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明理学之简介_第1页
宋明理学之简介_第2页
宋明理学之简介_第3页
宋明理学之简介_第4页
宋明理学之简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宋明理学之简介

宋元明时期,是中国文化和哲学发展的又一个高峰。由于宋明时期中国哲

学的主栗代表形态是理学,人们习惯上多以“宋明理学”的概念来称呼这一时

期的哲学。

宋明理学是儒学的一种历史形态,是继魏晋把儒学玄学化改造之后,对儒

学的佛(佛教)老(道教)化改造;宋明理学是对隋唐以来逐渐走向没落的儒

学的一种强有力的复兴,这个复兴儒学的运动,由隋唐之际的王通发其先声,

由唐代中期以后的韩(愈)李(翱)柳(宗元)诸人继其后续,而至两宋时期

蔚为大观,形成一场声势浩大、波澜壮阔而又影响久远的儒学运动。在时间

上,这场儒学运动持续到明清之际,影响直至当代;在空间上,这场儒学运动

不限于儒学的故乡,还牵涉到受儒学影响的东亚诸国,以致于在这些国家,所

谓的儒学主要地就是理学(或称性理学);宋明理学是当时中国有抱负有思想

的学术群体对现实社会问题以及外来佛教和本土道教文化挑战的一种积极回

应,他们在消化吸收佛道二教思想的基础上,对佛道二教展开为一种与孟子

“辟杨墨”相类似的所谓“辟佛老”的文化攻势,力求解决汉末以来中国社会

极为严重的信仰危机和道德危机。

宋明理学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后期有思想有见识的中国人在思考和解决现

实社会问题与文化问题中所生发出来的哲学智慧,它深深影响了中国古代社会

后半期的社会发展和文明走势,现代的中国人仍然不得不面对由它所造成的社

会及文化后果。然而也正是这个智慧成果,其在成功地回应佛老而使儒学重新

走上正统地位的同时,也同时改换了先秦元典儒学的积极精神,把民族精神在

一定程度上引向萎靡和颓废,因而就其后果而言,其智慧的思辨也具有消极的

一■面。

我们研究理学哲学智慧,不仅在于了解它对回应与解决当时社会与文化问

题作了怎样的解答,更重要的还在于通过对其得失的分析来帮助我们思索一些

诸如“什么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如何正确回应外来文化”、“如何正确面

对和处理社会成员中普遍存在的信仰危机和道德危机”等对当代仍至为重栗的

哲学问题。而给这种思考以启发和借鉴,正是理学智慧的意义所在。

一、理学之概况

宋明理学的产生,是唐宋时期政治经济和科学文化等方面条件综合作用的

产物。我们这里主栗是从思想文化的角度进行分析。为了对这一复杂的历史现

象有一清晰的认识,我们需要对宋明理学的称谓、特点、思想来源及形成与发

展的主要线索等问题,首先有一整体上的把握。

一、理学的称谓

宋明时期的儒学,在当代尚流行的,有“理学”、“道学”、“性理

学”、“新儒学”、“宋学”等几种不同的称谓,它们相互间既有联系又存在

着一定程度的差别。

(一)理学

“理学”一词,在宋代最初曾被用来概括当时的儒学。在南宋理学大家朱

熹那里,他所赋予的含义是讲道理或有道理之学,就其学派而言,则不仅是指

后来被当做理学正统的北宋“五子”(周敦颐、邵雍、张载和程海、程颐兄

弟)之学,而且也将二苏(苏轼、苏辙)为代表的蜀学包括在内。与朱熹对立

的心学一派的代表人物陆九渊(陆九渊)亦使用“理学”一词来统称宋代的儒

学,并认为“本朝理学,远过汉唐”。

到南宋后期,朱熹后学将“理学”概念规范为立足于“道统”的符合先秦

