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名校2025届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湖北省武汉市名校2025届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湖北省武汉市名校2025届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
湖北省武汉市名校2025届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4页
湖北省武汉市名校2025届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北省武汉市名校2025届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试题测试题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发现元素周期律的科学家是()A.卢瑟福 B.拉瓦锡 C.道尔顿 D.门捷列夫2.公园、车站等公共场所设有许多可直接取水饮用的饮水柜台,其中的水处理过程如下图所示。步骤③对应的作用是()A.吸附杂质B.过滤C.沉降澄清D.杀菌消毒3.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一定量高锰酸钾加热制氧气B.向盛有一定质量MnO2的烧杯中加入H2O2溶液C.加热氯酸钾制氧气D.电解水一段时间4.下列关于青蒿素(化学式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青蒿素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一个青蒿素分子中含有130个中子C.一个青蒿素分子中含有42个原子 D.青蒿素由15个碳原子、22个氢原子和5个氧原子构成5.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纯牛奶 B.沙拉酱 C.冰水混合物 D.食用醋6.我们身边的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食醋 B.干冰 C.空气 D.生理盐水7.下面是对某一主题内容进行归纳的情况,其中错误的是A.元素与物质的关系: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氧元素,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氮元素B.微观粒子与物质的关系:金属铜一一由铜原子构成,氯化钠——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C.物质使用与安全知识:汽车在加油站加油——严禁烟火,使用燃煤取暖——注意室内通风D.试剂(或仪器)与其使用: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实验时集气瓶中的水——防炸裂,过滤时用的玻璃棒——引流8.已知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各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如下,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以上原子的核外都有三个电子层 B.在化学反应中氯原子容易得到电子C.Na与S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Na2S D.Na+和Mg2+的核外电子数不相同9.在化学学习过程中,我们遇见很多出现白色烟雾的现象。下列出现白色烟雾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浓盐酸挥发,形成白雾B.干冰升华,形成白雾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烟D.水加热到沸腾,产生蒸气10.如图是表示电解水过程的示意图(其中“○”“●”分别表示H原子和O原子),分析示意图,可作出的正确判断是A.该示意图中有四种分子B.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变C.氢原子、氧原子是图示微粒中的最小微粒D.氧原子只有在通电条件下才能转化为O2分子11.下列说法完全正确的是A2个氖原子——Ne21个硅原子——Si1个钠离子——B影响过氧化氢分解快慢的因素——可能是过氧化氢浓度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周期表元素排列顺序——质子数C铁——由分子构成二氧化碳——由原子构成氯化钠——由离子构成D2H与H2中的2都可表示2个氢原子过滤时用到的玻璃仪器只有烧杯和玻璃棒电解水正极和负极得到的气体体积比是2:1A.A B.B C.C D.D12.某同学用量筒量取液体时,量筒放平后,初次读数时仰视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10mL。加入部分液体后视线与量筒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15mL,则该同学实际加入量筒内液体的体积为()A.一定小于5mL B.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5mLC.一定等于5mL D.一定等于5mL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请根据下列实验图回答问题(1)上述两个实验中,水主要对实验仪器起到安全保护作用的是_______(填序号)。(2)①请写出A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请写出B实验中的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A实验中,若进入集气瓶中的水小于其体积的五分之一,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4)学校某学习小组的同学对影响过氧化氢分解快慢的因素进行探究。分别取5mLH2O2溶液进行实验,测定产生4mLO2所需时间,实验结果记录如下:实验序号H2O2溶液的浓度温度/℃MnO2粉末用量/g反应时间①30%350t1②30%550t2③5%20m3s④15%200.11sI.对比①②可知:其它条件相同时,温度越高,过氧化氢分解越快,则t1________t2(填“>”、“=”或“<”)。II.若要探究过氧化氢分解快慢与过氧化氢溶液浓度有关,则m的值为______,选择的实验序号为__________,合理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空气、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1)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的水,并五等分水面以上的容积,做上记号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点燃燃烧匙内足量的红磷后,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①写出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②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到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瓶内水面最终上升约至1刻度处。由此可知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_____。③红磷熄灭后,集气瓶内剩下的气体主要是_____,该气体_____(填“支持”或“不支持”)燃烧。(2)下列操作中,导致倒吸进集气瓶内的水的体积小于集气瓶内气体1/5的是_____,导致倒吸进集气瓶内的水的体积大于集气瓶内气体1/5的是_____。A红磷的量不足B燃烧匙伸入集气瓶内的速度太慢C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止水夹D弹簧夹没有夹紧15.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1)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结论:_____;(2)小芳点燃蜡烛,观察到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把一根火柴梗放在火焰中(如图)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_____(填“a”、“b”或“c”)处最先碳化变黑.结论:蜡烛火焰的_____温度最高;(3)点燃蜡烛,在火焰上方罩上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现象是_____,将烧杯倒转,迅速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现象是_____.写出蜡烛燃烧的文字表达式_____.(4)在吹灭蜡烛后的瞬间看到了_____,主要成分是_____,用燃着的火柴接触它,看到_____.16.空气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的水,并五等分水面以上的容积,做上记号。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点燃燃烧匙内入量的红磷后,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1)写出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_____(2)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到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瓶内水面最终上升约至1刻度。可知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_____。(3)红磷熄灭后,集气瓶内剩下的气体主要是_____,该气体_____(填“支持”或“不支持”)燃烧。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计算下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要求写出计算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18.2019年4月,多家媒体报道,中科院专家的研究成果中完整阐明了抗癌活性物质汉黄芩素(C16H12O5)的合成机制,成功解析了一种使用2000多年的药用植物中的珍贵化学物质合成途径。请计算:(1)一个汉黄芩素分子含有_____个原子。(2)汉黄芩素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3)汉黄芩素中各元素质量的最简整数比m(C):m(H):m(O)=_____。(4)多少克汉黄芩素中含碳元素3.84g?______(写出计算过程)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19.(6分)写出下列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或化学方程式),并指出所属基本反应类型。(1)氢气用作火箭发射的高能燃料____________、________;(2)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__________、_______;(3)实验室用氯酸钾制氧气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D【解析】

