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理解专项练习(含答案)_第1页
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理解专项练习(含答案)_第2页
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理解专项练习(含答案)_第3页
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理解专项练习(含答案)_第4页
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理解专项练习(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中阅读理解专项现代文练习

荒漠中的苇王剑冰

①车穿行于茫茫戈壁已经很久了。人们初开始的兴趣早已变成了朦胧的睡

意。公路像条细细的带子在沙漠中甩来甩去,不知尽头在何处。有人不停地在

后悔,应该走另一条国道的,是我等少数几个出的点子,说走这条路可以看到

五彩城。远远的五彩城直到我们走到了天黑,看到一颗好大的月亮,也没有见

到它的踪影。旅途上的事情是不能凭美丽的想象来完成的。慢慢地我也没有了

什么兴趣。除了沙漠还是沙漠,而且沙漠的颜色还不是金黄色的,很多都是粗

糙的暗褐色的沙石,在公路的两边铺向无尽的远方。胡杨呢?红柳呢?几乎看不

到什么植被,偶尔的几株沙棘,一晃就过去了。有时出现的不高的丘陵,也仅

够让视线有个起伏的弧度。沙海茫茫,真正是茫茫了。

②窄窄的戈壁公路上跑着的几乎就是我们这一辆汽车,弱小的一叶扁舟样

地在大海的波涛中翻涌。

③中间在什么地方吃了一顿午饭,然后就昏昏沉沉睡着了。醒来已是半下

午了,车子还是不急不躁地跑着。我又一次地把头靠在窗户上,无聊地看着己

不成风景的风景。就在这时,我竟然看到了一种熟悉的植物,是的,是那种水

乡才能看到的植物苇!起先我有点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以为是看错了,当这种

植物又一次在我的视线中出现的时候,我真正地看清了,是苇。

④在我的感觉里,苇属于弱者,弱者都是以群居的形式出现的,所谓芸芸

众生。群居才能产生勇气,才能产生平衡,才能产生力量,才会便于生存。苇

便是一种群像的结合体,荡漾是她的形容词。我曾在双台河口湿地保护区,在

我的家乡渤海湾,在孙犁笔下的白洋淀,都看到过面积逾十万亩甚至百万亩的

大芦苇荡。那一望无际的芦苇,像纤腰袅娜的女子,一群群相拥相携地在风中

悠悠起舞。兼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中对一位玉

人的思念也是以这美丽的植物为衬物。作为一种最为古老的植物,苇给人们带

来的总是美好的想望。很多的女孩借用了苇的名字。那是一种带有情感的、内

涵丰富的、柔韧的、温馨的表达与体现。

⑤可眼前这些苇却显得这般瘦削,不成气势。就像初生小女的头发,稀稀

落落地表明着生命的再生。或像耄耋老者,以几许羊胡迎风,扬头看着不多的

时日。我想象不到在这样荒凉(不只是荒凉,简直是恐怖)的地方,怎么会有

苇这种植物生长。是鸟的羽翅?是风的神力?她们真的不该诞生在这里。在白

洋淀、沙家浜,苇正牵裳起舞,接受着游人的赞叹;在渤海湾、黄海滩,苇也

是丰足地吸吮着大地的乳汁,欢快地歌唱。

⑥这该是植物中的弱女子啊,给她一片(不,哪怕是一点)水,她就敢生

根、发芽、开花,摇曳出一片星火,一片阳光。那确实是一小片水,好像是修

路开挖出的低洼地,仅仅是存留的一点点雨水,而绝不会是人为的故意,她们

就结伴地生长起来,那是多么少的伴儿啊。但女子们还是愿意有伴的,这是她

们的天性。孤芳自赏的苇似乎不称为苇,况且在这样的地方她们别说孤芳,连

群艳也无可夺目。如果不是我惺松中的一瞥,一个王姓男子也就同她们连一目

的交情也错过了。

⑦那片水已经剩了一点点,而她们的长大,还不是借助那一点水吗?看她

们的样子,也就是刚刚过了童年而进入了青春期。那可是戈壁滩,是茫茫大漠,

她们会摇曳、会挣扎多久呢?水涸地裂,沙丘涌动,她们都活不了。我已经看

到,离水稍远的几株已经干枯颓折。

⑧不过我想,既然作为一种生命,站立于这个世界上,就有她生命存在的

意义和可能。这个生命就会不讲方式,不图后果地向上生长,直至呼出最后一

息。苇,或被风收去,或被沙掩埋,都会以她最后的努力,度过她最美丽的时

光。苇,你的意思不是萎,是伟!想起金克木《生命》一诗中有一句生命是伴

着芦苇的啜泣与哈欠,暗自笑了。这不知写于何时何背景的诗句,有些明了又

有些不明,我这时倒是想改一句:生命是伴着啜泣与哈欠的芦苇。

⑨西部,戈壁,荒漠,苇,我把这样的字眼在寂寞的旅途上相连,竟就连

出了一种美妙的景。(2011年第3期《散文选刊》)

1.本文主体是写苇,而开篇却用较多的笔墨写了荒漠,这样写有什么用意?(4

分)

2.句子理解(9分)

⑴从语言表达的角度赏析第⑤段划线句子。(4分)

就像初生小女的头发,稀稀落落地表明着生命的再生。或像耄耋老者,以几许

羊胡迎风,扬头看着不多的时日。

(2)在第⑧段中,作者把金克木的诗句生命是伴着芦苇的啜泣与哈欠改为生

命是伴着啜泣与哈欠的芦苇。请理解作者改动的意图。(5分)

3.水乡里的苇与荒漠中的苇各有什么不同?请概括相关信息。(4分)

4.作者写苇,显然又不仅仅是在写苇,作者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探究一

下作者要表达的情感。(6分)

参考答案:

2.⑴运用比喻、拟人的手法,(2分)以小女的头发和老者的胡须来描写芦苇

的稀疏、不成气势(1分)但顽强地生长的特点。(1分)(2)金克木把生命

比喻为啜泣与哈欠(1分),态度消极,而柔弱的芦苇更衬托出这种消极态度

(或用柔弱的芦苇来衬托出消极的人生态度)(1分);改动后的诗句把生命

比作芦苇,表现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1分),表达对坚韧的、具有顽强

生命力的芦苇一样坚强的生命的赞美(2分)。

3.水乡里的苇:美丽、群居(或繁茂)、生存条件好(或生存于一大片水域)、

存活时间长。荒漠中的苇:瘦削、缺少气势(或少伴,或稀稀落落)、生存环

境恶劣(或生存于一小片水中)、存活时间短

4.文章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或象征手法)(2分)作者借对苇身处荒漠

却能不讲方式不图后果地活着的强烈的生命意识及身处逆境却顽强向上精神

的赞美,(2分)表达了自己也会在任何恶劣的环境中珍惜生命、努力生活,

也会生根、发芽、开花的愿望(或者答来歌颂那些具有沙漠中的芦苇一样顽强

的生命力的人)。(2分)

