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2024年高中语文第6单元10.劝学夯基提能作业部编版必修上册_第1页
新教材2024年高中语文第6单元10.劝学夯基提能作业部编版必修上册_第2页
新教材2024年高中语文第6单元10.劝学夯基提能作业部编版必修上册_第3页
新教材2024年高中语文第6单元10.劝学夯基提能作业部编版必修上册_第4页
新教材2024年高中语文第6单元10.劝学夯基提能作业部编版必修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劝学师说☉基础巩固练一、语言文字运用1.下列各项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D)A.虽有槁暴,不复挺者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B.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吾尝终日而思矣C.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D.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余嘉其能行古道【解析】A项,“有”同“又”;B项,“生”同“性”,天性;C项,“受”同“授”,传授。2.下列对加点词语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B)A.圣心备焉备:具备而闻者彰彰:清晰B.不积跬步跬:一步金就砺则利砺:磨刀石C.吾从而师之师:以……为师圣益圣,愚益愚益:更加D.吾未见其明也明:明智郯子之徒徒:同类的人【解析】跬:古代称跨出一脚为“跬”,跨出两脚为“步”。3.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词类活用现象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D)A.假舆马者,非利足也B.木直中绳,以为轮C.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D.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解析】A、B、C三项均为使动用法,意思分别为“使……走得快”“使……弯曲”“使……学习”。D项为意动用法,意思是“以……为耻”。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A.不如须臾之所学也B.非蛇鳝之穴无可寄予者C.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D.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解析】B项,古义:寄身,托身。今义:托付;把志向、希望、感情等放在(某人身上或某种事物上)。C项,古义:传播道理,文中指传播儒家思想。今义:通常指传播宗教思想。D项,古义:在文中指对小的方面学习。今义:对儿童、少年实施初等教化的学校。5.下列各句中,与“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的句式相同的一项是(C)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B.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何以解忧,唯有杜康C.马之千里者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D.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非蛇鳝之穴无可寄予者,专心躁也【解析】C项,与例句同为定语后置句;A项,状语后置句;B项,宾语前置句;D项,推断句。6.下列对文学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C)A.唐代古文运动是由韩愈、柳宗元提倡的,废除六朝以来浮华的骈俪文,主见“文以载道,文道合一”的一次文体改革运动。B.“唐宋八大家”是指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八位散文家。C.“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中“传”指的是人物传记,像《史记》《汉书》中的大部分作品。D.巫医,古代巫和医不分。巫的职业以占卜、祝祷等为主,也用药物等为人治病。【解析】“传”是古代说明经书的著作。