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国个税税负不公平表现及原因分析TOC\o"1-2"\h\u23608第一章绪论 120740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242941.2国内外研究综述 227871.3研究目标、内容及方法 430382第二章相关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6209812.1相关概念 6231302.2理论综述 620466第三章我国个税税负不公平表现及原因 8272713.1个税税负不公平的表现 8290853.2造成税负不公平问题的原因 915621第四章国外与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制度比较及经验借鉴 12187554.1国外与我国的个人所得税的比较分析 12265894.2国外个税相关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1322017第五章完善我国个税税制的对策建议 14127795.1完善税收制度体系 14242195.2优化税制要素结构 15156035.3其他方面措施 1617317第六章总结 19第一章绪论1.1研究背景及意义1.1.1研究背景在新中国正式建立以来不到几年的短暂时期里,我国在个人所得税分配领域"平均主义"正在盛行。但是平均主义的分配机制影响着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积极性,严重地阻碍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及广大人民基本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自深化改革和开放以来,为了充分调动人们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其经济效益,我国先后推行了按劳分配;以按劳分配分配方式为主体,多种分配模式共同并存;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的分配相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允许和支持鼓励企业资本、科技等各类生产要素参加到收入分配中的一项基本形式。虽然我国的经济实现了高速增长,人民的生活水平明显改善,但同时还伴随着人均收入与贫富之间的差异而拉大。我国当前居民收入工资差距扩大主要体现在农村地区与城乡之间的居民收入差距、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地区居民收入差距,收入偏离的拉大,这将不利于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社会的稳定。但国内尚未开征保障税,财产税制也非常不健全,在这样的情况下,个人所得税制度就成了目前我国调整收入与分配水平之间差距的一项主要措施。筹措财政性收入与调控收入分配,是个体所得税缴纳管理的两项重要功能。个人所得税属于一种典型的直接纳税,它是通过向高收入群体阶层进行多征税,向中、低收入群体少征税或者不征税等方式来控制收入的分配。在当前我国居民收入的差异正在持续快速扩张的大环境背景下,应该提出要做到充分发挥对征收个人所得税的宏观调控和促进收入公平分配。2017年以来我国个人所得税税收总额占我国税收收入的8.3%,个人所得税税收总额占税收总额的比重太低,以及目前由于个人所得税税制不健全,制约了个人所得税对我国收入调控有效分配管理功能得到充分发挥。2018年8月3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修改通过了新个人所得税税法,新个税法把起征点提高到了每月5000元,2018年10月1日起开始实施最新的个税起征点和征收税率。虽然本次个税法的修订是非常符合民意的,但是还存在着一些不足。随着社会的变化,现行的所得税制度弊端也会更加逐渐体现,即使不断的改革,也无法单一的通过起征点的调整,实现调节收入差距的功能和解决控制税收流失的问题,所以需要全面化的改革。进一步健全我国的个人所得税管理体系,厘清我国个人所得税的功能性定位,提升我国个人所得税管理体系在经济效益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是非常有必要的。1.1.2研究意义税收在组织实现财政性支出以及调控收入与分配等方面都有着很大的意义。