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工程建设标准DB32J11118-2021 DB32/TJ60-2021灌注桩钢筋笼长度检测技术规程Technicalcodefortestingofreinforcementlengthincast-in-situpiles2021-**-**发布2021-**-**实施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联合发布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江苏省工程建设标准灌注桩钢筋笼长度检测技术规程Technicalcodefortestingofreinforcementlengthincast-in-situpiles主编单位:江苏省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总站南京南大工程检测有限公司批准部门: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实施日期:2021年**月**日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2021南京
前 言为了进一步规范灌注桩钢筋笼长度检测工作,统一检测、评价方法,更好的控制灌注桩施工质量,根据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2014年度江苏省工程建设标准和标准设计编制、修订计划>的通知》(苏建科[2014]256号),江苏省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总站组织对江苏省工程建设标准《灌注桩钢筋笼长度检测技术规程》(DGJ32/TJ60-2007)进行修编。本规程主要修订内容有:根据新形势下检测领域出现新的需求,扩大本规程的应用范围;对术语、符号进行修订,增加术语;修正测试孔与受检桩边缘距离及钻孔深度要求;修正和增加对仪器设备的性能参数要求;修正和增加对现场检测数据采集的相关要求;增加了检测数据质量要求规定;增加磁测井法用磁场垂直分量梯度值判定钢筋笼长度的方法;对检测数据分析与判定过程增加实测典型曲线以形象解释数据分析判定的过程;修正了检测误差,对桩内和桩外检测误差进行了分述;增加附录A:钢筋笼长度现场检测原始记录表;增加附录B:钢筋笼长度检测报告模板。本规程共有5章,主要技术内容包括:1总则;2术语与符号;3基本规定;4充电法;5磁测井法;附录A、B。本规程由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由江苏省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总站(地址:南京市草场门大街建管大楼27楼,邮编:210013)或南京南大工程检测有限公司(地址:南京市珠江路88号新世界中心A座2505室,邮编:210008)负责内容的具体解释。各单位在执行过程中如有修改意见或建议,请反馈至江苏省工程建设标准站(地址:南京市江东北路287号银城广场B座,邮编210036)。主编单位:江苏省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总站南京南大工程检测有限公司参编单位:南京市市政工程质量监督站江苏省地质勘查技术院南京市鼓楼区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南通市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主要起草人:李新忠彭尧李勇智张柳柳王瑞金金鑫高乔明王成军曹小月肖珊朱浦宁陈灵姜涛曹建主要审查人:目录TOC\o"1-2"\h\u1总则 2术语和符号 2.1术语 2.2符号 3基本规定 3.1检测方法 3.2检测工作程序 3.3检测数量 3.4验证与扩大检测 3.5检测结果和检测报告 4充电法 4.1适用范围 4.2仪器设备 4.3现场检测 4.4检测数据的分析与判定 5磁测井法 5.1适用范围 5.2仪器设备 5.3现场检测 5.4检测数据的分析与判定 本规范用词说明 附录A钢筋笼长度现场检测原始记录表 附录B钢筋笼长度检测报告 1总则1.0.1为了确保灌注桩钢筋笼长度检测工作的质量,统一检测方法,为施工验收提供可靠依据,使灌注桩钢筋笼长度检测工作符合安全适用、技术先进、数据准确、正确评价的要求,制定本规程。条文说明:1.0.1随着我国工程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灌注桩基础已在高层建筑、桥梁、铁路、港口码头等工程中大量采用,成为我国工程建设中最重要的一种基础形式。灌注桩中钢筋笼长度是按照有关规范,根据水平荷载、弯矩大小、桩周土情况,抗震设防烈度以及是否属于抗拔桩、支护桩和端承桩等计算确定的。