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期末试题汇编:非文学类文本阅读_第1页
高二语文期末试题汇编:非文学类文本阅读_第2页
高二语文期末试题汇编:非文学类文本阅读_第3页
高二语文期末试题汇编:非文学类文本阅读_第4页
高二语文期末试题汇编:非文学类文本阅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非文学类文本阅读山东省淄博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试论托勒密的天文学说是不是科学?”这样的考题在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系的研究生入学考试中,不止一次出现过。面对这道考题,大部分考生都答错了。这就表明,他们中间的大部分人,都未能正确认识:怎样的学说具有被当做科学的资格?首先请注意,从宇面上就可以知道,这是一道论述题,而不是简单的“是”或“否”的选择题。正像有些评论者正确地指出的那样,题中的“正确”“科学”“托勒密天文学说”等概念,都可以有不同的界定,而该题要考查的方面之一,就是考生能否注意到概念的界定问题。他们可以自行给出不同的界定,由此展开自己的见解。为什么托勒密的《至大论》这样的伟大著作,会被认为不是科学?许多考生陈述的重要理由是托勒密天文学说中的内容是“不正确的”——我们知道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然而,如果我们同意这个理由,将托勒密天文学说逐出科学的殿堂,那么这个理由同样会使哥白尼、开普勒甚至牛顿都被逐出科学的殿堂!因为我们今天还知道:太阳同样不是宇宙的中心,行星的轨道也不是精确的椭圆,牛顿力学中的“绝对时空”也是不存在的……难道你敢认为哥白尼日心说和牛顿力学也不是科学吗?“不正确的”结论也可以是科学?是的,真的是这样!因为科学是一个不断进步的阶梯,今天“正确的”结论,随时都可能成为“不正确的”。我们判断一种学说是不是科学,不是依据它的结论在今天正确与否,而是依据它所用的方法、它所遵循的程序。西方天文学发展的根本思路是:在已有的实测资料基础上,以数学方法构造模型,再用演绎方法从模型中预言新的天象;如预言的天象被新的观测证实,就表明模型成功,否則就修改模型。在现代天体力学、天体物理学兴起之前,模型都是几何模型——从这个意义上说,托勒密、哥白尼、第谷乃至创立行星运动三定律的开普勒,都无不同。后来则主要是物理模型,但总的思路仍无不同,直至今日还是如此。这个思路,就是最基本的科学方法。当代著名天文学家当容对此说得非常透彻:“自古希腊的希巴恰斯以来两千多年,天文学的方法并没有什么改变。”如果考虑到上述思路正是确立于古希腊,并且正是托勒密的《原大论》第一次完整、全面、成功地展示了这种思路的结构和应用,那么,托勒密天文学说的“科学资格”不仅是毫无疑问的,而且它在科学史上的地位绝对应该在哥白尼之上——因为事实上哥白尼和历史上许许多多天文学家一样,都是吮吸着托勒密《至大论》的乳汁长大的。(摘编自江晓原《科学史十五讲》)材料二:“常规科学”是指牢固地建基于一个或多个过去的科学成就的研究,某个科学共同体在一段时间里承认,这些成就为其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基础。今天,这些成就被初级或高级教科书详述,尽管很少保留其原初形式。在此之前,许多著名的科学经典著作扮演着类似的角色,都曾在一段时间里为后续的几代研究者暗中界定了某个研究领域的合理问题和方法。它们之所以能起到这样的作用,是因为具有两个关键特征:它们的成就足够空前,因此能够吸引一批坚定的追随者远离科学活动的竞争模式;这些成就又足够开放,有各种问题留待重新界定的研究者群体去解决。凡是具有这两个特征的成就,我此后便称之为“范式”。我选择这个词是想表明,在科学革命历程中,一些公认的实际科学实践范例——包括定律、理论、应用和仪器——为特定的融贯的科学研究传统提供了模型。这些传统就是历史学家所谓的“托勒密天文学”或“哥白尼天文学”、“亚里士多德力学”或“牛顿力学”、“微粒光学”或“波动光学”,等等。研究者要想成为他所要加入的特定科学共同体的成员,主要是通过对范式(比上面名称专门得多的范式)进行研究。他所要加入的共同体,其成员都是通过相同的明确范例来学习其领域的基础,所以他随后的做法将很少在基本原则上引起争议。以共同的范式为研究基础的人,都信守相同的规则和标准来从事科学。那种信守和由此产生的明显共识乃是常规科学的先决条件,也就是某个特定研究传统创生和延续的先决条件。而一种范式向新的范式发生转变,新的范式取代旧的范式,就是科学革命。我们可以从物理学的相关发展来观照科学革命中范式学说的表现。今天的物理教科书告诉学生,光是光子,是同时表现出波动特性和粒子特性的量子力学实体。然而,在普朗克、爱因斯坦和20世纪初的其他人提出它之前,物理教科书说光是横波,这种观念植根于一个范式,该范式最终源于19世纪初杨、菲涅尔的光学著作。波动说也并非第一个被几乎所有光学研究者所接受的理论。18世纪的光学范式来自牛顿的《光学》,它说光是物质微粒。物理光学范式的这些转变就是科学革命,一种范式经由革命向另一种范式的接连转变便是成熟科学通常的发展模式。(摘编自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张卜天译)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判断某种学说是否具有被当做科学的资格,在江晓原看来,相关概念的清晰准确的界定是一个重要因素。