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卷【古文阅读与诗词鉴赏题】汇集二附答案解析_第1页
各省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卷【古文阅读与诗词鉴赏题】汇集二附答案解析_第2页
各省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卷【古文阅读与诗词鉴赏题】汇集二附答案解析_第3页
各省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卷【古文阅读与诗词鉴赏题】汇集二附答案解析_第4页
各省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卷【古文阅读与诗词鉴赏题】汇集二附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各省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卷【古文阅读与诗词鉴赏题】汇集二

2020年长沙市

二、阅读与鉴赏(共58分)

(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8-9题。(共6分)

感遇®(其一)张九龄

兰叶春蕨蕤咒桂华秋皎洁色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外

谁知林栖者咒闻风坐相悦久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注释]①此诗为张九龄遭谗被贬后所作。②蕨蕤:茂盛。③皎洁:皎明洁净。④自尔为佳节:指兰、桂各自适

应季节的特性。⑤林栖者:指隐居者。⑥闻风:借用典故。指林栖者由于闻到了兰、桂的芬香,因而对兰、桂产

生了爱慕之情。

8.对本诗的理解与赏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本诗实写了“兰叶”“桂华”等意象,虚写了“春”“秋”“林栖者”“风”等意象。

B.本诗所描写的几个意象的共同特点是不畏强暴,生机勃勃。

C.本诗物人合一,情由物生,物为情困,共同表达了诗人遭贬之后的郁闷与超脱。

D.本诗借物寓意,诗人将人生志趣寄寓在对“兰叶”“桂华”等草木的赞美中。

9.诗人借“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表达了怎样的志趣?(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T3题。(共14分)

竹鸡之性,遇其作I必斗。捕之者扫落叶为城,置媒&其中,而隐身于后操罔®焉。激媒使之鸣闻者随声必至

闭目飞入城直前欲斗而罔已起。无得脱者,盖目既闭则不复见人。鹏鹄性好洁,猎人于茂林间净扫地,稍散谷

于上,禽往来行游,且步且啄,则以婪④竿取之。鹿行草莽中,畏人见其迹,但循一径,无问远近也。村民结绳

为环,置其所行处,鹿足一挂,则倒悬于枝上,乃生获之。江南多土蜂,人不能识其穴,往往以长纸带黏于肉,

蜂见之必衔入穴,乃蹑寻得之,薰取其子。虫鸟之智,自谓周身矣,如人之不仁何?

[注解]①倦:同类。②媒:媒介物。这里指用来诱感竹鸡的鸟。③罔:同“网”,捕猎的工具。④燧jie:同

“洁”。

10.对文中加点字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在古代,“城”的本意是“都邑四周的墙垣”,由此可以推测文中的“城”为“围墙”之意。

B.成语“循序渐进”中“循”是“顺着”“按照”的意思、,以此推断,“但循一径”中的“循”也可以解

释为“顺着”“按照”。

C.“往往以长纸带黏于肉”和“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中“以”的含义是一样的,都是“拿”

的意思。

D.“乃蹑寻得之”中的“蹑”有“放轻(脚步)”“跟踪”等义项,依据前后语境,此处应选“跟踪”之义。

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语段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激媒使之鸣闻者/随声必至/闭目飞入城/直前欲斗/而罔已起

B.激媒使之鸣/闻者随声必至/闭目飞入城/直前欲斗/而罔已起

C.激媒使之鸣/闻者随声必至/闭目飞/入城直前/欲斗而罔已起

D.激媒使之鸣/闻者随/声必至/闭目飞入城/直前欲斗/而罔己起

1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共6分)

(1)禽往来行游,且步且啄(3分)

(2)虫鸟之智,自谓周身矣,如人之不仁何?(3分)

13.请结合本文及下面的链接材料,说说人类应该怎样正确处理与自然的关系。(4分)

【链接材料】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一一《吕氏春秋》

8、D

9、解析:草木散发香气源于天性,怎么会求观赏者攀折呢!运用反问和借物喻人的手法,淋漓尽致地写出了

兰逢春而蕨蕤,桂遇秋而皎洁,这是它们的本性,而并非为了博得美人的折取欣赏。诗人以此来比喻贤人君子

的洁身自好,进德修业,也只是尽他作为一个人的本份,而并非借此来博得外界的称誉提拔,以求富贵利达。表

现了诗人不肯廉价赢得美名的清高志趣。

译文:春天里的幽兰翠叶纷披,秋天里的桂花皎洁清新。

世间的草木勃勃的生机,自然顺应了美好的季节。

谁想到山林隐逸的高人,闻到芬芳因而满怀喜悦。

草木散发香气源于天性,怎么会求观赏者攀折呢!

