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海南省海口市东营中学高三地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1-2022学年海南省海口市东营中学高三地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1-2022学年海南省海口市东营中学高三地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1-2022学年海南省海口市东营中学高三地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1-2022学年海南省海口市东营中学高三地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海南省海口市东营中学高三地理上学期

期末试卷含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2分)

1.下图为我国某地区的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

图中支流汇入干流处与甲处的纬度和经度差分别约为

A.0.5°和1.5°B.0.25°和0.5°C.0.5°和

0.25°D.1.5°和0.5°

参考答案:

B

2.土地属于哪种使用方式,取决于这种使用方式所能产生的效益和地租支付能力。

下图是某城市地租等值线分布图。

图中地租等值线并不是呈同心圆,而是有明显的凹凸,造成局部区域地租等值线向

城外凸出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条

件B.交通运输C.人口分

布D.行政干预

参考答案:

B

3.图中阴影部分与其它部分日期不同,且AB为晨昏线,A的纬度为0。,B的纬度

70°且为晨昏线中纬度最高点。读图回答

该日,甲地的昼长是

A.6小时B.12小时

C.14小时D.18小时

参考答案:

D

4.右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图中数字代表某种辐射。

A.①以长波的形式源源不断输送能量

B.②是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

C.③只出现在夜晚起保温作用

D.④表示散失的少量短波辐射

18.为缓解全球气候变暖,美国科学家提出抽取海水,向空中喷洒海盐颗粒、增加云量以

降低大气温度的方法。这种做法的直接效果是

A.到达地面的①减弱B.大气吸收的②减少

C.射向地面的③减弱D.射向宇宙空间的④减少

参考答案:

17.B18.A

解析:17.【考点】本题旨在考查大气受热过程知识。

据图分析,①为太阳辐射,应为短波辐射,A错;②为地面辐射,为长波辐射,绝大部分

被近地面大气吸收,所以,是对流层大气直接热源,B正确;③为大气逆辐射,白天和夜

晚均存在,C错;.④表示大气辐射中射向宇宙中损失的部分,应为长波辐射。故选:B。

18.【考点】本题旨在考查大气受热过程知识。

增加云量,直接使得太阳辐射中的反射量增加,到达地面太阳辐射减少,进而地面辐射减

少,而使得大气温度降低。所以A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①会减少,其余都是间接减少。故

选:Ao

【易错警示】本题主要的关键是“直接效果”。

5.下图为夏至日某地太阳辐射和地面辐射的时间变化图,此地该日正午物体影长与

物体等长。据此完成10-11题。

10.该地地理坐标为

A.68.5°N90°EB.66.5°N90°E

C.21.5°S120°ED.21.5°S150°W

11对图像的描述正确的是

A.N区域内该地气温正在逐渐下降

B.M区域内地面辐)■全部转化为大气热量

CP点白时刻为该地日出时刻

D.Q点时刻为该地一天4

参考答案:

10.A11.D

第10题,夏至日,此地该日正午物体影长与物体等长,说明正午太阳高度是

45°,该地昼长约17小时,位于北半球,纬度是68.5°N。该地太阳辐射最大

时,地方时是正午12点,此时北京时间14点,该地经度是90°EoA对,B、C、

D错。第11题,图像中,N区域内该地气温正在逐渐上升,A错。M区域表示地面

辐射大于太阳辐射,大气在降温,B错。P点的时刻为该地气温最低时刻,C错。Q

点时刻为该地一天中气温最高时刻,D对。

6.下图为北京、上海不同时期外来常住人口年均增速。完成下列各题。

6.0-e2007—2010年

5.0-口2011—2013年

Z2014—2016年

4.0-

3.0-

20-

1.0-

0.0-

-1.0-上海市

10.图示信息可以反映出

A.北京人口老龄化更严重B.上海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C.北京迁出人口数量增多D.上海外来人口数量减少

11.北京、上海外来常住人口增速变化的原因最可能是

A.城市人口容量不断下降B.工资水平不断提高

C.与其他省经济差距缩小D.农业生产水平提高

参考答案:

10.D11.C

10.本题以外来常住人口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我国人口迁移及其主要影响的理解。由图

可以看出,北京外来常住人口增速一直是正值,所以外来人口数量一直保持增长,且外来

人口中一般来说青壮年较多,所以A,C错误;上海常住人口在2014-2016年期间为负

值,说明外来人口数量减少,D正确。

11.本题以外来常住人口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我国人口迁移原因的理解。从整体趋势来

