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全5册
60篇古诗文
精校原文+精品翻译+深度赏析+情景默写
目录
目录................................................................1
文言文.............................................................4
必修上册........................................................4
1.劝学《荀子》...........................................4
2.师说韩愈...............................................6
3.赤壁赋苏轼............................................10
4.登泰山记姚鼐..........................................13
必修下册.......................................................16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论语》....................16
2.谏太宗十思疏魏征......................................20
3.答司马谏议书王安石....................................23
4.阿房宫赋杜牧..........................................26
5.六国论苏洵............................................30
选择性必修上册.................................................34
1.《论语》十二章..............................................34
选择性必修中册37
1.屈原列传司马迁........................................37
2.过秦论(上)贾谊........................................40
3.五代史伶官传序欧阳修..................................44
选择性必修下册.................................................46
1.陈情表李密............................................46
2.项脊轩志归有光........................................49
3.归去来兮辞(并序)陶潜..................................52
4.种树郭橐驼传柳宗元....................................56
5.石钟山记苏轼...........................................59
诗词曲............................................................63
1.短歌行曹操............................................63
2.归园田居(其一)陶潜......................................65
3.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67
4.登高杜甫..............................................70
5.琵琶行(并序)白居易......................................72
6.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75
7.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77
8.声声慢(寻寻觅觅)李清照...................................79
9.静女《诗经》..........................................80
10.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82
11.虞yii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李煜..........................83
12.鹊桥仙(纤云弄巧)秦观.................................85
必修下册.......................................................86
1.登岳阳楼杜甫..........................................86
2.桂枝香•金陵怀古王安石...................................87
3.念奴娇•过洞庭张孝祥...................................89
选择性必修上册.................................................90
1.无衣《诗经》..........................................90
2.春江花月夜张若虚......................................92
3.将(qidng)进酒李白...................................95
4.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苏轼......................97
选择性必修中册.................................................99
1.燕歌行高适............................................99
2.李凭箜篌引李贺.......................................101
