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龙源生态田园综合体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1页年产5万吨微生物菌肥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2页XXXX有限公司龙源生态田园综合体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北京中投信德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高建目录第一章总论 11.1项目概要 11.1.1项目名称 11.1.2项目建设单位 11.1.3项目建设性质 11.1.4项目建设地点 11.1.5项目负责人 11.1.6项目投资规模 11.1.7项目建设规模 21.1.8项目资金来源 31.1.9项目建设期限 31.2项目单位介绍 31.3编制依据 31.4编制原则 41.5研究范围 51.6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51.7综合评价 6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必要性分析 72.1项目提出背景 72.2本次项目的提出 82.3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 92.3.1项目建设是促进农业健康稳步发展的需要 92.3.2顺应我国现代农业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92.3.3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迫切需要 102.3.4促进资中县农业经济生态化、有计划发展的需要 102.3.5促进资中县生态旅游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112.3.6全面推进青少年素质教育的需要 122.3.7增加就业带动相关产业链发展的需要 122.3.8促进项目建设地经济发展进程的的需要 132.4项目建设可行性分析 132.4.1政策可行性 132.4.2市场可行性 172.4.3技术可行性 172.4.4管理可行性 172.5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结论 18第三章行业市场分析 193.1我国农业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193.2我国生态农业市场发展状况分析 203.3我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分析 213.3.1我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现状 213.3.2我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233.4我国生态种植农业市场分析 233.5我国生态养殖业发展分析 243.6我国青少年校外教育发展意义分析 253.7我国休闲农业发展意义及前景分析 263.8市场小结 29第四章项目建设条件 304.1地理位置选择 304.2区域投资环境 304.2.1区域地理位置 304.2.2区域地形地貌 304.2.3区域气候条件 314.2.4区位交通区位条件 314.2.5区域经济发展条件 32第五章总体建设方案 335.1项目建设方针 335.2项目规划原则 335.3项目总体规划内容 355.4结构设计 365.4.1指导思路 365.4.2结构设计等级 365.5给排水设计 375.5.1设计依据 375.5.2给水设计 375.5.3排水设计 375.6供配电设计 37第六章节能方案 396.1设计依据 396.2建设项目能源消耗种类和数量分析 396.2.1能源消耗种类 396.2.2能源消耗数量分析 406.3项目所在地能源供应状况分析 406.4节能措施 406.4.1建筑节能措施 406.4.2用电节能设计 416.4.3通风节能设计 416.4.4节水措施 416.5结论 42第七章环境保护与消防措施 437.1环保依据及设计原则 437.1.1环境保护设计依据 437.1.2设计原则 437.2主要污染源防治措施 437.3消防安全 447.3.1设计依据 447.3.2设计原则 457.3.3消防措施 457.4防灾 46第八章劳动安全卫生 478.1概况 478.2劳动安全 478.2.1防火防爆设计 478.2.2电力 478.2.3防静电防雷措施 488.3劳动卫生 488.3.1防暑降温 488.3.2卫生设施 488.3.3照明 488.3.4个人防护 488.3.5安全教育 49第九章企业组织机构与劳动定员 509.1组织机构 509.2劳动定员 509.3人力资源管理 509.4福利待遇 51第十章项目实施规划 5210.1建设工期的规划 5210.2建设工期 5210.3实施进度安排 52第十一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5311.1投资估算依据 5311.2固定资产投资估算 5311.3流动资金估算 5411.4资金筹措 5411.5项目投资总额 5411.6资金使用和管理 57第十二章财务及经济评价 5812.1总成本费用估算 5812.1.1基本数据的确立 5812.1.2产品成本 5912.1.3平均产品利润 6012.2财务评价 6012.2.1项目投资回收期 6012.2.2项目投资利润率 6112.2.3不确定性分析 6112.3经济效益评价结论 61第十三章招标方案 6313.1招标管理 6313.2招标依据 6313.3招标范围 6313.4招标方式 6413.5招标程序 6413.6评标程序 6513.7发放中标通知书 6513.8招投标书面情况报告备案 6513.9合同备案 65第十四章风险分析及规避 6614.1项目风险因素 6614.1.1不可抗力因素风险 6614.1.2技术风险 6614.1.3市场风险 6614.1.4资金管理风险 6714.2风险规避对策 6714.2.1不可抗力因素风险规避对策 6714.2.2技术风险规避对策 6714.2.3市场风险规避对策 6714.2.4资金管理风险规避对策 68第十五章结论与建议 6915.1结论 6915.2建议 69附表 70附件1产品销售收入预测表 70附件2总成本费用表 73附件3外购原材料表 74附件4外购燃料及动力费表 75附件5工资及福利表 76附件6利润和利润分配表 77附件7固定资产折旧费计算表 78附件8无形资产及递延资产摊销表 79附件9流动资金估算表 80附件10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 81附件11资产负债表 83附件12财务计划现金流量表 84附件13项目资本金现金流量表 86附件14借款偿还计划表 87第一章总论1.1项目概要1.1.1项目名称龙源生态田园综合体建设项目1.1.2项目建设单位XXXX有限公司1.1.3项目建设性质新建项目1.1.4项目建设地点本项目选定在XXXX1.1.5项目负责人XXXX1.1.6项目投资规模项目总投资金额为40000.00万元人民币,其中建筑工程投资34354.17万元,设备及安装工程投资22020.00万元,土地费用为1200.00万元,其他费用5418.56万元,预备费用1000.61万元,建设期利息为3645.83万元,铺底流动资金2000.00万元。项目正式运营达产后,可实现年均销售收入15340.34万元,年均利润总额为6553.47万元,投资利润率为16.38%,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13.88%,税后投资回收期(含建设期)为8.85年。1.1.7项目建设规模本项目基于国家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大力支持,项目企业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发挥公司的信息、技术和经营管理优势,以资中县球溪镇为核心基地,围绕特种种植、特种养殖、垂钓比赛、青少年科普基地、户外拓展训练项目、成年人安全驾驶技术提升训练基地、婚纱摄影外景基地、连锁直供生态超市、农业品牌建设等一体化发展,最终打造成为中国颇具规模的农业生态示范园区。本项目生态农业示范园区总用地面积4000亩,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如下:主要建筑工程一览表序号建设内容建筑工程量单位备注1园林景观区500.00亩2青少年拓展基地50.00亩3成年人安全驾驶技术提升训练基地120.00亩多功能综合场地4肉牛养殖基地100.00亩600头,圈舍4000平方5藏香猪养殖基地200.00亩4000头,圈舍15000平方6土鸡散养区50.00亩10000羽,圈舍3500平方7南溪黄羊养殖基地120.00亩4000头,圈舍7000平方8娃娃鱼养殖基地5.00亩30000尾,建筑面积1500平方9柑橘类水果种植区800.00亩销售旅游产品10核桃黄豆种植区200.00亩11水稻、稻田鱼基地300.00亩12西瓜种植区100.00亩13草莓种植区30.00亩14辣椒种植区400.00亩15芦笋种植区100.00亩16生姜种植区100.00亩17玉米红薯种植区400.00亩18高粱种植区200.00亩19其他蔬菜种植区195.00亩20垂钓比赛场地30.00亩合计4000.00亩1.1.8项目资金来源本项目总投资资金为40000.00万元人民币,资金来源为项目企业自筹资金5000.00万元,申请银行贷款35000.00万元。1.1.9项目建设期限本项目建设从XXXX年。1.2项目单位介绍1.3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全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2015—2030)》;《农业部关于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施意见》(简称2017年1号文件);《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关于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结构的指导意见》;《国务院关于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意见》;《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四川省“十三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及使用手册》(第三版);《现代财务会计》;项目公司提供的有关材料及相关数据;国家公布的相关设备及施工标准。