如果钢筋笼长度不能满足设计要求,将会影响灌注桩基础的稳定性和抗震性能,构成建筑物的安全隐患。因此,检测灌注桩中钢筋笼长度也已成为质量监督管理部门最的紧迫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桩基工程检测技术在不断更新和提高,新理论、新方法不断涌现,灌注桩中钢筋笼长度检测方法的研究也已取得长足进步。本规程自2007年12月1日实施以来,经过十多年的工程实践,已经积累了大量的检测对比数据,也发现了原规程局部存在不足,随着国家基本建设的不断发展,为保证工程质量,钢筋笼长度检测的需求越来越大,有些行业或地方已作为工程检测的必检项目,此外,各种对钢筋笼长度或桩长的争议越来越多。必须借助这种科学有效的方法,解决工程中出现的问题,因此,为进一步规范钢筋笼长度检测工作,统一检测、评价准确,使灌注桩钢筋笼长度检测工作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数据可靠、评价标准,同时为了与最新的行业技术水平相协调,有必要对《灌注桩钢筋笼长度检测技术规程》(DGJ32-T60-2007)进行修订,以补充和完善该规程。1.0.2本规程适用于江苏省建设工程灌注桩钢筋笼长度的检测与评价,钢桩长度和钢筋混凝土预制桩中钢筋笼长度可参照执行。条文说明:1.0.2本规程所指的灌注桩包括人工挖孔灌注桩,钻孔(旋挖)灌注桩,沉管灌注桩等钢筋混凝土灌注桩。灌注桩钢筋笼长度是指设置在灌注桩中,从桩顶钢筋笼的顶端至钢筋笼底端之间的长度,该钢筋笼可能由数节不同配筋的钢筋笼搭接组成,各节钢筋笼由主筋、加劲筋、箍筋组成。此外,对于检测钢桩、钢管混凝土桩、钢筋混凝土预制桩中钢筋笼的长度及含钢筋的老桥基、老坝基等基础的深度,由于其存在铁磁性物质,亦为良导电体,可形成较明显的磁异常或电异常,与灌注桩内钢筋笼形成的磁异常和电异常并无二异,所以同样可参考本规程进行检测。当灌注桩的桩长与其桩身内的钢筋笼等长时,本方法可推导与评价灌注桩的桩长。1.0.3灌注桩钢筋笼长度检测方法应根据检测方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考虑现场条件因素进行合理选择。条文说明:1.0.3检测得到的数据和信号包括了诸如地质条件、现场条件和成桩质量等因素的影响,这些也直接决定了与检测方法相应的检测结果判定是否可靠,及所选择的受检桩是否具有代表性等。由于两种检测方法受地质条件和现场条件等因素影响的程度不同,两种方法配合时又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因此,应根据检测方法的适用性和特点,考虑上述各种因素合理选择检测方法,即在达到正确检验目的的同时,又要体现经济合理性和风险最小化。1.0.4建设工程灌注桩钢筋笼长度的检测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2术语和符号2.1术语2.1.1灌注桩cast-in-situpile地基中以人工或机械成孔后,在孔中灌注混凝土而成的桩,包括钻孔灌注桩、人工挖孔灌注桩、沉管灌注桩等。2.1.2钢筋笼长度lengthofreinforcementcage钢筋笼设置于桩中,由主筋、螺旋筋和加劲筋组成,一般直立于岩土层中,钢筋笼长度是指由单节或多节钢筋笼连接而成的总长度。2.1.3充电法‘mise-a-la-masse’method利用对良导体检测对象充电时形成的充电电场的电位(V)、电位梯度()等特征来检测钢筋笼等导电体底端深度的方法。条文说明:2.1.3充电法是在金属矿详查和勘探阶段以及在水文地质调查中应用较多的一种人工直流电法。在实际工作中,在钻井、槽探、坑道等人工揭露的或天然露头上接一供电电极(A),另一供电电极(B)置于远离充电体的地方。然后,在AB线路里接上电源进行供电,这时,充电良导体B为一等位体或似等位体,电流由充电体流入围岩,形成稳定电流场,该电场的分布特征与充电体的形态、大小和产状等因素有关。在地面或钻井、坑道中观测充电电场,研究其分布特征,便可以解决地质找矿等有关问题。利用该原理,可以有效检测钢筋笼的长度。2.1.4磁测井法magneticloggingmethod利用磁性体产生的磁场的垂直分量(Z)、垂直分量梯度()等特征来检测钢筋笼等磁性体底端深度的方法。2.2符号H—孔深(m);V—电位(mv);—电位梯度—磁场垂直分量梯度Z—地磁场垂直分量Z0—测区地磁场垂直分量背景值。
