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导向下中职英语群文阅读教学的议题开发_第1页
实践导向下中职英语群文阅读教学的议题开发_第2页
实践导向下中职英语群文阅读教学的议题开发_第3页
实践导向下中职英语群文阅读教学的议题开发_第4页
实践导向下中职英语群文阅读教学的议题开发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指向实践的学习重视在过程中学,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创造性发展的主要前提;同时实践性学习的情境,也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有利于学生终身学习理念的培育。从实践层面思考教学的整体改进,是中职英语教学改革的必然选择。文章基于群文阅读的推进,以议题开发作为重要纽带,从学科实践、学科融合和综合实践三个维度思考议题的设计。议题上承课程目标、下启文本选择,贯穿课堂教学全过程,能够引领英语学科教学实践的开展。议题的开发和实施具有探究性和参考价值。关键词:实践导向;中职英语;议题开发2022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提出了“变革育人方式,突出实践”的课程改革基本原则,这一原则的提出,有其深刻意义。因为学习方式的变革是改进教学的重要支点和依托,能够促进育人内涵、品质的变革;学习方式的变革,其本质就是育人方式的变革,因为学习方式决定了学习过程,决定了育人导向和实践效果。认知领域强调实践性,并得到了现代认知科学原理的支撑;情景心智观强调学习的具身性、情景性;杜威的实用主义强调“做中学”;建构主义强调过程中建构,这些认知主张都强调实践,是实践角度审视认知的各维度的体现。知识来源于实践,知识的学习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真正发生;同时学习本身也是一种实践形态,因此从实践维度审视学习,并确立学习的实践导向,是返璞归真的应然之举。一、研究背景《义务教育课程方案》突出实践的课程改革基本原则,对高职英语教学中有积极的指导意义。语言学习的过程,应该是一个不断实践的过程。儿童从牙牙学语到熟练掌握语言,是在模仿中学、在情境中学、在不断运用中学,语言实践才是语言学习最本质、有效的方式。语言学习中强调实践,正是把握了语言学习的本质。相较初、高中的英语学习,中职英语更应强调其实践性。从中职英语课程标准的目标定位看,英语学习是为了提高运用能力,为职业发展奠定基础。其职业模块的教学内容,大都围绕职场运用,有鲜明的实践性;课标提出的课程任务之一就是“引导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开展语言实践活动”。因此实践导向的教学改进是中职英语教学改革的应然选择。长期以来,中职各学科的地位尴尬。虽然英语是必修科目,但学生学习的主要目的在于技能提升和就业,因此对英语学习并不重视,缺乏学习动力;就教师而言,由于缺乏成绩的压力,教学中也很难有类似中小学教学的全力投入,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实践导向的教学改进,强化学科教学的实践化,是化解尴尬的最优选择。成尚荣先生认为,学科实践的内涵是:“强调超越知识点的素养目标、学科专家思考与行动的惯例、过程技能与操控技能的整合和真实情境中的问题解决。”就学科实践的内涵看,学科学习方式的变革要求以学科素养为导向,在学习的过程中,在真实的情景中,学会问题解决的正确思维方式和策略,在实践中提升真实能力。学科学习的本质应该是一种实践形态。作为语言学习的中职英语教学,应该从实践层面思考教学的整体改进。教师需要在把握学习规律的基础上,以学科实践为导向,通过设计建构学习的策略、模式,促进学习目标的达成。选择群文阅读作为中职英语教学改进的突破点,正是基于以上的认识和考量。群文阅读是多文本的阅读,不仅拓展了阅读量,更为关键的是在多文本阅读的读、议、比、评的过程中,改变了阅读过程中单一的信息输出模式,形成了教师、学生、文本的多头交互,学生的知识、技能和思维得到充分训练,反思和元认知能力得到培育。这样的学科学习形态,契合学科学习实践化的导向。另外,群文阅读的组织实施,能够提升教师的课程整合能力,引领课堂教学方式的改进。在群文阅读中,议题是整个教学流程的核心,议题上承学科目标,下引群文文本的选择,贯穿学习过程。议题的设计开发,是群文阅读的重要环节。实践导向的群文阅读教学的有效开展,有赖于议题的价值判断与整体开发。二、实践导向下的中职英语群文阅读教学议题开发维度(一)指向运用的学科议题中职英语学习与初高中英语学习最大的区别在于专业运用。《中职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英语为职场发展奠基的目标要求,并且其职业模块的内容设计,也紧扣职场实践。因此中职英语群文阅读议题的开发,最主要的方向是职场运用的实践。议题开发中,相关人员应该关注学生学习专业的内容,从专业与英语学科的交汇处设定议题的内容范畴;议题的设定,要能够促进学习实践的开展,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符合群文阅读对议题设计的基本要求,能够贯通学习文本,有可议性、生成性等。例如,在旅游商贸专业的英语教学中,为了提升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创设交际实践场景,使学生理解中外文化的差异,教师设计了“跨文化理解”的相关议题:1.“狗仗人势”与“bigdog”——词汇中的文化差异;2.“一个水果”——语法规则中的文化差异;3.“饭吃了吗”和“天气真好”——跟老外聊天;4.梁祝化蝶——罗密欧与朱丽叶殉情(文学中的悲喜剧)。多文本的阅读及教学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有学生总结和反思了跨文化理解。如日常打招呼的差异,中国人大多使用“吃了吗?”“上哪呢?”等,这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亲切感。可对西方人而言,这种打招呼的方式会令对方尴尬,甚至不快,因为西方人会把这种问候理解为对个人隐私的询问。