B.《至大论》第一次完整、全面、成功地展示了天文学发展根本思路的结构和应用,科学史上被奉为圭臬。C.库恩使用“范式”一词想表明,一些公认的实际科学实践范例为特定的融贯的科学研究传统提供了模型。D.光是量子力学实体,具有波粒二象性,是现在物理教科书的内容,这是经过多次科学革命后得出的结论。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材料一中使用问句引出对中心观点的相关思考,有效增强了文章的吸引力和启发性。B.西方天文学发展的根本思路注重模型建构和演绎证实,且至今没有什么根本的改变。C.科学共同体成员对相同的规则和标准的信守,使得他们的科学研究不会鼓励新发现。D.“光是横波”的观念可溯源至杨、菲涅尔的光学著作,该观念现在看来具有局限性。3.下列选项中的科学成就,其特征最符合材料二中“范式”的一项是(3分)A.光压,17世纪由牛顿预测,19世纪末麦克斯韦用电磁场理论证明其存在,20世纪初列别捷夫第一次从实验中发现它。B.古希腊哲学家阿那克西曼德和德谟克利特都希望把握宇宙的本质,但对“原点”,即万物的原始元素,存在分歧。C.自然选择不会导致巨大的突变,只能按照短小而缓慢的步骤进行,因此“自然界中没有飞跃”符合自然选择学说。D.经过多次新发现不断修正旧认知后,国际天文学联合大会投票决定,不再将冥王星视为行星,而将其列入“矮行星”。4.材料一第三、四段是如何使用归谬法进行反驳的?(4分)5.你认为科学家应该怎样认识科学并推动其发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1.B2.C3.A4.①先指出许多考生的逻辑:托勒密天文学说不是科学,原因是内容不正确。(2分)②假定上述逻辑正确,并使用哥白尼、开普勒、牛顿等学说中同样存在内容不正确进行类比推理,得出哥白尼日心说和牛顿力学“不是科学”的荒谬结论,驳斥原观点。(2分)5.①要准确判断学说的科学性(1分),更要研究学说所用的方法、所遵循的程序(2分)。②充分理解所研究领域的发展“范式”(1分),并积极推动其“范式”的发展转变和科学革命(2分)。山东省青岛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新时期文学伊始,以汪曾祺、张炜、张承志等人的小说为代表的诗化小说大规模涌现。这类小说具有语言的诗化与结构的散文化,小说艺术思维的意念化与抽象化以及意象性抒情、象征性意境营造等诗性特征。它用感性思维、以己度物思维等思维方式阐释了诗性思维,从而开拓了小说的诗学空间,建构了一种别开生面的小说诗学。随着新时期人性解放与人道主义复苏,注重个体感受的感性思维在诗化小说中重新得到发掘与认可。

诗化小说的感性思维首先体现为对心灵的密切关注。与一般小说注重设置跌宕起伏的情节不同,诗化小说更注重以敏感的心灵去体验全人类丰富的情绪与感觉,对人物心理世界格外关注。诗化小说惯于采用第一人称视角叙事,更利于展现主人公的心理体验、抒发主人公的内心情感。诗化小说还注重对人心灵境界的提升,许多小说在叙事和描写中蕴含着舍己为人、匡扶正义、超然旷达、不慕名利等精神品质,以诗性精神陶冶并净化人的心灵。诗化小说的感性思维还体现为细腻丰富或充沛强烈的情感。与新时期其他小说相比,诗化小说的情感分外丰富细腻、饱满真挚。无论是创作主体还是小说人物,他们的心灵都如一波流动的湖水,在外界的细微颤动中荡漾起一圈圈充满着细腻情感的波纹。如汪曾祺身上有一种中国式的“温良”,那是西方人难以具备的“同情与智能”的精神。他带着脉脉温情诉说着一个个动人心扉的故事,《职业》里的孩子在角落里偷偷摩挲着藏起的自尊和童真,《异秉》里的小学徒在锁上门的房间里悄悄缝合着伤口。同时,新时期的中国文坛以敞开的姿态拥抱西方哲学与美学,象征主义、表现主义、存在主义等思潮蜂拥而入,先锋小说、意识流小说、新写实小说随之蓬勃兴起。与这些小说蕴含着浓厚的西方哲学美学色彩不同,诗化小说偏重以己度物思维的阐发,注重意象性抒情,呈现出鲜明的东方哲学与美学特质。诗化小说的以己度物思维首先体现为丰富的意象及意境营造。它赋予客观物象以情思,使小说具有诗的情调韵味。诗化小说的意象不仅种类繁多,而且具有独特的内蕴。如莫言小说的意象具有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常用具有不同心理体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意义,红色意象如红高粱象征火热的生命与激情,而白色意象如莲花则象征生命的消退与死亡。汪曾祺小说中的植物意象也多具有中国古典诗歌的意蕴,如兰花和菊花象征高洁的品格。动物意象内涵更为丰富复杂,林斤澜用溪鳗与泥鳅象征欲望,迟子建用狗象征亲情与忠诚眷恋,等等。诗化小说的以己度物思维还体现为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情景交融与意象意境理论相似,都把自我和客观世界视为一个整体,都将主观情思凝结于客观物象中,达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浑然之境。与新时期其他小说相比,诗化小说的景物与人物的精神气质、情感等更加紧密且浑然地交融在一起。