3.锦瑟李商隐...........................................103
4.书愤(早岁那知世事艰)陆游...............................104
选择性必修下册................................................105
1.离骚屈原...............................................105
2.蜀道难李白..............................................108
3.蜀相杜甫..............................................110
4.望海潮(东南形胜)柳永................................112
5.扬州慢(淮左名都)姜夔.................................113
6.拟行路难(其四)鲍照.....................................115
7.客至杜甫..............................................116
8.登快阁黄庭坚...........................................118
9.临安春雨初霁(ji)陆游...............................119
新课标要求背诵篇目(10篇).......................................121
1.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辛弃疾.............................121
2.青玉案•元夕辛弃疾...................................122
3.贺新郎(国脉微如缕)刘克庄.............................123
4.长亭送别(【正宫】【端正好])王实甫.....................124
5.朝天子•咏喇叭王磐...................................125
6.山居秋暝王维.........................................126
7.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温庭筠...........................127
8.苏幕遮(燎沉香)周邦彦...................................128
9.报任安书司马迁.........................................129
10.礼运《礼记》.........................................131
文言文部分
必修上册
1.劝学《荀子》
君子日:学不可以已①。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②;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zh6ng)绳,糅(r6u)以为轮,其曲
中规③。虽有槁56。)暴80),不复挺者④,猱使之然也。故木受绳⑤则直,金就砺(II)则利⑥,
君子博学而日参(cGn)省(xTng)乎己⑦,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yG之所学也;吾尝跋(qI)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⑧。登高
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⑨。假舆(yd)马者,非利足也,而
致千里⑩;假舟楫(jf)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⑪。君子生(xIng)非异也,善假于物也⑫。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ji@o)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
珪(kuT)步,无以至千里⑬;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j1)一跃,不能十步;驾(nd)马十驾,
功在不舍⑭。锲(qi8)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I6u)⑮。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
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⑯。蟹六跪而二螯(6。),非蛇鳍(shan)之穴无可寄托者,
用心躁也⑰。
【注】①君子:这里指有学问、有修养的人。已:停止。②青:靛青,一种染料。蓝:草名,也叫
蓼蓝,叶子含蓝汁,可以做蓝色染料。③中绳:(木材)合乎拉直的墨线。:通“燥”,使弯曲。规:
圆规。④虽有槁暴:即使又晒干了。有:通“又”。槁:枯。暴:通“曝”,晒干。复:再。挺:直。
⑤受绳:经墨线比量过。⑥金:指金属制的刀剑等。就:动词,接近,靠近。砺:磨刀石。⑦“君子博
学”一句: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对自己的言行检查、省察。参:验,检查。一说,通“叁”,多次。
省:省察。⑧须臾:片刻,一会儿。跋:提起脚后跟。博见:见得广。⑨见者远:意思是人在远处也能
看见。疾:强,这里指声音洪亮。彰:清楚。⑩假:借助,利用。利足:脚走得快。致:到达。@潴水:
善于游水。水:用作动词,指游泳。绝:横渡。⑫生:通“性”,资质,禀赋。物:外物,指各种客观
条件。(gM步:古代称跨出一脚为“珪”,跨两脚为“步”。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骥:
骏马。莺马:劣马。十驾:马拉车十天所走的路程。⑮锲:用刀雕刻。镂:原指在金属上雕刻,泛指雕
刻。⑯用心一也:(这是)用心专一(的缘故)。用:因为。(§为跪:六条腿,蟹实际上是八条腿。跪:蟹
腿。螯:蟹钳。躁:浮躁,不专心。
【赏析】
《劝学》较系统地论述了学习的目的、意义、态度和方法,是古代论述学习的重要文章。这里节选
