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中历史第四单元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第13课当代中国的民族政策学案部编版选择性必修1_第1页
2024年高中历史第四单元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第13课当代中国的民族政策学案部编版选择性必修1_第2页
2024年高中历史第四单元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第13课当代中国的民族政策学案部编版选择性必修1_第3页
2024年高中历史第四单元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第13课当代中国的民族政策学案部编版选择性必修1_第4页
2024年高中历史第四单元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第13课当代中国的民族政策学案部编版选择性必修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3课当代中国的民族政策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建立的背景、内容,分析实行这一制度的重大意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1.背景(1)中国是统一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在分布上交织杂居、文化上兼收并蓄、经济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亲近,渐渐形成多元一体格局。

(2)在旧中国,很多少数民族几乎完全被解除在国家政治生活之外,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落后。(3)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民族问题,逐步明确提出了符合中国国情的民族区域自治,作为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①1941年,陕甘宁边区政府颁布的《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规定,依据民族同等原则,“建立蒙、回民族的自治区”。②1945年,中共中心提出:“对内蒙的基本方针,在目前是实行区域自治。”③1947年5月1日,内蒙古自治区成立,成为一个省一级的自治区。(4)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同等,实行团结互助”。2.标记:1954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内容①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行分别的部分。

②各自治机关都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的一级地方政权机关,依法行使规定的自治权。

(2)意义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被确立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②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和西藏自治区先后成立。此外,还成立了一批自治州、自治县(旗)。思索1:阅读教材第73页右上角插图“2015年8月9日,56个民族火炬手共同点燃第十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主火炬”,这幅插图主要说明白什么?提示:说明白56个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发展1.缘由: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国家全面复原和落实党的民族政策。2.表现(1)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正式颁布实施,以基本法律的形式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固定下来,标记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从今被纳入法制轨道。(2)依据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民族自治地方进行了有关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制定工作。(3)1990年,中共中心提出“三个离不开”,深刻阐述了中国各民族休戚相关、命运与共的血肉关系。

(4)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不断推动和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在我国政治生活中的地位日益提高。(5)1997年,中共十五大明确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立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3.作用(1)维护国家的集中统一。

(2)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巩固和发展同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

(3)实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事业加快发展。思索2:阅读教材第75页“学思之窗”,结合材料,阐述国家大力支持和帮扶民族自治地方的缘由和相关举措。提示:缘由:民族自治地方的特点和须要;加快西部地区和民族自治地方的发展。措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有的自治州还享受国家西部大开发实惠政策。中共十八大以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完善1.中共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全面实行党的民族政策,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断增进各族群众对宏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2.中共十九大报告提出,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沟通交融,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旺盛发展。3.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被写入《中国共产党章程》,给予民族工作新的内涵和重大历史使命,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民族工作领域的详细体现。4.党和国家努力创建各族人民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让各族人民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实现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宏大目标。