八年级现代文周末阅读练习

山的呼唤琼瑶

①梦中,总听到那山的呼唤。

②从小,热爱山,热爱水,热爱大自然那渺无边际、不可捉摸的旖旎与神

奇。

③童年时,在故乡湖南的乡间,曾有那么一座山,使我喘息过,使我迷惑

过,使我喜悦而又使我沉迷,至今,那山仍清晰地萦绕于我的脑际。那山并不

高,遍布着松树,高大的直入云霄,小的只有半个人高;泥土是红色的,土质

松而软,没有杂草,没有荆棘,只是遍地散布着一颗颗的松果。而我常穿梭于

那松林间,奔跑着,呼喊着,收集着那些松果,竞日流连,乐而不疲。玩累了,

我会选择一棵巨大的松树,倚着它坐下来,让那如伞般的松枝遮蔽着。闭上眼

睛,我静静地倾听那山风穿过松林发出的簌簌声响,幻想着它在诉说些什么。

我一直是个爱做梦的孩子,我就在那儿酝酿着、堆积着、制造着我最初的、童

稚的梦。长长久久地听着那山声籁、山的倾诉和山的呼唤。

④这座童年时期影响着我的山,始终屹立在我的心中,它带着一股烧灼般

的力量压迫着我;一座山!我总觉得自己要攀一座山,而我也总觉得自己在攀

一座山。我开始写作,迫切地想写出我对山的那份感觉,我写了很多以山为背

景的小说,像《深山里》,像《苔痕》,像《船里的卡保山》……而真正能写

出我那份感觉的,只有一篇《幸运草》。

⑤两年前,随着拍摄《幸运草》的外景勘察队,我上了一座山。我这一生

真正地爬上了一座“山”,再度感受那份令人喘息、令人迷惑、令人喜悦而又

令人沉迷的滋味。那座山,那座深入云霄、高不可攀的山,那座远离尘嚣、没

有丝毫人间烟火味的山!那座半是梦境,半是幻境、半是仙境的山!

⑥那山海拔一万三千多英尺,名叫"玉山”。

⑦再没有什么感觉比登上一座“高山”的感觉更踏实,也再没有什么感觉

比登上一座“高山”的感觉更虚幻,那山半在云封雾绕中,半在氤氯迷离中。

岩石高插入云,松树伸展着枝丫,像一只只巨人的手,托住了整个的天空。

⑧站在那儿,世界在你的脚底,寒意深深的云层包围着你。浓密的松树;

高大,挺拔,苍劲。树枝上全挂着一串一串的苍苔,云所带来的水汽凝聚在苍

苔上,成为一颗颗晶莹的水滴,顺着苍苔向下滴落。云飘浮在脚下,在眼前,

在身边,忽而来,忽而去,忽而凝聚,忽而飘散。太阳的光芒透过树梢,透过

云层,像一条条闪烁的光带,遍撒在整个山头。一会儿,你会浴在阳光的灿烂

里,一会儿,你又会置身于岩石的阴影下。身边所有的景象,瞬息万变,使你

不能不一次又一次的惊叹,惊叹那造物的神秘与神奇。

⑨夜里,寒月当头,流星数点。山沐浴在月光下,一片清幽,一片朦胧。

处处是岩石与巨木的幢幢黑影。给人一份说不出的震慑与肃穆的感觉。山中的

夜并不宁静,风在林中穿梭,时而尖啸,如一声壮烈的呐喊,时而低吟,如一

支柔美的情歌。除了风声,有隔山的飞瀑。在不停不休地飞湍奔流。有不知名

的鸟儿,此起彼应地互相唱和。有树枝偶然的断裂声,有小虫的唧唧,有草丛

中不明原委的簌簌……这种种的声浪,汇合成了一股。“山的呼唤”,那样让

人感动,让人震慑,让人迷惑。

⑩梦中,我总听到那山的呼唤。我知道,我将攀登,一次又一次。因为,

那山在呼唤着我。

1.认真阅读第③④两段,结合语境并联系文段内容,理解下面句中加黑词语

的含义。

①我一直是个爱做梦的孩子,我就在那儿酝酿着、堆积着、制造着我最初的、

童稚的梦。

②我总觉得自己要攀一座山,而我也总觉得自己在攀一座山。

2.文中第⑦至⑨段,作者重点描绘了玉山白天和夜晚两种不同的景象。试用

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这两种景象的特征。

①白天的玉山:

②夜晚的玉山:

3.联系全文看,作者童年登家乡的山和后来攀登玉山,其目的有什么不同?

4.本文描写景物浓墨重彩,形象生动。请结合你的阅读经验,任选一个角度,

简要分析其写法上的特点。

5.试概括本文的主旨。

参考答案:

1.①对未来充满憧憬,富于幻想进行文学创作,写出自己对“山”的那份感

觉。②不懈追求自己所确立的奋斗目标。

2.①光影变幻。迷离神奇,如构如幻。②山籁唱和,清幽朦胧,威严肃穆。

3.童年登家乡的山是游玩松林,编织梦想;后来登上玉山是欣赏美景,感受

自然魅力,寻找和体验对“山”的感觉,实现自己的心愿。

4.示例:①绘形、绘声与绘色相结合,既突出了山上景物的特点,又体现出

个人登“山”的切身体会与感受,形象生动,趣味矗然(举例略);②综合运

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既概括出了所见景物的总体特征,也生动形

象地描绘了各种景物的突出特点,凸显出“高山”以及大自然的巨大魅力(举

例略)(若从其他角度如调用多种感觉器官、先总写后分写、变换人称等方面

举例分析且正确、通顺亦可)

5.通过对两座山中自然美景的叙写和描绘,渲染出“山”的巨大魅力,表达

了作者对“山”以及大自然的赞美、热爱与向往之情,同时也含蓄地表达了作

者不懈追求人生目标的决心(或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答两方面的内容)

八年级现代文周末阅读练习

寂寞红柳

车一过托克逊,就进入了塔克拉玛干大沙漠,除脚下一条黑色的柏油路,

两旁和天尽头都是浩瀚无际的黄沙,近处是黄褐色的块状戈壁,稍远处是连绵

起伏的沙丘,弥漫着没有任何生命迹象的一片死寂。汽车朝瀚海深处驶去,临

近塔里木河流域,蓦地钻出一株两株、一丛两丛胡杨树,枯槁的树干和顶端的

新绿,在荒漠中挺出一片片绿荫,让人眼睛为之一亮。瞪大双眼仔细观察,还

见匍匐在沙丘的地表上有一层翠绿,车渐渐驶近,方辨识出那是一丛丛蓬勃的

细柳一般的植物,中间蓬勃起嫩紫的新红,像姑娘脸上刚刚泅开来的胭脂痕。

同行的新疆朋友告诉我们,这是红柳。

端详这在大荒野中也不失昂扬的一分笑意,禁不住怦然心动,一股热流在

胸中回荡,久久难以释怀。这一种身处险恶环境中的自在、散漫同时不失美好

的生命,兀地让人想起刑场上的视死如归,想起身处绝境之中的从容镇定,想

起蛮荒之远的处变不惊,也让人联想起壮汉胸前素手的抚摸,想起干涸心田清

泉的滋润……

我不知道有无关于红柳的民间传说,如果依我猜想,她该是侠肠柔骨的女

子宁死不屈的灵魂的再现。她要在这天地之间,留下她的凄情哀婉,她的绝唱,

在甩下一串潇洒和浪漫后,昂起头嫣然一笑,毅然决然地走向天涯,走向大漠

深处。她依旧年年岁岁开花,在蓝天旷野中,在无人注目欣赏的孤城绝域,以

自己的一腔柔情照耀天地,将微笑将柔情留存在天地方圆之间。

我看见了红柳的妩媚,那一抹于深绿丛中散发出来的美丽,粉紫的细细的

叶子,衬出柳枝的翠绿和旷野的落寞,那一份顽强、专注,让每一个多看她两

眼的人生出无限的爱怜和敬意。她把她惊人的美丽和执著、倔强,留在天地之

间,宁愿与大漠瀚海相伴,也不在繁嚣的江南内地水草丰茂之处留连,那儿有

着太多是非和说不清道不明的拉拉扯扯,有太多的勾心斗角和朋比为奸,只是

为了占有一丁点的蝇头微利,一丁点的风光名头,从而搅得内心不得安宁。在

这个世界上,没有比心灵的安静使人更为高贵和脱俗的了。红柳安心在这寂寞

之中。

这荒漠瀚海,可是红柳们的天地啊。她的微笑,她的爽朗,她的高傲,是

天地之间的另一种颜色和性格。

1、本文写的是红柳,而第一自然段却又写了胡杨树,请简要分析作者写胡杨

树的用意。

2、文中每三段说“端详这在大荒野中也不失昂扬的一分笑意,禁不住怦然心

动,一股热流有胸中回荡,久久怦然心动。”

(1)结合文意,扼要分析作者为什么“怦然心动”?