的段落着重论述学习的重栗意义和学习应持的态度。作者反复论证人的知识、才能、品德不是天生就有
的,而是通过学习和积累取得的。即使是圣人的思想,也可以在不断地学习和积累中具备。所以,任何
人都应当持恒专一,脚踏实地,不断学习。
第1段,论述学习的重要意义。首句提出全文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接着用一连串的比喻进
行论证,最后说明人通过广博地学习并不断反省自己,就会智慧明达、行为无过。第2段,论述学习的
作用。作者先从正面阐述学习的显著效果,接着阐述良好效果的取得是因为凭借外界条件,最后推论人
需要通过学习来改造、提高自己。第3段,说明学习应持的态度。全段分三层:第一层着重说明知识需
要积累;第二层着重说明学习贵在持之以恒;第三层着重说明学习必须专心致志。这三层意思层层深入,
内在联系十分紧密。
【参考译文】
君子说:学习不可以停止。
靛青是从蓼蓝中提取的,但它比蓼蓝的颜色(更)深;冰是由水凝结成的,但它比水(更)冷。木材直
得合乎拉直的墨线,如果给它加热使它弯曲做成车轮,它的弯度就可以合乎圆规。即使又晒干了,也不
会再挺直,这是因为人工使它弯曲成这样。所以木材经墨线量过就变得笔直,金属制的刀剑在磨刀石上
磨过就能变得锋利,君子广泛地学习并且每天检查反省自己,就会智慧明达,行动不会犯错误。
我曾经整日思索,却不如学习片刻收获大;我曾经踞起脚跟眺望,却不如登上高处看得广阔。登高
招手,手臂并没有加长,但人们在远处也能看见;顺着风呼喊,声音并没有加大,但听的人会听得清楚。
借助车马的人,不是脚走得快,却能到达千里之外;借助船只的人,不是自己能游泳,却能横渡江河。
君子的本性(同一般人)没有差别,只是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堆土成山,风雨就从这里兴起;水流汇成深渊,蛟龙就在这里生长;积累善行养成良好的品德,就
会得到更高的智慧,具备圣人的思想境界。所以,不积累每一小步,就不能远达千里;不汇集细流,就
不能形成江海。骏马跳跃一次,不足十步远;劣马拉车走十天,也能走得很远,它的成功在于不停止。
拿刀刻东西,中途停止,腐朽的木头也不能刻断;不停地坚持刻下去,金石也能雕刻成功。蚯蚓没有锋
利的爪子和牙齿,没有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喝到土壤里的水,这是因为它用心专一;
螃蟹有六条腿,两个蟹钳,然而没有蛇鲤■的洞穴就无处容身,这是因为它用心浮躁。
【情境默写】
工.文中强调了积累的重要性。以积土成山、积水成渊可以兴风雨、生蛟龙设喻,引出
“,,”的观点。
2.文中用劣马与好马进行对比,强调学习必须持之以恒的句子是",
))
3文中以蚯蚓为例,论证了为学必须锲而不舍,坚持不懈;同篇中与之相反的例证是
<<
,9o
4.《荀子•劝学》中用三组比喻论述了学习重在积累,接着用
",”阐述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个道理。
5.《荀子•劝学》中以","论证坚持不懈的重要性。
6.《荀子•劝学》中以蚯蚓为例论证为学必须专一;与之相反的是螃蟹心浮气躁,以致
7.《荀子・劝学》中用比喻的手法,借助木头的变化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可以改变原来的状态的语句
jj。
8.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句子是:,
名荀子在《劝学》中强调君子的本性与一般人没什么不同,只是善于借助外物的句子
7E:,。
L9荀子在《劝学》中强调空想不如学习的句子是:,o
答案1.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2.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鸳马十驾功在不舍3蟹六
跪而二螯非蛇鳍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4.故不积总圭步无以至千里5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6.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鳍之穴无可寄托者7.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8.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
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9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2.师说韩愈
古之学者①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②。人非生而知之③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
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④;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
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⑤?是故无贵无贱⑥,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⑦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⑧从师而问焉;今
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咒是故圣益圣,愚益愚⑩。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
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⑪。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⑫
(ddu)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1焉,小学而大遗⑬,