儒学精神的宋代正统儒学,并把周敦颐看做是承接这一儒学正统的理学“开

山”。从内涵方面看,“理学”通常是指“脱出诂训”而阐发“义理”之学,

但由于从朱学的角度进行总结,故其重心又落在了程朱一边。

元中叶以后,程朱理学一派上升为官学,故元人编《宋史•道学传》便以

程朱一系为“道学”即儒学正统,而不列陆九渊一派。到元末,张九韶辑北宋

五子及南宋朱熹之言,辅以荀子以下数十人之说,成《理学类编》一书。但他

不辑陆九渊之言,承袭了《宋史》将陆九渊心学排斥于理学之外的做法。在学

术发展史上,“程朱理学”的说法无疑表达了程朱一系在与心学争“道统”正

宗的斗争中所取得的胜利。故后世学者也多有把“理学”一词在称呼上专归程

朱一系专有,把它作为整个宋明儒学中与心学相对的程朱学术的代称。

明代的心学大家王守仁虽然在学术上“是陆非朱”,偏向陆九渊心学,但

他也有调和历时颇久的朱、陆异同之论,企图折衷二家之说,故也使用“理

学''的概念。王守仁高足王畿则将明代心学一系统称为“理学”:“我朝理

学,开端还是白沙(陈献章),至先师而大明。”(《复颜冲字》,《龙溪先

生全集》卷十)王畿排斥程朱而只认定心学为明代理学正宗的看法,与《宋

史》为代表的观点正相反对,但在“理学”概念的认同上却正好相得益彰,说

明了“理学”一词实际上已成为了由两宋到明代的儒学主流的总称。

明末清初之际,有不少总结宋明学术的著作问世。无论从孙奇逢的《理学

宗传》,还是在更享有盛名的黄宗羲的《明儒学案》以及由他开始而在后人那

里完成的《宋元学案》中都可以看出,以''理学”作为宋明儒学之总称的观点

已经流行开来。直至当代,学者们在宋明儒学的研究中,以“理学”作为这一

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儒学形态的总称,已经是约定俗成。

(二)道学

“道学”一词起源较“理学”为早,北宋的张载和二程就已经提到。而

且,在后者那里,其意思一开始就比较明确,程颐以他和其兄二人所倡导的学

说为“道学”,并曾感叹初创时的情形说:“呜呼!自予兄弟倡明道学,世方

惊疑。能使学者视效而信从,子与刘质夫为有力矣。”(《二程集•祭李端伯

文》)正是经过二程弟子们的努力,“道学”逐渐传播开来,“述其道学者甚

众”。

到南宋,“道学”已成为一种特征鲜明的学术派别的称呼。朱熹继承了这

一学统,称赞“夫以二先生唱明道学于孔孟既没千载不传之后,可谓盛矣”

(《程氏遗书后序》,《朱文公文集》卷七十五)。而当时政治上也围绕“道

学”展开了激烈的斗争,一些反对“道学”的人士,从其政治需要出发,极力

攻击朱熹及其学术,认为“道学”家是“欺世盗名,不宜信用”(《道学崇

黜》,《宋史纪事本末》卷八十)。而其学术特点,监察御史陈贾概括是“其

说以谨独为能,以践履为高,以正心诚意、克己复礼为事”(同上)。而挺身

为朱熹辩诬的功利学派代表人物叶适,对道学也有过一段分析。他认为“道学

之名,起于近世儒者。其意曰:举天下之学皆不足以致其道,独我能致之,故

云尔。其本少差,其末大弊矣。”(《水心文集》,《叶适集》卷二十七)周

必大则引过沈仲固所说的话概括说:“道学之名,起于元佑,盛于淳熙。……

其所读者止《四书》、《近思录》、《通书》、《太极图》、《东西铭》、

《语录》之类。自诡其学为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癸未杂

识续集》下)简言之,从当时诸人所指称“道学”家的“正心诚意”、“修齐

治平”、“以学致道”抑或“读语录精义”来看,大都是程朱一系所主学术之

特征。

从程朱一系自身来看,朱熹编过一本名为《伊洛渊源录》的论述“道学”