3基本规定3.1检测方法3.1.1检测方法应根据现场条件按表3.1.1选择。表3.1.1检测方法及检测条件检测方法检测条件充电法桩头部位能暴露钢筋磁测井法桩周无对检测结果有明显影响的磁性体干扰条文说明:3.1.1表3.1.1中列的两种方法均可以用于钢筋笼长度检测,但是充电法要求桩头有且能暴露钢筋,才能实施对钢筋笼的充电,如果上部结构已建好,暴露钢筋相对较麻烦,且检测完毕后还需修补,则可考虑采用磁测井法。磁测井法检测虽桩头无须暴露钢筋,但易受浅部桩周不相关的磁性体干扰,且磁测井磁力传感器价格较贵,检测前一般应设置PVC管作为检测通道。因此,在具体选择检测方法时,应根据现场条件,结合检测方法的特点,同时也要兼顾实施中的经济合理性,即在满足正确评价的前提下,做到快速经济;在工程建设期间,钢筋笼长度检测宜与桩基钻芯检测相结合,利用钻芯孔进行检测。但同时需要钻孔深度符合本规范检测技术要求。选用两种方法检测是为相互补充相互印证,优势互补。另外,对判断有争议时或对采用的一种方法的结果判定有困难时,提倡采用另一种方法验证,甚至直接开挖验证。像所有地球物理方法一样,用磁测井法和充电法来检测灌注桩钢筋笼长度也会遇到多解性的问题,不仅如此,在干扰强或工程条件差的情况下,单一方法可能失效。比如,充电法检测的基础是探测对象与周围介质的电性差异。一般土层结构疏松,孔隙度大,且与地表水密切相关,在淡水条件下,矿化度较低,电阻率一般为10~100Ωm;在咸水、海水条件下,矿化度较高,电阻率将减小至0.1~1Ωm。因此,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由于咸水区域的电阻率与钢筋笼电阻率差异减小,异常幅度(电性)将减弱,不利于分析判断。此外,如灌注桩中钢筋笼上、下节未连接、预制桩脱节等,充电法检测时,电流不能有效向下传输,也就不能检测出钢筋笼总长,但类似情况采用磁测井法检测灌注桩钢筋笼长度仍然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另外一种可能的情况是当地表磁干扰(如地下管线等)较强时,用磁测井法检测桩长较短的灌注桩中钢筋笼长度时,可能会受到干扰;在井中背景场变化较大的区域(如玄武岩区)等,磁测井法也可能会受到明显干扰,但在上述情形下,电测井充电法检测仍有较好的效果。3.2检测工作程序3.2.1检测工作程序,应按图3.2.1进行。图3.2.1检测工作程序框图条文说明:3.2.1框图3.2.1是检测机构应遵循的检测工作程序。实际执行检测程序中,由于不可预测的原因,如委托要求的变化、现场调查情况与委托方介绍的不符,或在现场检测尚未全部完成时就已发现质量问题而需要进一步排查,都可能使原检测方案中的抽检数量、受检桩桩位、检测方法发生变化。也即,检测方案并非一成不变,可根据实际情况动态调整。3.2.2调查、资料收集阶段宜包括下列内容:1收集被检测工程的岩土工程勘察资料、桩基设计图纸、施工记录;了解施工工艺和施工中出现的异常情况;2检测项目现场实施的可行性;条文说明:3.2.2根据1.0.3条的原则及检测工作的特殊性,本条对调查阶段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为了正确对钢筋笼长度进行检测,提高检测工作的质量,做到有的放矢,应尽可能详细地了解和搜集有关的技术资料,并按表1填写受检桩设计与施工记录表。表1受检桩设计与施工记录表桩号桩径设计桩顶标高(m)设计钢筋笼节数设计钢筋笼长(m)钢筋笼大样图工程名称地点提供资料人员:日期:第页3.2.3检测单位应根据委托方的需求及调查结果,结合现场条件,选择检测方法,制定检测方案。检测方案宜包括:工程概况,检测方法及其依据的标准,检测数量,抽样方案,所需的机械和人工配合,试验周期,安全检测措施,必要时还应包括场地平整,供水供电要求等。条文说明:3.2.3本条提出的检测方案内容为一般情况下包含的内容,某些情况下还应包括场地处理、道路、供电、照明等特殊情况要求。有时检测方案还需与委托方共同研究制定。3.2.4检测前应对检测用仪器设备检查调试,确保仪器性能满足要求。条文说明:3.2.4虽然计量器具在有效计量检定日期之内,但由于检测工作的环境较差,使用期间仍可能由于使用不当或环境恶劣等造成计量器具的受损或计量参数发生变化。因此,检测前还应加强对计量器具、配套设备的检查或模拟测试;有条件时可建立校准装置进行自校,发现问题应重新检定或校准。3.2.5检测用仪器设备应在检定或校准的有效期内检查调试。条文说明:3.2.5检测所用计量器具必须送至法定计量检定单位进行定期检定或校准,且使用时必须在计量检定的有效期之内,这是我国《计量法》的要求,以保证检测数据的准确可靠性和可追溯性。3.2.6现场检测期间,除应执行本规程的有关规定外,还应遵守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规定。当现场操作环境不符合仪器设备使用要求时,应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条文说明:3.2.6钢筋笼检测属于现场检测,有时需要在水上或深基坑内作业,检测过程中还涉及用电、用水、登高等问题,因此,应认真做好安全防护工作,确保检测工作安全。操作环境要求是按照测量仪器设备对使用温度、湿度、电压波动、电磁干扰等现场环境条件的适应性规定的。3.2.7当发现检测数据异常时,应查找原因,重新检测。条文说明:3.2.7检测数据异常通常是因测试人员误操作、仪器设备故障及现场准备不足达不到检测要求等因素造成的。