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⑭。士大夫之族,日师日弟子云者⑮,则群聚而笑之。问之,
贝U日:“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⑯(丫①。"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⑰,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⑱(v①!
圣人无常师兔孔子师郑(tdn)子、装(chdng)弘、师襄、老聃⑳(dan)。郑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
日: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
已。
李氏子蟠(pdn),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zhudn)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
作《师说》以贻6小之。
【注】①学者:求学的人。②所以:用来……的。受:通“授”,传授。③生而知之:生下来就懂得道
理。之:指知识和道理。④闻:知道,懂得。从而师之:跟从(他),拜他为师。⑤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
于吾乎:哪管他的年龄比我大,还是比我小呢?庸:岂,哪。年:这里指年龄。⑥是故:因此,所以。
无:无论,不分。⑦师道:从师的风尚。道:这里有风尚的意思。⑧出:这里指超出。犹且:尚且,还。
⑨众人:一般人。下:低于。于:向。⑩“圣益圣”两句:圣人更加圣明,愚人更加愚昧。益:更加,
越发。⑪T其身:对于他自己。耻师:以从师为耻。耻:意动用法。惑:糊涂。⑫^之书而习其句读:
教给他书,(帮助他)学习其中的文句。句读:古人指文辞休止和停顿处。⑬“或师焉”两句:不知句读
的倒要从师,不能解惑的却不从师。不:通“否”。遗:丢弃。⑭百工:泛指各种工匠。相师:拜别人
为师。⑮族:类。日师日弟子云者:称“老师”称“弟子”等等。云者:如此之类。⑯“位卑则足羞”
两句:(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感到耻辱;(以)官职高(的人为师),就近乎谄媚。谀:阿谀,奉承。
⑰不齿:不屑与之同列,羞与为伍,意思是看不起。齿:并列,排列。⑱乃:竟。欤:语气助词,这里
表示感叹,相当于“啊”。⑲t师:固定的老师。四口子:春秋时郑国(今山东郑城一带)的国君,孔子
曾向他请教官职的名称。关弘:周敬王时的大夫,孔子向他请教过音乐的事。师襄:春秋时鲁国的乐官,
孔子向他学过弹琴。老聃:就是老子,孔子曾向他问礼。三人行,则必有我师:几个人同行,其中一定
有可以当我老师的人。不必:不一定。术业有专攻:学问和技艺上(各)有(各的)专门研究。六艺经传:
六经的经文和传文。传:古代解释经书的著作。时:时俗,指当时士大夫中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嘉:
赞许。古道:指古人从师之道。贻:赠送。
【赏析】
《师说》是韩愈的一篇著名论文。全文分4段。
第1段提出中心论题,并以教师的职能作用总论从师的重栗性和择师的标准。
第2段批判不重师道的错误态度和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这一段用对比的方法分三层论述。第一层,
把“古之圣人”从师而问和“今之众人”耻学于师相对比,指出是否尊师重道,是圣愚分野的关键所在;
第二层,以为子择师而自己不从师作对比,指出“小学而大遗”的谬误;第三层,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与士大夫之族作对比,批判当时社会上轻视师道的风气。
第3段以孔子为例,指出古代圣人重视师道的事迹,进一步阐明从师的必栗性和以能者为师的道理。
第4段以“李氏子蟠”从师学习的事例,赞扬李蟠“不拘于时”“能行古道”,说明写作本文的缘
由。
【参考译文】
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老师是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决疑难问题的人。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
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有疑惑却不跟从老师学习,他所存在的疑惑,就始终不能解决。在我之前出生的
人,他懂得道理本来就比我早,我跟从他,拜他为师;在我之后出生的人,他懂得道理如果也比我早,我
也跟从他学习,把他当作老师。我是向他学习道理,哪里管他的年龄比我大还是比我小呢?因此,不论
地位显贵还是地位低下,不论年长年少,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唉!从师学习的风尚没有流传已经很久了!想栗人们没有疑惑很难啊!古代的圣人,他们超过一般人
很远了,尚且跟从老师向老师请教;现在的一般人,他们跟圣人相比相差很远了,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
所以圣人就更加圣明,愚人此更加愚昧。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成为愚人,大概都是这个原
因吧!众人喜爱他们的孩子,选择老师教育孩子;而对于他们自己,却以从师学习为耻,这真是糊涂啊。
孩子的老师,教他们读书,学习书中的文句,并不是我所说的给人传授道理,给人解释疑惑的老师。丕
理解文句,疑感得不到解决,有的向老师学习,有的却不向老师求救,小的方面学习,大的方面却放弃
了,我看不出他们有什么明智的。医生、乐师及各种工匠,不以互相学习为耻。士大夫这类人中,如有
人称人家为老师,称自己为学生,这些人就聚集在一起嘲笑他。问那些嘲笑者,他们就说:“那个人与
某人年龄相近,修养和学业也差不多,以地位低的人为师,足以感到羞愧,称官位高的人为师就近于谄
媚。”啊!从师学习的风尚不能恢复,由此就可以知道了。医生、乐师及各种工匠,士大夫之类的人是
不屑与他们为伍的,现在士大夫们的智慧反而不如他们。难道值得奇怪吗?
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子曾经以郑子、要弘、师襄、老聃为师。郑子这一类人,他们的道德才能
