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中历史第二单元官员的选拔与管理第7课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教案部编版选择性必修1_第1页
2024年高中历史第二单元官员的选拔与管理第7课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教案部编版选择性必修1_第2页
2024年高中历史第二单元官员的选拔与管理第7课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教案部编版选择性必修1_第3页
2024年高中历史第二单元官员的选拔与管理第7课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教案部编版选择性必修1_第4页
2024年高中历史第二单元官员的选拔与管理第7课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教案部编版选择性必修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7课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一、教材分析本课主要内容是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其次单元第7课《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上承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和西方的文官制度,共同构成“官员的选拔与管理”这一政治专题。本课主要有三个子目,三个子目之间以时间为序,相承依次。分别讲解并描述了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的发展演化历程。每一子目介绍相关阶段的重大史实,协作“学习聚集”,提炼本阶段官员管理制度的重点,体现教材的基础性和关键性,让历史教学的内容更明晰精粹,也有助于老师在实际的教学中架构教学体系。第一个子目,晚清选官制度的变革,主要讲解并描述晚清废除了科举制度后,变更原有的科举考试选拔官员的方式,设立学堂选官制度和留学生选官制度。其次目,民国时期的官员选拔制度,主要叙述了民国建立后,在孙中山先生的文官考试思想指导下,南京临时政府、北洋军阀政府均采纳考试制度选拔官员,南京国民政府期间还采纳公务员制度,这是中国传统考试监察制度与西方文官制度相结合的产物。第三目,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干部制度和公务员制度,着重点在公务员制度,公务员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干部改革制度形成过程中的重大改革,具有重大意义。二、学情分析1.学生通过高一中外通史的学习,对于晚清、民国、当代中国三个历史时期及其阶段特征有肯定的了解,这些为新课的推动奠定了基础。2.对晚清科举制度的废除过程了解较少,对民国时期的选官制度变更及其变更缘由也没有深化分析,从官吏到公务员制度的变更,尤其对现代公务员制度比较生疏。3.通过借助史料分析,对近代中国选官制度发展变更的时空定位,全面探究当代公务员制度建立的必定性,并分析其与西方文官制度的显著区分。三、教学目标1.了解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制度的过程,相识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制度所处的特定时空环境,抓住其特定时空背景和阶段特征,培育时空观念的历史核心素养。2.引导学生运用本课教材中文献资料所供应的有效信息,了解近代以来中国官员选拔、管理制度的嬗变历程,明确官员选拔与管理的具体举措,培育有效解读材料、自主分析归纳学问的实力。3.通过历史相关史料提出问题、设置悬念,理解晚清科举制度废除的必定性,探究晚清选官制度改革的历史意义,提高学生探究分析历史问题的实力,培育史料实证的历史核心素养。四、教学重难点分析本课的教学重点为近代以来官员选拔与管理制度的发展沿革和历史影响,相识社会变迁对选官制度的影响。教学难点为近代以来官员选拔与管理制度与中国古代官员制度、西方文官制度的历史渊源。为了突破本课的重难点问题,将采纳文本史料、时间轴等方式进行,培育学生时空观念与史料实证实力。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前期课前打算,指导学生课前预习,查阅相关背景资料,搜集有关资料。课堂上运用肯定的信息技术手段进行互动,引发学生思索,助力课堂深层次分析内在缘由及其联系。五、教学设计思路《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这一课内容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立足历史核心素养的养成,对教材内容进行大胆取舍,通过创设历史情境,借助史料分析和问题探究,引导学生深度思索,将教学的重心从学问传授转向实力与思维的培育。本课的教学设计思路以选官制度的“破旧”和“立新”为主题。梳理时间线索及其变更线索。站在大历史时空角度,以历史的持续性把所讲教材的内容编制成有序的学问信息。本课立意是通过了解近代以来主要历史时期选官制度的核心内容,通过多重史料的呈现,使学生了解中国废除科举制、建立公务员制度则是在急剧变更的形势下国家治理方式的调整。