1.4编制原则1、充分利用企业所在地资源、能源及劳动力优势,充分考虑设计方案的前置条件,合理利用资源,整合资源,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实现资源最大利用和效益最大化。2、坚持技术、设备的先进性、适用性、合理性、经济性的原则,采用国内最先进的产品生产技术,设备选用国内最先进的,确保产品的质量,以达到企业的高效益。3、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基本建设的各项方针、政策和有关规定,执行国家及各部委颁发的现行标准和规范。4、设计中尽一切努力节能降耗,节约用水,提高能源的重复利用率。5、注重环境保护,在建设过程中采用行之有效的环境综合治理措施。6、注重劳动安全和卫生,设计文件应符合国家有关劳动安全、劳动卫生及消防等标准和规范要求。1.5研究范围本研究报告对企业现状和项目建设的可行性、必要性及承办条件进行了调查、分析和论证;对产品的市场需求情况进行了重点分析和预测,确定了本项目的产品生产纲领;对加强环境保护、节约能源等方面提出了建设措施、意见和建议;对工程投资、产品成本和经济效益等进行计算分析并作出总的评价;对项目建设及运营中出现风险因素作出分析,重点阐述规避对策。1.6主要经济技术指标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如下: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序号项目名称单位数据和指标一主要指标1项目总用地面积亩4000.002总投资资金,其中:万元40000.002.1建筑工程费用万元22020.002.2设备及安装费用万元4715.002.3土地费用万元1200.002.4其他费用万元5418.562.5预备费用万元1000.612.6建设期利息万元3645.832.7铺底流动资金万元2000.00二主要数据1达产年年产值万元25375.002年均销售收入万元15340.343年平均利润总额万元6553.474年均净利润万元5570.455年销售税金及附加万元70.876年均增值税万元708.747年均所得税万元983.028项目定员人3009建设期年6三主要评价指标1项目投资利润率%16.38%2项目投资利税率%18.33%3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13.88%4税前财务内部收益率%16.50%5税后财务静现值(ic=10%)万元13,318.416税前财务静现值(ic=10%)万元19,320.257投资回收期(税后)年8.858投资回收期(税前)年8.259盈亏平衡点%45.40%1.7综合评价农业是人类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产业。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促进农民增收的基本途径,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举措,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产业基础。国家高度重视现代农业的发展,近年来,中央“一号文件”连续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农业发展的政策。因此,该项目适应我国现实国情的客观需求,用现代科技改造传统农业,大力发展现代生态农业,形成生态农业体系建设,最终打造成为中国颇具规模的农业生态示范园区。项目的实施符合我国农业产业发展政策,是推动我国现代农业经济产业技术升级的重要举措,它将建设成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农业生态示范园区及高端绿色有机食品产业基地,符合我国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项目将带动当地农民脱贫致富,带动当地精准扶贫事业开展,增加当地税收,带动当地经济发展。项目建设还将形成高效农业经济产业集群,拉大产业链条,对项目建设地乃至我国的经济发展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因此,本项目的建设不仅会给项目企业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还具有很强的社会效益。所以,本项目建设十分可行。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必要性分析2.1项目提出背景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现代化。当前,我国总体上已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期,习总书记强调“要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科技创新为手段、质量效益为目标,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要搞好产业布局规划,科学确定区域农业发展重点,形成优势突出和特色鲜明的产业带,引导加工、流通、储运设施建设向优势产区聚集。”生态农业是指在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原则下,总结吸收各种农业生产方式的成功经验,按生态学、生态经济学原理,应用系统工程方法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农业体系。它要求把粮食生产与多种经济作物生产相结合,把种植业与林、牧、副、渔业相结合,把大农业与二三产业发展相结合,利用我国传统农业的精华和现代科学技术,通过人工设计生态工程,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之间、资源利用与保护之间的关系,形成生态和经济的良性循环,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十三五”时期的一项重大任务。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既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随着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以及惠农政策的实施,农民的种植意识大大改善。二十一世纪的农业,将是绿色农业的革命,食品的安全性越来越受到政府和百姓的关注,社会在倡导绿色农业、绿色无公害产品之时最需要关注的应该是其根本。生态农业是指在保护、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遵循生态学、生态经济学规律,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和现代科学技术,集约化经营的农业发展模式。生态农业是一个农业生态经济复合系统,将农业生态系统同农业经济系统综合统一起来,以取得最大的生态经济整体效益。它也是农、林、牧、副、渔各业综合起来的大农业,又是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综合起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现代农业。宏观政策环境将进一步突出农业地位。“十三五”时期,我国农业应处于基本实现阶段的初期,这个时期以发展绿色高效农业、优化农作物品质结构和农业产业升级为主要特征。中国农业科学院胡志全课题组将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划分为起步阶段、发展阶段、基本实现阶段和全面实现阶段,我国整体上已经迈过农业现代化的起步阶段。根据世界现代农业发展规律判断,在资本积累、技术进步、政策支撑等条件作用下,“十三五”时期我国现代农业将进入加速发展阶段。2.2本次项目的提出鉴于以上背景,基于国家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大力支持,项目企业响应县政府返乡创业号召,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发挥公司的信息、技术和经营管理优势,以资中县球溪镇为核心基地,围绕特种种植、特种养殖、垂钓比赛、青少年科普基地、户外拓展训练项目、婚纱摄影外景基地、连锁直供生态超市、农业品牌建设等一体化发展,带动资中县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持续发展,为解决三农问题和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贡献力量。项目实施后,将发挥良好的产业优势,充分当地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水平,全面提高现代化农业生态经济体系管理技术,推动当地现代化农业产业化发展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该项目的建设对内江市资中县发展高效现代生态农业,调整产业结构,带动当地农民致富奔小康,为中国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2.3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2.3.1项目建设是促进农业健康稳步发展的需要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现代化。当前,我国总体上已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期,习总书记强调“要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科技创新为手段、质量效益为目标,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要搞好产业布局规划,科学确定区域农业发展重点,形成优势突出和特色鲜明的产业带。”