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务员申论(文章论述题)模拟试卷6_第1页
国家公务员申论(文章论述题)模拟试卷6_第2页
国家公务员申论(文章论述题)模拟试卷6_第3页
国家公务员申论(文章论述题)模拟试卷6_第4页
国家公务员申论(文章论述题)模拟试卷6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家公务员申论(文章论述题)模拟试卷6一、申论(本题共6题,每题1.0分,共6分。)1、学者F谈起自己在大学教授《中国文学史》和《古典文学作品选读》两门课的体会时说:“为什么要学这些课?因为这些作品里,集纳了大量国学精华,学了确实可以净化人的心灵。我认为,眼下的大学教育,需要重新重视传统文化课程。”在F看来,我们这个时代虽然崇尚科学,科技也越来越重要,但归根结底,科技由人来掌握。如果人的道德修养、文明素质不够,现代化早晚会毁于一旦。所以,在培养各行各业人才的同时,必须加强文化修养教育,它是一种潜移默化的东西,能让人受益终身。“不学礼,无以立。”F说,这句话出自《论语》,意思是,一个人不学“礼”,不懂礼貌,不讲礼仪,就不懂怎样做人、处世。或者说,一个人不懂得基本的规矩,就难以在家庭和社会中立身行事。而如果把“礼”与“立”做更宽泛的理解,那么是否“学礼”,是否懂得规矩,还事关公民意识的自觉、民族素质的提高、民族文化精神的弘扬乃至中华民族的复兴大业。或许正因如此,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纪委第五次全会上提出要“严明政治规矩”,“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一位资深媒体人L强调,如果不利用传媒,不能旗帜鲜明地打出美与丑、善与恶的旗帜,全民素质的提升就缺了一条重要途径。“我每天早晨上班开车时都听新闻广播。其中一个频道每天8点钟都会请一个权威人士来做公益报时,十几秒钟,几句话.传递出来的却是主流媒体倡导的一种价值观。久而久之,听众就会被正能量感染,这就是潜移默化。”“早晨8点是黄金时段,拿出来做广告应该能挣很多钱。但如果媒体只想着经济效益,忘记了自己的责任,那是很悲哀的,这个社会就没救了。”在他看来,新闻宣传主管部门必须对大众传媒进行引导与监督,保证媒体都有一定的黄金时段用来进行公益宣传,提高国民素质。L向记者提到了某电视台一则让自己感动的公益广告。“广告上一位患了阿尔茨海默病的父亲,什么都不记得了,但吃饭时还没忘儿子爱吃饺子,把饺子装进自己口袋,要给儿子带回去,广告语是‘他忘记了许多事情,但从未忘记爱你’。这则广告触碰了我最柔软的神经,让我思念我的父亲。一个好的公益广告,能直击人的心灵,自然就起到了净化心灵的作用。这样的优秀公益广告太少了,媒体人如果自己都没做到真善美,他们在宣传真善美时都不投入感情,那还怎么教化别人呢?”国家旅游开发研究中心张主任指出,新的旅游法规定,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应当遵守社会公共秩序和社会公德。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文化传统和宗教信仰,爱护旅游资源,保护生态环境,遵守旅游文明行为规范。如果不遵从这些规定,就违法了。旅游法虽然只针对旅游业,但这步迈得很踏实。“在有章可依的前提下,还要做到有章必依,违章必罚。”中国要进步,提升国人的素质刻不容缓。邓小平当年曾道出过这一点的重要性:“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如今,中国GDP全球第二,高速铁路迅猛延伸,载人航天器和载人潜水器把炎黄子孙送到了太空和深海……我们必须有与之相匹配的、不断提升的道德水准和个人素质,才能让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仅体现在国家经济力量的强大,更是民族精神深远、长久的延续。给定资料引用了《论语》中的话:“不学礼,无以立。”请以这句话为中心议题、联系社会现实,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1)自选角度,见解深刻;(2)参考“给定资料”,但不拘泥于“给定资料”;(3)思路清晰,语言流畅;(4)总字数1000-1200字。标准答案:以文化修养教育屹立世界舞台大国崛起,展现的不仅是船坚炮利,更有大国意识这一软实力。近代,中国文明遭遇冲击,多了对文化历史的质疑,少了民族自信与从容,大国意识就此衰落。孔子“不学礼,无以立”的名言,对于我国来说,有着指导复兴崛起的重要作用。它提醒我们,公民要通过文化修养学习,提升公民素质,重塑大国意识,展现大国气度。公民素质,是国家、社会文明的投影。梁启超先生曾力推《新民说》,他大声疾呼,目光短浅、自私浅薄的国民无法成就一个伟大的国家。如今,我们身处中华民族百年复兴的关键时期,开展文化修养教育,是我国屹立世界舞台的基础。文化修养教育,关乎公民意识的觉醒。自古以来,我国的文化教育就非常重视培养公民个人对国家责任的担当意识。