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第一中学2025届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第一中学2025届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第一中学2025届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
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第一中学2025届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4页
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第一中学2025届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第一中学2025届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达标检测试题学期期中达标检测试题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化学实验操作应严谨规范,下列操作符合要求的是A.看 B.听 C.闻 D.吹2.Sb2O5是一种重要的阻燃剂,用X来生成该阻燃剂的化学方程式为:X+2H2O2=Sb2O5+2H2O。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推断X的化学式为A.Sb2O3 B.SbO2 C.HSbO3 D.H3SbO43.实验室制取氧气时,在试管中加热一定量高锰酸钾固体,随着反应的发生,纵坐标表示的是()A.高锰酸钾的质量 B.氧气的质量C.锰元素的质量分数 D.固体物质的质量4.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将氢氧化钡溶液逐滴滴入稀硫酸中至过量B.向盛有少量硫酸溶液的烧杯中滴加一定质量的水C.浓硫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D.向稀盐酸中滴加硝酸银溶液5.二氧化碳的下列用途既跟它的物理性质有关,又跟它的化学性质有关的是()A.温室中做气体肥料 B.灭火C.做化工原料 D.制干冰6.在运输烟花的车辆上,需要张贴的标志是()A. B.C. D.7.下列实验操作不符合规范的是()A.A B.B C.C D.D8.如图所示的三个烧杯,各倒入蒸馏水,然后依次加入硝酸钠固体,并充分搅拌。已知加入的硝酸钠固体的质量从①~③依次增多。请根据下图判断烧杯中的溶液肯定是不饱和溶液的是()A.① B.② C.①和② D.全部9.关于化学反应的理解错误的是A.这个反应既是氧化反应,又是化合反应B.碳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得更旺,发出白光C.每1mol碳和1molO2点然后反应生成1molCO2D.每1g碳和1g氧气反应生成2gCO210.水银的物质类别是()A.混合物 B.化合物 C.非金属 D.金属11.煤在空气中燃烧时,不仅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同时还会排放出二氧化硫等污染物。由此得到的关于煤的组成的推论正确的是A.一定含有C、H、S元素,可能含有O元素B.一定含有C、H、O、S元素C.一定含有C、H元素,可能含有O、S元素D.一定含有C、S元素,可能含有H、O元素12.生活中的下列现象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矿石粉碎 B.冰雪融化 C.酒精燃烧 D.汽油挥发1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B.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C.化学反应通常伴随发光、放热、变色等现象,所以有颜色变化的一定是化学反应D.从科学预测分子,原子的存在,到真实看到分子、原子,是一个大胆假设、实践验证的过程14.下列有关分子、原子说法错误的是A.很小 B.不断运动 C.有间隔 D.不可分15.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A.金刚石 B.氯化钠晶体 C.水银 D.蒸馏水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对科学发展具有重大意义。(1)用下图所示的3个课本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其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理由是________。(2)在化学反应前后,一定改变的是________(填序号),可能发生改变的是________(填序号)。(a)原子种类(b)原子数目(c)原子质量(d)分子种类(e)分子数目(f)元素种类(g)物质种类(h)元素质量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8分)二氧化硫()与三氧化硫()都是有毒物质,都是污染物。相同质量的和中硫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当和中氧元素的质量相等时,两种物质的质量之比为_____。18.(8分)已知丙烯醇的化学式为C3H6O2,计算:(1)丙烯醇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2)丙烯醇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3)4g丙烯醇的含碳量与多少克酒精C2H5OH的含碳量相等?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19.(8分)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完成下列空白。(1)小明同学选择A装置准备用氯酸钾为原料制取一瓶干燥的氧气,他应选择的收集装置是_____(填字母),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完成上述实验的操作步骤有:a、停止加热b、固定试管c、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d、装药品并在试管口处放一小团棉花e、加热,收集氧气,上述操作中缺少的一步是_____,将该操作编号f,则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填字母)。(2)小华同学想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为原料代替氯酸钾制取一瓶较纯净氧气(不考虑水蒸气),她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字母),收集装置是_____(填字母)。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3)当过氧化氢接触到二氧化锰后,反应便立即开始。但如果你稍改变所选择装置,便可控制其反应速率,请从下图所示的仪器中选择一种仪器替换小华同学选择的装置中一种仪器,以达到控制反应速率的目的,你选择的仪器是_____(填字母)。(4)你认为小明和小华制取氧气的方法,哪一种更好?_____(填“小明”或“小华”),理由是_____;_____(写两点)。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B【解析】A、量取液体时,视线没有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操作错误;B、收集氢气在试管中,用拇指堵住试管口,管口向下移近酒精灯火焰,松开拇指点火,如果听到尖锐的爆鸣声,表明氢气不纯,需要再收集,再检验,直到听到轻微的响声,才表明氢气已经纯净,图中操作正确;C、闻气体的气味时,防止气体有毒或刺激性,应用手扇动,不能直接凑到瓶口用鼻子闻,图中操作错误;D、熄灭酒精灯,用灯帽盖,不能用嘴吹,用嘴吹易引发危险,图中操作错误,故选B。点睛:一些气体有毒或刺激性,闻气体的气味时,不能直接用鼻子闻。2、A【解析】