宏观政策环境将进一步突出农业地位。“十三五”规划继续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提出了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等一系列政策措施。随着四川省各地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日益加快,农业基础地位将更加突出。“十三五”时期是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协调发展的关键期,农业发展迎来宏观政策环境和区域经济发展环境不断优化的历史机遇期。今后,国内扩大内需战略全面实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加快升级,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空间将更加广阔。产业的利好政策环境将为项目发展带来广阔的市场空间,因而,发展龙源生态田园综合体建设项目是时代要求,具有广阔发展前景。2.3.2顺应我国现代农业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十三五”时期,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机遇难得。一是工业化、城镇化的引领推动作用将更加明显。工业化快速发展,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为改造传统农业提供了现代生产要素和管理手段;城镇化加速推进,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为农业实现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创造了有利时机;城市人口增加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以及扩大内需战略的实施,为扩大农产品消费需求、拓展农业功能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建立科学的农业生态模式,选择科技含量高的优良品种,生产无公害的粮食、果蔬、畜禽、中草药等农产品,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已成当今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在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并举的基础上达到农业可持续性发展。项目选择基础设施条件较好、农民素质较高、有一定生态农业发展基础,交通便利的地区,建设现代化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项目是符合四川省农业产业政策的。因此,本项目的建设不仅顺应了我国现代农业产业的快速发展,还将为市场带来更多绿色生态有机农副产品,满足人们对于健康农产品的市场需求。2.3.3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迫切需要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今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做出的一项重大部署,也是中央一号文件的一大亮点。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第一次正式出现在中央会议和文件中,是党的“三农”工作理念和思路的又一重大创新,具有深厚的时代背景和重大的理论与实践意义。现阶段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在本质上是一个以农业为基础、农民就业增收为目标、农村为依托,以打通延长农业产业链与价值链为方向,以农业与关联行业间资本、技术、人才、市场、管理方式的交叉渗透和优化重组为途经,形成农村一、二、三产业高度一体化的新型农业产业形态的过程。本项目生态示范园实施涵盖农业种植、养殖、加工、销售以及相关农业休闲观光旅游等多种农村业态一体化发展,项目此举正是有效推动当地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积极举措。2.3.4促进资中县农业经济生态化、有计划发展的需要我国农业生产经营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农业发展目标从建国初期的“高产”到90年代的“一优双高”,再到目前的“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在农业上持续、和谐发展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首要任务就是在保持农业生产率稳定增长的同时,提高食物生产和保障产品安全;合理和永续利用土地、水、生物等自然资源,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在保障农产品数量供给的基础上,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已成为中国农业进入新发展阶段的“一项战略任务”。本项目的建设与中国生态农业、循环农业、无公害农业的发展方向一致,在提高资中县农业生产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2.3.5促进资中县生态旅游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在我国,随着经济持续高速的发展,城市居民在物质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的同时,生活节奏和工作压力也日趋加大,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步入亚健康状态,于是,提高生活质量、维护身心健康逐渐成为消费热点和潮流,人们逐步开始从有形的物质消费转向非物质的健康与精神消费,这为养生与休闲度假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据统计,美国人有1/3的休闲时间,有2/3的收入用于休闲,有1/3的土地面积用于休闲。美国《时代周刊》曾预言,2017年前后,发达国家将全面进入休闲时代,新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可以把生命中50%的时间用于休闲,休闲产业在发达国家国民生产总值中将占据一半的份额。实施农业生态旅游带动战略,以农业生态旅游为龙头,培育壮大旅游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形成“以旅游带动各业发展,以各业发展促进旅游”的良性循环,使现代生态旅游成为靖西市人民增收、农业增效、财政增长的灵魂。发展特色农业生产,形成特色农业产品生产、采摘、观赏、风味餐饮、生态养生、休闲度假一条龙产业和服务,增加农事体验活动,丰富和完善旅游消费市场,促进旅游业的大发展。因此,本次项目的建成将为资中县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实现新的突破,培育出新的经济增长点,尤为重要的是,这将对资中县生态旅游资源和环境配套的价值发现和挖潜作出积极贡献,进一步促进资中县现代生态观光旅游业的发展。2.3.6全面推进青少年素质教育的需要青少年是未来,也是希望。随着社会的发展,素质教育的推进,仅仅依靠学校教育已不能全面满足青少年的成长需要,社会教育在青少年成长方面的影响力越来越重要,青少年活动中心作为青少年社会教育的主阵地将发挥重要作用。当前,在素质教育不断深入推进的进程中,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愿望更加迫切,越来越多的家长非常关注孩子们的方方面面的素质培养。他们对孩子加大投入,不惜花费自己的全部积蓄,培养孩子学习琴棋书画、进行体育锻炼,提高孩子们的文化素养和身体素质,力争发现孩子的一技之长。青少年野外拓展训练基地,作为弥补学校假期教育空白的校外教育机构,是中小学生校外文化艺术、科技知识、基本技能的培训、指导和活动平台,是培养广大青少年公民意识、道德意识、法律意识和科学意识的重要阵地,承担着社会教育的重要职责,在推进素质教育和培养学生特长方面起着重要作用。2.3.7增加就业带动相关产业链发展的需要本项目除少数管理人员和关键岗位技术人员由企业解决外,新增员工均由当地招工解决,项目建成后,将为当地提供大量就业机会,吸收下岗职工与闲置人口再就业,可促进当地经济和谐发展;此外,项目的实施可带动相关行业上下游产业的发展,为提高中国综合国力产生巨大而深远影响,对于搞活国民经济、增加国民收入、提高国民生活水平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2.3.8促进项目建设地经济发展进程的的需要本项目正式运营后,可实现年均销售收入为15340.34万元,年均利润总额6553.47万元,年均净利润5570.45万元,年上缴税金及附加为70.87万元,年增值税为708.74万元;年可上缴所得税983.02万元。投资利润率为16.38%,投资利税率13.88%。因此,项目的实施每年可为当地增加1762.64万元税金,可有效促进当地经济发展进程。2.4项目建设可行性分析2.4.1政策可行性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全党同志要充分认识这场变革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统一思想,协调行动,深化改革,开拓前进,推动我国发展迈上新台阶。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农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的基础。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发挥其在现代农业建设中的引领作用。