正如顾炎武所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就在教导人们要有“主人翁”意识,具备以身许国的思想。众所周知,千百年来,中国每逢危急存亡,总有仁人志士挺身而出,这正是由于他们通过文化修养教育,树立了良好的家国情怀、责任意识。如今,我国百年复兴大业开启,需要社会大众群策群力,只有加强文化修养教育,唤醒公民意识,才能主动承担自身使命。文化修养教育,关乎民族素质的提高。教育改革推行多年,其目的在于实现“素质教育”,但现实中却变成了对学生才艺的要求。其实,素质教育的核心不在内容,而在心灵。正如当下建设“书香社会”,就是引导大众在阅读中品味作者思想,进而提升文化修养,这就是素质教育的典型代表。公民是国家形象的名片,一举一动彰显着民族素质的高低。近年来,我国公民出国旅游日益增多,有些人不是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就是不尊重当地风俗,这些素质低下的表现,是对民族素质的拉低。作为国际地位上升的大国,我们只有开展文化修养教育,实现民族素质整体提升,才能展现泱泱大国的风范气度。文化修养教育,关乎民族文化精神的弘扬。五千年的薪火相传,造就了中国人对华夏文明的从容自信,汉唐以降的万国来朝,更使得中华文明传扬四方。然而,近代中国闭关自守,导致文明衰弱,再加上外来文明的碰撞,更使得社会大众对本国文化信心不足。民族文化汇聚着传承千年的民族精神.这是我们实现百年复兴的精神基础。学习文化,是对民族文化的深入感受,在日常生活中遵守礼仪礼貌,则是对民族精神的弘扬。身处百年复兴的关键时期,我们只有开展文化修养教育,才能重新树立大国意识,让国人重拾成就伟业的信心。改革开放,百业振兴,中国步入富强之路;民族复兴,大国崛起,中国再踏新的征程。身处中国发展的历史关键时期,应开展文化修养教育,提升民族整体素质,由此重塑大国意识,展现大国气度,让复兴中的中国在世界舞台上傲然屹立。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1995年《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颁布实施,对全民健身活动的蓬勃开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这二十年来,我国全民健身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健身理念日益深人人心,人们的健身热情不断高涨,丰富多彩的健身活动涌动神州大地,群众体育组织不断加强,群众健身的环境和条件明显改善,参与体育健身活动人数大幅增加,具有中国特色的全民健身体系基本建成,我国逐渐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如果说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显著增强了中国的国民体质,那么,1977年恢复高考的重大政策,则显著改变了中国人的精神生活。很多人的求知欲、读书欲被唤醒、被激活。上海图书馆的老员工们至今还记得当年图书馆开门营业时的盛况。每天早上,上海图书馆门口6点多就开始排队了,到了开门时间,读者像潮水一样涌人,挤进图书馆的人基本就不出去了,一旦出去你的位置也就没了。这项好的政策不仅焕发了亿万青少年的读书热情,更奏响了中华民族复兴的前奏曲,让人们看到了我们民族的希望。毫无疑问,在社会生活中,如何通过政策来促进公民的理性思考,合理引导人们的善意、提升公民的自我修养,是政府的职责和担当。政策的最终目的,是维护公共利益,使公民的生活更加美好。良好的政策有助于构建和谐的社会生活,让公民更趋于理性,更加崇尚和维护社会公德。从某种意义上说.好的政策不仅仅是对公民意愿的满足,更是对公民理性乃至德性的滋养。给定资料中提到:“从某种意义上说,好的政策不仅仅是对公民意愿的满足.更是对公民理性乃至德性的滋养。”请你从对这句话引发的思考说开去,写一篇文章。要求:(1)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见解明确、深刻;(2)思路明晰,语言流畅:(3)参考“给定资料”,但不拘泥于“给定资料”:(4)总字数800~1000字。标准答案:增益·矫失·明德——公共政策的三重价值政策是调节社会生活的手段,以实现公共利益为目的,以公民认同配合为要件。政策只有顺民意、得民心、增民利,才能得到公民配合。然而,政策对于公民的意愿又不是无原则地响应,站在全局利益上制定政策,必然有更宽广视角:好的政策应当在满足公民意愿的同时,滋养公民理性乃至德性。优质公共政策应当增进公民利益。是非是抽象的,利害是具体的。政策要达到改善人的行为、调节社会生活的目的,只靠哄、靠吓的说教与强制是不够的,说教和强制两种工具都有局限性。政策要顺利落地并生效,应像美国推动居民参加养老保险计划一样,让老百姓看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公民的即期收益没有减少,远期收益则有增加,财政加大投入的托底使人看得起病、对未来寿命预期乐观,这实在的利益就会使公民少些损害感,多些获得感,从而对“延迟退休”等相关政策积极响应。