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荀子·劝学》中强调君子与常人并非有何差异,只是擅长借助外力的句子是“__君子生非异也__,__善假于物也__”。(2)《荀子·劝学》以蚯蚓为例,论证了为学必需锲而不舍,坚持不懈;同篇中与之相反的例证是“__蟹六跪而二螯__,__非蛇鳝之穴无可寄予者__,__专心躁也__”。(3)韩愈在《师说》中将士大夫对自己与对儿子的不同要求进行对比,指出了“士大夫之族”行为的自相冲突,其中有关重视孩子教化的两句是“__爱其子__,__择师而教之__”。8.下面是甲、乙两位同学关于“自主学习”的问答。请仿照画线句子的形式,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句子。甲同学:你可以说说“自主学习”有哪些要点吗?乙同学:好的。我认为自主学习有四个要点,就是能学、想学、会学、坚持学。“能学”是指学习者有肯定的学问基础,并且具备基本的学习实力;“想学”是指学习者主观上有学习动机,并且情愿付诸行动;“会学”是指①__学习者驾驭肯定的学习方法,并且不断总结学习阅历__;“坚持学”是指②__学习者有较强的学习意志,并且能持之以恒__。二、拓展阅读训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劝学《荀子》节选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专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予者,专心躁也。(乙)劝学(秦观)予少时读书,一见辄能诵。暗疏之,亦不甚失。然负此自放,喜从滑稽饮酒者游,旬朔之间,把卷无几日。故虽有强记之力,而常废于不勤。比数年来颇发愤自惩矣悔前所为而聪慧衰耗殆不如曩时十一二。每阅一事,必寻绎数终,掩卷茫然,辄复不省。故虽有勤劳之苦,而常废于善忘。嗟夫!败吾业者,常此二物也。比读《齐史》,见孙骞答邢词曰:“我精骑三千,足抵君羸卒数万。”心善其说,因取“经”“传”“子”“史”之可为文用者,得若干条,勒为若干卷,题曰《精骑集》云。噫!少而不勤,无知之何矣。长而善忘,庶几以此补之。9.秦观《劝学》中画波浪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D)A.比数年/来颇发愤自惩矣/悔前所为/而聪慧衰耗殆/不如曩时十一二B.比数年/来颇发愤自惩矣/悔前所为/而聪慧衰耗/殆不如曩时十一二C.比数年来/颇发愤自惩矣/悔前所为/而聪慧衰耗殆/不如曩时十一二D.比数年来/颇发愤自惩矣/悔前所为/而聪慧衰耗/殆不如曩时十一二【解析】“来”,时间词的词缀,与“数年”不能分开,解除A、B两项。“殆”,依据语境及实际生活阅历推断可说明为“表推想,相当于‘或许’‘几乎’”,正好搭配后面的约数“十一二”,解除C项。10.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B)A.①锲而舍之②非蛇鳝之穴无可寄予者B.①故木受绳则直②则知明而行无过矣C.①吾尝终日而思矣②人非生而知之者D.①蛟龙生焉②犹且从师而问焉【解析】A.“之”,代词,它;助词,的。B.“则”,都是连词,就、那么。C.“而”,连词,表修饰;连词,表承接。D.“焉”,兼词,于之、于此;语气助词,不译。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B)A.跬步:古代称跨出一脚为跬,跨出两脚为“步”。B.朔:古代有“月相纪日法”,指用“朔、望、既望、晦”等表示月相的特称来纪日。农历每月第一天叫“朔”,月中叫“望”,“望”后这一天叫“既望”,农历每月三十叫“晦”。C.《齐史》,“二十四史”之一。“二十四史”是指我国古代的二十四部纪传体史书,“前四史”则指“二十四史”中的《史记》《汉书》《后汉书》和《三国志》。D.“传”:古代说明经书的著作。对《春秋》的系统注释,流传下来的有《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和《春秋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解析】B项“农历每月三十叫‘晦’”错,应为“农历每月最终一天叫‘晦’”。12.下列对以上两段选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A.荀子的《劝学》,善用比方来阐述道理。像选文中的第一段,便用同类事物设喻,从相同的角度反复说明问题,强调观点。B.荀子在《劝学》选文中的其次段,运用了比方、对比等多种论证方法,论证了学习应当注意积累、持之以恒、专心致志。C.秦观在《劝学》中讲解并描述了自己幼时读书不勤奋,成人后起先发愤读书,可是聪慧却远不如从前。这和颜真卿“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的感受相同。D.