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课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 同步练习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1页
第30课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 同步练习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2页
第30课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 同步练习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3页
第30课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 同步练习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4页
第30课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 同步练习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0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大飞机事业蓬勃发展,取得重大成果,2023年5月28日C919大飞机开启首次商业载客飞行,标志着我国具备自主研制世界一流大型客机能力。与该成果属于同一时期的是(

)①制造世界最大单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

②试制并成功发射中远程弹道导弹③成功发射了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④研发出“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2.20世纪90年代初期,邓小平明确指出“发展就是硬道理”的首要对外准则。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指出新时代中国外交应展现出“奋发图强”的新基调,中国应努力从以前的“学习者”逐渐发展为“倡导者”和“制定者”,谱写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新篇章。中国外交的这一发展(

)A.源于对外开放进入了新阶段 B.利于为世界发展提供中国智慧C.逐渐摆脱了意识形态的束缚 D.意在构建世界均衡发展的格局3.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呼吁“全国人民齐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这反映了(

)A.中国积极发展以联合国为中心多边外交 B.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世界大国的共同愿望C.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并承担大国责任 D.中国的合作方案赢得国际社会普遍认可4.2021年2月10日晚,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实施近火捕获制动,成为中国第一颗人造火星卫星。这是继首颗人造地球卫星、首颗人造月球卫星之后,中国首次拥有了人造火星卫星,在浩瀚深空,中国人造卫星“三星高照”,再次实现跨越式发展,又创下一个新的里程碑。这一科技成就(

)A.有利于增强中国的综合国力 B.使我国现代科技实现了全方位的突破C.是引进世界先进科技的结果 D.实现了我国与世界先进科技同步发展5.自诞生之日起,中国共产党就把完成国家现代化和实现民族复兴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百年来,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探索出不同的现代化道路。下表为某一历史阶段现代化道路的特征,据此可知该阶段为(

)总体依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发挥着总体指导作用建设目标强调全面现代化建设重点由资本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信息密集型产业升级体制依托深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成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分配方式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资源配置明确为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对外关系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A.过渡时期 B.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C.改革开放初期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6.下列重要国际会议,曾与下图相关事件举行于同一地点的是(

)A.亚洲文明对话大会B.世界可持续发展会议C.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D.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7.党的十八大以来,建交国总数增至181个,同110多个国家和地区组织建立伙伴关系,并以实际行动支持全球抗疫、应对气候变化、促进可持续发展,为破解全球治理赤字、解决全球性挑战提供中国方案,做出中国贡献。这表明我国(

)A.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多边外交 B.积极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建设C.主导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D.拓展与发达国家的合作领域8.2023年春季,习近平应邀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后来又同来华访问的亚洲、欧洲、拉美、非洲等国的多位政要会谈会见,首次提出全球文明倡议,推动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解决……高潮迭起的中国元首外交,持续吸引着世界的目光。这说明我国(

)A.重建了以中国为核心的国际秩序 B.为世界提供中国方案C.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D.国际政治影响力扩大9.十九大以来,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塑造力”日益凸显,不仅在国际规则的制定权上显著扩大,且推动了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这说明,中国“塑造力”(

)A.主导了世界格局 B.维护了国际和平C.彰显了外交自信 D.实现了睦邻友好10.2023年,氛围经济火爆出圈。围炉煮茶、露营等活动营造的氛围及体验式、沉浸式消费,附加社交、情怀、文化、娱乐、治愈等元素,备受人们青睐。在某电商平台,灯、画、音响等商品,被商家标上与“氛围感”相关的关键词后,获得了超30%以上的交易指数增长。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这类商品的价值主要来自于经营者营造的独特“氛围感”②人们进行氛围消费时追求情感满足超越产品本身的功能③氛围消费流行说明我国居民消费已由生存型转向享受型④发展氛围经济要找准产品文化特色与消费需求的契合点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1.改革开放后,我国逐步改革行政审批制度。1996年,国务院的通知要求,下放给更多主体在更大范围吸引投资的审批权限。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逐步建立行政审批权责清单制度,大力削减审批事项。我国持续进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A.意在彻底消除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 B.说明国家机构改革坚持问题导向持续调整优化C.表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得到完善 D.有利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12.阅读《2020年脱贫攻坚成果表》。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布局中,与表格内容有直接对应关系的是农村脱贫人口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收入实际增长与全国居民相比的增速551万12588元5.6%3.5%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全面深化改革C.全面依法治国 D.全面从严治党二、非选择题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棉花种植起源于南亚,宋代传入中国,因其满足人们衣被之需而为历代统治者所推广,到明代已遍布全国各省区。清朝中叶,棉花种植继续向更广大区域扩散,同时又向着适宜的地区集中。手工棉纺织业也从发达的江南几乎广布全国各州县,呈现出时人所称的“棉花,寸土皆有”“织机,十室必有”的景象。——摘编自罗萍《城乡产业互动与近代内地民族棉纺织企业的发展》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以来,新疆已选育出一批适应于机械采收的优质棉新品系,主要指标均达到,或接近国际棉花贸易的最高标准。中央一直很重视新疆棉区的发展,在新疆棉花生产、流通中给予优惠政策。截至2020年,新疆棉花总产、单产、种植面积连续26年位居全国第一。主要产棉区农民收入的50%—70%来自棉花种植,棉农的收入不断增加,新疆正以棉花产业为引领促进乡村振兴。——摘编自程文明等《乡村振兴下民族地区特色产业提质增效研究》(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棉纺织业发展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疆棉花产业发展的意义。1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19世纪早期的中国人在打量欧美人时,套用了以往几千年中与亚洲各国往来的模式。中国人还搞混了西方各国的名称。如在阮元主持编写的广东地方志中记载,殖民菲律宾的西班牙是居住在斯里兰卡和马六甲之间的蛮夷,葡萄牙位于马六甲附近,英国即是荷兰或为后者的属国,法国人原为佛教徒,后改信基督教(当时中国人普遍认为基督教是佛教的一个分支),而法国即是葡萄牙云云。当魏源等杰出之士试图了解西方时,他们不得不求助于西方著作的译本。时人对西方一无所知,当西方开始横行中国时,中国人才发现,多少年来对付外夷行之有效的那套办法突然失灵,丝毫不起作用。——摘编自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材料二