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推动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实施循环发展引领计划,推进生产和生活系统循环链接,加快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按照物质流和关联度统筹产业布局,推进园区循环化改造,建设工农复合型循环经济示范区,促进企业间、园区内、产业间耦合共生。丰富生态产品,优化生态服务空间配置,提升生态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加大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沙漠公园等保护力度,加强林区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适度开发公众休闲、旅游观光、生态康养服务和产品。加快城乡绿道、郊野公园等城乡生态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森林城市,建设森林小镇。打造生态体验精品线路,拓展绿色宜人的生态空间。2、项目符合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2006━2020年)发展优先主题:延长农业产业链,带动农业产业化水平和农业综合效益的全面提高。重点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产后减损和绿色供应链产业化关键技术,开发农产品加工先进技术装备及安全监测技术,发展以健康食品为主导的农产品加工业和现代流通业,拓展农民增收空间。3、《农业部关于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施意见》(简称2017年1号文件)提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当前的紧迫任务,是农业农村经济工作的主线,要围绕这一主线稳定粮食生产、推进结构调整、推进绿色发展、推进创新驱动、推进农村改革。要把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放在突出位置,把提高农业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作为主攻方向,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核心目标,从生产端、供给侧入手,创新体制机制,调整优化农业的要素、产品、技术、产业、区域、主体等方面结构,优化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突出绿色发展,聚力质量兴农,使农业供需关系在更高水平上实现新的平衡。通过努力,使农产品的品种、品质结构更加优化,玉米等库存量较大的农产品供需矛盾进一步缓解,绿色优质安全和特色农产品供给进一步增加。绿色发展迈出新步伐,化肥农药使用量进一步减少,畜禽粪污、秸秆、农膜综合利用水平进一步提高。农业资源要素配置更加合理,农业转方式调结构的政策体系加快形成,农业发展的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有新提升。4、《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提出:一、持续夯实现代农业基础,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必须着力强化物质装备和技术支撑,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推动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让农业成为充满希望的朝阳产业。5、《国务院关于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结构的指导意见》中主要目标指出:(六)以“改进品种、提升质量、创建品牌”为抓手,调整优化产品结构。瞄准市场需求,增加市场紧缺和适销对路产品生产,大力发展绿色农业、特色农业和品牌农业,把产品结构调优调高调安全,满足居民消费结构升级需要。加强优质农产品品种研发、推广,着力选育引进一批有竞争力的名特新优农产品,促进农作物品种的升级换代。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继续推进园艺作物标准园、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和水产健康养殖场建设,积极发展“三品一标”农产品。抓紧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建设,加快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强化源头治理、过程管控和质量追溯,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加强农产品品牌营销推介,建立农产品品牌目录制度,大力发展会展经济,培育一批知名农产品品牌,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断扩大品牌影响力和美誉度。推进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实施,大力发展一乡(县)一业、一村一品。6、《国务院关于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意见》中指出:坚持为农民服务的方向,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科技进步为先导,以市场需求为坐标,加强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创新流通方式,不断拓展产业链条,推动龙头企业集群集聚,完善扶持政策,强化指导服务,增强龙头企业辐射带动能力,全面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支持龙头企业以农林剩余物为原料的综合利用和开展农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节能、节水等项目建设,积极发展循环经济。研发和应用餐厨废弃物安全资源化利用技术。加大畜禽粪便集中资源化力度,发挥龙头企业在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中的作用。7、《四川省“十三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提出:到2020年,四川全省农业科技贡献率、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率将分别达60%和63%,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75%;耕地保有量不低于588.8万公顷,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9000万亩以上,综合生产能力达400亿公斤以上,肉蛋奶、蔬菜和水产品产量保持稳定增长,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全面提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持续快速发展,打造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公共品牌、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进一步增强农业市场竞争力,提高农业全产业链收益;森林覆盖率达40%,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85%,农业生产实现“一控两减三基本”,土壤重金属污染和农业面源污染等环境问题治理有效,农村人居环境进一步优化,长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基本建成;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增加,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实现贫困县全部摘帽、贫困村全部退出、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0%以上的行政村建成幸福美丽新村,在普遍建成市州级或县市区级“四好村”的基础上,60%以上的村建成省级“四好村”,农民生活达到全面小康水平。综上,一系列农业产业政策的推出均为本项目的开展实施提供的优越的政策条件,说明项目具备政策可行性。2.4.2市场可行性本项目的建设为实现生态文化及生态农业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按照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依托内江市资中县自然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产业化运营,可极大地促进当地生态农业结构调整,将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当地生态文明建设发展,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从而能有效解决长期以来传统农业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促进资源综合利用,实现生态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真正达到了互利双赢的目的,其市场发展空间十分广阔。2.4.3技术可行性项目公司将采用国内先进生态农业技术,打造资中生态农业产业带,建成中国颇具规模的农业生态示范园区及高端绿色有机食品产业基地。项目以高科技技术为先导,通过引进先进的种养殖技术和设备,形成完善的农业产业化运营体系,项目公司在近几年的发展过程中,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形成了一支庞大的职业人才队伍,拥有优秀的管理团队,公司还不断强化人才投入,为公司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人才保障。