(2)联系下文,简析作者“难以释怀”的原因?

3、文中第五自然段末说“红柳安心在这寂寞之中”,简析作者为什么要突出

红柳的“寂寞”?

4、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A.作者把戈壁中匍匐于地表的红柳用“她”来指代,以“胭脂痕”“手的抚摸”

来形容,将红柳坚韧与柔美和谐地统一起来。

B.作者浓笔重绘红柳,不仅赞扬了她甘于寂寞、淡泊名利的思想境界,更赞扬

了她高张生命旗帜的阳刚精神。

C.作品以物喻人,托物言志,表面上是歌颂红柳,实际上赞扬了执著、倔强、

甘于淡泊的精神境界。

D.作品中红柳,与“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零落成泥碾作尘,只

有香如故”诗句中的梅花,塑造的是具有同一种精神的艺术形象。

E.在本文中,“大漠瀚海"与''江南内地”代表了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红柳

选择了“大漠瀚海”,正体现了其甘于寂寞的精神。

参考答案:

1、通过刻画在恶劣环境下顽强生长的胡杨树形象,衬托出沙漠中同样富有顽

强生命力的红柳的美。

2、答题要点:(1)看见身处险恶环境中的自在、散漫同时不失美好的生命

红柳时强烈的惊讶和喜爱的心情。(2)红柳给了作者深刻的印象,使他产生了

丰富的联想。

3、答题要点:(1)突出红柳甘守寂寞,淡泊名利的思想境界;

⑵以物喻人,歌颂那些在名利面前甘守清贫,坚持操守的人。

4、B、D(B、“阳刚精神”不准确;D"塑造的是具有同一种精神的艺术形象”

不准确。)

八年级现代文周末阅读练习

晶莹的瞬间

那天下午,正在听肖邦的一段钢琴夜曲,弹奏者是钢琴大师鲁宾斯坦。飘

逸澄净的音符优美地蹦跳着、流淌着,在我周围的空间发出晶莹透明的回声。

徐缓悠扬,如歌如诉的琴声,轻轻扣击着听者的心,使人如历梦幻,眼前仿佛

出现许多遥远而迷人的故事,你是这些故事中的人物,你在这些故事中徜徉,

在这引动故事中飘飞……人们把肖邦的钢琴曲比作抒情诗,实在不是夸张,仅

凭文字构筑的诗歌永远无法传达出这样的意境。

突然地,外面下起雪来,洁白晶莹的雪花纷纷扬扬地飘满了天空。此刻,

肖邦的钢琴夜曲依然在我周围回响,钢琴的韵律和雪花的飘舞非常协调,仿佛

是琴声在应和着飘飞的雪花缓缓流动,又像是雪花追随着钢琴的旋律翩然作

舞。我凝视着窗外的雪,凝视着飘飞在天地间的这些洁净自由的自然精灵,记

忆中一些和雪有关的情景浮现在眼前。

许多年前,也是在春节过后的一天,刚迈出中学校六的我,告别父亲,孤

身坐上了北去的列车前往异乡。火车开出不久,就下起了大雪。这是我有生以

来遇到的最大的一场春雪,雪花铺天盖地落下来,很快就覆盖了大地,从车窗

里望出去,白茫茫一片。铁轨消失了,铁路两边的电线上也积满了雪,木头的

电线杆竟然难负其重,纷纷倒伏在路边。火车不得不停在远离车站和城镇的雪

原中。当时,我感到命运正通过这突然降临的大雪,向我发出了严峻而不祥的

预兆。车窗外,看不到人,看不见路,只有雪花在灰色的天空中飞扬……车厢

里一片抱怨声。在我周围烦躁不安的乘客中,只有一个人与众不同。别人怨天

尤人,她却欢天喜地;别人唉声叹气,她却又唱又笑。这是坐在我对面的一个

七八岁的小姑娘,她趴在车窗前,惊喜地看着窗外的大雪,嘴里大声地唱着:

①“雪花雪花,白白的雪花,像盐像糖,亮亮的雪花……”她的歌单纯而滑稽。

我看着这小姑娘,听着她的歌,竟忘记了面临的困境。小姑娘由她的母亲带着,

她母亲是个三十来岁的少女妇,穿着朴素,神态安详,微笑地注视着快乐的女

儿。女儿的快乐也感染了她,她微笑着回答女儿提出的关于雪的一个又一个问

题。她回答不上,小姑娘就来问我,看着她天真活泼的脸色,我尽自己所能,

尽量回答她的提问……我们的列车在原野中停了整整一天,那小姑娘一直兴致

勃勃,用她的歌声和笑声给周围的人带来了快乐。晚上,母女俩互相依偎着安

静入睡。我凝视着她们,就像凝视一尊表现母爱和童真的美妙雕塑。她们对生

活充满了美丽的期望,即使面对着使旅途中断的冰雪。回想起来,我和这对母

女才讲了不多几句话,但她们却像茫茫雪原中一盆温暖的炭火,驱散了我的孤

独、忧虑和烦躁。第二天早晨,火车开动了,我很快到达了目的地。在陌生的

土地上,在白茫茫的雪原中,我怀着美好的憧憬留下了走向社会和生活的第一

行深深的脚印。此后,每当我艰难地寻找着自己的道路时,心里就会响起那单

纯明朗的歌声:②“雪花雪花,白白的雪花,像盐像糖,亮亮的雪花……”

就在我沉浸在遥远而温馨的往事中时,窗外的大雪已经消失。那漫天飞舞

的鹅毛大雪,突然地来,突然地去,犹如稍纵即逝的梦幻,而肖邦的钢琴夜

曲,依然在我的周围回响,仿佛是那场大雪不绝如缕的美妙余韵。这早春的鹅

毛大雪,尽管只是瞬间的闪现,但我很难忘记它们带给的遐想。我想,在喧

嚣的生活中,有这样诗意的奇妙片刻,去放飞自己自由而宁静的心境,是那

么的好。(本文有删改)

1.第二段中写“雪花”,在内容和结构上各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2.文章为什么要两次写小姑娘的歌声?请结合上下文作简要回答。(2分)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富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4分)

①人们把肖邦的钢琴曲比作抒情诗,实在不是夸张,仅凭文字构筑的诗歌永远

无法传达出这样的意境。

②在陌生的土地上,在白茫茫的雪原中,我怀着美好的憧憬留下了走向社会和

生活的第一行深深的脚印。

4.根据全文内容,指出标题中“晶莹”的具体含义,并分析作者在文中所表达

的思想感情。(6分)

阅读答案

1.内容上,写洁白晶莹的雪花,表达了对自然精灵的赞美,与下文小姑娘的童

真美相映衬。结构上,引出对那年下雪天在列车上的往事的回忆;前后呼应,

使文章结构完整。

2.第一次写小姑娘的歌声,是为了具体表现小姑娘的天真和乐观;第二次写小

姑娘的歌声,是为了表现小姑娘的这种积极乐观的精神给予我深远的影响。

3.①将肖邦的钢琴曲比作抒情诗,并与仅凭文字构筑的诗作对比,突出了肖邦

的钢琴曲梦幻般的美妙动人。②以“第一行脚印”来暗示自己开始了新的社会

生活,用“美好的憧憬”“深深”这些词语,表现自己在小女孩精神影响下的

积极乐观和坚定自信。

4.含义:雪花和琴声的明朗洁净;小姑娘的单纯天真;自己向往的宁静的生活。

情感:在困境面前,表现出积极乐观的心态,充满着对美好生活的期望;在喧

嚣的生活面前,表现出对自由平和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八年级现代文周末阅读练习

快递梅子涵

①现在都喜欢快递。一封不重要的信,一份有点重要的合同,一包盼望读

到的书,一盒扬州包子,一袋山西枣子,都会快递而来,弄得门铃不断,喜气

洋洋,很像成功人士。我不但有快递,而且几乎天天有,有时一天多到五六个,

喜气洋洋得有点手忙脚乱。

②有一天我在书房看着书睡着了,没听到门铃声,没听到送快递打我的手

机,当时手机设置为会议状态。不过当电话再次打来时,我醒了。“你在家吗?”

