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废止
  • 已被废除、停止使用,并不再更新
  • 2008-06-11 颁布
©正版授权
注:本标准为国际组织发行的正版标准,下载后为完整内容;本图片为程序生成,仅供参考,介绍内容如有偏差,以实际下载内容为准
【正版授权-英语版】 ISO/IEC 19762-3:2008 E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and data capture (AIDC) techniques - Harmonized vocabulary - Part 3: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_第1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基本信息:

  • 标准号:ISO/IEC 19762-3:2008 EN
  • 标准名称:信息技术 自动识别和数据采集(AIDC)技术 统一术语表 第3部分:射频识别(RFID)
  • 英文名称:Information technology — 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and data capture (AIDC) techniques — Harmonized vocabulary — Part 3: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 标准状态:废止
  • 发布日期:2008-06-11

文档简介

ISO/IEC19762标准分为几个部分,旨在提供一个统一的数据表示方法。在Part3中,主要针对射频识别(RFID)技术进行规范和定义。

射频识别(RFID)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无线电波来识别目标对象并收集相关数据。RFID系统主要由RFID标签和RFID读取器组成。RFID标签被植入到目标对象中,当RFID读取器靠近该对象时,它可以读取标签上的信息。

Part3主要定义了RFID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包括标签的类型、性能指标、通信协议、数据格式等。此外,该部分还详细描述了RFID系统的部署和实施过程,包括系统集成、数据管理、安全和隐私等问题。

具体来说,ISO/IEC19762-3:2008EN对以下内容进行了详细解释:

1.RFID标签:标签通常由一个微型芯片组成,可以存储有关对象的信息。标签可以植入到各种物体中,如产品、车辆、人员等。标签通过无线电波与RFID读取器进行通信。

2.RFID读取器:读取器是一个设备,它能够接收到RFID标签的信号,并解码标签传输的信息。读取器通常由一个固定基座和可移动的读头组成,以实现广泛的扫描范围。

3.通信协议:RFID系统使用特定的通信协议来交换数据。这些协议定义了标签和读取器之间的数据格式、传输速率、数据传输顺序等。

4.数据格式:RFID标签和读取器之间的数据通常以特定的格式进行交换。这些格式通常包括数据类型、长度、编码方式等。

5.系统部署:描述了如何将RFID系统集成到现有的IT环境中,包括网络架构、数据存储、数据处理等。

6.安全和隐私:强调了RFID系统中的安全和隐私的重要性,包括保护数据不被篡改、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等。

7.实施考虑:提出了在实施RFID系统时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成本效益、兼容性、法规遵从等。

ISO/IEC19762-3:2008EN对射频识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 4. 下载后请按顺序安装Reader(点击安装)和FileOpen(点击安装)方可打开。详细可查看标准文档下载声明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