党中央、国务院高度关注税收收入分配工作的实际情况,越来越重视我国的税收机制向着更合理、更科学发展,并加强对税收相关部门分配的协调和带动作用,有效地规范了过高收入群体的逃税行为,完善收入分配管理机制,并增加高收入人群的税收调整的方法和举措。做好对高收入人群的个人所得税的征收和管理,对于进一步健全税收调节收入分配制度,组织国家财政收入,促进社会公平正等功能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2国内外研究综述1.2.1国外研究综述最早提出分类所得课税模式的学者是英国经济学家弗里茨纽马克(FritzNewmark)。他认为:"应税所得是只有从一个可以获得固定收入的永久性‘来源’中所取得的收入",实质上是对其利益所进行的一种分配。因而,对财产进行课税,也就被视为对资本进行课税。但对资本进行课税的前提是不影响到再生产。资本利得等非固定收入不应该被视为企业应税所得,而是应该视为企业永久性收入的固定收入。分类所得税制最早产生于我国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形成和发展的初期,在这个特殊的时期,耽误了国家的各种制度不健全和完善,在当时的市场经济社会条件和环境下,资本利得所能够带来的各种经济收益和其他劳动所得相比较而言,更加地具有了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基于客观的市场经济条件,弗里茨纽马克提出了对资本利得与劳动所得的差异性进行了区别和对待。实际上,他的这一主张源于"来源说",又称其为我国企业所得税的源泉说。所得的源泉学说认为,连续地取得的财务所得才可以视为真正达到传统意义上的所得,但如果是因为房屋或者财产的转让而临时取得的,并非为了所得源泉学说中的所得。在纽马克看来,如果企业获得收入的根本来源必须是永久性的,那么从该收入来源中获得的固定和不确切的收入都应该视为其征税的对象。由此可见,来源学说的核心内容就在于把其所得的收益和永久性的来源紧密地联系了起来。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塞尔泽(sezer)曾明确地指出,所得主要来源于英国现代农业和社会的收获传统,基于这样的认识,对于资本本身价值的提高和增值并没有实行征税,实际上只有将土地在固定的周期内所生产出的科技成果和收入才可以被我们看作是"所得"。来源讲法认为的所得所得实际上是一种永久的、循环的某种具有精神源泉属性的特殊概念,而非暂时、偶然性的概念。这一观点和学说已经引发了许多专家和学者的深刻思考和探索。所得税的来源理论的普遍认识主要是基于确定应税所得的真实来源,以此作为基准再次进行课税。分类所得的课税模式主要是依照不同种类和不同数量的所得按照不同税率分别进行征收,较之因劳务而获利的所得,就应该针对来自资本的所得按照更高税率分别进行课税。1.2.2国内研究综述王建琴(2020)曾多次明确强调,新中国正式宣布成立以来,我国1980年正式颁布的《个人所得税法》,这已经标志着近年来关于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相关法律制度体系的重新开始恢复与不断完善。在当时的政策观点上在我看来,实施企业分类个人所得税征收制度,是很好地完全适应了当前我国的实际国情。但是随着当前我国市场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经济的不断进步及实际国情的不断变化,《个人所得税法》也正在逐渐暴露出它的诸多重大弊病,尤其特别是在我国调整个税收入来源分配管理方式的实践过程中,分类性收入课税这种税收模式由于所得税收收入来源的巨大差异、所得纳税次数的巨大差异、纳税人的主体、费用的差额扣除、税收征管等诸多不同方面自身存在的重大弊端而越来越突出。因此,综合企业所得税核算制度不仅同样可以准确充分考虑到每个纳税人的实际所得税负和纳税人的意愿,也同样可以比较好地准确达到有效调节居民收入平均分配、缩小社会贫富差距及同时促进经济社会公平的重要目标。综合个人所得税管理制度才是我们发达国家对于征收个人所得税的主要课税管理模型这也是必然之路。李军(2018)则再次明确提出了还需要从一些征管重点困难问题角度上来整体出发,解决目前更多的高中低收入就业人员在征管中所可能遇到的困难。在有效解决这些突出问题中也一定是需要时刻明确问题主次,重点特别是从整个源头上整治着手,做好高中低收入者的内部税源和税务信息管控。许建国(2018)曾多次强调,个人所得税税制模型的选取是在多种客观和现实因素的共同影响下的一个非常复杂、系统的过程。由于我国当前推广的分类所得税税制模式既无法适应当前我国经济增长速度的要求,又难以充分发挥所得税应有的功能和作用,存在着一定的欠缺。因此,分类所得税的制度模式仍有待于进行创新和完善。但是实行的综合税制模式在当前我们看来,其中应有的纳税人纳税意识、社会信用制度、征管制度等条件却没有得到充分的认可,也没有成熟。