2.4.4管理可行性本项目将根据项目建设的实际需要,专门组建机构及经营队伍,负责项目规划、立项、设计、组织和实施。在经营管理方面将制定行之有效的各种企业管理制度和人才激励制度,确保本项目按照现代化方式运作。2.5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结论本项目是一个以市场为导向的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建设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项目产品绿色、健康、无公害,项目可促进当地农民增收,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因此,本项目建设可行,且十分必要。第三章行业市场分析3.1我国农业产业发展趋势分析我国是世界农业大国,农业是我国的传统和基础产业。随着我国农业的基础条件、投入程度、科技程度等的不断改良和进步,农产品产量大幅度增长,使农民各方面生活条件得到了明显改良。但是,我国在农业发展中仍然面临着许多的问题与挑战。因此,增进农业发展、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必须解决的问题之一。实行符合我国国情的生态农业是促进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经之路。随着人口生育模式发生转型,人口和农村劳动力供给从剩余转向短缺,农业和工业、农村与城市之间争夺劳动力加剧,农业投入出现重大阶段性变化,农作物用工成本增加、单位用工量减少、机械投入大幅增加。农业要素投入的变化,使农业土地生产率增长趋于平缓,农业劳动生产率显著提高。中国农业正在经历以劳动密集投入为主,提高土地生产率的传统农业类型向以机械化投入为主,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现代农业转型。最早的宏观战略研究重要集中在对生态农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生态农业的定义、内涵、理论以及技巧系统问题。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主要围绕生态农业与我国农业现代化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发展道路及对策等问题的研究。经过学者的讨论研究大部分学者认为:首先,生态农业在我国发展是必定趋势,发展生态农业对荒野化治理、脱贫致富、食品安全、资源合理利用、土壤质量变更、防止农业面源污染、应对参加WTO和农业生态环境建设等具有直接作用和重大意义。其次,中国生态农业的基本寻求目标是既要保证生产和农业经济的持续发展,又要掩护和建设好农业生态环境。因此,中国生态农业本质上是生态与经济高度和谐的生产系统,是综合农业,其基础特点是具有整体性、综合性、区域性和可持续性。再次,生态农业评价系统是衡量生态农业建设程度的基础和手段。目前主要从经济、生态和社会3个方面构建指标系统,采用综合评价法,对生态农业的效果等进行评价。综合评价法已经能够成为大家所认同的一种最广泛的方法。评价指标系统重要包含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内容。最后,中国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将朝着中国特点的现代化、市场化、知识化、生态化、可持续化相互融合与和谐的方向发展。3.2我国生态农业市场发展状况分析生态农业是指在保护、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遵循生态学、生态经济学规律,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和现代科学技术,集约化经营的农业发展模式。生态农业是一个农业生态经济复合系统,将农业生态系统同农业经济系统综合统一起来,以取得最大的生态经济整体效益。它也是农、林、牧、副、渔各业综合起来的大农业,又是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综合起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现代农业。生态农业的生产以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为重要前提,根据生物与环境相协调适应、物种优化组合、能量物质高效率运转、输入输出平衡等原理,运用系统工程方法,依靠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信息的输入组织生产。通过食物链网络化、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充分发挥资源潜力和物种多样性优势,建立良性物质循环体系,促进农业持续稳定地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统一。因此,生态农业是一种知识密集型的现代农业体系,是农业发展的新型模式。当前,随着农村小康社会建设进程的加快,城乡居民提高生活水平的需求,对生产环境与居住环境改善的需求,都使农产品的优质安全问题、农业与农村的生态问题变的更加突出。既要满足人口持续增长条件下的多样化的食物消费需求,保障农产品质量和食物卫生安全,恢复、维护生命支持系统,又要控制农业的污染、农村的脏乱环境,有效遏制自然资源耗竭和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趋势,消除生态赤字,不断提高生态承载力和环境容量,这些都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生态农业提出了挑战也提供了机遇。各种类型的蔬菜食品如营养保健型、生态野味型、绿色安全型、奇形异彩型、质优味美型等等,都是市场需求的热点,对于生态、环保、无公害健康绿色食品的市场需求将日益旺盛。3.3我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分析3.3.1我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现状目前,我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70%以上,农业是我国最大的就业载体;农业用水量占全国总用水量的2/3以上;耕地面积占世界耕地总面积的12%左右,中国农业承担着占世界总人口22%以上人口的吃饭问题,而且农业环境不仅常常遭受其外源污染与破坏,现代常规农业也已成为污染环境、破坏生态、耗竭资源的重要或首要源头,突出表现在:(1)稀缺资源耗竭;(2)农业生产的过度开垦、乱砍乱伐、过度放牧、过捕滥渔等,使生态环境遭受破坏和恶化;(3)农业面源污染(化肥农药、畜禽粪便、作物秸秆、农用塑料薄膜等)、农产品生产加工造成的污染以及农产品消费带来的生活废弃物、废水、废气污染,在工业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后业已成为第一大污染源。在巨大的人口压力下农业所面临的如此严峻的资源环境问题,无论是农业内外源污染控制,还是其资源保护与环境综合整治,单靠某一领域的“头疼医头,脚疼医脚”是行不通的,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现代常规农业所面临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耗竭的问题都有赖于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循环社会来根治。在我国,发展循环经逐渐上升为指导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重要原则和战略,并从内涵和外延上都有很大的发展。目前,我国大陆已在辽宁、贵阳、广西贵港、广东南海、内蒙古包头、云南省石河子、湖南长沙等地区进行试点。涌现出了诸如河南天冠企业集团、广西贵糖、北京蟹岛绿色生态度假村、上海崇明的前卫村模式以及辽宁省“四位一体”日光大棚生态农业示范区等先进典型,辽宁省农民首创的以生物技术为主体、以沼气为纽带“四位一体”日光大棚能源生态工程,福建圣农集团有限公司通过主抓肉鸡主业链、生物工程副业链和有机肥副业链“一主两副”产业链等农业循环经济实体,上述企业在我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走在全国的前列。但从总的来看,即使是在工业体系,循环经济也刚刚起步,属于薄弱环节的农业更是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由于农业自身及其产业结构等方面的独特性,其基础十分厚实,长期以来,各地农村涌现出生态农业、立体农业、绿色农业、有机农业、休闲农业、都市农业等形式,逐步以“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迅速发展,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和开发潜力,农业循环经济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3.3.2我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农业循环经济是科学地安排不同生物质在系统内部的循环、利用或再利用,最大限度地利用农业环境条件,以尽可能少的投入得到更多更好的产品。我国各类地区资源禀赋、人文环境和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很大,不同地区在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因地制宜,形成不同的模式。当前,农业循环经济大体包括以下四种模式:一是农业产业内部循环系统;二是农业-工业循环系统;三是种植-养殖-工业-营销系统;四是农业-工业-旅游业系统。当然,随着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还会创造出更多更好的循环系统,诸如“生态家园”循环模式、食用菌生物链循环模式、有机农业开发模式、设施农业生态模式、立体种养循环模式、农林牧渔结合型循环模式和花卉苗木生态农业模式等,这些模式是前面四种模式的补充和细化。