源流的书。无论是这本书的书名还是其内容,都只把“道学”限定在程朱一

系,不仅把王安石(号荆公)的“荆公新学”、陈亮和叶适的“功利之学”、

陆九渊一派的“心学”、苏氏兄弟的“蜀学”排斥在外,而且把与其学术宗旨

甚为相近、关系颇为密切的吕祖谦等婺州(金华)学者的“婺学”也放在一

边。由此来看,所谓“道学”,其实就是指程朱一系的学术或学派。《宋史》

中,在《儒林传》之外,特立一《道学传》以示褒奖,其内容与《伊洛渊源

录》大体相似,这表明了修订正史的元代官方人士对于这一基本史实的肯定。

(三)性理学

“性理学”的“性理”二字,意指性命义理或性命理气,因最初由程颐

“性即理也”一语引出,故后人曾以此名称述程朱学派。但明清两代官方编定

的理学读物《性理大全》、《性理精义》均把程朱道学与陆九渊心学合为编

纂。故而所谓“性理之学”,也就包括了宋明理学的主要两派,可以作为宋明

理学的同义词使用。

在一定意义上,“性理”,一词的流行亦有合会朱、陆之意义。如黄宗羲

便说:“先生(陆九渊)之学,以尊德性为宗,谓'先立乎其大者,而后天之

所以与我者,不为小者所夺。夫苟本体不明,而徒致功于外索,是无源之水

也'。同时,紫阳(朱熹)之学,则以道问学为主,谓‘格物穷理,乃吾人人

圣之阶梯。夫苟信心自是,而惟从事于覃思,是师心自用也'。"(《宋元学

案•陆九渊学案•案语》)“性理”二字,正好包容了陆九渊心学“尊德性”与

朱熹之学“格物穷理”的为学宗旨。

不过,“性理学”或“性理之学”的称谓在海外如朝鲜半岛,又不独指中

国的理学,也指称与中国理学特征相似的朝鲜半岛的儒学。

(四)宋学

“宋学”是与“汉学”相对而言的。所谓“汉学”,是指盛行于汉唐时期

儒家的学术风气和学术方法。汉儒治经,偏重于名词的注解训诂。对于经典的

注解,由经而有传,由传而有注,由注而又有疏。这种治学方法,虽然对于看

懂和理解儒学经典本身有相当的帮助,但它同时也造成了一种只专注于文字而

不重视对于义理的理解和发挥的问题。到了唐代,这种学风的弊病愈发明显。

唐儒治经,依汉注作疏,以“疏不破注”为原则,以“疑经”为叛道,以“破

注”为非法。此种治学学风和方法,对于思想的发展起了严重的束缚作用。

宋儒在治学上,受唐代以来强调“文以载道”的“古文运动”的影响,敢

于打破汉唐注解,他们一方面“舍传求经”,直接面向儒家经典,一方面疑经

改经之风盛行,敢于提出自己的理解和思想。他们在对经典的理解上,不再专

注于经典文本和语句的字面,而是更关心经典中所包含的义理,经典本身的作

用只不过是“载道之具”,而其中所包含的成贤成圣、修齐治平的道理才是更

根本的。

理学之后,清代的学风又为之一变。人们反对宋明儒学空谈义理的空疏学

风,学问重新走向注重考据训诂一途。这时,人们把宋明理学家那种注意义理

理解和发挥的学术方法和学风称为“宋学”,而把汉唐儒学家那种注重名物训

诂的学术方法和学风称为“汉学”。可见,“宋学”与“汉学”,主要是缘起

于两种不同的学术方法和学术风气的称呼,起初并不是学派与学术思想的代

称,故而所谓“宋学”与“汉学”的概念,并不完全等于宋明理学和两汉经学

的概念。

(五)新儒学

“新儒学”的概念,英文为"Neo-Conlucianism”。它的产生较晚,大致

20世纪30年代开始使用,后来逐渐流行。国外一些汉学家,大都采用“新儒

学”一词来指称与传统儒学风格与旨趣极为不同的宋明儒学。受其影响,当代

不少学者沿用了这一做法,特别是在英译中国哲学文献中,基本上都采用

uNeo-Confucianism,,一词。与此相应,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来,继承宋明儒