(摘编自陈好修《新时期“诗化小说”的诗性思维建构及其文体特征》)材料二:诗化小说的语言展现出不同于其他文学样式的特点,一方面是诗性语言在写作过程中遵循一定的韵律,通过音调变化形成旋律,另一方面则是具有象征意义的诗歌意象不断构建和阐发带来诗性语言的画面,这是诗化小说在语言表达上所表现出来的特点。诗化小说在结构上以人物为核心来组织故事,淡化了线条式的情节结构,只在结构上提供了一种逻辑上形成散文化特征的简明的故事框架。以《百合花》为例进行分析。《百合花》一文清新俊逸、语言优美,富有抒情诗的意味,如诗般美好,是典型的诗化小说。它开篇就将战争残酷惨烈的背景淡化,以诗意清新的环境创设,使小说在诗性上彰显了它的独特之处。在结构形式上,《百合花》大胆摒弃了传统小说所采用的情节结构形式,不再注重情节的贯穿性和情感的韵致,这种散文化的结构形式成功地牵引着读者和作者。《百合花》将“百合花”这一最主要的线索贯穿于小说的主要情节之中,以小通讯员为中心,通过“我”对小通讯员的几次态度转变,借事件中新媳妇与小通讯员的几次冲突与和解,串联起小通讯员掩护战友牺牲的事件,塑造了小通讯员这个“平凡英雄”的形象。在情感表达上,文本中并没有直接表达情感,而将情感藏于语言和情节中。在淡化战争题材残酷、宏大叙事的同时,超越了“军民鱼水情”这一政治主旨,将小说主题提升到了体现人性之美的高度。从“我”的视角来看,小通讯员就是那个走路时总是和“我”保持距离、省下馒头给“我”吃却自己饿着肚子的羞涩青年,新媳妇是和小通讯员“斗气”、一针针为他缝补衣服的真诚女人;不管是新媳妇奉上嫁妆,还是通讯员扑向手榴弹,从“我”的角度来看,都是那么的自然从容,看不出一丝气壮山河的意味。面对逝去的小通讯员,即使悲伤也收敛了一些,新媳妇没有哀嚎痛苦,只是“细细地、密密地缝着那个破洞”,这种情感的表达方式也是诗化小说的一大特点。(摘编自张安文《浅析抒情传统对中国现代诗化小说的影响》)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汪曾祺、莫言等作家的小说阐释了注重个体感受的感性思维,从而开拓了小说的诗学空间。B.表现舍己为人、匡扶正义、超然旷达、不慕名利等精神品质的小说,更加注重对人心灵境界的提升。C.诗化小说主要具备两个特点,一是诗性语言形成的韵律感,二是诗歌意象构建起来的诗性画面。D.在情感表达上,诗化小说往往不直接表达情感,而是将情感蕴藏于诗性的语言和小说的情节中。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职业》《异秉》两篇小说透露出汪曾祺中国式的“温良”,这种“同情与智能”的精神是西方人难以具备的。B.材料一列举莫言和汪曾祺等作家小说中的诸多意象,证明了诗化小说的意象种类繁多且具有独特内蕴的观点。C.材料二以《百合花》为例,具体阐释了诗化小说在语言、结构和情感表达上的特点,令读者更易理解作者观点。D.根据材料二对《百合花》的分析可知,只有反映人性美的小说形象,其行为思想才是自然从容的,其情感才是内敛的。3.下列选项,不能阐释材料一“诗化小说感性思维”的一项是(3分)A.沈从文的诗化小说《边城》用大量篇幅表现人物心理,有时通过人物的幻想、梦境来披露,有时用人物特定环境下的语言、神态描写来暗示。B.阅读鲁迅的诗化小说《故乡》时,读者感受最深的往往不是情节,而是作者对故乡既眷恋又失望的复杂情感。C.茹志娟的诗化小说《百合花》采用第一人称视角进行叙事,再现了解放战争时期军民之间的故事,真实感人。D.铁凝的诗化小说《哦,香雪》细致入微地描写了香雪等乡村少女的心理,表达了姑娘们对山外文明的向往和摆脱落后贫穷的迫切心情。4.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结构。(4分)5.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相关内容,从意象性抒情和结构散文化两个角度赏析孙犁的诗化小说《荷花淀》。(6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1.(3分)D

2.(3分)D

3.(3分)C4.(4分)材料一整体采用总分结构,先总起点明诗化小说特点及价值,再分别从诗化小说的感性思维和以己度人思维两种方式阐释诗化小说的特点。局部采用并列结构:阐释两种思维时,分别从密切关注心灵与情感细腻丰富或充沛强烈,从丰富的意象、意境营造与情景交融的手法两个方面阐释。5.(6分)(1)《荷花淀》中的意象具有独特意蕴,情景交融浑然一体(1分):探夫遇敌部分,作者形容荷叶与荷箭为“铜墙铁臂般”和“哨兵一样”赋予人的情思,象征着保卫家园的白洋淀儿女们(1分);开头景物描写营造了一种清新、宁静的意境,与水生嫂善良纯洁的内心浑然一体,养育着为保护这美好宁静生活的白洋淀儿女们(1分)。(2)《荷花淀》具有散文化的结构,以人物为核心组织故事,采用镜头式(非线条式)结构(1分):以女人们为核心、以她们的成长为线索来组织故事(1分),以夫妻话别、探夫遇敌、助夫杀敌等几个场景组成了镜头式的情节结构(1分)。山东省德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1950年某个夏天的午后,伟大的物理学家恩里科·费米与他的朋友爱德华·泰勒、埃米尔·康佩斯基、赫伯特·约克共进午餐,其间他们做了一个关于宜居星球的计算。他们的结论是:即使生命是一个罕见的偶然事件,星系也足够大,它还是很可能存在的。谈话继续进行,费米却一反常态地沉默了好长时间。突然,他向另外三个人吼道:“其他人在哪里?”