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增加了一个新的核心概念——量感,这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关键能力之一。这一概念的提出不仅细化了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方向,也能够让他们尝试在生活及学习中运用“量”的知识及态度去看待问题并解决问题,获得更为丰富的生活运用技能,提升综合素养。所以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专注学生量感的培养,设计多元化的活动,让学生对“量”产生一种真实的感受和体验,最终助力量感的生成。基于此,本文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量感的培养路径进行了探究和分析。量感指的是对事物的可测量属性及大小关系的直观感知,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关键能力之一,能够让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尝试以更直观、形象的方式加以落实,实现对数学知识的深入理解。在这一过程中,量感是属于高阶思维的产物,能够助力学生的深度学习,丰富学生的活动及体验,让学生加深对知识内容的整体性感知。所以在实施课程教学时,教师应该专注学生量感的培育,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完善学生的知识框架结构,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能力,达成综合发展。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量感的培养价值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培养学生的量感,能够促进其思维能力及逻辑能力的综合性发展,而这也是达成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有效途径。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加强学生量感的培养,不仅能够让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得到锻炼,也能够提升学生的思维及理解能力,让学生对自身所学习的知识内容产生更深刻的理解和认知。学生在具备量感之后,预估能力得到大幅提升,学会合理地利用计量单位准确无误地对物体的量进行判断,以此彰显预估能力给生活带来的重要价值。而学生在提升量感的过程中,能够促进自身对空间概念及时间概念的认识,更好地理解这个世界,能够利用量感去解决一系列的生活问题,保证各方面的能力得到切实提升。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量感有着极大的教育价值,不仅能够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内容的理解,而且能够达成学生综合能力及素养的发展,帮助学生获得对知识内容的全方位感知,进一步提升知识学习效能,达成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量感的培养路径(一)从对“量”的认知着手实践生活化教学小学数学教师在培养学生量感的过程中,应该专注学生对“量”的初步认识。尝试采取生活化的教学手段及模式,让学生联系自身的生活经验实现对“量”的初步感悟,获得更具象化的感知和体会。所以教师应该注重场景教学的生活化创设,将复杂的教学情境与现实生活进行有机融合,启发学生展开深入思考,让学生主动利用身边的工具进行测量,以获得生活化的认知,锻炼他们的量感。以青岛版小学数学课本为例,教师在教学《动物趣闻——克、千克、吨的认识》时,很多学生对1克和1千克的抽象定义并没有较为具体明确的概念。要想让学生真正地掌握质量的概念,教师就应该尝试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立足于生活实践经验,帮助学生获得对单位量的具象认知。比如,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个超市购物的情境:在超市购买鸡蛋时,同一种价格的20个鸡蛋肯定比10个鸡蛋所需付的金额更多,因为20个鸡蛋的重量更重。随后,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鸡蛋来对比其他物品,如超市里的饮料、肥皂、薯片等,让学生立足于自身的生活经验,思考这些物品哪些可以用“克”作为计量单位,哪些可以用“千克”作为计量单位。当学生立足于自身的生活经验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后,教师就可以假设一个鸡蛋为50克,让学生估量这些物品相应的重量。以此为基准点,能够实现学生对相关物体“量”的估量,帮助学生在生活化的体验中形成量感,以带动学生完成学习目标。(二)从对“量”的计量着手实现探究式教学1.课前自主预习,梳理知识体系。教师在培养学生量感的过程中,应该专注学生对量的计量,以此为基准点,实现探究式学习。所以在课前自主预习环节,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自主实践,建立起量化的概念。尝试通过对相关知识内容的梳理来建立相应的量化体系,这样就能够让学生在课前具备较为丰富的知识基础。而后在学习实践中更好地展开“计量”学习,引领学生获得更为丰富的知识学习体验。以青岛版小学数学教材为例,教师在教学《走进天文馆——年、月、日》之前,应该引导学生自主预习,让他们在实践探究中梳理相关的知识体系。对此,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相应的课前预习探究任务。首先,让学生尝试立足于自身的生活及知识经验,梳理出时间的概念。对此,学生会根据自己在所学的与“时、分、秒”相关的知识内容,尝试勾连出与“时间”相关的知识体系。比如一年有12个月,一个月有30天,一天有24个小时,1小时有60分,一分有60秒等。这样学生就完成了有关时间体系的建构。其次,教师可以让学生立足于自己所建构的“时间”计量单位,尝试结合日历去理解现实生活中与“年、月、日”相关的实际案例。比如牛奶的保质期在几月几号到期?还有多少年会到下一个闰年?教师借助这种比较具有实际探究意味的方式引导学生展开对“年、月、日”相关知识体系的有效梳理及建构,让学生在实践探究中初步感受年、月、日的计量方式,而后达成有关“时间”的量感培育,有效贯彻落实了预期的教学目标。2.课堂自主实践,科学验证量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自主实践及自主探索,让他们充分彰显自身的个性特色,科学验证量感,获得对“计量”的具象认知,最终深化学生的思维,强化学生的感知效力,让学生有更丰富的计量学习实践体验,达成量感的培育。以青岛版小学数学教材为例,在教学《完美的图形——圆》时,在引导学生探究圆形的面积过程中,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尝试以多种方式去探索圆形的面积。