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常谈知识点总结_第1页
经典常谈知识点总结_第2页
经典常谈知识点总结_第3页
经典常谈知识点总结_第4页
经典常谈知识点总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名著概览《经典常谈》内容速读1《〈说文解字〉第一》秦以前:战国末期,由于文字统一的需要,进而出现了仓颉造字的传说。秦以后:始皇时,文字统一为小篆,又形成隶书;汉末时,隶书由椭圆变为扁方,称作“汉隶”;魏晋之际,隶书变为“正书”;晋至唐朝,又称为“隶书”,称“汉隶”为“八分书”;晋代正书简化形成“行书”,晋代也称为“楷书”,宋代又改称为“真书”。2《〈周易〉第二》战国末期道家、阴阳学说盛行,儒家借卦爻辞发扬儒家哲学,留存下来的便是《易传》;此外还有《文言》《系辞》两传;到了汉代,又新发现了《说卦》《序卦》《杂卦》三种传,后称为《逸易》。3《〈尚书〉第三》《尚书》包括虞、夏、商、周四代,大部分是号令,就是向大众宣布的话,小部分是君臣相告的话。也有记事的,大都是战国末年人制作。4《〈诗经〉第四》春秋时通行赋诗;孔子时代,用《诗》讨论做学问做人的道理;孔子以后,“《诗》三百”成为儒家的“六经”之一。5《三礼第五》汉代学者所传习的有三种经和无数的“记”,三种经是《仪礼》《礼古经》《周礼》;“记”是儒家杂述礼制、礼制变迁的历史,或礼述之作。汉代的“记”很多,流传到现在的只有三十八篇《大戴记》和四十九篇《小戴记》。6《〈春秋〉三传第六(〈国语〉附)》三传为《左传》《公羊传》《穀梁传》,三传特别注重《春秋》的劝惩作用。三传解释经文时,常常不顾上下文穿凿附会起来;三传之中,公羊穀梁均以解经为主,左氏却以叙事为主,参考群籍,详述史事。7《四书第七》《四书》按照普通的顺序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是《易》《书》《诗》《礼》《春秋》。《礼记》里的《大学》,本是一篇东西,朱子给分成经一章,传十章,传是解释经的。《中庸》是孔门传授心法的书,是子思记下来传给孟子的。书中所述的人生哲理,意味深长。《论语》是孔子弟子们记的,能够让读者学习许多做学问做人的道理:如“君子”“仁”“忠恕”,如“时习”“阙疑”“好古”“隅反”“择善”“困学”等,都是可以终身应用的。《孟子》据说是孟子本人和弟子公孙丑、万章等共同编定的。8《〈战国策〉第八》战国时期诸国关系紧张,战争随时可起,担负外交的策士开始受到重用。当时各国所重的是威势,策士所说原不外战争和诈谋;但要因人因地进言,广博的知识和微妙的机智都是不可少的。汉代刘向在汉初著名说客蒯通整理和润饰的基础上,把这些策士的说辞,编成了《战国策》。9《〈史记〉〈汉书〉第九》司马迁早年漫游各地,了解风俗,采集传闻。他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汉人称为《太史公书》。《史记》体例有五:十二本纪,记帝王政迹,是编年的;十表,以分年略记世代为主;八书,记典章制度的沿革;三十世家,记侯国世代存亡;七十列传,类记各方面人物。《史记》以后,续作很多,但不是偏私,就是鄙俗;班彪加以整理补充,著了六十五篇《后传》。10《诸子第十》春秋末年,周王室衰弱,礼崩乐坏,在这个大变动当中,一些才智之士“持之有故,言之成理”。这便是诸子之学,大部分可以称为“哲学”。诸子都出于职业的“士”。“士”本是封建制度里贵族的末一级,但到了春秋战国之际,“士”成了有才能的人的通称。11《辞赋第十一》屈原是我国历史里永被纪念的一个人。《楚辞》中《离骚》和《九章》的各篇都是屈原放逐时所作。荀子的《赋篇》最早称“赋”。《赋篇》安排客主,问答成篇,开后来赋家的风气。《汉书·艺文志·诗赋略》分赋为四类。东汉后班固作《两都赋》,张衡仿作《二京赋》,晋左思作《三都赋》。12《诗第十二》汉武帝立乐府,采集代、赵、秦、楚的歌谣和乐谱,以备传习唱奏。汉末,一般文体都走向整炼一路;晋代诗逐渐排偶化、典故化,玄言诗兴盛;唐代谐调发展,成立了律诗绝句;宋初的诗专学李商隐,末流只知道典故对偶;南宋的三大诗家都是从江西派变化出来的。13《文第十三》春秋时期列国交际频繁,外交言语关系国体和国家的利害更大,也称为“辞”;战国时代,游说之风大盛;孔子开了私人讲学之风,从此便有了私家著作;记事文也伴随着议论文的发展有了长足的进步;汉武帝时期盛行辞赋;梁昭明太子在《文选》中第一次提出“文”的标准;后出现佛典和义疏两种新文体;欧阳修和苏轼以后,古文成了正宗;宋代出现了“话本”;明清八股文盛行。原创好题检测1.《经典常谈》是

