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学案海气相互作用_第1页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学案海气相互作用_第2页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学案海气相互作用_第3页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学案海气相互作用_第4页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学案海气相互作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地球上的水第四节海—气相互作用课程标准:通过图表等材料的分析,掌握海洋和大气相互作用的原理,理解物质和能量在地球表面各圈层间流动及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特征。说明区域地理要素的异常变化,通过海洋和大气的相互作用,对全球气候所产生的影响。学习目标:1.综合思维:通过相关的统计图表,了解海—气相互作用,理解海—气相互作用对全球水热平衡的影响。2.地理实践力:通过视频资料和图表资料,了解厄尔尼诺现象、拉尼娜现象,理解这两种现象对全球气候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基础梳理】一海—气相互作用与全球水热平衡1.影响海—气相互作用的因素2.海—气相互作用与水热交换(1)海—气之间的水分交换过程海洋通过蒸发作用,向大气提供水汽。海洋是大气中水汽的最主要来源。大气中的水汽在适当条件下凝结,并以降水的形式返回海洋,从而实现与海洋的水分交换。海洋的蒸发量与海水温度密切相关,一般来说,海水温度越高,蒸发量越大。因此,低纬度海区和有暖流流经的海区,海面蒸发旺盛,空气湿度大,降水也较丰富,海—气间的水分交换也较为活跃。如下图:(2)海—气间的热量交换海洋吸收了到达地表太阳辐射的大部分,并把其中85%的热量储存在海洋表层。海洋再通过潜热、长波辐射等方式把储存的太阳辐射能输送给大气。可以说,海洋是大气最主要的热量储存库。海洋向大气输送的热量受海洋表面水温的影响,水温高的海区,向大气输送的热量也多。如下图:(3)海洋对大气温度的调节作用由于热容量的影响,海洋对热能的反映表现为吸热较慢,增温较缓,放热较慢,降温也较缓。海洋对大气温度起着显著的调节作用。陆地对热能反映表现为吸热很快,增温也快,放热迅速,降温也迅速。陆地对大气温度的调节作用小。如下图:3.海—气相互作用与水热平衡基础表现水平衡热平衡大气环流与大洋环流下图为某科学考察队路线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1.若船只出发时,A处是夏季(1月),经过6个月后到达C处,此时C处可能发生的现象是()A.海洋向大气补充热量B.大气向海洋补充热量C.大气和海洋未发生任何联系D.此时C处为春季,海洋无法向大气补充热量2.图中①和②处相比,海—气相互作用更活跃的是()A.①处 B.②处C.①②处相等 D.无法判断二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1.正常年份与厄尔尼诺年份比较太平洋东部海区水温异常升高时,会导致鱼类死亡、大气环流异常、水旱灾害频发等连锁反应,这就是厄尔尼诺现象。厄尔尼诺现象引发的环境问题及其成因如下表所示:正常年份厄尔尼诺发生年份图示洋流秘鲁寒流和沿岸上升流作用强烈上升流减弱,温暖海水从赤道向南流动生物秘鲁寒流及上升流带来丰富的饵料,形成渔场该海区水温升高,营养物质减少,浮游生物和鱼类、鸟类死亡大气环流存在对流性环流,太平洋西岸气流上升,东岸气流下沉形成增强型对流,太平洋东部气流上升,西岸气流下沉,东岸下沉气流因水温升高而减弱天气气候西岸降水较多,东岸降水较少澳大利亚以及印度、非洲等地出现严重旱灾,太平洋东岸荒漠地带暴雨成灾2.“反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拉尼娜是指赤道附近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面温度持续异常偏冷的现象(与厄尔尼诺现象正好相反)。信风的存在使得大量暖水被吹送到赤道西太平洋地区,在赤道东太平洋地区暖水被刮走,主要靠海面以下的冷水进行补充,赤道东太平洋海温比西太平洋明显偏低。当信风加强时,赤道东太平洋深层海水上泛现象更加剧烈,导致海面温度异常偏低,使得气流在赤道太平洋东部下沉,而气流在西部的上升运动更为强烈,有利于信风加强,这进一步加剧赤道东太平洋冷水发展,引发所谓的拉尼娜现象。拉尼娜现象常与厄尔尼诺现象交替出现,但发生频率要比厄尔尼诺现象低。