10-11CB12、(1)鹏鸽来往飞行,边走边食

(2)虫鸟的智慧,自以为可以保全自身,但怎么能够抵抗得住人类的不仁呢?

13、文中每种动物都用自己的智慧保护自己,但却被人类利用而被捕捉;链接材料是指把池水抽干去捕鱼,

哪能捉不到呢,只是第二年就没鱼了;把沼泽烧光了去狩猎,哪能打不到呢,只是第二年就没兽了。因此我们人

类要做到①尊重自然,尊重自然规律,不能利用自己的智慧随心所欲地滥杀,要善待小动物,特别是濒危的野生

动物;②要合理利用自然,也要保护自然,树立环保意识,反对不顾后果的乱砍滥伐等行为;③利用改造自然

要立足现在,着眼未来,反对只顾眼前利益肆意开发行为,做事不可只图眼前利益,应有长远打算;④完善有关

大自然的相关法律法规,设立监察部门,发动群众一起保护大自然。

译文:竹鸡的本性,遇到同类必定争斗,捕竹鸡的人扫落叶作围墙,把诱鸟放在里面,自己隐蔽在后边操纵

罗网。刺激诱鸟让它鸣叫,听到叫声的竹鸡,必定随声到来,闭着眼睛飞进树叶堆起的围墙,一直向前,要争

斗一番,可是网已收起,没有能逃脱的。这是因为眼睛已经闭上,就不再看得见人了。鹏鸽本性喜欢清洁,猎

人在茂密的树林中打扫干净一片地方,多少撒些谷米在上面。鹦鸽来往飞行,边走边食,猎人就用长杆粘取它。

麋出没在荒草中,害怕人看到它的足迹,无论远近,只沿着一条小路走。村民把绳结成环套,安放在麋经过的

地方,麋足一被绊住,就会倒挂在树枝上,被人们生擒活捉。江南多土蜂,人们找不到它的洞穴,往往把长纸

袋粘在肉上,蜂看到必定衔入洞穴,人们就能追踪寻找到它,用火熏取它的幼虫。虫鸟的智慧,自以为可以保全

自身,但怎么能够抵抗得住人类的不仁呢?

14—5CC

衡阳市

二、古诗文阅读(14分)

(-)古诗鉴赏(4分)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2

10.请用自己的话描绘“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两句诗的画面。(2分)

11.下列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

A.李清照的词以婉约细腻为主,《渔家傲》是其婉约词的代表之作。

B.诗中“归”字饱含作者经历人生道路上的流徙奔波后,希望得到一个理想归宿的热切愿望。

C.“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表达了诗人空有才华,终遭逢不幸的深沉慨叹。

D.本词通过记梦表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传达出积极进取的力量。

(二)文言文阅读(10分)

【甲】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

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

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

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王冕僧寺夜读(节选)

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或

牵牛来责蹊®田者。父怒,挞②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

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④若不见。安阳韩性闻

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

【注】①蹊XI:踩踏,践踏。②挞位:用鞭子或棍子打。③曷ha为什么。④恬:安静、平静。

12.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

A.但当涉猎,见往事耳(耳:而已,罢了)

B.安阳韩性闻而异之(异:不同)

C.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复:又)

D.冕小儿,恬若不见(若:好像)

1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即更刮目相待是日更定矣

B.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每至晴初霜旦

C.冕因去,依僧寺以居策之不以其道

D.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14.请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2分)

(2)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2分)

15.下列对选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

A.【甲】文中孙权善劝,向吕蒙指出学习的必要性,并且现身说法,使吕蒙无可推辞。

B.【甲】文中鲁肃与吕蒙的对话,既从侧面表现出孙权劝学的显著效果,又进一步告诉人们读书、学习

的重要性。

C.【乙】文中王冕幼时读书专心致志,好学不倦,并且达到痴迷的程度。这种顽强的学习精神造就了他

的成功。

D.【乙】文中年幼的王冕,面对狰狞凶恶的神像,也会改变神色,内心惊惶。但他在这种情况下继续发

奋读书。

3

二、古诗文阅读(14分)(一)古诗鉴赏(4分)

【分析】此词写梦中海天溟蒙的景象及与天帝的问答,隐寓对社会现实的不满与失望,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和向往。作者把真实的生活感受融入梦境,以浪漫主义的艺术构思,梦游的方式,奇妙的设想,倾述隐衷,寄

托情思。

【解答】(1)本题考查学生描绘诗词中展现的画面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抓住诗词中的主要景物,用

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于原诗词,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解答