使用不正确的测试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的结论必然是不正确的。对此,应及时分析原因,组织重新检测。3.2.8当需要进行验证或扩大检测时,应得到有关各方的确认,并按本规程3.4有关规定执行。条文说明:3.2.8检测方法的准确可靠程度受到设备、环境等因素影响,用更高精度的仪器设备或另外的检测方法来弥补精度较低、单一检测方法的不确定性或复核其结论,称为验证检测。这是物探方法适用性决定的。如现场磁性干扰较严重,磁测结果难以分辨钢筋笼长度等。通常,因初次抽样检测数量有限,当抽样检测中发现钢筋笼长度不满足设计要求时,应会同有关各方分析和判断基桩钢筋笼整体的质量情况,如果仍存在疑点,应扩大检测。倘若初次检测的结果客观地反映了基桩中钢筋笼长度情况,则不应盲目扩大检测。3.3检测数量3.3.1在对基桩钢筋笼质量有怀疑、缺乏施工资料或有关方面对质量把控有要求等情况下,仅对钢筋笼长度施工质量验收,进行钢筋笼长度检测,检测数量一般情况下,单位工程不宜少于总桩数的1%,且不应少于5根;当钢筋笼长度(与有效桩长相关)作为桩身完整性质量控制检测项目时,检测数量参照《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中3.3.3-3款规定的钻芯法检测数量要求,特殊情况,根据工程和解决问题的需要具体确定。条文说明:3.3.1钢筋笼长度检测一般是随机抽样检测。工程桩的预期使用功能要通过单桩承载力或抗弯性能实现,钢筋笼长度检测的目的是发现某些与设计不符的钢筋笼长度设置或桩长,灌注桩中钢筋笼长度是按照有关规范,根据荷载、弯矩大小、桩周土物理力学性质、建(构)筑物抗震设防烈度以及是否属于抗拔桩、支护桩和端承桩等按照有关规范计算确定的,如果钢筋笼长度不能满足设计要求,应视作钢筋混凝土桩桩身完整性存在缺陷,而钢筋混凝土桩的桩身完整性检测是《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质量检验标准中的主控项目。因此,当钢筋笼长度作为桩身完整性质量控制常规检测项目时,检测数量参照《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中3.3.4-3款规定的声波透射法或取芯法检测数量要求,在工程建设期间,钢筋笼长度检测宜与基桩质量强制性检测项目钻芯法检测相结合,利用钻芯孔进行检测。3.3.2对于承受抗拔力和水平力较大、施工质量有疑问、缺乏施工资料的桩以及设计方认为重要或质量监督部门对质量把控有要求的桩应适当增加抽检数量。条文说明:3.3.2承受拉力,水平力较大的基桩,钢筋笼的长度尤为重要,因此要适当增加检测数量。当桩施工质量有疑问或缺乏施工资料时,为了更好地全面了解施工质量情况应适当增加检测数量。设计人员或质量监督部门认为必须进行钢筋笼长度检测的应增加检测数量。3.4验证与扩大检测3.4.1当对抽样检测结果有异议或检测结果不确定时,可采用其他方法进行检验,在确保安全及可行的条件下,亦可采用破桩方法进行验证。条文说明:3.4.1基桩钢筋笼是深埋地下的,测定其长度主要手段是物探方法。钢筋笼长度是根据人工电场分布特征以及钢筋笼周围的磁异常分布特征确定的。测试结果存在疑义时,该条提出了可用的验证检测原则。3.4.2当抽检结果不满足设计要求时,应分析原因,必要时可扩大抽检,为工程处理提供依据。条文说明:3.4.2初次检测钢筋笼长度不满足设计要求,应分析原因,并根据工程情况,经有关各方确认后扩大检测数量。3.5检测结果和检测报告3.5.1钢筋笼长度检测结果,应给出每根受检桩的钢筋笼长度。条文说明:3.5.1钢筋笼长度是根据观测到的有效清晰的人工电场特征或钢筋笼周围的磁异常分布特征来确定的。人工电场或钢筋笼周围的磁异常沿深度的变化特征是利用探头在桩中或桩周土钻孔中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按一定的点距逐点采样获得的。3.5.2钢筋笼长度不能满足设计要求的桩,应按《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第5.0.6条的规定进行处理。条文说明:3.5.2本条所指的“工程处理”包括以下内容:补强、补桩,设计变更或由原设计单位复核是否可满足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要求。3.5.3检测报告应结论准确、用词规范。3.5.4检测报告应包含且不限于以下内容:1工程概况:委托方名称、工程名称、地点,建设、勘察、设计、监理和施工单位,基础型式,设计要求,检测目的,检测依据,抽样方案,检测数量,检测日期;2工程地质条件;3受检桩的设计和施工资料;4检测仪器设备;5检测方法原理和检测过程概述;6检测数据分析;7检测结果。条文说明:3.5.3~3.5.4检测报告应根据所采用的检测方法出具检测结论。