这有时被称为“费米悖论”,给天体生物学带来了一个挑战:生命应该出现在某处,但我们从未发现。我记得我小时候看的第一部电影是伦纳德·尼莫伊执导的杰作《星际迷航4:抢救未来》,电影中“进取号”星舰的全体船员进行了时间旅行,回到20世纪80年代的旧金山营救座头鲸,从而与一个只能跟鲸鱼对话的外星人探测器交流。请认真对待!这是史上最伟大的电影之一。直到今天,《星际迷航》仍然是我最喜欢的系列电影,它总是因为描述了外星生命的奇异形式而令人着迷。例如,在剧集《索利安人的网》中,“进取号”船员遇到了一个完全由水晶构成的物种。但是,《星际迷航》这样的电影凸显了我们在想象外星实体时所面临的概念困难。地球上的生命形式如此多样,所以很难推断其他地方会发生什么。也许外星人正在拜访我们,只是我们还没有认出他们。为了切实地解决外星生命的问题,我们必须有点悲观,绝对有可能存在我们无法认识的奇怪生命,但在科学上,我们只能做出谨慎的评论。换句话说,我们需要评估我们所知道的生命可能性,然后才能考虑我们所不知道的生命。生命是什么?在1994年的一次会议上,NASA(美国宇航局)就生命的定义达成一致,认为生命是“一种符合达尔文进化论并且可以自我维持的化学体系”,这一定义被大多数天体生物学家认可。“化学体系”把我们的定义缩小为由原子和分子构成的东西。而“达尔文进化论”则主张,这些化学结构有足够的复杂性来储存和传递信息。因此,生命从本质上来说可以归结为一种复杂的化学,使得我们可以合理地猜测应该寻找怎样的行星或卫星。首先,我们需要找到有正确组成成分的地方。有一个好消息:地球上的每一种生物都是由相同的分子组成——大部分是组成蛋白质(构成细胞的成分)的氨基酸和组成DNA(构成蛋白质的指令)的核苷酸碱基,而这些成分并不是地球特有的。我们已经观察到遥远星云的氨基酸和核苷酸碱基,发现它们被困在坠落的陨石之中。其次,生命很可能形成于一系列潜在的化学起始点,所以我们只需要确保一颗行星具备发生反应的合适条件。岩石、金属和晶体这样的固态化学体系很可能已经出局了,因为它们的原子被固定在刚性的晶格之中,无法移动,很难发生相互作用。相比之下,气体面临着相反的问题,由于粒子是无序的,无法长时间接触,所以无法进行复杂的反应。要想发生生物化学反应,分子必须是可移动的,而且离得很近,以较低的速度移动。因此我们有理由认为,当化学物质漂浮在液体之中,生命最有可能从中诞生,但并不是任何液体都可以。这种液体不能太活跃,它应该能使许多不同类型的分子悬浮其中,而且应该在很大的温度范围内保持液态,以适应星球上的季节性变化。已知的这类化学物质寥寥可数,氨和硫化氢是很好的选择,但目前来说水是最丰富的。一颗行星想要维持液态水,绕恒星运行的距离必须是特定的,这段距离叫作“宜居带”,它的温度必须像粥一样恰到好处。宇宙中有多少颗宜居星球呢?我们以银河系为例,保守估计有8100万个宜居世界,即使生命的可能性是百万分之一,仍然可能有大约80颗行星上存在生命。假设外星人正在分析我们的太阳系,并评估它是否适合生命,就像我们对其他恒星系所做的那样。他们能发现我们吗?他们将注意到的最重要的线索是,地球大气层中的氧气。一颗行星想要维持氧气大气层,唯一的方法是行星上不断有东西在制造氧气。此外,地球不是一颗不起眼的行星,我们使用了大量的无线电通信技术,这些无线电泄漏到了太空,只要把探测器放在银河系的角落里,任何人都可以毫不费力地窃听。我们甚至故意向太空发送了些信息,以防外面的人听不到。在1977年发射的两艘“旅行者号”探测器上,我们设计了一份更详细的信息。这两艘飞船都安装着金制的留声机,里面还有地球的116幅图像,以及常见的地球声音的录像,从贝多芬到查克·贝里的音乐剪辑,从55种语言的问候到鲸鱼歌声的样本。你懂的,以防《星际迷航4》真的说对了什么。接触宇宙同胞的想法是令人兴奋的,但它经常引起深切的关注。如果外星物种怀有敌意,那么向他们发送我们的详细信息,基本上就是向入侵舰队介绍该怎样攻击我们。所以有些人也许会说,趁着我们还没有成为航天军事的受害者,应该保持低调。我知道这种担忧从何而来,但如果可以的话,我想提出一个相反的看法。所有的生物都面临着同样的基本挑战:竞争有限的资源,确保后代的生存,抵御竞争对手,等等。好斗的倾向的确有助于实现其中一些目标,却妨碍了整个社会的运转。生物在受到威胁时必须战斗,但也必须要克制,不能攻击家庭成员和部落盟友。一个物种如果不能发展出克制与耐心的品格,就会因为内部斗争而消亡。所以不可能存在超级好斗的物种。而且,从实用主义的角度来看,外星人入侵地球没有什么意义。一个能进行星际旅行的物种所拥有的技术一定非常先进,以至于我们这颗渺小的星球什么也提供不了。我们拥有水、各种矿物、一个熔融的地核与一个太阳,但这些东西并不稀缺,你可以毫不费力地在银河系任何地方找到。外星物种对我们宣战,就像是我们对企鹅宣战,企鹅住在我们不想生活的地方,我们去那儿需要付出努力,那儿没有我们能用的资源,企鹅对我们不构成威胁,而且我们往往觉得它们很可爱。所以情况就是这样,女士们先生们。人类,就是银河系的企鹅。(摘编自蒂姆·詹姆斯《宇宙已知和未知的一切》)1.下列对材料相关概念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费米悖论,理论推算应该有外星生命,即使是偶然的,但是实际上人类又没有发现外星生命存在。B.《星际迷航》,系列科幻电影,描述的外星生命实体形式奇异,暗示了人类寻找外星生命的意义和价值。C.生命,美国宇航局从生物与化学的角度进行定义,这个定义为人类寻找外星生命提供了新思路。D.