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专题版2024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课时作业1政治智慧-古代中国的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1页
新教材专题版2024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课时作业1政治智慧-古代中国的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2页
新教材专题版2024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课时作业1政治智慧-古代中国的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3页
新教材专题版2024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课时作业1政治智慧-古代中国的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4页
新教材专题版2024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课时作业1政治智慧-古代中国的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作业1政治才智——古代中国的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2024·安徽安庆二模]龙山时代晚期,淮河作为文化上的南北分界被完全确立,淮河流域成为四大强势文化区交互影响的舞台,在其西北部,诞生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材料表明()A.自然环境影响文化沟通B.文化汇融催生国家文明C.淮河成为中华文化中心D.夏朝国家结构较为严密2.[2024·湖北“宜荆荆恩”高三2月考试]西周末年至春秋前期,人们认为楚国先祖上古祝融部落曾为华夏民族政治附庸,而在战国成书的《管子》中,祝融成为五方神之一的南方之神,受命于黄帝而为司徒;《礼记》则把祝融视为时令季节之神,且将祝融与炎帝联系起来。祝融身份的变更()A.是儒家思想影响提升的印证B.是楚挑战周王权威的衍生品C.反映了夷夏一体观念的加强D.顺应了楚地文化扩张的须要3.[2024·河北六校联考高三]春秋战国时期,“士”已经不再局限于贵族阶层,而成为“四民”之首,其成员既有没落的贵族子弟,也有驾驭了文化学问的平民甚至奴隶。其中的佼佼者如子产、李悝等在当时大放异彩。下面为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重要政治人物及其主见或举措简表(部分)。政治人物辅佐的诸侯国主见或举措子产郑国作封洫、铸刑书、择能吏、立谤政李悝魏国尽地力、食有功、禄有劳、赏有能吴起楚国封君子孙“三世而收爵禄”,罢无能、废无庸,捐不急之官商鞅秦国行县制、嘉奖耕战、废除世卿世禄制据此可知,这一时期()A.促成了思想领域的百家争鸣现象B.诸侯国之间的斗争更加激烈C.土地全部权由公有变为私有D.社会阶层流淌性渐趋增加4.近代学者梁启超在《中国六大政治家》中,曾将商鞅列为中国历史上最宏大的政治家之一。下列有关商鞅变法的措施中,使秦军保持旺盛的战斗力,秦军士卒普遍比较威猛坚韧,被称为“虎狼之师”的是()A.嘉奖耕织B.嘉奖军功C.推行县制D.实行什伍连坐5.[2024·安徽示范中学皖北协作区高三联考]《汉书·百官公卿表》记载:“监御史秦官,掌监郡。”除监察权外,监御史还有其他一些职权如举荐人才、兴修水利,在战事惊慌的时候,监御史还有统兵作战的权力。由此可知,秦朝设置监御史()A.减弱了地方的行政权力B.导致地方监察机构的异化C.