为使报告内容完整和具有较强的可读性,报告中应包括常规内容的叙述。还应包含各受检桩的相关原始数据和实测曲线,并附有相关的计算分析数据和曲线。检测报告中仅有检测结果而无任何检测数据和曲线的现象必须杜绝。4充电法4.1适用范围4.1.1本方法适用于桩头有且能暴露钢筋的灌注桩钢筋笼长度的检测。条文说明:充电法是对探测目标物体进行充电并测量目标物体周围电场,根据目标物体周围电场特征确定目标物体的一种物探方法。如果基桩钢筋笼没有或不能暴露地表,就不能对钢筋笼进行充电,钢筋笼周围无法形成人工电场,无法用该方法进行钢筋笼检测工作。4.2仪器设备4.2.1充电法检测钢筋笼长度的仪器设备应符合下列要求:1使用深度编码器自动记录深度,深度分辨率不大于10mm;2测量电极系、电缆防水耐压能力应大于1.5MPa。;3供电电压大于140V;4供电功率大于140W;5具有电池反接保护、电池过放保护的功能;6具有实时显示深度—电位曲线以及深度—电位梯度曲线的功能;7工作温度:-20℃~50℃;8电位差和电流强度测量分辨率不小于0.1mV和0.1mA;条文说明:4.2.1供电电压、供电功率为基本要求。功率大,形成的人工电场强,可提高信噪比,提高观测精度,提高钢筋笼长度检测的准确度。实时显示功能主要是了解现场检测情况,以使调整供电参数达到理想的测试效果。4.3现场检测4.3.1钻孔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条文说明:4.3.1本条是为保证获得高质量测试信号而提出的措施。1钻孔宜设置在灌注桩内或距桩外侧边缘不宜大于0.5m的混凝土或岩土中,且钻孔中心线应基本平行于桩身中心线,即孔桩距沿桩的纵向保持基本不变(钻孔布置示意图见图4.3.1)。条文说明:4.3.11观测点的人工电场强度是与距场源距离平方成反比,距离场源越远场值衰减越快,同时天然电场的干扰因素也不可忽视。通过模型桩上反复对比试验观测也可发现,观测孔距桩外侧边缘较远时,测量信号弱、质量较差、信噪比低,容易造成误判。大量的试验结果说明,在距桩外侧边缘不大于0.5m的孔中观测的数据质量高,信噪比高。以观测场的分布特征判定的钢筋笼长度与实际长度吻合。人工电场的分布特征是以钢筋笼中心轴线对称分布,观测孔应根据人工电场的分布特征布置,以便提高钢筋笼长度测试精度。由于充电法检测灌注桩钢筋笼长度是通过测试孔作为检测剖面,而测试孔离钢筋笼的远近显著影响观测到电位值大小,只有保持测试孔和钢筋笼基本相互平行,也即测试孔和钢筋笼的距离保持基本不变,且距离控制在0.5m之内,才有可能测得较理想的钢筋笼电场分布。而实际情况,灌注桩施工时的成孔垂直度存在一定允许偏差,通常施工规范规定允许偏差为1°,检测孔钻孔时垂直度也存在一定允许偏差,钻芯检测规范规定允许偏1°,他们的垂直度倾斜方向是不确定的。要做到测试孔与钢筋笼(桩身)完全相互平行几乎不可能,即使出现这种情况也只是偶然(即灌注桩成孔时的垂直度和倾斜方向与测试孔成孔时的垂直度和倾斜方向完全一致),当两者倾斜方向相反,随着深度的加深,测试点与钢筋笼的距离会越来越大,以致观测不到可识别的信号,为了通常情况下,能观测到可识别的钢筋笼底部信号,所以本规定桩外钻孔位置与检测桩桩侧相距不宜大于0.5m。2钻孔内径宜为60~90mm,钻孔深度应大于钢筋笼底设计深度5m。条文说明:4.3.12钻孔是测试探头的通道,目前我国生产的孔中探头的直径多数在25~40mm范围内,为了使探头在钻孔中畅通无阻,提出钻孔孔径60~90mm要求。钢筋笼底部是两种导电性有显著差异介质的界面,测量钢筋笼长度的实质就是确定钢筋笼底部界面。为了利用场的分布特征确定不同导电介质的界面,应对界面附近场的分布进行延伸观测。为观测到稳定的正常背景电场特征,同时,为预防泥沙沉积孔底致使探头达不到预计的深度,观测数据不完整,钻孔应预留一定空间,所以要求钻孔深度宜大于钢筋笼底设计长度5m。3当钻孔周围存在软弱土层或砂层时,为防止塌孔,应在钻孔中设置带滤网、壁上均匀分布有孔的PVC管,PVC管内径宜大于60mm。条文说明:4.3.13在软弱土层或砂层分布区钻孔往往会形成塌孔,致使观测工作无法进行,PVC管就是起护壁作用。PVC管是绝缘体,为了有良好的导电通路,PVC管上应钻孔,孔间距一般不大于100mm,接近预估钢筋笼底部时,孔间距应适当加密,PVC管内径要求宜大于60mm。图4.3.1钻孔布置示意图4.3.2当地下水位较深时,应在钻孔中注水,水位高于钢筋笼顶标高,使电极与孔壁能够较好耦合。条文说明:4.3.2空气是绝缘体,使探头与孔壁绝缘,无法进行电场测量。水是良好耦合剂,为了构成良好的导电回路,在测量时孔中应注满清水。4.3.3现场检测步骤应符合下列规定:1安装调试好检测仪器设备。2将供电电极A(正极)连接在钢筋笼的某根钢筋上,B极(负极)设置在不小于5倍钢筋笼设计长度的地方,并确保接地良好。条文说明:4.3.32本条规定主要满足钢筋笼周围的人工电场分布规则、均匀。3测量电极N宜设置在桩顶某根钢筋上,另一测量电极M极通过深度编码器放入钻孔中,以不大于250mm的采样间隔由上至下或由下至上逐点观测,接近设计钢筋笼底部位应适当加密观测。