3.4我国生态种植农业市场分析生态种植是指在保护、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遵循生态学、生态经济学规律,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和现代科学技术,集约化经营的农业发展模式。生态种植是一个生态经济复合系统,将种植生态系统同种植经济系统综合统一起来,以取得最大的生态经济整体效益。这也是农、林、牧、副、渔各业综合起来的大农业,又是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综合起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现代农业。生态种植主要是通过提高太阳能的固定率和利用率、生物能的转化率、废弃物的再循环利用率等,促进物质在农业生态系统内部的循环利用和多次重复利用,以尽可能少的投入,求得尽可能多的产出,并获得生产发展、能源再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效益等相统一的综合性效果,使农业生产处于良性循环中。近几年来在土地上大量使用化肥与农药,不但污染了土地和水源,使野生动植物也不断减少,而且还污染了农产品,同时造成一些农产品日益退化,质量下降,色香味越来越差。五六十岁的人会记得,年轻时在庄稼地里多见蚯蚓,会记得无数的蚯蚓们在肥沃的土壤里生机勃勃地忙碌,会记得沃土养育着蚯蚓,蚯蚓也培育了沃土。但现在,在庄稼地里是难见蚯蚓和其它小生灵们的踪迹了。化学肥料和化学农药污染了沃土,蚯蚓们失去了繁衍生存的条件,我们的土壤正迅速板结和日渐贫瘠,庄稼疾病百出,艰难生长,瓜果蔬菜有残留毒害,人、禽、畜们每天都在“服毒解饥”;生产化学肥料和化学农药的过程中,空气、水源和土地又被不断地一次再一次的污染。人、禽、畜这些地球生物们的健康和繁衍,也像蚯蚓一样面临着危机。此外“生态种植”还带来了一系列良性循环。由于不使用农药、化肥,使田地园林免受污染,生态环境得到大大的改善,从而在自然界形成健康的食物链,使各种野生动植物都能得到自然生长和繁衍,通过“以菌治菌”、“以菌治虫”来减少病虫害。最终既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又提高了它的质量,在市场上卖出了高价钱,给农民带来了莫大的好处。3.5我国生态养殖业发展分析所谓生态养殖,是指运用生态学原理,保护水域生物多样性与稳定性,合理利用多种资源,以取得最佳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生态养殖是近年来在我国农村大力提倡的一种生产模式,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在有限的空间范围内,人为地将不同种的动物群体以饲料为纽带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循环链,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减少浪费,降低成本。利用无污染的水域如湖泊、水库、江河及天然饵料,或者运用生态技术措施,改善养殖水质和生态环境,按照特定的养殖模式进行增殖、养殖,投放无公害饲料,也不施肥、洒药,目标是生产出无公害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用集约化、工厂化养殖方式生产出来的产品品质、口感均较差的畜禽产品已不能满足广大消费者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而农村一家一户少量饲养的不喂全价配合饲料的散养生态畜禽因其产量低、数量少也满足不了消费者的对生态畜禽产品的消费需求,因而现代生态养殖应运而生,且面对市场发展空间较大,是未来养殖业的发展趋势。3.6我国青少年校外教育发展意义分析青少年校外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构建终身学习型社会的今天,承载着对广大青少年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创新精神和社会实践能力的重任。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们对下一代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优质教育的需求越来越迫切,校外教育的重要意义日益凸显,主要表现在:1、开展校外教育有利于青少年素质提升。一方面,社会发展表明一个人仅仅通过学校课堂上获取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需要从各方面获取知识,培养多方面的技能,参加多方面的实践,锻炼和提高多方面的能力,否则就有被社会淘汰的危险。另一方面,现在以及未来一定时期内的青少年大都是独生子女,平时娇生惯养,喜欢独处,缺少集体意识与团队意识,这对良好性格的养成和人的全面发展极为不利,而校外教育有助于使他们从封闭的状态中解脱出来,在群体生活中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愉快地成长为一个全面的人。2、开展校外教育有利于青少年适应社会。校外教育由于其教育目标明确,富有计划性,在社会教育系统中处在特别重要的位臵上。校外教育可以通过对无序的社会影响进行合理的整合和科学的选择、过滤、强化、控制,以知识和技能启迪与训练的方式,把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目标化解并渗透到知识技能、文化娱乐、生活情趣等各个领域,贯穿于家庭和孩子因志趣相同所组成的群体活动中,为广大青少年学生提供了一个逐步社会化的实践场所。3、开展校外教育有利于拓展教育空间。教育主要由家庭、学校、社会三部分组成。目前青少年有大量时间生活在校外,如何在学校以外的其他环境中,借助社会力量培养教育子女已成为家长强烈的教育需求。校外教育本身是社会教育的重要途径,能够集中社会优势教育资源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同时也能为家庭教育提供有力的支持,使家庭教育计划得以满足和科学实现,从而也提高了家庭教育的整体水平。3.7我国休闲农业发展意义及前景分析一、休闲农业发展的意义休闲农业是以农业资源、田园景观、农业生产、农耕文化、农业设施、农业科技、农业生态、农家生活和农村风情风貌为资源条件,为城市游客提供观光、休闲、体验、教育、娱乐等多种服务的农业经营活动。从农村产业层面来看,休闲农业是农业和旅游业相结合、第一产业(农业)和第三产业(旅游及服务业)相结合的新型产业,也是具有生产、生活、生态“三生”一体多功能的现代农业。休闲农业是在城市化高度发展和人民经济收入较高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休闲农业的发展,在国外已有较长的历史,最早始于欧洲,如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后来由欧州国家扩展到东方亚州,如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和中国台湾地区。目前,休闲农业已成为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农村具有生产、生活、生态“三生”一体功能的新型产业,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发展前景。休闲农业的意义是,有利于调整和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延长农业产业链,带动二、三产业的发展,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就业,因为休闲农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不仅需要生产、管理人员,而且还需要从事住宿、餐饮、交通、商业等服务人员,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增加农民收入创造了条件;休闲农业有利于城乡人员、信息、科技、观念的交流,不仅使城市人了解和体验农业,而且也使农民转变观念和提高素质,加强城乡互动,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休闲农业有利于挖掘、保护和传承农业文化,保护农村资源和生态环境,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二、休闲农业的功能特征1、观赏性是指具有观光休闲功能的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副业和生态农业。观光农业的品种繁多,特别是那些千姿百态的农作物、林草和花木,对城市居民是奇趣无穷。这种观奇活动,使游人获得绿色植物形、色、味等多种美感。从农业本身看它是人工产物,如各种农作物、人工林、养殖动物等,它们既需人工培育,同时又要靠大气、光热、降水等自然条件完成其生长周期,整个环境又属于田园旷野,因此观光农业具有浓厚的大自然意趣和丰富的观赏性。2、休闲性指依某些作物或养殖动物,构成多种具有观光、休闲和娱乐性产品,供人们欣赏和休闲。在不同类型观光农业区设计修建娱乐宫、游乐中心、表演场;在树林中设吊床、秋千;在海滨滩涂区踩文蛤、跳迪斯科舞;在水塘垂钓、抓鱼、套鸭子、;在草原区设跑马场,开展骑马、赛马等娱乐活动。3、参与性让游人参与农业生产活动,让其在农业生产实践中,学习农业生产技术,体验农业生产的乐趣,比如对其有趣的观光农业项目,让游人模仿和学习,如嫁接、割胶、挖薯、摘果、捕捞、挤奶、放牧、植稻、种菜等,还可以开展当一天农民的活动,游客可以直接参与农业生产的过程,从而了解农业生产,增长农业生产技术知识。4、文化性观光休闲农业主要是为那些不了解、不熟悉农业和农村的城市人服务的,因此观光农业的目标市场在城市,观光休闲农业经营者必须认识这种市场定位的特点,研究城市旅游客源市场及其对观光休闲农业功能的要求,有针对性地按季节特点开设观光休闲旅游项目。如体验种植活动在春季,采摘农业果实在秋季,森林疗养在夏季,狞猎在冬季。这样可以利用季节,定位市场,扩大游客来源。三、休闲农业发展的机遇与前景1、发展机遇目前,我国发展休闲农业具有良好的时代背景和有利时机,这要以下几个方面来看:1)、随着城市化发展,城市人口规模扩大,交通拥挤,空气污染,环境恶化,生活和工作压力增大,长期生活在城市的人们希望在假日里到郊区乡村观光旅游、休闲度假,以改变环境,放松自己,恢复精力和体力。