拉尼娜现象下图为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太平洋局部表层水温异常现象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当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图中甲点为4℃,对其含义理解正确的是()A.甲地海面水温比常年平均水温偏高4℃B.甲地海面水温比海底高4℃C.甲地海面水温比同纬度地区高4℃D.甲地海面水温为4℃2.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关于赤道附近A、B两地气流运动及降水的叙述正确的是()①A地降水增加,气候更加湿润②B地气候由干燥少雨变为多雨③A地上升气流较正常年份减弱④B地下沉气流较正常年份增强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拓展提升】读海—气相互作用模式图,完成1~3题。1.图中表示海—气相互作用中水分交换的是()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2.海洋是大气中水汽的主要来源,下列海域为大气提供的水汽最多的是()A.低纬 B.中纬C.高纬 D.北冰洋3.海洋是陆地降水的主要水汽来源,但从长远看,海洋水体总量变化不大,主要得益于过程()A.① B.②C.③ D.④全球水平衡是指通过全球水循环,平均每年从陆地和海洋蒸发的总水量等于每年降到地球表面的降水量,图中①、②、③分别表示各纬度多年平均气温及大陆、海洋水平衡曲线。读图,完成4~5题。4.关于水循环意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促进了水资源的更新B.塑造了地球表面形态C.促进了物质与能量的交换D.解决了水资源的污染问题5.有关海洋和大陆水平衡的叙述,正确的是()A.赤道附近降水和蒸发总量小B.中低纬地区海洋水汽输送量大C.副极地地区降水总量小于蒸发量D.副热带地区径流总量为最大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是两种相反的海—气相互作用的异常现象。据此回答6~7题。6.在厄尔尼诺年份,下列现象可能发生的是()A.秘鲁沿岸更加干旱B.秘鲁渔场渔获量增加C.印度尼西亚热带雨林地区易发生火灾D.澳大利亚东部暴雨成灾7.关于图中海—气相互作用的结果,叙述正确的是()A.表层海水运动方向决定着东南信风的强弱B.厄尔尼诺年份东太平洋海域海水异常降温C.拉尼娜年份西太平洋海域冷海水上泛增强D.厄尔尼诺年份洋流运动方向与拉尼娜年份相反沃克环流是指正常情况下发生在赤道附近太平洋洋面上的一种热力环流。若某些年份赤道太平洋东部(秘鲁附近)海水大范围持续异常变冷,海水表层温度比多年平均值低0.5℃以上,称为拉尼娜现象。读沃克环流示意图,回答8~9题。8.在沃克环流中()A.甲地为高压B.乙地为低压C.水平气流由乙地吹向甲地D.甲地垂直方向气流下沉9.当拉尼娜现象发生时,下列地区降水可能增加的是()①秘鲁沿海②我国南方③北美南部④印度尼西亚A.①② B.③④C.①③ D.②④下图为世界局部海区洋流分布示意图。据此回答10~11题。10.对图中实线所示洋流的主要形成原因的表述,正确的是()A.大洋东部海区海水减少造成B.本海区主要盛行信风所致C.大洋东部海区海水增多造成D.本海区主要盛行西风所致11.若某些年份,图示海洋的低纬度海区东部海水持续增温,则下列情况最可能出现的是()A.图中实线所示洋流势力增强B.低纬度海区东岸更加干燥C.美国东南沿海降水减少D.我国青藏高原气温上升二、非选择题12.下图为太平洋赤道附近海—气相互作用的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要求。(1)补绘图上赤道附近洋面上空的大气环流箭头,以表示正确的环流方向。(2)在大洋东部,如果赤道附近海水异常增温,温暖海水沿大洋东岸向南流,并迫使原寒流位置向西偏移,那么,图示大气环流强弱及赤道附近大洋两岸的降水量将如何变化?为什么?13.阅读太平洋地区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洋流是大规模流动的海洋水体,厄尔尼诺现象是热带海洋洋流与大气相互作用的产物,对地理环境产生巨大影响。(1)图中,从A地到B地的航线多选择沿较高纬度自西向东航行,而从B地到A地航线多选择沿较低纬度航行,简要分析两种航行路线的利弊。(2)在图中南太平洋海区标注箭头表示大洋环流,说明图中M洋流的名称。发生厄尔尼诺现象时,M洋流有何变化?简要说明变化的原因。(3)发生厄尔尼诺期间,秘鲁渔场渔业生产受到怎样的影响?并分析其原因。海气相互作用答案【基础梳理】【答案】1.A2.B【分析】1.6个月后为7月,是夏季,海洋温度高,海洋向大气补充热量。2.②处为赤道海域,海水获得的热量较多,海水温度更高;①处为南半球副热带海区,海水温度较②处低,热交换②处更活跃。