在西方的日常问候,人们局限于泛泛而谈,常用“早上好”之类;或者选择谈论天气,如“今天天气不错啊!”告别语的差异,在中国,来客道别时,主人一般注重表达不舍之情,会客气地挽留对方:“再坐会儿吧!”“时间还早呢!”“有空再来玩!”等,而西方人则可能对这些话产生误会,会认为主人不希望他离开而感到左右为难。英语国家的人道别时,更为注重双方接触的评价,以表达愉快交谈的心情,如“很高兴见到你!”“今天的交谈很有收获,谢谢你的帮助!”等。通过这些议题与选文的匹配,以及在模拟实践情景中的实施,学生能够明白文化差异对口语交际中的影响,进而在具体的实践中,能够正确选择、合理运用。(二)跨学科学习的议题知识产生于复杂的现实情景中,必然关涉多个学科。核心素养下的教育,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注重培养解决现实问题的关键能力,而现实问题常常不会是单一的学科能够解决的,因此倡导跨学科的学习和综合实践活动,是课程改革、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实践导向下的中职英语跨学科主题的学习,可以根据中职学科、专业的学习内容、具体情境,通过群文阅读跨学科议题的方式,依托群文阅读课程的整合功能,开发相关专题并实施。当然,相关议题的开发,还是要依据中职英语学习的具体内容展开。跨学科学习议题的开发,可以是“英语+学科”和“英语+专业”。“英语+学科”的议题,是指英语与语文、数学、思政等学科内容的整合而提炼的议题,是基于英语学科学习的内容、形式等方面与其他学科有交叉的部分;“英语+专业”议题同样是基于英语学习与专业学习有交叉的部分而提炼、设计的。这些议题的引领,拓展了英语学习范围,提升了英语学习的实践性,有利于学生英语知识的建构。例如,教师在进行英文诗歌教学时,结合语文学科开展设计:从节奏与写作技巧、字音与写作技巧、诗歌的语感与写作技巧三个维度设计议题,组合双语阅读文本,开展群文阅读教学。在议题的整体引领下,教师围绕议题设计问题链:英文诗歌中的节奏变化如何影响诗歌的意境?英文诗歌节奏变化的应用是否有利于汉语写作?在英文诗歌中,如何运用单词的语音特点强调某些意义?如何通过文学手法营造英语诗歌的美感?教师通过运用启发性的问题链,引导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思考、辨析、归纳和提炼,促进了学生的知识建构。为了从朗诵的直观角度体验诗歌的表达差异,教师设计了“换种语言读诗歌”的议题:针对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教师提供翻译版本,请学生用中文、英文分别朗诵。小组从用词、韵律节奏等方面进行讨论。《望庐山瀑布》英语译文如下:Overmybedisthebrightmoonlight,Isthefrostpaintinggroundinwhite?Iraisemyheadtoseethemoonbright,Lowerittopicturemyhomeinmind.通过对比朗诵和分析评议,学生明白了诗歌的魅力在于节奏、韵律和意境,如果翻译作品无法完全体现这些魅力要素,就会显得直白无趣。由此,教师进一步开展英文原版诗与中文译文的朗诵比较。为了深化这一认识,教师还选择了一些优秀中译作品的朗诵、比较让学生进行赏析,学生进一步明确了翻译英文诗歌作品的技能、技巧。从实施效果来看,在英文诗歌学习中采取跨学科设计,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和文学素养,还可以让学生充分利用语文学科的已有知识,促进英语知识、技能的深度把握与建构。学生可以相互借鉴不同语种的文学创作形式和技巧,提升自身的文学表达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学科与专业的结合,较多地在英语实用文本的学习中开展。教师可以结合英语学习内容,与专业学习内容对接,设计相关议题,引入专业运用的相关内容,开展实用文本的阅读和写作。如在旅游专业中,教师设计了“为英国朋友讲茶道”这一议题,将旅游英语和学生的茶艺课相结合。在实用文本的学习阶段,教师将学生的茶艺老师邀请进英语课堂,结合旅游专业的茶艺课,通过用英语讲述制茶、泡茶的方式,让学生体会语言运用的魅力,同时学生从茶道中,感受到水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更深入地了解和体验了中国传统文化,坚定民族文化自信,更好地成为中国文化的讲述者和传播者。在专业视角下使用英语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以激发、实用能力得以强化,可知实践是促进知识建构的最有效抓手。(三)融入综合实践的议题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课程的一种形态,其最大的特点是大任务、大主题引领,在更大的学习空间中,融合年级、学段及学科,将各学科、专业的知识、技能、思想方法等综合运用,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素养。当然,教师从单一的学科层面很难设计和推进综合实践活动,可以选择从学科层面融入综合实践的过程。例如,学校开展的“上善若水”水文化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通过对综合实践活动主题、内容的分析,从英语学科层面设计了相关议题和学科实践活动,并融入综合实践活动。旅游专业学生在学习有关景点介绍的单元内容时,授课教师依托校园景观“善水广场”,结合学校校训“上善若水尚技修远”,以“善水”为主题开展“行走的课堂”活动,进行室外景点特色的实地体验。具体而言,教师带领学生亲自体验“善水广场”的景点特色,学生在完成课堂知识的学习后,进行实地考察,通过听、说、读、写、看等活动记录景点特色,挖掘文化故事,小组分工协作,完成阶段性的成果展示;学生结合所学内容,用不同的方式展现了自身对“善水”文化的理解。学生在参与的实践过程中,增强了英语语言沟通能力、合作创新意识以及传统文化自信。“上善若水”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