优质公共政策应当矫正公民过失。政策往往针对问题,对人性的某方面缺失进行矫正,积极地发挥政策价值,促进公民理性思考,是政府的职责和担当。试想,一家一户设宴扰动左亲右邻还可以算是“幸福的骚扰”,但若由此形成攀比氛围,使得部分官员借此敛财,则大大超越了“私权”的范围。荀子认为人性有贪婪险恶的一面,故而需要“为之起礼义、制法度”,以矫正人性,引导人的行为。政策的设立可以矫正公民过失,这一矫正功能通常是预防性的,大家知道遵守与否的利害,就会有意识地遵守政策,变得更加理性。优质公共政策应当明确公民美德。古语有云,“矫失而成德”,政策矫正人们过失的深层目的是为了明确美德标准,成就人们的德行。当前由于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不相统一,知与行相互脱节,公民行为缺乏有力的政策引导,导致公共空间行为失序,每个人都成为普遍失德的受害者。近年,深圳为救助他人免责立法,而江苏也在进行类似立法,为人们厘清善恶美丑的标准,使人明了何者为荣、何者为耻,这就是公民明德所需要的好政策,将有助于道德认知与实践统一起来,促进公域的美德风行。良政与善治从来是为民执政者的追求,而良好的治理效果离不开优质的公共政策。以良政求善治.通过科学制定并实施良好的政策为人们创造更为美好的生活,让其更加理性。更有德性,应当成为我国政府的施政目标。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3、宇宙只有一个地球,人类共有一个家园。地球是人类唯一赖以生存的家园,珍爱和呵护地球是人类的唯一选择。“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古今中外,人与自然和谐的关系印证着良好的生态环境对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与此同时,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资源紧缺、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等一系列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人民对于“青山绿水”的需求已成为重要的民生问题。2013年,习近平在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回答学生问题时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动形象地表达了中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态度和决心,同时也将这一理念传向世界。2015年3月24日,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的《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把“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重要理念正式写入了中央文件,为“十三五”提出绿色发展理念提供了理论支撑。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面对挑战,习近平总书记用这样的决心勾勒着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的蓝图,一步步将美丽中国变成现实。给定资料中提到“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请结合你对这句话的思考,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1)自选角度,见解深刻;(2)参考“给定资料”,但不拘泥于“给定资料”;(3)思路清晰,语言流畅;(4)总字数1000~1200字。标准答案:坚持绿色发展道路“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绝不是对立的,关键在人,关键在思路”,绿色发展理念的提出,实现了从“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的认识,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观念转变。绿色发展理念不仅是我国推动经济发展实践的深刻理论总结.而且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的道路。绿色发展引领经济新常态。“天育物有时,地生财有限,而人之欲无极”是发展始终面临的矛盾,也是经济新常态下最大的发展难题。