秦观在《劝学》中说到不勤奋和善忘让他荒怠了学业,但看到孙骞答邢词中的句子,深表赞同,于是摘取了“经”“传”“子”“史”中有文采的句子,编为《精骑集》。【解析】“有文采的句子”错。原文说“因取‘经’‘传’‘子’‘史’之可为文用者”,“可为文用者”的意思是“在写文章时可以用到的语句”,而不是“有文采的句子”。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专心一也。译文:__蚯蚓没有锋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喝到地下的泉水,这是由于它心思专一。__(2)少而不勤,无知之何矣。长而善忘,庶几以此补之。译文:__年轻时不勤奋,无可奈何啊。成年后善忘,或许可以用这个来补救吧。__参考译文:甲:我曾经成天思索,却不如片刻学到的学问多;我曾经踮起脚远望,却不如登到高处看得广袤。登到高处招手,胳膊没有加长,可是别人在远处也能望见;顺着风呼叫,声音没有变得嘹亮,可是听的人在远处也能听得很清晰。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走得快,却可以到达千里之外;借助舟船的人,并不擅长游泳,却可以横渡江河。君子的资质秉性跟一般人没有不同,只是君子擅长借助外物罢了。积累土石成了高山,风雨从这里兴起;汇积水流成为深渊,蛟龙从这儿产生;积累善行养成高尚的道德,精神得到提升,圣人的心境由此具备。所以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没有方法达到千里之远;不积累细小的流水,就没有方法汇成江河大海。骏马一跨跃,也不足十步远;劣马连走十天,它的胜利在于不停止。假如刻几下就停下来了,那么腐朽的木头也刻不断。假如不停地刻下去,那么金石也能雕刻胜利。蚯蚓没有锋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喝到地下的泉水,这是由于它专心专一。螃蟹有六条腿,两个蟹钳,但是没有蛇、鳝的洞窟它就无处藏身,这是因为它专心浮躁。乙:我年轻时读书,看一遍经常就能熟记。默写文章,也没有什么差错。可后来依仗记忆力强自己放纵自流,喜爱和一些能言善辩好饮酒的人交游。一个月中,也没有几天时间看书。因此,我虽然记性好,却经常因为不勤奋而荒废了学业。近几年来,我常告诫自己要发愤读书,对以前的所作所为很是懊悔,可精力耗损,唯恐不如过去的非常之一二。每阅读一篇文章,肯定要从头至尾看几遍,可合上书后心中一片空白,就再也记不起文章内容了。因此,我虽然勤奋下苦功读书,却经常因为善忘而荒废了学业。唉!毁坏我学业的,就是不勤奋和善忘这两件事呀!最近读《齐史》,看到孙骞答邢词中有这样的句子:“我精骑三千,足敌君羸卒数万。”心中赞同喜爱这个说法,于是摘取了“经”“传”“子”“史”中在写文章时可以用到的语句,摘录几千条,编为几卷,取名为《精骑集》。啊!年轻时不勤奋,无可奈何啊。成年后善忘,或许可以用这个来补救吧。☉阅读提升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节选自荀子《劝学》)学不倦,所以治己也;教不厌,所以治人也。夫茧,舍而不治,则腐蠹而弃;使女工缫之,以为美锦,大君服而朝之。身者,茧也,舍而不治,则知行腐蠹。使贤者教之,以为世士,则天下诸侯莫敢不敬。是故子路,卞之野人;子贡,卫之贾人;颜涿聚,盗也;颛孙师,驵①也。孔子教之,皆为显士。夫学譬之犹砺也,昆吾之金,而铢父之锡,使干越之工铸之以为剑,而弗加砥砺,则以刺不入,以击不断。磨之以砻砺,加之以黄砥,则其刺也无前,其击也无下。自是观之,砺之与弗砺其相去远矣。今人皆知砺其剑,而弗知砺其身。夫学,身之砺砥也。(节选自尸子《劝学》)夫所以读书学问,本欲快乐明目,利于行耳。未知养亲者,欲其观古人之先意承颜,怡声下气,不惮劬劳,以致甘软,惕然惭惧,起而行之也;未知事君者,欲其观古人之守职无侵,见危授命,不忘诚谏,以利社稷,恻然自念,思欲效之也……历兹以往,百行皆然。纵不能淳,去泰②去甚。学之所知苑无不达世人读书者但能言之不能行之忠孝无闻仁义不足加以断一条讼,不必得其理;宰千户县,不必理其民;问其造屋,不必知楣横而棁竖也;问其为田,不必知稷早而黍迟也;吟啸谈谑,讽咏辞赋,事既优闲,材增迂诞,军国经纶,略无施用。故为武人俗吏所共嗤诋,良由是乎!夫学者所以求益耳。(节选自颜之推《勉学》)【注】①驵(zǎnɡ):马贩子。②泰:甚“去泰”意思是去掉过于严峻的毛病。1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C)A.学之/所知施无不达/世人读书者/但能言之/不能行之忠孝/无闻仁义/不足/B.学之所知/施无不达/世人读书者/但能言之/不能行之忠孝/无闻仁义/不足/C.学之所知/施无不达/世人读书者/但能言之/不能行之/忠孝无闻/仁义不足/D.学之/所知施无不达/世人读书者/但能言之/不能行之/忠孝无闻/仁义不足/【解析】“学之所知”是主谓结构,“所知”是所字结构,表名词性,所以可在“知”后断开,解除A、D。