不如孔子。孔子说:“几个人走在一起,其中就一定有我的老师。”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也
不一定比弟子强,听闻道理有先有后,学问和技艺上各有各的主攻方向,像这样罢了。
李蟠,十七岁,爱好古文,六经的经文和传文都普遍学习了,不受时俗的限制,向我学习。我赞评
他能遵行古人从师学习的风尚,特别写了这篇《师说》赠送给他。
【情境默写】
(1)韩愈的《师说》文末所说的"",点出李蟠的文章爱好,而
,",则说明了李蟠的儒学素养。
(2)《师说》中,对于为子择师自己却耻于学习这种现象,韩愈最后的评价是:"
(3)《师说》中,韩愈认为士大夫们不能像"巫医乐师百工之人”那样相互为师的主要原因在于他
们“年相若"、“道相似”,如果彼此为师,就会出现“,"的尴尬局面。
(4)《师说》一文不仅有严密的论证思路,而且有简洁生动的语言表达,文中
,”两句就凝练地概括了“士大夫之族”不愿从师的荒谬心态。
(S)在信息时代,能力与年龄不再有直接的关系,各行各业涌现了一大批年轻的专家。这可以
用《师说》中","解释。
(6)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其不善者而改之。”韩愈在《师说》
中也明确提出了择师的标准:",
(7)随着时代的进步,rr行业出现了很多学生业绩赶超老师的事例,许多人用韩愈的《师说》中
两句话发感慨,这两句是",
(8)韩愈《师说》中,揭示本文写作缘由的句子是",。”
(q)柳宗元曾在《答书中立论师道书》中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韩愈在《师说》
中也描述了类似的现象:",,。”
(工)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2)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3)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4)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5)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6)择其善者而从之/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7)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8)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9)士大夫之族/日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W)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3.赤壁赋苏轼
壬(r6n)戌(X。)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①举酒属(zh
口)客,诵明月之诗,歌窈(yd。)窕(tido)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久白露横
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久浩浩乎如冯(pMg)虚⑤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
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⑥而歌之。歌日:“桂棹(zhdo)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⑦。渺渺兮予怀,望美
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⑧。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
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要妇。
苏子愀(qido)然⑨,正襟危坐⑩而问客日:“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
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lido)吗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
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躺(zhO)/(IU)千里,旌(而⑴旗蔽空,醐(shT)酒临江,横槊(shud)赋诗⑭,
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zhCi)之上⑬,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⑭之扁(Dian)
舟,举匏侬。)樽⑮以相属。寄蜉什①螃(v6u)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
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⑯。”
苏子日:“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
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
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
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zdng)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皿⑰。相与枕藉(ji。)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注】①既望:过了望日(农历十五日)后的第一天,指农历十六日。②举酒属客:举起酒杯,劝客人饮
