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西省孝义中学新高考历史全真模拟密押卷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图为经济学家刘逖对清代人均GDP的详细测算,测算结果显示:“有清一代,人均收入也在其经济恢复后即开始下降,并在乾隆盛世时一度跌至最低点。”对此合理解释是A.封建经济持续衰落B.自然灾害的频发C.封建赋税盘剥沉重D.人口爆炸式增长2.张之洞在《劝学篇》中指出,“若强中御外之策,惟有以忠义为号召,合天下心,以朝廷威灵,合九州之力,乃天经地义之道,古今中外不易之理”。对此理解正确的是,他A.轻视人民群众的作用B.固守中体西用的传统理念C.重视国家资源的整合D.未能直面西方文明的冲击3.下列有关近代中国交通的现象,体现出社会进步的是()A.“男女杂处,不以为嫌”B.“如果华人马车从后面赶超洋人马车,即以违法处理”C.“拉人力车的讨厌马车、汽车,赶马车的又讨厌汽车”D.“华人之坐马车,大率无事之人居多,故马车若专为游观而发”4.1909年,各省进行了第一届咨议局议员的正式选举,当选的议长、副议长共63人,其身份见下表此表反映出A.科举制推动了中国近代政治民主进程B.辛亥革命存在着对封建势力的妥协性C.传统士人在社会上仍然有较大影响力D.传统士人彻底实现了自身角色的转换5.近年在德国汉堡发现了一本1691年出版的《论语》英译本,该书的前言说:“这位哲学家的道德是无限辉煌的。”这位哲学家的思想核心是A.“仁” B.“仁政” C.“法治” D.“无为而治”6.《辛丑条约》规定,天津二十公里范围内,不准驻有中国军队。1902年,袁世凯仿照西法创设保定警务局,后接管天津地方治安。1905,清廷设立巡警部,统管全国警察事务。材料反映晚清A.中央集权空前加强 B.努力转变治理方式C.军阀统治逐步建立 D.坚决维护国家主权7.1971年7月9日至11日,周恩来同基辛格进行了会谈。基辛格表示:(1)承认台湾属于中国。(2)美国不再与中国为敌,不再孤立中国,在联合国内将支持恢复中国的席位,但不支持驱逐蒋介石集团的代表……7月16日,双方发表了会谈公告。这一公告的发表A.推动了印度支那问题的顺利解决 B.使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C.表明美国欲谋求中美关系正常化 D.标志美国孤立中国外交政策的破产8.列宁说“俄国的商业是千百小农与大工业唯一可能的经济联系”,为此他推行了A.新经济政策 B.农业集体化 C.社会主义工业化 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9.与法德等欧陆国家相比,美国在现代化启动时期最突出的优势是A.自然资源丰富 B.没有封建传统束缚C.外来移民数量庞大 D.发明众多科技领先10.1904年,留美学生张继业在参观了圣路易斯博览会之后写道:“他国入赛之品,皆实业学问……房屋之设,皆是全球著名之大制造场、商业场、大学校、议院、政务院等类。以视上列我国赛品质丑,奚啻天壤”这反映出近代的世界博览会A.带动了崇洋媚外风气 B.是列强扩大侵略的工具C.具有经济外交的功能 D.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11.20世纪30年代前后,美苏两国分别进行了经济政策的重大调整。二者的相似之处是A.面临内忧外患困难形势B.推动本国实现了工业化C.改善了人民的生活水平D.影响世界经济发展模式12.表为中美贸易的相关资料。关于资料的解读,正确的是A.中美对抗造成1972年以前两国没有贸易往来B.中美建交促成1975年中美贸易额的急速攀升C.中国大量引进美国资金造成了1980年中美贸易出现巨大逆差D.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推动了1985年对美出口的快速增长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13.(32分)“领先的欧洲”1763年至1914年这一时期是欧洲直接或间接地成为全球主人的时期,在世界历史上具有突出地位。1914年以来的几十年中,西欧一面在衰落一面又在获得成功。正是这些成功,逐渐削弱了1914年以前似乎不可侵犯的世界霸权。——摘自《全球通史》问题:(1)1763年至1914年,欧洲是怎样直接或间接地成为全球主人的?(2)1914年以来几十年中,导致西欧衰落的主要因素有哪些?(3)为什么说“正是这些成功,逐渐削弱了西欧在1914年前的世界霸权”?14.(20分)“上帝的脚盆”地中海宛如一个水槽镶嵌在亚、欧、非三大洲之间,有人戏称它为“上帝遗忘在人间的脚盆”,她浸润过许多古老的文明。地中海的地理意义在于它将欧洲和非洲分隔开来;就文明的传承而言,古代地中海区域的文明奠定了近代西方文明的基础。问题:(1)地中海“浸润”过哪些古老的文明?(2)造成地中海区域早期文明呈现不同特色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古代地中海文明在哪些方面“奠定了近代西方文明的基础”?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D【解析】
在康雍乾时期,国家政局稳定,“滋生人丁,永不加赋”“更名田”“摊丁入亩”等政策的颁行,清代人口从五千万左右爆增至四个亿,人口爆增的同时生产力并未有大的提升,人均GDP下降,故D项正确。封建经济并未衰落,甚至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故A项错误。自然灾害在古代发生频率是比较平衡,对历朝历代的影响差不多,不能作为清代人均GDP下降的原因,故B项错误。人均GDP未涉及赋税,故C项错误。所以选D。2、C【解析】
