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42231-2022 综合客运枢纽通 用要求(正式版)_第1页
GB/T 42231-2022 综合客运枢纽通 用要求(正式版)_第2页
GB/T 42231-2022 综合客运枢纽通 用要求(正式版)_第3页
GB/T 42231-2022 综合客运枢纽通 用要求(正式版)_第4页
GB/T 42231-2022 综合客运枢纽通 用要求(正式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03.220.01GB/T42231—2022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I Ⅲ 1 1 1 1 2 2 38安全与应急 3参考文献 4ⅢGB/T42231—2022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提出。本文件由全国综合交通运输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71)归口。1综合客运枢纽通用要求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15566.1公共信息导向系统设置原则与要求第1部分:总则GB/T20501(所有部分)公共信息导向系统导向要素的设计原则与要求GB/T22239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GB500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116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763无障碍设计规范JGJ243—2011交通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T/T980综合客运枢纽智能化系统建设总体技术要求JT/T1112综合客运枢纽分类分级JT/T1065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4总体要求4.1综合客运枢纽分类分级应符合JT/T1112的规定。4.2综合客运枢纽站址选择应符合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与城市空间开发相融合,并靠近中心城区,且应具备良好的外部集疏运条件。慧等理念。新建或改建城市中心城区的综合客运枢纽时,可建设集休闲、购物等功能于一体的枢纽综合体。4.4综合客运枢纽应具备换乘人流组织、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运营时间及运力协调等运输组织功能,引导人流在各种交通运输方式间的有效分流。4.5综合客运枢纽设施规模的确定应以设计发送量和换乘量为主。2GB/T42231—20224.6综合客运枢纽空间布局应体现集中布局、空间共享、换乘量最大的两种交通运输方式之间换乘距离或换乘时间最短的原则,并满足立体或同台换乘、公共交通优先的要求。4.7综合客运枢纽内换乘量最大的两种交通运输方式之间的换乘距离不宜大于300m。对于受用地条件限制、枢纽人流量过大需要考虑安全缓冲等特殊情况,换乘距离不应大于500m。4.8综合客运枢纽无障碍设计应符合GB50763的规定。5换乘区域5.2换乘广场:a)宜与综合客运枢纽主要出入口在同一平面;b)建设规模应满足枢纽中各种交通运输方式换乘所需面积要求;c)应结合广场景观设置风雨廊道,衔接换乘广场内各种交通运输方式;风雨廊道的宽度不应小于5.3换乘大厅:a)位置宜与枢纽中主要出入口紧密衔接;b)建设规模应满足枢纽中各种交通运输方式换乘所需面积要求;c)出入口宜分散设置,两个口部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15m。5.4换乘通道:a)净宽度应满足枢纽内换乘量及安全疏散的要求,单向换乘通道净宽度不应小于3m,双向换乘通道净宽度不应小于4m;b)双向换乘通道中央宜设置隔离护栏;c)长度大于300m时应加设自动人行道。等)、老弱病残孕人士和军人优先出行等服务功能。合无障碍设计的要求。换乘区域内主要换乘流线存在高差变化时,换乘设施宜采用缓坡面衔接。5.7换乘区域设备包括旅客服务设备、安全应急设备和辅助设备,设备配置应遵循适用性、易用性、适6交通组织6.1综合客运枢纽交通组织应:a)以交通量及换乘量作为交通组织依据;部和外部等交通活动在空间上的分离;d)将各种交通运输方式车流分区循环;e)根据人流和车流动态,保持人流和车流的相对连续性,合理布置人、车结f)设置多个通道与外围道路连接。6.2导向信息设置应以静态导向信息为主,动态和静态信息相结合,并辅以广播系统提供相关信息。6.3综合客运枢纽周边道路宜设置导向标志,指示综合客运枢纽位置、社会车辆停车场的入口走向,并3GB/T42231—2022宜配备显示停车泊位即时情况的动态信息板。6.4综合客运枢纽内导向标志的布设应符合GB/T20501(所有部分)、GB/T15566.1和JT/T1247的规定。6.5综合客运枢纽内的换乘接驳路线应进行系统性无障碍设计,无障碍通道和路线应连接不同交通运输方式功能区。6.6设计年度总发送量日均大于10万人次的综合客运枢纽宜引入城市轨道交通进行集疏运。7信息化7.1综合客运枢纽信息化系统建设应符合GB50314、JT/T980和JGJ243—2011中10.1.5的规定,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应满足GB/T22239的规定。7.2综合客运枢纽内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站场及换乘区域的信息系统宜实现互联互通、数据共享、联动协作。7.3综合客运枢纽换乘区域应具备发布、查询各种交通运输方式运营信息的功能。7.4综合客运枢纽换乘区域提供的信息查询服务应覆盖多媒体、电话、互联网终端、移动互联网客户端等多种方式,并应建设无线网络系统,提供基于互联网的免费综合信息查询服务。7.5综合客运枢纽换乘区域的交通信息显示屏应显示交通建筑周边公共交通的发车间隔、发车时刻等实时运行信息及周边路网实时交通状况、交通事件等信息;公共交通运行变更、道路交通事件等信息宜使用不同颜色的字体或底色显示。7.6综合客运枢纽换乘区域宜提供语音提示、信息屏幕系统、手语7.7综合客运枢纽社会车辆停车场应具备电子缴费、车位指示、车辆查询等功能。7.8二级及以上综合客运枢纽内应提供智能导航导乘(包括信息提示、路径导航等)服务。8安全与应急8.1综合客运枢纽应急预案应包含对公共卫生事件、自然灾害、恶劣天气、重特大事故、人为破坏等突发事件、重大活动及节假日运输等内容。8.2综合客运枢纽内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广播系统应分区设置,各分区广播信号并行输入公共广播系统,安全应急广播信号应享有最高优先权。8.3综合客运枢纽应配备视频监控、封闭管控、预警报警、体感监测等设施,配备防恐防爆设备和应急8.4综合客运枢纽内各种交通运输方式之间宜优化安检流程。8.5其他建筑与综合客运枢纽合建时应划分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