看,北京、上海外来常住人口增速都在降低。随着经济与科技的发展,环境质量的提高,

上海、北京A口容量在增大,A错误;随着经济的发展,两市的工资水平在不断上升,B

错误;外来常住人口主要从事第二、三产业,农业生产水平对外来人口影响较小,D错

误;上海、北京与其他省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缩小,是导致外来人口增速降低的主要原

因,C正确。

7.下图为“某校旗杆正午影端位置一年内变动示素图”。读图完成

Q,③时间

旗杆影端位于②位置时的日期可能为

A.3月21日B.6月22日

C.9月23日D.12月22H

参考答案:

D

8.下图中a为晨昏线,c为经线,b为c线上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点。读图回答

下列各题。

19.当a、c两线重叠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北京和海口昼夜等长B.北极圈及

其以北有极昼现象

C.b地正午太阳高度角达一年中最小值D.此时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近

日点附近

20.下面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b地水平运动物体方向的是

口LxJLULL

*初始运动方向-A儡转方向

ABCD

参考答案:

19.A20.C

9.下图为甜菜制糖工业清洁生产流程图。完成下题。

浆料

与原流程相比,甜菜制糖工业清洁生产

A.提高了糖的产量

B.增加了产品种类

C.解决了资源不足

D.实现了“零排放”

参考答案:

B

本题以甜菜制糖工业清洁生产流程图为背景,考查可持续发展模式的特征。按照原流程过

程,甜菜制糖工业加工产出糖后,对废弃物简单的好氧处理后排放废水;清洁生产流程中

在产出糖的同时重点对甜菜加工后产生的浆料、废水进行了多道工序的处理,既减少废弃

物的排放,又产出了动物饲料,因此增加了产品的种类,但没有体现糖产量的提高,同时

仍旧会有废水排放,故没有实现“零排放”,其流程也不是用来解决资源不足的问题。所

以选B。

【点晴】清洁生产为在生产的各个环节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同时提高资源利用率;因其延

长了产业链,所以实行清洁生产还能促进就业,带动经济发展。

10.下面的两幅图为天津市蓟州区一摄影爱好者分别在2018年1月31日(阴历腊月十

五)晚拍摄并制作的盘山“月全食”(两次满月间隔29.5天)过程图和2018年4月3日

拍摄的“桃花雪”景观图;这场雪是京津地区30年来第一次四月飞雪,蓟州北部山区较

南部平原雪量大,雪后气温骤降,据图和所学地理知识回答『2题。

据图文资料和所学知识,下列说法可信的是

A.拍摄照片的月份澳大利亚北部地区盛行东南风

B.一个月内不可能出现两次满月

C.盘山山麓植被以落叶阔叶林为主

D.拍摄季节,非洲东南部内陆国家津巴布韦首都哈拉雷(平均海拔:1480米,经纬度:

17°49'S,31°04'E)正值旱季。

2.与此次“桃花雪”形成过程不相关的示意图是

参考答案:

l.C2.D

11.下图为“某校旗杆正午影端位置一年内变动示素图”。读图完成

Q,③时间

旗杆影端位置由②变为③的过程中

A.地球公转线速度逐渐加快B.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

C.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D.南极圈内极昼范围不断扩大

参考答案:

B

12.下左图为福建省福鼎市太姥山花岗岩景观,右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完成下面

小题。

1.太姥山花岗岩外观形态与下列地质作用密切相关的是

A.风力侵蚀B.冰川侵蚀C.岩浆凝固D.风化作用

2.能够反映太姥山花岗岩形成过程的是

A.①B.②C.③D.④

3.太姥山的天然花岗岩,其组成矿物直接来自

A.地核B.地壳C.下地幔D.上地幔

参考答案:

1.D2,A3.D

【1题详解】

花岗岩是侵入岩,是岩浆冷却凝固而成,太姥山花岗岩外观形态有一定的酷似造型,这是

外力风化作用而成,C错D对。福建福鼎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太姥山的海拔不高,山上

没有终年积雪,不会有冰川侵蚀,B错;该地降水较多,风力作用较弱,A错。据此分析

本题选Do

【2题详解】

根据地壳物质循环原理可知,右图中,c、d、a、b分别对应岩浆、岩浆岩、沉积岩、变质

岩。太姥山花岗岩是侵入岩,是岩浆冷却凝固而成的岩浆岩,故能够反映太姥山花岗岩形

成过程的是图中的①,故本题选A。

【3题详解】

太姥山的天然花岗岩,其组成矿物直接来自岩浆,岩浆存在于软流层中,软流层位于上地

幔,据此分析本题选D。

13.我国某地一同学每天下午在放学路上,习惯性地观察天空中的太阳。下图示意该同学

在两个不同日期的17:30(北京时间)经过P点时,所看到的太阳在天空中的a、b位置。图

中MN代表南北方向,PQ垂直于MN。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同学所处的省区可能是