感知建立近代化、符合国情的选官和管理制度,对提高国家治理水平,促进国家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六、教学过程【教学导入】情景导入:作为“西学第一人”的严复,回国初曾自感“职卑言轻”,甚至发出“误习旁行书,举世相视如髦蛮”的感慨。设计意图:用学生熟识的严复事迹导入,能让学生对晚清时期科举制度所产生的弊端有初步相识,通过思索严复发出这种感慨的缘由,调动学生初中与必修教材的所学学问。【学习任务】1.学习任务一:晚清选官制度的变革情景呈现:晚清选官制度的弊端——为何“破旧”?材料1:“乙酉(1885年)府君三十三岁,府君自由欧东归后,见吾国人事事竺旧,鄙夷新知,于学则徒尚词章,不求真理。每向知交痛陈其害。自思职卑言轻,且不由科举出身。”“欲博一第入都,以与当轴周旋。既已入彀中,或者其言较易好听,风气渐可转移,因于是秋赴闽乡试,榜发报罢”。自此后,严复先后于1888、1889两年参与顺天府乡试,1893年参与福建乡试,均以落第告终。——王栻主编《严复集》老师活动:讲解并描述引导,提出问题归国后的严复为何自思“职卑言轻”,多次重读四书五经以应乡试?设计意图:通过受过西方教化却因没有考取功名而仕途无望的严复,引发学生对科举制度弊端的思索,概括时代特征。情景呈现:晚清选官制度的弊端——如何“破旧”?材料2:近代中国科举制改革大事记老师活动:引导学生视察材料2,提取有效信息。设计意图:从时间纵向上看,近代以来从提出变革选官制度到最终废止科举制,持续半个多世纪,可见其过程之漫长和状况之困难;二是联系时代背景,19世纪中期以来,中国民族危机不断加深,早在鸦片斗争期间已有官员提出变革的动议,甲午斗争、八国联军侵华之后,两度掀起抨击、改革科举制的高潮。从横向上分析,是揭示科举制改革的推动与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清末“新政”等近代中国重大政治事务的亲密关系。对此,老师宜补充经典材料,引导学生运用所学,了解废除科举制渐渐成为社会共识的过程,探究其被废除的缘由。通过对材料的解读,是学生涵养史料实证实力的必备路径。材料3:第一场论题五道,试中国史事,本朝政治。其次场策题五道,凡西学中天文、地理、学校、财赋、兵制、商务、公法、刑律,以及格致、制造、声光、化电等类,听考官酌举命题,不必拘定经济科特地之例。第三场四书义题二道,先《学》、《庸》《论语》,次《孟子》,五经义题一道不拘何经,均遵依四子、五经原文命题。……经义始于北宋,当时程试之作,传者绝少。至明初功令四书五经经义,则已渐开八股体格。今宜参取讲义经说之意,以朴实说理明白正大为主。——1898年礼部颁布《遵议乡会试具体章程》老师活动:引导学生分析晚清选官制度的变更,并总结。科举考试虽还有经义等传统内容,但新增时务和西学,以“策”和“论”命题。“策”的内容主要是治国安邦、国计民生的政治大事。“论”指分析推断事物的道理的文章、理论和言论。在文体方面,废除八股文,提倡朴实、明白的文体。惋惜因慈溪太后阻挠变法失败,科举制度最终没有废除。材料4:科举夙为外人诟病,学堂最为新政大端。一旦毅然决然舍其旧而新是谋,则风声所树,观听一倾,群且刮目相看,推诚相与;而中国士子之留学外洋者,亦知进身之路,归重学堂一途,益将励替修,不为邪说浮言所惑,显收有用之才俊,隐戢。不虞之诡谋,所关甚宏,收效甚巨。且设立学堂者,并非专为储才,乃以开通民智为主,使人人获有普及之教化,且有一般之知能,上知效忠于下得自谋其生。——袁世凯等:《立停科举推广学校折》(1905年)老师活动:引导学生提取教材“史料阅读”中的有效信息,提出问题依据材料思索袁世凯等人提出废除科举的理由是什么?设计意图:奏折中指出,目前国家形势只有兴办学堂,才能使“中国士子之留学外洋者……不为邪说浮言所惑”。而不停止科举,“学堂决无大兴之望”。引出变更科举制度的方式之一即设学堂。而兴办学堂,“并非专为储才,乃以开通民智为主,使人人获有普及之教化”,将读书与做官分别,是对于选官制度的重大变革。情景呈现:晚清选官制度——如何“立新”材料5:晚清政府实施新式选官制度的过程老师设问:问题1:学堂选官和留学生选官制度的发展可分为几大阶段?问题2:如何看待新式选官制度实行“考试录用”的方式?设计意图:问题1意在熬炼学生划分历史阶段的实力,突出新式选官制度符合当时中国的社会需求,发挥了重要作用;问题2提示学生留意科举制虽废除,但其“考试选官”原则被沿用。从素养落地角度而言,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不行能凭空产生,也不能只靠灌输形成。只有通过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学习,才能将历史唯物主义内化成为学生的关键实力。情景呈现:晚清选官制度变革的影响材料6:今突然开目。憬然知中国之外,尚有如很多国,而顽陋倨傲之看法,可以顿释矣。——1905年梁启超材料7:1905年10月15日下诏停止科考,士心散涣,世变至此,殊可畏惧。1905年10月23日欲图他业以谋生,则又无业可托,将如之何?——刘大鹏:《退想斋日记》老师设问:思索清末选官制度变革对读书人命运冲击?设计意图:通过不同史料的解读,培育学生史料实证实力,使学生感知科举制度废除之不易。材料8:但现在要得到这些名分则要接受新的学校教化,这意味着中国在实力酬劳和认可方面,发生了永久性的制度变更。——(美)罗兹曼老师活动:引导学生对比以上三则材料,并提问学生如何评价清末选官制度的变革?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探讨。设计意图:通过提问以及小组探讨引发学生思索,深层次分析科举制度的影响,有助于培育学生的历史说明的实力。2.学习任务二:民国时期的官员选拔制度情景呈现:南京临时政府时期材料9:将来中华民国宪法,必要设独立机关,专掌考选权。大小官吏必需考试,定了他的资格,无论那官吏是由选举的抑或由委任的,必需合格之人,方得有效。