2)、广大农村发展现代农业,需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延伸农业产业链,发展二、三产业,扩大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3)、随着城市经济发展,城市居民经济收入增加,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物质生活水平达到较高程度以后,就会产生精神生活的追求,外出休闲旅游就是其中之一。另外,城市在岗人员有了双休日,又有私人汽车,这也为外出旅游提供了可能条件。4)、广大农村一般远离繁华的城市,具有优良的农业自然环境,美好的田园风光,多样的农业生产活动,悠久的农耕文化,丰富的农家生活,这些都为发展休闲农业提供了有利条件。5)、从城乡发展的时机来看,中国已进入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援农村的新时期,城市各行各业都在支援农业、支持农村发展,而农村正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也需要城市的支持和支援,发展休闲农业正是把城市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拉向农村最好的途径之一。通过发展休闲农业可以转变农民的思想观念,推动改革开放,促进农村和农业可持续发展。2、前景广阔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又是一个乡村大国,发展休闲农业具有优越条件:一是中国农业自然环境优美,景观类型多样;二是农业资原丰富,农业类型多样,地区特色显著;三农业历史悠久,农耕文化丰富;四是农村民俗风情多彩,农家生活富有乡土特色;五是随着城市化和经济的发展,城里人到农村观光休闲的人会越来越多,休闲旅游的市场需求大;六是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广大农民的心愿。这些都是我国发展休闲农业的有利条件。因此可以说,未来中国不仅是旅游大国,而且也应是农业休闲旅游大国。展望未来,中国发展休闲农业的前景十分广阔。3.8市场小结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知当前我国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发展前景较好,及时投资进入该产业面对较强的市场可行性、经济收益可行性,因此该项目的建设不仅可以促进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促进相关产业快速发展,还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对于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有着长远的意义。
第四章项目建设条件4.1地理位置选择本项目选定在四川省内江市资中县球溪镇。项目区域位置示意图4.2区域投资环境4.2.1区域地理位置资中县位于沱江中游,地理坐标为:东经104°27′—105°07′,北纬29°34—30°24′,东邻东兴区、安岳县,南接市中区、威远县,西毗仁寿县,北连雁江区。东西长64.49km,南北宽52.13km,幅员面积1733.95k㎡。4.2.2区域地形地貌资中县地处荣威穹窿西北翼尾端斜层地带,为平缓倾斜岩层,岩层倾角2°~5°,地震基本裂度6°。受岩层影响,地形西南高,东及东北部低。资中县最高点(杉树坳)(新桥镇)海拔739.8m,最低点(沱江资中江段出境水面)(银山镇)海拔298m,山体相对高差较小,441.8m。地貌类型主要为丘陵(坪状深丘、浅丘中谷、缓丘宽谷),海拔300m~550m。4.2.3区域气候条件资中县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春早、夏长、秋冬季短,夏无酷热,冬无严寒,无霜期长。春季84d(2月26日至5月20日),夏季118d(5月21日至9月15日),秋季76d(9月16日至11月30日),冬季87d(12月1日至次年2月25日)。全年1月最冷,月均气温6℃~8℃;7月最热,月均气温26℃~30℃;历年(1954至2009年)平均气温17.4℃(2010年为17.6℃),最高年为18.5℃,最低年为16.7℃;极端最高气温41.9℃(2006年,2010年为37.5℃),最低零下3.2℃(1975年12月17日)。多年平均无霜期332d,最长365d(1969、1970、1972、1979年),最短293d(1963年);平均地表温度19.5℃,极端最高地表温度66.9℃;历年极端最低气温零下3.2℃(2010年为零下0.5℃)。历年平均降雨量986.2mm(2010年为1085.9mm),年均蒸发量1182.4mm,年均相对湿度为80%。历年平均日照时数1159.9h(2010年日照时数为1063.5h),最多1558.6h(1978年),最少959.4h(2008年);全年积温6439.9℃。年均晴天178d,占全年的49%;阴天142d,占39%;昙天(介于阴、晴之间的天气)45d,占12%。年均风速1.9m/s,大气压力96.5KPA~98.3KPA。4.2.4区位交通区位条件资中县境内交通发达。成渝铁路、资威公路、321国道和成渝高速公路贯穿全境。有资(中)威(远)、仁(寿)顺(河场)、归(德)沙(湾)、资(中)安(岳)等干道公路13条和内河航道2条,全县公路通车里程1058公里,通航里程116公里。4.2.5区域经济发展条件2016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GDP)实现255.94亿元,比上年增长8.1%。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66.04亿元,比上年增长4.1%,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3.6%,拉动经济增长1.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119.51亿元,增长10.1%,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8.6%,拉动经济增长4.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70.39亿元,增长8.5%,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7.8%,拉动经济增长2.3个百分点。产业结构继续调整。2016年,全县三次产业结构为25.8:46.7:27.5,第一产业比上年下降1.0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下降0.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上升1.1个百分点。
民营经济持续发展。全年民营经济增加值162.39亿元,比上年增长8.6%,其中,第一产业22.93亿元,增长4.1%;第二产业90.30亿元,增长9.5%;第三产业49.16亿元,增长9.0%。民营经济占GDP的比重为63.4%,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68.2%,拉动GDP增长5.5个百分点。龙源生态田园综合体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五章总体建设方案5.1项目建设方针以农业科技生产为宗旨,以现代化新技术、新品种引进、消化、吸收、示范、推广为基础,充分发挥现代高科技循环农业生产的各种效应,以农业科研、生产和良好的自然环境为资源,并加以提高利用,提高生态农业的附加值,形成以生态农业种养、亲子教育、户外拓展、垂钓、婚纱摄影基地、民宿、酒店、餐饮、休闲、观光等产业融合,形成良性循环。因地制宜,将园区规划成为体现地方特色和引进新、奇、特项目相结合,突出农业高科技的技术特征,形成一个融观光性、可参与性、生态循环一体和具有乡土气息及农业文化内涵的自然、清新、质朴的特色生态农业示范园区。5.2项目规划原则龙源生态田园综合体建设项目的建设规划,将秉承“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提倡自然循坏和自然生态,保护好生态环境,把资源开发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可持续发展农业与乡村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产业化发展和生态环境相互可促进的良性循环。坚持以农为本,以农业带动相关产业的共同发展,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按照“统一规划,分期实施,开发一片,建成一片,受益一片,滚动发展”的原则,以现代高效生态农业和观光业为主要功能区进行开发建设,形成发展长龙经济的“三个构想”:发展绿色高效生态农业,积极发展休闲农业观光业,适当发展加工业。其规划原则是:(一)整体性与开放性的原则项目园区规划将从整体布局着手,特别注重种养区和服务区与周边环境的有机结合。从基地内部讲,整个功能区尽管有各自的特点,但并不是一个个无机的、分散的结构,而是种开放式的有机结合体;同时基地本身将与周边环境相互衔接、相互融合。(二)生态性原则基地自身的生产生活将更为注重生态方面的要求,节制引用外来物种,保护和发展乡土物种,不会对生态园区本身和周边乡村产生不良影响。(三)经济性原则基地将充分发挥高科技公司的优势,强调用最少的人工和资金投入来健全自然生态过程,强调有效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同时,基地本身除了发展生态农业产品以外,还将开展采摘观光等,以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求得基地自身良性循环,因此在基地规划中将充分考虑经济生产的内容。(四)参与性原则亲身直接参与与体验、自娱自乐成为当前的旅游时尚。园区在观光项目的设置上将充分考虑体现“参与感”、“体验感”,结合园区本身空间广阔、地貌丰富等特点,吸引城市观光者广泛参与到园区的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多层面地体验农场生活的情趣,享受到原汁原味的乡村文化氛围。(五)特色性原则特色是基地经济发展的生命之所在,愈有特色其竞争力和发展潜力就会愈强,因此,基地需明确资源特色,选准突破口,使基地具有更鲜明的市场特色。(六)多样性原则鉴于人们在当今的休闲娱乐中将充分展现个性,基地在进行观光规划中安排观光线路、方式、时间和消费水平上,将综合考虑多种方案,组织多样的休闲项目和线路供观光者选择。