有利于巩固大一统政权D.使地方权力过大危及中心6.[2024·辽宁葫芦岛一模]汉朝游侠“修行砺名,施声于天下,莫不称贤”,有着重大的社会影响力。汉初诸帝对游侠实行放任的看法,武帝却任用酷吏对游侠进行严厉镇压。这一转变说明()A.当时的社会治安混乱B.地方豪强势力强大C.政府强化了社会限制D.中心政权受到威逼7.[2024·湖南永州二模]“县官”一词,传世文献中先秦时期仅有两例。秦汉以后文献中则大量出现“县官”一词,如《史记》中含注共出现36次,《汉书》中含注共出现82次,《后汉书》中含注共出现28次。这一变更()A.说明中心官制日趋完备B.折射出国家治理水平的提升C.表明地方监察体系健全D.主要得益于史学著作的涌现8.[2024·福建莆田二模]南北朝时期,包括少数民族在内的各个政权都自认为是“中国”。前秦皇帝苻坚提到氐羌部落时说:“彼种落杂居,不相统一,不能为中国大患。”这说明白,当时()A.民族关系日渐同等B.儒学主流地位动摇C.华夏认同观念加强D.北方政局相对稳定9.[2024·湖南邵阳武冈市高三上期中]天监四年,南朝梁武帝颁诏,士族子弟要想在30岁之前入仕,就必需经学策试合格。同年,梁武帝确定设置五馆,特地收揽“寒门俊才”,凭借经学策试就可以入仕。南朝选官制度的调整()A.使选官的标准发生根本性变更B.体现出贵族政治的特色C.有利于提高官员文化素养D.变更了入仕考试的内容10.[2024·重庆巴蜀中学高三月考]公元581年,隋文帝杨坚亲自参与并制定了开皇律,废除多种酷刑,规定民众假如有冤屈,可以逐级上诉直至朝廷,对犯人处置实行审慎看法,而不是草菅人命。这反映出隋朝()A.开皇律令推动了开皇之治B.法律制定满意了百姓利益C.强化了对社会的限制实力D.消退了社会的不稳定因素11.[2024·吉林长春一模]曲宴是古代帝王赐宴的一种,具有私宴性质,用以拉拢臣下,便于对朝政的限制,参与的人员一般是皇帝近臣、宗亲等。下表中曲宴人员变更能够反映出()表北宋官员出席曲宴的部分记载时期太祖朝真宗朝曲宴记载建隆二年,“宴刺史、统军、军指挥使以上及诸道进奉使于广政殿”咸平五年(1002年)“癸亥,赐近臣岁节宴于宰相吕端第。自是遂以为例”乾德二年,“宴大将王全斌于崇德殿”“三年八月八日甲寅,诏近臣观书于龙图阁,遂宴于崇和殿”A.社会阶级结构的变动B.科举制度的日益完善C.宋初政治改革的方向D.社会主要冲突的变更12.[2024·黑龙江大庆一模]下图所示是一块辽代契丹贵族的墓志铭。该墓志铭表明当时辽朝()大辽尽忠平乱功臣兼侍中赠中书令谥贞愍律公墓志牢记A.崇尚佛教文化B.民族冲突尖锐C.借鉴汉族制度D.推行蕃汉分治13.[2024·湖北部分市州元月高三调研]宋代上奏官员将章奏文书的主要条目、发生时间、相关道理等排列在黄纸上,并粘贴于封皮或正文前,供皇帝阅读,此谓“引黄”。“引黄”的出现()A.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B.表明皇权受到肯定限制C.完善了官僚管理体制D.反映文官制度发展完善14.[2024·山东临沂高三上期中]卫所制是明代的军事制度,卫是卫所制下最高的军事战术单位。下表是明初在部分沿海地区设卫的状况。这反映出当时()卫的数量驻地11卫山东沿海14卫浙江沿海9卫福建沿海8卫广东沿海A.政府重视海防B.农夫起义不断C.西方侵略起先D.地方制度异变15.[2024·山东日照高三上校际联考]以下是清顺治年间科举考试殿试的考试内容。据此可知,统治者力图()○顺治三年(1646年):王道之始○顺治四年:如何得真才,如何防止劣绅欺压乡里,兴兵作战与减轻赋税如何两得○顺治六年:满汉为一体问题,与民休息之法,不动兵革何以化盗息民A.完善地方治理以提高效能B.坚持民族同等以实现一统C.提倡儒学治国以稳定秩序D.安抚学问分子以维护道统16.[2024·湖北七市调研]于逢春认为:“清朝于北方遏制了沙俄的接着南下,且运用外交手段划定了边界;于南方运用朝贡贸易体制把欧洲列强的权利锁定在规程所允许范围内……这使得前中期的清朝对其疆域的最终奠定,能够从容地从学理与法理上自我确认。”