声音很恼怒。“我在啊。”“你看看我打了多少个电话给你!我打到现在没有

停过!”很恼火的声音在喊。“你是谁啊?”“快递!”他都是喊的。“对不起,

对不起!我刚才睡着了,没听见。”“你们上海人都不接电话的!”“上海人都

不接电话?刚才是没有听见。”“你不要说了,你现在下来!”他大喊着,声

音非常响,已经无礼得“不成体统”,任何一个收快递的人听见都不可能按得

住性子了。我的火“腾”地蹿上来,那蹿上来的声音也几乎听得见。我飞快地

下楼。我要去问问他想干什么,他这是在送快递还是准备拼命?二楼、一楼,

我飞快地走,我极力地压制自己的怒火,不让它蹿成歇斯底里。二楼、一楼,

我走得快,结果火竟然也被我压得快,散得快,等我开了大门的时候,已经没

有什么火了。从三楼到一楼的过程,我把自己锤炼了一次。我不想吵架,没有

意思,歇斯底里会不成体统。但是那个大喊的声音想吵,他站在门口,他的脸

上只有火!“你好,”我说,“很对不起,我睡着了,没有听见。如果听见我

怎么会不接?”我还说了别的话,表达歉意,也想表达友好。可是他的气不消。

最后,当他把一包书递给我,把签收单扔给我,喊叫着对我说“你签名”的时

候,我锤炼了的克制又一次被粉碎,火“腾”地重新蹿上来!“我不会签的!”

我大叫。“你打电话给你们老板,让他和我说话!"我大叫。我也歇斯底里了,

锤炼的成果很容易被扔弃,我歇斯底里的时候哪里像个教授!只要歇斯底里,

那么人人就都会是一个样子。

③他说他不要签收单了,跳上助动车开了就走。他就像一团烈火,是滚着

离开的。我站在门口大口喘气,整个上午乃至整个下午的日子,仿佛都已毁坏。

我没有回到房里,而是去追那团烈火了。我像一团烈火似的去追他,我自以为

是地要让他向我道教。我心里的怒火就像是脚底的轮子,可笑极了。我们的小

区很大,可是我竟然追到了他。他已经到了另外一家的门口,他的助动车停在

樟树下,他正在和这一家的女主人吵架。我幸灾乐祸地说:“你看你,刚才和

我吵,跑到这儿又吵,你很喜欢吵架?”他没有理我,有些沮丧地回到助动车

前,上了车。他也许也在懊悔:我怎么又吵了。

④这时,我看到他的头上有好多的汗。他被晒得很黑,其实他大概只有二

十出头的年龄。二十出头的时候,我正在一个农场当知青,也被晒得很黑。那

时,我不能再读书,他现在也读不了书,干着这样一份按人家门铃,打别人手

机,可是别人却可能没有听见的职业。我用手擦擦他额头上的汗,说:“你热

吗?”怎么会不热?他没有避开我的手,猛然流泪了,大滴地落下来。我突然

觉得,自己像一个父亲在抚摸孩子。他的年龄应该比我女儿还小些,是应该叫

她姐姐的。女儿正在法国读书,而他呢,骑着助动车,把一包我喜欢的文学书

给我送来。我有些难受起来。我摸摸他握着车把的手,说:“我刚才态度不好,

谢谢你为我送快递。你一个人在外面工作,要照顾好自己,让父母放心。上海

人都很感激你们的!”这么说着,我也流泪了,觉得温暖。心里涌满了情感和

爱的时候,人人也都会是一个样子

⑤这个上午没有被毁掉,被我们挽救了。他离开的时候说:“我走了。”

我说:“你骑得慢一点。”我们竟然有些像亲人告别。后来,他又来过一次。

他有点害羞地站在门外,我说:“是你啊,你好吗?"那以后,我再没有见到

他。我很想他再来为我送快递,我会说:“是你啊,你好吗?”

1.根据语境,分别用三个词语形容下面两句话中的“样子”。(6分)

(1)第②段最后一句“只要歇斯底里,那么人人就都会是一个样子”是怎样

的一个“样子”?

(2)第④段最后一句“心里涌满了情感和爱的时候,人人也都会是一个样子”

又是怎样的一个“样子”?

2.下面两句话,都写出了人物心中的“火”,但写法有所不同。请根据句子

后面的提示加以赏析。(4分)

(1)我的火“腾”地蹿上来,那蹿上来的声音也几乎听得见。(从词语角度)

(2)他就像一团烈火,是滚着离开的。(从修辞角度

3.用描写的表达方式写几句连贯的话,具体表现文中画线处小伙子内心的懊

悔。(60字左右,4分)

4.读完本文,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感悟。(4分)

答案

1.(6分)(1)怒不可遏(愤怒)声嘶力竭面红耳赤气急败坏(意思对

即可)(2)和蔼可亲(和颜悦色)心平气和和声细语包容理解(意思对

即可)

2.(4分)(1)(2分)这句话运用了“腾”这个拟声词(这句话运用了“蹿”