学而形成的“现代新儒学”,也是因接续宋明儒学而得其名的。

宋明儒学较之于前代,的确是风格迥异的“新”的儒学。这些儒家学者们

在政治伦理方面要求重振被隋唐以来的佛道二教搞乱了的儒家纲常,在学术风

格上不拘泥于经义训诂,而是凭己意说经,在哲学理论上则垂青所谓“不可得

而闻”的“性与天道”,并利用和改造先秦儒家的经典来讨论有关宇宙和人生

的根本问题,故与汉学以来的学术传统大不相同。在此意义上,新儒学与宋学

的含义较为近似。

新儒学的“新”的特定意义,以朱熹的概括为例,是说儒学的发展在秦以

后消沉了和走样了,儒家的道统中断了。“自孟子既没,而世不复知有此

学”,汉以来或者是两汉经学、神学,或者是魏晋玄学,或者是隋唐佛学,

“尧舜三王周公孔子所传之道,未尝一日得行于天地之间”(《答陈同甫》,

《朱文公文集》卷三十六)。所以他们要重新发掘儒学的精蕴,回复到孔孟的

本旨,以便使君子能“闻大道之要”,小人也能“蒙至治之泽”(《大学章句

序》)。于是便把这种否定汉唐儒学而与先秦儒学相对而言的宋代及其以后的

儒学称作为新儒学。正是因为如此,使用新儒学的概念来指称宋明理学,应当

要考虑到它的特定含义。

二、宋明理学的主要特点

宋明理学作为一种新的思想体系,无疑具有多方面的内容。但从总体上

看,它至少有以下三个主要的特点。

(一)思辨化的儒学

与先秦、汉唐儒学不同,宋明理学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它的思辨性。

佛教传入中国以后,其所具有的哲学思辨性深深吸引了中国的知识分子,

也刺激了中国的本土宗教——道教和儒家思想的发展。但相对而言,儒家的应

变总体上是滞后的。在唐一代,儒家学者中的有识之士如韩愈、李翱等,就已

经意识到儒学面临着佛道二教尤其是外来佛教在文化上的严重挑战。但他们处

理这个问题的方法比较简单化,韩愈主张“人其人,火其书”,用政府行政干

预的方法来禁止佛教的传播和发展,李翱思考得相对深入一些,主张援佛人

儒、以儒包佛,来解决佛教文化的冲击。

宋代的理学家们认识到,儒学之所以会受到来自佛教和道教的挑战,其中

一个主要的原因在于儒学本身在形而上的层面上存在着严重的不足。儒学在孔

子创立之时,只是一些伦理原则和教条,由于孔子本人罕言“性与天道”,所

以如何从哲学本体论上论证儒家思想的正当性与必然性成为儒学的一个重要课

题。孟子从“四端”说出发,对儒家的性善论作了论证,荀子则从性伪说出发

对性恶论作了论证,董仲舒把儒家道德嫁接在讲究阴阳灾异的世界观上,对儒

学作了谶纬神学式的论证。在宋明儒学家看来,以往的这些论证要么是“不

备”(不够充分,如孟子),要么是“不明”(混乱不清或者错误,如荀子与

扬雄),而董氏的阴阳灾异和神学化的论证则更显得粗浅,实际上已误入歧

途。

理学家们为了建立儒家的形上学,他们一方面借鉴佛教和道教在哲学本体

论方面的成果,一方面在传统儒学寻找能够用来构筑哲学形上学的因素,例如

被列于“六经之首”而最具形上学性质的《周易》的道器观,孔子的“仁”

