单位负责人,较贵重工具需经设备部门签定审批。21.7仓库人员对仓库内发放工具建立档案,对所领工具进行建卡归档管理。对所领工具及时进行登记,登记卡一式三份(仓库、使用人、设备部各1份)。由领用人在登记卡签名后,仓库保管员方可发放,领用人未签名,禁止发放工具。21.8对于工具的领取,除了严格的审批程序外,还必须采用交旧换新制度。维修新来人员或刚刚更换岗位的员工,公司对其工具进行配备;从来没有领取过,工作时又必须使用的工具,不采用以旧换新;原来已经有的工具,没有交回旧工具,不能领取新工具。工具管理使用人离开本岗位时,由仓库对所辖工具进行清点登记。如有丢失,费用自负。21.9所有工具任何人不得向公司外单位或个人出借,不得挪作他用,以免影响维修,生产。一经发现,严肃处理。如遇特殊情况由经理批准,并限期取回。公司不定时对工具进行检查,发现丢失,照价赔偿。21.10各车间没有发放、维修生产中又急需的工具,可从仓库借用,必须由借用人写出借条、签名,并写明归还日期,到期未用完,继续使用需告知仓库延期;到期不还视为丢失。归还后,由仓库人员对所借工具进行验收,发现人为损坏或丢失,由借用人照价赔偿,验收合格后方可归还借条。21.11由于工具的普遍性和管理的特殊性,对工具更换时,严禁用非自己使用,以及非公司原来所发放工具,交旧换新。由仓库及有关人员验收,一经发现,仓库人员有权拒绝发放新工具并及时上报经理,对仓库内,所缴旧工具妥善管理。若发现非公司所发放的旧工具或旧工具流失的,由仓库人员照价赔偿,坚决杜绝冒领、多领工具现象。对电工所用钢丝钳及螺丝刀等质量较好的可二次发放重新合理利用,二次发放工具,要在工具领用卡上注明。仓库人员对所缴旧工具要有记录,以备检查。第二十二章供排水管理制度22.1根据各车间供排水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相应的供排水专业管理机构和体制,明确各级职责,以加强供排水的管理。22.2建立健全供排水规章制度,制订供水与排水运行规程、供排水管网运行规程设备维护和检修工程、水质分析规程、供排水管理制度、安全技术规程等。22.3完善各种基础资料。供排水系统必须具备和完善以下基础资料:供、排水管网系统图,供排水设备安装施工竣工图(包括隐蔽工程记录、设计变更,材料代用等技术资料),水源水质分析和污水水质分析等资料。22.4加强供排水管理工作。22.4.1要做到供水有计划,用水有计划,消耗有定额,节水有措施,考核有奖惩。22.4.2要加强计量管理,外购水或自备水的一级计量水表配备率要达98%,车间用水二级计量仪表,主要用水岗位水表配备率要达100%,一般的要达到80%以上,工段或主要生产用水工序(单体设备)水表配备率要达到100%,一般要达到60%以上。所有计量仪表都必须按照周期检定期限进行检定,检测率均应达到100%。22.4.3冷却水应积极采用循坏冷却方式取代一次冷却,做到一水多用,重复使用,回收再用,不断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节约水资源。22.4.4冷却水应加强水质处理,推广使用水稳定技术,研究选择合适的水稳定药剂,做到定时定量投加药量,定期模拟监测结垢、腐蚀和杀菌灭藻的效果,以保护水冷却设备的正常运行,提高冷却效率。22.4.5凉水塔应定期维修,疏通调节布水设施,保持淋水密度均匀;凉水塔大修改造时,应选用降温效果好的塔型不断提高降温效果。22.4.6及时组织水平衡测试和热平衡测试,重点抓好主要水冷却设备和凉水塔的热平衡,分析存在问题,制订改进措施,不断提高热交换率。22.4.7各车间性质相抵触的污水(相遇反应产生有害物质)应分道排放,并应制订排放标准,生产车间应控制排放污水含量。污水处理部门应定时对车间排放污水和企业总排放口的污水取样分析,进行监督、指导。超标单位应采取措施进行预处理,达到标准后进行排放。考核实行达标奖励,超标罚款,不断改善环境。22.4.8定期对排放管道、暗沟或明沟的结垢、淤塞或腐蚀情况进行检查,并定期疏通修理,保持排水畅通。22.4.9凡基建,扩建和技术改造等工程项目需加用水量的使用单位均按章办理用水申请手续。22.4.10生产与生活用水不得联通,消防与生活用水必须单设管线。22.5、搞好安全运行,认真执行上级和本企业的安全规程法令等规定,做到停送水、增减水量必须通过车间办公室统一指挥,停水,送水和换备用泵,均应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并组织定期或季节性安全大检查,做好事故预防工作,以保证供排水系统安全运行。第二十三章供用汽管理制度23.1根据供汽系统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相应的供汽管理机构和体制,配备相应的专业人员,明确各级职责,加强供汽管理。23.2、建立和健全各种供用汽规章制度。供用汽管理,必须制订锅炉运行规程、供汽管网运行规程、水质处理工艺规程、设备维修规程、岗位操作说明书、安全技术规程和管理制度等。