宜居带,行星与恒星保持的特定运行距离,这段距离上的行星能够以合适的温度维持液态水的存在。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涉及外星生命的形式,“我们只能做出谨慎的评论”,意思是,对外星生命是否存在,地球人仍不确定。B.如果一颗行星具备组成生命的物质,而且发生反应的条件合适,那么就有可能存在生命。C.外星人可以通过探测地球上的氧气与地球发射的无线电的方式来认识太阳系,并进而找到地球人。D.人类向太空发射了包含人类信息的探测器,意在寻找外星文明,同时,也希望外星文明找到地球。3.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与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选文段落之间联系严密,逻辑性强,除第一段外,每一段的段尾句和下一段的段首句语意勾连。B.作者喜欢《星际迷航》等科幻电影,他希望人们能认真对待电影中的情景,也许电影的描述是真的。C.论述液态物质对生命的重要性时,作者使用了排除法,固态化学体系和气体没有产生生命的可能。D.文章多处使用设问的手法,能够启发读者对探访外星文明的思考,使文章的表述有波澜,有变化。4.科幻作家刘慈欣在他的小说《三体》中提出“黑暗森林法则”:一旦某个宇宙文明被发现,就必然遭到其他宇宙文明的打击。本文作者的观点是否与“黑暗森林法则”一致?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5分)5.本文作者是一位科学老师,他的科普作品语言具有一种亲和力,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4分)(一)(18分)1.(3分)B(“暗示了人类寻找外星生命的意义和价值”错)2.(3分)A(“对外星生命是否存在,地球人仍不确定”错)3.(3分)C(“固态化学体系和气体没有产生生命的可能”错)4.(5分)①不一致。②本文作者认为所有物种除了好斗的品质之外,还有克制与忍耐,以保持物种间的平衡,不可能存在超级好斗的物种,如果有外星人,可能不会攻击地球。③从实用主义的角度,外星人攻击地球没有意义,因为地球文明可能低于外星文明。5.(4分)①文章开头以讲故事的形式引入对外星生命的探索,作者还讲述了自己喜欢电影《星际迷航》的故事,可以激发读者阅读与探索的兴趣,具有亲和力。②本文讲述人类向宇宙发射含有地球信息的飞船时使用了“请认真对待”“你懂的”等词语,让读者产生对话感,具有亲和力。山东省泰安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唐纳雀是具有九枚初级飞羽的中小型雀形目鸟类。从进化角度来看,它们是美国雀鹀的近缘种。大多数唐纳雀外表像燕雀,有结实的锥形喙,适于夹碎种子和果实,但有些谱系已经分化。大约200万或300万年前,有一种唐纳雀与其他几种鸟类一起,进行了漫长的海外旅行,从大陆到达了加拉帕戈斯群岛。如今,加拉帕戈斯岛上居住着几种唐纳雀后代,其中一些的分布范围仅限于一座岛屿,另一些则分布得更广。不过,它们一点也不像热带雨林中的彩虹色唐纳雀。它们都是不起眼的深褐色或灰褐色小鸟,喙与标准的圆锥形唐纳雀喙有所不同——有些鸟有很重、很厚、能够让种子开裂的喙(和下颌结构),而另一些鸟的喙要细得多,适合捕捉昆虫。当达尔文去加拉帕戈斯群岛时,他主要对这些岛屿不同寻常的地质情况感兴趣,但他也注意到了当地独特的野生动物种类。他监督了标本(包括唐纳雀的后代)的收集,并将其交给了伦敦动物学会的鸟类学家约翰·古尔德。正是因为古尔德努力鉴定出它们,达尔文才认真思考这些小鸟的历史和起源。达尔文最初认为这些鸟来自不同的科。其中有许多似乎是燕雀,但也有一两只美洲拟鹂,以及一只看起来像是鹪鹩的鸟。但古尔德得出结论,它们都是同一个科的成员。此外,他认为这是一个独特的科(直到后来才了解它们均属于唐纳雀属)。这激起了达尔文的兴趣,他给予这些鸟更密切的关注,尤其注意它们形状多样的喙。围绕着这些鸟,他开始形成关于进化的想法——关于不同物种起源于同一个祖先的想法。在《“小猎犬”号航海记》的第二版中,他描述了这些鸟类的不同之处,并评论道:“看到一个小而密切相关的鸟类群体中的这种分级和结构多样性,人们可能真的会想象,从这个群岛最初稀少的鸟种中,有一个物种被选中并为不同的目的进行了改变。”达尔文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强化了这个想法,并通过对家鸽进行繁殖实验来发展他的理论。他饲养了许多不同的家鸽品种,从普特鸽、雅各宾鸽到孔雀鸽,并记录了它们的性状是如何世代传递的,以及如何通过选择性育种来引导下一代的形状、大小和其他特征。通过研究,达尔文认识到,用于从单一祖先物种(岩鸽)发展和培育不同鸽子品种的人工选择,类似于自然选择,而后者使得唐纳雀的单一祖先物种在加拉帕戈斯群岛上逐渐多样化,成为许多不同的种类。这一观点现在已经成为进化论的一个成熟部分。这是一种被称为“适应性辐射”的现象,即创始物种多样化,以填补许多生态位。就加拉帕戈斯唐纳雀的后代(今天被称为加拉帕戈斯雀或达尔文雀)而言,一些物种适应以更大、更坚硬的种子为食,而另一些物种则适应以较小的种子或昆虫为食,这些物种在长期的自然选择过程中留存了下来。例如,拟树雀是一种食虫鸟,它已经发展出了从仙人掌中拔出刺,并用它们从腐烂的木头中取出甲虫幼虫的非凡技能;而吸血地雀已经适应了以大陆祖先从未有过的方式补充其杂食性饮食。