本题要知道一二句的意思:天蒙蒙,晨雾蒙蒙笼云涛。银河欲转,千帆如梭逐浪飘。需要抓住“云”“雾”“星

河”这几处景物展开想象来写。满天晨雾云涛,水天相接,银河流转,像无数只船儿正舞动着风帆。(2)本题

考查对诗歌内容的辨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选项的描述,然后一一判

断正误即可。

A.有误,《渔家傲》是豪放词。BCD.正确。故选:A。

答案:(1)满天晨雾云涛,水天相接,银河流转,像无数只船儿正舞动着风帆。(2)A

【参考译文】天蒙蒙,晨雾蒙蒙笼云涛。银河欲转,千帆如梭逐浪飘。梦魂仿佛又回到了天庭,天帝传话

善意地相邀。殷勤地问道:你可有归宿之处?我回报天帝说:路途漫长又叹日暮时不早。学作诗,枉有妙句人

称道,却是空无用。长空九万里,大鹏冲天飞正高。风啊!请千万别停息,将这一叶轻舟,载着我直送往蓬莱

三仙岛。

【点评】诗歌描绘画面题:1.理解诗歌大意;2.把握诗歌中描绘的意象;

3.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进行描述。

(二)文言文阅读(10分)

【分析】参考译文:

【甲】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管政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的理

由来推托。孙权说:“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传授经书的学官吗?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

罢了。你说军中事务繁多,谁能比得上我呢?我经常读书,(我)自认为(读书对我)有很大的好处。”吕蒙

于是就开始学习。等到鲁肃到寻阳的时候,和吕蒙论议国家大事,(鲁肃)惊讶地说:“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

不再是以前那个吴县的阿蒙了!”吕蒙说:“和有抱负的人分开一段时间后,就要用新的眼光来看待,长兄怎

么认清事物这么晚啊!”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才分别。

【乙】王冕是诸暨县的人。七八岁时,父亲叫他到田埋上放牛,他偷偷地跑进学堂,去听学生念书。听完

以后,总是默默地记住。晚上回家,他把放牧的牛都忘记了,一个人牵了牛来责备牛踩了庄稼。父亲大怒,打

了王冕一顿。过后,王冕仍是这样。王冕的母亲说:“这孩子想读书这样入迷,为何不由着他呢?”王冕于是

离开家,寄住在寺庙里。一到夜里,他就悄悄地走出去,坐在佛像的膝盖上,手里拿着书就着佛像前长明灯的

亮光诵读,书声琅琅一直读到天亮。佛像多是泥塑的,一个个面目狰狞凶恶,令人害怕。王冕虽是小孩,却神

色坦然,好像没有看见似的。安阳的韩性听说,觉得他与众不同,将他收作学生,学成了博学多通的儒生。

【解答】(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涉及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古代职官常识等。考生要根据

课内的积累并结合语境,认真分析,确认词义。

ACD.正确;B.有误,句意为:安阳的韩性听说后感到奇怪。异:感到奇怪。故选:Bo

(2)本题考查一词多义。A.重新/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B.早晨/早晨;

C.来/按照;D.助词,无意义/助词,的。故选:B„

(3)本题考查点句子翻译。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册h调、换”,具体

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

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

①句中重点词有:以为,认为。益,好处。句意为:我经常读书,(我)自认为(读书对我)有很大的好

处。

②句中重点词有:如此,像这样。曷,同“何”,为什么。句意:儿子读书像这样入迷,为什么不由着他

呢?

4

(4)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

ABC.正确;D.有误,根据“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见”可知,面对狰狞凶恶的神像,

王冕神色坦然,好像没有看见似的。故选:D。

答案:(1)B(2)B(3)①我经常读书,(我)自认为(读书对我)有很大的好处。②儿子读书像这样入

迷,为什么不由着他呢?(4)D

【点评】文言文翻译要做到''信、达、雅”三个字。“信”是指译文要准确无误,就是要使译文忠于原文,

如实地、恰当地运用现代汉语把原文翻译出来。“达”是指译文要通顺畅达,就是要使译文符合现代汉语的语

法及用语习惯,字通句顺,没有语病。“雅”就是指译文要优美自然,就是要使译文生动、形象,完美地表达

原文的写作风格。

常德市

三、文言诗文阅读(21分)(一)阅读下面的诗,完成16-17题,(5分)

游山西村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6.首联中的“足”字用得好,请说说好在哪里。(2分)

17.你会在哪些情境下运用“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一佳句?(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8-21题,(11分)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舜发于吠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

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

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3分)()

A.舜发于吠亩之中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B.百里奚举于市愿为市鞍马

C.必先苦其心志其喜洋洋者矣

D.征于色天山共色

19.给下面的句子划分节奏。(用“/”画两处)。(2分)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20,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3分)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1.请以课文《陈涉世家》中陈胜、吴广起义为例,谈谈你对“生于忧患”的理解。(3分)

5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2-23题。(5分)

晋平公①问于师旷②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日,“何不炳烛③乎?”平公日:“安有为

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日:“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

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孰与昧行④乎?”平公曰:“善哉!”