冷战结束后,面对复杂的局势,中国大力推动伙伴关系的构建,与世界各国先后建立了各具特色的伙伴关系。伙伴关系的基本特征是寻求共同利益,协商合作,结伴而不结盟,是在后冷战时期推动新型国家间关系的创新,也助推了冷战后世界走向非对抗的新格局。中国提出了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新型大国关系的基本要义是“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目的在于推动构建一种有别于历史上大国争霸、称霸的新关系。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所遵循的原则是协商共建,正如“一带一路”倡议,所遵循的是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为所有参与方提供开放的大平台,旨在推动构建新型的发展合作关系与秩序;中国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旨在推动构建一种和谐共处、合作发展的新世界。面对大变局,人类需要以新的理念面向未来的国际新秩序。——摘编自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早期的中国人应对千年变局的态度变化及其原因。(2)根据上述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千年变局与百年变局的差异性,简析中国在外交方面如何应对百年变局。(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国两次应对变局的启示。15.不同历史时期,面对时代发展和国内外形势的变化,中国外交政策不断进行调整。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历史阶段外交主要特点.外交大事记(部分)新中国成立后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1953年12月,中国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4年4月,中国参加日内瓦会议.1955年4月,中国参加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改革开放后全方位外交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1989年,中苏关系正常化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上海合作组织.2003年,中国与欧盟确定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大国外交2013年,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2015年,倡议设立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正式成立(“亚投行”)2017年,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首次被写入联合国决议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内容,谈谈你对中国外交政策不断调整的认识。(要求:任选两个历史阶段进行分析,充分运用材料,史论结合,论述充分,表述清晰)参考答案:1.C2.B3.C4.A5.D6.D7.B8.D9.C10.D11.D12.A13.(1)原因:棉花的使用价值高;统治者的重视与推广;棉花的广泛种植:棉纺织技术的革新;人口的增长;商品经济的发展。(2)意义:推动我国棉纺织业发展:促进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促进乡村振兴;有利于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有利于边疆地区的稳定和发展。14.(1)态度变化:由对西方一无所知到试图了解西方。原因:中国长期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西方国家对中国的侵略;先进的中国人认识到西方的先进;传统制夷政策的失灵。(2)差异性:中国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转变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从闭关锁国到对外开放;从不了解世界形势到参与国际治理、提供中国智慧;从受到侵略到广泛建立特色伙伴关系。应对:以联合国为核心开展多变外交;积极发展新型大国关系;发展睦邻友好关系,推动和平交流;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推动新型国际秩序的构建。(3)启示:要主动参与世界,促进国家发展;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要促进国际新秩序的构建;要以外交突破促进国家发展。15.认识: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是随着时代发展和国内外形势变化而不断演进的。第一阶段:新中国成立后,此时,中国外交的主要特点是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1953年,中国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标志着中国外交政策的独立性和原则性。五项原则的提出,不仅为中国与其他国家建立和发展友好关系提供了基本原则,也为国际关系的和平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1954年,中国参加日内瓦会议,这是新中国首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与国际会议,显示了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崛起。1955年,中国参加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这不仅促进了亚非国家之间的团结与合作,也为中国在第三世界国家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第二阶段:改革开放后,中国外交进入全方位外交阶段。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这是中国外交史上的一件大事,标志着中美关系的重大突破,对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产生了深远影响。1989年,中苏关系正常化,进一步改善了中国的周边环境,为中国的稳定发展创造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