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承受力脆弱、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成为解决经济和资源、环境矛盾的必然选择。虽然我国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经提出由“粗放”到“集约”的转变之路,但是却未能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产业体系,在发展与保护的关系上踟蹰不前。因此,在经济新常态下需要准确把握发展与保护的关系,把发展经济的主动力转到低碳绿色、持续发展的道路上来:需要改革环境治理基础制度,推进产业优化升级,让绿色发展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战略导向。绿色发展改善民生福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生态环境质量在幸福指数中的地位不断凸显。但是,当前我国生态环境质量还不尽如人意,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均是老百姓抱怨较多的问题,生态环境成为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一块短板。党的十九大强调,必须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因此必须坚持绿色发展、绿色惠民,为人民提供清新的空气、干净的水、安全的食品、优美的环境,大幅度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改善民生福祉。绿色发展体现大国担当。近年来,发达国家积极推动绿色发展、促进经济增长,新兴市场国家立足自身优势.在推行绿色发展方面成效显著,绿色发展成为国际共识。我国作为经济增长速度飞快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世界第一大温室气体排放国,越来越多地承担起崛起中大国的绿色责任。比如.签署巴黎气候协定、打造绿色低碳“一带一路”、启动G20峰会碳中和项目等.都是我国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能源转型上的积极行动,体现了大国担当。只有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切实兑现消减碳排放的承诺,才能进一步提高世界各国对于我国发展道路的认同度,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是习近平总书记深情描绘的美丽中国,激发了亿万人民建设美好家园的热情。在坚持绿色发展的道路上,我们必须“咬定青山不放松”,下定最大的决心,保持坚如磐石的定力,推动美丽中国建设。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4、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马蒂亚·森说:“贫困不是单纯由于低收入造成的,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基本能力缺失造成的。”比如教育、医疗资源的难以获得,这是社会结构导致的一种全方位的资源缺失。扶贫问题历来是国家重视、百姓关注的热点问题。每年国家和各省市都会花大力气来帮助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体脱贫。对于扶贫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因地制宜,要更多面向特定人口、具体人口实施精准扶贫。反观实际,我们不得不说,扶贫工作的精准程度还很不够。就在近几年,媒体曝光一些地方,保住“贫困帽子”后拉横幅祝贺,暴露出扶贫者把脉失准,扶贫对象依赖心理。因此,纯资金上的帮扶,扶不起人心,反而容易养成对扶贫资金的依赖。“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助人脱贫,必须以项目为支撑,资金为辅助,彰显人的价值。精准扶贫,枪就得打对地方,而且方式要因地制宜,因人而异。输血式的扶贫政策,只会滋生地方的“懒汉”心理,看上去扶贫,实际上消磨了地方的自我发展能力。目前一些地方还存在着“等、靠、要”的传统扶贫思维,抱有固化的“输血式”扶贫心态,而新形势下提出的精准扶贫,使帮扶的扶贫对象更具针对性。向贫困宣战,加大扶贫方式改革,要切实探索与贫困地区实际情况相得益彰的帮扶项目,准确定位、精准扶贫,让输血功能彻底转化为造血功能。贫困地区要深挖地方潜力、迎头追赶,同时也需要切实把各项扶贫政策及资金落实到具体项目,落实到每个贫困家庭,决不让贫困代代相传。阿马蒂亚·森说:“贫困不是单纯由于低收人造成的,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基本能力缺失造成的。”