注释:①晋平公:春秋时期晋国国君。②字子野,春秋时代晋国乐师。他双目失明,仍热爱学习,对音乐

有极高的造诣。③炳烛:点烛,一说当时的烛是火把,不是后来的蜡烛。④昧行:在黑暗中行走。昧,黑暗。

22,填空。(2分)

(1)晋平公思学习,却又“恐已暮矣”。这里的“暮”是的意思,他觉得“吾年七十”,

怕来不及学,学了也没用了。

(2)师旷的回答,说明他将“暮”理解成了,因此晋平公才会觉得他在

观戏弄自己:师旷这样理解是借题发挥,意在引出秉烛之喻。

23.对这篇短文所蕴含的道理,分析错误的一项是(3分)()

A.学无止境,一个人应该活到者,学到老。

B.在人生的任何一个阶段,学习都是有益的。

C.应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做到从善知流。

D.要让人信服自己,必须要用打比方的方法。

16.(2分)“足”字表达了农家款待客人时倾其所有的盛情,(1分)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主人的敦厚淳朴和诚

挚好客。(1分)

17.(3分)(1)面对困境时(1分)(2)描绘或赞美山水美景时(1分)(3)事情有了转机时(1分)

19.(2分)然后/知/生于忧思而死于安乐也(画对1处给1分,画对2处给满分)

20.(3分)这样来激励他的心志,使他性情坚忍,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通过这些来让他内心受到震撼,

使他的性格坚忍起来,以不断增长他的才干)。(采分点:''使动句式”“曾益”各I分,句子顺畅1分)

21.(3分)“生于忧患”的意思是说,忧患患和磨难可以使一个人奋发有为,使一个国家兴旺发达。(1分)

陈胜、吴广出身低微,在戍守渔阳途中遭逢大雨,困于大泽乡,在逃亡也是死、起义也是死的境遇中,选择了

为国事而死,最后建立了张楚政权。如果不是“苦秦久矣”,如果不是身处绝境,就没有陈胜、吴广的揭竿而

起。(2分)

22.(2分)(1)晚(晚了),迟(迟了)(1分)(2)天黑(天色晚)(1分)

写作评分时应注意:①在符合题意的前提下,下列四项有一项突出者应评为一类卷:A.立意新颖:B.构思巧

妙:C.感情真挚动人:D.语言富有个性②切忌打保险分(及格分)、印象分,要敢于拉开档次,敢于打高分。③

书写分3分。其中,文字规范1分,端正1分,整洁1分。

株洲市

三、阅读下面文言诗文,回答问题(共26分)

(-)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哪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

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

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日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

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

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6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低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

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藏,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

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己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

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6.对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组是()(3分)

A.①峰回路转回:挺拔②太守自谓也谓:对…说

B.①云归而岩穴明瞑瞑:管暗②野芳发而幽香芳:花

C.①泉香而酒洌洌:清②杂然而前陈者陈:摆开

D.①而乐亦无穷也亦:也②己而夕阳在山己而:不久

1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18.“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趣?(3分)

(-)

鸽类甚繁,名不可屈以指,惟好事者能辨之也。邮平张公子幼量癖好之,按经而求,务

尽其种。其养之也,如保婴儿。齐鲁养鸽家,无如公子最;公子亦以鸽自诩。尝求得二白人世她少爱惜臻

至积二年育雌雄各三虽戚好求之不得也

有父执某公,为贵官。一日,见公子,问:“蓄鸽几许?”公子唯唯以退。疑某意爱好之也,思所以报而

割爱良难。又念长者之求,不可重拂,且不敢以常鸽应,遗二白鸽,笼送之,自以千金之赠不止也。他日见某

公,而其无一申谢语,心不能忍,问:“前禽佳否?”答云:“亦肥美。”张惊曰:“烹之乎?”曰:“然。”

张太惊曰:“此非雪鸽也!”某回思曰:“味亦殊无异处。”

(节选自《聪斋志异•鸽异》)

1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尝求得二白鸽/人世绝少/爱惜臻至/积二年育雌雄各三/虽戚好求之/不得也

B.尝求得二/白鸽人世绝少/爱惜臻至积二年/育雄雄各/三虽戚好求之不得也

C.尝求得二白鸽/人世绝少爱惜/臻至积二年/育雌雄各三/虽戚好求之不得也

D.尝求得二/白鸽人世绝少/爱惜臻至/积二年育雄雄/各三虽戚好求之/不得也

2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张大惊曰:“此非常鸽也!”某回思日:“味亦殊无异处。”