“忠孝无闻”“仁义不足”是两个主谓结构的句子,所以应分别在“忠”“仁”前面断开,解除B。1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B)A.大君,古时常作为天子、国君的别称,也用作对尊长的敬称,此处指前者。B.贾人,指商人,也指古时官府掌管选购 物品的人员,文中“贾人”指后者。C.社稷,“社”为土地神,“稷”为谷神,“社稷”合用经常用来代指国家。D.经纶,整理丝缕、理出丝绪和编丝成绳的统称,引申为筹划治理国家大事。【解析】“文中‘贾人’指后者”错误。文中的“贾人”指商人。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和手法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A.尸子《劝学》列举子路、子贡、颜涿聚、颛孙师等人的事例,是为了说明孔子的贤能。B.从颜之推提到的“未知养亲者”等情形可知,学习可以“取人之长,补己之短”。C.荀子《劝学》和尸子《劝学》都运用了比方论证,使论证形象生动,浅显易懂。D.尸子和颜之推都写到了学习者在学习后所产生的变更,并以此来强调学习的重要性。【解析】“是为了说明孔子的贤能”错误。本语段是在说劝勉学习的重要性,所以列举子路、子贡、颜涿聚、颛孙师等人的事例,是为了说明学习的重要性。17.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译文:__即使又被风吹日晒而干枯了,木材也不会再挺直,是因为经过加工使它成为这样的。__(2)故为武人俗吏所共嗤诋,良由是乎!译文:__所以被武将、平俗的小吏们共同讥笑诋毁,的确是由于这个缘由吧!__18.三段文字都论述了学习的作用,请分别加以概括。答:__荀子认为学习能让人才智明达行为没有过错。尸子认为学习能使人成为当世名士,天下的诸侯就没有谁敢对他不敬。颜之推认为学习能使人心胸开阔使洞明世事,有利于行动。__参考译文:靛青是从蓝草里提取的,可是比蓝草的颜色更深;冰是水凝聚而成的,却比水还要寒冷。木材直得符合拉直的墨线,用煣的工艺把它制成车轮,那么木材的弯度就合乎圆的标准了。即使又被风吹日晒而干枯了,木材也不会再挺直,是因为经过加工使它成为这样的。所以木材用墨线量过再经辅具加工就能取直,刀剑在磨刀石上磨过就能变得锋利,君子广博地学习并且每天检验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才智明达而且行为没有过失了。(节选自荀子《劝学》)勤学而不厌倦,是用以治理自身的;训诲而不厌倦,是用来治理他人的。假如蚕茧已成,弃置而不加治理,就会变质腐蚀而抛弃;假如使女工缫丝治理,用它制成美丽的织锦,那么天子上朝时,也会穿着它。每个人就像蚕茧一样,舍置而不修治,才智、行为会无知、败坏。使贤达的人训诲他就会成为当世名士,那么天下的诸侯就没有谁敢对他不敬。因此,子路,是鲁东卞的粗野之人,子贡是卫地商人,颜涿聚是个强盗,颛孙师是个粗鄙之人,经过孔子教化之后,都成为名士。把学习做个比方,那就像磨砺的道理一样。即使是昆吾的金属、邾父的锡,让吴、越的良工用它铸造成剑而不加磨砺,用它刺击也不能深化,用它侧击也不能砍断,假如用粗磨刀石开磨,再用细磨刀石精磨,那么用它刺击前面如无物一般,下面如无物一般,锋利无比。由此看来,磨砺与不磨砺,相差太远了。现在的人们都知道磨砺他们的剑却不知磨砺他们自身。学习,就是对自身的磨砺。(节选自荀子《劝学》)读书做学问的缘由,本意在于使心胸开阔使洞明世事,有利于行动罢了。不懂得奉养双亲的,要让他看到古人的探知父母的心愿,顺受父母的脸色,和声下气,不怕劳苦,弄来甜蜜软和的东西,(于是)谨慎戒惧,行动起来照着去办;不懂得侍奉君主的,要让他看到古人的尽守职责不越权,见到危难接受任命,不忘对君主忠谏,来有利于国家,(于是)凄恻自省,想要效法他们……这样历数下去,全部行业无不如此。即使不能做到纯正,至少可以去掉过于严峻的毛病。学习所得,施行起来没有不见成效。世人读书的,往往只能说到,不能做到,(所以)他们的忠孝没有人听说,仁义不足道;(假如)让他推断一件诉讼,肯定不会弄清事理;(假如)治理千户小县,肯定不会管好他的百姓;(假如)问他造屋的事情,肯定不知道楣是横的还是竖的;(假如)问他耕田的事情,肯定不知道稷黍哪个早而哪个晚;吟诗谈笑,诵读辞赋,这样的事情已经很悠然,只能增加一些迂腐荒诞的才能,处理军国大事,一点没有用处。所以被武将、平俗的小吏们共同讥笑诋毁,的确是由于这个缘由吧!这是学习的人要求得进步的缘由啊!(节选自颜之推《勉学》)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像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节选自韩愈《师说》)乙学校,所以养士也。然古之圣王,其意不仅此也,必使治天下之具皆出于学校,而后设学校之意始备。