撰写的一部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的著作,其中介绍了汉字的由来,让我们知道

造字的传说。介绍了古代的字典,即许慎的《

》,这是一部划时代的字书。在阅读《经典常谈》时建议采用

的阅读方法,对历史方面感兴趣的同学,可以阅读《〈战国策〉第八》《〈史记〉〈汉书〉第九》等。最早的歌谣分为徒歌和

歌,前者是

唱,后者是随着

唱。儒家称道的“礼”,包括政治制度、

等等。“战国”的名称最初出自刘向的《

》,这部书除文辞之胜外,所记的事上接

,下至楚汉兴起202年的历史。下面对《经典常谈》中相关内容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全书包括《说文解字》《周易》《尚书》《诗经》等经史子集共十三部分内容,详细介绍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与历史脉络,是介绍传统文化的典范之作。在古代,“诗言志”中的“志”总是关联着政治或者教化作用,人们用这样的观点去解读作品,如孔子评价《关雎》是“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乐”在古代与“礼”并称,二者各自独立,具有教化作用。“乐”包括歌和舞,它教人平心静气,互相和爱,这样自然没有贪欲、捣乱、欺诈等事情。战国七雄中“秦”最强大,它与六国对峙中,有人主张六国联合抗秦,叫作“合纵”,有的主张六国联合起来亲秦,张仪便是属于连横派。7.有人建议阅读《经典常谈》时,可以选择《〈诗经〉第四》《辞赋第十一》《诗第十二》进行组合阅读,这样能够完整了解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过程及其成果。你是否同意这一建议?结合名著阅读方法,说说你的看法。(5分)参考答案:1.朱自清

仓颉

说文解字2.选择性阅读3.乐

随口

乐器4.宗教仪式

社会风俗习惯5.战国策

春秋6.(3分)C

【解析】通过《三礼第五》中的“从来礼乐并称,但乐实在是礼的一部分;乐附属于礼,用来补助仪文的不足”可知,C项中“‘乐’在古代与‘礼’并称,二者各自独立,具有教化作用”表述有误。7.(5分)同意。这种阅读方法属于选择性阅读,读整本书,特别是读《经典常谈》这种内容涉及面较广的作品时,可以选择自已最感兴趣的部分作为切入点。《〈诗经〉第四》专门介绍中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它是中国诗歌现实主义的源头;《辞赋第十一》介绍屈原的《楚辞》及辞赋的发展过程,屈原的《楚辞》是中国诗歌浪漫主义的源头;《诗第十二》从汉乐府诗开始至宋代诗歌,介绍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脉络,同时也介绍楚辞对后代诗歌的影响等。将这三篇组合阅读,可以让我们对中国古代诗歌有一个完整的了解。《经典常谈》名著导读检测卷(满分:80分时间:60分钟)一、填空题(19分)1.运用你积累的知识,完成填空。(14分)(1)《经典常谈》是________撰写的一部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的著作,其中介绍了汉字的由来,让我们知道_______造字的传说。介绍了古代的字典,即许慎的《》,这是一部划时代的字书。(2)《经典常谈》共十三篇,各篇的顺序按照传统的排列的。《史记》《汉书》属于“史”,《周易》《尚书》属于“”,《离骚》《九章》属于“”,《墨子》《吕氏春秋》属于“”。(3)最早的歌谣分为徒歌和______歌,前者是______唱,后者是随着____________唱。(4)儒家称道的"礼",包括政治制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战国"的名称最初出自刘向的《___________》,这部书除文辞之胜外,所记的事上接_________,下至楚汉兴起202年的历史。【答案】(1)朱自清仓颇说文解字(2)经史子集经集子(3)乐随口乐器(4)宗教仪式社会风俗习惯(5)战国策春秋经典和诗人“谈”经典和诗人的创作特点①《