这个动词),生动传神地写出了“我”听到快递员粗暴喊叫时心中怒火升腾的

情状。(2)(2分)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快递员怒气

冲冲、心急火燎离开时的样子,体现了他急躁和粗暴。

3.(4分)示例:我怎么老是和别人吵架呢?这位长辈对我这么关心,我刚才

却对他那么无礼,往后我可不能再把自己焦躁和烦恼的情绪发泄在别人身上。

4.(4分)联系原文,结合实际谈感悟,言之有理即可。

八年级现代文周末阅读练习

清秋书简潘纤云

倚灯夜读,有虫声从院角黄菊丛内传来,时停时续,忽高忽低,带点诗词

里的平仄音律,不紧不慢地在秋夜里弹唱。“灯下草虫鸣”,想着这几个字,

指尖慢慢滑过书页,伴着秋虫的浅吟读书,心里更觉温暖得很。

古人说,春听鸟声,夏听蝉声,秋听虫声,冬听雪声。我觉得,这四种声

音里,春夏的鸟声蝉声过于激烈,浮躁张扬了些,冬天的雪声又过于清寂,单

调孤寒了些。而端坐在秋虫声里,听虫们一唱三叹的唧唧声,不紧不慢,清越

激昂,犹如诗人们的雅集聚会,内心不由自主地抒情起来,或捧卷展读,或邀

友煎茶,才不负这诗意秋声。

“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诗经》里描述了季节

的转变。西风起,月冷霜寒,虫鸣断续,伴着捣衣的砧声,夜风中的箫声,思

妇远望征人,虫语的低吟亦如她的心声:唧一一唧唧一一,分明是“盼一一盼

啊一一”。她仰头观天,雁阵穿过暗夜的云朵长鸣而去;俯首看地,草丛里秋

虫声声低语,天地间响彻它们的叫声。大雁知道南飞,蟋蟀知道归家,良人又

在哪里?她的身影在秋灯里愈发孤凄。

这种意象定格在诗书里,便是一幅幽凄伤情的画卷,也是文学里的抒情美,

让人回味有加,如叶圣陶所言,虫声会引起劳人的感叹,秋士的伤怀,独客的

微喟,思妇的低泣,是无上的美的境界,而常人世界里的秋虫声,又是另一番

自然诗篇。

幼时在乡下亲戚家,跟着婶婶到田野里守秋。我们爬上木柱搭成的高高的

草棚,田野里的作物尽收眼底。花生、山芋、玉米等,黑黝黝的藤蔓伏在野地

里,有新稻的清香从远处飘来。婶婶略有睡意,让我注意有无田鼠野灌的出没。

我静静聆听,耳中灌满的却都是虫声,分不清哪是蟋蟀、蚂蚱、蛔蛔……有的

若大提琴,有的若竖琴,有的若风笛,仿佛一场绝妙的交响曲,此起彼伏响个

不停。当时头顶上有金黄的秋月,田野里有成熟的庄稼,草棚里有醒着的我,

我们都是虫们肃穆的听众。那晚我为这秋之天籁所着迷,到黎明方才睡去。

我钟情秋天的虫声,它们谱在大自然的音符,更能令我内心充满宁静。我

品味着刘墉的这句话:“秋虫声就是要这样聆听,在那细小的音韵中感触,即

使到了极晚秋,只要以心灵触动,仍然可以感受到那微微的音响。”通常在这

样的细小音韵中,一杯滚烫的热茶,一本心仪的书,窗前的灯影里,我在阅读,

窗外的草丛里,秋虫们在吟唱。它们的话语和我心灵的声音汇合,那是无比美

妙的体验。(选自《散文》2011年第2期,有删改)

1:文章第三自然段引用《诗经》中的诗句,在文中有何作用?请简要概括。(3

分)

2:下列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

分不清哪是蟋蟀、蚂蚱、蛔蛔……有的若大提琴,有的若竖琴,有的若风笛,

仿佛一场绝妙的交响曲,此起彼伏响个不停。

3:秋虫的鸣叫是“谱在大自然里的音符”,作者认为应该怎样去聆听?(3分)

4:文章是从哪些角度表现“秋虫之声”充满诗意的?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5

分)

参考答案:

1:表明古人对秋虫之鸣也有感怀,为下文写作者的感受进行铺垫,同时丰富了

文章的意蕴。(3分)

2:排比、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各种虫声此起彼伏、优美动听,表现了作者

对秋之天籁的迷恋和陶醉。(4分)

3:在秋夜静静聆听,并以心灵去感受那细小的音韵。(3分)

4:自然界中的秋虫之声,富有音律美和节奏感,如同动人的音乐;由此联想到

古典文学秋虫的意象,具有文学的抒情美,令人回味;在秋虫的吟唱中,或邀

友品茶,或倚灯夜读,这种诗意的生活令作者的内心宁静、温暖而美妙。(5

分)

1:试题分析:首先简要概括出好处。从表现形式和内容看,此句为引用,系直

接引用。第二段作者表述“古人说”,第三段引用佐证。从下文来看,第四段

写作者对古人说秋声的评价。再从引用的一般作用分析。据此可简要给出。

2:试题分析:首先概括出妙处,其次说明理由。该句描绘的对象是秋虫之明,

结合语境分析可知,作者意在突出对秋虫鸣叫的喜爱。“有的”三个连用,构

成排比,“若”“仿佛”等词表明又使用了比喻,有本体有喻体,符合其特征。

再从排比、比喻修辞手法在文学作品中的作用分析即可。

3:试题分析:一找到问题所在段落,即末段,二提炼关键信息,扣住“宁静”

“心灵触动”这两个关键词即可。

八年级现代文周末阅读练习

严冬,荒野,松柏郭枫

①在黄淮大平原上,冬天,是风和雪撒野的世界。风,从塞外卷着严寒而

来,猛烈地袭击我们荒凉的小村庄,,除非在落雪的时候,天地才会静寂下来,

至于无风无雪而又有暄和的太阳温暖着咱们的日子,这是不多见的。

②北方冬天的风,是贼,是无孔不入的恶贼,可恶的风,对于贫苦人家,

从来不会停止无情的摧残。走在风中,单薄而破弊的冬衣,怎么裹紧也包不住

么身的抖,凛烈的寒气,一直就吹透到骨子里去!到了夜晚,寒风摇撼着茅屋,

门窗吱咬作响,屋子颤抖着仿佛要被寒风席卷而去。在凄厉的夜风呼啸中,屋

外,不时传来树枝折断的声音,冬夜,谁知道有多么漫长?

③落雪了。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喜欢雪花的美丽呢?真让我们傻里傻气的庄

稼人无法明白。不错,庄稼人也喜欢冬天下几场大雪,那是为了期待,期待明

春的走苗可以长得茁壮,真正在大雪天,还是冷得使人没处躲。尤其在化雪的

天气,多少人都冻裂了皮肤,冻坏了身子!谁还会赞颂雪花呢?在那种年头,

谁能拥有因炉赏雪的雅趣?

④不用说,在风雪的旷野里,所有的树都失去了颜色;只有松柏,才能挺

立在严寒中擎起一树蓊郁的墨绿。可是,小时候,只记得松柏总是种在一些大

户祖至的墓地上,每回经过,就觉得雪地里的黑松林,特别神秘,特别恐怖,

黑黝黝里面藏着什么,心里认定那些松柏不是属于我们的。读书之后,书中有

数不尽的松柏赞歌;不管书上怎么说,我还是喜欢活在我们生活中的那些树。

我喜欢柳的娇柔、榆的粗犷、白杨的潇洒。我喜欢槐、椿以及各种常见的树未。

我还是不喜欢松柏,总觉得松柏不是我们的。直到我走出了家园,跋涉过千山

万水,看遍了人世的冷暖沧桑,渐渐地,我才懂得,松柏,是多么可傲的树!

⑤松柏,挺立在山峦的最高处,与白云絮语•,与天风唱和,在苍茫的天地

之间,树立出一种生命的风范。它站在高处,超脱于红尘之外,让群树仰望,

仰望而无法企及。松柏,虽然享有无数的赞颂,却也承担着千古的寂寞啊!在

红尘之中,那些不甘寂寞的人,却想借着松柏的风采,让自己伟大起来,崇高

起来,这是何等的自私与愚昧啊!因此,一想到老家的原野上的那些松柏.,

被种在坟地里,我就为它们感到屈辱与难堪。可是,我也更懂得:为何在大风

雪的旷野中?松柏要傲然挺立,擎着一树墨绿抗拒严冬的淫威了。是的,冬天

的淫威,可以让柔弱的暂时低头,却永远征服不了顽强的生命。

⑥想念北方,想念老家的那些树木,当然,我更想念老家的人,想起那劳

苦而沉默的人们,许多熟悉的面孔,就浮现在我眼前!那与我血肉相连的亲人,

您们可好?三十多年的岁月,三十多年的动乱,可曾把你们摧折?知道吗?今

天,对你们,我是如何地想念!

⑦想念北方,想念老家的树未,想念老家的人。老家的人是憨厚的,可是

不要以为憨厚得什么都不懂了!那面孔,在笨拙憨厚中,也含蕴着细腻的情韵。

那心灵,在敦厚和善中,自有一份刚烈在!凡是以暴力加给我们的,我们会坚

强地反击出去,这是永不屈服的族类。

⑧想念北方,想念老家的树木,想念老家的人。

⑨要是没有那茁壮的树木,那莽莽荡荡的大平原,该会多么寂寞!

⑩要是没有那劳苦而沉默的人呢?没有那广大的善良的人群,谁来撑起中

国的天空!