由此可知,作者认为清朝()A.国力强大使得四海臣服B.天朝上国的观念根深蒂固C.主权意识具有近代特征D.对外政策以消极防卫为主二、非选择题(第17题14分,第18题12分)17.[2024·河北保定高三摸底考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计民之贫富,分五等输钱,名“免役钱”。若官户、女户、寺观、单丁、未成丁者,亦等第输钱,名“助役钱”。凡输钱,先视州县应用雇直多少,随户等均取雇直。又增取二分,以备水旱欠阙,谓之“免役宽剩钱”。用其钱募人代役。既试用其法于开封府,遂推行于诸路。既而东明县民数百,纷然诣开封府诉。帝知之,以诘安石。司马光言:“上等户自来更互充役,有时休息,今使岁出钱,是常无休息之期。下等户及单丁、女户,从来无役,今尽使之出钱,而鳏寡孤独之人俱不免役。夫力者,民之所生而有,谷帛者,民可耕桑而得。至于钱者,县官之所铸,民之所不得私为也。今有司立法,惟钱是求,岁丰则民贱粜其谷,岁凶则伐桑枣、杀牛、卖田,得钱以输,民何以为生乎。此法卒行,富室差得自宽,贫者困穷日甚矣。”——摘自(明)陈邦瞻《宋史纪事本末》(1)结合所学学问,指出材料中北宋推行的法令特点及目的。(6分)(2)概括材料中司马光的观点,并结合有关学问对其观点进行评析。(8分)18.[2024·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期中考试]秦汉时期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形成时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有学者指出: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2世纪是中国社会的蜕变时期:从中原的中国不断向四周扩展,成为中国本部的中国;完成了“封邦建国”向“天下国家”体制的转变;先秦思想学派,如百川汇海,最终融合为中国文化的思想模式。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多角度阐述中国的蜕变。课时作业1政治才智——古代中国的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1.解析:据材料“四大强势文化区交互影响”和“诞生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得出文化汇融催生国家文明的结论,故选B项;由材料“淮河流域成为四大强势文化区交互影响的舞台”可见自然环境并没有影响文化之间的沟通,解除A项;中华文明起源时期是以中原为中心的,解除C项;夏朝初步进入早期国家阶段,国家结构较为松散,解除D项。答案:B2.解析: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可知,祝融身份渐渐向黄帝和炎帝靠拢,是对华夏认同提升的体现,反映了夷夏一体观念的加强,故C项正确;材料并未反映出儒家思想影响力的提升,故A项错误;祝融形象变更并未涉及楚国对周王权威的挑战,故B项错误;材料并未反映楚地文化扩张的内容,故D项错误。答案:C3.解析:依据表格内容,结合春秋战国时期,这些政治人物的政治主见和举措,打击了贵族政治,推动了官僚政治的出现和发展,使社会阶层的流淌性增加,故D项正确。答案:D4.解析:商鞅变法措施中嘉奖军功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故选B项;嘉奖耕织提高了农夫生产的主动性,解除A项;推行县制加强了中心集权,解除C项;什伍连坐强化了地方治安,解除D项。答案:B5.解析:依据材料信息可知,作为中心派到地方巡察监察的监御史,其职权不断扩大,这有利于加强中心对地方的监管,巩固大一统政权,故选C项;材料没有体现监御史对地方行政官权力的侵夺,故解除A项;监御史是中心派到地方巡察监察的监察官,不属于地方监察系统,也不代表地方势力,故解除B、D两项。