这种特殊的地雀分布在沃尔夫岛和达尔文岛上,那里也是许多筑巢的大型海鸟的家园。人们观察到吸血地雀将鲣鸟的脚趾啄至流血,然后喝下血。鲣鸟在陆地上动作缓慢、笨拙,几乎无法抵御这个小小的袭击。适应性辐射在加拉帕戈斯群岛的嘲鸫身上也很明显。达尔文在几座岛屿上遇到了这些漂亮、活泼的鸟,但直到他的访问结束后才意识到它们在不同的岛屿上是不同的。加拉帕戈斯群岛上的四种特有嘲鸫中分布最广的一种,被恰当地命名为加拉帕戈斯嘲鸫。这种嘲鸫有六个被确认的亚种,每个亚种都分布在不同的岛屿或群岛上,彼此之间没有重叠。这清楚地表明了适应性辐射在起作用,不同亚种之间没有任何基因交换,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可能会变得越来越不相似,因为它们会更好地适应所生活的岛屿(或群岛)的特殊条件。假以时日,日益增长的差异将使它们走向被生物学家归为独立物种的方向。新岛屿的生态系统可以提供非常明确的适应性辐射的例子,因为这样的岛是一块白板,移居其上涉及偶然因素。理论上,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太平洋沿岸任何一个科的鸟都有可能到达加拉帕戈斯并建立起种群。当时它们也有可能表现出适应性辐射,甚至取得更大的成功,但最初的移居行为并没有出现。当适应性辐射发生在某次地球生物大灭绝之后时,同样的原理也适用。大灭绝后会有很多新空出来的生态位,但只有那些在灭绝事件中幸存下来的、种群相对较少的生物才拥有机会扩繁。不管是什么原因,这就是适应性辐射的本质:祖先物种可以突然(相对而言)填补比以前更广泛的生态位,在某些情况下,其种群中的不同谱系可能会更好地适应新生态位的不同方面。如果出现这种情况,那么正如达尔文雀所证明的那样,不同的谱系很可能会发展出自己的特征并变得不同。最终,这种分化会导致新物种形成。(改编自玛丽安·泰勒《鹦鹉螺与长颈鹿:10½章生命的故事》)1.下列关于“达尔文雀”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达尔文雀”应该是从美洲大陆通过漫长旅行到达加拉帕戈斯群岛的唐纳雀的后代。B.“达尔文雀”的喙与标准的圆锥形唐纳雀喙不同,并且羽毛全都是深褐色或灰褐色。C.“达尔文雀”在加拉帕戈斯群岛的逐渐多样化,是自然选择进化出不同谱系的表现。D.“达尔文雀”为应对不同食物而发生的喙形改变使其更能适应所在岛屿的特殊条件。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约翰·古尔德对达尔文鸟类标本的鉴定结果激发了达尔文的兴趣,启发了他关于生物进化的思考。B.地球动物大灭绝必然导致产生大量闲置的生态位,因而使祖先物种的不同谱系更好地适应新生态位。C.嘲鸫被确认的六个亚种,彼此之间在分布上并没有重叠,也没有基因交换,它们的差异会越来越大。D.不管是拟树雀还是吸血地雀,它们都以对各自生态系统的适应性形成了属于自己的独特生态位。3.根据文本信息,下面对“适应性辐射”概念的理解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A.它表现为创始物种的多样化,属于进化论的范畴。B.辐射必须依赖物种对特有生活方式的适应。C.自然选择是适应性辐射发挥作用的唯一动力。D.嘲鸫亚种进化的事例表明,不进行基因交换至为关键。4.根据材料内容,下列选项对这幅图表的解读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地球五次动物大灭绝生态位修复与辐射示意图A.寒武纪动物是在晚泥盆世大灭绝时彻底在地球上消失的。B.晚泥盆世大灭绝后现代动物大规模填充了空出的生态位。C.二叠纪——三叠纪大灭绝所造成的生态位缺失空前严重。D.三叠纪——侏罗纪大灭绝后现代动物的数量提升了数倍。5.结合材料中达尔文对加拉帕戈斯雀的研究过程,简要概述科学研究的基本步骤。(6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1.D(本末倒置。原文只是说留存下来的达尔文雀的喙形更适应各种独特的食物,并没有说是为了适应各种食物而发生喙形改变)2.B(强加因果。大量闲置生态位的产生并不能必然使祖先物种的不同谱系更好地适应新生态位)3.C(以偏概全。随机发生的变异也是适应性辐射发挥作用的重要动力,没有变异的发生,就不会有适应性性状的出现)4.D(混淆概念。不是“现代动物数量”而是现代动物科的数量提升了数倍)5.①提出问题:通过同中求异,比较分析,思考所收集的小鸟标本的历史和起源的问题。(2分)②作出假设:从古尔德的研究结论中做出不同物种起源于同一个祖先的初步判断和假设。(2分)③实验验证:对家鸽进行繁殖实验,验证了用于从单一祖先物种(岩鸽)发展和培育不同鸽子品种的人工选择与自然选择类似。(2分)(每点2分,共6分)山东省潍坊市2023-2024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二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一个作家如何选择和书写细节?首先必须准确。美国诗人庞德说过:“写作的道德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它的表达在根本上是否准确。”我读许多小说,时间一长,会忘掉情节,甚至是主人公的名字,但能清晰地记得其中的一些细节。