一九八三年三月之日在台北木栅(节选自《老家的树一一怀乡散记之一》)

1.文章1—3段写了什么内容?在文章结构上有什么作用?(6分)

2.作者笔下的松柏有什么特点?第④段反复说“松柏不是屈于我们的”、“我

还是不喜欢“松柏”,有什么作用?(6分)

3.笫6-8段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诸结合文章内容简要析表达效果

4.文章到第⑧段,似乎就可以收束全篇,作者又写下了第9,10两段,这是否

多余?请谈你的看法。(5分).

答案

1.(6分)内容:黄淮平原冬天的风雪和严寒。(2分)

作用:照应文章标题,(1分)并引出冬天风雪中的松柏,(1分)渲染环境

的恶劣,为突出松柏在风雪中傲然挺立的形象做铺垫。(2分)

2.(6分)特点:满树蓊郁,傲然挺立,生命力顽强。(3分)

作用:欲扬先抑,强调不喜欢种在大户祖至墓地上的松柏,是为了后文更

好地表现松柏的品格和具有松柏品格的家乡的人。(3分)

3.(5分)反复的修辞。(2分)由树及人,揭示主题。(1分)表达对老家

的人的想念之情,歌颂老家的人的敦厚善良的品格和永不屈服的精神。(2分)

4.(5分)不多余。这两段由树及人,由树对于原野的意义推及沉默善良的劳

苦大众对于中国的意义,(2分)热情讴歌劳苦大众是撑起祖国天空的脊梁,

(2分)卒章显志,升华了主题。(1分)主观性试题,意思对即可给分。

八年级现代文周末阅读练习

春从心出刘心武

(1)愿乘火车,喜欢那窗外舒卷的田园画面;愿乘轮船,喜欢那船头劈

开的浪花飞溅;愿乘飞机,喜欢那舷窗外的云海无边……旅行之乐,在起点,

在终点,更在那前往中的沿途浏览。

(2)愿有机会,被准允一个人进入没有演出的剧场,随便选一个适中的

座位,静静地坐在那里,凝望那垂闭的大幕,在万籁俱寂中,以回忆,以想象,

以对自己钟爱的编剧、导演和演员的深深感激,以对艺术的敬畏与对审美的忠

贞,从心灵里,演绎出一幕又一幕的话剧,喜怒哀乐,悲欢离合,情理之中,

意料之外,神秘莫测,难以言喻……啊啊,那是怎样的一种超级享受!

(3)当近照堆积如山时,我们厌倦了摄影,甚至消褪了清理回味的兴致。

可是,我们对旧照片的窥视欲久盛不衰。难道,非得通过人世的纷乱,自我的

颠沛,以及痛苦的失落、无奈的损减,当那岁月梳篦过的残照,零星如梳齿上

的断发时,我们才能懂得珍惜,生发出琴弦般颤动的情愫么?

(4)以往,害怕走进书店,是因为总觉得那陈列出的新书,有许许多多

都应该抓紧购买,而自己囊中羞涩,欲壑难填一一甚至仅仅是站在书店的橱窗

前,便有一种受到特殊强刺激的感觉,怦然心动,难以自持;常常是,进去时

拼命告诫自己不得癫狂,而出来时却囊中如洗,抱着一大包书,踽踽独行在长

街之上,因为连乘公共汽车的钱也没留下,步行抱书回家真乃苦难的历程……

及至回到家中,洗手沏茶,仰坐观书,那一份悠哉游哉的劲头,噫,亚赛小神

仙!如今呢,害怕走进书店,是因为那些花花绿绿的出版物,虽然呈现着满坑

满谷之势,不像以往那么隔着柜台,大半还得有劳售货员取拿,可以随意自选,

浏览听便,可是,竟往往很难遇上一两本想买下的书,甚至带去打算购书的费

用,竟有花不出去的苦闷;终于淘出购得数种,打的回到家中,照例洗手沏茶,

倚在沙发上展读,那纸张没得说是雪白挺刮的,装帧得也颇称“雅皮”,但仅

是头一章,便几乎每页都有别字蹦出,如沙石珞牙,好不扫兴!几个人合译之

书,选题甚佳,却前面把主人公叫作乔治,后面又称格奥尔基,想必是将原著

一撕两半,各译各的,最后为赶快上市抢占市场,“萝卜快了不洗泥”,把贯

通一遍的程序都免了,堂皇包装,昂其定价,因请到鼎鼎大名的人物作序,慎

重如我,也欣然购回……唉唉,出版业数量大繁荣中的杂芜之弊,何时可减?

(5)书中毕竟有人生,人生毕竟一部书;书业杂芜,仍要耐心从中淘出

善本精品,人生诡濡,仍要坚韧地追求活着的真谛。

(6)冬去春来,朋友打来电话,兴奋地报告,他那窗外的晴空中,出现

了多年不见的南来雁群,一会儿呈一字,一会儿呈人字,跃然翩飞,引出他心

中胖那的诗意,多年不曾写诗的他,一时竟挥就了五首新作!放下电话,我也

久久不能平静。我们的生命都只有一次。生命中的青春也只有一回。我们生命

中最辉煌的时刻也只有那么一段。这都很像北国的春天,会飘然而至,绣出万

紫千红,却又会匆匆而去,甚至伴随着阵阵沙风,在你不经意时,已然落红满

地。现代人里,谁还会像林黛玉那样哀伤地葬花?一时间你会觉得有许多俗众

熙熙攘攘、无情地在你眼前践着落花去追名逐利,于是你惆怅,你喟叹……但

是,我鼓励自己,也劝告别人,像我那朋友一样,诗意地看待生命,看待青春,

看待成败得失,看待生死关劫;需知,有一种春天是永存的,那便是从心灵滋

生出来的,大雁跋涉般的豪情……

1、作者开篇强调“旅行之乐,在起点,在终点,更在那前往中的沿途浏览。”,

文中二、三、四段的哪些内容具体体现了人生旅途中的浏览?(3分)

2、本文开篇有什么作用?运用了怎样的修辞?(2分)

3、第四段中,作者对“以往”和“如今”“害怕走进书店”的原因进行分析,

目的是什么?(1分)

4、结合文章内容,简要阐释“书中毕竟有人生,人生毕竟一部书”这句话的

深刻含义。(2分)

5、从全文看,第六段“朋友打来电话”这件事,在内容和结构上分别起了什

么作用?(4分)

6、本文的线索是什么?(2分)

7、篇末“有一种春天是永存的,那便是从心灵滋生出来的,大雁跋涉般的豪

情……”怎样理解?有什么作用?(2分)

答案:

1在没有演出的剧场,从心灵里,演绎出一幕又一幕的话剧。对旧照片的窥视

欲久盛不衰。以往和如今买书的不同经历和感受。(概括段意即可。)

2总领全文的作用,排比的修辞方法。(格式答题意识)

3目的在于对比,突出如今的出版物的粗制滥造,质量太差。(考察对比的作

用,一般来讲强调后者。)

4人生如书,书如人生。人生诡瑞(狡诈),犹如书林杂芜。人生要追求活着

的真谛,犹如要从书林中淘出善本精品。(答案在文中,利用书中给出的原文

解释是最好的办法。)

5内容上:启示人们热爱生命,感悟生活,诗意的看待生活。结构上:过渡作

用,深化作者的思考,引发了议论。(总结出内容上的作用之一:引出中心结

构上的作用:过度。在阅读中要有总结意识。)

6文章以追寻和思考人生真谛为主线。(明确线索的含义:文章始终贯穿的内

容。一般是文章的中心或作者心情,态度的变化等。需要自己在阅读中总结。)

7热爱珍惜生活,让心中的春天永驻。篇末以点睛之笔,揭示了“春从心出”

的深刻含义。(明确结尾的作用:深化中心,强调主题,前后照应。明确春的

深刻意义:人生的真谛,即看待生命的态度,是珍惜,热爱,乐观的态度。)