试题分析:原子种类反应前原子个数反应后原子个数x中含有的原子个数Sb022H440O473根据“在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个数不发生改变”可推得X的化学式为Sb2O3,应选A项。3、D【解析】

A、加热高锰酸钾会生成氧气,反应过程中高锰酸钾的质量逐渐减小,完全反应后高锰酸钾的质量变为零,与图像不相符,故A错误;B、加热高锰酸钾会生成氧气,反应开始时氧气的质量应为零,随着反应的进行氧气的质量应该是不断增加,完全反应后质量不变,与图像不相符,故B错误;C、锰元素的质量在反应前后没有变化,反应过程中的固体质量不断变小,所以锰的质量分数会不断的变大,与图像不相符,故C错误;D、加热高锰酸钾会生成氧气、锰酸钾和二氧化锰,所以随着加热的不断进行固体的质量不断减小,直至反应结束后只剩下锰酸钾与二氧化锰,与图像相符,故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是一道图像坐标与化学知识相结合的综合题,解题的关键是结合所涉及的化学知识,正确分析各变化的过程,注意分析坐标轴表示的意义、曲线的起点、折点及变化趋势,确定正确的图像。4、A【解析】

氢氧化钡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稀盐酸和硝酸银生成氯化银和硝酸。【详解】A、氢氧化钡溶液逐滴滴入稀硫酸,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反应完全,溶质质量变成零,氢氧化钡溶液过量,溶质质量增加,故A正确;B、向盛有少量硫酸溶液的烧杯中滴加一定质量的水,酸在稀释的过程中,酸性减弱,pH值会逐渐增大,只会无限的接近7,但是不会越过7,故B不正确;C、浓硫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吸收空气中的水分,溶质质量分数变小,故C不正确;D、向稀盐酸中滴加硝酸银溶液生成氯化银和硝酸,沉淀的质量从零开始,故D不正确。故选A。【点睛】浓硫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吸收空气中的水分,酸在稀释的过程中,酸性减弱,pH值会逐渐增大,只会无限的接近7,但是不会越过7。5、B【解析】

A、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所以温室中作气体肥料的是二氧化碳,利用的是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此选项不符合题意;B、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因此二氧化碳能够灭火,此选项符合题意;C、做化工原料是利用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此选项不符合题意;D、制干冰是利用二氧化碳的升华吸热的物理性质,此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6、D【解析】

A、图中所示标志是易燃液体标志,所以错误。B、图中所示标志是腐蚀品标志,所以错误。C、图中所示标志是节约用水标志,所以错误。D、图中所示标志是爆炸品标志,所以正确。故选:D。7、C【解析】