请结合你对这句话的思考,联系自己的经验或感受,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1)自选角度,立意明确;(2)参考“给定资料”,但不拘泥于“给定资料”;(3)语言流畅,有思想性;(4)总字数800~1000字。标准答案:打赢脱贫攻坚战需输血更需造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大力实施精准扶贫,扶贫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尽管如此,由于贫困地区资源所限,导致扶贫工作进展并非一帆风顺。可见,扶贫不能一味输血,更需造血。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马蒂亚·森曾说过,贫困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基本能力缺失造成的。经过30多年的扶贫攻坚,我国扶贫战略成效显著,贫困人口大幅减少。但是,贫困问题仍然存在,有些贫困人口只是被赶进了“角落”里。当前,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农村,而这些区域经济基础薄弱,基础设施匮乏,贫困人口思想观念比较落后、综合素质较低,这是造成贫困的主要原因。传统的输血式扶贫只能解贫困地区现时之困,容易助长贫困地区不思进取、被动依赖之风,使“等、靠、要”现象日益严重,有些地方甚至出现了争戴“贫困帽”的现象。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输血”可以加强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为经济发展打好基础,同时也应该看到,输血式扶贫容易造成贫困地区“失志”,陷入越扶越贫的恶性循环。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才能使贫困地区从根本上摆脱贫穷。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扶贫先要扶志。”近年来,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全力保障教育优先发展,积极推进教育扶贫,走出了教育扶贫的“瑶乡模式”;美丽多彩贵州,将产业发展与老百姓需求相结合,使几百个乡镇“减贫摘帽”,扶贫攻坚成效显著。不论是文化扶贫、产业扶贫,还是教育扶贫,其根本都在于扶起贫困人口的脱贫意志与脱贫能力。重视贫困地区群众的意识转变,能够激发当地的创业热情,以创业带动就业:重视贫困地区群众的能力培养,能够使其具备自力更生的能力,助力扶贫产业落地,使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造血式扶贫,无论是从眼前还是从长远而言,其脱贫率高,更益于经济的长期发展,是脱贫的治本之策。“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当前,我国扶贫开发已进入攻坚期,贫困地区要想从根本上摆脱贫困,唯有摆脱过去的“等、靠、要”思想,不断提高民众的素质,在接受“输血”的前提下,增强自身“造血”功能,方能突破瓶颈。扶贫开发关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中国梦的实现,事关人民福祉,只有打赢脱贫攻坚战,才能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才能实现共同富裕的宏伟目标。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5、李奶奶是几年前从农村来到X市的。离开了广袤无垠的田野,住进了层层叠叠、密密麻麻单元楼的瑞丽花园小区。舒适的住所、单调的生活、陌生的邻里,李奶奶过得并不开心,觉得自己被压得“喘不过气来”,她几乎每天都要坐公交车穿过喧闹的街区到城郊的公园里活动活动筋骨,想法子找人说说话。瑞丽花园小区是X市近年来新开发的商品房小区,位于市区两大主要交通干线的交汇处。因位置临近商业中心,所以地价昂贵,住宅楼比较密集。为了体现其景观的生态性,小区内有一条人工河道蜿蜒而过,把小区的空地分割成大小不一的碎片。河边花香草绿,绿柳成荫,不少凉亭、假山点缀其间。但仔细观察便可发现,小区里可供居民活动健身的空地却十分有限,最大的一块空地,只能容纳30人共同活动。每次看到“芳草青青、留心脚下”的木牌时,李奶奶总免不了要唠叨一句“景有了,可人没了”。事实上,小区内也建有设备完善、宽敞明亮的室内舞蹈室、羽毛球馆及各类文体活动室,但羽毛球馆和健身房是不对社区居民免费开放的,需要居民办理会员卡。舞蹈室在有对外演出活动时用于排练使用,平时都上着锁。其他文体活动室都有一定的开放时限,利用起来并不方便。走进独墅湖月亮湾商务区,你会发现,这里的道路格外平整,找不到一条“马路拉链”,天际线由棱角分明的建筑物和绿树组成,空中也看不到一张“蜘蛛网”。