答案:C6.解析:据材料“汉朝游侠……有着重大的社会影响力……武帝却任用酷吏对游侠进行严厉镇压”可知,汉武帝为了巩固中心集权,放弃了对游侠放任的看法,任用酷吏对游侠进行严厉镇压,这强化了政府对社会的限制,故选C项;据材料“汉朝游侠‘修行砺名,施声于天下,莫不称贤’”可知,汉代游侠能够对肯定范围内的社会治安产生主动影响,当时的社会治安混乱与主旨不符,解除A项;据所学可知,汉代游侠主要是布衣百姓,不属于地方豪强势力,解除B项;据材料“任用酷吏对游侠进行严厉镇压”可知,汉武帝时期能够利用国家政权力气对游侠进行限制,说明中心集权强大,中心政权受到威逼与主旨不符,解除D项。答案:C7.解析:材料所述“县官”一词在秦汉以后文献中大量出现,表明白郡县制普遍实施,郡县制的普遍推行有利于加强中心集权,维护国家统一,折射出国家治理水平的提升,故选B项;据所学郡县制可知,其为地方管理制度并非中心官制,解除A项;据所学郡县制可知,该制度为地方行政管理制度而非监察制度,解除C项;据所学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可知,材料中“县官”一词的大量出现是秦汉实行郡县制的结果,再据材料“36次”“82次”“28次”可知,“县官”一词在同一部著作中出现的次数也比较多,表明材料中的变更并非是史学著作的数量增加导致的,解除D项。答案:B8.解析:据材料“南北朝时期,包括少数民族在内的各个政权都自认为是‘中国’”,前秦是氐族建立的政权,但苻坚在提到氐羌部落时却认为“彼种落杂居,不相统一,不能为中国大患”可知苻坚认为前秦政权是中原正统,由此可知在当时华夏认同观念加强,少数民族政权也以华夏正统自居,故选C项;南北朝时期民族关系并不同等,如前秦之后的北魏初期就存在严峻的民族压迫,解除A项;题干并未体现儒学的地位,且据所学学问汉武帝独尊儒术后,儒学在封建社会始终占据主流地位,解除B项;据所学可知南北朝时期南方政局相对稳定,解除D项。答案:C9.解析:据题干可知,在梁武帝朝,士族子弟想提前入仕与“寒门俊才”要入仕,都要经过“经学策试”,即入仕要通过文化考试,故选C项;“根本性变更”不合史实,选官制度根本性转变是在隋唐实施科举制,解除A项;“贵族政治的特色”与题干中“五馆特地收揽‘寒门俊才’”相悖,解除B项;汉武帝后,考试以五经为内容,直到南宋朱熹编订“四书”后,考试内容才有所变更,解除D项。答案:C10.解析:隋文帝亲自参与开皇律的制定,废除酷刑和审慎对待犯人,在开国之初就通过法律的手段强化了对社会的限制实力,有利于巩固统治,故选C项;开皇律的确可以为开皇之治供应法律保障,但是题干信息反映不出其与开皇之治的关系,解除A项;开皇律并不是为了满意百姓的利益,而是出于巩固统治的须要,且法律是用来约束人们的行为的,而并不能达到满意百姓利益的结果,解除B项;法律制定有利于削减社会不稳定因素,但是并不能达到消退社会不稳定因素的结果,解除D项。答案:C11.解析:曲宴是古代帝王赐宴的一种,具有私宴性质,材料中“用以拉拢臣下,便于对朝政的限制”,即帮助学生相识这一宴会的本质,本题的难点在于如何相识到曲宴对“用以拉拢臣下,便于对朝政的限制”的重要作用,即将“曲宴”与“用以拉拢臣下,便于对朝政的限制”之间“搭桥”。而其“搭桥”的关键在于明确表中曲宴人员变更。表中曲宴人员变更呈现出一个基本特征,就是从武将到文臣,这反映出宋代重文抑武政策的渐渐确立,也看出宋初政治改革的方向,故C项正确;社会阶级结构的变动是指阶级间的变动,材料中并未体现,故A项错误;科举制度的日益完善是指科举制选拔人才的思想、组织、程序等完善,并非体现在文官地位提高上,故B项错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主要冲突始终如一,为地主阶级和农夫阶级的冲突,故D项错误。答案:C12.解析:据材料“侍中”和“中书令”可知是汉族官制,据材料“谥贞愍律公”可知来自于汉族的谥号制度,这体现了辽朝对汉族制度的学习和借鉴,故选C项;该墓志铭只涉及汉族的官制和谥号制度,没有佛教文化的内容,解除A项;墓志铭内容未体现民族关系,解除B项;典型的蕃汉分治如南北面官制度,材料只有辽朝汉化的特征,解除D项。