学,《孟子》与《中庸》对于“性”与“天”的问题的探讨。理学家们吸收利

用这些外来的和传统的文明成果,创造性地提出了许多富有特色的儒学形上学

本体论概念,并给予系统的哲学论证,如周敦颐、邵雍的“太极”、张载的

“太虚”、二程和朱熹的“天理”、王安石和二苏的“道”、陆九渊和王守仁

的…'心”,等等。传统儒学经由理学家们的改造,道德信条式的理论体系终

于变成以哲学形上学作基础的哲学理论体系。就此而言,它体现着宋明理学家

们融合创造的哲学智慧。

(二)以伦理道德为核心的儒学

从儒学自身发展来看,理学作为一种哲学思潮或者儒学复兴运动,它所强

调的义理之学,是对于汉唐儒学的一种反动,表现出一种想要挨弃汉唐训诂之

学而直接面向经典、回复圣人之道的气势,颇有一点“文艺复兴”的味道。理

学家们标榜自己的学说为“实学”、“实说”,批评佛老的学说以及汉唐的章

句之学和讲求涛词歌赋的词章之学为“虚学”、“虚说”。虚实之别,就在于

是否讲求儒家的义理。理学所强调的义理,实质上也就是儒学的伦理道德学

说,它包括儒家所提倡的纲常人伦以及内含于其中的“所以然”与“所当然”