A、卢瑟福领导团队成功地证实在原子的中心有个原子核,创建了卢瑟福模型(行星模型);他最先成功地在氮与α粒子的核反应里将原子分裂,他又在同实验里发现了质子,并且为质子命名,选项A错误;B、拉瓦锡首先通过化学实验证明了化学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选项B错误;C、道尔顿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提出了原子学说,选项C错误;D、门捷列夫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选项D正确。故选D。2、D【解析】

A、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吸附杂质对应步骤①,故A不正确;B、超滤膜具有过滤作用,过滤对应步骤②,故B不正确;C、沉降澄清是将固体颗粒物沉降,和步骤③不对应,故C不正确;D、紫外线照射可以杀菌消毒,杀菌消毒对应步骤③,故D正确。故选D。3、A【解析】

A、一定量高锰酸钾加热制氧气,开始受热无氧气产生,加热一段时间后氧气随着高猛酸钾的分解逐渐增加,高锰酸钾完全分解后氧气质量不再变化,A选项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符合题意;B、向盛有一定质量MnO2的烧杯中加入H2O2溶液,氧气的质量随着双氧水质量的增加会一直增加,B选项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不符合题意;C、加热氯酸钾制氧气,氯酸钾受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随着反应的进行,固体质量不断减小,氯酸钾分解完全,固体质量不再变化,C选项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不符合题意;D、电解水一段时间,生成氢气与氧气的质量比为1:8,2:1是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D选项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不符合题意。故选A。4、D【解析】

A、青蒿素的化学式为,青蒿素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故A正确;B、1个青蒿素分子中含有个中子,故B正确;C、1个青蒿素分子是由15个碳原子、22个氢原子和5个氧原子构成的,则一个青蒿素分子含有42个原子,故C正确;D、

1个青蒿素分子是由15个碳原子、22个氢原子和5个氧原子构成的,故D不正确。故选D。5、C【解析】

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详解】A、纯牛奶中含有水、蛋白质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A不正确;B、沙拉酱含有沙拉、水等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B不正确;C、冰是水的固体,冰水混合物中含有一种物质水,属于纯净物,故C正确;D、食用醋含有水和醋酸等,属于混合物,故D不正确。故选C。【点睛】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属于纯净物,根据物质的组成种类可以判断物质属于纯净物,还是属于混合物。6、B【解析】试题分析:食醋空气生理盐水中最少含有两种物质,而纯净物只有一种物质组成,而干冰只有一种物质二氧化碳。故选B.考点:物质的分类7、D【解析】

A、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氮气,因此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氮元素。选项A正确;B、金属由原子构成,金属铜由铜原子构成;氯化钠是盐,是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的。选项B正确;C、加油站的汽油等燃油,属于易燃易爆物,具有挥发性,加油站内的空气中可能含有一定量的燃油气体,如果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因此汽车在加油站加油需严禁烟火;煤在氧气不足时不充分燃烧生成有毒气体一氧化碳,因此使用燃煤取暖需注意室内通风。选项C正确;D、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实验时集气瓶中的水,其作用是吸收生成的白烟(五氧化二磷)和吸热,不是防炸裂;过滤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选项D错误。故选D。8、D【解析】