条文说明:4.3.33为了保证检测结果的精度,采样间隔不宜过大,一般可取100~250mm,接近钢筋笼底部时应适当加密观测。4M极移动速率不宜大于250mm/s;条文说明:4.3.34本条规定是为了保证检测时数据采集完整,当采用自动采集记录仪器时,移动速率不应超过检测仪器设备采集记录速率,否则易丢失数据。5实时显示和记录深度—电位曲线,宜同时显示深度—电位梯度曲线。条文说明:4.3.35根据现场观测的数据,实时显示深度—点位曲线或深度—电位梯度曲线,便于对钢筋笼长度实时作出初步判断,如初判钢筋笼长度与设计不符,及时查找原因并进行重复观测,确保观测数据可靠、正确。6每孔检测不应少于2次。条文说明:4.3.36两次观测是为了判定两次观测的数据曲线形态是否基本一致,确定数据是否存在随机干扰。4.3.4数据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实测曲线特征应能反映钢筋笼位置的特征;2重复检测曲线应具有良好的重复性、波形基本一致;3数据不应失真和零漂,幅值应正常;4现场应对检测结果进行初步分析,当发现钢筋笼长度与设计长度不符时,应进行复测,进一步确定钢筋笼底的位置,当桩外测孔测试的曲线特征仍不能清晰地反映钢筋底部时,可在桩体内成孔重新检测。条文说明:4.3.4本条是对现场采集数据质量的基本要求,可靠、真实、准确的数据是分析计算的基础,现场实时显示数据是为了对观测数据质量和对观测结果进行初步判断,现场重复观测是为了清除人为疏忽、仪器设备工作状态或各种随机干扰等因素造成数据的不真实。目的为了得到客观、真实、能反映钢筋笼长度特征的信息。从而保证分析结果的正确采集。4.4检测数据的分析与判定4.4.1钢筋笼底端位置应按下列方法综合判定:1根据深度—电位(H—V)曲线确定:取H—V曲线的拐点对应的深度位置。2根据深度-电位梯度(H—)曲线确定:取H—曲线的极值点对应的深度位置。图4.4.1.a钢筋笼电场分布图4.4.1.b电位V及电位梯度曲线条文说明:4.4.1钢筋笼底界面是两种导电性有明显差异的介质界面,在深度-电位曲线上有可判读的拐点时,此拐点对应的深度应为钢筋笼底界面。深度-电位梯度曲线上有可判读的极值点时,此极值点对应深度应为钢筋笼底界面。4.4.2按本规程4.4.1条所述方法判定灌注桩中钢筋笼长度,桩内钻孔检测绝对误差小于0.5m,桩外钻孔检测绝对误差小于1m。条文说明:4.4.2本条款所讲误差是指按本规定所列之检测方法检测的钢筋笼长度与设计值之相差之值。引起误差的主要原因有∶1观测之误差,由于钢筋笼良导体充电后形成的电场在其周围分布是连续场,检测时是对这场值离散采样,这样采集的数据曲线的极值点和拐点与真实的极值点和拐点之间位置存在一定误差,误差大小与采样间隔大小有关,采样间隔越大,误差则越大,采样间隔越小,误差则越小。所以实际检测过程中可通过尽可能小的采样间隔来提高观测精度,但最小采样间隔不能小于仪器设备采集存储一个数据点的周期。2深度编码器产生的误差,检测时通过导线带动滑轮转动,由滑动转动次数转换成深度值。这误差可通过仪器校准控制在一定的范围,检测过程中还可以通过仪器自带的校准功能,不断自校,减少误差。3钢筋笼(桩身)的垂直度误差和测试孔的垂直度误差引起的检测误差,虽然本规程强调测试孔中心线应平行于钢筋笼(桩身)中心线。实际两者完全平行是不可能的,灌注桩成孔时的垂直度和倾斜方向与检测孔成孔时的垂直度和倾斜方向的组合是随机的,如当钢筋笼垂相对倾斜,检测孔相对垂直,这时测得的钢筋笼长度值实际是钢筋笼长度在检测剖面(竖向剖面)上的投影长度,检测钢筋笼长度小于实际长度(实际钢筋笼长度是直角三角形的斜边,检测钢筋笼长度是直角三角形的邻边),这时检测误差为负误差,当钢筋笼(桩身)相对垂直,检测孔相对倾斜,这时测得钢筋笼长度大于实际钢筋笼长度(实际钢筋笼长度是直角三角形的邻边,检测的钢筋笼长度是直角三角形的斜边),这时检测误差为正误差,这就是出现检测正负误差的主要原因,也就是桩外检测误差大于桩内检测误差的原因。4计算分析、人为判断误差,由于人的主观性和视觉感官差异产生的判断误差。引起钢筋笼长度检测误差的原因不仅限于上述分析的原因,还有诸如桩周环境条件、地质条件等影响,这种误差难以准确估算。通过十多年来,上千根桩钢筋笼长度检测实践得到,在桩内钻孔检测,只要检测孔成孔时不偏出桩体外,检测孔轴线与钢筋笼(桩身)轴线基本平行,探头行速路径长度基本与钢筋笼长度一致。检测误差一般在0.2~0.3m,最大不超过0.5m。所以本规程确定桩内钻孔检测钢筋笼长度绝对误差小于0.5m,在桩外钻孔检测,检测孔的轴线与钢筋笼(桩长)轴线的平行问题不易控制,两者的相对倾斜方向更不容易把控,大量的工程实践和国内其他省份的经验,大部分检测钢筋笼长度与实际长度绝对误差在0.5m以内。少数在0.5~1.0m范围内。所以确定桩外钻孔检测钢筋笼长度绝对误差小于1.0m。4.4.3当作为验收抽样检测的受检桩未出现本规程4.4.1条所列两款情况时,宜结合其他检测方法进行判定。