酒。属:这里指劝人饮酒。③少焉:一会儿。斗牛: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④凌:越过。茫然:旷
远的样子。⑤冯:通“凭”,乘。虚:太空。⑥扣舷:敲着船边,指打着节拍。舷:船的两边。⑦空明:
指月光下的清波。溯:逆流而上。流光:江面浮动的月光。⑧倚歌:依照歌曲的声调和节拍。倚:循,
依。和:同声相应,唱和。⑨愀然:容色改变的样子。⑩危坐:端坐。⑪缪:缭,盘绕。⑫下:攻占。
舶胪:船头和船尾的并称,泛指首尾相接的船只。酿酒:斟酒。横槊赋诗:横执长矛吟诗。槊:长矛。
⑬渔樵于江渚之上:在江边捕鱼砍柴。渚:江中小洲。所叶:形容船小。⑮舱樽:用葫芦做成的酒器。
⑯^得:屡次得到。遗响:余音,指箫声。⑰肴核:菜肴和果品。狼籍:凌乱。
【赏析】
《赤壁赋》是北宋文学家苏轼所写的散文,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名篇。通篇以景贯穿全文,“风”
和“月”是为主,“山”和“水”辅之,全文紧扣风、月来展开描写与议论。以风、月之景开卷,又于
文中反复再现风、月形象,表现了作者的心灵由矛盾、悲伤转而获得超越、升华的复杂过程。
第1段写夜游赤壁的情景。
第2段写作者饮酒放歌的欢乐和客人悲凉的箫声。
第3段写客人对人生短促无常的感叹。
第4段是苏轼针对客之人生无常的感慨陈述自己的见解,以宽解对方。
第5段写客听了作者的一番谈话后,转悲为喜,开怀畅饮。照应开头,极写游赏之乐,而至于忘怀
得失、超然物外的境界。
清代古文家方苞评论这篇文章说:“所见无绝殊者,而文境邈不可攀,良由身闲地旷,胸无杂物,
触处流露,斟酌饱满,不知其所以然而然。岂惟他人不能模仿,即使子瞻更为之,亦不能如此适调而畅
遂也。”苏轼通过各种艺术手法表现自己坦荡的胸襟,他只有忘怀得失,胸襟坦荡,才能撰写出“文境
邈不可攀”的《赤壁赋》来。
【参考译文】:
壬戊年秋天,七月十六日,我同客人乘船游于赤壁之下。清风缓缓吹来,江面水波平静。于是举起
酒杯,劝客人饮酒,吟咏《诗经•陈风•月出》一诗中的“窈窕”一章。一会儿,月亮从东山上升起,
在斗宿和牛宿之间徘徊。白茫茫的雾气笼罩着江面,波光与星空连成一片。我们任凭苇叶般的小船在茫
茫万顷的江面上自由飘荡。多么辽阔呀,像是凌空乘风飞去,不知将停留在何处;多么飘逸呀,好像变
成了神仙,脱离尘世,升入仙境。
于是,喝着酒,快乐极了,敲着船舷,应声高歌。歌词说:“桂木的棹啊,兰木的桨,划破月光下
的清波啊,(船)在月光浮动的水面上逆流而上,我心里想得很远啊,眺望美人,(美人)却在天的那一边。”
客人中有吹洞箫的,依照歌曲的声调和节拍吹箫应和。呜呜的箫声,像是怨恨,又像是思慕,像是哭泣,
又像是倾诉,尾声凄切、婉转、悠长,如同不断的细丝。箫声使潜藏在深渊中的蛟龙听了起舞,使独坐
孤舟上的寡妇听了落泪。
我不禁感伤起来,整理了衣裳,端正地坐着,问客人说:''(曲调)为什么会这样悲凉呢?”客人说: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这不是曹孟德的诗吗?向西望是夏口,向东望是武昌,山川缭绕,郁郁苍
苍,这不是曹孟德被周瑜围困的地方吗?当他夺取荆州,攻下江陵,顺着长江东下的时候,战船连接千
里,旌旗遮蔽天空,在江面上洒酒祭奠,横执长矛吟诗,本来是一代的英雄啊,可如今又在哪里呢?何
况我同你在江边捕鱼砍柴,以鱼虾为伴,与糜鹿为友,驾着一只小船,举杯互相劝酒。只是像蜉螃一样
寄生在天地之间,渺小得像大海中的一颗谷粒。哀叹我生命的短暂,而羡慕长江的流水无穷无尽。希望
同仙人一起遨游,与明月一起长存。我知道这是不可能经常得到的,因而只能把箫声的余音寄托给这悲
凉的秋风。”
我说:“你们也知道那水和月亮吗?(江水)总是不停地流逝,但它们并没有流走;月亮总是那样有圆
有缺,但它终究也没有增减。要是从它们变的一面来看,那么天地间的一切事物(时刻在变动),连一眨
眼的工夫都不停止;要是从它们不变的一面来看,万物同我们一样都是永存的,又何必羡慕它们呢!再说,
天地之间,万物各有主人,假如不是为我所有,即使是一丝一毫也不能得到。只有这江上的清风和山间
的明月,耳朵听到了才成其为声音,眼睛看到了才成其为颜色,占有它们,无人禁止,使用它们,无穷
无尽,这是大自然无穷无尽的宝藏,我和你可以共同享受。”
客人听了之后,高兴地笑了,洗净杯子,重新斟酒。菜肴果品已吃完了,杯盘杂乱地放着。大家互
相枕着靠着睡在船中,不觉间东方已经显出白色。
【情境默写】
(工)苏轼在《赤壁赋》中发议论说,江水不停的流去,"";月亮时圆时缺,"
(2)苏轼在《赤壁赋》中以“,。”两句,写出了婉转悠长、延绵不尽的乐声之
美。(2014全国卷H)
(3)苏轼《赤壁赋》中描写明月初升的句子是“,
(4)在《赤壁赋》的开头,苏轼写自己与朋友泛舟赤壁之上,朗诵《诗经•陈风》中的《月出》篇,
即文中所谓“,
(5)在《赤壁赋》中,苏轼用“,”两句概括了曹操的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东
下时的军容之盛。
(6)苏轼《赤壁赋》)",”用比拟的手法借箫声写愁情。
(7)《赤壁赋》中描绘秋江的爽朗和澄清,也恰好体现作者怡然自得的心境的句子:”,
(8)苏轼在《赤壁赋》中“,”,借自己的动作神态侧面展现了洞箫声音的悲凉。
(q)同样是描写赤壁附近的长江水,苏轼在《赤壁赋》中用““一句描写月出之后雾气笼
罩江水的景象,而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一句,苏轼则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出江水
的汹涌。
(W)《赤壁赋》中客人的箫声哀婉幽怨,细微悠长,甚至能产生",。”的动
人效果。
(1)而未尝往也而卒莫消长也
(2)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3)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4)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5)触胪千里旌旗蔽空
(6)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蔑妇
(7)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8)苏子愀然正襟危坐
(3)白露横江卷起千堆雪
(W)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蔑妇