的道理。

理学家所强调的义理,就其内容而言,与汉代董氏的儒学相比,其重点不

在政治哲学上,而在伦理道德上;与先秦的元典儒学相比,其对伦理道德的阐

述,更侧重于哲学的表达。宋明理学家在儒学的伦理道德学说上,提出了一系

列非常有逻辑层次的哲学范畴和理论结构。无论是各种各样的理学本体论、作

为道德基础的人性论、“存理去欲”或“存心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或

“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由修齐而治平的功能论,均是以伦理

道德为核心内容。

综观宋明理学,心学一派对于伦理道德以外的事物并无兴趣,理学一派由

于“格物穷理”的理论指导,对于万物之理的认识仿佛也有超出伦理道德狭隘

范围的趋势,然而其理论目的仍然指归于对儒家伦理的必然性、普遍性和绝对

性的把握。所以,无论是理学的宇宙论、本体论或知识论,都不能简单地与西

方哲学相比附,其思维的对象不是自然与万物,而是伦理与道德,其理论的旨

趣不在于人类理智对于自然对象以及人类理智自身的把握,而是人类对于社会

伦理价值与规范的正当性的认识和对于主体道德的个体自觉。

(三)融合佛老的儒学

宋明理学作为儒学发展的一个阶段,它带有明显的融合佛老的特点。宋明

理学的融合佛老表现为三个方面:其一是借鉴吸收佛道二教的宇宙观和本体

论,建构儒家的哲学理论基础;其二是借鉴佛老传法的法统,创立儒家学说的

传道体系,即儒家的“道统”;其三则是把佛老的禁欲主义说教吸收进来,把

它作为理学的一个基本思想,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的道德论主张。后者

在明清时期的中国社会产生了十分深刻的影响,其消极的层面成为一些有识之

上对于理学集中批判的焦点所在。

宋明理学家们虽然对佛老都进行了批判,但佛教在当时对儒家学者的影响

要远远超过道教,故儒家理论斗争的重点也是佛教而不是道教。同时,由于道

教的哲学基础——老庄的理论自魏晋以来已在相当程度上为儒家所吸取,而后

来作为宗教的道教的理论又往往受佛教的影响和启发而形成,所以,所谓儒释

(佛)道三教合一,其实最主要的就是本土儒学和外来佛学的融合问题。

理学家们无一不以“辟异端”的态势激烈地反对佛教,但其自身的理论建

构却又往往离不开自己所要反对的佛教的帮助。经过理学家们的“批判”,本

来被视为“异端”的佛教的思想观念反而进入了中国正统学说的内部核心,

儒、释、道三家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儒道互补让位于儒佛互补。此前,无论

佛教如何中国化,它终究还是佛教,而当佛教的价值观念进入儒学并居于核心

地位时,它表明佛教才真正地成为中国文化本身的一部分。所以,理学在这场

批判吸收外来文化而捍卫本土儒家价值的运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智慧,最终引出

的结果却是耐人寻味的:他们批判佛教的形式,却把其精髓纳入到儒学内部;

他们捍卫的是正统儒学的尊严,却利用了佛教的哲学思辨的智慧;他们强化的

是儒家的人伦道德实践,但后来自身却又流于佛教禅学的空疏。这些历史教益

可以说从不同方面披露了佛教对于宋明理学的深刻影响。

三、宋明理学形成的历史条件

理学的产生和形成并不是偶然的,它是唐代以来思想文化发展的必然,是

历史合力作用的结果。

首先,理学是唐中叶以来复兴儒学的延续。理学萌芽于唐中叶以后的韩

愈、李翱和柳宗元,经过北宋的周敦颐、邵雍、二程和张载,到南宋的朱熹、

明代的王守仁、明末清初的王夫之,分别集道学、心学与气学之大成。韩愈对

于佛教的批判,以及他所提出的以仁、义为儒学之“道”的内容,以尧、舜、

禹、汤、文、武、周公、孔、孟为儒家的传道世系,并且以自己继孔孟自任,

而开儒学讲“道统”之先河,所有这些都启发后来的儒者以一种复兴儒学和弘

道传道的意识。李翱的“性情说”以“性善情恶”论为儒家性善论作出的新论

证、“复性”的思维方式和把儒学当做“性命之学”的观点,以及融会儒佛的

做法,使理学家们深受启发。柳宗元以阴阳、元气为“天道”、以仁、义为

“人道”,并由此构筑了一个以“道”为核心范畴的合天地自然、社会伦理一

体化的理论体系,实开宋明理学之端绪。韩、柳等人企图建立一个能融会“百

家之学”的学说来取代佛、道的愿望,经由以“北宋五子”为代表的理学家们

的发展,到南宋的朱熹可以说正式实现了。

第二,理学是北宋初期开始的思想解放的产物。北宋学者大胆抛弃汉唐学

名师古泥古的学风,敢于疑经改经,由我注六经,走向六经注我,注重发挥义

理,并敢于发前人所未发。各派学者相互辩论,相互启发。学派之多,成果之

盛,形成为中国哲学史上的一次新的百家争鸣。正是这种独立思考,大胆立

论,讲求义理的学风,为理学的产生提供了一个宽松的思想环境和有利的学术

氛围。

第三,理学是儒、释、道三教长期论争和融合的果实。早在魏晋,玄学已

经将三教的思想进行了一次融合。唐代实行三教并存的文化政策,儒、释、道

三教得以各自独立发展,并在独立发展中进一步相互争论,相互融合。在三教

的争论和发展中,儒家实际上处于劣势的地位,深深感受到来自佛老二教的压

力。理学的产生即是在回应佛老挑战的同时,积极援佛人儒与援老人儒的成

果。

第四,理学适应了唐末以来重建伦理纲常的需要。唐代是中国历史上最为

辉煌鼎盛的朝代,经济文化的发展达到了世界领先的水平。但与此同时,人伦

混乱,道德松弛,纲常乏力。单以唐代王室为例,尔虞我诈,乱伦败德,父母

子女兄弟互相残杀,举不胜举。唐宋之际,各少数民族崛起,列国纷争,少数

民族文化与汉文化在道德观念上形成了尖锐的碰撞和冲突。可以说,唐以来中

国在文化上的高度繁荣是与纲常松弛、道德式微的状况相伴随的。理学的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