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4∕T 1230-2016 金耳袋式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_第1页
DB14∕T 1230-2016 金耳袋式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_第2页
DB14∕T 1230-2016 金耳袋式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_第3页
DB14∕T 1230-2016 金耳袋式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_第4页
DB14∕T 1230-2016 金耳袋式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65.020.20B05DB14山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IDBXX/XXXXX—XXXX前言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14生产场所 25生产原料 26生产技术 37病虫害防治 58生产档案 5DBXX/XXXXX—XXXX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山西省农业厅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山西农业大学。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利环、赵慧婷、张颖、朱芷葳、王向英、王彪、李强、冀俊强、贾彬良。1DBXX/XXXXX—XXXX金耳袋式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本标准规定了金耳袋式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的术语和定义、生产场所、生产原料、生产技术、病虫害防治和生产档案。本标准适用于金耳袋式无公害生产。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GB9688食品包装用聚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GB/T12728食用菌术语NY/T528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规程NY5099无公害食品食用菌栽培基质安全技术要求NY5358无公害食品食用菌产地环境条件3术语和定义GB/T12728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金耳金耳(TremellaaurantialbaBandonietZang),属担子菌亚门,层菌纲,银耳目,银耳科,银耳属。3.2接种菌种移植到培养基物中的操作。3.3菇房2DBXX/XXXXX—XXXX泛指具备栽培菇类条件的各类建筑物。3.4培养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用人工培养基使微生物生长繁殖,食用菌生产中特指创造适宜条件使菌丝生长的过程。3.5预湿堆料前将培养料浇湿或浸湿的方法。3.6养菌采菇后调控环境条件,使其利于菌丝调整生理代谢、吸收和积累养分、继续生长,以利下潮菇的发4生产场所4.1选址生产场地环境条件应符合NY5358的规定。4.2栽培菇房金耳以室内栽培为主,菇房可以是人工调控的气候室,或利用闲置的房屋改建而成,也可以建造简易菇棚。5生产原料5.1主料适合栽培金耳的主要原料是阔叶树木屑、棉籽壳、玉米芯、杂木屑、秸秆、稻草等。木屑要过筛,棉籽壳需预湿4h,稻草浸水1d(高温季节需换水1~2次)。5.2辅料选用新鲜的麦麸、米糠和玉米粉。5.3原料安全要求原料要新鲜、干燥、无霉、无异味,应符合NY5099的规定。6生产技术3DBXX/XXXXX—XXXX6.1生产季节金耳如在自然气候下栽培可安排在日平均气温15℃~20℃的季节进行,每年春秋两季为宜,春季安排在1月播种,3、4月份出耳;秋季安排在9月播种,11、12月份出耳。