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适用高中地理第2章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第2节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课后习题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_第1页
新教材适用高中地理第2章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第2节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课后习题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_第2页
新教材适用高中地理第2章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第2节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课后习题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_第3页
新教材适用高中地理第2章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第2节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课后习题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_第4页
新教材适用高中地理第2章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第2节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课后习题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其次节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课后训练巩固提升一、基础巩固读我国生态环境问题分布图,完成第1~2题。1.图中反映我国最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A.森林破坏B.生物多样性削减C.草地退化D.土壤侵蚀2.甲、乙两区域生态问题相同,其中危害较为严峻的是甲,其理由不包括()A.地形起伏大,土层薄B.处于各种地理要素的过渡地带,生态环境脆弱C.河流下游城市密集,经济发达D.土地生产实力高答案:1.D2.B解析:第1题,结合图例,依据各种生态环境问题分布范围和广度可以看出,生态环境问题大多出现在生态环境脆弱区,由此并结合图例分析该图反映的主要环境问题是土壤侵蚀。第2题,甲为东南丘陵地区,这里地形起伏大,土层薄;河流下游城市密集,经济发达;土地生产实力高。“处于各种地理要素的过渡地带,生态环境脆弱”是对黄土高原特征的描述。故B项错误。由气候变异和人类活动引起的潮湿系数为0.05—0.65的地区(不包括极地地区和副极地地区)的土地退化过程称为荒漠化。而土地退化是包括侵蚀、盐渍化、肥力衰竭在内的土壤退化过程和包括植被覆盖度降低、生物量削减和生物多样性削减等在内的生态系统退化过程。读图,完成第3~4题。3.材料中的潮湿系数可能指()A.降水量B.降水量与蒸发量之比C.蒸发量D.蒸发量与降水量之比4.材料中的生物多样性削减属于()①土壤退化过程②土地退化过程③生态系统退化过程④荒漠化过程A.①④ B.①③C.①② D.②③答案:3.B4.D解析:第3题,潮湿程度受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影响。读图可知,图中所示的潮湿系数小于1。我国西北地区降水稀有,蒸发旺盛,降水量与蒸发量之比小于1,故B项正确。第4题,依材料“土地退化是包括……在内的生态系统退化过程”可知,土地退化过程包括生物多样性下降在内的生态系统退化过程,故②③正确。“石坎梯地”是汉中山区坡耕地整治常采纳的一种模式。结合我国汉中地区周边地形图及“石坎梯地”景观图,完成第5~6题。5.汉中地区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是()A.水土流失 B.土地荒漠化C.土地盐碱化 D.黑土肥力下降6.“石坎梯地”在保持水土方面所起的作用有()①有效拦截雨水②减缓地表径流流速③增加下渗④防风固沙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④答案:5.A6.A解析:第5题,从图中可看出,汉中地区主要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较多且集中于夏季,再加上本区地势起伏较大,故水土流失严峻。第6题,“石坎梯地”可以有效拦截雨水,减缓地表径流流速,增加下渗。下图示意我国30°N旁边某区域。读图,完成第7~9题。7.图示区域土壤盐渍化最严峻的地区是()A.甲 B.乙 C.丙 D.丁8.限制丙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A.光照 B.水分 C.坡度 D.温度9.假如乙地区大规模引水浇灌进行农业开发,将会导致()A.甲地区植被退化B.乙地区石漠化C.丙地区土地沙化D.丁地区植被改善答案:7.D8.B9.C解析:第7题,据等高线的分布可知,丁地位于河流下游,地势低洼,简单积水,且本区气候干旱(时令河),夏季蒸发旺盛,最简单出现盐渍化现象。第8题,从材料中所给的纬度及图例(时令河等)可以推出,本区位于我国内陆地区,气候干旱,降水少,因此水分条件是限制本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第9题,本区的河流为内流河,河流径流量小,在中上游地区大量引水浇灌必定导致下游水量削减,植被削减,从而导致土地沙化。甲地位于乙地上游,乙地的引水浇灌对其没有影响,故A项错;乙地引水浇灌可能出现盐碱化现象,故B项错;丙、丁两地位于河流下游,水量削减,植被削减并退化,土地沙化,故C项正确,D项错误。下图为新疆和田地区人口增长、耕地扩大所产生的影响关联图。读图,完成第10~11题。10.图中甲表示()A.土地盐碱化B.河流下游水位上升C.河流下游流量削减D.流淌沙丘向绿洲侵袭11.导致新疆和田地区荒漠化问题加剧的人类活动有()①燃料短缺②砍伐森林③不合理浇灌④盲目扩大耕地⑤风沙侵袭A.①③⑤ B.②③④C.①④⑤ D.