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通关讲义第4节眼睛和眼镜(双基过关+考点突破)(原卷版+解析)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4/1E/1B/wKhkGWaRFtSAKI9hAAHKrxicsz4487.jpg)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通关讲义第4节眼睛和眼镜(双基过关+考点突破)(原卷版+解析)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4/1E/1B/wKhkGWaRFtSAKI9hAAHKrxicsz44872.jpg)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通关讲义第4节眼睛和眼镜(双基过关+考点突破)(原卷版+解析)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4/1E/1B/wKhkGWaRFtSAKI9hAAHKrxicsz44873.jpg)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通关讲义第4节眼睛和眼镜(双基过关+考点突破)(原卷版+解析)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4/1E/1B/wKhkGWaRFtSAKI9hAAHKrxicsz44874.jpg)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通关讲义第4节眼睛和眼镜(双基过关+考点突破)(原卷版+解析)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4/1E/1B/wKhkGWaRFtSAKI9hAAHKrxicsz4487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4节眼镜和眼镜双基过关知识点一、眼睛:1.眼球的主要结构:角膜、睫状体、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视神经等。如图2.眼睛成像原理:(1)眼睛好比一架照相机,来自物体的光进入人眼,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刺激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经视神经传导到大脑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我们就看到了物体。(2)人眼与照相机成像对比: 人眼看物体的原理与照相机的成像原理相似,本质区别在于照相机镜头的焦距不变,人眼的焦距可变。3.眼睛的调节:(1)如图甲所示,当人眼看近处时,晶状体变厚,焦距变小,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强,使近处的物体刚好成像在视网膜上。(2)如图乙所示,当人眼看远处时,晶状体变薄,焦距变大,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弱,使远处的物体刚好成像在视网膜上。4.眼睛的远点、近点和明视距离(1)远点:当睫状体完全松弛时,晶状体最薄,眼睛能够看清的最远的极限点叫做远点。正常眼睛的远点在无限远处。从无限远处射入眼睛的光可以看成平行光,恰好成像在视网膜上。(2)近点:当睫状体最为紧张时,晶状体最厚,眼睛能够看清的最近的极限点叫做近点。正常眼睛的近点在离眼睛大约10cm处。(3)明视距离:在合适的照明条件下,正常眼睛观察近处物体最清晰而又不疲劳的距离大约是25cm,这个距离叫做明视距离。基础自测:1.眼睛很像一架照相机,眼球内的晶状体相当于一个(
),视网膜相当于光屏。A.平面镜 B.凹面镜 C.凸透镜 D.凹透镜2.人眼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观察物体时,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A.倒立、缩小的虚像 B.正立、缩小的虚像C.倒立、缩小的实像 D.正立、缩小的实像3.如图所示,当我们看远处物体时,远处物体的光线正好聚焦在视网膜上。当我们从看远处物体改为看近处物体时(一般不小于10cm),为了使近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上,晶状体凸度和焦距的变化情况分别是()A.晶状体凸度变大,焦距变短 B.晶状体凸度变大,焦距变长C.晶状体凸度变小,焦距变短 D.晶状体凸度变小,焦距变长4.甲图为照相机成像原理图,乙图为眼睛成像原理图。关于照相机和眼睛,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照相机在胶片上成正立的实像,眼睛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的虚像B.照相机在胶片上成倒立的虚像,眼睛在视网膜上成正立的实像C.照相机在胶片上成倒立的实像,眼睛在视网膜上成正立的实像D.照相机在胶片上成倒立的实像,眼睛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的实像知识点二、近视眼及矫正1.近视眼的视觉特征:只能看清近处的物体,看不清远处的物体2.近视眼的形成原因: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长,成像在视网膜前,如下图甲所示。3.近视眼的矫正:利用凹透镜能使光发散的特点,配戴用凹透镜制成的近视眼镜进行矫正,如下图乙所示。 甲 乙4.