条文说明:4.4.3如深度-电位曲线上没有拐点,深度-电位梯度曲线也没有可判读的极值点,应增强人工电场,提高信噪比,进行测量,仍不能获得满意的结果,若为桩外钻孔检测,则改为桩内钻孔检测,如果由于桩身垂直度或钻孔垂直度存在问题,无法钻至桩底,宜采用其他检测方法综合判断或给出无法达到本方法规定的检测条件要求,不能有效判断钢筋笼长度。5磁测井法5.1适用范围5.1.1本方法适用于桩周2m范围内除钢筋笼以外无对检测结果有明显影响磁性体干扰时的灌注桩钢筋笼长度的检测。条文说明:磁测井法是以磁性体磁场的数学理论为基础,通过研究磁性体周围磁场变化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分布规律,对磁性物体空间分布做出解释。钢筋笼、含有钢筋的建构筑物以及铁磁性岩矿石等是铁磁性物质,在其周围均形成很强的磁异常。井中每一观测点所测得磁场是各种物质磁异常叠加的结果。对于以研究钢筋笼长度为目的的磁测井法,钢筋笼形成的磁异常是我们测量研究的对象,其他铁磁性物体、岩石矿石等周围形成的磁异常就是干扰磁异常。干扰磁异常强度比钢筋笼磁异常更强时,钢筋笼的磁异常的分布特征被干扰磁异常掩盖,因此也就不能用磁测井法确定钢筋笼长度。5.2仪器设备5.2.1井中磁力仪应符合下列要求:1测量范围-99999nT~+99999nT,分辨率宜小于50nT,精度宜不应低于于150nT。2Z磁敏元件转向差小于300nT。3数字输出更新速度大于3次/秒。4工作环境温度-10℃~70℃。5深度编码器应具备自动记录功能,其深度分辨率不大于10mm。6具有实时显示深度-磁场垂直分量(Z)以及深度-磁场垂直分量(Z)梯度曲线的功能。条文说明:5.2.1每一观测点的磁场是由该点地磁场以及磁性物体磁化场叠加的结果。仪器测量范围在-99999nT~+99999nT能满足我国任一地区磁测工作要求。Z磁敏元转向差小于300nT是保证磁测工作精度最低要求。目前,磁力仪自动化成都已较高,基本可以连续测量并自动记录。为保证检测结果的结果精度,要求其深度分辨率不大于10mm。5.2.2磁力传感器应符合下列要求:1磁力传感器适应孔斜0~20°。2磁力传感器和电缆防水耐压能力应大于1.5MPa。5.3现场检测5.3.1钻孔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钻孔宜设置在基桩桩内或距桩外侧边缘不宜大于0.5m的混凝土或岩土中,且钻孔中心线应基本平行于桩身中心线,即孔桩距沿桩的纵向保持基本不变(钻孔布置示意图见图5.3.1)。2钻孔内径宜为60~90mm,钻孔深度宜大于钢筋笼底设计深度5m。3当钻孔周围存在软弱土层或砂层时,为防止塌孔埋管,宜在钻孔中设置PVC管,PVC管内径宜大于60mm。条文说明:5.3.1钻孔布置要求同4.3.1条说明,注意只做磁测井工作时PVC管上可以不打孔,在流砂层很厚的地区此点很重要。在流砂层很厚的地区流砂通过PVC管壁上小孔很快流入钻孔中,造成观测孔很快被淤填而不能完成计划的测试工作。用测试钻孔作为检测剖面,测试孔离钢筋笼的远近显著影响磁异常形态,只有保持测试孔和钢筋笼基本相互平行,也即测试孔和钢筋笼的距离保持基本不变,且距离控制在0.5m之内,才有可能测得较理想的钢筋笼异常。因此,测试孔开孔位置尽量接近所测桩桩侧,并保证其垂直度。图5.3.1钻孔布置示意图5.3.2检查钻孔或PVC管的畅通情况,磁力传感器应能在全程范围内升降顺畅。条文说明:5.3.2检查钻孔或PVC管的畅通情况很有必要。磁测井法探管造价较高,钻孔或PVC管不畅通可能会卡管,一旦卡管就有可能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耽搁时间延误工期。5.3.3现场检测步骤应符合下列规定:1安装调试好检测仪器设备。条文说明:5.3.31本条规定了现场检测的一般步骤。2采样间距不宜大于250mm,接近设计钢筋笼底部位应适当加密观测。条文说明:5.3.32为了保证检测结果的精度,采样间隔不宜过大,一般可取100mm~250mm。接近钢筋笼底部时应加密观测。3磁力传感器移动速率不宜大于250mm/s。条文说明:5.3.33本条规定是为了保证检测时数据采集完整,当采用自动采集记录仪器时,移动速率不应超过检测仪器设备采集记录速率,否则易丢失数据。4每孔探测不应少于2次;条文说明:5.3.34两次观测是为了判定两次观测的数据曲线形态是否基本一致,确定数据是否存在随机干扰。5实时记录和显示深度—磁场垂直分量(H—Z)曲线,宜同时显示深度—磁场垂直分布梯度(H—dZdH)条文说明:5.3.35根据现场观测的数据,实时显示深度—磁场垂直分量曲线或深度—磁场垂直分量梯度曲线,便于对钢筋笼长度实时作初步判断,如初步判钢筋笼长度与设计不符,及时查找原因并进行重复观测,确保观测数据可靠、正确。5.3.4数据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实测曲线特征应能反映钢筋笼位置的特征;2重复探测曲线应具有良好的重复性、波形基本一致;3数据不应失真和零漂,幅值应正常;4当发现钢筋笼长度与设计长度不符时,应进行复测,进一步确定钢筋笼底的位置,当桩外测孔测试的曲线特征仍不能清晰地反映钢筋底部时,可在桩体内成孔重新检测。