因此,综合所得税制度也难以适应目前我国普遍存在的基础性国情。我国推进个人所得税税制改革的首要选择就是采取分类、综合所得税的新型政策。因为这种分类综合的所得课税模型不仅能够有效体现税收公平原则、量能课税原则,更加有利于调动和激发纳税主体的积极性。洪晖琪、王国然(2019)建议,我国目前采用的分类型所得课税模式虽然已经具有了征收简单等优点,但基于未充分考虑扣除项目时的实际情况也有所欠缺,例如扣除项目时,所得税的征收范围有限,不能完全涵盖所有的收入,反而可能会给企业带来偷税漏缴,增加了避税的空间。倘若我国税务机关需要进一步推广综合所得税的征收模式,那么我国的税务机构根本不可能在现有条件下正常地掌握所有纳税人的整体所得资料,也就无法对各种所得进行周全的考虑和扣除。因此,综合所得税征收模型并没有它们可以被实施的相对应依据。故而,在课税模式的改革发展方向上,受制于我国当前现有条件的限制,应该首先进一步实行分类和综合所得课税的模式,这才被认为是当前我国缴纳个人所得税最为理想的选择。1.3研究目标、内容及方法1.3.1研究目标本文在以税收公平为主要视角,研究个人所得税改革的相关问题。在充分了解好所得税相关背景条件和我国个人所得税政策以及相关优惠政策情况下,进行了相关研究,分析了个人所得税在税收公平的角度下改革发展方向,形成了观点、得出结论,并提供了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从而能够为推动我国个人所得税今后改革和发展工作提供有益的依据和参考。1.3.2研究内容搜集和整理使用原始数据和其相关背景资料,对文章的研究背景及其发展现实意义等问题进行了相关的阐述;对于税收公平性的界定、个人所得税政策等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等进行了介绍;分别介绍了我国企业和居民所得税改革发展史、税收公平原则及其在历次企业和居民所得税制度改革中的运用等,并重点介绍了历次改革对于我国企业和居民收入、税费制度体系等多方面都产生的影响;针对目前我国在征收个人所得税中存在的一些相关问题,提出相应的可行性对策。1.3.3研究方法本文首先在实践中采用文献分析法方法对文献进行了搜集和总结,取得与研究相关的资料和信息,根据理论基础结合实际,采用文献研究法,在税收公平的视角下对个人所得税普遍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可行性对策。
第二章相关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2.1相关概念个人所得税是调整征税机关与自然人之间在个人所得税的征纳与管理过程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1799年,个人所得税起源于英国。而我国在1980年9月10日经过一系列准备最终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建立。2018年8月3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修改通过了新个人所得税法,2018年10月1日起开始实施最新的个税起征点和征收税率。我国个人所得税征收实行的是自行申报纳税和全员全额扣缴申报纳税两种方式。前者指在税法规定的纳税期限内,由纳税人自行向税务机关申报取得的应税所得项目和数额,并按税法规定计算应纳税额的一种纳税方法。后者是个人收入达到一定标准,需缴纳个人所得税,由单位直接从收入中扣除并交给税务机关,形成了完整的代扣代缴流程。2.2理论综述2.2.1税收公平原则税收公平性原则的内涵就是,全体纳税人均应当承担与其能力相适应的税负,对于不依法缴纳税额的纳税人将给予惩罚。税收公平原则作为我国税收的根本性原则之一,它的主要核心理念就是法律面前的人人平等,可以有效地促进公平。由于我国的个人所得税方式直接针对纳税人实行征收,其税负并且不易向企业转移,并且采取了超额累进的税率方式来计算,有效地调节了企业的收入水平。实施了公平的低收入个人所得税税务管理制度,让更多的低收入家庭成员拥有生活和工作保障。而且中等收入阶层的居民可以保护他们的财产,不必再担心税负太重而导致财产的过度流失。高收入的人享有了社会的大多数资源,就应该承担他们应尽的责任。为了使我国的个人所得税法能够在调整收入方面充分地发挥作用,必须坚持税收公平的原则。2.2.2税收中性原则一般来说,税收对我国市场经济制度的影响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原因是产生额外的收益,即在征税后,对经济的影响除了能够使得社会有效地承担起税收的负担外,还能够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比如政府可以对污染环境的大型工厂实行课以严格的重税,除了大型工厂的课税金额本身外,还希望能够使这些大型工厂在实施期间减少投入生产或者暂时停止运营,社会上用于防治大型污染物的费用将会因此而大大减少,同时环境本身也将会得到很大的改善,全社会的人民群众整体效益将大大提高,产生了从政策上除税金总额以外的巨大经济收益。二是产生额外损失,即课税后,经济体系除负担税收额外,还要承受其他负担。例如,若对污染企业课以轻税,对其他企业课以重税,就会使环境污染加重,社会治理污染的费用增加,社会整体利益受到损害,课税便会产生额外损失。