2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文写张幼量送鸽给某公,实现了“宝剑赠壮士”的愿望。

B.鸽子品类繁多,数不胜数,不是精通此道的人,不能辨识。

C.张幼量按照够经的要求,用养育婴儿的方法养育他的鸽子。

D.某公理解支持张幼量的养殖事业,很关心鸽肉的质量产量。

(三)碎砚诗(清)张锦芳

己坠同遗甑咒深耕愧寸田。试当初洗日;摔碎未焚前。

正有文章劫®;甘辞翰墨缘。谁能并投笔;抱璞&'保天全。

7

注释:①遗甑:东汉孟敏扛着瓦甑走路,不慎打破,他头也不回继续前行,说:“也己经破了,看又有什

么用呢?”②文章劫:指乾隆时期的文字犹。③她:保持本色。璞,包含看五的石失。

22.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一句说砚台已打碎了,无论是顾惜它,还是为它伤感,都没有意义了。

B.第二句说“我”过去用这方砚写文章,努力取得成就,对它有不舍之情。

C.领联说得到现就洗净用来试笔,现在幸好碎掉了,免得与作者同遭厄运。

D.颈联说写文章已经成了很危险的事,文人们因不用再写文章而非常高兴。

23.诗的尾联有什么含意?请简要分析。(4分)

三、阅读下面文言诗文,回答问题(共26分)

(-)16.A(3分)17.要点:游人只知道跟随太守游玩的快乐。却不知道太守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啊。(3

分)

18.表达了作者寄情山水,与民之乐,与民同乐的志超追求。(3分)

(二)19.A(3分)20.【答案】张公子十分惊讶地说:“这不是寻常的鸽子!“某公回想了一下说:“味

道也的确没什么特别的。”(4分)

(说明:“非常”翻译成“非同寻常”得1分,“回思”1分,“殊无异处”1分,句意连贯1分。)21.B

(三)22.D

23.尾联说要是真正通达的高人,就该连笔也丢弃掉。像玉理一样,不雕不厚,保持本色,默默无闻,而得

以全身避害。(4分)

(参考说明:乾隆中叶文字绒酷烈,作者处在无形无影而又无处不在的政治高压之下,他不由自主地通过

这样婉曲的方式,正话反说,来表达内心的愤渴不平。正如清代诗人赵翼所说的,“国家不幸诗家幸”,可以

说,是严峻冷酷的乾隆时代成就了这首杰作。主观题意思对即可,有一定道理,酌情给分,)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二、阅读理解(共57分)

(-)阅读《钱塘湖春行》,完成11T2题。(6分)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1.诗歌中哪些景物体现了早春的特点?(3分)

12.这是一首描写西湖的名篇,诗歌在写法上有什么精妙之处,任选一处进行赏析。(3分)

(二)阅读下面两段古文,完成13T6题。(14分)

【甲】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

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

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大道之行也》

【乙】子墨子言曰:“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以此为事者也。''然则天下之

利何也?天下之害何也?子墨子言曰:“今若国之与国之相攻,家之与家之相篡,人之与人之相贼,君臣不惠

忠,父子不慈孝,兄弟不和调,此则天下之害也。”《兼爱中》

8

13.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

A.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培养)

B.不独亲其亲,不独于其子。(父母亲人)

C.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这)

D.家之与家之相篡。(掠夺)

14.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甲文寄托着儒家崇高的社会理想,其中对人才的选拔有什么标准?(3分)

16.根据甲乙两文的描写,你对“大同”社会有怎样的认识?(4分)

二、阅读理解(共57分)11.水面初平、早莺、暖树、新燕、乱花、浅草(3分)12.示例:①运用拟人的修

辞手法,一个“争”字突出了早莺的生机活力,突出了诗人对自然的喜爱之情。②运用了寓情于景的手法,《钱

塘湖春行》生动地描绘了诗人早春漫步西湖所见的明媚风光,表达了诗人对西湖早春美景的喜爱之情。③运用

了动静结合的手法,有对莺燕动态化的描写:也有对脚下植物静态化的描写,体现出植物的情感色彩与生命活

力。……(任答一点给3分)

13.B【亲:以……为亲】14.①施行大道的时候,天下是公共的。(2分)

②让老年人有终老的保障,年轻人能够发挥自己的才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够顺利成长。(2分)

15.有德行、有才能、讲信用、能和人和睦相处。(答“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也可)(3分)

16.人人能得到社会关爱;人人能安居乐业;货尽其用,人尽其力;社会稳定;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等。

(每点1分,答对4点给满分)