近视眼的防治(1)看书时要注意用眼卫生,注意眼睛与书本之间的距离保持在25cm左右,眼睛不要长时间离书本太近,并注意坐姿端正、间隔休息、远眺等。因为眼睛离书本太近,为了看得清楚,睫状体收缩使晶状体变厚,时间长了,眼睛容易疲劳,久而久之造成睫状体的调节功能降低。由于青少年身体处于发育期,睫状体长时间收缩,会导致眼球的发育不正常,使得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变得过长。(2)不能在移动的车厢中看书。因为在移动的车厢中看书会使得睫状体来来回回地收缩、放松,很容易疲劳,时间一长,睫状体的调节功能就会下降,也容易形成近视眼基础自测5.如图,小华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把周老师的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发现光屏上烛焰的像变模糊了。接着,他再将光屏远离凸透镜,又能在光屏上看到烛焰清晰的像。关于周老师的眼睛和眼镜说法正确的是()A.周老师是近视眼,戴凹透镜 B.周老师是近视眼,戴凸透镜C.周老师是远视眼,戴凹透镜 D.周老师是远视眼,戴凸透镜6.青少年在生长发育阶段,长期看手机、电脑等屏幕,会用眼过度,容易得近现限。下列关于近视眼成像情况及其娇正原理图正确的是()A.甲和乙 B.丙和丁 C.甲和丁 D.丙和乙7.智能手机给人们带来了许多便利,但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容易导致视力下降。下列关于近视眼及其矫正的原理图正确的是()A.甲乙 B.甲丁 C.丙乙 D.丙丁8.如图所示是一束平行光照射到眼睛时的情形,则()A.这是近视眼,应该配戴凹透镜来矫正B.这是近视眼,应该配戴凸透镜来矫正C.这是远视眼,应该配戴凹透镜来矫正D.这是远视眼,应该配戴凸透镜来矫正9.光刻机是制造芯片的最关键设备,光刻技术是现代纳米级电路的基石,它是指利用透镜将绘制在掩膜上的电路通过紫外光投射到涂有光刻胶的硅片上,从而制造出集成电路的方法,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此时恰好在硅片上成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硅片上形成的像是实像B.缩图透镜可用于矫正近视眼C.硅片位于缩图透镜的二倍焦距以外D.此投射原理与教室投影仪的原理相同知识点三、远视眼及其矫正1.视觉特征:能看清远处的物体,看不清近处的物体。2.形成原因: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或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短,导致远处的物体成像于视网膜后,如图甲所示。 甲 乙3.矫正方法:配戴由凸透镜制成的近视眼镜,如图乙所示。基础自测10.下列有关光现象说法正确的是()A.凸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B.照镜子时人越靠近平面镜,在镜中所成的像越大C.远视眼镜是用凹透镜制成的D.色散现象说明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11.如图所示是一位视力缺陷者的眼球成像示意图,他的视力缺陷类型及矫正视力应该配戴的透镜种类是()A.远视眼,凸透镜 B.远视眼,凹透镜C.近视眼,凹透镜 D.近视眼,凸透镜12.如图是小明在近处和远处看帆船图案的情形。由此判断小明是___________眼(选填“近视”或“远视”);他配戴的隐型眼镜的中心厚度为0.05mm,其边缘厚度___________0.05mm(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3.如图所示为某款智能无针疫苗注射机器人,通过一个简单的它维点云相机对人体进行拍摄,准确识别疫苗注射部位及注射角度,云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___透镜,该类透镜可以用来矫正__________眼;拍摄识别时,能成一个倒立________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注射时,机器人向接种者靠近,拍摄到接种者的像将_______(选埴“变大”“变小”或“不变”)。考点突破考点1.眼睛的结构及视物原理方法:眼睛的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与照相机的成像原理相同。例1.(2022·山东青岛·中考真题)“爱护眼睛,你我同行”。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其成像原理与凸透镜类似,要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物体可位于图中的()A.A点 B.B点 C.C点 D.D点例2.(2022·广西柳州·中考真题)人的眼球结构如图所示,眼睛的成像原理跟___________(选填“凸”或“凹”)透镜类似,其中___________相当于光屏。考点2.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及其矫正方法:近视眼的晶状体较厚,会聚能力较强,看远处的物体时,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需要配戴凹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远视眼的晶状体较薄,会聚能力较弱,看近处的物体时,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需要配戴凸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例3.