第三章我国个税税负不公平表现及原因3.1个税税负不公平的表现3.1.1个人所得税分类过细个人所得税的具体征收管理方式大致来说可以划分为三种模式,即实行分类制、综合制、混合制征收。我国主要政府采取的管理方式就是实行分类征收。分类纳税制度的最大主要优点之处就是它不仅可以通过不同收入来源来区别对待所得,适用不同的所得税率,能够更加充分体现纳税出通过区别不同对待所得形成的公正纳税效果,同时这种新的分类纳税制度也更加有利于对纳税源泉的合理扣缴,减少了很多公民非法逃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二条的条款约定"下列各项个人所得税额应当直接纳入征收个人所得税:一、工资、薪金所得;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三、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四、劳务报酬所得;五、稿酬所得;六、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七、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八、财产租赁所得;九、财产转让所得;十、偶然所得;十一、经国务院财政部门确定征税的其他所得。在进行征税时,根据不同的项目和费用来源的实际支出,分别扣除各自的费用扣除金额,确认适用的税率,计算得出各项的实际应纳税额,再将其加以综合计算,便可以得出总的实际应纳税额。我国目前将企业的应税所得划分为十一类,其中一些项目从本质上看是相同的,但规定了不同的税率,导致个税负担不同,结果也不公平。比如说,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从本质上来看均属于劳动所得,应当按照相同的税率以使按一个等额的所得进行纳税。我国的法律把它们区别对待的基本标准是看有没有雇佣关系。即工资薪金所得是有雇佣关系的,劳务报酬所得是没有雇佣关系的。3.1.2费用扣除指标单一我国目前实行的个人所得税税制,对基本费用减除对纳税人设置了统一标准的扣除金额,但并没有考虑到通货膨胀、以及各个地区经济水平发展差异因素,没有能够做到动态调整,不能够体现出税收公平;从家庭结构来看,每个家庭的结构是不同的,家庭的负担也是不同的,而新增加的专项附加扣除采用的是定额或限额的方式,这些状况也造成了个人所得税税收公平性的缺乏。比如,A和B两个家庭的月收入总和均为7000元。A家庭中甲收入为4000元、乙收入为3000元。B家庭中丙收入6000元、丁收入1000元。根据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税制可以得出,A家庭家里两人的收入均没有达到5000元的个税起征点,因此不需要进行纳税。但B家庭的丁和丙其中一人收入超过了5000元,因此需要将超出的1000元部分向税务机关进行纳税。从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虽然A家庭和B家庭总体收入是一致的,但是由于两个家庭的内部成员之间的收入差异,造成了B家庭需要比A家庭多承担1000元的纳税额。而且B家庭所需要供养的家庭成员可能也多于A家庭,这显然违背了税负公平设计的初衷。两种扣除缺乏弹性,无法充分体现量能课税。另,当前6项专项附加扣除由于家庭结构、消费方式的不同,并不是适用于所有纳税人,会间接的带来税负不公。3.1.3征管信息的不对称目前由于我国的个人信息体系建设相对比较滞后,没有一个能够在全国范围内统一网络平台上使用的个人信息体系,这就造成了个人信息的不健全,政府机关之间也很难实现个人信息的共享。税务部门也很难全面并准确地了解和把握我们的个人收入情况,并且在我们的个人信用评估等方面也是较为缺失的,个人欠税漏缴纳账、或被处罚记录以及纳税"黑名单"等等相关制度体系的建设并未得到充分完善,导致这些体制很难形成威慑力,不能够对个人形成一种压力来督促个人积极配合纳税。同时再加上目前我国税收制度不够健全,也就是这样也直接导致了目前我国的个人所得税主要税源的严重流失。