由材料“惟有以忠义为号召,合天下心,以朝廷威灵,合九州之力”可以得出,其旨在强调要重视国家资源的整合,故C正确;材料没有涉及人民群众的信息,故A不正确;材料没有涉及中体西用的理念,故B不正确;材料所述即是对西方冲击的回应,故D不正确。3、A【解析】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近代以来交通工具的变迁相关知识的把握。根据题干材料可知A正确,它说明了人们开始改变了传统的观念,男女混杂,同乘一车。而B说明了列强在华的特权,与题无关。C说明的是人们对新事物的排斥,不正确。D说明的是中国仍多数人乘坐马车,可排除。综上,本题选A.考点: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近代以来交通工具的进步·公路与汽车4、C【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可知,清末各地选举,传统文人占据了绝大部分,反映了他们在社会上影响力较大,C项符合题意;材料中的时间为1909年,这时科举制已经废除,排除A项;当时辛亥革命还没有爆发,排除B项;“彻底”一说过于绝对,排除D项。故选C。5、A【解析】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集。故“这位哲学家”指孔子,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故A符合题意;B是孟子的观点,C是法家学派的观点,D是道家学派的观点,故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6、B【解析】
20世纪初,从创设保定警务局到清廷设立巡警部,统管全国警察事务,说明清政府正努力调整地方治理方式,转变治安管理模式,B项正确;由保定警务局管理地方治安到巡警部的建立,不能体现中央集权,A项错误;近代军阀统治是在辛亥革命以后建立起来的,C项错误;《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通过“清政”建立起统管全国警察事务的治安管理体系,不能体现坚决维护国家主权的立场,D项错误。7、C【解析】
这一公报是1971年发表的,宣布尼克松将访问中国,以谋求两国关系正常化,故答案为C项;推动印度支那问题的顺利解决是日内瓦会议,排除A项;使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1971年第26届联大,排除B项;新中国建立后美国长期以来实行孤立中国的政策,这一政策破产的标志是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排除D项。8、A【解析】
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可知,列宁肯定了商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基于此,列宁开始推行新经济政策,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促进经济的恢复、发展,因此A选项正确。农业集体化和社会主义工业化都是斯大林时期的推行的,不是列宁推行的政策,B、C选项错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排斥商品货币关系,与材料信息不符,D选项错误。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9、B【解析】
美国是通过摆脱英国殖民统治建立的国家,没有封建传统的束缚,选项B正确;自然资源、移民数量以及科技均不是美国的突出优势,选项A、C、D排除。10、C【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1904年圣路易斯博览会上我国赛品与其他国家展品的对比,体现了我国和西方国家在经济上的差距,C符合题意;A、B、D与材料无关,排除。11、D【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苏联调整后推行的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此后这一经济发展模式得到进一步的推广;美国则是实施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国家开创国家干预经济模式,使资本主义社会进入国家干预经济的时代,这两者都影响了世界经济发展的模式,故D项正确。A项,美苏两国的经济调整更多是依据国内经济形势和状况的调整,并不是内忧外患的困难形势,排除。B项,罗斯福新政旨在使美国渡过经济危机,而非完成工业化,排除。C项,罗斯福新政推行国家福利,一定程度改善了人民生活;而苏联推行的“斯大林模式”过分注重重工业,忽视农业和轻工业发展,这导致消费品生产不足,人民生活水平较低,故排除。12、D【解析】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邦交正常化·中美关系正常化。