金耳如在可控温度的菇房内栽培,则可以四季生产。6.2培养料配方主要有以下几种配方:a)阔叶树木屑78%,麦麸18%,玉米粉2%,石膏粉1%,蔗糖1%。b)阔叶树木屑50%,棉籽壳18%,麦麸15%,米糠15%,蔗糖1%,石膏粉1%。c)棉籽壳79%,玉米芯15%,麸皮1%,磷肥2%,石膏粉2%,石灰1%。d)玉米芯40%,杂木屑40%,麦麸16%,玉米粉2%,石膏粉2%。以上培养料配方含水量为60%~65%,拌料用水应符合GB5749的规定。6.3培养料处理6.3.1拌料将原料过筛去除杂物,以上配方栽培时任选一种,搅拌均匀,最终含水量控制在60%~65%,装袋前培养料酸碱度调至pH7~7.5。6.3.2装袋将培养料与水充分拌匀后,采用耐高温低压聚乙烯和聚丙烯塑料膜制成的优质塑料袋,规格为(15~17)cm×(33~35)cm,袋厚度0.05cm。袋口用透气塑料盖封口或用一个直径3㎝,高3㎝~4㎝的塑料颈环套上,最后塞上棉塞。料袋应符合GB9688的规定。6.3.3灭菌将料袋搬入锅仓内进行灭菌,常压灭菌(100℃)10h~12h,高压灭菌3h~4h。6.4接种室消毒采用紫外线、电子消毒器(臭氧)或气雾消毒剂进行消毒。6.5人员消毒接种前工作人员要穿工作服,将双手和用具用75%酒精棉球擦拭消毒。6.6接种4DBXX/XXXXX—XXXX将料袋置于接种室内,当料袋冷却到28℃时方可进行接种。严格无菌操作,解开袋口两端接种,然后扎好袋口,塞好棉塞。每瓶菌种接菌袋15~20袋。6.7发菌接种后将菌袋堆叠于发菌室开始发菌,接种后3d,室温控制在22℃~25℃,空气相对湿度应在60%左右,每天通风2次,每次30min。在正常情况下,接种块4~5d萌发定植。8~10d后,应全面检查菌丝成活及污染情况,并分别进行处理。发菌期间要加强通风,喷水保湿。6.8出耳管理6.8.1原基形成期接种后24~26d进入子实体形成和分化期,这阶段白天温度应控制在20℃~22℃,要有一定的温差刺激,昼夜温差应大于10℃。要喷水保湿使菇房的空气相对湿度增加到85%以上,并遮光,保证空气新鲜。6.8.2幼耳生长期当幼耳长到2cm左右,把袋口薄膜拉直,增加袋内空间,加速菌丝新陈代谢,促进幼耳长大。此时室温在22℃~23℃,空气相对湿度85%~90%,要有一定的散射光,此时子实体为白色或浅黄色。6.8.3子实体转色期出耳后3~5d,耳瓣开始伸展,要让菌袋接受一定的光照,散射光线越强越好,但不得让阳光直接照射。室温22℃~24℃,每天喷雾状水2~3次,空气相对湿度90%~95%。经过增光、加氧、增湿管理后,3~5d子实体即转为鲜艳的橙黄色。6.9采收6.9.1采收时期当耳瓣充分展开,形似脑状,呈金黄色,具有弹性,表面开始产生霜状担孢子时,及时采收。6.9.2采收方法采收时,贴耳基部平切而下。6.9.3采后管理采后停止喷水2~3d,菌丝恢复生长后,再进行喷水管理,一般15d左右可再收1潮金耳。7病虫害防治5DBXX/XXXXX—XXXX7.1主要病虫害金耳的病害主要是在接种后料袋内产生的杂菌污染。常见的杂菌有毛霉、根霉、木霉、曲霉、青霉、交链孢霉等。为害金耳的害虫主要有蝇类、螨类、跳虫、线虫和蛞蝓等。7.2防治原则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优先采用农业防治和物理防治,提倡使用生物防治。7.3防治措施7.3.1原料处理原料必须新鲜、干燥、无受潮、结块、霉变,且在使用前应置太阳下暴晒2~3d。7.3.2料袋及时灭菌高温季节从加水拌料至加热灭菌必须在4h~5h内完成。同时,灭菌必须彻底。7.3.3菌种挑选凡菌龄长、老化、干散,棉塞和料面带有杂菌、虫卵、幼虫的菌种弃之不用;彻底消毒接种室,严格无菌操作。7.4防治方法每次栽培前,所有的接种箱、培养室、菇房均应清洁干净,熏蒸灭菌。用药量为每立方米的空间10克硫磺或10毫升福尔马林溶液。熏蒸前用水喷施,增强灭菌效果。做好培养室和发生室及周围环境的清洁卫生工作,窗户需加窗纱防止害虫侵入。对于害虫的防治工作除注意清洁卫生外,还需常在走道、培养场所四周喷洒杀灭菊酯等杀虫剂。8生产档案在生产过程中应建立生产技术档案,主要记录产地环境、生产技术、病虫害防治和采收等相关内容。具体内容及格式参见附录A。档案记录保存2年。6DBXX/XXXXX—XXXX(资料性附录)金耳袋式无公害生产记录表表A.1生产操作记录表表A.2菌袋培育记录表7DBXX/XXXXX—XXXX表A.3生产设施环境记录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