【答案】1.A2.B【分析】1.该等值线为等水温异常值线,则正值代表水温比常年均值偏高,负值代表水温比常年均值偏低。当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图中甲点为4℃,代表甲地海面水温比常年平均水温偏高4℃。2.观察图中等值线可知,当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A点附近水温值偏低,B点附近水温值偏高。A地水温偏低,则气流上升减弱,则降水减少,气候变得干燥。B地水温偏高,则气流下沉减弱,甚至上升,气候由干燥少雨变为多雨。【巩固提升】【答案】1.C2.A3.B【分析】1.海—气间水分的交换,是通过蒸发、降水环节实现的。2.通过海水蒸发,不断向大气输送水汽,且海洋表层水温越高,蒸发量越大,向大气提供的水汽越多。3.水循环是实现海陆间水平衡的重要途径,其中的径流输送环节,是海洋水体总量变化不大的主要原因。【答案】4.D5.B【分析】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水循环促进了水体的更新,塑造了地球表面形态,促进了物质与能量的交换;水循环不能解决水资源的污染问题。根据材料可知,全球水平衡指降水量减去蒸发量。水平衡若为正值,说明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水平衡若为负值,说明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值越大,说明蒸发量或降水量越大。据图可以看出,赤道地区海洋、大陆水平衡均处于较高水平,说明其蒸发量和降水量大;中低纬地区海洋水平衡为负值,说明蒸发量远远大于降水量,而陆地水平衡为正值,说明蒸发量远远小于降水量,故水汽输送量大;副极地地区海洋、陆地水平衡均为正值,说明降水量大于蒸发量;图中无法体现副热带地区径流总量大小关系。【答案】6.C7.D【分析】6.在厄尔尼诺年份,东太平洋海水异常增温,可能发生的是秘鲁沿岸降水增加、气候湿润。水温升高,上升流减弱,秘鲁渔场渔获量减少。印度尼西亚热带雨林地区降水减少,气候干旱,易发生火灾。澳大利亚东部出现旱灾。7.东南信风的强弱决定着表层海水运动方向和速度。厄尔尼诺年份东太平洋海域海水异常增温。拉尼娜年份东太平洋海域冷海水上泛增强。厄尔尼诺年份洋流运动方向与拉尼娜年份相反。【答案】8.C9.D【分析】8.由材料和图可知,甲地等压面向下凹为低压;乙地等压面向上凸为高压。所以水平气流由乙地吹向甲地。9.拉尼娜现象发生时,甲地气温异常升高,上升气流增强,所以甲地附近的区域降水可能增加,如我国南方和印度尼西亚。【答案】10.D11.C【分析】10.盛行风是形成洋流的主要动力,图中实线所示洋流为北大西洋暖流,地处西风带。北大西洋暖流为风海流,不是补偿流。11.若某些年份,图示海洋的低纬度海区东部海水持续增温,北赤道暖流势力减弱,那么墨西哥湾暖流与北大西洋暖流的势力都会减弱;受低纬度海区东部海水持续增温的影响,空气受热上升变得湿润;由于墨西哥湾暖流减弱,输送到美国东南部的热量会减少,所以美国东南部沿海的水温会较常年偏低,气流下沉,降水减少;图示为北大西洋海域,对我国气温变化无影响。二、非选择题12、【答案】(1)箭头指向呈顺时针方向。(2)大气环流会减弱(或大气环流变得不稳定),因为其下垫面(洋面)东西部的热力差异减小(或产生变化)。大洋西岸降水量会明显减少,因为这里的上升气流减弱,对流雨随之减少;大洋东岸降水量会明显增多,因为沿岸暖流的增湿作用以及这里的下沉气流减弱、上升气流增强。【分析】(1)读图可知,图中海域西侧的暖水多,说明温度高,大气以上升气流为主;东侧冷水分布多,说明温度低,垂直大气以下沉运动为主。因此该大气环流圈为顺时针方向。(2)在大洋东部,如果赤道附近海水异常增温,温暖海水沿大洋东岸向南流,并迫使原寒流位置向西偏移,说明东岸的温度升高,上升气流会增加,同时还有暖流的增湿作用,降水量会明显增多。而西岸相对上升气流减弱,对流雨随之减少。【答案】(1)A地到B地的航线沿较高纬度航行。利:顺北太平洋暖流航行,速度较快,航程较短。弊:风浪较大,冬季多大雾,不利航行。B地到A地航线多选择沿较低纬度航行。利:顺着洋流(加利福尼亚寒流、北赤道暖流和日本暖流)航行,速度较快。弊:航程相对较长。(2)逆时针方向。南赤道暖流。M洋流将减弱。原因:发生厄尔尼诺现象时,由于东南信风减弱,导致太平洋南赤道暖流减弱。(3)渔业减产。东南信风减弱,使该海域冷海水上泛减少,营养物质减少,浮游生物减少,鱼类饵料减少。【分析】(1)据洋流的分布规律可知,北半球中低纬度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A地到B地的航线沿较高纬度航行,是沿着北太平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