根据我国历年的中国统计经济年鉴资料进行计算,目前我国的个人所得税主要是从工薪阶级获取,而且由于工薪阶级获取的个人所得税收入占整部个税总收入的比例已经超过60%以上,且该项收入的比重仍然在逐年增加,使得依靠劳务报酬获得收入个人大多承担着主要的个人所得税。这与我们进行个人所得税管理制度的设计初衷不相适应,没有切实地起到调控高收入群体收入的目标。因此,我国当前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在实际履行时的结果就是:税负分配不公平,真正高收入者在享受较多社会资源同时也没有自己负担相应的个人所得税。3.2造成税负不公平问题的原因3.2.1法律法规方面一是目前我国具有全局性的税收基本法律欠缺,对一些税收政策没有做出更多的具体要求和具体规定。无法实现个人所得税有法可依,也没有完备的制度可以遵循。二是我国个人所得税法总体来说比较抽象,原则性、规范性条款居多,没有形成完整的一套具有操作性性和技术性的方案,因此操作性、技术性待加强。实践中,主要依赖于《个税法实施条例》及相关条款解释来操作,导致零散性和框架性问题比较突出,在真正遇到特殊或者是实际问题的时候,往往是无法通过条例明确分清界限,条例与条例之间界限不明显,无法解决实际问题,因此仍然需要依赖深入细化个人所得税法,让条例更加清晰详细,持续推进立法的持续性与精细化。三是目前我国税收征管法律相关内容短缺、征管力度欠缺,使得公民纳税不积极或者逃税漏税,更无法起到奖罚惩戒的作用。3.2.2税制要素较单一首先,纳税单位范围界定不明确。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国的个税纳税主要是以个体为单位。虽然该方式的操作简单,而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为企业节省大量人力和时间费用。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居民收入提高。个人收入来源也越来越多样化。以公民个人为纳税单位课税缺点也越来越更加突出。这种方式忽略了个人背后家庭负担因素。不能真实的反映出家庭的实际支出与收入情况以及储蓄情况,越来越不符合税收公平原则。使得以独立的个人为纳税单元忽视家庭关联因素计征个税的缺陷日益明显。其次,征税范围小、规模单一,税率设计合理性不够,无法很好体现公平。当前我国个税征收模式过于单一,仅仅局限个税法正向列举的9项内容,与当前我国个人收入渠道多样化、资金来源复杂化严重不相匹配,导致对个人征税时存在诸多征收盲区,许多隐形福利仍无法计价无法予以课税,导致税负不公平。最后,个税征管信息化程度较低。当前税务机关与其他涉税单位联系欠缺,未能实现与房产、银行、工商等部门有效共享有价值的纳税数据信息,在日常实际工作中更多的是依靠个人自行申报,没有依靠大数据技术手段对纳税人相关信息的准确完整性做校对、稽核。个税征管信息化、系统化运用不广泛,效能偏低,自然人税收信息系统不完善,尤其高收入人群偷漏税严重,造成国家大量税款流失。3.2.3其他方面就目前情况来看,我国相关个人所得税征税的相关辅助措施还是存在不到位情况,社会评价体系缺失、漏税逃税受惩戒成本低、而且纳税人缺乏自觉纳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一是税收行政司法体系缺乏。在税收实践当中,稽查、强制、保全等司法行为很难有效地得到开展,面对偷税漏税等相关案件查处和处罚力度还是有所欠缺。二是税务机关内部自身执法监督不严。到目前为止,我们国家并没有建立专业化的执法检查队伍,对税务系统税收执法以及税款征收行为进行有效的质量监督和约束,税务机关内部也没能够形成完整的组织框架。进行税收执法监督和自查自律。三是个人所得税征收环境不佳。社会信用评价体制不健全,缺乏对纳税人有一个科学成体系的信用评价体系机制。而且即使是漏税逃税,被惩罚的力度较轻。这些都不利于形成一个依法纳税的社会氛围和个人意识。导致了我们国家税款流失严重,纳税人之间的收入差距较大,税负不公问题情况加重。
第四章国外与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制度比较及经验借鉴4.1国外与我国的个人所得税的比较分析4.1.1美国个人所得税制度从美国联邦政府角度来看,在其所有税种当中占据着重要位置的就是个人所得税。自六十年代开始,美国的税收征管已经在全国范围之内构建出全面的税收网络。美国具备相对健全的个人收入监控系统,以统一管理数据。在美国,信息化处于较高水平。纳税人的普通信息、交易行为和收支记录等都在银行计算机中储存。税务单位可借助于信息互动和数据共享,简单和方便地就了解纳税人信息。税务机关和银行合力,充分利用大型计算机系统优势,由各个银行汇聚纳税人收入数据,可以全面监督纳税人应缴所得额。美国政府还对团体和个人提出了建议,如果涉及到下述几点大于10,000美元,就需要编制交易状态报告表,最后转交给税务局,分别有股息和利息支付、股票交易、房地产销售和现金交易等。