①③④答案:10.C11.B解析:第10题,读图可知,甲是由用水增加导致的,在干旱地区,人类活动主要在河流中上游地区,所以中上游地区过度用水,会导致河流下游地区流量削减。第11题,风沙侵袭和燃料短缺不是人类活动;导致荒漠化问题加剧的人类活动有砍伐森林、不合理浇灌和盲目扩大耕地。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萨赫勒地区(下图阴影部分)通常是指撒哈拉沙漠南缘东西延长的干旱与半干旱、热带沙漠与热带草原的过渡地带。(1)说明萨赫勒地区最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并分析该地区该生态环境问题形成的潜在自然条件。(2)萨赫勒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较突出,分析造成此现象的人为缘由。(3)请你为萨赫勒地区缓解水资源短缺制定可持续发展策略。答案:(1)土地荒漠化。地处热带,终年高温,蒸发量大;受副热带高压带或来自大陆内部的东北信风影响,降水稀有且集中,不利于植被生长;北面是面积广阔的撒哈拉沙漠区,在东北信风驱动下,风沙易于向南移动,有利于荒漠化扩展。(2)人口增多、工农业的发展使需水量不断增加;水资源利用率低;水资源的管理体制不完善;相应的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奢侈、污染现象严峻。(3)限制人口增长;跨流域调水;调整产业结构,发展节水农业;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加强水资源的管理,改善水资源安排规划;加强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宣扬,提高公众节水意识;加强国际合作。解析:第(1)题,萨赫勒地区最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土地荒漠化。降水少、蒸发强,气候干旱,北部的撒哈拉沙漠在东北信风的推动下不断向南扩展,是其形成的潜在自然条件。第(2)题,水资源短缺的人为缘由从人口数量、人口素养、科学技术等方面分析。与人口增加、水资源需求量大、水资源利用率低、管理体制与用水规划不合理、公众水资源爱护意识淡薄、污染奢侈严峻等有关。第(3)题,可依据缘由针对性地从“开源”“节流”两方面制定措施。二、实力提升草方格沙障是一种防风固沙、涵养水分的治沙方法,用麦草、稻草、芦苇等材料在沙漠中扎成方格形态。读宁夏沙坡头草方格沙障示意图,完成第1~2题。1.图中沙障的作用主要有()①增加地表粗糙度,削减风力②截留水分,提高沙层含水量③过滤风沙,使沙土变细④增加蒸腾作用,提高降水量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2.修建图示沙障的主要目的是()A.爱护铁路免受风沙掩埋B.减轻沙坡头土地沙化C.降低水土流失发生的概率D.提高秸秆利用效率答案:1.A2.A解析:第1题,草方格沙障能使地面粗糙,减小风力,还可以截留水分,提高沙层含水量,有利于固沙植物的存活。第2题,图示沙障的主要目的是爱护包兰铁路不受风沙掩埋,A项正确。鱼鳞坑是为削减水土流失,在山坡上挖掘的交织排列、类似鱼鳞状的半圆形或月牙形土坑,它能够拦截地面径流,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读图,完成第3~4题。3.图中最宜植树的地点是()A.① B.② C.③ D.④4.鱼鳞坑有利于物质的()A.风化 B.侵蚀 C.搬运 D.沉积答案:3.C4.D解析:第3题,③地植树更有利于涵养水源,削减坡面径流,保持水土。第4题,这种交织排列的半圆形或月牙形土坑有利于物质的沉积,从而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石质荒漠化简称石漠化,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南方石灰岩地貌发育典型的地区,如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贵州省等。读图,完成第5~7题。5.下列现象中是形成我国西南地区石质荒漠化的主要自然缘由的是()A.风化作用显著 B.土质疏松C.夏季暴雨冲刷 D.风蚀作用显著6.形成石漠化的主要人为缘由是()A.过度放牧 B.开山取石C.陡坡开荒 D.交通建设7.石漠化发展的后果是()A.土地资源的丢失B.地下水资源更加丰富C.农业从种植业为主向牧业为主转变D.耕作方式由水田向旱地转变答案:5.C6.C7.A解析:第5题,西南地区属于季风区,地势起伏较大,夏季暴雨冲刷较严峻,水土流失严峻,是导致其石质荒漠化的主要缘由之一,故C项正确。第6题,石漠化在我国主要出现在云贵高原地区。该地区地形起伏大,农业生产以种植业为主,陡坡开荒导致植被破坏,加剧水土流失,导致地表岩石袒露,形成石漠化,故C项正确。第7题,石漠化发展的后果是土地生产实力下降,即土地资源丢失,故A项正确。8.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地形图,该区域处于由半潮湿向半干旱区的过渡地带,水土流失严峻,人们常用“穷山恶水”来形容当地恶劣的生存环境。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请依据该区域黄土的成因推想其土壤颗粒平均粒径的空间改变,并简要说明缘由。(2)分析图示区域水土流失严峻的自然缘由。(3)有人建议该区域应大力植树造林。但有人认为,树木是“抽水机”,会破坏当地的生态平衡。你赞同哪种观点?请说明理由。答案:(1)由西北向东南渐渐减小。缘由:该区域(黄土高原)土壤由西北季风积累分选而成;由西北向东南,随着风力减弱,西北季风的搬运实力降低,土壤颗粒平均粒径渐渐减小。(2)海拔较高,地势起伏大;由半潮湿向半干旱的过渡区,降水变率大,夏季多暴雨;植被覆盖差;土质疏松。(3)观点一:大力植树造林。树木能有效保持水土;该区域地处由半潮湿向半干旱的过渡地带,在地势低平、气候较潮湿的沟谷地带适合植树。观点二:不适合栽培树木。该区域地处由半潮湿向半干旱的过渡地区,降水少,土壤含水少,树木成活率低;树木耗水量大,影响四周其他植被生长,使干旱加剧,不适合栽培。解析:第(1)题,依据经纬度推断,该区域位于黄土高原。黄土高原是由风力沉积作用形成的,强大的冬季风自北部和西北部的甘肃、宁夏、内蒙古,以至中亚等广阔干旱沙漠区,吹起大量的沙尘东进南下,遇到太行山、秦岭等山地的阻挡,沉积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