4.登泰山记姚鼐
泰山之阳,汶(Wdn)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阳谷①皆入汶,阴谷皆入济。当其南北分者②,古长
城也。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
余以③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④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⑤,至于泰
安。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登。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泰山正南面有
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以入⑥,道少半⑦,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
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
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⑧。道中迷雾冰滑,磴(ddng)几⑨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九望
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彳来(ciilai)如画,而半山居⑪雾若带然。
戊申晦五鼓⑫,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樗精
(chupii)数十立者,山也。极天⑬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豆日上,正赤如丹巴下有红光动摇承之,
或日,此东海⑯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⑰。
亭西有岱祠⑱,又有碧霞元君⑲祠。皇帝行宫在碧霞元君祠东。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其
远古刻尽漫失⑳。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
山多石,少土。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少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顶。冰雪,无瀑水,无鸟
兽音迹。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
桐城姚鼐记。
【注】①阳谷:指山南面谷中的水。谷:两山间流水的低道,现在通称山涧。②当其南北分者:在
那(阳谷和阴谷)南北分界处的。③以:在。④乘:趁,这里有“冒着”的意思。⑤限:界限,这里指城
墙。⑥循以入:顺着(中谷)进去。⑦道少半:路不到一半。⑧云:语气助词,无实义。⑨几:几乎。⑩
“苍山负雪”两句:青山上覆盖着白雪,(雪)光照亮了南面的天空。烛:照。⑪居:停着。⑫戊申晦:
戊申这一天是月底。晦:阴历每月的末一天。五鼓:五更。⑬t及天:天边。区来:通“彩”。勒:朱
砂。⑯东海:泛指东面的海。这里是想象,实际上在泰山顶上并不能看见东海。(§塔偻:像脊背弯曲的
样子。引申为鞠躬致敬的样子。⑱岱祠:东岳大帝庙。⑲碧霞元君:传说是东岳大帝的女儿。⑳曼失:
模糊或缺失。漫:磨灭。圜:通“圆”。
【赏析】
《登泰山记》是一篇游记性散文,文章叙述了作者携友人登泰山观日出的经过,描写了泰山之巅雪
后初晴的瑰丽和日出时的雄伟,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之情。本文语言精练,写景生动,是
桐城派古文的名篇。
第1段写泰山的地理走势,并说明其最高峰是日观峰。
第2段写作者携友人朱子颍登泰山的时间、经过以及沿途的风景。由京师到泰安,由山麓及山顶,
由远及近,多方面展示了泰山的雄伟气势。
第3段写泰山顶的日出之景,分别描绘了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泰山奇景。
第4段描写了泰山顶的“东岳大帝庙”“碧霞元君祠”等人文景观。
第5段描写了泰山顶的山石、树木、积雪等自然景观。
【参考译文】
泰山的南面,汶水向西流;它的北面,济水向东流。南面山谷的水都流入汶水,北面山谷的水都流
入济水。在那南北山谷分界的地方,是古长城。最高处的日观峰,在古长城南面十五里。
我在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从京城冒着风雪启程,经过齐河、长清两县,穿过泰山西北面的山谷,
越过长城的城墙,到了泰安。这月丁未日,我同知府朱孝纯字子颍的从南面的山脚上山。四十五里长的
路上,都是石头砌的台阶,有七千多级。泰山正南面有三个山谷。(其中)中谷的水环绕泰安城,这就
是郦道元书中所说的环水。我起初沿着中间的山谷进山,走了一小半段,越过中岭,又沿着西面的山谷
走,就到了山顶。古时候登泰山,是沿着东面的山谷进去,路上有个天门。这东边的山谷,古时候称它
为“天门溪水”,我没有到过那里。现在(我)经过的中岭和山顶,有山崖像门槛一样横在路上的,人
们都叫它天门。一路上大雾弥漫、冰冻溜滑,石阶几乎无法攀登。等到已经登上山顶,只见青山上覆盖
着白雪,(雪)光照亮了南面的天空。远望夕阳映照着泰安城,汶水、徂彳来山就像是一幅美丽的山水画,
停留在半山腰处的云雾,又像是一条舞动的飘带似的。
戊申这一天是月底,五更的时候,我和子颍坐在日观亭里,等待日出。这时大风扬起的积雪扑面打
来。日观亭东面从脚底往下一片云雾弥漫,依稀可见云中几十个白色的像骰子似的东西,那是山峰。天
边的云彩形成一条线(呈现出)奇异的颜色,一会儿又变成五颜六色的。太阳升上来了,红的像朱砂一
样,下面有红光晃动摇荡着托着它。有人说,这是东海。回头看日观峰以西的山峰,有的被日光照到,
有的没照到,或红或白,颜色错杂,都像弯腰曲背鞠躬致敬的样子。
日观亭西面有岱祠,还有碧霞元君祠;皇帝的行宫在碧霞元君祠的东面。这一天,(还)观看了路
上的石刻,都是从唐朝显庆年间以来的,那些更古老的石碑都已经模糊或缺失了。那些偏僻不对着道路
的石刻,都赶不上去看了。
山上石头多,泥土少。山石都呈青黑色,大多是平的、方形的,很少有圆形的。杂树很少,多是松