八年级现代文周末阅读练习

泡桐花开叶公觉

①我居住的小区一角,有一棵高大的树,冬天落叶尽净,只剩光秃秃的枝

杆伸展在空中,春天当别的树开始吐出绿意葱茏的叶片时,它的枝头却萌发出

一朵朵紫色的花,这些花成串地开放着,显得纯朴而又华贵,它似乎带来了春

天对人们的热情问候,它也把紫色的希望绽开在绿叶之前……

②我认识这是泡桐树。当我还在读中学的时候,正逢全国宣传县委书记的

好榜样焦裕禄,而焦裕禄在兰考县的一大成绩就是推广种植泡桐树.,因为泡桐

树即使在贫瘠的土壤里也能茁壮成长。那时我在故乡老屋边的河沿上也种下了

几棵泡桐树.,它们长得很快,才几年已长成了挺拔的大树。每年春光明媚的时

候,它们的枝头开出一串串紫色的花朵,几棵树聚在一起,泡桐花形成一片紫

色的光焰,在我的心头点燃一簇簇希望之火。可以说。我的少年时代是在泡桐

花的陪伴中度过的。

③我曾仔细地看过泡桐花,它是一种喇叭形的小花,聚集在一起开成一串,

在绿叶未吐之时,就怒放在泡桐树的枝头。因为它是一种乡野的自由开放的花,

所以我觉得它纯朴;因为它的花是紫色的,成串的,显得珠光空气,所以我觉

得它华贵。纯朴与华贵在泡桐花身上得到了统一。

④我对泡桐的根、叶、杆、花都仔细观察过,我觉得在泡桐身上寓含着许

多人类社会赞赏的精神,如坚强、奋发、奉献、成长……这些精神正是人们需

要的,我从泡桐树上感悟到了。我曾用幼稚的诗歌记下我对泡桐的感受,我写

泡桐根“砍去树身,剩下你,默默地在土里,把力量积聚,无论贫瘠丰腴,你

照样努力,送个新芽,顶破地皮”。我写泡桐杆“幼年时心有空洞,你默立在

土壤中,经多少年风吹雨打:你坚实得胜过青铜”。我写泡桐叶“在春风里,

让花儿先迎艳阳,待花蕊结子,甘当保姆姨娘;在骄阳下,伸开绿色的手掌,

给幼果,笼一片荫凉"。我写泡桐花“紫色的希望,绽开在绿叶之前,待果实

累累时,绿叶簇拥在身边”。这些描写都是根据泡桐树生命力旺盛、易种易活

成材快等特性写成的,反映了我对泡桐的感情。也寓含着我由泡桐而引发出的

对生命力的赞美和对绿叶精神的讴歌,还有我对未来的憧憬。

⑤在人生的不同阶段,我看到同样的泡桐树,却生发出不同的感想。少年

时,我希望自己像泡桐树一样茁壮成长,希望自己像泡桐花一样开放出紫色的

美丽的花,那时的感想主要在成长和希望,这是与当时的年龄相符的。而在人

到中年以后,看着泡桐花从最初的深紫,慢慢地变成淡紫,当它即将飘落的时

候,己经接近白色了,这个变化过程,给我一种联想,泡桐花的一生就像人的

一生,从色彩强烈的青春年少渐渐步入淡泊无华的中年老年,自然界的一切都

有其发展规律。

⑥回首往事,我感到自己的一生确实像泡桐一样茁壮成长过,紫花缤纷过,

绿叶簇拥过,枝杆挺拔过,现在该到了淡花飘飞的时候了。但我并不因见花落

而伤感,而是把这飘飞的花儿当作一道人生的美丽风景,这是泡桐献给大地母

亲的最后的亲吻。泡桐的一生就是奉献的一生,也是坚强的一生,辉煌的一生,

灿烂的一生,无私的一生,永存的一生。(选自2006年4月17日《新民晚报》)

1.在作者笔下,泡桐树具有哪些特点?(4分)

2.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回答,第一段在全文中有何作用?(2分)

3.与《白杨礼赞》相比,茅盾笔下的白杨和本文中的泡桐各象征了什么精神?(4

分)

4.模仿第④段中的画线句,另选一种树或一种花,运用比喻或拟人的手法写

一小段表现事物特点的话。(30字左右)(3分)

5.作者在文中有“人生就如泡桐树”的感慨。请结合文章的最后两段,分析

人的一生与泡桐树的相似之处。(3分)

答案

1.纯朴而丽华贵;生命力旺盛、易种易活成材快;甘当绿叶;乐于奉献。

2.内容上:引出话题,揭示泡桐的特点,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结构上:总

领全文:

3.白杨:有极强的生命力,象征了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泡桐:坚强、奋发、奉献、成长,象征绿叶精神和奉献精神。

4.(1)我看见过美丽的迎春花,观赏过火红的香山红叶,却从没看见过玫瑰

这样的花。玫瑰真红啊,红的好像战士的鲜血;玫瑰真美啊,美得让人陶醉;

玫瑰真香啊,香的招引来了几只蜜蜂;我静静地看着,看着那仙女般的,娇嫩

的玫瑰,让正在观赏的我陶醉在那里。(2)花真美啊,就像婀娜多姿的在跳

舞的女孩;花真香啊,就像香气袭人的蜂蜜;花真濯清涟而不妖啊,就像亭亭

玉立的女孩一样。(3)花真美啊,美得像一张张灿烂的笑脸;花真香啊,香

得仿佛让你走进了香水世界;花真多啊,多得如天上的繁星!(4)那荷花,

清纯不染;那桃花,姓紫嫣红;那牡丹,雍容华丽;那玉兰,淡淡幽香;那樱

花,幽幽如歌。(5)杜鹃花真白啊,白的犹如天上朵朵白云:白的犹如水中

片片浪花:白的犹如地上皑皑白雪。(6)兰花清香而淡雅,平凡中又透着朴

素。它没有荷花的清高,它没有玫瑰的热烈,它亦没有梅花的坚强,只是那素

雅的花瓣,却让人们对它情有独钟。(7)荷花是高洁的,出淤泥而不染,濯

清涟而不妖;荷花是优雅的,亭亭如水中的仙女;荷花是温柔的,淡淡容颜,

赏心悦目。

5.少年时,像泡桐树一样枝繁叶茂,茁壮成长;从色彩强烈的青春年少渐渐

步人淡泊无华的中年老年,就像泡桐花从最初的深紫,慢慢地变成淡紫,当它

即将飘落的时候,已经接近白色了;年老时,就像泡桐花落,但并不感伤,而

是把这飘飞的花儿当作一道人生的美丽风景,这是泡桐献给大地母亲的最后的

亲吻。

八年级现代文周末阅读练习

《脚步声》陆文夫

我走过湖畔山林间的小路,山林中和小路上只有我;林鸟尚未归巢,松涛

也因无风而暂时息怒……突然间听到自己的身后有脚步声,这声音不紧不慢,

亦步亦趋,紧紧地跟随着我。我暗自吃惊,害怕在荒无人烟的丛林间碰上了剪

径。回过头来一看:什么也没有,那声音来自己于自己的脚步。

多少年来我在黑暗的旷野中行走时从来不怕鬼,只怕人,怕人在暗地里给

你一拳,或者是背后捅你一刀。不过,这种担心近年来也淡忘了,因为近年来

我很少在黑暗的旷野中行走,也很少听到自己的脚步声。

是的,我听不到自己的脚步已有多年了,多年来在繁华的城市里可以听到

各种各样奇妙的声响:有慷慨陈词,有喊喊私语,有无病的呻吟,也有无声的

哭泣;有舞厅里重低音的轰鸣,也有警车呼啸着穿城而过……喧嚣,轰鸣,什

么声音都有,谁还能听到自己的脚步声?