我常常折服于优秀作家对日常生活中细节的准确把握和扎实表达,他们目光如炬,不耍花招,像技艺高超的渔夫,一叉下去就是一条鱼,鱼身上水淋淋的,散发出腥气,鱼还在挣扎,但已经被捕获了。许多人描写细节喜欢用大量的形容词和花哨的比喻,看上去很美,让人感觉作者有才华,却华而不实,词不达意,有一种无力的感觉。也有人描写的是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细节,我们翻开许多杂志一眼就能看到,这样的细节准确但无聊、无神。好作家不这样写细节,他们描述的细节往往是真实的细节,生活中确实存在,还能打动你。一般作家就捕捉不到,因为它们太平常、太普通了,看上去不够美,也不够感人。但正是因为有了这些细节,小说的现场感才更强,让读者感觉写什么都像是真的。这类细节,是优秀小说的基础,使小说具有了真实性。

好作家描述的细节除了来源于真实生活,还有一种是在生活的基础上通过想象来呈现。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的《我们的祖先》三部曲写的内容都是假的,《不存在的骑士》中的骑士没有身体;《树上的男爵》中的男爵永远待在树上不下来;《分成两半的子爵》中的子爵被打成两半活了下来,一半代表善良,一半代表邪恶。卡尔维诺通过想象,却真实地描写出这三类特殊人的生活,给人真实的感觉,让人更多地思考小说中蕴含的深刻意义。这种“真实”不是表面上的真实,它脱离了大众的思维定式,脱离了普通的常识范围,但符合深层次的逻辑,某种意义上更加真实。在逻辑基础上想象的细节,可以让小说长出翅膀,从而抵达更远的地方。(摘编自杨遥《好的细节,让小说长出翅膀》)材料二:细节是读者与小说之间的纽带。小说用细节唤起读者的经验,读者以自己的经验去感受细节。好的细节一定是真实的,让读者觉得作品真切、鲜活。好的细节也一定是对生活进行过高纯度提炼的,不仅真实还要精彩,超越普通读者的经验,打捞出深潜于生活表象下的真相。鲁迅的小说有很多耳熟能详的精彩细节,如《故乡》中豆腐西施杨二嫂尖锐张狂的言语和动作表情,闰土那一声恭敬的“老爷”,《祝福》中祥林嫂的眼睛“间或一轮”……好的细节是小说招展的旗帜,让人感动、震撼和沉醉,赋予小说动人心魄的魅力。细节描写的特点在于细。细小动作、细微表情、细致的生活场景,为塑造具有真实性、个性化的人物服务。鲜活的细节不仅让小说具有真实感,而且增加文本的生动性。细节是构成小说魅力的重要部分,一个失真的细节会败掉整部作品。巴尔扎克的《欧也妮·葛朗台》和吴敬梓的《儒林外史》,对人物的临终表现都有精彩刻画。葛朗台离世之前,给他做临终法事的神甫把一个镀金的十字架放到他唇边亲吻,他却作出骇人的姿势,想把它抓到手,“这一下努力,便送了他的命”。而严监生临终之际,因为灯盏里点了两茎灯草,他担心费油而伸着两个指头迟迟不肯断气。这两个细节对葛朗台和严监生的吝啬刻画得可谓入木三分,成为吝啬鬼形象的点睛之笔。细节往往蕴藏着巨大的能量,储存丰富的信息和无尽的意义——那些显性和隐性的意义。显性的意义肉眼可见,隐性的意义却需要挖掘和辨析。细节使小说靠近生活,小说用细节征服读者。那些意蕴丰厚的细节一只手牵着生活,而另一只手牵着的是不断绽放的意义和隐喻,比如夏瑜坟顶上那一圈红白的花。细节既来自写作者的显意识,也来自写作者的下意识和潜意识。也就是说,某些细节是作者有意为之,但也可能携带着作者无意为之的信息和意义。而正是这样的细节使文本内蕴丰饶,充满张力,为读者和研究者留下了巨大的二度创作和阐释的可能与空间。

细节不是小说的赘物,它是为小说整体服务的。一些优秀的短篇小说甚至就是以细节结构全篇。契诃夫的《小公务员之死》用一个喷嚏和五次道歉撑起整个作品。小公务员切尔维亚科夫这样的人物本身就具有超越时代和地域的经典品质,而这都是通过细节来呈现的。改变他的人生、导致他悲惨离世的不是那个喷嚏,也不是那位将军,而是以他五次道歉呈现出的愚蠢和胆怯。闪亮的细节成为小说的原点,原点的能量炸出小说这朵美丽的“蘑菇云”。(摘编自韩春燕《细节是小说的表情》)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优秀作家准确描述的那些日常生活细节,其意义在于能够让读者因此记住作品。B.细节真实并不意味着细节全都来源于真实生活,作者可以通过想象来描述细节。C.好的细节使小说具有真实性,是读者走进小说的桥梁,能唤起读者的生活体验。D.细节作用多样,可以引导读者思考小说主题,可以作为情节的原点来构建全文。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和一般作家相比,好作家更擅长捕捉那些生活中确实存在的打动人的细节。B.鲁迅善于选择和书写细节,他作品里的细节往往储存着丰富的信息和意义。C.如果没有葛朗台和严监生离世前的细节,他们的吝啬鬼形象就会逊色不少。D.相较于有意为之的细节,无意为之的细节更能让作品内蕴丰饶,充满张力。3.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材料一开篇设问,用一个问句引出下文对细节的论述,具有统领全篇的作用。