税务局用计算机处理这些报表,同时将其和申报表相结合起来进行对比,从而对纳税人申报情况进行全程管控。在美国,出台了严格的法律制度,以约束逃避个人所得税的责任主体,同时将纳税人将来各种福利联系起来,包括申请补助、银行贷款、优惠政策等,多措并举对纳税人产生了较强的震慑力,对偷税漏税行为的遏抑具有重大意义。因为出现了税收抵免制度,借助于该制度还能够上缴税款,这就在无形当中将纳税人申报纳税和有利事项统一起来,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纳税人自行申报所需缴纳税收的抵触心理观念,高效利用监管资源。此外,美国以年为单位都会采取抽查的方式,来对适当的纳税人实施审计工作,若查处有税收不合规现象,就会对纳税人做到严惩不贷,个人社会信用和形象都会受到影响,甚至危及到个人工作和贷款等,不少纳税人顾及到超高的税收不合规成本,会积极的缴税。4.1.2日本个人所得税制度日本个人所得税的费用扣除主要经历了三个不同的时期。第一时期,细致划分了纳税人收入,将其归为十大类,根据类型进行扣除和计算。此时期扣除的部分是相应收入的获得费用。诸如,工资薪金收入与相应费用扣除之后获取的工资薪金所得。不包括利息收入在内,另外九类都有与之相匹配的费用扣除要求。工资薪金所得费用扣除要求较为多元化,最为重要的就是对费用扣除的超额累退制度进行了详细的说明,超额累退扣除率从40%到5%不等,此外对于五项费用累计超过上述扣除要求的可参照实际情况予以处置,分别是交通费、产生于工作的搬家费、培训费、取得资格费、两地分居的探亲费。在设置扣除额之时,参照超额累退比,不仅展示出收入和费用相统一,而且也兼顾了费用中的固定和变动两个方面,此外还对高收入群体做出了适当的扣除约束,这也是量能课税原则的象征。第二时期,确定综合所得计算方式,即:将利息收入和其他九项经过费用扣除获取所得金额合计。在扣除综合所得之时,划分成了两类,从对人扣除的角度来看,主要涉及到基本扣除、配偶扣除、抚养扣除等。第三时期,基于累进税率,获取综合课税所得税额之后实施的扣除,一般涉及到红利扣除,这主要是想防止双重征税问题,这一问题产生于对法人征收企业所得税的基础之上,还要对个人征收个税。4.1.3英国个人所得税制度英国个人所得税的税前扣除是由两种类型所构成,分别是费用扣除和生计扣除,其中前者就是获得相关收入部分可由总收入中扣除,然而这些费用需要产生于经营目的,而针对后者来说主要涉及到本人生计和赡养家庭等开支。后者扣除包括众多,个人宽免、已婚夫妇宽免、额外人口宽免等都在此扣除范围之内,同时年龄和宽免额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英国对多项内容扣除实施限额和限率政策,包括工资、利息和慈善捐款等,在定额扣除过程中,主要参照的是家庭结构获取的生计费用。与此同时,由于受到通货膨胀因素的影响,英国个人所得税的宽免额主要取决于上一年的零售物价指数,从而降低产生于通货膨胀的纳税人实际购买力减少问题。4.2国外个税相关经验对我国的启示站在全球视角看,国家个人所得税税制转型变化的原因与各国客观环境、政治体制、历史因素相关,同时必须考虑到自己国家的国庆进行综合考量。总体来说,全世界最佳的最有效的税制就是采用综合制、分类制,这两种税制有效防止两极分化,并且兼顾了公平和效率,是其他两种税制的有效综合,是很有积极意义的。判断一个国家个人所得税改革是否成功就是看改革是否坚持了税收公平原则,同时税收公平原则具有指导引领作用,充分彰显了税收改革一直致力于促分配公平、缩小贫富差距的宗旨。而在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不断增长的大背景下,会出现更多不同种类的收入在我们这个社会和市场中被产生,工薪收入在我们的整体收入中所能够占有的比例和地位也会变得越来越小。因此,我国可以借鉴像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有益经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法制层面、税制要素构成以及其他的有益政策方面,进行有机结合,为我国个税改革提供参考和有力支撑。第五章完善我国个税税制的对策建议5.1完善税收制度体系5.1.1完善税收征管体系,提高个税征收率中国个人所得税因为受到一系列因素的影响,诸如纳税人规模大、信息交流不到位、税源不集中等,引起税源流失问题明显,税收征收率也不高,让实际情况相较于政策目标相差甚远,所以,为了在社会公平环境之下实现个税改革目标,则需要力求增加其征收率。首先,提高个人信用系统建设力度,搜集当下不通过系统和部门的个人信用资源数据,构建个人信用信息平台,统一管理相关数据,为税务机关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确保其可以获得纳税人的一系列信用数据,了解纳税人财富存量情况,全方位监控个人经济信息状况。