(2022·贵州铜仁·中考真题)据统计,我国约70%的中学生因用眼习惯不良,导致不同程度的近视眼,近视眼成像的光路图如下______图。矫正近视眼的光路图如下______图。例4.(2022·山东济宁·中考真题)用冰取火,似乎不可思议。但这绝非讹传,据晋代张华的《博物志》记载,我国古代就把冰块制成透镜,利用透镜对光的______作用将物体点燃,如图所示。用这类透镜制作的眼镜片,可以用来矫正______眼。考点3.探究眼疾的成因及矫正方法方法:当题中出现“晶状体本厚、折光能力太强、成愿在祝网膜前”等关键条。件时应运用近视眼的相关知识解题,当题中出现“晶状体太薄、折光能为太弱、成愿在视网膜后”等关键条件时应运用远视眼的相关知识解题.例5.(2022·四川攀枝花·中考真题)某同学为进一步了解“视力矫正”的原理,利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装置做了实验。他在发光体和凸透镜之间放置一个眼镜片,观察到了如下现象:“将眼镜片放在发光体和凸透镜之间,光屏上原来清楚的像变模糊了;使光屏远离透镜,又能在光屏上看到了发光体清晰的像”。说明这个眼镜片对光有______(选填“发散”或“会聚”)作用,它应该是______透镜,戴上这个眼镜可以矫正______(选填“近视”或“远视”)眼。例6.(2022·黑龙江牡丹江·中考真题)【活化知识,还原生活】眼睛是人体重要的器官之一,小冰想弄清楚晶状体的厚度对眼睛成像远近的影响。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他用凸透镜和球形半透明的塑料盒自制了一个简易眼睛模型,模型上的凸透镜相当于人眼的晶状体,后面的塑料盒相当于视网膜,将蜡烛和模型放在光具座上。(1)我们观察物体时,物体在视网膜上能成___________实像;(2)如图甲所示,调节蜡烛到合适的高度后,移动蜡烛的位置,模型上成清晰的像,此时,像的位置在___________之间;(3)如图乙所示,给模型换上一块焦距小的凸透镜,像变模糊了。移动蜡烛,直到成清晰的像,发现蜡烛的位置离凸透镜近了。这表明焦距小的凸透镜厚度大,对光的___________作用强。此时,若蜡烛远离凸透镜,像的位置会___________凸透镜,模型上的像就不清晰了;(4)小冰分析,当晶状体变厚时,远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前方,所以就只能看清___________的物体;(5)为了保护视力,你应该___________。(写出一点)第4节眼镜和眼镜双基过关知识点一、眼睛:1.眼球的主要结构:角膜、睫状体、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视神经等。如图2.眼睛成像原理:(1)眼睛好比一架照相机,来自物体的光进入人眼,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刺激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经视神经传导到大脑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我们就看到了物体。(2)人眼与照相机成像对比: 人眼看物体的原理与照相机的成像原理相似,本质区别在于照相机镜头的焦距不变,人眼的焦距可变。3.眼睛的调节:(1)如图甲所示,当人眼看近处时,晶状体变厚,焦距变小,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强,使近处的物体刚好成像在视网膜上。(2)如图乙所示,当人眼看远处时,晶状体变薄,焦距变大,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弱,使远处的物体刚好成像在视网膜上。4.眼睛的远点、近点和明视距离(1)远点:当睫状体完全松弛时,晶状体最薄,眼睛能够看清的最远的极限点叫做远点。正常眼睛的远点在无限远处。从无限远处射入眼睛的光可以看成平行光,恰好成像在视网膜上。(2)近点:当睫状体最为紧张时,晶状体最厚,眼睛能够看清的最近的极限点叫做近点。正常眼睛的近点在离眼睛大约10cm处。(3)明视距离:在合适的照明条件下,正常眼睛观察近处物体最清晰而又不疲劳的距离大约是25cm,这个距离叫做明视距离。基础自测:1.眼睛很像一架照相机,眼球内的晶状体相当于一个(
),视网膜相当于光屏。A.平面镜 B.凹面镜 C.凸透镜 D.凹透镜【答案】C【解析】眼睛很像一架照相机,眼球内的晶状体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2.人眼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观察物体时,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A.倒立、缩小的虚像 B.正立、缩小的虚像C.倒立、缩小的实像 D.正立、缩小的实像【答案】C【解析】若将人眼的晶状体当作凸透镜,视网膜当作光屏,那么在人观察物体时,物距往往要远大于2倍焦距,因此成的像应该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3.如图所示,当我们看远处物体时,远处物体的光线正好聚焦在视网膜上。当我们从看远处物体改为看近处物体时(一般不小于10cm),为了使近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上,晶状体凸度和焦距的变化情况分别是()A.晶状体凸度变大,焦距变短 B.晶状体凸度变大,焦距变长C.晶状体凸度变小,焦距变短 D.晶状体凸度变小,焦距变长【答案】A【解析】当我们看远处物体时,远处物体的光线正好聚焦在视网膜上,当我们从看远处物体改为看近处物体时,物距减小,若晶状体的凸度和焦距不变,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此时像距会变大,则成像在视网膜之后。