23.3、完善各种基础技术资料。供用汽管理必须具备和完善以下基础资料:供汽管网系统图、供汽管网施工竣工图、锅炉燃料质量分析资料、锅炉给水水质分析资料、烟气中含尘量及气体成分分析资料、供用汽设备及干管保温设计和施工原始资料、保温层表面温度和单位面积热损失的测试计算资料等。23.4供用汽管理工作23.4.1要做到供汽有计划,用汽有指标,消耗有定额,节汽有措施,考核有奖惩。23.4.2要加强锅炉节油、节水、节汽工作。做到经济合理运行,努力降低消耗和成本。23.4.3要加强计量管理,锅炉产汽一级计量仪表配备率要达到98%;车间用汽二级计量仪表,主要用汽岗位仪表配备率要达到100%,其它要达到80%以上;工段主要生产用汽工序或设备三级计量仪表配备率要达到100%,其它可达到60%以上。所有配备仪表都必须按照周期检定期限进行检定,检定率要达到100%。23.4.4要定期组织蒸汽锅炉和供用汽系统的热平衡测试分析工作,不断提高锅炉热效率。采用新型保温材料,做到保温层齐全完整,降低热损失,提高换热设备的效率,使供用汽设备和供用汽干管单位面积热损失达到国家标准,不断提高热能的利用率。23.4.5严格控制锅炉给水水质和排烟含尘及气体成分,从而保证达到处理工艺和环保排放标准。23.4.6定期组织节汽检查,对节汽有显著或严重违犯用汽规定的车间提出奖惩意见。23.4.7生产用汽与生活用汽必须分开计量.23.5安全运行。23.5.1停送蒸汽、增减汽量,必须在生产办公室调度下执行。23.5.2停送汽或倒换备用蒸汽管道时,应严格按操作顺序进行操作。23.5.3组织季节性安全检查,做好事故预防工作,保证安全运行。23.5.4严格执行《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及特种设备安全责任规定》、《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及特种设备事故处理规定》。第二十四章备品配件管理制度24.1基础管理根据本公司情况建立下列必要的管理制度和工作程序,如备品配件加工订货管理制度,备品配件质量检验制度,备件图纸修改审批制度以及备件管理工作程序等。24.2定额管理生产车间根据设备运转部件磨损、腐蚀规律,合理编制备品配件的消耗定额和储备定额并2—3年修改补充一次。新增设备的备品配件的消耗,储备定额也要在调整定额时补充进去。24.3计划管理及加工订货各车间按检修计划储备定额订出年、季、月备品配件需要计划(非定额备件同时需提供图纸和留有一定的加工周期),车间主任审查汇总,经平衡库存后,分自制,订货、外协,修旧等不同渠道申请解决。备品配件的加工订货要严格按合同法规执行,同时又要保证生产需要,防止积压。对己积压过剩的备品配件,应及时采取措施调剂处理。备品配件必须专用,一般不得组机。24.4生产车间管理生产车间应做好备品配件管理工作,防止只要备件,不管备件的现象。应根据情况在生产车间设立专职或兼职备件员,搞好备件管理和供应工作。24.5修旧利废在保证设备技术性能和满足需要的前提下,开展修旧利废,节约代用是—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建立修旧利废管理办法,切实抓好修复品的管理、使用,并严格控制修理质量。24.6仓库管理备件仓库公司统—管理,备件仓库要按照部颁—类库标准管理,仓库管理要科学化,备件收发要做到帐,卡、物、钱四对口。每月初统计出前一月的备件储备情况,由各车间汇总上报。自制或外购备件均应办理检验、入库手续,入库备件要符合质量要求,并有合格证。重要备件要重点管理,所有备件入库后采取防锈、防腐措施,对库存年久,无合格证的备件,经检验,鉴定后方可发出。24.7备件报废处理要结合工业普查和清仓查库工作认真清理整顿仓库的备件。对己淘汰设备的备件,质量低劣以及年久锈蚀严重的配件应认真处理。需要处理或报废的备件,须经技术鉴定报主管部门批准。24.8备件财务管理要加强备件的资金和财务管理,公司要建立备件明细帐册和严格备件订货合同及付款手续,合理使用流动资金,加快流动资金的周转速度。24.9标准化管理根据本公司的实际情况逐步在备件管理中运用现代化手段进行管理等。公司应结合推广设备综合管理开展备件管理标准化工作,尽量采用应用范围广的标准,减少备件储备品种,提高备件资金利用率。24.10备件计划与实施管理24.10.1各车间计划员要根据自己所分管的设备,认真编写备品备件储备定额,定额储备必须遵循“以耗定储”的原则,并要根据设备的使用情况,适当的增减其数量,每月清查仓库。24.10.2仓库日常劳保用品、小五金、标准紧固件等,技改安装用料、大中修停车前备件、材料计划,各单位应随时提报计划。24.10.3对于一些重要备件,各单位在提报计划进应注明其使用条件(如温度、压力、产地等)和使用时间,以便及时采购。否则,出现不符合要求备件,提报计划单位要负全部责任。对于维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