其次,积极推行非现金支付结算方式,对现金流量予以严格管控,规范管理现金,确保金融实名制落实到位,对纳税人收支情况做到公开管理,全面监督纳税人经济活动。再次,建立健全税收法律法规,确保税收信用奖惩机制落实到位,打造个人信用评价体系平台,全面稽查税务,增加税收违法成本,同时增强纳税人纳税观念,确保税收遵从度。最后,不断优化税收征管模式,合理设置税收征管机构,改善税收征管环节,控制纳税人纳税资金投入,建立健全“金税工程”系统,确保该系统和相关涉税信息部门机构统一管理,促使税收征管单位在该征管系统中可以实时掌握最新纳税人涉税数据,采取信息技术方式,增加税收征管效率。5.1.2制定税收基本法夯实个税法律基础《税收基本法》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是中国税收法律体系的风向标,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重视,但是因为目前对其意见想法不尽统一,中国《税收基本法》尚未正式被提上议事日程。加快实施《税收基本法》的步伐,将可以进一步完善国家税收法律体系,建立健全中国《个人所得税法》,可以为个税税制的实施在一个良好的法律环境之下运行。所以,《税收基本法》的出台已经刻不容缓,是个税税收立法的保障,也是积极响应完善中国税制体系需求的结果,此外还从法律层面对于综合和分类税制的执行起到了良好约束作用,是今后全面推进改革的法律武器,对当下个税的全面推行具有重大意义。5.2优化税制要素结构5.2.1调整税率,优化税负结构中国个人所得税无法展示出公平的一点在于税负结构不科学,高收入群体所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和其收入不相符,所以,针对公平层面而言,中国个人所得税的改革还有待进一步深化,特别是需要完善其税率,改善税负结构。第一,目前综合所得实施的是七级超额累进税率,应该优化这一现状,改变税率级距、级次和税率。针对级距层面来说,可以借助于全国城镇职工人均收入水平倍数来做执行系数,不足人均收入或人均工资的,实施最低档税率,大于两项水平至少十倍的实施最高档税率。针对税率级次来说,当下的7级超额累进税率可以有所简化,降低1至2个级,变成5级或6级,同时对于中低收入水平群体来说,可以提高税率级距。针对税率设计层面而言,最低档税率可以始终实施3%,然而最高档税率可以有所减少,从当下的45%降低5%,中间档次的税率可以处于10%-30%之间,这样有利于纳税人记忆。综上所述,“综合所得”的税率变更需要减少中低收入者税负,变动个人收入流量,提高个税改革力度,确保社会公平。第二,严格管控资产、资本所得的税源,同时坚持合理性原则,提高其税负。随着贫富差距的日益拉大,也体现在收入流量和财务存量上,富人不但可以享受到极高的“综合所得”,而且还可以积累很多的资本和资产所得。然而中国当下个人所得税对资本和资产的课税并未提出明确的要求,乃至于形同虚设,税源流失问题明显。所以,对各类非劳动性所得,诸如财产转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股息和利息等,不仅需要严格管理,而且还要合理加大税率,能够在当下20%的法律要求比例税率基础之上上涨四分之一,这也是当下国际各大经济体个人所得税政策变更的方向。第三,提高“经营所得”的税率形式改革力度,与企业所得税税负水平保持统一,确保同类所得的税负相匹配。“经营所得”一般集中在几个方面所得,分别是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对企业、事业单位承包经营和承租经营所得。然而因为信息失衡,税务单位无法准确管控这类所得,因此,其税率规划也需要做到简单易行,可以调整当下“经营所得”所适用5级超额累进税率形式,取而代之的是比例税率形式,其税率的多少必须和企业所得税中“小微企业”的税负水平保持统一,确保同类所得同等税负,从而为税负创造出公平环境。5.2.2从公平视角步完善个人所得税附加扣除规定中国个人所得税新增专项附加扣除要求需要不忘初心,在制定政策之时,需要坚持公平合理原则。为了充分展示出个人所得税的量能负担原则,则需要提高社会公平性,在改善专项附加扣除之时,可以立足于下述几点开展。第一,对专项附加扣除主体做出统一管理,确保其以家庭为单位。这种设置充分顾及了纳税人经济压力状况,是税负公平合理的象征。所以,可以进一步扩大当下的赡养老人之处扣除的主体,增设夫妻二者所需赡养的老人,大病医疗扣除的主体可以赋予更多的选择,但是必须满足属于直系亲属的范畴,再进行扣除或分摊扣除。第二,变更“子女教育”专项附加扣除,实现向“子女抚养”的转换。“子女教育”的支出仅仅涉及到超过三岁子女的教育费用,而三岁之前的并不在此范畴之内,也不涉及身心不健全或无生活能力子女抚养支出。