郴州市

(二)文言文比较阅读,完成下列各题。

(甲)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

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

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节选自《列子•汤问》)

(乙)高阳应将为室。家匠对曰:“未可也!木尚生①,加涂其上②,必将挠③.以生为室今虽善后将

必败④。”高阳应曰:“缘⑤子之言,则室不败也,木益枯则劲,涂益干则轻,以益劲任益轻,则不败。”匠

人无辞而对,受令而为之。室之始成也善,其后果败。

高阳应好小察而不通大理也。(选自《吕氏春秋•别类》)

[注释]①生:湿。②加涂其上:加上粉刷的东西。③挠:弯曲。④败:坍塌。⑤缘:根据。

1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何苦而不平()②室之始成也善()

11.文中划波浪线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9

A.以生为/室今虽善/后将必败

B.以生为室/今虽善后/将必败

C.以生为室/今虽善后将/必败

D.以生为室/今虽善/后将必败

12.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

①汝心之固,固不可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高阳应好小察而不通大理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对于甲乙两文寓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告诉我们要用发展的、长远的眼光去看待事物。

B.甲文告诉我们做一件事不要受外界影响,应坚持不懈。

C.乙文告诉我们要依据实际经验从长远整体的角度去做事。

D.乙文告诉我们考虑问题不应太过于全面,否则太浪费时间。

【分析】参考译文:

(甲)河曲智叟讥笑愚公,阻止他干这件事,说:“你简直太愚蠢了!就凭你残余的岁月、剩下的力

气连山上的一棵草都动不了,又能把泥土石头怎么样呢?"北山愚公长叹说:“你的心真顽固,顽固得没法开

窍,连孤儿寡妇都比不上。即使我死了,还有儿子在呀;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儿子又有儿子,儿子

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无穷无尽,可是山却不会增高加大,还怕挖不平吗?”河曲智叟无话可答。

(乙)高阳应要建造新房子,木匠说:“不行啊!现在木料还没有干,如果把湿泥抹上去,必定会压弯的。

用它来做房屋,现在即使是好的,以后一定会毁坏的。”高阳应说:“按照您的说法,那么房子不会坏一因为

日子一久,木料越干就越硬,而湿泥越干就越轻。用越来越硬的木料去承受越来越轻的湿泥,房子就不会坏。”

木匠无言以对,只好听从他的命令来造屋了。房子刚盖成以后是很好,但是没过多久,房屋果然坍塌了。

高阳应该只喜欢从小处观察,不知道大的道理啊!

【解答】(10)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词语含义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

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即可。

①句意为:还怕挖不平吗。苦:愁。②句意为:房子刚盖成以后是很好。善:好的。(11)本题考查文言

断句。此句句意为:用没干的木料来做房屋,现在即使是好的,以后一定会毁坏的。断句为:以生为室/今虽善

/后将必败。故选:D»

(12)本题考查翻译语句。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

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①句中重点词语有:汝,你。彻,改变。句意为:你思想(头脑)顽固,顽固到了不可改变的地步(或顽

固得没法开窍)。

②句中重点词语有:好,喜欢。通,懂得。句意为:高阳应该只喜欢从小处观察,不知道大的道理啊。

(13)本题考查对文章主旨的把握。ABC.正确;D.有误,乙文告诉我们考虑问题做事应该遵循事物的客

观规律,应全面考虑,否则就会事与愿违。故选:Do答案:10.①愁②好的11.D

12.①你思想(头脑)顽固,顽固到了不可改变的地步(或顽固得没法开窍)。

②高阳应该只喜欢从小处观察,不知道大的道理啊。13.D

【点评】翻译文言文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

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

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

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10

黑龙江省哈尔滨中考语文试题

二、阅读(45分)(一)阅读《陋宝铭》,回答8-10题(8分)

陋室铭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读笑有鸿

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

何陋之有?

8.(2分)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鸿:(2)形:

9.(4分)把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2)孔子云:何陋之有?

10.(2分)从原文中找到并写出描写“陋室环境清幽宁静的句子。

二、阅读(45分)(一)阅读《陋室铭》,回答8-10题。

8.(2分)(1)大(2)形体、躯体9.(4分)(1)山不一定要高,有仙人(居住)就有名。(2)

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10.(2分)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辽宁省营口市

、二、古诗文阅读(满分20分)

(一)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出师表(节选)

①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遣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

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朴阙漏,有所广益。

②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

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③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

来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

可计日而待也。

【乙】狗猛酒酸

①宋人有酷①酒者,升概②甚平,遇客甚谨,为酒甚美,县③帜甚高著,然不售酒酸怪其故,问其所知闾

长者杨倩,倩日:“汝狗猛耶。”曰:“狗猛则酒何故而不售?”曰:“人畏焉。或令孺子怀钱挈壶瓮而往酷

④,而狗迓⑤而欲⑥人,此酒所以酸而不售也。”