为了使近处物体所成的像前移到视网膜上,应将通过晶状体的光线更加会聚,所以晶状体的凸度要变大,使焦距变短。故选A。4.甲图为照相机成像原理图,乙图为眼睛成像原理图。关于照相机和眼睛,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照相机在胶片上成正立的实像,眼睛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的虚像B.照相机在胶片上成倒立的虚像,眼睛在视网膜上成正立的实像C.照相机在胶片上成倒立的实像,眼睛在视网膜上成正立的实像D.照相机在胶片上成倒立的实像,眼睛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的实像【答案】D【解析】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它们的成像原理是相同的,照相机在胶片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眼睛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知识点二、近视眼及矫正1.近视眼的视觉特征:只能看清近处的物体,看不清远处的物体2.近视眼的形成原因: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长,成像在视网膜前,如下图甲所示。3.近视眼的矫正:利用凹透镜能使光发散的特点,配戴用凹透镜制成的近视眼镜进行矫正,如下图乙所示。 甲 乙4.近视眼的防治(1)看书时要注意用眼卫生,注意眼睛与书本之间的距离保持在25cm左右,眼睛不要长时间离书本太近,并注意坐姿端正、间隔休息、远眺等。因为眼睛离书本太近,为了看得清楚,睫状体收缩使晶状体变厚,时间长了,眼睛容易疲劳,久而久之造成睫状体的调节功能降低。由于青少年身体处于发育期,睫状体长时间收缩,会导致眼球的发育不正常,使得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变得过长。(2)不能在移动的车厢中看书。因为在移动的车厢中看书会使得睫状体来来回回地收缩、放松,很容易疲劳,时间一长,睫状体的调节功能就会下降,也容易形成近视眼基础自测5.如图,小华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把周老师的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发现光屏上烛焰的像变模糊了。接着,他再将光屏远离凸透镜,又能在光屏上看到烛焰清晰的像。关于周老师的眼睛和眼镜说法正确的是()A.周老师是近视眼,戴凹透镜 B.周老师是近视眼,戴凸透镜C.周老师是远视眼,戴凹透镜 D.周老师是远视眼,戴凸透镜【答案】A【解析】将一副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他只将光屏向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适当距离时,又在光屏上观察到蜡烛清晰的像,说明光线较之前发散一些,故放置的是凹透镜,这种眼镜是用来矫正近视眼的,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6.青少年在生长发育阶段,长期看手机、电脑等屏幕,会用眼过度,容易得近现限。下列关于近视眼成像情况及其娇正原理图正确的是()A.甲和乙 B.丙和丁 C.甲和丁 D.丙和乙【答案】A【解析】甲图中,远处的入射光线会聚在视网膜的前方,是晶状体折光能力太强造成的,属于近视眼的成像情况;为了使光线会聚在原来会聚点后面的视网膜上,就需要在光线进入人的眼睛前使光线变得发散,因此乙图使用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的凹透镜来矫正近视眼,甲乙关于近视眼成像情况及其娇正原理图;丙图中,近处的入射光线会聚在视网膜的后方,是晶状体折光能力太弱造成的,属于远视眼的成像情况;为了使光线会聚在原来会聚点前面的视网膜上,就需要在光线进入人的眼睛前使光线变得会聚,因此需佩戴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的凸透镜来矫正远视眼。丙、丁两图是关于远视眼成像情况及其娇正原理图;综上所述,只有A正确,BCD错误。故选A。7.智能手机给人们带来了许多便利,但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容易导致视力下降。下列关于近视眼及其矫正的原理图正确的是()A.甲乙 B.甲丁 C.丙乙 D.丙丁【答案】A【解析】甲图的入射光线会聚在视网膜的前方,所以甲图表示了近视眼的成像情况;为了使光线会聚视网膜上,就需要在光线进入人的眼睛以前发散一下,因此佩戴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的凹透镜来矫正,即乙图能正确表示近视眼的矫正情况。丙图的入射光线会聚在视网膜的后方,所以丙图表示了远视眼的成像情况;远视眼是因为晶状体焦距太长,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为了使光线会聚在视网膜上,就需要在光线进入人的眼睛以前会聚一下,因此带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的凸透镜来矫正。即丁图能正确表示远视眼的矫正情况。故综上所述,A符合题意。故选A。8.如图所示是一束平行光照射到眼睛时的情形,则()A.这是近视眼,应该配戴凹透镜来矫正B.这是近视眼,应该配戴凸透镜来矫正C.这是远视眼,应该配戴凹透镜来矫正D.这是远视眼,应该配戴凸透镜来矫正【答案】A【解析】如图所示,所成的像在视网膜的前方,所以应该是近视眼,为了使像正好成在视网膜上,应使光线推迟会聚,使所成的像相对于晶状体后移,所以应佩戴发散透镜即凹透镜。