条文说明:5.3.4本条是对现场采集数据质量的基本要求,可靠、真实、准确的数据是分析计算的基础,现场实时显示数据是为了对观测数据质量和对观测结果进行初步判断,现场重复观测是为了清除人为疏忽、仪器设备工作状态或各种随机干扰等因素造成数据的不真实。目的为了得到客观、真实、能反映钢筋笼长度特征的信息。从而保证分析结果的正确采集。5.4检测数据的分析与判定条文说明:检测数据的分析判定是指根据测得钢筋笼磁化场的特点,依据磁化场的数学理论进行形态分析,从而判定钢筋笼长度。本条是根据磁场垂直分量(Z)和磁场垂直分量(Z)梯度曲线形态特征而规定的一般判别方法。5.4.1根据实测磁场垂直分量(Z)曲线下端平坦的Z值结合当地地磁图判断测区垂直分量(Z)背景值Z0。条文说明:5.4.1区域背景磁场值一般可以从区域地磁图上查得,第四系一般为无磁性或弱磁性,钢筋笼长度检测背景场应通过现场实测获得。基桩钢筋笼长度测量工作一般都在城市施工现场进行,城市中建筑物(构筑物)、施工现场的钢材等在地表浅部都会形成干扰,现场实测场值作为背景场宜是孔底无钢筋笼段实测场值。5.4.2当垂直分量(Z)值明显低于或高于背景值Z0时,可判定有钢筋笼存在。条文说明:5.4.2基桩一般都是施工于岩土层中,沉积和变质岩土层一般是由无磁性或若磁性物质组成,其产生的磁异常,在相对短的时间内(一根桩检测时间一般不会超过30min),可以认为是常量背景场。钢筋笼是铁磁性物质,在地磁场中被磁化而产生较强的磁异常,实测磁场强度在背景场上有一定的的变化幅度可以认为有钢筋笼存在。但是,有些火成岩具有较强的磁性,实践表明,岩石磁性的一般变化规律是,火成岩—变质岩—沉积岩,其磁性从强到弱;在火成岩中有基性岩—中性岩—酸性岩,其磁性从强到弱;再有喷出岩—侵入岩—深成岩,其磁性由强到弱。特别注意,当桩身下部(钢筋笼)置于喷出岩(如玄武岩)中时,由于有些喷出岩具有较高的磁异常,形成相对较高的背景场,有时其幅值甚至掩盖钢筋笼产生的磁异常,分析时应引起特别注意,结合具体地质情况作出判断。5.4.3磁场垂直分量梯度值应按下式计算。式中——磁场垂直分量梯度值(nT/m);Z2、Z1——上下测点的实测磁场垂直分量强度值(nT);——上下测点的测点距(m)。条文说明:5.4.3钢筋笼是铁磁物质,一般其底部以下无磁性或弱磁性物质(素混凝土,岩土层)有明确界面。在界面上下实测磁场强度会有较大的变化,超过界面向下逐渐变为稳定的背景场。磁场垂直分量(Z)-深度变化曲线的拐点位置对应的深度应为钢筋笼底端埋深,结合有关资料可确定钢筋笼长度。磁场垂直分量梯度()-深度变化曲线底部极值点所对应的深度位置,应为钢筋笼底端埋深,结合有关资料可确定钢筋笼长度。工程实践表明,()值的灵敏度较高,极易受外界的磁异常干扰影响,产生较大的波动变化,加大极值点的判断难度。在实际应用中,应同时结合磁场垂直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整幢房屋买卖合同
- 公司向个人汽车租赁合同
- 无人机航拍与测绘服务合同
- 大学特聘教授聘任合同
- 封阳台合同协议书
- 建设工程合同管理复习指导
- 环保科技产业园区运营合同
- 吉首大学张家界学院《慧眼识杂草喂鹿寻童趣》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第12讲 澳大利亚 极地地区 第2课时 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
- 广西制造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机械设备安全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三年级体育下册全册教案
- 2024年八年级语文下册《经典常谈》第一章《说文解字》练习题卷附答案
- 小学科学试卷分析及改进措施(通用6篇)
- 脱硫塔内部(玻璃鳞片防腐涂层)维修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附:质量、安全、环境保护措施与技术交底)
- 视频号运营方案
- 发育生物学1-9章全
- (研究生)商业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ppt教学课件(完整版)
- 中医学课件:第三章 藏象学说
- 山西省煤炭运销集团有限公司王家岭煤矿井筒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三年级数学下册单元计划【9个单元全】
- 火力发电厂水汽化学监督导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