比如,借助“圆内接多边形”的方式延伸学生的思考,让学生尝试采取“三角形逼近法”“正方形网格逼近法”及“增添法”来分析圆形的面积。学生在展开这一系列操作的过程中,会观察到正多边形的边数越多,面积就会无限接近圆形的面积,以此渗透落实“极限思想”。在此基础上,学生思考并动手操作分割圆形,尝试得出有关圆形面积计算的猜想。随后,教师再串联新旧知识,让学生将分割出来的圆形拼凑成自己熟悉的图形,如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等。以此为基准点,学生便能形成对圆面积计算公式的具象感知,而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公式的推导,以及相关知识体系的建构。这样一来,学生便能直观地感受到“转化”思想,并从中体会到严谨的测量方式,科学验证了“量感”,最终达成了学生量感的培育。3.课后布置作业,强化量感练习。量感的形成是一项长期的工程,所以教师同样不能忽视学生的课后练习,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为学生设计相关的课后练习作业,巩固并内化学生所学的知识内容,并以此为基准点,强化学生的量感练习,让学生不断积累“量”,获得更深层次的感悟及反思。这样便能促进学生对“量”的具象认知,最终引领他们实现更高质量的实践,强化量感。以青岛版小学数学教材为例,教师在教学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知识之后,学生了解了体积的概念,懂得使用体积公式去完成相关体积题目的解答。对此,教师就可以立足于学生的知识学习,设计课后探究作业。比如,让学生在家中寻找不同的立体图形(以长方体和正方体为主),采取两种及以上的方式来测量这一物体的体积。这一作业要通过文档的形式上交。学生要借助图片或视频展现自己测量的物体,并记录物体的长、宽、高数据,展示自己计算的结果。这是所有学生都会使用到的一种计算方法。在测量其他物体时,学生使用的方式是不同的。有的学生模仿“曹冲称象”的模式,选取可以精确重量的物品,如盐、水等,也有的学生直接用称重器来测量。学生使用不同的方式完成测量,不仅能够拓展自身的计量思维,也能够更好地理解“计量”方式的选择,加深感悟与体会。学生在自己比较擅长使用的计量方式中形成量感,最终达成量感培育目标。(三)从对量感的培育着手实践多维反思1.以可视化手段实现多感官体验。小学数学教师在培养学生量感的过程中,应该尝试采取可视化手段来实现学生的多感官体验。学生量感的培养需要依托逻辑体系的建构,这样才能让他们吸收并内化抽象的知识及概念。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尝试调动学生的多重感官,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设计相应的可视化观察平台,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及触觉,实现多方联动,以促进学生大脑的思考,让学生在这样一系列的学习实践及探究活动中提炼对量的抽象化感知,最终带领学生实现更有意义的实践探索。以青岛版小学数学教材为例,教师在教学《智慧广场——鸡兔同笼》时,由于学生对数量的概念认知不清,很可能在计算过程中无法清晰地认识到鸡和兔子的头和脚的数量,这样就无法展开更具有针对性的计算。所以在实施课程教学时,教师就可以调动学生的多重感官,借助多媒体展示鸡和兔子的图片,而后通过动画分解的方式,展现这两种动物头和脚、脚和脚之间的数量差。以此为基准点,摸索出与之相关的数量关系。这样就能够让学生的解题思维更丰富,解题方向更明朗,帮助学生展开丰富的感知和体会,促使学生尝试以更为科学的计量方式展开解题实践,让他们对数字的量化更敏感,能够从数量关系着手去建立起与之对应的数学逻辑,丰富学生的多种感官体验,最终达成学生量感的培育。2.借助跨学科融合延展量化思维。小学数学教师在培养学生量感的过程中,还应该实现跨学科的融合,借助跨学科融合来延展学生的量化思维,丰富学生的感知和体会。小学阶段学科之间有着较强的联系,能够对学生量感的培养起到促进作用。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将量感的培育教学与其他学科的学习进行有机融合,尝试让学生以更多元且广阔的视角去理解数学的量感,丰富量化思维,而后以更积极主动的学习心态展开实践探究,丰富学生的感知。以青岛版小学数学教材为例,教师在教学《庆元旦——时、分、秒的认识》时,其中就涉及学生对时间的认知。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实现数学学科与语文学科的有机融合,引入《诗经》中的“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让学生尝试从数学的视角去解析语文古诗词的内涵。对此,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一天是多长、三年又是多长。借助这样的问题,能够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悟,形成对时间的理性思考。在此基础上,教师再让学生分析为什么诗人会将完全不一样的时间维度等同起来,以此为基础,便能让学生尝试从感性的视角去理解语文中对时间的夸张表示手法。借助这样一个过程,学生能够获得对时间的具象化感知,不仅能够从客观的角度去判断时间的长短,也能够从感性的角度认识到人们对时间的自主化定义。所以为了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就需要有统一的时间计量单位,也就是时、分、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会计专业实习日记集合7篇
- 书本《背影》读后感
- DB12T 444.1-2011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清洗消毒操作规程 第1部分:清洗
- 人生大事观后感范文
- 个人打印收入证明(6篇)
- 高等数学教程 上册 第4版 测试题及答案 -测试一-答案
- 黔西南州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 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测试模拟试卷(三)(1-4单元)
- 二年级数学计算题专项练习集锦
- 继承工龄用工协议书(2篇)
- 甲骨文专题课品课件
- 中草药高效栽培技术课件
- 干、湿空气密度的计算
- 建筑项目坍塌事故危险因素表
-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英文版)
- 消防单位基本概况
- 煤矿避难硐室建设标准
- 幼儿园绘本故事:《七彩下雨天》 课件
- 北京大学简介介绍PPT模板
- 【政治教学课件】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通用)
- 《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解读-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