A.黑龙江B.广东C.新疆D.四川

2.该同学看到太阳位于a位置,四个月后位于b位置,期间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为

A.该地白昼时间不断增长

B.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先向北,再向南

C.从上海经苏伊士运河到鹿特丹的轮船一直顺风顺水

D.地球的公转速度在逐渐加快

参考答案:

1.A2.B

本题考查地球运动的相关知识。由图可知,M、N为南北方向,与MN垂直的PQ为东西方向;

二分日时日出正东、日落正西;图示a位置太阳位于正西方,是二分日时的日落时间,当

地地方时是18:00,北京时间是17:30;北京时间较当地时间晚30分钟,说明当地在北京

时间120E的东边;经度相差1度,时间相差4分仲,由此可算出当地的经度是

127.5°Eoa为春分日太阳高度,b为7月21日的太阳高度;春分日以后四个月太阳直射

点的移动规律为从春分日到夏至日为向北,从夏至日到7月21日前后为向南。

1.由图可知,M、N为南北方向,与MN垂直的PQ为东西方向;二分日时日出正东、日落正

西;图示a位置太阳位于正西方,是二分日时的日落时间,当地地方时是18:00,北京时间

是17:30;北京时间较当地时间晚30分钟,说明当地在北京时间120E的东边;经度相差

1度,时间相差4分仲,由此可算出当地的经度是127.5°Eo选A正确。

2.由图可知,a日落正西,四个月后日落西北,说明a是春分日,b是7月21日左右,在

此期间,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该地从春分到夏至白昼不断增长,但夏至后到7月21日

前后昼不断变小,A错;春分日以后四个月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为从春分日到夏至日为

向北,从夏至日到7月21日前后为向南。选B正确。从上海经苏伊士运河到鹿特丹会经过

北印度洋,北印度洋此时受季风的影响洋流向东流,故是逆风逆水,到西欧去才会顺风顺

水,故C错;地球的公转速度先变慢后变快,D错。

14.下图所示区域受西风影响,年降水量多在50〜300毫米。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0.图中①②③④地,年降水量最多的是

A.①地B.②地C.③地D.④地

11.据自然环境条件推断,图示地区下列土地利用类型的比例

A.草地〉荒地》林地B.耕地》林地〉荒地

C.荒地〉草地》耕地D.林地》耕地)草地

参考答案:

10.C11.C

试题分析:

10.根据经纬度,图示区域是天山山脉西部,图中①②③④地,①地、②地地形较平坦,

抬升作用小,降水较少,A、B错。③地位于西风带的迎风坡,地形抬升作用强,年降水量

最多,C对。④地位于山地背风坡,降水最少,D错。

11.据自然环境条件推断,图示地区位于西北干旱区,降水少,蒸发旺盛,林地面积小,

D错。土地拓饮荒地为主,A、B错。土地利用类型的比例是荒地〉草地》耕地,C对。

15.抚养比是指在总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口对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下图为我国东部某

省近5年人口数据及结构的变化。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近年来,该省面临的人口问题是

A.总人口逐渐减少B.生育率持续降低

C.劳动力就业困难D.劳动力负担加重

2.该省劳动力人口的减少主要是因为

A.国际移民趋势明显B.产业结构升级调整

C.生活成本上涨较快D.省外求学人数激增

参考答案:

1.D2.B

【分析】

抚养比是指总体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口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人口总抚养比等于少年人

口抚养比与老年人口抚养比之和。

[1题详解】

据图中曲线,人口总抚养比等于少年人口抚养比与老年人口抚养比之和,由图判断总抚养

比的百分数值越来越大,说明人口总抚养比持续上升,劳动力负担加重,劳动力就业容

易,C错,D对。图中是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先增大后减小,而社会抚养比是逐渐增大,

说明非劳动力人口一直增大,但无法说明总人口变化,A错。少儿抚养比变化不大,说明

生育率变化不大,B错。故选D。

【2题详解】

该省位于我国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劳动力减少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当