②夫国亦有狗。有道之士怀其术而欲以明万乘之主,大臣为猛狗,迎而跪之。此人主之所以蔽胁⑦,而有

道之士所以不用也。(节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右上》)

【注】①酷:卖。②概:这里是“量”的意思。③县:同“悬”。④酷:买酒。⑤迓(yd):迎。⑥船(h

6):咬。⑦胁:受挟制。

8.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此皆良实

(2)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3)或令孺子怀钱挈壶瓮而往酷

II

(4)有道之士怀其术而欲以明万乘之主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1)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2)此酒所以酸而不售也。

10.用“/”给下面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然不售酒酸怪其故

11.概括甲文①②段的主要内容。

12.乙文用写法,通过一个小故事,揭示了君王要“”的道理。(用

甲文中语句回答)

【答案】8.(1)忠良诚实的人(2)痛心、遗憾(3)有的人(4)想要9.(1)因此,先帝把他们选拔出

来留给陛下使用(2)这就是(你的)酒变酸而卖不掉的原因。

10.然不售/酒酸/怪其故11.诸葛亮向后主刘禅举荐人才。(或答:诸葛亮在出征前作内政上和军事上的

安排,意思对即可)12.(1).类比(或设喻说理);(2).亲贤臣,远小人。

【解析】【8题详解】这道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课内重点文言实词需要平时的积累识记,并且活学

活用,学会从课内到课外的迁移。作答时,可先理解整句话的大意,再来推断加点词的含义。(1)大意:都是

忠良诚实的人。良实:忠良诚实的人。

(2)大意:没有哪次不对桓帝、灵帝时期的腐败感到痛心遗憾。痛恨:痛心、遗憾。

(3)大意:有的人让孩子揣着钱提着壶来买酒。或:有的人。(4)大意:身怀治国之术的贤人,想让统治万

人的大国君主了解他们的高技良策。欲:想要。

【9题详解】这道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翻译时,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

主”的原则。翻译文言语句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汇。

(1)重难点词语有:是以,因此。简拔,选拔。遗,给予。

(2)重难点词语有:所以,……原因。

【10详解】本题考查划分文言停顿的能力。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

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这句话的大意是:然而没有人来买酒,时间一长酒都变酸了,(卖酒者)

感到迷惑不解。故停顿是:然不售/酒酸/怪其故。

[11题详解】这道题考查概括文段内容的能力。通读甲文①②段,根据“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

此皆良实,志虑忠纯”可知,第①段主要给陛下推荐内政人才;根据“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

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可知,第②段主要给陛下推荐军事人才。故甲文①②段的主要内容是:诸葛亮在出征

前作内政上和军事上的安排。

[12题详解】这道题考查对文段内容和写法的理解。根据“人畏焉。或令孺子怀钱挈壶瓮而往酷,而狗迓而舐

人,此酒所以酸而不售也”可知,乙文第(1)段主要叙述“狗猛酒酸”的故事;根据“此人主之所以蔽胁,而

有道之士所以不用也”可知,乙文第(2)段主要分析“有道之士所以不用”的原因:“大臣为猛狗,迎而战之”。

从“夫国亦有狗”可以看出,乙文运用了类比(或设喻说理)的写法,以酷酒者因狗猛而酒变酸的故事类比国

家因有奸臣导致君王被蒙蔽挟持的现象,揭示了君王要“亲贤臣,远小人”的道理。

【点睛】甲文译文:

侍中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都是善良诚实、心志忠贞纯洁的人,因此先帝选拔他们留给陛下。我认为

宫中之事,无论大小,都去咨询他们,然后施行,必能弥补缺失,集思广益。

将军向宠,心性品德善良平和,又通晓军事。过去经过试用,先帝称赞他很有才能,因此众人商议推举他

做中部督。我认为禁军营中的事都去咨问于他,必能使军队和睦,不同才能的人各得其所。

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前汉所以兴盛的原因;亲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后汉之所以衰败的原因。先

帝在世时,每次与臣谈论这事,没有哪次不对桓帝、灵帝时期的腐败感到痛心遗憾。侍中、尚书、长史、参军,

这些人都是忠贞善良、守节不逾的大臣。希望陛下亲近他们,信任他们,那么汉朝的复兴,就会指日可待了。

12

乙文译文:

宋国有个卖酒的人,每次卖酒都量得很公平,对客人殷勤周到,酿的酒又香又醇,店外酒旗迎风招展高高

飘扬。然而却没有人来买酒。时间一长,酒都变酸了。(卖酒者)感到迷惑不解,于是请教住在同一条巷子里

的长者杨倩。杨倩问:“你养的狗很凶吧?”卖酒者说:“狗凶,为什么酒就卖不出去呢?”杨倩回答:“人

们怕狗啊。大人让孩子揣着钱提着壶来买酒,而你的狗却扑上去咬人,这就是酒变酸了、卖不出去的原因啊。”

国家也有恶狗。身怀治国之术的贤人,想让统治万人的大国君主了解他们的高技良策,而奸邪的大臣却像

恶狗一样扑上去咬他们,这就是君王被蒙蔽挟持,而有治国之术的贤人不被任用的原因啊!

(二)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社日(王驾)

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13.从诗的前两句可以看出当地农村生活的哪些特点?

14.古代祭祀土神的日子叫“社日”,整首诗没有一字描写社日祭祀的情景,但我们却能感受到祭祀的气氛,

这是运用了写法。“家家扶得醉人归”中“醉”是表象,才是村民的

真正心境。

【答案】13.富足(或丰衣足食、物阜民丰等);太平安宁(或民风淳厚等)。

14.(1).侧面描写;(2).乐

【解析】【详解】1.考查对诗句展现农村生活特点的理解。解答此题,首先要理解诗句的意思,再结合所

描写的景物来理解。“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意思是鹅湖山下稻梁肥硕,丰收在望。牲畜圈里

猪肥鸡壮,门扇半开半掩。春社时属仲春,田里庄稼丰收在望,村外风光如此迷人,而村内到处是一片富裕的

景象,猪满圈,鸡栖丽,联系第一句描写,描绘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的景象。“半掩扉”三字暗示村民都不

在家,门儿都半掩着。古人常用“夜不闭户”表示环境的太平安宁,“半掩”而不上锁,可见民风淳厚,丰年

富足,这个细节描写是极有表现力的。

2.考查对诗歌写作手法的理解。侧面描写是指在文学创作中,作者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

要描写的对象,以使其鲜明突出,即间接地对描写对象进行刻画描绘。由题目“整首诗没有一字描写社日祭祀

的情景,但我们却能感受到祭祀的气氛”可知是运用侧面描写的手法,通过富有典型意义和形象暗示作用的生

活细节写社日景象,笔墨极省,反映的内容却极为丰富。

春社散后,人声渐少,到处都可以看到喝得醉醺醺的村民,被家人邻里搀扶着回家。“家家”是夸张说法,

说明醉倒情形之普遍。诗未写社日的热闹与欢乐场面,却选取高潮之后渐归宁静的这样一个尾声来表现它,它

的暗示性很强,读者通过这个尾声,会自然联想到作社、观社的全过程。“醉人”这个细节可以使人联想到村

民观社的兴高采烈,畅怀大饮,而这种欣喜之情又是与丰收分不开的。可知最后一句中的“醉”是表象,“乐”

才是村民真正的心境。

黑龙江省龙东地区

2020年初中毕业学业统一考试(农垦•森工)

一、阅读理解及分析(第10~25题,共36分)

(一)阅读古诗文,回答第10~13题。(共10分)

10.古诗赏析登飞来峰(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不畏浮云遮望眼”一句中“不畏”如何理解?写出这两句诗蕴含的深刻哲理。

【答案】不畏"二字。表现了诗人在政治上高瞻远瞩,不畏奸邪的勇气和决心。这两句诗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人不能只为眼前的利益,应该放眼大局和长远。

【解析】本题考查诗文内涵。第一问:结合诗歌写作背景来看:《登飞来峰》为王安石30岁时初涉宦海之作。

此时诗人正值壮年,抱负不凡,正好借登飞来峰一抒胸臆,表达宽阔情怀,可看作实行新法前奏。结合诗歌

13

具体内容看:诗的前两句写出自己在高塔上看到的旭日东升的辉煌景象,表现出诗人朝气蓬勃,对前途充满信

心;诗的后两句承接前两句写景议论抒情,“浮云遮望眼”,用典。“不畏”意思是不怕。古人常有浮云蔽日、

邪臣蔽贤的忧虑,而诗人却加上“不畏”二字,表现了诗人在政治上高瞻远瞩,不畏奸邪的勇气和决心;第二

问:“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的意思是:不怕层层浮云遮住我那远眺的视野,只因为我站在飞来

峰顶,登高望远心胸宽广。这两句诗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掌握了正确的观点和方法,认识达到了一定的高

度,就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就不会被事物的假象迷惑;换句话说,人不能只为眼前的利益,应该放眼大局和

长远。

古文阅读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

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

悉如外人。黄发垂看,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

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

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