A、由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各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弧线表示电子层,以上原子的核外都有三个电子层,故A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7,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1个电子而形成阴离子,故B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C、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1个电子而形成带1个单位正电荷的阳离子,硫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2个电子而形成2个单位负电荷的阴离子,化合价的数值等于离子所带电荷的数值,且符号一致,钠元素显+1价,硫元素显-2价,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Na2S,故C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D、钠、镁原子分别失去1个、2个电子,形成离子,Na+和Mg2+的核外电子数均为10,相同,故D说法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9、C【解析】A、浓盐酸挥发时,挥发出来的氯化氢与空气的中的水蒸气形成白雾,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B、干冰升华时,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白雾,过程中只是水的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烟过程中有新物质氧化镁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D、水加热到沸腾,产生蒸汽过程中只是水的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10、C【解析】

A.该示意图中有水分子、氧分子、氢分子三种分子,判断错误;B.化学反应前为水分子,反应后为氧分子和氢分子,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判断错误;C.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氢原子、氧原子是图示微粒中的最小微粒,判断正确;D.氧原子不只在通电条件下能转化为氧分子,如加热高锰酸钾也能得到氧分子,判断错误。故选:C。11、B【解析】

A、原子的表示方法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2个氖原子表示为2Ne;;1个硅原子就是硅元素符号,1个硅原子表示为Si;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1个钠离子带1个单位的正电荷,表示为:Na+,故A错误;B、过氧化氢浓度能影响过氧化氢分解快慢的因素;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是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周期表元素排列顺序是质子数,故B正确;C、铁是由原子构成,二氧化碳是由分子构成,氯化钠是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故C错误;D、2H中的2表示2个氢原子,H2中的2表示1个氢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过滤时用到的玻璃仪器除了烧杯和玻璃棒,还有漏斗;电解水正极和负极得到的气体体积比是1:2,不是2:1,故D错误。故选B。12、A【解析】

在使用量筒时不要仰视读数,也不要俯视读数,视线要与量筒内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因为仰视读数看到的读数偏小,量取到的实际液体偏大,所以仰视读数为10mL,实际大于10mL,可假设为11mL;视线与量筒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15mL,即实际体积为15mL,所以加入液体体积为:15mL-11mL=4mL,所以小于5mL。故答案为:A。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B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红磷量不足或装置气密性不好或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合理即可)>0.1③④其它条件相同时,过氧化氢溶液浓度越高,分解越快(表述合理即可)【解析】

(1)A实验中,水的作用是用水的体积来验证氧气的体积;B实验中,水的作用是防止高温溅落物炸裂瓶底;(2)①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②实验B中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大量的热;(3)红磷的量必须充足的目的是尽可能完全消耗装置内的氧气,使结果更准确,实验中发现打开弹簧夹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小于其体积的五分之一,原因可能是:红磷量不足或装置气密性不好或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4)I.对比①②可知,其他条件均相同,②实验温度较高,过氧化氢分解较快,因此t2所需时间较短;II.分析表中数据可知,m是0.1g;③④两组实验唯一的不同是过氧化氢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同,因此能得出过氧化氢分解快慢与溶质质量分数有关;能得出的合理结论是:其他条件相同时,H2O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越高,过氧化氢分解越快。14、氮气不支持ACBD【解析】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详解】(1)①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②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到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瓶内水面最终上升约至1刻度处。由此可知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③红磷熄灭后,氧气消耗完,空气的成分主要是氮气和氧气,集气瓶内剩下的气体主要是氮气,该气体不支持燃烧。(2)A、红磷的量不足,集气瓶中的氧气消耗不完,导致倒吸进集气瓶内的水的体积小于集气瓶容积;B、燃烧匙伸入集气瓶内的速度太慢会使集气瓶中的空气受热逸出集气瓶,导致倒吸进集气瓶内的水的体积大于集气瓶容积;C、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止水夹,温度较高,气体膨胀,导致倒吸进集气瓶内的水的体积小于集气瓶容积;D、弹簧夹没有夹紧,瓶中空气受热膨胀,一部分空气通过导管放入水中,导致倒吸进集气瓶内的水的体积大于集气瓶容积。故导致倒吸进集气瓶内的水的体积小于集气瓶容积1/5的是AC,导致倒吸进集气瓶内的水的体积大于集气瓶容积1/5的是BD。15、石蜡的硬度较小,石蜡的密度比水小a外焰烧杯内壁出现水雾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一缕白烟石蜡的固体小颗粒蜡烛重新被点燃【解析】

解:(1)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说明石蜡的硬度小;把它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说明石蜡的密度比水的小.(2)蜡烛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中约1s后取出,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a处最先碳化,说明蜡烛火焰的外焰温度最高.(3)点燃蜡烛,在火焰上方罩上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出现水雾,说明有水生成;将烧杯倒转,迅速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生成了二氧化碳.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4)在吹灭蜡烛后的瞬间看到一缕白烟,经检验白烟可以燃烧,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是石蜡蒸气凝成的石蜡的固体小颗粒,用燃着的火柴接触它,看到蜡烛重新被点燃.16、磷+氧气五氧化二磷1/5氮气不支持【解析】

(1)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五氧化二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