A、读取液体的体积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相平,故正确;B、过滤时,要用玻璃棒引流,漏斗的下端与烧杯内壁紧挨,故正确;C、熄灭酒精灯用灯帽盖灭,不能用嘴吹灭,故错误;D、加热液体时,试管中的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故正确。故选C。8、C【解析】

饱和溶液是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时,所得的溶液。【详解】三个烧杯,各倒入蒸馏水,然后依次加入硝酸钠固体,并充分搅拌,加入的硝酸钠固体的质量从①~③依次增多,前面两个烧杯均溶解,则是不饱和溶液,不能判断第三个烧杯是否饱和,故选C。【点睛】不饱和溶液是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还能继续溶解溶质的溶液。9、D【解析】

A、碳与氧气的反应,有氧气参加反应,属于氧化反应,该反应反应物有两种,生成物有一种,符合“多变一”,化合反应的原则,因此,这个反应既是氧化反应,又是化合反应,故不符合题意;B、碳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得更旺,发出白光,故不符合题意;C、由题干中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物、生成物前的化学计量系数都是1,即每1mol碳和1molO2点然后反应生成1molCO2,故不符合题意;D、由化学方程式的量的意义可知,每12g碳与32g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44g二氧化碳,而每1g碳和1g氧气反应生成,碳过量,生成的二氧化碳小于2g,故符合题意。10、D【解析】

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是混合物,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详解】水银是汞的俗称,汞是由汞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金属单质,故选D。11、A【解析】

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煤在空气中燃烧时,不仅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同时还会排放出二氧化硫等污染物。可知反应后有碳、氢、氧、硫四种元素,由于助燃剂氧气中只有氧元素,所以碳、氢、硫都来自于可燃物,即可燃物中一定含有C、H、S元素,可能含有O元素。故选A。12、C【解析】

化学变化是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详解】A、矿石粉碎,没有新的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不正确;

B、冰雪融化,没有新的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不正确;

C、酒精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有新的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正确;

D、汽油挥发,没有新的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故D不正确。故选C。【点睛】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13、C【解析】

A、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例如:水加热变为水蒸气,;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B、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C、化学反应通常伴随发光、放热、变色等现象,所以有颜色变化的不一定是化学反应;例如灯泡发出五颜六色的光;故选项错误,但符合题意。D、从科学预测分子,原子的存在,到真实看到分子、原子,是一个大胆假设、实践验证的过程;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C。14、D【解析】

分子和原子都很小,都在不断运动,都有间隔,分子和原子都可以再分。

故选D。15、B【解析】A.金刚石由碳原子直接构成;B.氯化钠晶体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C.水银即金属汞,由汞原子直接构成;D.蒸馏水由水分子构成。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C装置是开放的dge【解析】

(1)利用图A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能达到目的,因为装置是密闭的;利用图B也能达到目的,因为反应物与生成物中都没有气体;利用图C不能达到目的,因为生成的氢气挥发到空气中去了,故选C。图C装置是开放,生成的氢气挥发到空气中,使系统内的质量减少,故填装置是开放的。(2)在化学反应中,原子不再分,所以,原子的种类、原子的数目、原子的质量都不变;由于原子的种类不变,所以元素的种类也不变;由于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不变,所以原子的总重量也不变,即元素的质量也不变;在化学反应中,分子被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所以分子的种类发生了变化,从而物质的种类也要发生变化;由于原子重新组合,可能分子的数目前后相同,所以在化学反应前后,一定改变的是分子种类和物质种类,故选dg。可能发生改变的是分子数目,故选e。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解析】

解:设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质量都是m,等质量的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中硫元素的质量比为:(m×):(m×)=5:4;要使SO2和SO3中含有相同质量的氧元素,则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的分子个数比为3:2;则3SO2与2SO3的质量为:[(32+16×2)×3]:[(32+16×3)×2]=6:5。18、(1)18:3:16丙烯醇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