民族区域自治【材料实证】材料(中国历史上)民族发展在地区上是相互交叉的……这样就形成各民族杂居的现象,而一个民族完全聚居在一个地方的比较少,甚至极少……历史的发展使中国各民族多数是杂居,相互同化,相互影响。我们整个中华民族对外曾是长期受帝国主义压迫的民族,内部是各民族在革命斗争中同甘共苦结成了战斗友情,使我们这个民族大家庭得到解放。在中国这个民族大家庭中,我们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是为了经过民族合作、民族互助,求得共同的发展,共同的旺盛。——周恩来《关于我国民族政策的几个问题》问题:依据材料,概括指出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依据以及主要目的。提示:依据:在历史上,我国各民族相互杂居,相互同化,相互影响;近代以来,我国各民族同受帝国主义压迫,在革命斗争中结下了深厚友情。目的:通过民族合作、民族互助,实现各民族的共同发展、共同旺盛。【拓展】(历史说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特点和优越性(1)特点①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的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国不行分割的一部分。②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不是单纯的民族自治或地方自治,而是民族因素与区域因素的结合,是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的结合。(2)优越性①有助于把国家统一和少数民族自治结合起来,既维护了国家主权统一,又保障了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地区事务的权利。②有助于把国家的方针政策和少数民族地区的详细特点结合起来,做到因民族制宜,因地区制宜。③有助于把国家富强和民族旺盛结合起来。④有助于把各民族酷爱祖国的感情和酷爱本民族的感情结合起来。1.1953年,一位美国记者记述:在(中国)东北的工业区,少数民族的人民在各种工业部门里工作,他们担当着经理、管理员以及技术人员或者一般的职务。在大规模的训练班里,少数民族工人被培育成娴熟的技工,劳动模范之中有很多人来自少数民族。这表明 (A)A.民族同等政策得到较好贯彻B.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取得成效C.东北老工业基地得到复兴D.少数民族地区向工业化迈进【解析】由本题信息可知,少数民族的人民在新中国的经济建设中发挥了主动作用,这是民族同等政策得以实行的结果,故A项符合题意;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正式形成于1954年,故B项错误;C、D两项与材料不符,解除。2.我国的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行分割的一部分,民族自治机关既行使一般地方国家机关的职权,并要主动完成国家的各项任务,又行使自治权。这表明 (D)A.民族区域自治强调权利和义务的统一B.民族区域自治机关享有高度自治权C.民族区域自治是符合国情的民族政策D.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心领导下的地方自治【解析】材料并没有涉及权利和义务的统一,而是说民族自治机关是地方行政机关,受中心领导,行使自治权,故解除A项,选D项;材料并没有体现自治机关程度“高”,故解除B项;C项说法是正确的,但与材料主旨不符,故解除。3.197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删去了“各少数民族聚居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总原则,一些自治地方被取消。这说明 (B)A.当时没有实行区域自治的必要B.民族区域自治政策遭到了破坏C.民族区域自治政策被彻底破坏D.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遭到破坏【解析】结合所学学问可知,1975年,中国处于“文革”时期,很多行之有效的政策和规章制度遭到破坏,材料则反映了民族区域自治政策遭到了破坏,故选B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有利于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旺盛,所以A的说法是错误的;C的说法犯了肯定化的错误,故可解除C项;材料并没有涉及经济方面的问题,故可解除D项。4.新中国成立后,中心人民政府于1951年发布了《关于处理带有卑视或羞辱少数民族性质的称谓、地名、扁联的指示》,废除了带有羞辱性的称谓、地名等。这一做法 (B)A.充分体现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B.是实现民族同等和民族团结的须要C.是巩固新中国统一的主要手段D.主要是为了消退各民族之间的差异【解析】新中国成立后,对地名等进行修改的主要目的是实现各民族的一律同等和民族团结的须要,故选B项。5.据统计,1965年西藏自治区的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干部仅7600余人,到2006年底,西藏全区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干部达62211人,占全区干部总数的69.36%。这说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A)A.满意了少数民族当家做主的愿望B.推动了民族同等的实现C.实现了少数民族地区的共同旺盛D.促进了祖国统一的大业【解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从1965~2006年西藏的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干部数量有了大幅度增加,这说明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满意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愿望,故A项正确;B、C两项材料中没有体现出;D项是“一国两制”。6.费孝通说:“它(中华民族)的主流是由许很多多分散孤立存在的民族单位,经过接触、混杂、联结和融合,同时也有分裂和消亡,形成一个你来我往、我来你去,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而又各具特性的多元统一体。”材料从什么方面说明白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必要性 (C)A.国家长期统一的政治传统B.汉族的经济发展优势C.长期形成的居住和生活特点D.共同抵挡外来侵略的经验【解析】依据材料“形成一个你来我往、我来你去,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而又各具特性的多元统一体”可知,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充分结合少数民族地区长期形成的居住和生活特点,故C项正确。7.2001年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对《民族区域自治法》进行修改,修改与增加的条款大多涉及支持与帮助民族自治地方、落实自治权等方面。据此可知,《民族区域自治法》的修订 (C)A.为民族自治地方发展供应保障B.扩大了自治机关的自治权C.突出民族自治体制的长效化D.提高了少数民族政治地位【解析】长效化是指能长期保证制度正常运行并发挥预期功能的制度体系,材料表明在对《民族区域自治法》进行修改时,注意帮助少数民族对地方的自治、注意落实少数民族的自主权,使少数民族能够更好地行使自主权,从而保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正常运行并发挥预期功能,故选择C项;“为民族自治地方发展供应保障”只是《民族区域自治法》的修订内容之一,解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落实”自主权,而不是“扩大”,解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少数民族政治地位的提高,解除D项。8.2024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将宪法“同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表述,修改为“同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这体现了我国 (B)A.国家宪法是民族地区自治的前提B.政府重视发展和完善民族关系C.明确提出了民族同等与团结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