要想听到自己的脚步声,好像必须是在寂寞的时候,在孤苦的时候,在泥

泞中跋涉或是穿过荒郊与空林的时候,这时候你才能清晰地听到自己的脚步

声:那么沉重,那么迟疑,那么拖沓而又疲惫;哪躅不前时你空有叹息,无故

狂奔后又不停地喘息。那种脚步声能够清楚地告诉你,你在何处,你是从哪里

来,又欲走向何处?那脚步声还会清楚地告诉你,它永远也不可能把你送到你

心中的目的地。

在都市的喧嚣声中,凡夫俗子们不可能听到自己的脚步声,你一出门、甚

至不出门便可听到整个的世界有一种嗡嗡的轰鸣,分不清是哭是笑是哽咽,分

不清是争吵不休还是举杯共饮,分不清是胡言乱语还是壮志凌云,分不清那事

物到底是假是真,分不清来者是哪个星球上的人,弄到最后你自己也分不清自

己了。人人都好像不是用自己的脚在走路,而是被一种看不见的力量在往前推。

很难听见自己的脚步声了,只听得耳边呼呼风响,眼前车轮滚滚,你不知道是

在何处,忘记了是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行动就是一切。

偶尔回到空寂的林间来,又听到了自己的脚步声。听到这种声音的时候,

似乎觉得有一股和煦的风,一般清洌的水穿过了心头。我从乡间走来,迈过泥

泞的沼泽,走过碧野千里,那脚步还是存在着,还是和我紧紧相随,有这一点

也就聊以自慰。我不希望那脚步会把我送到我心中的目的地,那个目的地是永

远也不会到达的,如果我能到达的话,后来者又何必去跋涉?

心中的目标虽然难以达到,脚步却也没有白费,每走一步都是有收获的,

痛苦是一种收获,艰难是一种收获,哭泣也是一种必不可少的体验,要不然你

怎么会知道欢乐、顺利和仰天大笑是什么滋味?能走总是美好的。我不敢多走

了,在湖边的岩石上坐下来,想留下前面的路慢慢地走,不必那么急匆匆地一

下子就走完。

太阳从不担心明天的路,一下子便走到了水天相接处,依偎在一座青山的

旁边。我向湖中一看,突然看见有一条金色的光带铺在平静的湖水上,从日边

一直铺到我面前,铺到我脚下的岩石边,像一条宽阔的金光大道,只要我一抬

脚,就可以沿着这条金光大道一直走到日边,走到天的尽头,看起来路途也不

遥远,走起来也十分方便。这种景象我见过多次了,它是一种诱惑,一种人生

的畅想曲,好像生活的路就是一条金色的路,跃身而下就可以走到天的尽头,

走到你心中设想的目的地。可你别忙,你只须呆呆地在岩石上多坐片刻,坐到

太阳下沉之后,剩下的就只有一片白茫茫的湖水,你没有金光大道可走,还得

靠那沉重的脚步老老实实地挪向前。

1、文章开篇写现实亲历的一场惊骇,又写了少年读书时代为自己脚步声所惊

吓的回忆。这样写有什么作用?(5分)

2、联系上下文分析“在都市的喧嚣声中,凡夫俗子不可能听到自己的脚步声”

的原因是什么?(5分)

3、文中两次提到那脚步声永远不可能把你送到你心中的目的地。“心中的目

的地”是什么?为什么送不到?(6分)

4、年轻时的脚步声与现在的脚步声各有什么特点“简要分析文章结尾一句话

的含义。(4分)

参考答案

1、吸引读者,引起阅读兴趣。(3分)与下文听不到自己的脚步声形成对比。

(2分)

2、喧闹的都市失去了少年时乡村的那种安静,人们在这种环境中匆忙而又滔

躁,他们被外物左右无法省察自身。(5分)

3、“目的地”指人类共同追求的至善至美的理想境界。(3分)因为这种理想

境界不是一代人能完成的,要靠长时间努力,才能实现。(3分)

4、年轻时脚步声悠闲而自信,现在则轻微疲惫(2分)人生的奋斗之路就在跋

涉者脚下,要想成功,必须迈出坚定的步履,老老实实向前走。(2分)

八年级现代文周末阅读练习

把自己变成一朵花,香给这个世界看林清玄

①有时会在晚上去逛花市。

②夜里九点以后,花贩会将店里的花整理一遍,,把一些盛开着的,不会再

有顾客挑选的花放在方形的大竹篮推到屋外,准备丢弃了

③多年以前,我没有多余的钱买花,就在晚上去挑选竹篮中的残花,那虽

然是已被丢弃的,看起来都还很美,尤其是它们正好开在高峰,显得格外辉煌。

在竹篮里随意翻翻就会找到一大把,带回家插在花瓶里,自己看了也非常欢喜。

④从竹篮里拾来的花,至少可以插一两天,甚至有开到四五天的。每当我

把花一一插进瓶里,会兴起这样的遐想:花的生命原本短暂,它若有知,知道

临谢前几天还被宝爱着,应该感叹不枉一生,能毫无遗憾地凋谢了。

⑤花的盛放是那么美丽,但凋落时也有一种难言之美。在清冷的寒夜,我

坐在案前,看到花瓣纷纷落下,无声地辞枝,以一种优雅的姿势飘散,安静地

俯在桌边。那颤抖离枝的花瓣时而给我是一瓣耳朵的错觉,仿佛在倾听着远处

土地的呼唤,闻着它熟悉的田园声息。那还留在枝上的花则是眼睛一样,努力

张开,深情地看着人间,那深情的最后一瞥真是令人惆怅。

⑥每一朵花都是安静地来到这个世界,又沉默离开。若是我们倾听,在安

静中仿佛有深思,而在沉默里也有美丽的雄辩。

⑦许久没有晚上去花市了,最近去过一次,竟捡回几十朵花,那捡来的花

与买回的花感觉不同,由于不花钱反而觉得每一朵都是无价的。尤其是将谢未

谢,更显得楚楚可怜,比起含苞时的精神抖擞也自有一番风姿。

⑧说花是无价的,可能只有卖花的人反对。花虽是有形之物,却往往是无

形的象征,莲之清净、梅之坚贞、兰之高贵、菊之傲骨、牡丹之富贵、百合之

闲逸,乃至玫瑰里的爱情、康乃馨的母爱都是高洁而不能以金钱衡量的。

⑨花所以无价,是花有无求的品格。如果我们送人一颗钻石,里面的情感

就不易纯粹,因为没有人会白送人钻石的;如果是送一朵玫瑰,它就很难掺进

一丝杂质,由于它的纯粹,钻石在它面前就显得又俗又胖了。

⑩花的威力真是不小,但花的因缘更令人怀想。我国民间有一种说法,说

世上有三种行业是前世修来的,就是卖花、卖香、卖伞。因为卖花是纯善的行

业,买花的人不是供养佛菩萨,就是与人结善缘,即使自己放置案前也能调养

身心。卖香、卖伞也都是纯善的行业,如果不是前世的因缘,哪里有福分经营

这么好的行业呢?

⑪卖花既是因缘,爱花也是因缘,我常觉得爱花者不是后天的培养,而是

天生的直觉。

⑫这种直觉来自良善的品格与温柔的性情,也来自对物质生活的淡泊,一

个把物质追求看得很重的人,肯定是与花无缘的。

⑬爱花的人如果能自花中提炼智慧之香,用智慧之花来使心灵庄严,就能

使我们有最深刻的觉醒,激发我们追求真实和永恒的智慧。当我们面对人向的

一朵好花,心里有美、有香、有平静、有种种动人的质地,就会使我们有更洁

净的心灵来面对人生。

⑭让我们看待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