(七)适宜性原则土地能力是指土地的生产潜力,它是一定土地所固有的。对基地的土地利用作出决定,是其规划设计的重要内容。园区土地评价的基础是土地利用和地块之间的比较,也就是说,要对基地内各个不同土地类型地块的各种利用作出适宜性评价,以达到土地的最合理化利用,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八)近期和远期规划建设性原则园区的规划建设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统筹规划,分期建设。为做到布局合理,就必须做到统筹规划,有计划地分期实施,逐步建设。为保证其健康发展,一要搞好规划,按规划组织实施,二要根据投入的资金合理分配,进行分期建设。5.3项目总体规划内容本项目基于国家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大力支持,项目企业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发挥公司的信息、技术和经营管理优势,以资中县球溪镇为核心基地,围绕特种种植、特种养殖、垂钓比赛、青少年科普基地、户外拓展训练项目、成年人安全驾驶技术提升训练基地、婚纱摄影外景基地、连锁直供生态超市、农业品牌建设等一体化发展,最终打造成为中国颇具规模的农业生态示范园区。本项目生态农业示范园区总用地面积4000亩,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如下:主要建筑工程一览表序号建设内容建筑工程量单位备注1园林景观区500.00亩2青少年拓展基地50.00亩3成年人安全驾驶技术提升训练基地120.00亩多功能综合场地4肉牛养殖基地100.00亩600头,圈舍4000平方5藏香猪养殖基地200.00亩4000头,圈舍15000平方6土鸡散养区50.00亩10000羽,圈舍3500平方7南溪黄羊养殖基地120.00亩4000头,圈舍7000平方8娃娃鱼养殖基地5.00亩30000尾,建筑面积1500平方9柑橘类水果种植区800.00亩销售旅游产品10核桃黄豆种植区200.00亩11水稻、稻田鱼基地300.00亩12西瓜种植区100.00亩13草莓种植区30.00亩14辣椒种植区400.00亩15芦笋种植区100.00亩16生姜种植区100.00亩17玉米红薯种植区400.00亩18高粱种植区200.00亩19其他蔬菜种植区195.00亩20垂钓比赛场地30.00亩合计4000.00亩5.4结构设计5.4.1指导思路在结构设计中充分考虑以下内容:Ⅰ使结构具有明确的计算简图和合理的地震作用传递途径。Ⅱ具备必要的抗震承载力,良好的变形能力和消耗地震能量的能力。Ⅲ对可能出现的薄弱部位,拟采取措施提高抗震能力。5.4.2结构设计等级结构的安全等级二级,设计使用年限50年,抗震设防类别丙类,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丙级。5.5给排水设计5.5.1设计依据《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0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国家和本地区现行的有关规范、规程、标准等5.5.2给水设计本次项目工程用水以城市管网为源,引入两根DN100的给水管供给生活及消防用水,生活用水给水管采用PP-R给水管,用水量为24m3/T。消防用水和生活用水共用一套系统,沿道路一侧设室外消火栓,室外消防管采用热镀无缝钢管,消防用水量l0L/T。5.5.3排水设计本工程污、废水采用分流式,污、废水采用地埋式无动力处理达标后排放,室内排水管采用PVC管,室外排水管采用砼管。5.6供配电设计本次项目供配电设计如下:一、电源供给①计算负荷:500kw;②该工程供电电源等级为三级,部分为二级,电源引自球溪镇变压站,本项目每个单位的电压等级为380/220V,采用地埋式引入;③每个建筑物内均设一总配电箱,各层设一分配电箱,各办公室、客户及多功能房间设开关箱,各箱之间的配线为BV导线穿槽管敷设。二、照明、消防、防雷、电话、闭路电视系统及暖通系统。①办公、客房、会议室、各娱乐场所以电子型镇流器节能型荧光灯为主。②按规范要求,各客房,娱乐间,公共走道,电梯前室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③该工程的建筑物防雷等级为三级,屋顶设避雷敷口利用结构梓中的钢筋作避雷引下线,采用结构基础中的钢筋作为水平接地体。④该工程设电话交换机,办公室、客房发电话分机和卫生间副机,电视设共用天线和闭路电视系统,并应根据建设单位和功能使用设电视监控系统。⑤采用置冷、暖分散空调设施。龙源生态田园综合体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六章节能方案为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节约基本国策,实现“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的节能目标,着力抓好重点领域节能工作。本项目节能降耗工作依据国家和省上的相关节能规范、标准,对公共建筑严格实施节能50%的标准。大力推广采用高效节能电器、照明产品,重点抓好建筑物采暖、空调、照明系统节能。同时,建议企业建立节能机构,开展以“双节”为主要内容的节约能源资源的工作,在制订工作规划,进行年度财政预算时,应考虑这项内容,使得资源节约在资金和组织工作方面得到落实。6.1设计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2)国家(1996)4号《节约能源管理暂行条例》(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4)《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1993(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6)《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设计规范》GB50264—20136.2建设项目能源消耗种类和数量分析6.2.1能源消耗种类1)、动力主要动力为电力。2)、其他能源项目使用其他能源为生产生活用水。6.2.2能源消耗数量分析1)、用电量:根据动力及照明需求测算年用量为151.20万度。2)、用水量:年用量3.5万吨。6.3项目所在地能源供应状况分析项目地址位于四川省内江市资中县球溪镇,该区域内主要能源供应情况分析如下:1、电:本项目拟采用国家电网供电方案,本地电力丰富,用电有保障。2、水:项目用水由当地自来水管网供给,项目地水资源充沛,可满足工程、生活、消防等用水需要。6.4节能措施根据《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江西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应满足冬季保温、夏季隔热要求。按照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用外墙内保温方式,完全可满足整个建筑的节能要求。6.4.1建筑节能措施充分考虑了影响建筑物耗热指标的各个因素,合理的确定建筑物各部分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合理的制定窗墙面积比,对热桥部分采取保温措施。建筑物轮廓尺寸和窗墙面积比不变的条件下,采用保温材料贴在高效保温陶粒混凝土空心砌块,提高建筑物的气密性,门窗选用密闭性好的三玻塑钢窗。在规模允许的情况下,适当控制建筑体形系数,即建筑物外表面积与其包围的体积的比值,建筑外形尽可能规整,避免不必要的凸凹变化,以实现建筑节能。6.4.2用电节能设计1)箱式变电站选用国家推荐的节能型设备,箱变内设低压无功电容自动补偿设置。2)严格按国家规定的照明度标准进行照明设计,严格控制LPD值。供电线路设计合理,根据用电负荷选用节能截面。3)楼梯间采用声(光)控灯;室外灯具均采用高效节能光源;4)基地道路照明节能:贯彻照明标准,道路照明要适度,选用高效电光源和灯具,合理照明设计。5)全部电气设施均选用国家推荐节能产品。6.4.3通风节能设计中央空调能耗占商业建筑总能耗的40%~60%,因此,中央空调节能是商业建筑节能的重要手段。目前,能够应用于中央空调系统节能改造且成本较低的技术手段主要有中央空调自动控制技术、主机房模糊变频控制技术、新风换气技术。6.4.4节水措施项目方将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国务院第158号令《城市供水条例》、建设部《城市节约用水管理规定》,将节约用水工作纳入正常工作的范畴,认真对待。在项目设计和施工中要对管道的布局和管道选材做到科学合理,为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后,科学、合理用水,节约用水打好基础。同时,施工中要严把质量关。从目前世界各国节约用水的经验来看,管道的布局和管道选材不科学合理,施工质量不严,造成“跑、冒、滴、漏”是水资源造成浪费的主要原因之一。6.5结论本项目单位综合能耗指标和主要能耗指标均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经过分析比较,企业针对本项目的具体情况,制定了利用能源及节能技术措施,有效的降低了各类能源的消耗指标。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企业员工派遣协议标准格式版A版
- 2024年度城市更新项目土方倒运及土方利用协议
- 劳动教育与实践活动安排计划
- 优化工作流程的策略与实践计划
- 2024版技术咨询合同附带咨询报告3篇
- 2024年度建筑工程施工进度款支付合同2篇
- 水上运动中心建设室外施工合同
- 农村旅游设施机械施工合同模板
- 校园景观设计施工合同
- 2024年供应商共执:合作合同范本3篇
- 绿色施工相关台账表格
- loveyourself歌词
- 某空调安装管道吊装施工方案
- 烧碱在不同温度下的密度不同温度下盐水的比重表
- 小学生看图猜古诗(课堂PPT)
- 高空作业车施工方案
- 哈工大 轴系部件设计5.4.2
- 综合接地作业指导书
- 天然气液化站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 计量器具编号方法讲解
- 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