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编年史,书中虽用鲁国纪元,所记的却是各国的事,所以也是我们第一部通史。②

他是个爱君爱国的诗人。他的诗有两种:一种是感激豪宕,沉郁深婉之作;一种是流连光景,清新刻露之作。③《

据说是孟子本人和弟子公孙丑、万章等共同编定的。书中说“仁”兼说“义”,分辨“义”“利”甚严。④__________他写“民间的实在痛苦,社会的实在问题,国家的实在状况,人生的实在希望与恐惧”。⑤《_______》文段: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2.填写表格。(5分)【答案】①春秋②陆游③孟子④杜甫⑤诗经二、选择题(15分)1.下面对《经典常谈》中相关内容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全书包括《说文解字》《周易》《尚书》《诗经》等经史子集共十三部分内容,详细介绍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与历史脉络,是介绍传统文化的典范之作。B.在古代,"诗言志"中的"志"总是关联着政治或者教化作用,人们用这样的观点去解读作品,如孔子评价《关雎》是"乐而不淫,哀而不伤"。C."乐"在古代与"礼"并称,二者各自独立,具有教化作用。"乐"包括歌和舞,它教人平心静气,互相和爱,这样自然没有贪欲、捣乱、欺诈等等事情。D.战国七雄中"秦"最强大,它与六国对峙中,有人主张六国联合抗秦,叫作"合纵",有的主张六国联合起来亲秦,张仪便是属于连横派。2.某同学读了《经典常谈》后,围绕整本书做了下面的选项,其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这本书介绍了众多经典著作,概述了诸子百家、辞赋和历代诗文的情况,展示了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基本面貌。B.书中《诗第十二》论述了从汉武帝时期至宋代诗歌的发展历程,展现不同时期诗歌的特点和形式。C.本书着重介绍的史书有《春秋》《战国策》《史记》《汉书》《论语》等,这些史书涉及纪传体、编年体等多种体裁。D.这本书对知识的讲解精辟,且通俗流畅,深入浅出,从中可以感受到作者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态度。3.下列有关各种古典书籍的介绍,符合《经典常谈》主张的一项是()A.《尚书》包括夏商周三代;大部分是号令,就是向大众宣布的话,小部分是君臣相告的话。《尚书》又有《古文尚书》与《今文尚书》两种。B.“诗言志”中的“志”关联着政治或教化。孔子以后,“《诗》三百”成为儒家的“六经”之一,《庄子》和《荀子》里都说到“诗言志”,这里的“志”也指教化。C.汉代所见的“记”很多,但流传到现在的只有三十八篇《大戴记》和四十九篇《小戴记》。后世所称《礼记》,多半专指《大戴记》。D.唐代出现了“话本”。“话本”是“说话”的底本,后世白话小说是由“话本”发展过来的。4.学习《经典常谈》后,同学们对于传统文化经典有了许多新的认识,以下为同学们对传统文化经典的论述,请找出其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A.关于礼,汉代学者所传习的三种经是《仪礼》《礼古经》和《周礼》。《礼古经》已亡佚,《仪礼》和《周礼》相传都是周公作的。B.朱熹最早将《大学》《中庸》《论语》《春秋》编在一起,后来这四部经典被称为“四书”。C.刘向编定的《战国策》是一部重要的古史,我们所谓的战国时代,便是《战国策》记录的这一段时期。D.《史记》开创了“纪传体”的形式;《汉书》“断代述史”的创新深深影响了后世正史的写作。5.下面关于《诸子第十》的内容,不正确的一项是()A.孔子教书有一个特别的地方,就是“有教无类”。B.荀子说人性是善的,孟子说人性是恶的。C.