答案:C13.解析:据材料“宋代上奏官员将章奏文书的主要条目、发生时间、相关道理等排列在黄纸上,并粘贴于封皮或正文前,供皇帝阅读”可知,“引黄”即将上奏的相关内容简要写出来,便利皇帝了解公文的主要内容,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故选A项;这一措施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皇权,解除B项;“引黄”是我国古代形成的文书工作制度之一,官僚管理体制包括官僚的考核、录用、监督等内容,与材料中的文书制度内容无关,解除C项;文官制度是指文官的选拔、考核等一系列制度,材料中的“引黄”属于文书工作制度,解除D项。答案:A14.解析:据材料信息可知,明初在沿海地区广泛设置卫所,加强对沿海地区的军事管理,即政府重视海防,故选A项;明初无农夫起义,解除B项;西方侵略从明朝晚期起先,解除C项;卫所是加强中心对地方管理的一种方式,并未发生异变,解除D项。答案:A15.解析:据材料“王道”“兴兵作战与减轻赋税如何两得”“与民休息之法”,可知当时的统治者提倡儒家的民本思想,希望通过儒学治国来稳定社会秩序,故选C项;“王道”“满汉为一体”说明当时的考试内容全面涉及当时的治国原则和民族关系,范围已经超越了地方治理的范畴,解除A项;清政府始终维护的是满洲贵族的利益,解除B项;清政府当时入关不久,须要通过安抚学问分子来缓和社会冲突,维护封建统治秩序,而儒家道统思想只是他们维护统治的手段,解除D项。答案:C16.解析:据材料“这使得前中期的清朝对其疆域的最终奠定,能够从容地从学理与法理上自我确认”并结合所学学问可得,清朝的学理和法理自我确认,增加了清朝的主权意识,故选C项;材料只有对北方和南方问题的解决,并不能代表“四海臣服”,解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清朝维护疆域稳定,没有体现天朝上国观念的根深蒂固,解除B项;材料中清朝对沙俄的南下,实行了主动的解决措施,解除D项。答案:C17.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特点,据材料“免役钱”“助役钱”“免役宽剩钱”得出分类清楚;据材料“计民之贫富,分五等输钱”“若官户、女户、寺观、单丁、未成丁者,亦等第输钱”得出按户征收;据材料“凡输钱,先视州县应用雇直多少,随户等均取雇直”得出以钱代役;据材料“既试用其法于开封府,遂推行于诸路”得出由试点逐步推开,每年收取。其次小问目的,据所学可知,王安石变法在“三冗”“积贫积弱”局面下进行的,得出增加政府财政收入,稳固统治。第(2)问,首先据材料“上等户自来更互充役,有时休息,今使岁出钱,是常无休息之期”“此法卒行,富室差得自宽,贫者困穷日甚矣”等,得出司马光的观点——司马光认为募役法加重了人民负担,加剧了贫富分化。其次,对其观点做一个总评,得出司马光的观点只阐述了募役法的弊端,是片面的。第三,结合募役法的主动影响,得出募役法是王安石变法的重要内容,是治理国家,稳定政权的手段。它增加了政府收入,使农夫获得了更多的劳动时间,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第四,分析司马光反对王安石变法的根源,得出损害了官僚、地主的既得利益,推行阻力较大。答案:(1)特点:分类清楚,按户征收,以钱代役,由试点逐步推开,每年收取。(每点1分,随意四点4分)目的:增加政府财政收入,稳固统治。(2分)(2)司马光认为募役法加重了人民负担,加剧了贫富分化。司马光的观点只阐述了募役法的弊端,是片面的。(4分)募役法是王安石变法的重要内容,是治理国家,稳定政权的手段。它增加了政府收入,使农夫获得了更多的劳动时间,有利于农业生产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