非谓班朝,布令,养老,恤孤,讯馘①,大师旅则会将士,大狱讼则期吏民,大祭祀则享始祖,行之自辟雍②也。盖使朝廷之上,闾阎之细,渐摩濡染,莫不有诗书宽大之气。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是故养士为学校之一事,而学校不仅为养士而设也。三代以下,天下之是非一出于朝廷。天子荣之,则群趋以为是;天子辱之,则群擿以为非。簿书③、期会④、钱谷、戎狱,一切委之俗吏。时风众势之外,稍有人焉,便以为学校中无当于缓急之习气。而其所谓学校者,科举嚣争,富贵熏心,亦遂以朝廷之势利一变其本事,而士之有才能学术者,且往往自拔于草野⑤之间,于学校初无与也。原委养士一事亦失之矣。于是学校变而为书院有所非也则朝廷必以为是而荣之有所是也则朝廷必以为非而辱之伪学之楚书院之毁必欲以朝廷之权与之争胜(节选自黄宗羲《明夷待访录》)【注】①讯馘:斗争结束后,计检战功。②辟雍:周天子所设的太学。③簿书:官府的文书、档案。④期会:按规定的期限施行政令。⑤草野:乡野。1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A.于是学校变而为书院/有所非也/则朝廷必以为是而荣之/有所是也/则朝廷必以为非而辱之/伪学之禁/书院之毁/必欲以朝廷之权与之争胜/B.于是学校变而为书院/有所非也/则朝廷必以为是/而荣之有所是也/则朝廷必以为非/而辱之伪学之禁/书院之毁必欲以朝廷之权/与之争胜/C.于是学校变而为书院/有所非也/则朝廷必以为是而荣之/有所是也/则朝廷必以为非而辱之/伪学之禁/书院之毁必欲以朝廷之权/与之争胜/D.于是学校变而为书院/有所非也/则朝廷必以为是/而荣之有所是也/则朝廷必以为非/而辱之伪学之禁/书院之毁/必欲以朝廷之权与之争胜/【解析】“有所非也”与“有所是也”结构对称,“则朝廷必以为是而荣之”与“则朝廷必以为非而辱之”结构对称,分别断开,解除B、D两项;“伪学之禁”与“书院之毁”是并列结构,中间断开,解除C项。2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D)A.巫医,古代巫和医不分,故并举。巫主要以祝祷、占卜等为业,也为人治病。B.大夫,古代官名。古代在国君之下有卿、大夫、士三级,因此为一般任官职者之称。C.学校,中国古代的学校在起先产生时,不都是特地的教化机构,其后的学校一般称为学。D.科举,隋、唐以来以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考中状元的人才可以称为金榜题名。【解析】“考中状元的人才可以称为金榜题名”错误,考中进士的人就可以称为金榜题名。2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D)A.甲文运用对比的方法针砭时弊,批判了当时人们“耻学于师”的恶劣风气。B.甲文中士大夫这类人耻学于师,韩愈批判了士大夫的这种错误心理。C.黄宗羲认为学校不仅要培育优秀的人才,还应当供应治理天下的手段。D.黄宗羲认为相比民间百姓,朝廷官员更应接受学校教化,得到教化。【解析】“认为相比民间百姓,朝廷官员更应当……”错误,黄宗羲没有对民间百姓和朝官员进行比较,原文是“使朝廷之上,闾阎之细,渐摩濡染,莫不有诗书宽大之气”,这句话是说无论在朝廷之上,还是在民间之中,人们都要经过学校的耳闻目睹、潜移默化,这样的话没有人不会有诗书中所蕴含的那种宽厚的气象。2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译文:__不明句读,不能够解决怀疑,有的向老师学习,有的不向老师学习,小的方面要学习,大的方面却放弃了,我没有看出那种人是明智的。__(2)天子荣之,则群趋以为是;天子辱之,则群擿以为非。译文:__天子赞扬过的,大家就都群聚起来跟随着天子的意思认为是对的;天子贬抑的,大家就全都指摘是错的。__23.黄宗羲为什么认为当时的学校就连培育人才的作用也失去了?请简要分析。答:__①社会风气使然,大家都认为学校跟天下要紧的事情不相关。②学校成了人们争名夺利之地,真正有才能的读书人来自乡野之间。③天下事的是非对错由朝廷来推断,学校不参加,一些重要的事情都是朝廷委派俗吏去处理的。__参考译文:甲:唉!尊师学习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想要人没有怀疑难啊!古代的圣人,他们超出一般人很远,尚且跟从老师而请教;现在的一般人,他们(的才智)低于圣人也很远,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因此圣人就更加圣明,愚人就更加愚昧。圣人之所以能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能成为愚人,或许都出在这里吧?(人们)爱他们的孩子,就选择老师来教他们的孩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