老子以为事物变化的最大公律是物极则反。处世接物,最好先从反面下手。D.《墨子》里只讲守的器械和方法,攻的方面,特意不讲。这是他们的“非攻”主义。【答案】1.C【解析】通过《三礼第五》中的"从来礼乐并称,但乐实在是礼的一部分;乐附属于礼,用来补助仪文的不足"可知,C项中"乐'在古代与"礼并称,二者各自独立,具有教化作用"表述有误。2.C【解析】《论语》是春秋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文集,并不是史书。3.BA项中,“《尚书》包括虞夏商周四代”;C项中,“后世所称《礼记》,多半专指《小戴记》”;D项中,“唐代出现了‘话本’”有误,应是宋代出现“话本”。4.B解析:B.“四书”指的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部作品。故选B。5.B解析:B.孟子说人性是善的,荀子说人性是恶的。故选B。三、简答题(8分)1.学习完《经典常谈》,班级举办读书分享会,你们小组分到了《〈史记〉〈汉书〉第九》一章。分享会上,请你向大家简要介绍《汉书》这一部国学经典。(4分)示例:①《汉书》,班固著,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书。②《汉书》断代述史,断代述史是班固的创见,对后世影响很大。③《汉书》体例起源《史记》,但略有改变:世家一体并入了列传,将“书”改为了“志”,增加了《艺文志》等篇目。④《汉书》成于四人之手:纪、传从昭帝至平帝有班彪的《史记后传》作底本;表、志由班昭和马续补成。(需要包含“历史地位”“断代述史”“体例”“作者”等内容)2.通过《经典常谈》,我们大体了解了《诗经》的“六义”。本学期我们也学习了《关雎》,请你结合《经典常谈》和链接材料的内容,分析《关雎》是如何运用比兴手法的。(4分)链接材料:故比者,附也;兴者,起也。附理者,切类以指事;起情者,依微以拟议。——刘勰《文心雕龙·比兴》文已尽而意有余,兴也;因物喻志,比也;直书其事,寓言写物,赋也。——钟嵘《诗品序》《关雎》兼用比和兴,共【答案】同创造诗歌的艺术形象。第一章以河洲上关关鸣叫求偶的雎鸠为“比”的对象,兴起淑女为君子的佳偶,借鸟的行为来引出君子对淑女的殷切盼望,以此情感总揽全诗;第二章以水中左右飘动的荇菜为比,兴起君子欲求淑女动荡渴慕的心。《关雎》比兴手法的运用是的情感与自然景物相契合,达到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四、活动题(12分)1.班级开展以“联系《经典常谈》阅读古文经典”的专题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7分)【任务一:读楚辞】楚辞经典《经典常谈》相关内容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节选自《离骚》)他又用了许多神话里的譬喻和动植物的譬喻,委曲地表达出他对于怀王的忠爱,对于贤人君子的向往,对于群小的深恶痛疾。他将怀王比作美人,他是“求之不得”“辗转反侧”;情辞凄切,缠绵不已。(1)文段中的“他”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1分)(2)试运用《经典常谈》中的相关内容谈谈《离骚》中“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的深层含义。(2分)唐诗经典《经典常谈》相关内容江雪〔唐〕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七言四句的诗,唐以前没有,似乎是唐人的创作。这大概是为了当时流行的西城乐调而作;先有调,后有诗。五七绝都能歌唱,七绝歌唱的更多—该是因为声调曼长,好听些。作七绝的比作五绝的多得多,本书选得也多。(3)《江雪》的体裁是()(1分)A.五言绝句B.五言律诗C.五言古体诗D.