地产业升级,带动劳动力的迁移,B正确。

16.读下图为“我国部分省区人口承载系数(实际人口密度与理论承载密度之比)及

20世纪80年代下半期人口流动”示意图(下图),回答

从图示信息分析,缓解人口压力的措施不合理的是

A.加快经济发展,调控人口承载能力

B.坚定不移地实施计划生育政策,控制人口数量

C.组织大规模的劳务输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D.大力发展科技教育,提高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

参考答案:

C

17.京西煤矿储量丰富,煤炭具有低硫、低磷、低氮等特点,产品供应国内外市场。目前

京西各煤矿逐步关停,到2020年北京将实现“零煤矿”。下图为煤矿关停后矿区土地利

用规划示意图。读图回答15--16题。

15、京西煤矿逐步关停的主要原因有

A.煤炭开采成本上升B.煤矿资源濒临枯竭C.企业经济效益下滑D.城市功能定位调整

16、关停后,矿区的发展方向是

A.大量迁出人口,恢复原始生态B.复垦矿区,改善生态环境

C.发展第二产业,加速产业转型D.大力发展技术导向型工业

参考答案:

15.D16.B17.C

18.气温在垂直方向的变化一般分两种情况,有水汽凝结时遵循湿绝热变化规律,无水汽

凝结时遵循干绝热变化规律,湿绝热变化过程中随着水汽凝结会有热量的释放,导致其气

温垂直递减率偏低。图为某山体两个坡向气温垂直分布理论模式,据此回答4〜6题。

4.关于该图表的判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曲线a反映的是湿绝热变化规律

B.曲线b现象一般出现在迎风坡

C.曲线a①至②区间的变化是因为水汽蒸发吸热导致

D.500m以上,海拔越高,两个坡向气温差异越大

5.在海拔1000m处,两个坡向的气温差异最接近

A.5℃B.9℃C.14℃

D.19℃

6.下列地理现象,与曲线b无关的是

A.华北平原的干热风B.大分水岭西侧草

原植被

C.金沙江干热河谷D.天山南麓的绿

参考答案:

4.A5.B6.D

19.读某月某条经线上部分气压带、风带和气流的相互关系示意图。

15.图中②(气压带或风带)的气流运动方向和性质分别为()

B.上升湿润

C.由高纬流向低纬干燥

D.由低纬流向高纬湿润

16.此时''地球朝向太阳一面的所有地区”占全球()

A.一半B.一大半C.无法计算D.小于二分之一

参考答案:

AA

试题分析:15.图示②是副热带高气压带,在其控制下空气下沉,降水稀少,气候干燥。

选A正确。

16.晨昏线把地球平均分成两部分,地球任何时间都是白昼和黑夜各占一半,A正确。

20.每年随着干、湿季节的变化,东非高原上数以百万计的野生食草动物就会组成一支壮

观的大军,浩浩荡荡地在坦桑尼亚的赛伦盖蒂国家公园和肯尼亚的马赛马拉国家自然保护

区间来回迁徙。下图是2013年食草野生动物迁徙路线。

23.当①地有充足的水源和青草时,影响其气候的原因是()

A.西风带控制B.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C.信风带控制D.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24.野生食草动物从②地迁徙到③地的时间可能是()

A.4月〜5月B.7月底〜8月中下旬

C.10月底〜11月底D.1月中上旬〜3月底

参考答案:

23.D24.B

解析:23.【考点】本题旨在考查热带草原气候成因。

该处的气候类型是热带草原气候,其形成原因是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当①地

有充足的水源和青草时,说明此时是湿季,当地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故本题选D。

24.【考点】本题旨在考查南半球动物迁徙时间。

动物迁徙根本目的是追逐水源。南半球夏季(1、2、3月)时,①地降水多,冬季(7、

8、9月)③地降水较多。野生食草动物从②地迁徙到③地的时间就应该是7月底〜8月中

下旬。而9月份后就开始往南移,在来年一月份前迁回①处。

21.下图是某游客北京时间7月17016:42,在青海橡皮山(99°35'E,36°48'N)拍摄

的某山地牧场的照片。照片中,可清晰显示正前方三个山脊两侧的a、b坡面的植被情

况:a坡面光秃秃,而b坡面有青草覆盖。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影响山脊两侧a、b坡植被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坡度B.热量C.水分D.土壤肥力

参考答案:

C

【详解】根据图文材料分析可知,橡皮山的降水主要来自冬季风,a坡降水少,植被稀

少,b坡降水较a坡多,草类生长茂盛。因此,山脊两侧坡地植被差异主要受水分条件影

响。故选C

22.读我国某农区的冬灌景观图,田间作物为小麦。每年入冬时,在日平均气温为3℃左右

时最适宜冬灌,冬灌具有明显的增产作用。据此完成7〜8题。

7.下列关于冬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有利于消灭越冬害虫,减轻病虫危害

B.有利于提高地温,防止作物冻害

C.有利于防止土壤盐渍化,增加土壤肥力

D.有利于提高土壤墙情,防止春旱

8.下列种植小麦的省份中,最适宜进行冬灌的是

A.青海B.河南C.黑龙江D.湖北

参考答案:

7.C8.B

【知识点】本题考查冬灌的作用、冬小麦的种植区域。

解析:7题,冬灌对于防止土壤盐渍化,增加土壤肥力没有作用,选C。

8题,青海种植青棵,河南种植冬小麦,黑龙江种植春小麦,湖北一般种植水稻,所以B

正确。

【思路点拨】湖北虽然有少许冬小麦,但是作物冻害、防止春旱就说明是华北地区,排除

湖北。

23.图6为玉山植被垂直分布与北半球植被分布图,其中树线是指天然森林垂直分

布的上限。读图回答16〜18题。

(

)

16.某登山者从海拔500米到1900米刚好走过常绿阔叶林。水平陆地上要

完全通过常

绿阔叶林理论上至少要走约

A.550千米B.1000千米C.1200千米D.1400千

17.对树线高度影响不大的因索是

A.经度位置B.纬度位置C.海拔高度D.降水量

18.玉山树种丰富的原因不包括

A.纬度低B.海拔高C.降水丰富D.红壤广布

参考答案:

16-18BAD

24.读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各题。

7.图中隧道

A.穿过等高线密集区,设计不合理B.长度大约为6000m

C.出入口受地质灾害影响较大D.应建成“之”字形,以降低坡度

8.图中M、N、P、Q四点高差最大的一组是()

A.MQB.PQC.MND.NP

参考答案:

7.C8.A

试题考查等高线图的判读。

7.图示隧道穿过地形区为鞍部,为减小坡度而修建隧道,布局合理;隧道大致呈西北一东

南走向;结合图中经纬度位置,可判断出该地位于我国西南地区,出入口处坡度陡,受地

质灾害影响较大,C正确。

8.结合图中等高线数值可读出,P点和Q点海拔为200米到300米之间,N点海拔为300

米到400米之间,M点海拔为600米到700米之间,高差最大的一组是MQ,C正确。

25.王教授日记中这样写道:“这里的大多数植物的叶子坚硬,叶面光滑且有

蜡质薄膜,果园里种植的大多是柑橘、柠檬、无花果和葡萄。”据此回答13〜14

题。

13.王教授日记记述地区的气候特点是

A.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B.终年炎热少雨

C.终年高温多雨D.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

多雨

14.这里的气候成因是

A.受西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B.受季风环流影响

C.受赤道低气压控制D.受西风和副极地低气压控制

参考答案:

DA

26.读下图,结合图文资料,回答第30题。

图4

图4所示甲乙丙三地都是淤泥质海岸,且属于地壳持续下沉区。

30.经考证发现,近30年来,甲地海岸线基本稳定,乙地海岸线向海推进,丙地海岸线向

陆地后退。形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三地海岸的()

A、地貌形态B、泥沙沉积量C、河流密

度D、抗蚀能力

参考答案:

【知识点】本题考查沉积作用。

【答案解析】30.B

解析:海岸线受到海浪的侵蚀作用,若泥沙沉积作用大于侵蚀作用,则向海推进,若泥

沙沉积作用小于于侵蚀作用,则向陆地推进,若泥沙沉积作用等于侵蚀作用,则不变。

所以B正确。

【思路点拨】熟悉海口处的地貌作用是解题的关键。

二、填空题(共1()分)

27.根据亚洲部分地区某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图中所示季节,图中大陆气压中心的名称是o并简要

说明该气压中心的形成过程。(6分)

(2)图中洋流的流向是向(东、西),简要说明影响该洋流流

向的因素。(4分)

(3)简述分析丙地洪涝灾害多发的自然原因。(4分)

(4)乙地是我国的水电基地之一。简述乙地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2分)

参考答案:

(1)冬季;亚洲高压控制(或蒙古西伯利亚高压)(2分)

原因:冬季气温低,空气冷却收缩下沉,空气密度增大,气压升高,形成高压中

心。(4分)

(2)向西流;东北季风地形地转偏向力(4分)