树,松树都生长在石头的缝隙里,树顶是平的。冰天雪地,没有瀑布,没有飞鸟走兽的声音和踪迹。日
观峰附近几里以内没有树木,积雪厚得同人的膝盖一样平齐。
桐城姚鼐记述。
【情境默写】
(2)在《登泰山记》中,作者先后用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自己登上泰山山顶时刹那间的
感受的句子是,。
(2)在《登泰山记》中,","这两句写出了登泰山时天气的恶劣以及路途的艰
辛。
(3)在《登泰山记》中,作者在",,,”这四句用很少的笔墨给
我们勾画出一幅泰山夕照图,写出了泰山的安详、明媚,以及肃穆中有温柔飘逸美的特殊风韵。
(4)在《登泰山记》中,作者写自己在泰山顶上观日出,""一句对天气的描写与前文“迷
雾冰滑”照应,再次凸显了天气的恶劣。
(S)在《登泰山记》中,","两句写出了在泰山顶上看到太阳将出时的景色,奇
幻无比,为下文写日出的壮观景色作了衬托。
(6)《登泰山记》,日出之前,","作者从山巅向下俯视,众山如骰子,这是从
对面落笔写出日观亭位于最高处。其中"白”字写出了白雪覆盖群山的概貌。
(7)《登泰山记》,","用如丹砂一般红的色彩,写出朝阳的无限生气。旭日如
丹,倒映在海面上,上下辉映,一片红艳艳,海浪翻滚,红波摇动,犹如承托着太阳一般。
(1)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2)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
(3)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彳来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4)大风扬积雪击面
(5)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
(6)稍见云中白若樗藕数十立者,山也。
(7)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
必修下册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论语》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日:“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①。居则日②:,不吾知也③!,如或知尔,则何以哉④?”
子路率尔⑤而对日:“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僮⑥;由也为之⑦,比及⑧三
年,可使有勇⑨,且知方⑩也。”
夫子哂⑪之。
“求!尔何如?”
对日:“方六七十,如⑫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久如其礼乐,以俟君子⑭。”
“赤!尔何如?”
对日:“非曰能之⑮,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⑯,愿为小相⑰焉。”
“点!尔何如?”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⑱,对日:“异乎三子者之撰⑲。”
子曰:“何伤⑳乎?亦各言其志也。”
日:“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yf),风乎舞零(yu),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目:“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日:“夫子何哂由也?”
日:“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唯求则非邦也与?”
“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唯赤则非邦也与?”
“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注】①“以吾”两句:因为我年纪比你们大一点,人家不用我了。以:因为。后一个“以”是“用”
的意思。一日:一两天。毋:不栗。②居则日:(你们)平日说。居:平日、平常。则:那么,就。③不
吾知也:就是“不知吾”,不了解我。④则何以哉:那么(你们)打算怎么做呢?⑤率尔:轻率,不加考
虑的样子。尔:相当于“然”。⑥乘: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摄:夹处。师旅:指军队,古时两千五百
人为一师,五百人为一旅。因:接续。饥僮:泛指饥荒。饥:五谷不熟。僮:菜蔬歉收。⑦为之:治理
这个国家。为:治。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网络安全防护协议agreement3篇
- 2025年度CFG桩施工项目施工安全教育与培训合同3篇
- 2024年离婚赔偿协议书
- 2024年版权授权使用协议书
- 2025年度绿色养殖场养殖工劳动合同3篇
- 2024年货车租赁合同(含装卸)
- 2024年中国喷油泵总成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4年防火门品牌授权协议3篇
- 2024年粉煤灰废弃物处理与再利用合同2篇
- 2025年度电子商务平台合同签订与履行规范2篇
- 2024年人工智能发展引领AI应用创新
- 四川省眉山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含答案解析】
- 语言习得理论与实践应用
- 中国动画赏析
- 地方国企重组改制实施方案
- 空压机及气罐故障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 新教材北师大版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第一册全册各章节知识点考点重点难点解题规律归纳总结
- 劳务派遣劳务外包服务方案(技术方案)
- 2023年生产部技术员年度总结及下一年工作计划
- 会议服务标准细则范本
- 喷淋系统安装施工工艺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