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9.光刻机是制造芯片的最关键设备,光刻技术是现代纳米级电路的基石,它是指利用透镜将绘制在掩膜上的电路通过紫外光投射到涂有光刻胶的硅片上,从而制造出集成电路的方法,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此时恰好在硅片上成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硅片上形成的像是实像B.缩图透镜可用于矫正近视眼C.硅片位于缩图透镜的二倍焦距以外D.此投射原理与教室投影仪的原理相同【答案】A【解析】A.由图可知,该缩图透镜为凸透镜,物体与像分别在凸透镜的两侧,根据凸透镜成像原理可知,像与物体异侧,凸透镜成实像,故A正确;B.远视眼的成像原理是像成在视网膜后面,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可以使光线提前会聚,使像成在视网膜上,所以凸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故B错误;C.要制造出含有众多元件的集成电路,需要将电路图缩小,可知该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结合凸透镜成缩小实像的条件可知,硅片到缩图透镜的距离(像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故C错误;D.照相机的成像原理是物体在凸透镜的二倍焦距以外,像在一倍焦距与二倍焦距之间,与此原理相同,故D错误。故选A。知识点三、远视眼及其矫正1.视觉特征:能看清远处的物体,看不清近处的物体。2.形成原因: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或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短,导致远处的物体成像于视网膜后,如图甲所示。 甲 乙3.矫正方法:配戴由凸透镜制成的近视眼镜,如图乙所示。基础自测10.下列有关光现象说法正确的是()A.凸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B.照镜子时人越靠近平面镜,在镜中所成的像越大C.远视眼镜是用凹透镜制成的D.色散现象说明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答案】D【解析】A.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故A错误;B.平面镜成的是等大的像,故人越靠近平面镜,在镜中所成的像大小不变,故B错误;C.远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后方,需要增强对光的会聚作用,所以远视眼镜是用凸透镜制成的,故C错误;D.白光发生色散变为七种色光,色散现象说明白光是复色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故D正确。故选D。11.如图所示是一位视力缺陷者的眼球成像示意图,他的视力缺陷类型及矫正视力应该配戴的透镜种类是()A.远视眼,凸透镜 B.远视眼,凹透镜C.近视眼,凹透镜 D.近视眼,凸透镜【答案】A【解析】图中视力缺陷者的眼球将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后面,因此这是远视眼,应该佩戴对光具有会聚作用的凸透镜眼镜,使所成的像成在视网膜上,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12.如图是小明在近处和远处看帆船图案的情形。由此判断小明是___________眼(选填“近视”或“远视”);他配戴的隐型眼镜的中心厚度为0.05mm,其边缘厚度___________0.05mm(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答案】
远视
小于【解析】[1]近视眼的表现是看不清远处的东西,远视眼的表现是看不清近处的东西,由图可知,小明看近处的帆船图案比较模糊,看远处的帆船图案比较清楚,说明小明是远视眼。[2]远视眼是晶状体凸度过小或眼球前后径过短,外界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后方,需要佩戴凸透镜,凸透镜的中间厚,边缘薄,他配戴的隐型眼镜的中心厚度为0.05mm,其边缘厚度小于0.05mm。13.如图所示为某款智能无针疫苗注射机器人,通过一个简单的它维点云相机对人体进行拍摄,准确识别疫苗注射部位及注射角度,云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___透镜,该类透镜可以用来矫正__________眼;拍摄识别时,能成一个倒立________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注射时,机器人向接种者靠近,拍摄到接种者的像将_______(选埴“变大”“变小”或“不变”)。【答案】
凸
远视
缩小