(3)降水集中夏季;河网稠密,汇集水量大;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海水顶托,

河水不易下泄。(4分)

(4)地处阶梯交界处,落差大;降水多,汇入河流多,径流量大,(2分)

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10分)

材料一:2015年4月国务院通过《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京津冀协同发展,核心是

京津冀三地作为一个整体协同发展,主要以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打造现代化新型首都

圈,形成京津冀目标同向、措施一体、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协同发展新格局。图1是京

津冀地区地形图。

40。毫米年

等降水量找

图1

材料二:IC产业(集成电路产业)是电子信息产业的基础,一般由设计、制造、封装三个环

节构成,京津冀地区是我国重要的IC产业基地。图2是2001-2007年我国IC产业产值

(亿元)结构变化图。

(1)图中显示的城市有级中心地,北京目前处于区域发展

的阶段。(2分)

(2)从干湿状况看,图中400毫米降水量线北侧属于地区(干湿地

区)。(1分)

(3)从材料二可知,我国IC产业产值居主导地位的是环节,产业产值比重

上升最快的是环节。(2分)

(4)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使调入区更容易出现的生态问题是,调水到北

京和天津。滦河上游自然保护区是北京和天津的生态屏障,春季该自然保护区对北京的屏

障作用是»(2分)

(5)表述京津冀协同发展对北京市的重要意义。(3分)

参考答案:

(1)3(1分)高效益综合发展(1分)

(2)半干旱(1分)

(3)封装(1分)设计(1分)

(4)土地盐碱化(1分)阻挡沙尘暴(1分)

(5)分散北京市的城市职能;推进产业转移和产业升级;优化城市功能区的空间布局;

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推动城市基础设施的改善;与天津、河北优势互补,促进经济发展。

(写出上述其中3点即可)

29.读下图回答问题。

10-

(2)沿A向B沿直线运动,运动方向为。

(3)人在8的方向;B在C的方向。

(4)BC间的最短距离是。

参考答案:

(1)50°S,45°E(2)先向西南,后转向西北(3)正东正北(4)

4440KM

解析:(1)根据西经度的数值逆时针增大特点可以判定图示位于南半球,顺时针增大的

为东经度,据此,C位于45°E,C点的地理坐标为(50°S,45°E)。

(2)结合上题,此图为南半球,逆时针为向西运行,沿A向B沿直线运动,应走弯向极

点的圆弧,故运动方向为先向西南,后转向西北。

(3)AB位于同一纬线,顺时针为向东的方向,则A在B的正东方向;B、C位于同一经线

上,C比B更接近南极,则B在C的正北方向。

(4)B、C位于同一经线上,BC间的最短距离是两地的纬度差,根据纬差1°七111千

米,可知BC间的最短距离是4OX111KM=444OKM,

三、综合题(共38分)

30.【地理一一选修3;旅游地理】

稻城,古名“稻坝”,位于四川省西南边缘,地处青藏高原东南部,横断山脉东侧,属康

巴薇区的甘孜藏族自治州。这座边远小城,因被认为是“最后的香巴拉”而成为国内背

包客心目中的圣地。这里有辽阔的地域、绵延的山脉、丰美的草场、清澈的溪流、圣洁

的雪山和热情质朴的康巴人。下图为稻城主要景点布局图。

分析稻城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原因。

参考答案:

自然景色优美,民族文化浓郁;多样性与独特性并存;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历史文化价

值、科学价值和经济价值;地域组合和集群状况良好;客源地(昆明、成都等城市)居民

收入较高,出游率高;有公路连接,交通便利。

本题主要考查区域旅游业发展的条件,意在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只要掌握旅游

条件评价结合当地的特点即可正确作答。【详解】分析稻城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原因主要结

合当地的条件从资源价值、地域组合状况、市场距离、交通通达度等方面进行分析。由材

料可知,自然景色优美,民族文化浓郁;多样性与独特性并存;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历

史文化价值、科学价值和经济价值;地域组合和集群状况良好;客源地(昆明、成都等城

市)居民收入较高,出游率高;有公路连接,交通便利。

【点睛】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旅游资源的游览价值:旅游资源的质量(优质、独特,具备较高的审美或历史文化价

值)、旅游资源的集群状况和地域组合状况。

(2)旅游消费市场的距离:与经济发达地区之间的距离,经济距离(旅行所需的时间和费

用)越长,吸引的游客越少。旅游地的最优吸引半径是有限的。

(3)交通位置及其通达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