为了加大生育率的同时,增强人口整体素质,提高其今后核心竞争优势,需要在设置专项附加扣除内容之时,将3岁之前婴幼儿的抚养开支列为其中。此外,为了降低家庭经济压力,消除由于疾病返贫的问题,也需要在设置专项附加扣除项目之时,考虑身心不健全、无谋生能力子女的抚养成本。第三,设置有针对性的专项附加扣除要求。现阶段,6项专项附加扣除中基本极为相似,仅有一项有所不同,那就是住房租金,这严重背离了横向公平的税收原则。在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失衡的背景之下,展示量能负担标准的专项附加扣除也可参照当下各个工资类地区实施有针对性的扣除要求。5.3其他方面措施5.3.1建立并完善个税申报激励机制在大数据技术广泛应用的时代,应该积极学习国外优秀实践成果,结合区域发展水平差异,打造有针对性的税收申报激励机制。从税务单位层面而言,需充分发挥纳税人数据库优势,第一时间申报个人所得税申报表的全面信息,同时借助于大数据共享渠道在政府机关和社会组织之间做到信息实时共享,让纳税人在很多方面都可以成为不同优惠政策红利的受益者,包括赡养老人儿童、购买住房、参加保险和公共资源配置等。产生于实时新个税政策的减税降费红利,促进纳税人准确申报。从纳税人角度来说,他们最为关注的就是是否可以创造实际利益。税务单位可以和其他利益相关部门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以中低收入群体为例,可以选取某些退税方法,面向高收入群体实施投资和融资政策鼓励,出台信贷优惠政策等。5.3.2多主体参与共建个人信用信息系统充分历史大数据技术,构建闭环管理新模式,将信用积分、分类分级和风险管理集为一体,参照纳税人依法履行纳税义务程度,将动态信用评分评价应用于税收等级管理当中,全面监管全过程,同时与其他部门形成合力,根据信用等级积分进行奖惩,改善征管质量。充分显示出信用管理对推动自然人实现纳税遵从的指导职能,提高分级分类管理水平,确保风险共治管理落实到位。借鉴面向风险企业纳税人的行为,将信用等级较低纳税人与风险纳税人联系起来,将其列为风险管理体系当中,提高对于这类群体的监管力度。例行向银行递交个人税收申报纳税动态信息,确保和银行资金流水数据相统一,弱化信息不对称带来的负面影响。在中国个人所得税损失居高不下的背景之下,再加上个人所得税改革力度的日益高涨,构建自然人纳税税信用体系已经变得迫在眉睫。大数据技术不但给予了其无限的帮助,而且还可以和中国整体的税收制度相趋同。自然人纳税制度的打造将在很大程度上加大自然人逃税成本,纳税人将由于偷逃税款而被牵连,这对改善中国自然人纳税遵从度具有巨大的监督意义。此外,应遵循“防范风险,抓关键少数”,对潜在风险疑点的特殊人群予以高度重视,着重核查扣缴义务人缴扣申报的人员身份信息,此外还需要重点对纳税人专项附加扣除信息的准确性予以核查,增强纳税遵从度;打造征管理念,实现信息、信用、风险和共治的统一发展,与各个部门联合起来,包括征管科技、大数据和风险管理等,第一时间找到疑点问题,采取多元化的手段,传达信息给纳税人,根据实际情况,将核验结果与信用管理体系相结合起来,做到联合惩戒,推动依法诚信申报,防止信息填报中不合规活动的产生,避免发生大规模的道德风险。5.3.3建立纳税人信用等级制度在评价税收优惠范围之时,可以考虑将自然人信用等级评定结果列为其中,同时赋予其较高的权重。诸如,很多信用水平好的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小学一年级20以内加减法口算练习题
- 砍伐树木申请书
- 《急救药品的使用》课件
- 埋弧焊的工作原理及特点
- 《民生银行商贷通》课件
- 环保节能行业助理工作总结
- 家居建材行业市场推广总结
- 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调研化学试题
- 主管工作总结计划方案
- 农林渔业客服工作感悟
- 什么是民营经济
- PowerPoint使用详解课件
- 四川省2021-2022学年物理高一下期末监测试题含解析
- “妇科护理三基三严”考试试题及答案
- 《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教学大纲思政版
- 2024年广东省学士学位英语历年真题附答案
- 材料力学之弹塑性力学算法:等效塑性应变计算:塑性流动理论与塑性硬化.Tex.header
- (高清版)AQ∕T 8006-2018 安全生产检测检验机构能力的通 用要求
- 电梯井道改造施工合同
- 插座安装 服务合同范本
- 【基于自由现金流贴现法的企业估值的案例探析3300字(论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