变大【解析】[1][2]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成像原理工作的,其镜头是一个凸透镜。由于远视眼的晶状体会聚能力减弱,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应配戴具有会聚作用的透镜,故该类透镜可以用来矫正远视眼。[3]根据照相机的成像原理,物距应处于2倍焦距以外,成倒立、缩小的实像。[4]机器人向接种者靠近,即物距变小,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像距变大,像变大,故拍摄到接种者的像变大。考点突破考点1.眼睛的结构及视物原理方法:眼睛的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与照相机的成像原理相同。例1.(2022·山东青岛·中考真题)“爱护眼睛,你我同行”。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其成像原理与凸透镜类似,要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物体可位于图中的()A.A点 B.B点 C.C点 D.D点【答案】D【解析】凸透镜成缩小、倒立的实像时,物体要放在凸透镜2倍焦距以外,则物体要放在D点,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选D。例2.(2022·广西柳州·中考真题)人的眼球结构如图所示,眼睛的成像原理跟___________(选填“凸”或“凹”)透镜类似,其中___________相当于光屏。【答案】
凸
视网膜【解析】[1][2]人的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它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倒立缩小的实像,视网膜相当于光屏。考点2.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及其矫正方法:近视眼的晶状体较厚,会聚能力较强,看远处的物体时,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需要配戴凹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远视眼的晶状体较薄,会聚能力较弱,看近处的物体时,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需要配戴凸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例3.(2022·贵州铜仁·中考真题)据统计,我国约70%的中学生因用眼习惯不良,导致不同程度的近视眼,近视眼成像的光路图如下______图。矫正近视眼的光路图如下______图。【答案】
(a)
(c)【解析】[1]近视眼是像成在视网膜前面,由图可知,其成像的光路图如图(a)所示,(b)是远视眼的成像光路图。[2]近视眼成的像在视网膜前面,要戴具有发散作用的凹透镜,使像成在视网膜上,所以应该选择(c)图像,(d)图像是远视眼的矫正光路图。例4.(2022·山东济宁·中考真题)用冰取火,似乎不可思议。但这绝非讹传,据晋代张华的《博物志》记载,我国古代就把冰块制成透镜,利用透镜对光的______作用将物体点燃,如图所示。用这类透镜制作的眼镜片,可以用来矫正______眼。【答案】
会聚
远视【解析】[1]透镜分为凸透镜和凹透镜,其中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2]由于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使物体所成的像前移,而远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后方,可以利用凸透镜的会聚作用使像向前移动,成在视网膜上,所以用凸透镜制成的镜片可以矫正远视眼。考点3.探究眼疾的成因及矫正方法方法:当题中出现“晶状体本厚、折光能力太强、成愿在祝网膜前”等关键条。件时应运用近视眼的相关知识解题,当题中出现“晶状体太薄、折光能为太弱、成愿在视网膜后”等关键条件时应运用远视眼的相关知识解题.例5.(2022·四川攀枝花·中考真题)某同学为进一步了解“视力矫正”的原理,利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装置做了实验。他在发光体和凸透镜之间放置一个眼镜片,观察到了如下现象:“将眼镜片放在发光体和凸透镜之间,光屏上原来清楚的像变模糊了;使光屏远离透镜,又能在光屏上看到了发光体清晰的像”。说明这个眼镜片对光有______(选填“发散”或“会聚”)作用,它应该是______透镜,戴上这个眼镜可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亚麻漂染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机制砖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5年度客栈品牌加盟与授权管理服务合同
- 2025年度合同管理软件定制化功能开发合同
- 2025年度二零二五年度婚庆活动会场布置及灯光音响定制合同
- 2025年度建筑行业工人劳动技能提升与劳动合同
- 2025年度危险品货物运输合同规范协议
- 2025年度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及配套设施建设合同
- 2025年度专业美术培训中心画室租赁合同
- 2025年度建筑安装工程公司内部劳务承包合同标准范本
- 《妊娠期恶心呕吐及妊娠剧吐管理指南(2024年)》解读
- 《黑神话:悟空》跨文化传播策略与路径研究
- 《古希腊文明》课件
- 居家养老上门服务投标文件
- 长沙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招聘普通雇员笔试真题2023
- 2025年高考语文作文满分范文6篇
- 零售业连锁加盟合同
- 2025高考语文复习之60篇古诗文原文+翻译+赏析+情景默写
- 成长型思维课件
- 2024-2025学年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6.4-密度的应用-课件
- 矿山应急管理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