这是因为,这里的自来水管、供电电缆、通信电缆全部“住”到了地下宽敞的“集体宿舍”里。这就是S市第一条城市地下公共空间基础设施——月亮湾地下综合管廊。月亮湾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给人们以很大的启示,让人想到《老子》里的话:“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老子以人们居住的屋子为喻,他说一间屋子,开凿门窗,修建四壁,只有形成虚空部分,它才具有一间屋子的良好功能。据此,老子提出了“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的观点,强调“有”与“无”都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瑞丽花园小区的李奶奶,离开广袤的田野,住进了单元楼,总觉得“喘不过气来”。看来,李奶奶虽不是哲学家,但在感觉上与老子“有”“无”之用的理念暗合。给定资料中提到了老子关于“有”和“无”的观点。请你围绕给定资料反映的城市建设理念中的问题,联系实际,以“试谈‘有’与‘无’”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自选角度,见解深刻;(2)参考“给定资料”,但不拘泥于“给定资料”;(3)思路清晰,语言流畅;(4)总字数1000字左右。标准答案:试谈“有”与“无”“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老子的这一观点富有思辨性:器物有利的功能,是以它虚空的部分为条件实现的。城市搭积木、摊大饼式的发展思路,极力求全,未必能达到“有利”的初衷;敢于舍弃一些追求,给城市留出一些看似“无用”的空间.就像善弈者以留白带活一盘棋,能使城市获得更好的功能和更健康的发展。以“无用”求“有利”,是老子有无思想对城市建设的有益启示。城市建设追求“有”,常常难以收到预期的效果。古今中外,许多城市的管理者都有地方情结,并且求治心切,在城市发展格局上贪大求全,既想要市面繁华,又想要街景漂亮,更想要财政充裕。引来了商户,建起了景观,却没有足够的居民活动空间,在嘈杂和挤迫中失去了城市应有的人居功能。瑞丽花园内部景观的有,代价是居民活动空间的无;南平巷客流、物流和资金流的有,代价却是周边院落文化肌理和宜居环境的无。无论是过度发展商业还是只注重营建生态景观,对城市功能发挥和居民生活都有不利影响,管理者“求有”之心难以达到初衷。城市建设善于“无”,可以收到更理想的治理绩效。有的城市把握“人居”这个核心功能,不追求更多的经济利益,大力推动文化公园建设,公共空间多了,用于商业开发的土地就少,政府出让土地的直接财政收入相应减少;但城市空间的拓展,能够盘活市民满意这个最大的无形资产,增强城市的吸引力,换来长远的综合利益。S市月亮湾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就有启发意义,在地面能做的文章有限的情况下,布局地下空间利用,以打造利益共同体的方式,吸引建设主体,借力社会资本,让城市公共空间发展的潜力倍增,收到了居民、政府和参建单位都满意的效果。以“无用”求“有利”的建设理念.昭示着共享发展的城市管理方向。有无相生,难易相成。以“无用”求“有利”,昭示着共享发展是城市建设与管理的方向,城市发展应当追求全体市民共享的境界,在建设与管理上,既要无,也要有,将有和无的手段结合起来。城市空间要无,留出更大的空白,提供大尺度、复合化、向公众开放的商业空间和文化活动空间;公共服务要有,对历史文化保护、商业发展和人居环境要有统筹协调,当城市各阶层居民有宽广的空间互动交流时,人们的对立情绪将会减少,对城市的归属感将会提升。居室需要中空,城市需要留白,用少量的无来盘活更多的有。放弃一些不必要的功能,特别是不再追求眼前利益而培育长远的增长点,城市可以像月亮湾的天空没有一张“蜘蛛网”,像新桥成为社会平衡器,集聚三教九流。容纳五湖四海。成为每个人闲庭信步的家园。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6、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内核,基层是文化的展现园地。文化之功,如滴水穿石。只有基层文化活起来,百姓精神才能富起来。2017年3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正式施行,自此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和基本文化需求将实现从行政性维护到法律保障的跨越。基层文化供给侧改革的关键在于文化服务思路的转变,要变政府“端菜”为群众“点菜”。基层文化服务由政府主导,但不是政府包办,只有让群众“点菜”,让群众主动参与进来,才能激发起全社会的文化创造活力。基层文化服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