……但是这考选权假如属于行政部,那权限未免太广,流弊反多,所以必需成了独立机关才得妥当。——孙中山:《在东京〈民报〉创刊周年庆祝大会的演说》(1906年)问题设计:问题1:概括材料反映的孙中山的主见。问题2:探究孙中山为何强调“考试权独立”“非经考试合格不能做官”。设计意图:通过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使学生理解孙中山的文官考试思想,扬中国科举制度之利,矫西方选举制度之弊,是世界政治思想史上的一个创新。情景呈现:北洋政府时期1913年,北洋政府颁布《文官考试法草案》中的部分法案:老师提问:北洋政府时期如何保证考试选拔人才?设计意图:通过材料解读不难分析北洋政府时期,通过考试、甄别的方法有助于保证人才的选拔,培育学生归纳概括实力。材料10::1916—1920年北洋政府历次文官考试录用人数统计表(只有男子可以参与)——摘编自杨学为:《中国考试通史》老师活动:引导学生提取材料中关键信息,设问分析北洋政府时期选官制度变革的影响。设计意图:通过阅读材料,培育学生客观理性辩证分析问题的实力。从录用人数分析可知,通过考试录用的官员人数少,从参与考试人员的资格看,“只有男子可以参与”。情景呈现:南京国民政府时期阅读教材p40“历史纵横”老师活动:引导学生理解从官吏到公务员的转变。阅读教材p41“史料阅读”《国民政府公报》第232号,老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材料总结1929年第一部《考试法》内容。材料11:进入考试院内,似置身庙堂之中,师法明清的考官和皇帝,亲笔写榜,以示隆重。——黄贻谋《戴季陶二三事》老师活动:引导学生提取材料中关键信息,设问分析北洋政府时期选官制度变革的影响。设计意图:培育学生对比分析实力,提取信息和解读史料的实力。最终老师应指明,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并实施了新的文官制度,但由于其政权性质与社会的制约,文官制度仍存在较大局限性。因此,仍需对其进行除旧布新。3.学习任务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干部制度和公务员制度老师活动:阅读教材p41“历史纵横”,理解民主革命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初期,干部一词的含义。让学生结合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的历史作用谈谈确立党管干部的缘由。设计意图:此本子目的两个重要内容“干部制度”和“公务员制度”的关系即——“党管干部原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干部管理制度的根本,建立和推行公务员制度是干部人事制度的重大改革”。通过对“党管干部”的解读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干部选拔制度。4.学习任务四:思索人才与国家治理之间的关系材料12: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见贤思齐就蔚然成风。选什么人就是风向标,就有什么样的干部作风,乃至就有什么样的党风。各级党委及组织部门要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正确用人导向,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努力做到选贤任能、用当其时,知人善任、人尽其才,把好干部刚好发觉出来、合理运用起来。——习近平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老师活动:阅读教材并结合从科举制到公务员考试的变迁,思索人才与国家治理之间的关系。设计意图:学会用唯物史观的角度理解不同历史时期选官制度的变更,理解政治变革是社会历史发展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并能对选官制度进行客观的评价,树立成人、成才为国家作出贡献的人生目标。材料一:先秦时期的考试任职制度散见于现存的儒家经典中。秦汉时期,出现了关于考试任职制度牢靠而具体的文献记载。从有文献记载的正式制度看,中国的选官制度可分为两类:荐举制度和考试制度。属于前者的有禅让制、“乡举里选”、察举制、征辟制和九品中正制等;属于后者的有科举制和文官制度等。事实上,这两种选官制度有着不行分割的继承性,选官制度经验了从荐举制度的察荐为主、考试为辅,再到科举制度只重考试的过程。科举制度实施早期即隋与唐初所采纳的主要考试形式——策试就是从汉代实行的察举制、征辟制发展而来的,而且在唐代以后,经过改造,策试仍旧是科举考试的重要内容。材料二:孙中山认为考试权独立是中国古已有之的制度,实则不然,这个既没有继承传统也没有效仿西方的制度可以说是一个创举,它体现了推翻帝制以后,政治权力出现了制衡的特点。在考试内容方面,民国时期效仿西方,增加了与实际工作亲密相关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类的科目,如依据1915年的《文官高等考试令》后所附的《文官考试其次试、第三试科目表》,文官高等考试共分为政治、经济、法律、文学、物理、数学、测量、化学地质、采矿、冶金、机械、造船、造机、土木工程、建筑、电工、医学、制药、农学、农艺化学、林学、兽医等23个特地学科,分科相当细致。1919年8月,公布《文官高等考试法》,将考试专科由23个增至33个,主要增加了政治经济、机织、染色、窑业、酿造、图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