B.材料一引用美国诗人庞德的话,既印证了自己的观点,也增强了论证的权威性。C.材料二运用了“打捞出”“牵着”“炸出”等词语,使理性的分析显得生动形象。D.材料一中“脱离了大众的思维定式”的含义,等同于材料二中的“高纯度提炼”。4.材料一使用了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请简要分析其效果。(4分)5.下面是小说《阿Q正传》的选段,请根据材料内容评析划线部分的细节描写。(6分)阿Q要画圆圈了,那手捏着笔却只是抖。于是那人替他将纸铺在地上,阿Q伏下去,使尽了平生的力气画圆圈。他生怕被人笑话,立志要画得圆,但这可恶的笔不但很沉重,并且不听话,刚刚一抖一抖的几乎要合缝,却又向外一耸,画成瓜子模样了。阿Q正羞愧自己画得不圆,那人却不计较,早已掣了纸笔去,许多人又将他第二次抓进栅栏门。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1(本题共5小题,19分)1.A(“其意义在于能够让读者因此记住作品”错)2.D(“无意为之的细节更能让作品内蕴丰饶,充满张力”错)3.D(“等同于材料二中的‘高纯度提炼’”错)4.①使用比喻论证,把作家把握细节比作渔夫叉鱼,细节鲜活如同鱼水淋淋,使观点生动形象,浅显易懂;②使用对比论证,把不同水准的作家对细节的选择加以对比,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说理,使观点更鲜明,更有说服力。(4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5.①“一抖一抖的几乎要合缝,却又向外一耸”,真实、准确地描写出第一次拿笔的阿Q控制不好笔的情形,来源于生活,能够唤起读者的生活经验;②“一抖一抖”“画成瓜子模样”,动作细小,场景细致,使小说具有真实感,增强了小说的生动性;③阿Q画圆而未圆,蕴含着丰厚的意义,表现了阿Q精神麻木、愚昧无知的同时,又包含着作者辛辣的讽刺。(6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山东省烟台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学业水平诊断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绵延不断且以国家形态发展至今的伟大文明。我们的文明之所以会生生不息、历久弥新,汉字是不容忽视的核心因素之一。中华文明的连续性,突出表现在汉字的延续性上,汉字超越了传统与现代的界限,一直使用至今。这个文字系统虽然在形体上有所变化,但其内部深层结构从未发生根本的改变,所记录的语言古今一脉相承,所形成的文献丰富而连续。一个能读古书的现代人,如果打开2000多年前西汉人抄写的古书,阅读障碍很小,这在全世界范围内是独一无二的。日本知名学者白川静在20世纪70年代初曾说过:“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华文化就是汉字文化,汉字所具备的各种特质,给中华文化添上了浓烈的色彩。”中国地大物博,方言有很多种,民族语言也有很多种,统一的文字构筑了国家统一和民族融合的重要基础。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全国,就下令实行“书同文字”的政策,保证了政令的传达和思想文化的统一。秦朝之后,汉字又经历了漫长的字体演变。虽然天下分合、朝代更替,但汉字作为通用文字的传统再未动摇。历史上,进入中原地区的少数民族大都会主动拥抱汉文化,学习汉字。南北朝时期,为了让拓跋鲜卑融入中原文化,北魏孝文帝推行汉化改革,将汉语确立为官方语言,要求学汉语、用汉字、穿汉服,对促进民族融合产生了巨大影响。中华民族不是单纯的人种血缘的融合,而是文化认同的实体,汉字在中华民族形成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世界上使用表音文字的国家,不论是罗马帝国还是查理曼帝国,一旦分裂为使用更小的表音文字系统的民族国家,就很难再统一为一个文化连续的国家。中国则不同,在这片大地上,朝代有更迭、政权有更替,但是我们的文字一致、文化相通,分久必合,永远是统一战胜分裂,这种特性与汉字的超语言功能密切相关。汉字是通过以表意为基础的多种编码形式记录汉语的,这样就使其具有两个特点:一方面可以准确记录语言,记录各个时代的口语,可以形成书面语,使语言更加严谨;另一方面,汉字可以超越方言,不同时代可以读不同的音,不同地域可以读不同的音,不论读什么音,其意义不仅历史连续,而且社会共知,历史上书面语长期发挥共同语的功能。因此,尽管各地的方言千差万别,不同年代语言也有很大差异,但是一直有统一的文字。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孕育出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而中华文明的传承和延续主要依靠文字记录、典籍保存。比如,甲骨文记录了商朝时期的祭祀、打猎、战役、农业、问病和天气等;金文记录了周代的经济、政治、文化、军事和社会生活。纵观世界文明史,在许多使用表音文字的国家,政权一旦由外族统治者所取代,文字记录的语音语义大都发生彻底变化,即使字母相同,所记录的语言也不同。前朝文字记录的语言今朝看不懂,今朝书写的历史下一朝看不懂,当然不会有不间断连续的历史记载。然而在中国,前朝灭亡,后朝仍然使用同一个文字系统,递传几朝依旧是同一个文字系统,前后识读没有障碍,因而数千年来文明历史记载从无间断,各种文献丰富多样、传承有序。世界上的各种文字都努力追求书写美观,但只有汉字发展出一门独特的艺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