五言乐府(4)《经典常谈》中认为“唐人绝句有两种作风:一是铺排,一是含蓄”,你认为《江雪》是铺排还是含蓄?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3分)【答案】(1)屈原(2)这句诗的表层含义为:光阴如梭,美人的青春就像日益飘零的草木。屈原将楚怀王比作“美人”,担心的是楚怀王步入衰残的暮年他感叹岁月无情,来日无多,只希望能把握住短暂的人生,做出一番事业,表达了对楚怀王的忠诚和担忧。【解析】根据文段中“他将怀王比作美人”进行分析,“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一句中的“美人”指的是楚怀王,屈原担心美人迟,其实就是担心楚怀王步人衰残的暮年,政治理想不能实现,希望自己能把握住短暂的人生,为楚怀王效忠。据此分析作答即可。(3)A(4)示例:《江雪》是铺排。诗人铺排了“鸟飞绝”“人踪灭”“蓑笠翁”三个印象,突出了“江雪”的幽静,又运用“千山”“万径”“绝”“灭”等词,显得更为幽静。2.班级正开展《经典常谈》阅读交流会,请根据要求完成问题。(5分)(1)“《墨子》里只讲守的器械和方法,攻的方面,特意不讲”的原因是什么?结合《诸子第十》篇回答。(2分)(2)唐代以前,一般文人多偏爱《汉书》,唐代以后则偏爱《史记》。原因是什么?(3分)【答案】(1)因为墨家坚守“非攻”主义,反对侵略的打仗,只帮助被侵略的弱小国家做防卫的工作。在文辞上,《汉书》比《史记》更华丽整齐。唐代以前的人崇尚骈文,唐代以后崇尚散文,所以才有了这种现象。(大意对即可)五、材料题(26分)1.阅读下面《经典常谈》选段,回答问题。(4分)【文段一】始皇为了统一文字,教李斯作了《仓颉篇》七章,赵高作了《爰历篇》六章,胡毋敬作了《博学篇》七章。所选的字,大部分还是《史籀篇》里的……这些是当时官定的标准字书。有了标准字书,文字统一就容易进行了。【文段二】秦以后只是书体演变的时代。演变的主因是应用,演变的方向是简易。……正书简化,便成“行书”,起于晋代。大概正书不免于拘,草书不免于放,行书介乎两者之间,最为适用。(1)【文段一】中始皇将文字统一为,而《史籀篇》里的文字被称为。(2分)(2)能体现书体“演变的方向是简易”的,除了正书简化为行书、草书外,还有哪些变化?(2分)【答案】(1)小篆大篆(或籀文)(2)小篆简化为隶书,隶书简化为楷书。2.阅读下面《经典常谈》选段,回答问题。(6分)《尚书》包括虞夏商周四代;大部分是号令,就是向大众宣布的话,小部分是君臣相告的话。也有记事的,可是照近人的说法,那记事的几篇,大都是战国末年人的制作,应该分别地看。那些号令多称为“誓”或“诰”,后人便用“誓”“诰”的名字来代表这一类。(1)《尚书》有两种,一种是秦朝博士所藏的《今文尚书》,一种是在孔子旧宅发现的《古文尚书》。(2)《尚书》中,除了“誓”“诰”,还有“命”“谟”。请你根据选段所在篇章的内容,把这四种名称准确地填入下面横线上。一般号令叫“”,军事号令叫“”,君告臣的话多称为“”,臣告君的话有的称为“”。【答案】(1)伏生鲁恭王(2)诰誓命谟3.阅读下面《经典常谈》选段,完成问题。(4分)【文段一】清代古器物出土的更多,而光绪二十五年(1899)河南安阳发现了商代的甲骨,尤其是划时代的。【文段二】他们先在甲骨上钻一下,再用火灼;甲骨经火,有裂痕,便是兆象,卜官细看兆象,断定吉凶;然后便将卜的人、卜的日子、卜的问句等用刀笔刻在甲骨上。文段中的“甲骨”中的“甲”是,“骨”是;“刻在甲骨上”的字叫作,这种断定吉凶的方法叫作。【答案】龟甲(龟的腹甲)牛骨(牛胛骨)甲骨文(或卜辞)卜法4.阅读下面的文段,请根据要求完成问题。(4分)歌谣可分为徒歌和乐歌。徒歌是随口唱,乐歌是随着乐器唱。徒歌也有节奏,手舞脚蹈便是帮助节奏的;可是乐歌的节奏更规律化些。……歌谣的节奏最主要的靠重叠或叫复沓;本来歌谣以表情为主,只要翻来覆去将情表到了家就成,用不着费话。重叠可以说原是歌谣的生命,节奏也便建立在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