【详解】试题分析:题目涉及到1972——1985年中美之间的贸易,A项1972年以前中国两国没有贸易往来说法错误;中美建交是在1979年因而B错误;1980年中国刚改革开放大量引进美国资金是错误的,排除C项。根据图示内容可知,1980年开始,中美贸易额迅速增长,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应该与1979年中美建立外交关系有关,故正确的选项为D。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13、(1)经济上:以工业化为核心的现代化进程(或工业革命)率先在欧洲启动,以优势的经济和技术领先世界;政治上:欧洲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确立资本主义制度,领先世界;文化上:启蒙运动发端并兴盛于欧洲,对欧美国家的资产阶级革命产生了深远影响;对外关系:欧洲通过殖民扩张,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确立殖民霸主的地位。(2)两次世界大战,主要以欧洲为战场,导致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元气大伤;一战后,美日崛起,并参与到瓜分世界的竞争中,也严重削弱了西欧;二战后欧洲的分裂和两大阵营对抗,也影响了欧洲的地位;殖民体系的瓦解和民族解放运动也进一步削弱了欧洲的影响。(3)随着欧洲发展和扩张,一些落后国家和民族,逐渐采纳西欧文明成果来对抗西欧,逐渐削弱了西欧的世界霸权。【解析】
(1)可从经济上工业革命以优势的经济和技术领先世界,政治上确立资本主义制度,文化上启蒙运动发端并兴盛于欧洲,对外关系上欧洲通过殖民扩张确立殖民霸主地位等角度分析回答。(2)结合所学,可从两次世界大战导致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元气大伤,美日崛起严重削弱了西欧,二战后欧洲的分裂和两大阵营对抗,殖民体系的瓦解和民族解放运动等分析总结。(3)可从落后国家和民族利用西欧文明成果来对抗西欧分析。14、(1)文明:古代希腊文明(或爱琴文明)、古代罗马文明,迈锡尼文明、古代埃及文明、犹太教文明、腓尼基文明、波斯文明、两河文明等)(说明:希腊、罗马文明是核心知识,其它任一)(2)原因:主要与其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地形、气候)有关,古代希腊和罗马位置濒临海洋,陆地狭小;古代埃及位于地中海之南、尼罗河河谷地带和三角洲,雨水充沛,土壤肥沃。(说明,若从地理环境——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文明特征表述,也可给分)(3)古希腊文明:民主政治,人文精神(文史哲艺)等;古罗马文明:罗马法治精神与制度,城市建设,文化传统与价值观念等(任二);基督教文明:契约精神、平等意识、博爱思想等;或回答西欧中世纪成就:西欧中世纪城市建设(复兴与自治)、基督教与大学所创建的契约、自由与平等思想与制度(说明:本题赋分,可从不同层面或把握。空间,概述希腊、罗马;时序:希腊、罗马、中世纪;按照不同视角:政治、法律、思想、文化;但是一定要论述如何奠定近代西方文明基础)【解析】
(1)文明:根据所学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气象、水文仪器及装置项目安全风险评价报告
- 复方芩兰口服液项目风险评估报告
- 苏州科技大学《建筑安装工程概预算》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福建医科大学《能源动力》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商洛学院《建筑装饰材料与工程概预算》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广西农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SPSS软件运用》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云南商务职业学院《药事法规》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四川省成都市双流棠湖中学2025届高三(二模)生物试题试卷含解析
- 郯城县2025届小升初总复习数学测试卷含解析
- 浙江省衢州市江山市2025届五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
- 肝脏结核CT表现课件
- 设备周期保养检修记录表
- 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CCSMHS)
- 专利法全套ppt课件(完整版)
- GB∕T 3639-2021 冷拔或冷轧精密无缝钢管
- 西师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 总复习 教案
- 色谱、质谱、联用
- 独生子女父母退休一次性奖励审批1
- 铝合金窗陕西银杉节能门窗有限责任公司铝合金制作及安装工艺流程图
-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图形旋转》练习题
- 烧结普通砖、多孔砖回弹计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